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家庭有家庭的好處,學校有學校的妙處,兩者結合,可以讓教育更有意義!家長與教師需要多溝通交流,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并使其積極健康快樂地成長!那么,家園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家長對孩子逆商的培養(yǎng)”,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長對孩子逆商的培養(yǎng)
逆商的培養(yǎng),父母是最好的教練,給大家分享三個建議。
為什么很多孩子抗挫折能力差?
這跟孩子從小被眾星捧月式地夸贊分不開。
你常常會看到一家人圍著孩子說你真棒啊!
可是,成長其實需要很多的養(yǎng)料,比如需要贊揚也需要適當的挫折。
而很多父母卻只看到了贊揚換來的笑臉,往往忽視了挫折時需要培養(yǎng)的堅毅品性。
所以第一個建議是多給孩子鼓勵而不是表揚。
我有一個朋友,他從小到大的學習成績都很優(yōu)越。
幾乎沒有遇到過任何的坎,一直考第一,也不知道失敗是什么滋味。
一直在家人和老師的表揚中成長。
后來他考上了人民大學,在我們那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
可他一進去才發(fā)現自己實在太普通。
所以才讀了一個月就想著退學算了
因為他發(fā)現自己無法接受這個落差。
后來幸好有了轉變,他說最感謝的人是班主任。
那個暑假,班主任給他介紹了一個項目,讓他去參與。
他自己也抱著死馬當活馬醫(yī)的態(tài)度。
可就是從那次開始,他把自己歸零,接受失敗,也接受平凡的自己。
有了這個心態(tài),他在后來的項目中反而是堅持最久的。
他說:“一個人一旦發(fā)現了自己是平凡的一份子時,那就會有不斷學習的努力勁兒,而不再活在他人的贊美中,自我迷失。”
父母的過度表揚容易讓孩子形成心理定向,他們會覺得自己就是聰明的,不需要努力也是聰明的人啊。
而父母應該需要培養(yǎng)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斯坦福大學卡洛杜威克教授在研究中指出,通過培養(yǎng)孩子的成長型思維,一種允許其他可能性存在的、促進進步和問題解決的態(tài)度,孩子們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每天都能在更有挑戰(zhàn)性的情況下有效的解決問題。
當孩子有了這樣的思維,就不會害怕挫折。
因為他們會自我激勵,努力找到解決的辦法。
而不會是那種一見打擊就崩潰的情形。
比如有的孩子覺得自己聰明,一直考高分,老師和父母地期待也高。
一旦他考砸了,不同地思維往往造成不同地結果。
我記得有一個同學高考復讀還是考砸了,他就選擇了自暴自棄,連普通大學也沒有去讀,后來還不僅僅是放棄讀書,也幾乎放棄了學習。
要知道,考試只有一次,代表一時而已,可學習卻是終身的??!
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做事不易放棄,更能從過程中享受到樂趣,更容易尋求幫助,復原力更強,也就是更加堅毅。
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明白這不是可恥的事。
而且通過勤奮和努力會變強,因為你在長大呀!
這樣孩子就會去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當然這里需要父母接納孩子犯錯,而且鼓勵他去嘗試。
比如孩子受挫時,可以給他一個擁抱或者一個鼓勵的眼神。
也可以拍拍他的肩膀,給他鼓勵。
告訴孩子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會站在你的身邊支持你。
還有太多的父母,一看到孩子受挫,馬上就會安慰,“爸爸媽媽覺得你是世界上最棒的?!?/p>
這樣的安慰效果奇佳,可對孩子并非是好事。
為什么不能直接跟孩子說明呢?
比如很早以前,小小魚跟讀小學的表哥在家里堆積木。
表哥一下子就堆好了一個城堡。
可他呢,弄了很久也沒有完成,這時就有點生氣,想去表哥那拿材料。
實際上是想拆了哥哥的。
結果兩個人就爭了起來。
外婆發(fā)現了,就安慰小小魚:“外婆覺得你是最棒的,不哭臉?。】纯茨闫吹某潜?,比哥哥的還要好”
“不是的”他哭著說。
外婆的安慰是好意,可并沒有給他帶來真正想要的答案。
我過去坐在他們身邊,首先問哥哥?!澳憬衲陰讱q啦?”
哥哥有點奇怪,還是回答了我。
我又問小小魚,當然他還在生氣,不說話。
我跟他說:“你看哥哥已經8歲了,而你才四歲不到,哥哥是你的兩倍大呢!”
這時他開始聽了。
“也就是說,哥哥比你多玩了4年積木,也一定練習的更多,我想哥哥在你這個年齡也跟你差不多吧!“
這時平靜了很多。
“爸爸知道你現在玩積木肯定不如哥哥,但我相信你經過不斷地練習,再長大一點,一定能趕上哥哥的,到時你們再一起比比看,好不好?!?/p>
“好!“
“那我們今天繼續(xù)練習,就不要生氣啦!一起擺個什么呢”
接下來就是開心地玩耍時光了。
我們以為把真相說出來會傷害孩子。
其實不然。
因為孩子不會覺得被羞辱或者否認。
因為他們的年齡大小、經驗多少都是事實。
而且他遇到地挫折,只是因為這些客觀原因,還跟練習不夠有關。
可幸運地是這些都把握在我自己手中。
能給孩帶來改變的信心。
父母要試著接納孩子的汗水和吃苦的樣子,有塑造孩子的”心理韌性”。
有很多的父母是舍不得孩子吃苦的。
所以從小就想著給孩子掃除一切障礙。
比如小小魚每周有一節(jié)足球課。
有一次因為刮大風,就有幾位媽媽跟教練說,能不能讓孩子們到室內練習,因為這風太大了。
結果教練聽從了建議,真的把孩子們帶到了多功能廳練習。
當時我心里非常納悶。
本來就是為了讓小小魚接受一點磨練才報了這個班。
結果還是被這些好心的媽媽給保護了起來。
這到底好還是不好呢?
皮克斯有一部非常精彩的動畫片《鷸》,獲得了第89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在這里面,小派珀的媽媽就算是面對風浪,也敢于放手,愿意信任孩子,并且默默陪伴,小派珀能經歷風浪,迎接和享受美好的海洋世界。
這里面的智慧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鑒,思考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在家里,我常跟兒子說的幾句話也分享給大家。
“犯錯沒有關系,不做才有關系呢!”
“沒關系,你想想還有什么辦法能做到么?”
“一次不行再來一次,我相信你總是會搞定的!”
培養(yǎng)孩子的逆商,始于父母的接納和孩子的自我接納。
因為這代表著我尊重你并且愛你。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家長如何培養(yǎng)孩子對舞蹈的興趣
許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歌善舞,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孩子對舞蹈的興趣呢?
1、父母最好自己也對舞蹈感興趣。因為成人的舉止、言談、愛好,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2、可以利用電視、電影的傳播媒介。有意識地帶領孩子觀看舞蹈表演,讓孩子從中感受到舞蹈的優(yōu)美,激發(fā)孩子的舞蹈情趣。
3、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美的環(huán)境。如窗戶上可剪貼一些舞蹈造型的窗花;墻壁上可以剪貼一些舞蹈形體圖;書櫥里為孩子添置一些舞蹈畫冊等。讓孩子觀察、模仿、閱讀,使孩子的生活空間充滿舞蹈的情趣,由此對舞蹈產生興趣。
4、可經常播放一些優(yōu)美、抒情、活潑的樂曲及孩子喜愛的樂曲,讓孩子聽一聽,跳一跳。也可以采用一些有關小動物的樂曲,讓孩子伴隨樂曲蹦蹦跳跳,感受一下情趣。因為小動物形象生動,對孩子有吸引力,讓孩子在音樂聲中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在觀察中加以美化和創(chuàng)造。
5、召開家庭音樂會。和孩子一起表演節(jié)目,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對舞蹈的興趣,另一方面成人可以與孩子進行溝通。
6、根據孩子的愛好,制作一些動物頭飾、服裝、道具等。使孩子在愉快、歡樂、輕松的情景中,感受到舞蹈的高雅情趣。
平時,可以經常帶孩子參加一些集體活動,讓孩子感知藝術美,讓優(yōu)美的舞姿吸引孩子。成人可以給孩子講一些關于藝術節(jié)方面的知識,尤其在舞蹈動作上加以兒童化、趣味化,以藝術化的語言來激發(fā)孩子對舞蹈的興趣。久而久之,孩子一定會對舞蹈產生濃厚的興趣。
一、從小培養(yǎng)
我認為孩子在六個月至一周歲左右就已經具備很豐富的表達能力,如肢體或語言表達能力,在語言表達能力上來說,如孩子的喜怒哀樂等,在這個期間,我們可以經常與孩子交流,就是孩子有時聽不懂,我們也要耐心和孩子說,交流的話題要以孩子的接受范圍為主,如講一些簡單的故事,或者唱一些兒歌,可以面對面說,也可以采用CD機放一些兒歌故事之類的碟片,促使孩子在語言方面有所進展。
二、注重孩子的表達
剛開始學會說話的孩子有時在表達一件事情時,作為父母或者爺爺奶奶,應該密切注意,讓孩子知道他的表達受到重視,這樣他才會越來越喜歡說話,由于孩子剛學會說話,一下子不能完全用語言說明自己想要表達的含義,我們就要及時主動幫助孩子,如引導提示或者糾正,讓孩子逐步適應正確的語言表達方法,切不可嘲笑或者戲弄,這樣會使孩子不樂意表達。
三、學習語言表達
孩子進入幼兒園學習是學習語言表達的更為細節(jié)具體,更具有趣味性,幼兒園根據孩子的成長過程安排階段性的學習,我們家長要與老師以及孩子有個良好的配合,經常與老師交流孩子在學校的語言表達狀況,孩子回家時要經常向孩子問一下在園的情況,讓孩子自己表達,慢慢的,我們就會發(fā)現孩子會越來越主動與我們交流在園時所發(fā)生的一些事情,我們也要認真聽孩子的表達,同時也要說出自己的看法等,主動與其交流,與孩子共同感受學習的快樂,這也是學習語言表達的一種方法。
四、多交流
讓孩子多與小朋友以及親朋好友同事交流,如小朋友在一起玩耍,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動手能力,同時小朋友之間也可以相互用語言交流,促使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五、語言完整化、明了化
孩子在慢慢長大,語言表達能力也在逐步提高,這時家長就應該讓孩子語言表達時盡量完整化,表達一件事情盡量要“一氣呵成”,有始有終,話不能只說一半,雖然我們也知道孩子所要表達的含義,但不完整,我們應該適當督促孩子用完整的語言表達,這樣孩子在以后的語言表達時就會習慣語言表達的完整性。
細心的家長經常會發(fā)現,孩子有時說話怎么有進步了,如表達同樣一件事,今天可以用更加簡單明了的語言來概括,有時還會用些“新名詞”(所謂新名詞就是孩子以前沒有用過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會發(fā)現,孩子用詞不當,但這是正常的,我們要及時更正,加以鞏固,讓孩子的語言中多采用“新名詞”更能簡單明了地表達,這無疑對孩子來講,是一大進步。
六、多識字多看書
我們都知道,孩子具備很強的模仿力,但我們往往會忽視一點
,孩子的記憶力更是驚人的,為什么孩子很能夠接受新鮮的事物,我想原因也在這里,既然孩子具備這些條件,我們可以讓孩子多認識些字,家長適當時間適量教導,不可強迫,否則孩子會厭倦反感,久之,孩子具備識字條件(常用簡單字)以后,更加喜歡看卡通故事類書籍,我們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看書,一邊可以輔導孩子,更主要的是,孩子可以接受書上的書面完整表達方式,我個人認為,這也是促進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的一個有效方法。
以上是我個人一些淺陋的親身體會與感受,希望能夠與大家一起學習交流關于孩子語言表達方面的知識,讓我們共同來感受孩子成長帶給我們的快樂!
在過去兩年里,中美專家針對1000多名中國寶寶進行了6800多次臨床式家訪研究,結果表明,提高寶寶睡眠質量,可以幫助他們改善跟媽媽的互動,提高從環(huán)境中學習的能力,同時對寶寶情商發(fā)展有重要影響。因此,寶寶的睡商(SQ,SleepQuality)直接影響其學商(SQ,studyquality),進而影響寶寶的IQ和EQ的發(fā)展。
研究結果還發(fā)現,除了保證嬰兒的睡眠時間外,嬰兒睡眠的持續(xù)時間對嬰兒非常重要:夜間睡眠中斷次數較多或睡眠中斷時間較長的寶寶,對學習過的東西記憶會比較模糊或者很難察覺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
打斷睡眠不利嬰兒成長
調查顯示,中國新生寶寶夜間持續(xù)的睡眠時間只有2-4小時,6個月的寶寶可連睡6小時,1歲的寶寶開始能整夜睡眠。
不過由于很多媽媽選擇在半夜給寶寶換尿布,80%以上的嬰兒常常被打斷睡眠,寶寶因睡眠中斷而失去的睡眠時間每晚平均達1。1小時。
專家提醒說,聲音和強光騷擾、不恰當的夜間喂食、過多地更換尿布,是導致嬰兒睡眠中斷的非自然因素,這些對寶寶成長發(fā)展都很不利。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別對使用傳統(tǒng)布尿布和優(yōu)質紙尿褲的兩組寶寶的夜間睡眠和白天活動情況進行了長期的跟蹤觀察,結果發(fā)現,對比傳統(tǒng)布尿布,寶寶穿著優(yōu)質紙尿褲,能減少父母夜間更換次數,減少寶寶夜間睡眠中斷的頻率,其白天的活動水平,知覺敏感程度,對聲音反應能力也表現更佳。
所以,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即睡商(SQ,SleepQuality),可以直接影響寶寶的學商,進而影響寶寶的智商和情商。
可評估寶寶的睡商指數
如何才能測量寶寶的睡商指數呢?中國睡眠研究會昨日還推出了一套科學衡量寶寶睡眠質量的評估體系。
根據評估標準,“小家伙一般要到晚上11點后才愿意閉上小眼睛”可得1分;“小故事講到一半或者輕輕哄拍15-20分鐘就乖乖靜下來了”可得3分;“乖寶寶每晚9點前就睡著了”最高可得4分;“他每天都會張大嘴巴呼吸,甚至還會打鼾,還會突然驚醒哭鬧”只能得1分。
年輕的父母可以記錄下寶寶每晚入睡所需時間、夜間醒來次數、重新入睡需要時間、夜間睡眠異?,F象以及白天醒來的反應等,然后每周進行一次小結,最后通過評估體系的指引得出寶寶的睡商指數。
專家表示,如果寶寶的睡商指數達到25-32分,說明寶寶的睡眠質量很好;如果只有8-12分,那就要引起年輕父母的高度重視了。
在如今的社會情商與智商同等重要,可能好的情商會比更高的智商更有用,對于智商這已經是先天所決定了的,情商的話可以通過后天進行培養(yǎng),擁有一個好的情商,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能吃的開。想讓孩子的情商更高,在孩提階段就應該注意培養(yǎng)。
一、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現在也不像以前那樣,由于有了網絡溝通工具,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少,孩子們會經常呆在家里,而不出去與同伴玩耍,整天面對著電子產品。因此作為父母可以多邀請自己朋友的孩子和孩子的同學來家里參加聚會,讓自己的讓孩子們有更多的交流與溝通,要多鼓勵孩子與他的伙伴們多玩耍。教會孩子主動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們知道只有你向別人敞開心胸,別人才會這樣回報于你。而且孩子們往往會在這個分享的過程中取得更多的樂趣。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團體活動,多參加些團體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團隊意識和相互配合的能力。當孩子發(fā)現他人有困難時想要幫助別人,一般會詢問家長的意見,這時候家長應該鼓勵幫助別人之后給予贊揚。這樣就會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他這樣做是一件好的事情,以后也會繼續(xù)這樣做。
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般充滿自信心的人總會吸引到更多的人,會不自覺的成為人群中的中心,能夠更好地處理一些問題和挫折。但自信并不是自負,過多的自信,我的驕傲就會成為自負,這會讓孩子為中心,過于驕傲自滿,會不有利于孩子的人際交往,會被其他孩子孤立。在孩童時期孩子們的詩自信,主要源于父母的贊揚,當孩子們去做的事,確實是正確的時候,父母應給予一定的表揚,自己也要清楚孩子們的優(yōu)點。
三、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一個連自己都不能自理的孩子,更不要說什么情商了,連自己都不能照顧好,更不要說顧及他人及他人的情感波動。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沒有任何一個人喜歡惹麻煩的孩子,需要自己照顧孩子。因此在很小的時候就要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他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可以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掃地洗碗、等家務活。
如果家長能夠在正確的時間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相信孩子以后,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困難。
我問幾個學生:“你認為合格家長應該是怎樣的?”他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現在沒有幾個家長合格,整天就知道讓孩子學呀學。”
“作為孩子,你談談對合格家長的看法?”我進一步征求學生的意見。于是學生們便提出了幾條建議,值得我們做家長的思考。
1.不打孩子。
孩子希望能在自己犯錯誤,特別是考試沒考好時,家長能與孩子一起找錯誤,而不是打一頓,來個“皮帶炒肉絲”。有一名學生說他數學考了62分,老師要家長簽字。幾個同學一起回家,一路上他都不吭聲。有同學問他原因,他說今晚肯定要挨打了。另一名同學給他出主意說:“你就裝作頭痛惡心。上次我就這樣,結果我媽讓我趕緊躺下,我乘機說出考試沒考好。我媽說身體要緊,現在別說考試,以后好好考?!庇钟型瑢W插嘴:“要不你在哪兒故意把腿蹭破點兒皮,受傷了也許你爸會原諒你?!笨磥頌榱颂颖芗议L的不良教育方式,孩子也在尋找對策。
2.不罵孩子。
家長對孩子講話能心平氣和,多一些耐心。特別是不要罵臟話。
3.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相比。
家長不要總是說“誰家的孩子聰明,又學這又學那”,“誰家的孩子考試分數又比你高,你怎么學的”,而是多看到自己孩子的長處。
4.不強迫孩子做不想做的事。
不要看到別人的孩子學什么就讓自己的孩子也要學什么,應該征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5.不看孩子的隱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尊重孩子,包括有時對媽媽講的悄悄話。
6.不要把孩子休息的時間排滿。
雙休日主要應該是休息,家長不要報這個班那個班的,使孩子很疲勞。
7.讓孩子自主。
比方說讓孩子也能掌握自己的零花錢,買一些自己想吃的和喜歡的東西。
8.做孩子學習的榜樣。
一些家長讓孩子學習、看書,自己卻看電視或打麻將,干自己想干的事。我們希望家長也愛學習、看書,一起學習才能在家輔導孩子,而不是在孩子遇到問題時總是說問同學、問老師或上網查資料。不關心孩子的學習,只關心孩子的成績。
的確,從成人的角度看,家長的認識與孩子的認識是不盡相同的。也許,作為一個家長更多考慮的是怎樣要求孩子,容易更加關注教育的結果,而孩子需要的更多的是平等、自主和寬容,更加關注的是學習的過程,盡管這些都是相對的。我們應在家長和孩子之間找到教育的結合點,使家長滿意、孩子舒心。
教育問題,才是一個家長面對的最大的問題。任何成就都不能彌補孩子教育的失敗。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請好好珍惜這次難得的教育機會。下面送出12條父母教育孩子心得,希望能助你從中得到啟發(fā)。
1、兒童時代是一個胡說八道的時代,這不是缺點,而是他們成長的一個特點。我們要尊重兒童的未成熟狀態(tài),童言無忌才能健康成長。
2、從來沒有一個時代象今天這樣需要以孩子為師,反省自身,保持童心,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3、家里有個青春期的孩子,就要備一本性教育的書。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父母要以身示范,讓孩子看到什么是真正的男人和女人,什么是真正的愛情和婚姻。
4、全部兒童教育的使命可以概括為8個字——發(fā)現兒童和解放兒童。發(fā)現兒童就是發(fā)現兒童的潛能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解放兒童則是解除捆住兒童的各種束縛,捍衛(wèi)兒童的權利。
5、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父母是否了解和尊重孩子關乎孩子一生的發(fā)展。
6、別看孩子弱小,強大的力量正孕育在弱小之中。真正的教育就是喚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
7、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問題在于愛有真假之別,猶如真假種子之別。假種子坑農民坑一季,假教育坑孩子坑一生。
8、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的,我們不能代替孩子成長,就不能代替孩子體驗。
9、溺愛孩子根本不是愛,而是一種軟暴力,是對兒童權利的剝奪,其實質是不把孩子當成一個真正的人。
10、每一個來的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是成功的,教育的任務就是使他們繼續(xù)成功。成功并不完全是排他的,因為人人能成功的新理念是:成功就是發(fā)展,成功就是選擇,成功就是和諧。
11、心理健康的12字秘訣是: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控制自己。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如果能做的這12字,一生的幸福就有了保障。
12、所有那些鼓吹可以成批制造“神童”的方案,都是以賺錢為目標的騙人方案。孩子是千差萬別的,成長的道路是各種各樣的。凡是忽視兒童個性差異的認識和行為,都是違背科學規(guī)律的。
13、教育孩子要避免那種一做什么就要當狀元的想法。狀元意識就是悲劇意識?!安灰尯⒆虞斣谄鹋芫€上”的口號是制造童年恐慌的宣言。
14、如果父母和老師對“好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寬容過多,會使他們的弱點變成隱患。甚至是“定時炸彈”。無批評教育是偽教育。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家長對孩子逆商的培養(yǎng)》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家長如何培養(yǎng)孩子對舞蹈的興趣 許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歌善舞,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孩子對舞蹈的興趣呢? 1、父母最好自己也對舞蹈感興趣。因為成人的舉止、言談、愛好,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2、可以利...
一、從小培養(yǎng) 我認為孩子在六個月至一周歲左右就已經具備很豐富的表達能力,如肢體或語言表達能力,在語言表達能力上來說,如孩子的喜怒哀樂等,在這個期間,我們可以經常與孩子交流,就是孩子有時聽不懂,我們也要...
情商和智商是現在父母很關注的兩個方面,但是另一種“玩商”也在悄悄影響著孩子,你知道什么是“玩商”嗎?這其實也是一種能力,也就是孩子玩耍的參與和收獲,可以說這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 每個孩子都是喜歡玩具...
在過去兩年里,中美專家針對1000多名中國寶寶進行了6800多次臨床式家訪研究,結果表明,提高寶寶睡眠質量,可以幫助他們改善跟媽媽的互動,提高從環(huán)境中學習的能力,同時對寶寶情商發(fā)展有重要影響。因此,寶...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