時光荏苒,作文陪伴了我們很多年,通過寫作文可以培養(yǎng)我們正確的價值觀,一篇好的作文往往具備多個方面的條件,你印象深刻的作文是哪一篇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精心整理了《了凡四訓(xùn)觀后感(范例14篇)》,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對于《了凡四訓(xùn)》這本書,自己接觸不是一次兩次了,也有多個版本的書籍,朋友贈送的,我也贈送不少友人。之前還有朋友讓我讀十遍,我很認真的去讀了。但是讀過三遍后,我就在困惑中自己矛盾了,以及掙扎著。書中講到惜福、改過,修行,積德行善,這些都沒有錯。人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去面對,去改正,就修正,就是一種善。能利益蒼生,為他人著想,更是大德,確實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學(xué)習(xí)的。
但是針對我自身,我覺得之前自己迷惑了。我以為自己若想改變自己命運,必須去做這些事情,去發(fā)大誓愿,去求,去身體力行的完成。這樣才能有希望。我缺什么呢?我缺一段能牽手的姻緣,缺財富。有師兄說,你可以在菩薩面前發(fā)大誓愿,兩年內(nèi)自己若能婚配,做滿多少善事,或者一步一頭磕到寺廟去,或者終身不吃素,將來重建廟宇,重塑金身等。我啞然,不是我不信,是我覺得如果這樣,那跟交換有什么區(qū)別,我的追求難道就是這些嗎?我用自我約束的積德行善的行為,去交換一個我未知的,我渴求的事情。這并不是我追求的人生,得到又如何?婚姻只是人生一段不是一個人的生活而已,現(xiàn)在不過是一個人孤獨之旅吧,兩個人了,就不孤獨嗎?我不想去發(fā)誓兩年內(nèi)做多少好事,去求個姻緣,那求來也是假的,是自己偽善的表現(xiàn),和貪婪。不是我做不到,是不想那么去做,我可以積德行善,但我無所求。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我依然會堅定我學(xué)佛的信念和信心,我惜福,改過,修行,修心。修好這一顆心,時刻讓自己心靈能安寧、安靜,心安。朋友說能心安是多么難得,能踏實的生活,能平靜平淡的對待人生,那是何等的自在?我追求的是一種大自在的境界。在點滴的生活中去做,不求大,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嚴(yán)格自律,積極努力的去生活,去追求。
合伙人說我不是個商人的料,我沒有利益心,沒有野心。我不語,我只是把我該做的事情做好,不欺騙人,不坑人,不做違法亂紀(jì)的事情,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情,不消極不頹廢,工作中,我積極投入,但是我不問結(jié)果,我只在乎這個過程。我不是不追求結(jié)果,只是我更看重這個過程,我會更加完善自己。交朋友貴在交心,做事情,也貴在真誠。人生中任何事情,都不要心存僥幸,平淡對待,那是多么難得。不卑不亢,不貪婪,不悲觀,那也是很難得的,不要太多的欲望,人心不足蛇吞象,任何時候都要知足,得到時問問自己無愧嗎?心安多么難得!
從此書中,我已明白大的道理,原來只局限在,我以為只是讓我們?nèi)グl(fā)愿去求改變自己命運。如果只是為了發(fā)愿求自己一時的安樂,那只是一種小我境界,現(xiàn)在這已經(jīng)不是我想追求的了,我會深信不疑的去做,但是我不想求自己此生的榮華富貴,也不求什么感情長久美滿,我想要的是更多領(lǐng)悟人生的意義,追求心靈深處的東西。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1500字:
三年前,朋友送給我一本《了凡四訓(xùn)》,當(dāng)時讀完后,我半信半疑,覺得內(nèi)容迷信離奇,不足以信。后來,王小虎校長在大會上多次提及此書,讓我再次有機會拿起它,這次再讀后感受不太一樣,結(jié)合自己我談些自己的體會。
作為老師,首先要修改自己的言,解決口舌爭端問題。不再隨意評論攻擊其他國學(xué)和玄學(xué)界的前輩和名人,如果有必要可以實事求是地做些中肯的點評。其次,對評論自己的人,善意的批評要接受,惡意的攻擊要不放在心上。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于給自己褒揚的人要知道感恩。
陰陽五行的觀點是,一個事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總是有兩個方面,事物本身不具備善惡,善惡的評判取決于你的視角。這個視角往往又決定在時間和空間的位置。在適當(dāng)?shù)臅r間和合理的位置,人要口出恩言。
其次,要解決身體不佳的問題。由于想的多傷神,說的多傷精,運動少導(dǎo)致脾無法運化而肥胖。
解決的辦法,我將學(xué)生以6人以小組,分成8組,每組選出一位負責(zé)任的組長,當(dāng)我的教學(xué)任務(wù)偏重時,我可以吩咐組長去執(zhí)行,如平時的聽寫默寫,作業(yè)訂正,都可以由組長去檢查落實。每周至少四次的活動,比如游泳,打球,跑步等等活動。同時在課前也要進行一些唱歌練聲練氣放松心情的工作。
根據(jù)五行學(xué)的觀點,人要得到一樣?xùn)|西,必然會失卻一樣?xùn)|西。很多人明明知道是錯,卻無法改過,不是沒有毅力,是害怕失去。改正缺點的同時會增加自己東西,但也會失去東西。因此在改過的時候,必須明白自己得到什么,失去什么。那種只有得到,沒有失去的觀點,不是陰陽五行學(xué)的理論,事實上也不存在。不過一般大眾比較喜歡聽。
再次,要修煉自己的心境。用境法,配合自己上面的行為,這是內(nèi)修的方法。以準(zhǔn)提境作為自己護身符。如唐太宗說的:以境照人,可以整衣冠。以史為境可以知興衰,以人為境可以明得失。
在《了凡四訓(xùn)》中,有個功過格,寫著他積善的過程記錄。還有一個就是準(zhǔn)提咒。很多人看了就過去了。其實這很重要,是他改命的三個方法之一。
鏡子的功能是要求自己的心能像鏡子一樣,雖然印射出世界的萬象,但本身還是一層不染。就像我們說的五行可以有萬物類像,但五行本身的定義沒有變化。在生活中,主要表現(xiàn)為你要交接好的人,高尚的人,心里要想好的事,這樣你的心境就會美好。其次,就是如果鏡子出現(xiàn)了不好的東西,鏡子不會反對,它會接受。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看到了,遇到了不順利的境況,首先不是拒絕,而是接受。所謂風(fēng)風(fēng)雨雨都接受。再次,就是不要去擦鏡子,希望這個不好的像擦掉。要知道這個心像雖然在鏡子中,但要改變,還是要自己去處理。也就是大家說的,先接受它,再處理它,這樣才能放下它。
如果你的心真能到了最高境界,境子中的像就沒有什么好和不好的區(qū)別,我們現(xiàn)在做不到,那么就多接觸好的東西。其實世間一切的美好,都是要用不好的東西成就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病方為貴,無傷不是奇,格中能去病,財?shù)搩上嚯S。最后,必須拋棄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知世界的方法。這樣才能根本方向上不犯大的錯誤,也才能靈活的處理各種關(guān)系,并知道自己的錯誤。如果以自我為中心,一切的決定以為是自己的,那么根本沒有辦法抵擋魔鬼的誘惑。如果生辰八字是你,那么大運流年都是你遇到的人和事,其中有好,有壞。大多數(shù)人到了這個時間段自然會認為要這樣做,并認為這是自己的意志。其實很多時候,是一種選擇。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成功,是為了成長。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使命。只要你能成長,那么獎品就是成功。我很欣賞日本超一流棋手武功宮正樹,他說:我下棋不是為了勝負,而是為了追求棋道,因此總是認真的下每一盤棋。
好書不厭百回讀,今后的工作中,我應(yīng)把《了凡四訓(xùn)》作為教學(xué)、教育工作的指導(dǎo),常讀常悟,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
相關(guān):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600字
《了凡四訓(xùn)》這本書,是明代袁黃字坤儀,號了凡,江蘇省吳江縣人所撰寫的一部教育兒子的四篇家訓(xùn),分為立命之學(xué)、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部份內(nèi)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了凡四訓(xùn)有感,供大家參考。
【篇一】讀了凡四訓(xùn)有感《了凡四訓(xùn)》是我這么多年以來看到的最能打動我心靈的書籍,第一篇,立命之學(xué)。
命由天做,福自己求。
我不知道我的命運是否好。
這么多年,學(xué)業(yè)一直比較順利,只是自己沒有珍惜好大學(xué)的時光,考試也是得過且過,一味的追求快樂輕松的生活,沒有吃苦的精神,不夠努力。
08年冬天,找工作也很順利,我很珍惜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很認真,也很努力,經(jīng)歷過生存的艱辛,也更懂得什么是生活。
當(dāng)我看到凡先生的生活時,我非常羨慕他。他改變了他的命運。他的生活簡單而快樂。
在知道了自己的命運后,他非常平靜地祈求自己的祝福,最終得到了很好的回報。
若不反躬內(nèi)省,而途向外馳求,而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
內(nèi)外雙失,故無益。
每個人的喜好,特長都不同,職業(yè)道路也不同,只要自己心中有成功的信念,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正錯的,發(fā)揮優(yōu)勢,最終會有好結(jié)果的,我是一個無神論者,但是我相信我道理的東西,比如佛法中的因果報應(yīng)之說,我認為是有道理的。
如果一個人想成功,內(nèi)外因素共同作用。
一個善人,自會有很好的人緣,那么很多人來幫助他,再加上他自身的努力,成功的可能性自會比別人大很多!對于自身而言,我自認為自己身上還有很多浮躁的東西,要想改造命運,就要努力去改正!第二篇改過之法。
一個人如何改變? 凡先生告訴我們?nèi)w心,一種恥辱感。 當(dāng)一個人有羞恥感時,就不難改變。
2、 大多數(shù)作惡的人都不怕。他們不怕國家的法律和社會的譴責(zé),只為自己的利益。
那些敗壞的官僚主義者,把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信任拋在腦后,無恥無畏。
前兩個是改革的前提,最后一個是改革的勇氣。
勇敢地改正錯誤,戰(zhàn)勝自己的勇氣。
我們要改過,就要反省,反省自己身上還有那些不足,然后逐一去改,這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古語說,江山易改本性南移,要將一個人維持了幾十年的習(xí)慣改變,這確實是需要勇氣的,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驗,如不是經(jīng)歷了大的挫折和打擊,人是不會輕易地改變自己的習(xí)慣的,人的習(xí)性就像是動物的保護色,突然要改變,人是會缺乏安全感的,習(xí)慣的養(yǎng)成,就是要靠重復(fù),不斷的重復(fù),一點一滴的去改變,日積月累就會真正的改變。
我們做事情,要多考慮別人的感受,體恤別人的疾苦,凡是要換位思考,這里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古時候有一個年輕人,脾氣很暴躁,常常對別人發(fā)脾氣,村里人都很討厭他,他很痛苦,很想改變,但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于是他問他的父親該怎么辦,他父親給了他一塊完好無損的木板,對他說孩子,你每犯一次錯誤就釘一顆釘子在這塊木板上,一個月以后,他驚訝的發(fā)現(xiàn)木板上訂滿了釘子,他很懊悔,于是,他父親就說,好,從現(xiàn)在開始,你要好好的對待別人,每做一件好事,你就從木板上拔掉一顆釘子,三個月過去了,年輕人把所有的釘子都拔掉了,很開心的拿去給他父親,父親說,孩子,你看這塊木板上已經(jīng)全是洞,這些洞就好比你曾經(jīng)帶給別人的傷害,即便你改正過來了,你給別人的傷害是沒法消除的。
年輕人聽了后,從此改正了自己身上的惡習(xí),再也沒有傷害過別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脾氣,當(dāng)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做的事會給別人帶來很大的傷害,這是沒有辦法彌補的。
我們每個人都用真誠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用真誠的心去改過,一定會像了凡先生一樣,一點點改掉身上的過錯,成為一個仁義道德之人。
第三篇,積善之方。
做好事大家都知道的叫積陽德,做好事別人不知道的叫積英德。
我在《了凡四訓(xùn)》中讀到了很多故事,做官的人減輕老百姓的稅,有的人為窮人布施,也有人救了人家的性命,這些善人最終都有很好的結(jié)果,在當(dāng)今社會,只要為官的切實為百姓做幾件實事,不**腐-敗,那就是好官,也許我們沒有機會救別人的性命,也許我們沒有能力支援窮苦的家庭,但只要我們不放棄積德行善,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小事也是一種善良,我曾看到一篇文章,說道在別人落難的時候,不要落井下石,在別人出丑時,不要取笑,在別人幸運時,用真誠的心去祝福!這樣就是一個起碼是善良的人。
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心里很復(fù)雜,我不知道作者是什么心態(tài),這種小心翼翼的善良讓我覺得很悲哀,為什么現(xiàn)在社會這么多作惡的人,就是因為我們?nèi)笔Я宋覀儙浊晡拿鞯木?,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道德,仁義。
已經(jīng)在這個社會變成一種奢侈。
似乎離我們很遙遠。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們更難做好事。
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危機。
它危及到我們每個人,從企業(yè)倒閉到失業(yè)。
我們公司能幫助企業(yè)的就只有我們的書籍,能真正讓企業(yè)家體會到書里的道理,落實到實地,讓企業(yè)順利度過難關(guān),我們才算是真正幫助了別人。
如果你今天看到一個需要你幫助的人,你沒有去幫助他,那么有一天,當(dāng)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會指望誰來幫助你呢?這就是一種惡性循環(huán),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積極地去做善事,不要擔(dān)心自己的力量太小,只要大家都這么做,那將產(chǎn)生巨大的能量!第四篇,謙德之效。
滿招損,謙受益我們常能看到這樣的話語,我們小的時候,老師就叫我們要謙虛,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他說,你們看秋天麥田里成熟的麥穗是不是都低著頭的呢?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因為它們腹中是沉甸甸的果實,而那些高高昂著頭的麥穗全都是腹中空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要謙虛,凡是那些大師,都是謙虛的人,一個人,要想成功,就要低著頭,多聽取別人的批評指教,才能進步,才能成為正真的大師!
【篇二】讀了凡四訓(xùn)有感了凡四訓(xùn)至此已通讀一遍,文雖讀完,卻感到自己要做的事才剛開始人們常說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又云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由此可知,數(shù)千年以來,人人皆知有命運的存在,也都感慨命運的不可捉摸,反復(fù)無常,對命運的無可奈何了凡四訓(xùn)里面則把此謎底揭開了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shù)?人因為有心,多生妄念,所以才有數(shù),才有天命,才會為陰陽所縛,不得轉(zhuǎn)動分毫如果人無心,也便無數(shù)可講,又怎能為陰陽所縛?看相算命,數(shù)千年來不絕,之所以能算準(zhǔn),是因為絕大部分的人都是有心的,所以有數(shù),所以用數(shù)學(xué)可以推算出來但得無心,即是無數(shù),數(shù)學(xué)又如何能算定?
數(shù)是如何來的呢?一切福田,不離方寸福報也好,惡報也好,其實都是由心而起用現(xiàn)代的話來講,就是意識決定人的七尺之軀,其實大抵是差不多的,可是為什么有的人多行善事,有的人多行惡事?有的人得善報,有的人得惡報?
是身軀的關(guān)系嗎?不是的關(guān)鍵在于心身軀是受心的支配,要它東就東,要它西就西,很聽話的有時做好事,有時也做壞事,全在于一念之間肉身只不過是一個附庸而已,沒有絲毫自主權(quán)由此可知,這三尺臭皮囊,實在沒有必要太珍惜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為明訓(xùn)若不反躬內(nèi)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nèi)外雙失,故無益。
我們每天都在追逐名利,但是我們并沒有仔細考慮。 我們應(yīng)該有這些東西嗎? 我們有福了嗎? 我們厭倦了努力工作嗎?
我們能容人嗎?我們喜歡捉弄別人來提升自己嗎?我們經(jīng)常空談嗎?
很慚愧,我們沒有修福德,沒有積功累行,沒有容人之量,更是經(jīng)常打壓諷刺別人來抬高自己,妄言妄語數(shù)也數(shù)不清既然如此,我們還整天奢求什么功名利祿呢?從前我總怨天尤人,抱怨命運不公,自己懷才不遇,文章讀到此,捫心自問,不由得羞愧萬分至于讀到無子的種種因由,自己更是無地自容了了凡先生所言種種,自己哪一樣沒有呢?甚或有過之而無不及,可了凡無子,而我竟得之我有何德何能受此福德呢?
前半生自己雖走得不太順利,可是相比之下,還是得到了很多,而自己竟不知感恩,不知反省,反怨氣叢生,真是罪業(yè)深重了易經(jīng)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開篇就是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教人行善,這是易經(jīng)的第一要旨,否則,兇何可避,吉何可趨可惜很多研易之人,并沒有重視這點千方百計騙取他人錢財,易德敗壞者時有聽聞,真是愧對易經(jīng),愧對老祖宗此種人,不惟難逃數(shù)之所拘,而且會自減福報讀這篇文章,對我震撼很大從前,因家庭教育的原因,也知道要行正,行善,也不敢做過分之事,但都沒有如此深刻地反省過自己從今之后,立志必須改過,務(wù)要積德,務(wù)要包荒,務(wù)要和愛,務(wù)要惜精神。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即命當(dāng)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dāng)順利,當(dāng)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xué)問頗優(yōu),常作淺陋想。
遠思先輩之德,近思父母之惡;思報國之恩,建家之樂;思助人之急,思閑之惡。
日日如上述準(zhǔn)則去做,相信我們的德行會增進不少世間聰明的人太多了,到處可見,有改過念頭的人,也很不少可是有成就的卻非常少,為什么?因為茍且偷安自己起這些改過的念頭也很久了,但一直沒有大動作,當(dāng)然也沒有大福報,就是因了茍且二字啊讀完此文,自己便長存了知恥心與畏懼心,勇猛精進心,剩下的就是如何付諸于行了相信在同盟諸位老師的教誨下,必定能使自己的德行日益精進,同時也更明白了同盟設(shè)立易德學(xué)習(xí)的良苦用心在此,感謝同盟,感謝眾師。
讀《了凡四訓(xùn)》有感
張媛柯我讀完這本書之后,感慨萬千,以前對人生迷茫無錯的我突然間豁然開朗,尋得了一條通天的人生大道,這條大道是如此清晰,如此的光明,令我十分感動,信心倍增。
《了凡四訓(xùn)》是明朝袁了凡先生為教育后代子孫而寫的一本家訓(xùn),原名《戒子文》,后來在民間廣為流傳。此書分為四部分:立命之學(xué)、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其中講述了袁了凡一生改變命運的經(jīng)過,舉出了許多因行善而得善報、改變命運的實例,闡述了積德行善的種種方法,鼓勵人們積極改過修身,力行善道,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凡先生的人生故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云谷禪師于凡先生的對話。他說,人確實有生命,但對于普通人,對于極善良的人,對于極**的人,生命無法約束他們。極善的人即使命中注定要貧窮短命,但因為他行了善事,那么這善事的力量就能使他由貧窮短命變成富貴長壽;相反,極惡的人即使命中注定要富貴長壽,但因為他行了惡事,那么這惡事的力量就能使他由富貴長壽變成貧窮短命。
了凡先生認為,人有先天的命運與后天的命運兩種,先天的命運了凡先生認為,人有先天的命運與后天的命運兩種,先天的命運是父母祖宗上天給的,是先天注定的。而后天的命運則是由先天的命運轉(zhuǎn)變而成,有的人一生無所作為則后天命運終生沒有變化;有的人善于修持完善自己,積德行善,則他的后天命運就會向更好的方向轉(zhuǎn)變;而有的人不善于修持完善自己,甚至作惡多端,則他的后天命運就會向壞的方向轉(zhuǎn)變。
此書分為四章,有立命之學(xué)、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等四篇,了凡先生用親身實踐向人們證明,命運原本就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總結(jié)了自己一生的經(jīng)驗教訓(xùn),撰寫了這本探求立命之學(xué)的訓(xùn)誡之書。人生在書中,也就是說,要創(chuàng)造命運,而不是讓命運束縛自己。立命之學(xué),是討論立命的學(xué)問,講解立命的道理。
袁了凡先生將自己所經(jīng)歷,所見到改造命運種種的考驗,告訴他的兒子袁天啟;要袁天啟不被命運束縛住,并且應(yīng)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為;也必須努力斷惡,勿以惡小而為之。了凡先生認為,人有先天的命運與后天的命運兩種,先天的命運了凡先生認為,人有先天的命運與后天的命運兩種,先天的命運是父母祖宗上天給的,是先天注定的。而后天的命運則是由先天的命運轉(zhuǎn)變而成,有的人一生無所作為則后天命運終生沒有變化;有的人善于修持完善自己,積德行善,則他的后天命運就會向更好的方向轉(zhuǎn)變;而有的人不善于修持完善自己,甚至作惡多端,則他的后天命運就會向壞的方向轉(zhuǎn)變。
第二篇講的是改過的方法。小的過失,尚且要改;那么大的罪孽,自然就不會再造了。一個人改過,如果能具備書中所說的羞恥心,敬畏心,勇猛心這三種心,那么就能有過錯立刻改了,就像春天的薄冰,碰到太陽光一樣,還怕不融化嗎?
但要改過,有三種方法。一種是從事實上改,一種是從道理上改,一種是從心念。第三章講的是積善、慈悲、積陰、積德的方法。
善一定要積很多,才能發(fā)生大作用。而且所積的善最好是別人所不知道的陰德,才能夠扭轉(zhuǎn)命運。然而行善積德都以慈悲心為根本。
有了慈悲心,你才能有博愛的胸懷,去接受大家,去感化大家。第四篇專講謙虛的好處,謙虛的效驗。仔細的研究,不囫圇吞棗,那就必定能夠得到很大的利益。
在社會上,人不能和別人保持聯(lián)系,所以我們必須懂得做人,做人的最好方法就是謙虛。一個人能謙虛,在社會上一定會得到大眾廣泛的支持與信任,學(xué)問也會進步,做人做事交朋友等等樣樣都會進步。所有這些好處都來自謙虛,所以它們被稱為謙虛和美德。
我們普遍認為,人在一生中,通過加強鍛煉,有一個好身體,通過努力學(xué)習(xí),有一個好能力。有了這兩樣?xùn)|西,一個人將擁有幸福和長壽。這當(dāng)然是對的,而且是完美人生所必須的兩樣?xùn)|西,人們在年輕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在追求這兩樣?xùn)|西,但是,人是有社會屬性的,你的行為、語言和思想對你的周邊社會時刻都在產(chǎn)生著影響,你的周邊社會也每時每刻都對你的行為、語言和思想產(chǎn)生著回饋,而這些來自于外界的回饋無不與你的言行有關(guān),你好的善的言行就會得到好的回饋,即使你是一個能力有限的人,你的人生道路也會得以拓寬和通暢;而你的不好的惡劣的言行就會得到不好的回饋,即使你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你的人生道路也會變得狹窄和不暢。這一原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受了無數(shù)次的考驗。
人的能力和道德是兩回事。我們的祖先把自己的智慧和道德美德留給我們五千年,使中華民族長期屹立于世界之上,這是我們的驕傲。然而,如今一些中國人盲目追求物質(zhì)享受,忽視自主創(chuàng)造,盲目追求外國時尚,忽視自己的民族風(fēng)格,特別是盲目追求金錢,忽視傳統(tǒng)道德美德。他們的言行盲目,內(nèi)心浮躁,他們經(jīng)常會拿著一知半解就去挑戰(zhàn)權(quán)威,對本該尊敬的師長很不以為然,把本該孝敬的長輩視作他們的奴仆,內(nèi)心已空虛到瘋狂的忘我的追逐明星,真不知他們哪一天會愛上侵略者部隊里的靚仔大兵,他們視為所欲為為自由,視侵害他人為搞笑,視放縱為瀟灑,視另類為酷,這樣的人即使他有很高的學(xué)歷對社會又有何用,他們不危害社會就算燒了高香了。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沒有德行的人才,更別說沒有德行的人才,你能喜歡這樣的人嗎?你愿意做他的同事或好友嗎?
你愿意接納這樣的人做你的員工嗎?如果每個人都不喜歡他們,他們的生活會更廣闊嗎?
在凡先生的人生故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云谷禪師于凡先生的對話。他說,人確實有生命,但對于普通人,對于極善良的人,對于極**的人,生命無法約束他們。極善的人即使命中注定要貧窮短命,但因為他行了善事,那么這善事的力量就能使他由貧窮短命變成富貴長壽;相反,極惡的人即使命中注定要富貴長壽,但因為他行了惡事,那么這惡事的力量就能使他由富貴長壽變成貧窮短命。所以人的命數(shù)是沒有一定的,如果一個人不行善,也沒有違犯過失,那么他就只能順著他的命數(shù)向前走,半點都不自由?。?/p>
只有力行善事,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聯(lián)想到實際,我覺得改過行善最重要的是要修心,從念頭上做起,做到意念清凈,不起一絲毫的妄念,順和自己的本性,做到真誠,才能成功。人的一切惡行歸根結(jié)底都**于心里,如果一個人不生惡念,那又談何造惡呢?要修心,就必須在心中培養(yǎng)扶持正念,在平時嚴(yán)格要求自己,時常反省自己的過錯,別人冒犯我,那是別人的過錯,于己無干,不怨別人。
古人道:舉頭三尺有神明。敬畏天,心身光明,不愧為真正的君子英雄。
現(xiàn)代的社會之所以很少見到君子豪杰,是因為社會能干擾人清凈本心的因素太多了,世人已經(jīng)很少有人能保持意念的清凈了,也很少有人能深信因果報應(yīng)之事了。
看完這本書,合上書頁的時候,我也脫下了世界的偽裝。也許這是一個誠實審視自己的機會?我在一個平凡的下午遇到了這本書,而這次別出心裁的邂逅也注定了我的人生要走上一條不同的道路。
人生在世,就要在修的問道方面有所成就,如果想做一個有益于世,頂天立地的人,就必然在立命,改過,積德和培養(yǎng)謙德四個方面下功夫。《了凡四訓(xùn)》里就強調(diào)了人的命運完全可以自己掌握,一生的成敗完全取決于自身所作所為,正所謂其中的“命自我作,福自己求”。
《了凡四訓(xùn)》雖然篇幅不多,但寓意內(nèi)涵十分深刻,它結(jié)合了儒釋道三家思想,展現(xiàn)出了真善美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通過“立命之學(xué)”、“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孝”四個篇章,論證了“種瓜得瓜,善有善報,積極進取,有愿皆成”之理。
它平實而無虛華,深奧而不迷信,有很強的感染力與說服力,流傳至今。
當(dāng)我讀完《了凡四訓(xùn)》后,也明白了許多道理,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許多幸福,說法,和做法都有些不正確。
當(dāng)我們到達一個層次,就會發(fā)現(xiàn)命運無時不刻地在注視著我們,監(jiān)督的我們,而我們卻無法看見它,感受它的存在。但我們只要一心向善,行得正,坐得端,做得直,為自己積功累行,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滿幸福。
我們?nèi)绻胍吋軆矗{福而免禍,且不說行善,首先要能改正過錯。改正過錯,須發(fā)三心——恥心,畏心與勇心,具備了這三心,則有過即可改,正如春天的冰雪遇到了陽光,難道還要擔(dān)心它不消散嗎?“過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斬毒樹,直斷其根,奚必枝枝而伐,葉葉而摘哉?”
當(dāng)我做到了改過,就要學(xué)會行善,而善圖惡的區(qū)別就在于善是一心為別人著想,而惡事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
現(xiàn)在,我們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看。家長打罵孩子,老師管教孩子,他們都是為了下一代好,是為別人的利益著想,所以是善!我們?yōu)榱丝诟怪鴼⒑ι軙r,都是在為自己著想,想滿足口腹之欲,還要殺掉那些有靈性的動物,這不是惡嗎?
這些,就正所謂“由此觀之,舉頭三尺,決有神明,趨吉避兇,斷然自我?!?/p>
現(xiàn)在社會這個大染缸是許多人迷失了方向,人們的妄想,欲望不僅沒有被控制住,而且還在一天天膨脹!他們胡作妄為,還以為不會有報應(yīng),真是自欺欺人!人們要早日回頭,千萬不要等到惡報降臨的才悔悟,到時候那真是欲哭無淚啊!
《了凡四訓(xùn)》深為曾國藩、稻盛和夫等東方哲學(xué)家的推崇厚愛,體現(xiàn)了古代中國為人入世最樸素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敬天畏人、積善修德!
書中講了君子要立命、改過、積善、謙徳!
一、立命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nèi)外雙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內(nèi)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nèi)外雙失,故無益。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二、改過
聞而不怒,雖讒焰熏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怒不惟無益,且有害也。過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斬毒樹,直斷其根,奚必枝枝而伐,葉葉而摘哉。
三、積善
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斂才智,若無若虛,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見人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幡然舍己而從之,且為艷稱而廣述之?;莶辉诖?,赴人之急可也。
四、謙德
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舉頭三尺,決有神明;趨吉避兇,斷然由我。
讀此書,從她說起,一位宛若仙子的女子,與我甚是要好,20xx機緣巧合結(jié)緣佛教,20xx暑假回家鄉(xiāng)與她見面,言談間對生的從容、對死的坦然讓我刮目,臨別送我?guī)妆緯?,其中一?--《了凡四訓(xùn)》,暑假期間得空細細品讀,頗有些許沉淀,借此機以為記。
了凡先生在少年時,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壽命到五十三歲,命中無子,當(dāng)官的話可以做到縣長。他每年拿國家多少待遇,考試第幾名,都算得很準(zhǔn),了凡先生一對照,一點都沒錯,所以就深信不疑。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所以心就定了,沒有妄想。世間人追求功名、財富,而了凡先生沒有這個念頭,因為他曉得命里沒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后來,他和云谷禪師在禪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沒有打一個妄想。禪師很佩服他,說道:“你的功夫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彼卮鹫f:“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沒有用?!痹乒榷U師聽了哈哈大笑說:“我以為你是圣人,原來你還是個凡夫?!彪S后,云谷禪師的一番教導(dǎo),使得他頓悟。于是,他立志改變自己的命運,不但考取了進士,而且還有了兩個兒子,活到了74歲。
這正是《了凡四訓(xùn)》所講,“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了凡四訓(xùn)》與佛經(jīng)有著相似之處,目的皆在“與人為善”、“護善念”。那么,又應(yīng)如何“護善念”呢?這就需要平定你的心,去掉“貪嗔癡慢疑”這“五毒”,不被名利富貴等物欲所動心,將堅定的正念、正信堅持下去。
只要一心一意地發(fā)善心,做善事,正的念頭出現(xiàn)在前,那么邪惡的念頭,自然就污染不上我們的心靈。即便是有過錯,有過失,只要發(fā)心發(fā)愿去用心改正,一樣能回歸自然,回歸到我們最真實最善良的一面。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訓(xùn)誡一直成為世人的座右銘。在《了凡四訓(xùn)》一書中,同樣闡釋了“謙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須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氣盈者,必非遠器,縱發(fā)亦無受用。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yè)者所必不可少者也?!边@是說,人若謙虛,神明相佑,人若驕滿,神明相拒。
路漫漫,把每一天當(dāng)成修行。
《了凡四訓(xùn)》是中華經(jīng)典隨筆文章,是當(dāng)前社會上廣泛流傳的一本勸善書。由明代進士袁了凡所著。
作者袁了凡,江蘇吳江人,也有的說是浙江嘉善人。原家境富足,后破落。博學(xué)多才,官居正六品,曾任河北寶坻知縣。生卒年不詳,名表,后改名黃,字坤儀,又字儀甫,號原為學(xué)海,后因拜訪云谷禪師后,領(lǐng)悟“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立命之學(xué),便立志多做善事,積功累德,以扭轉(zhuǎn)自己的命運。從此袁了凡不愿再做一個受制于天命的凡夫俗子,而改號為“了凡”。
《了凡四訓(xùn)》,顧名思義,該書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立命之學(xué)”、“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該書主要闡述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講述“趨吉避兇”的方法;強調(diào)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積善累德,謙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夠求福得福,善報無盡。該書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學(xué)說,運用因果報應(yīng)、福善禍淫之理,闡明忠孝仁義、諸善奉行以及立身處世之學(xué)。是一本最能打動人們心靈的書籍。
第一篇,立命之學(xué)。
“命由天作,福自己求”。講道,每個人的喜好、特長都不同,職業(yè)道路也不同,只要自己心中有成功的信念,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正錯的,發(fā)揮優(yōu)勢,最終會有好結(jié)果的。比如佛法中的因果報應(yīng)之說,是有道理的。一個人要想成功,內(nèi)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
一個善人,自會有很好的人緣,那么很多人來幫助他,再加上他自身的努力,成功的可能性自會比別人大很多!對于自身而言,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浮躁的東西,要想改造命運,就要努力去改正!
第二篇改過之法。
一個人如何才能改過,了凡先生告訴我們?nèi)齻€心:
一,知恥心,當(dāng)一個人有了知恥心,那么改過就不難了。
二,發(fā)畏心,凡是作惡的人,大多沒有畏心,他們不怕國家的法律,不畏懼社會的譴責(zé),只為自己的利益考慮。那些貪污的官僚們,他們把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信任拋在腦后,他們不知恥,也無畏懼之心。
前面兩條是改過的前提,最后一點,改過的勇心。勇于改正錯誤,戰(zhàn)勝自己的勇猛之心。要改過,就要反省,反省自己身上還有那些不足,然后逐一去改,這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古語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將一個人維持了幾十年的習(xí)慣改變,這確實是需要勇氣的,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驗,如不是經(jīng)歷了大的挫折和打擊,人是不會輕易地改變自己的習(xí)慣的,人的習(xí)性就像是動物的保護色,突然要改變,人是會缺乏安全感的,習(xí)慣的養(yǎng)成,就是要靠重復(fù),不斷的重復(fù),一點一滴的去改變,日積月累就會真正的改變。
第三篇,積善之方。
做了好事,大家都知道的,叫做積陽德,做了好事別人都不知道的叫積陰德。我在《了凡四訓(xùn)》中讀到了很多故事,做官的人減輕老百姓的稅,有的人為窮人布施,也有人救了人家的性命,這些善人最終都有很好的結(jié)果。
在當(dāng)今社會,只要為官的切實為百姓做幾件實事,不貪污,那就是好官,也許我們沒有機會救別人的性命,也許我們沒有能力支援窮苦的家庭,但只要我們不放棄積德行善,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小事也是一種善良。我曾看到一篇文章,說道:“在別人落難的時候,不要落井下石,在別人出丑時,不要取笑,在別人幸運時,用真誠的心去祝福!這樣起碼就是一個善良的人?!?/p>
《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
放下手中的《了凡四訓(xùn)》,對人生長路的迷茫,不知所措的我頓時茅塞頓開,眼前豁然明朗。
此書是袁了凡先生用來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的家訓(xùn),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biāo)準(zhǔn),改過遷善。用自己的行為做例子,舉出了許多因行善而得善報、改變命運的實例,闡述了積德行善的種種方法,在早期驗證了命數(shù)的準(zhǔn)確性,到后來進一步通曉了命數(shù)的由來。點明了命運不是算定的;說明了人們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己的命運、自求多福的道理;體現(xiàn)了要想改變命運,人們只有通過積極改過修身,力行善道,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的真諦。
一開始,了凡先生也和我們一樣,只是些凡夫俗子。他相信命運是永恒不變的,不會更改。在碰到一位姓孔的算命先生后,他為了凡先生算的命從未錯過,使了凡先生更加深信不疑。但是在碰到了云谷禪師后根據(jù)佛經(jīng)的指引,做善事,最終善有善報。
最后我想告訴大家,我們可以知命,但不能認命。即使結(jié)局無法改變,最起碼我們努力了,我們付出了,我們再也不會留下任何遺憾而赤裸裸的離開。
命運,在幾百年前的人看來,只能在它身下顫栗,卻從未想過去扼住他的咽喉。然而,當(dāng)時真的有一位“逆天改命”的人。更重要的是,他成功了。
他,便是袁了凡。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被人算定命數(shù)。剛開始他還有動搖,而后來直接放棄了掙扎,讓一切以“預(yù)定”好的程序進行。后來,他在南京的國子監(jiān)讀書時,遇到云谷禪師的點化,端正了心態(tài)。此后,他多行善事,嚴(yán)于律己,最終也打破了命運的牢籠。
這就是書中第一訓(xùn)的內(nèi)容。在接下來的三訓(xùn)中,了凡告誡子孫要謙虛謹(jǐn)慎、“虛己待人”,舉了許多實例并現(xiàn)身說法——總而言之,便是告誡自己的子孫要行善積德。
書中雜合了當(dāng)時的釋、儒、道等思想,也被后來許多人當(dāng)做教子的首選之書。不過書中提倡行善的目的是能“積德”——也就是你的未來或你后代的利益。這本身就失去了行善最初的含義——讓社會變得更和諧,更穩(wěn)定。但是在“人心不古”的明、清兩代,這些觀念也只能套上利益的外衣,力求能達到之前的效果。
在現(xiàn)代心理學(xué)的研究中,人們發(fā)現(xiàn):如果一個人對未來會有一種預(yù)見性的想法,也就是自我預(yù)言。那么這個人的行為就趨向于這種想法產(chǎn)生的結(jié)果。這也是宗教中布道者常用的方法,讓你產(chǎn)生自我預(yù)言,增強對那個宗教的虔誠性——無論是什么宗教,無論在哪個地方。這也是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的原因。
但是,了凡敢于向當(dāng)時認為幾乎不可動搖的“命運”發(fā)起挑戰(zhàn),沖破命運的束縛。這本來就是精神可嘉的。只不過他的著作在時代思想的影響下,會略帶有迷信色彩。
而我們在閱讀這一類書籍時,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回有所收獲。
我喜歡讀唐詩宋詞,古風(fēng)古韻,讀故事時有淡淡的感覺。但這份喜歡是淺薄的,因為我從來沒有認真地去留意其中蘊含的中國文化,或許曾經(jīng)也被小小的觸動,只是從來沒有放在心上。而今天,當(dāng)我?guī)е康娜プx了凡四訓(xùn),雖然是被動的去了解,卻有了些感悟與體會,也被潛移默化地影響。
我們接受的是應(yīng)試教育,我們生活在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和平年代,我們被教育這個世界上是沒有鬼也沒有神的,宿命什么的不過是**的一種手段,我們相信科學(xué),相信無論什么都能有一個合理的解釋,而不是神神鬼鬼的傳說。
小時候,其實是信神的,無知的小孩子總是胡思亂想,甚至想著自己哪天也去月宮里和嫦娥姐姐一起跳舞。長大了,夢想破滅了,沒有嫦娥姐姐,沒有玉兔,沒有上帝。我突然覺得世界上沒有什么可怕的,除了人。
天才是最可怕的動物,踏上食物鏈的頂端,控制著所有生物的命運。在這個無神的世界里,人就是上帝。
曾經(jīng)想過或許我們是有宿命的,或許我們也不過是哪些什么手中掌控的螞蟻,但只是一瞬間,一瞬間的迷茫過后,生活,總是要繼續(xù)的。
凡事皆有因果。事實上,我相信。為什么不呢?就像你不好好學(xué)習(xí),種下了因,自然就會有一個被父母老師罵的果。三條命和三條命太遙遠了。只要我們過得好,問心無愧就好。
了凡四訓(xùn)中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立命之學(xué),第二部分,是改過之法,第三部分,是積善之方,第四部分,是謙德之效。
立命之學(xué)中,云谷禪師有一句話“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為妄念相纏耳”。凡夫俗子們之所以不能成佛成圣,就是因為妄想、了別、執(zhí)著等念頭糾纏于心,無法止定。事實上,我的第一個想法是,佛教徒和圣徒必須沒有感情,麻木和樸素的木頭。
無欲無念,那活在世間還有什么意思?自然是要飛升的。但想了想,覺得不對。
只要是人,就會有感情,我們會渴望溫暖,渴望親情,友情,愛情,我們也會施與溫暖,帶給別人陽光。而成佛成圣者,不是沒有情感,因為有情感和妄念相纏是兩個概念,他們有情,而且是大情,大愛。我們只愛一部分人,他們富有同情心,珍惜一切。
我們生活在滾滾紅塵,面對各種**,我們產(chǎn)生欲念,產(chǎn)生執(zhí)念,會想要錢,想要權(quán),會為了那些東西蒙蔽內(nèi)心的善良,不擇手段,這,才是妄念相纏。我們做不到悲憫世人,但可以努力守住自己的那顆心,看得淡薄些,執(zhí)念少一些,對人,寬和些。金錢和權(quán)力會帶來巨大的物質(zhì)財富,但心,在夜里睡覺時,不會感到不安嗎?
人終有一死,終有一死,只有那顆心,臟兮兮的,不會覺得難過嗎?
命運這種東西,聽起來很玄妙,或許有,或許無,但其實重要的不是答案,不是嗎?因為不管答案是什么,路,還是繼續(xù)走,只是想看看你在這條路上是否得到了你想要的。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我還是相信的。不管前方有什么,抱著自己的心,找到自己想要的,只要不奢靡,努力,就能得到,就會幸福。
書上說,通過積累祝福,你會得到你想要的一切。無論真假,可以肯定的是,善待他人,他人也一定會善待你,即使不親厚,卻也是見面微笑招呼的朋友。善良的人,總會有幸福的結(jié)局,像白雪公主,像灰姑娘。
行善積德不是故意的,而是要有一顆真正善良的心。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重要的,是改過。過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動,過安從生?
有欲望、有想法、能做事的人會做錯的。普通人要做的不是努力保持內(nèi)心的平靜,而是犯錯誤,做出改變,然后取得進步。
以前的種種,比如昨天的死亡,以后的種種,比如今天的生活。犯錯誤并不可怕。知道自己錯了是很可怕的,但你必須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蛟S有人會說,我已經(jīng)錯了,不可能再回頭,但其實只是怯懦吧,沒有試過,又怎知回不了頭,沒有試過,又怎知,拋卻過往種種錯誤后,會不會幸福。
就像第二篇中說的那樣,改過,須有三心。一,發(fā)恥心,二,發(fā)畏心,三,發(fā)勇心。
回首往事,只有當(dāng)你感到慚愧和內(nèi)疚時,你才能懺悔,知道自己錯了**和**需要改正。僅僅知道**出了問題還不夠。 我們應(yīng)該勇于糾正它,并邁出第一步。改錯需要持之以恒,所以要發(fā)畏心。
何為畏心,便是心有所懼。有人信佛,有人信教,那是他們的信仰,所以做事的時候會分外當(dāng)心,他們害怕自己的信仰懲罰他們,所以嚴(yán)格約束自己。我們不信神,也不信教,卻不可以不有所畏懼,無畏者無敵,什么都干得出來的人,什么良心道德都可以不顧。
為了保住自己的心,我們需要找到一些東西來約束他,可以是法律,也可以是我們給自己戴上的道德枷鎖。又或者,相信靈魂吧!死亡后減少的23克也可以成為我們的敬畏。
鎖鏈中的自由之舞是最美的。
改過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過在殺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戀命,殺彼養(yǎng)己,豈能自安?眾生平等,一花一草有生命。行善積德者,必須少吃肉食。改革的內(nèi)在動力是先了解真相。
花草尚不能言不能語,牲畜等,卻也都是有感情的。就像曾經(jīng)讀的一個故事。偷獵者獵殺藏羚羊,羚羊媽媽因為懷著寶寶,跪地向偷獵者求饒,不求饒過自己,只求能放過孩子,至少讓他看看這個世界。
藏羚羊媽媽知道自己的命運,但她仍然要為孩子們努力。當(dāng)獵人的子彈穿過它的心臟時,它的眼睛甚至流下了眼淚。其實只是因為人類幸運些罷了,不然我們也只能是食物鏈里競爭殺戮的普通動物。但是既然我們可以選擇,為什么不吃一點肉,少點殺戮呢?
當(dāng)想清楚那也曾經(jīng)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會向媽媽撒嬌,會調(diào)皮,就像我們一樣,你還吃得下那些肉嗎?
改過是一項大工程,有了三心,明了事理,持之以恒下去,定會在各個方面都得到提高
積善之方,講了一些故事,大意都是勸人為善。所列之事,都是一個人如何如何大仁大義,與人為善,最后大富大貴,得償所愿。故事真假不論,只需記住,善惡終有報,善良的人,終歸會有一個好的結(jié)局,就好了吧。
這部分還有一句話,就是從內(nèi)心開始,公開,成為善良,成為私有,成為**。其實就我看來,未免有失偏頗。我們是人類。保護自己是本能。珍惜自己也是本能。想想自己是不是很**?
何況,誰生來就是慈悲的?誰不都是為了自己的生活,忙碌而奔波?難道這世上所有人都是惡的嗎?
只是本性而已,我們不是圣人,沒有那么大的胸襟與氣魄去做所有的事都為公。他說,凡先生自己寫的這本書,不是為了兒子才用心讀的嗎?
行善,不能圖一時,眼光放長遠,要長期不能對大眾造成傷害,不能以一時之善害他人半生。
就像春秋時期,魯國法律規(guī)定,魯國人如果能從別國諸侯那里把被俘虜過去做臣妾的人贖回來,都可以得到官府的賞金,但子貢把被俘虜?shù)娜粟H回來后,卻沒有接受官府的賞金。孔子聽到這句話,不高興批評子貢。魯國富人少,窮人多,若接受了官府的賞銀便是不廉潔,以后還有誰會去贖人呢?
而現(xiàn)在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又何嘗不是在以愛的名義,把他往萬劫不復(fù)的路上推呢。該狠心的時候,便要狠起來,這樣,才不會對今后造成更大的危害。
最后一篇,講的是謙遜。
滿招損,謙受益,其實也是有些道理的。那些恃才自傲的人,首先,失的是分寸。對長輩和領(lǐng)導(dǎo)的任何態(tài)度都會失去原來的界限。
長輩或許會包容,心里多少卻也會生出疏離,便失了親情,而領(lǐng)導(dǎo),說不定就會堵在你升遷的路上,讓你上不去,下不來。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shù)驕傲的人感到孤獨和煩人的原因。
做人還是寬厚一些的好,把才情顯露在該顯露的地方,自然得到你想要的。但謙遜不是退讓,不是怯懦。特別是在這個競爭壓力大的社會里,不要把謙遜和退讓劃等號,該爭取的,便要傾盡全力
我的命運決定了我。我的人生總有一個目標(biāo),不是嗎?在追逐中,得到樂趣,但須謹(jǐn)記的是,固守本心,不失謙德。
回想自己,真的也有過招人嫌的時候呀。仗著自己比別人學(xué)得更好一些,仗著老師看起來很和善,做了多少令人大動肝火的事。盲目自以為是,盲目自信,然后,大跌,鼻青臉腫。
其實,我有時會反省,但反省之后,我忘了改正。等到下一個錯誤發(fā)生再坦白是很糟糕的。
一邊看書,一邊反省。固然不能完全贊同書里的觀點,要與人為善這一條,卻是刻進了腦子里的。我相信靈魂,而且不愿意讓他蒙塵,縱然人生在世有許多無奈,我仍會盡全力,守護自己的心,守住善良,也會努力地去改正錯誤!
了凡先生在第一篇立命之學(xué)中就直指了一個問題,那便是人的命運真是被注定的嗎,人的命運可能通過人的行為去改變嗎?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是被注定的,那么他的命運也就是被決定了的,而一個人倘若可以用自己的行為去改變命運,而且那種行為的意愿來自自己而非其他,那么他的命運便決定于自己而非其他了。從了凡先生的命運中,我們看到,多做善事,種善因,可以改變命運,而且,“一息尚存,彌天之惡,猶可悔改”,“一念猛厲,可以滌百年之惡”,了凡先生勸世人行善,改變了自身的命運,可以說是佛教智慧的體現(xiàn)。
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則是了凡先生開出的改變命運的三劑良藥。改過之法首先要端正改過的態(tài)度,所謂發(fā)恥心、發(fā)畏心、發(fā)勇心,然后要明白改過的方法,便是從事上改,從理上改,從心上改。恥心、畏心、勇心給我的觸動很大。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只有有了恥心,才能夠主動的去反省自己的行為,然而曾幾何時我已經(jīng)將反省漸漸淡忘,以至于自己做了很多錯事,要別人的提醒才能夠自知,別人指出的錯誤畢竟有限,那些我茫然不自知的錯誤又何止千萬,對錯誤不自知,以為自己做的問心無愧,實際上卻是一點一點的墮落,這些錯誤,可能就是我煩惱的根源,可能就是我為人處世上的缺陷,任由這些錯誤存在,最后只會貽害自己。
發(fā)畏心則是告訴我要有一顆虔敬之心,敬畏之心,也就是小時候父母經(jīng)常教導(dǎo)我的慎獨。的確,很多時候雖然并沒有人去監(jiān)督我,但是這不代表我可以為所欲為,了凡先生說,我們雖然“過在隱微”,但是“天地實鑒”,被人看破就會一文不值,我覺得倘若排除了鬼神的監(jiān)督,排除了別人發(fā)現(xiàn)的可能,這種畏心依然是必要的?!邦^頂三尺有神明”,人必需要有一顆敬畏的心。
發(fā)勇心則是教導(dǎo)我要當(dāng)機立斷,改變以前的種種不端,從現(xiàn)在開始,反省自己,用道德約束自己,不給錯誤以任何可乘之機,勇猛精進,過則無憚改。
了凡先生用一本《了凡四訓(xùn)》告訴世人,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改變的方法就是要多積善行,多培養(yǎng)善德;易經(jīng)同樣告訴我們: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對于我們這些在俗世學(xué)佛的人一定要認真踐行《了凡四訓(xùn)》所說的金玉良言,發(fā)恥心、畏心、勇心,多行善事,多積德行,遠離顛倒夢想,證悟菩提。
愿世間一切有情眾生,早脫輪回,往生西方極樂,證得佛果。
明朝袁了凡是一個考功名后做了官的賢達,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很深研究并指導(dǎo)自己做人做事。在老年寫下了四篇短文,當(dāng)時叫“戒子文”,把自己一輩子做人做事的心得體會寫下來,告訴自己兒子,訓(xùn)誡他兒子,也就是后來廣行于世的.《了凡四訓(xùn)》。他可以忽悠別人,不可能忽悠自己兒子,可想而知,這是他一輩子做人做事的成功心得體會,我們也應(yīng)該好好感悟并指導(dǎo)我們心靈修為和言行舉止。歷代很多賢達也非常推崇,也有很多詮釋,如印光大師、凈空法師都有講記。
四訓(xùn)為:立命、改過、積善、謙德。
什么是立命?就是自己把握自己命運。你這一輩子過得怎么樣?是幸福、安寧、踏實……都是你自己,外求永遠求不到。就是面對這樣的社會、單位、上司、下屬、父母、子女、老婆、老公……不管是好壞,這些對于你來說都是外在因素,你很難把握和改變,你只能調(diào)整你自己,你怎么應(yīng)對,怎么做人做事,怎么適應(yīng)這些既定的外在因素,并盡力促進外在因素改進。我們?nèi)松^價值觀首先得回到這個思維軌道。
了凡在開始靜坐時,三天三夜都沒有妄念,看似非常入定,其實是因為他顛倒夢想,聽天由命。表面上看起來很努力,其實是心灰意冷。禪師說,你怎能把為人一世的愿望一并舍掉呢?看到這里意識到,本心不是讓我們無欲無求,讓我們知道自己內(nèi)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全力以不去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biāo)。
本心的修行事中修,在做事的過程當(dāng)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自我意識。關(guān)于正定與邪定,最近感悟特別深刻,感覺自己就陷入了邪定當(dāng)中,活在了幻想的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當(dāng)中,對現(xiàn)實生活處于嚴(yán)重的逃避。而且自己用物欲把自己框住了,對于很多事物都失去了原始的動力與激情。這是失去生命本源的動力的,需要通過慢慢地跟外界接觸,恢復(fù)內(nèi)心的活力。
現(xiàn)在開始參加外界的活動了,也愿望多多跟人交流了,慢慢地打開了自己的心扉,讓自己增加生命的參與感與體驗感。
之前對本心有很多的`幻想,總覺得只要堅持靜坐學(xué)習(xí)本性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都不知自己內(nèi)心想要的是需要自己通過積極主動的努力付出實踐才可以得來。而且本心是一門實踐的學(xué)問,只有在做的過程當(dāng)中才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學(xué)會獨立思考,不斷讓自己的自我意識提升,甚至提升思想的維度。最近見了很多人,給我的感觸最深的就是,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積極主動爭取,被動等待只會讓自己錯失很多機會。
在最近的生活當(dāng)中,發(fā)現(xiàn)念頭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特別大。當(dāng)自己處于抱怨、憤怒、恐懼的時候,吸引來的東西都是抱怨、恐懼、憤怒的,而且會影響人的心情,做事的態(tài)度以及做事的結(jié)果。當(dāng)我抱怨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身體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反思過去的生命當(dāng)中,自己業(yè)障真的太重了。仗著自己有點聰明才智,鋒芒畢露,不把別人放在眼里,攻擊打壓別人。而且心氣特別高,老想著自己很厲害,想要出人頭地,成就欲爆棚。尤其是在跟人相處的過程中,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只想著自己痛苦,說話毫無顧忌,不考慮別人能否接受。而且生活中由于理想與現(xiàn)實相差甚遠,于是整天怨天尤人,虛度光陰。這個狀態(tài)跟袁了凡一模一樣的。而自己對自己的認知僅僅停留在知道層面,沒有戒,更沒有懺悔,因此依舊重復(fù)著之前的模式,身心沒有得到改變。接下來需要加強戒的力量,尤其是拜懺,要增加改過自新的勇氣和魄力。
本心的成長是調(diào)心的過程,最近工作上遇見了一件事情,自己接納了自己的抱怨,然后整個念頭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做事情就會高效了很多,還出現(xiàn)了創(chuàng)造力。那一刻,我真正的感受到了接納的力量,也是我接下來要好好加強的點,訓(xùn)練接納的力量。
相關(guān)推薦
作文在我們的一生中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寫作文還是幫助我們找到屬于自己的語感。好的作文能夠體現(xiàn)作者的中心思想。什么樣的作文會讓你影響深刻?小編特別從網(wǎng)絡(luò)上整理了了凡四訓(xùn)觀后感怎么寫精選,相信你能從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內(nèi)容。研讀過《了凡四訓(xùn)》的朋友們都很清楚,它本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xùn),以此來訓(xùn)誡他的兒子...
本文為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推薦專題“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相關(guān)內(nèi)容。書籍能讓人找到人生的意義,每讀一本書我們就感受到了作者的所思所想,每讀一本書我們會有自己的體會,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把具體的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那么,作品讀后感應(yīng)該如何撰寫呢?有請駐留片刻,我們?yōu)槟阃扑]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范文,強烈...
我們既被作品的劇情所吸引,也會形成自己的觀點。觀后感的目的是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藝術(shù)作品的內(nèi)涵,而寫觀后感不僅可以提高寫作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思考能力。那么,如何寫出一份關(guān)于作品的出色觀后感呢?我推薦給您一篇摘自相關(guān)專家精彩談話的文章“了凡觀后感”,希望您在這篇文章中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的觀點!...
作文是文字記錄生活的方式,通過寫作文可以讓我們記住不想忘記的事情。優(yōu)秀的作文它的標(biāo)題能夠瞬間吸引眼球。怎樣的作文才算得上是優(yōu)秀的作文呢?因此,欄目特意整理了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希望能幫助到你,請收藏。一直以來,我都有在思考些問題,我該怎么找到未來繼續(xù)美好的生活呢?我該如何從當(dāng)前的沮喪中走出來呢?我該如何...
今天分享給大家一篇關(guān)于“愛瑪觀后感”的新鮮文章,到底該如何寫好有關(guān)作品名的觀后感呢?對于觀后感,先有感想才有觀后感,硬要延伸胡編亂造則容易導(dǎo)致主題不明確,有需要的人馬上就可以前來獲取信息!...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