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毋庸置疑,當(dāng)我們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時,我們更應(yīng)該觀察和分析自己的教育方式,而教育筆記可以某種程度上提高老師的教育水平。你知道一篇教育筆記應(yīng)該怎么書寫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如何看待孩子間的這種小摩擦?》,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今天早上劉鑫緯一臉不開心的走進了教室,他媽媽告訴我“昨天有一個坐在他旁邊的小朋友咬了他一口,還經(jīng)常欺負我們家孩子”說著擄起袖子給我看咬過的痕跡。我蹲下來摸摸劉鑫偉的頭問:“怎么回事呀昨天是?”孩子沒有說話只是滿臉的不愉快,我也沒再問他,對于整個事情的過程我也不了解所以我也沒說什么,就跟他媽媽打了一聲招呼說我肯定會調(diào)查清楚的請家長放心。后來在平時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了坐在旁邊的張夢茹經(jīng)常會和劉鑫偉為一些小玩具而打鬧,我就悄悄的問劉鑫偉是不是張夢茹咬你的?他點點頭然后也不出聲,我想我大致也知道事情是怎么一回事了。分析:孩子之間發(fā)生這種為了爭搶玩具而導(dǎo)致打架咬人的事情屢見不鮮,可是為什么總會發(fā)生呢?一:現(xiàn)在都是獨身子女,孩子在家里那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個個都能呼風(fēng)喚雨,想要做什么長輩就會滿足他迎合他,一不順?biāo)囊饩蜁蟀l(fā)脾氣,這都是長輩們太寵著她太溺愛孩子了這真的不利于孩子的發(fā)展,反而慣養(yǎng)了這種壞脾氣。二:畢竟玩具的投放度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會導(dǎo)致孩子之間爭搶的行為出現(xiàn),這也是孩子們在交往上出現(xiàn)的障礙,他們不懂得如何與他人分享玩具,這都是因為家長的溺愛和過分的以自我為中心而造成的,不過發(fā)生這種事件我也可以作為全班孩子教育的一個話題來說,讓孩子們知道雖然自己都是家中的寶貝但是其他小朋友也是這樣的,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大家要學(xué)會相互謙讓相互尊重,不可以只是為了滿足自己而傷害到其他小朋友,這樣就不是一個乖孩子了。孩子之間的交往是會有些磕磕碰碰的,但是只要及時的指正這些不利于他們發(fā)展的錯誤行為,讓孩子明白做人最基本的道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之后我也把這幾天我觀察下來的反應(yīng)給劉鑫偉的家長,希望家長不要輕信孩子的只言片語,孩子間的交往出現(xiàn)矛盾也是正常的,不一定你們的孩子向你說的就是事實,因為他們只考慮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對于欺負別的小朋友那算是正常的行為表現(xiàn)。所以希望家長在言行舉止中也要給孩子樹立起榜樣,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趨向,這才是讓孩子發(fā)展的最好成果?m.cnsjbj.cn?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教育隨筆:孩子間的摩擦
這段時間,總有家長來和我們老師反映,孩子回家后,總是告訴他們,在幼兒園有小朋友打他們,聽到這些,覺得有些奇怪,平時看見他們都是在開開心心的做游戲,也沒有小朋友來告訴我們說有人打架啊.
既然知道了,那在平時游戲的過程中,也開始關(guān)注起這個問題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真的有人打人,還是孩子杜撰的呢,慢慢的看出了一些端倪,原來,孩子們在課間,都喜歡在一起玩抓壞人的游戲,小朋友們一起選定一個或者是幾個壞人,然后,小朋友們就一起去追逐這些選定的壞人并把他們抓回來,到了中班,孩子在力度和速度方面都有所進步,有的孩子可能無法控制好自己的力度,在游戲的過程中用力大了一些,跑的快了一些,不小心撞到了別人或是抓別人的時候過于用力,這樣,被撞的孩子就誤以為是別人在打他.喜歡回家的時候告訴爸爸媽媽.
在了解了情況以后,就和全班的孩子一起進行討論,怎么阻止這樣的情況再發(fā)生呢?孩子們都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最后,大家一致同意了這個方案:就是,在玩的時候,如果別人不是有意的去打你,撞你,而是在游戲的過程中碰到了你,那么,別人和你道歉,你接受別人的道歉,如果別人是故意打你的,請你告訴老師,老師會處理,但是,也請你在游戲的過程中小心一些,盡量不要去傷到別的小朋友.
進行討論以后,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果然有所好轉(zhuǎn),不再去不顧后果的相撞,打鬧.也沒有回家告狀的現(xiàn)象了.
中班的幼兒年齡在4到5歲之間,這是幼兒園教育的轉(zhuǎn)折期,這個時期的幼兒好奇心強,很想與他人交往,動作能力較小班好了很多,好動好玩也成為了他們的天性。因為種種天性,他們之間的摩擦也就變得多了起來。
面對中班幼兒的摩擦,該如何去做呢,這需要我們先找到摩擦的原因,對癥下藥。有些摩擦很小,根本就是很小的問題,也對孩子沒有什么很直接或間接地傷害。教師或家長在這個時候就不要忙著去解決,給幼兒自己空間時間,讓他們自己解決,這時候的家長或老師只能是一個引導(dǎo)這的角色,不要過早參與進去。有些問題就是因為參與過早才會讓幼兒沒有機會自己動手解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剝奪了幼兒的鍛煉機會。就像如果一個小孩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一般情況下,先叫的一定不是孩子自己,一定是旁邊的家長,這樣一來,孩子就會覺得真的好痛好委屈,不哭一下是不行的。當(dāng)然,如果是遇到摩擦有些大,會有傷害的,像打架之類的,家長和老師就不能當(dāng)旁觀者了,這就需要及時進行制止,但并不是劈頭蓋臉的進行責(zé)怪,而是把孩子分開,等他們冷靜下來后在進行原因的討論,如果是某一方做的不對,要及時要求其道歉。但道歉并不是只是說一句“對不起”,得讓他知道自己錯在哪了,以后不能在這樣做了。絕對不能讓“對不起”三字變成萬能的。在調(diào)節(jié)完了以后,老師或家長就該想一想了,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為什么這個孩子會用武力來解決事情。這是值得深思的。
有些小朋友很想跟別人一起玩,可他又不知道該怎么打交道,這時候,他可能就會拍別人一下,因為不得當(dāng)?shù)膭幼?,會引發(fā)一場摩擦。這樣的話家長和老師就應(yīng)該告訴小朋友一些與他人交往的正確方法。還有一些小朋友很喜歡武力解決問題,我在他們家長身上找到了原因,因為家長也喜歡武力解決。還有的家長因為自己的孩子受了點委屈,就在宋他到班上的時候,當(dāng)著所有孩子的面訓(xùn)斥那位犯了錯誤的孩子,還告訴自己家的小孩“不要那么老實,別人打你的時候你也給我打回去......”對于這樣的言論我還是不能認(rèn)同的。當(dāng)然,為自己的孩子覺得委屈,無可厚非,但他不能教孩子以牙還牙吧。寬容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美德,何況你要給你的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啊,你總不希望你的孩子將來小肚雞腸吧,何人不會犯錯呢,何況是這么小的孩子。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這是一定的。
總之,面對幼兒之間的摩擦。需要家長與老師的共同努力,用我們的愛心、耐心、寬容心對待每一位孩子。如果能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完美了。
教育隨筆:如何對待孩子間的矛盾
孩子們最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玩著玩著就會發(fā)生一些沖突,小則拌嘴吵架,大則動手動腳?!白晕覟橹行摹笔菍W(xué)齡前幼兒心理發(fā)展的一個特點。在這一心理特點的影響下,幼兒在相處時經(jīng)常會發(fā)生爭吵和矛盾。由于孩子們的交往經(jīng)驗少,彼此又不愿意謙讓,在和其他小朋友相處的時候,難免會發(fā)生小摩擦。以下是兩位小朋友吃午飯時的場景觀察記錄:
今天早晨吃面條,小蕊桌上灑出了幾根,“老師,是李佳儀搞的!”小蕊和佳儀坐在一組,中間隔了一位小朋友?!霸趺椿厥掳??”我忙上前詢問,只見兩人噘著嘴,滿臉的不高興,互不相讓,決沒有道謙的想法。了解后得知:小蕊說讓吳欣雅不要與佳儀做好朋友,佳儀一氣之下去動了小蕊的勺子,幾根面就這樣掉了出來。
吃完早飯后,大家都把小椅子搬到教室兩邊坐著看書,他們喜歡和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各自都有小群體。小蕊先吃完,搬小椅子坐在鋼琴邊上看書。佳儀吃完后把椅子搬到了小蕊的附近,然后對她說:“我不是來和你坐一起的,我是來跟你說對不起的!”小蕊看著佳儀,不說話,但接受了她的道歉,把自己的椅子挪了一下,接著佳儀就把椅子放在了附近,兩人一起看書了。
從矛盾的出現(xiàn)到矛盾的消失,只是孩子的一小段生活片段。從這一生活片段可以看出孩子們的成長,他們的真實想法。其實這個矛盾的起源就是孩子間的一句話,僅僅是一句話怎能讓一個孩子如此氣憤?這要說到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成人有成人的群體,孩子也同樣有自己群體,也就是他們的朋友。于是坐在一組的孩子就成為一個小小的群體。上課時,他們相互討論;做游戲時,他們互分角色;空余時開始聊天。雖說,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也常常會把這話掛嘴邊,但孩子的好朋友還是有一定界線的。佳儀想嬴得朋友的愛,欣雅就坐在佳儀的旁邊,要是真不和自己好了,那多沒趣。為此她為小蕊的話而生氣,停不了小蕊的嘴,只能另想辦法對付,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一開始灑面條的場景。
孩子們的這一小段生活片段給我最大的啟發(fā)是:孩子們之間能自己解決矛盾。我們通常都是了解事情,幫助幼兒分清是非,然后就讓他們相互道謙。孩子們是口服心不服啊,通常老師們也以為這樣就結(jié)束了。其實不然,佳儀的道歉是自發(fā)的,她想與小蕊在一起,也知道剛才的做法不太好會影響她們的關(guān)系,于是很自然的道謙,之后兩人又成了好朋友。
“老師,他打我。”在幼兒園里,類似的告狀聲常常不絕于耳,幼兒之間大大小小的矛盾與糾紛(摩擦)接連不斷,經(jīng)常有孩子淚眼汪汪的跑到老師面前尋求幫助,可是經(jīng)過了解,無非是幼兒之間玩耍時一些輕輕的碰撞和一些隨意的比劃而已,很多淚眼汪汪的孩子只不過是看到旁邊的幼兒對自己用手比劃或者被輕輕地碰了一下就委屈有加,真正意義上的毆打其實很少。特別是小班幼兒,這種情況就更多。
那么,如何處理幼兒之間的矛盾糾紛呢?下面是我個人的一些實踐和體會。
一、注意觀察了解
幼兒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幼小的孩子,因為他們年齡小,特別是小班的孩子,還不能明辨是非,經(jīng)常人云亦云,甚至?xí)严胂笈c真實相混淆。所以,老師一定要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及時了解真實的情況,以便進行針對性的教育。
例1:戶外活動準(zhǔn)備排隊時,李海昊和聶子涵互相抱在一起玩,越抱越緊,摔倒在地,子涵大哭起來向老師告狀說李海昊打他,海昊一臉驚慌趕緊向我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拔胰绾慰创岸ァ薄保?/p>
自從年前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召開,二胎政策相繼在全國各地陸續(xù)推行與實施,自我國計劃生育國策推行以來,將近30年的時間,我國人口的數(shù)量得到了有效地緩解與控制,這與當(dāng)下養(yǎng)老,人口老齡化等突出問題關(guān)系密切。
總之“二胎”的政策代表了新時期下我國對人口與經(jīng)濟的發(fā)展做出了關(guān)鍵抉擇。
著名經(jīng)濟學(xué)家郎咸平教授曾語言,“二胎”的放開,對于是否能夠提升生育率目前的宏觀測量并不能給出明確的結(jié)果,在某種程度上,它所衍生的一系列問題并非能夠得到緩解。
比如刺激民眾購房,提升國家內(nèi)需,帶動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升級轉(zhuǎn)換等。
當(dāng)先80后,90后是“二胎”放開以來最具備合乎規(guī)定的生育硬性條件,但是對相當(dāng)一部分的80、90后的人群調(diào)查可看出,相當(dāng)一部分人,并非放開了“二胎”政策,他們的生育積極性就會隨之提升,盡管在他們上一輩父母來看這是一個巨大的改變,然而呈現(xiàn)在他們面前的局勢,讓他們很難輕易做出生“二胎”的決定。
理由大概的包括:養(yǎng)孩子成本加大、教育資源的享有、觀念的轉(zhuǎn)變、購房的長遠規(guī)劃等,這些都成了制約或影響他們積極響應(yīng)“二胎”政策的熱情與號召,面對此種說法不一實情,總歸面臨的爭論與思量是“能不能生是一回事,想不想生又是另一回事”的問題。
我所關(guān)注的是“二胎”它的落腳點并非來自家庭,而是相關(guān)政府部分應(yīng)建立或完善有關(guān)兒童的福利和保障制度,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整個社會營造一種關(guān)愛兒童,重視學(xué)前教育以及充分給予每一個學(xué)齡前孩子應(yīng)有權(quán)利和福利待遇,縮小受教育的不公平空間。
在一方面,這樣給每一個家庭給予適當(dāng)?shù)膸椭耐瑫r,也提升了每一位孩子享有公平教育的機會,同時在相關(guān)法律、制度的整體運行下又能夠給予園所和家庭合理互動、共享共建的機制與環(huán)境。
這樣“二胎”政策也就成為每一個人們心中去逐漸接納和適應(yīng)的良品,而不僅僅只是考慮當(dāng)下面臨它的一系列難題所帶來的糾結(jié)和困惑。
不知道本文“我如何看待“二胎””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歷經(jīng)歲的沉淀,在教師的成長路上我已走過了近六個年頭,從最開始的懵懂青澀到如今的沉著冷靜,我最想感謝的就是我的那幫可愛的孩子們,我教給了他們知識,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他們?nèi)缤幻骁R子,給我警示教會我成長。
無論是曾經(jīng)的小學(xué)教學(xué)生涯還是如今的幼兒園教學(xué),我都碰到了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告狀。當(dāng)我自己也成為人母,靜心思索,為什么所有的孩子無論多大的事都喜歡告狀呢?
首先,告狀能引起老師格外的關(guān)注。喜歡告狀的幼兒大多都是在學(xué)習(xí)中表現(xiàn)的非常平凡的孩子,通過告狀這一行為,在無形中拉近了老師與幼兒的距離。幼兒的本意是想通過這一行為引起更多人的關(guān)注,以滿足自己被尊重的自尊心。
其次,告狀源于對老師的信任與依賴。我們自己的孩子,在遇到點滴挫折后第一時間是否也會及時告知我們呢。當(dāng)幼兒離開家庭步入學(xué)校時,他最親近最親密的人就是老師,老師就是一盞燈,隨時為孩子們指明路的方向。因此當(dāng)幼兒心里有了委屈,第一時間肯定會向自己最信任的人傾訴,以此獲得被幫助心里。
再次,告狀是通過懲治犯錯的人,以滿足自己屬于好學(xué)生的心里特征。每一個人都渴望成為焦點,只有揭示他人的錯誤才能彰顯自己優(yōu)秀的心里特性。
我們班的一個寶寶特別的活潑,人長得也特別招人喜歡??删褪枪懿蛔∽约旱男∑ü桑€沒坐下一分鐘他會立馬站起來或是鉆進桌子里面、再或是站在凳子上。作為懲罰,我讓他站起來,監(jiān)督管理其他小朋友。不到一分鐘他會跑到你跟前三四次大聲說“老師,他在說話!”,“老師,他把鞋脫了”等等。這個寶寶最典型的特征就屬于在眾多幼兒眼中找不到存在感,通過自己怪異搞笑的模樣來博取眾人的眼球。
在最開始的時候,我是非常討厭告狀的幼兒。覺得他們連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說,太不體諒老師了。有一次班上幾個女生一起跑過來說帥帥把他們打了。于是我找到帥帥,二話不說先狠狠地把帥帥批評一頓。然后問他為什么打人。帥帥卻哭道:“他們說我沒有爸爸”。聽完我的心猛地一震。帥帥屬于單親家庭,在他還沒出生父母就離婚了,他根本見過自己父親長什么樣子。這樣的傷痛卻要被拿來嘲笑。我也為自己簡單的工作方式和這樣錯誤的處理而慚愧。從此以后我不在這樣的魯莽。
告狀是孩子個人成長中的一種正常現(xiàn)象。孩子的告狀,看起來事小,但若處理不當(dāng),可能會影響孩子與同伴之間的關(guān)系,也可能會對孩子性格和品質(zhì)的形成產(chǎn)生影響。因此,對于愛告狀的孩子,我們應(yīng)該如何應(yīng)對呢?
一、學(xué)會傾聽,給予尊重
在傾聽“告狀”時要認(rèn)真,不要打斷或者斥責(zé)孩子,也不要偏聽偏信,只有認(rèn)真學(xué)會傾聽才會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才會給予幼兒應(yīng)有的尊重。如果孩子一時說不清楚,大人們可用提問的方式引導(dǎo)孩子回想一下發(fā)生的事情,同時父母可以適當(dāng)?shù)匕参亢⒆印?/p>
二、引導(dǎo)孩子判斷對錯
在家長看來,很小的一件事情,孩子也會告狀。面對這種情況大多數(shù)我們會覺得很煩,不加理睬,甚至不耐煩的說,“好,我知道了”。如果我們總這樣應(yīng)對孩子的告狀,孩子就會很困惑,明明是他們做錯了,為什么老師不批評他們,反而要批評我呢?因此,我們一定要分清孩子告狀的目的,區(qū)別地加以對待。
對于有緊要危機事情告狀的孩子,我們應(yīng)加以肯定,鼓勵孩子正確的行為。對于只為博取眾人眼球而告狀的孩子,要做出明確的回答,批評其動機不當(dāng),并教育他腳踏實地的做人原則。對于有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告狀的孩子,我們應(yīng)該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經(jīng)過,讓孩子學(xué)習(xí)公正、客觀地看待別人的行為,懂得同伴之間應(yīng)該相互理解和謙讓。
三、引導(dǎo)孩子獨立地處理問題
如果每次孩子告狀,我們都只一味地說:“嗯,老師一會批評他?!边@樣勢必會讓孩子告狀的行為得到正強化,讓孩子告狀的行為越演越烈。因此,當(dāng)孩子與孩子之間發(fā)生矛盾時,我們要教會孩子換位思考,并借此機會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技巧。可以問問告狀的孩子:“你覺得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孩子或許會說出我們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但前提是我們要學(xué)會放手給孩子自己面對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機會。養(yǎng)成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習(xí)慣。只有這樣才會從根本上解決孩子愛告狀的現(xiàn)象。
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帝送給我們的一朵小花。當(dāng)孩子花期未到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耐心等待,不要一竿子打死,不要以偏概全。因為眼睛所看到的未必就是最真實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做一個在教育中有心的人。
我們班上有一個小朋友叫王梓赫,小名叫跳跳,剛開始到班級后,跟他說話他不回應(yīng)我,我就主動的跟他接觸,時不時的找他聊一下天,逗他一下,慢慢的他只是對我笑笑,再后來會回答我的問題,再慢慢的他會主動和我說話,請求我的幫助,我開始覺得很有成就感,覺得我的方法奏效了,跳跳在我的面前變得活躍了,又笑又蹦又跳,我也很開心。
戶外自主活動的開展已經(jīng)有三個星期了,孩子們玩的很瘋狂,大聲喊,大聲笑,非常放松,有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讓我非常的感動,就是跳跳的信任,有一個爬木梯的環(huán)節(jié),跳跳想上去,他看看我,對我說:“老師這個有點危險?!蔽艺f:“沒事的老師會保護你的,放心吧!”我扶著跳跳的腰,并告訴他“手抓牢,腳踩穩(wěn),”他開始大膽的往后退著爬,爬過去之后覺得非常開心,覺得很有成就感,來回幾次后我告訴他不要往后退,我們試著往前爬,跳跳嘗試了幾次,很成功,我告訴跳跳我要去看一下別的小朋友,你先不玩這個項目,玩其他的好嗎?他看看別的項目似乎不太敢興趣,沒有動,還在繼續(xù)爬木梯,我就站在旁邊看他怎么爬上去,開始的時候,孩子有點笨手笨腳,不知道該邁哪條腿,有點害怕,當(dāng)他回頭看到我在看他的時候,就開始比較大膽的動了起來,反復(fù)了幾次都要看看我在沒在看他,頓時我的心里很感動,這是孩子無意間的信任,他覺得老師在自己是安全的。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無意間的態(tài)度,但是給了我很大的震撼,讓我覺得自己在短短的四個星期里,能夠和孩子建立起信任的關(guān)系,真的很不容易,覺得自己的努力有了價值,有了回應(yīng),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更是我心中需要用心呵護的花朵,感謝你們的信任!
教育筆記《如何看待孩子間的這種小摩擦?》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筆記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zhǔn)備了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如何看待孩子間的打架行為孩子打架了,父母會怎么做呢?先來看看以下幾個父母常用的處理方式吧: 1、不管什么原因,先把自己的孩子批評一頓,并且教育孩子動手就是不對,面壁思過。 2、大聲制止孩子的哭聲,批評...
教育隨筆:孩子間的摩擦 這段時間,總有家長來和我們老師反映,孩子回家后,總是告訴他們,在幼兒園有小朋友打他們,聽到這些,覺得有些奇怪,平時看見他們都是在開開心心的做游戲,也沒有小朋友來告訴我們說有人打...
教育小結(jié):如何化解孩子間的小糾紛 在幼兒園中,每一位老師就仿佛是一顆顆不起眼的小流沙,而每一個孩子就像一枚枚姿態(tài)萬千的小花。在流沙的世界里,每天洞察萬千,演繹著苦辣酸甜;在花朵的天堂里,每天都在發(fā)生著...
導(dǎo)讀:氣質(zhì)是人的典型的、穩(wěn)定的心理特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見到四類氣質(zhì)的典型代表,也有不少人則屬于中間混合型,氣質(zhì)類型不太明顯。 除了身體發(fā)育不同及智能高低的差異之外,孩子出生時還有一些特性。例如,有...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