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學校與家庭分工合作,一個教育孩子日常生活習慣,一個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家長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孩子們走出一條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有哪些積極正確的教學觀念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如何對孩子情商教育”,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一、塑造孩子高情商的6大要訣
1、爸媽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對寶寶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要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家長自己首先必須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才有可能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2、幫助寶寶控制自己的情緒
爸媽首先要讓孩子懂得,哪些情緒是好的,哪些情緒是不好的。好的積極的情緒,如熱情、歡樂、樂觀、和善等易被社會接受的情緒,應讓它自由地表現(xiàn)出來。不好的消極的情緒,如冷淡、抑郁、悲觀、憤怒等不易被社會接受的 情緒,要對它加以抑制和消除。
3、注意孩子情感的細微變化
爸媽要與孩子心靈溝通,做孩子的朋友。對于寶寶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而且能給予滿足的,家長應該盡量予以滿足。不合理而且不能給予滿足的,則要向?qū)殞氄f明為什么不能給予滿足的道理。千萬不能不關心寶寶的痛癢,也不能讓孩子放任自流,更不能動輒訓訴、打罵,壓抑寶寶的情感流露。
4、為孩子創(chuàng)造人際交往的條件
家里來了客人,爸媽要讓孩子相識相伴。寶寶耳濡目染,就會逐漸學會待人接物之道。爸媽也要適當?shù)貛殞毴⒓右恍┚蹠?、晚會,讓孩子見見各種場面,學習與各種人打交道的方法。使孩子增長見識,從而,使孩子在人際交往時變得落落大方。
5、讓孩子抓住各種人際交往的機會
爸媽帶寶寶上街,要鼓勵孩子問路。帶孩子上車,要讓寶寶去買車票。孩子的同伴來家里玩時,要讓寶寶當小主人,家長千萬不要事事包辦處處代替。當孩子有好的表現(xiàn)時,家長要積極予以支持,并且及時鼓勵。
6、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集體活動
在集體活動中,讓寶寶與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生活,他們會互相教會怎樣玩耍、怎樣相處、怎樣生活。家長要歡迎孩子的小朋友上自己家里來玩,也要鼓勵自己的寶寶到別的小朋友家里去玩。在寶寶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家長要教育孩子互相信。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在培養(yǎng)孩子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情商的培養(yǎng)。
如果說智商決定了一個人的方向,那么情商就決定了這個人能在這個方向走多遠。
而情商是可以被培養(yǎng)出來的,尤其是孩子,一個人情商的培養(yǎng),在孩童階段是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
可是,情商應該如何培養(yǎng)呢?
今天敏敏老師就給各位推薦一篇培養(yǎng)孩子情商的文章,相信各位家長一定能讓孩子擁有過人的情商。
“情商”這詞近年來很流行。何謂情商高?何以提高情商? 很多人一直搞不清此定義,但對情商低的種種世相卻能盡收眼底。
如果只是想著孩子怎樣才能聰明,怎樣考高分,考上理想的學校,而不注重對孩子心智的培養(yǎng)。
如果父母只重視對孩子進行文化灌輸,而忽視孩子接受自己、被別人接受以及友愛、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
那么,孩子不會感到快樂和幸福,相反,會漸漸變得冷漠、自私、焦慮、任性……
18歲之前,是培養(yǎng)孩子情商的絕佳時期。
1
教孩子學會生存和自立
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濕饑餓中度過了恐怖的一夜,他們無望地失聲痛哭,“人們永遠也找不到我們了”,一個孩子絕望地哭泣著說,“我們會死在這兒?!?/p>
然而,11歲的伊芙雷站了出來,“我不想死!”她堅定地說,“我爸爸說過,只要沿著小溪走,小溪會把我們帶到一條較大的小河,最終你一定會遇到一個小市鎮(zhèn)。我就打算沿著小溪走,你們可以跟著我走?!?/p>
結果,他們在伊芙雷的帶領下,勝利地穿出森林。
也許人們會認為,像伊芙雷這樣的女孩生來就有才能,其實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
目前西方國家,包括東亞的日本,十分重視孩子的生存教育,從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們?nèi)绾螌W會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來,自己學會吃飯,整理自己的東西,并知道什么情況下怎樣保護自己等。
2
培養(yǎng)同理心
一個有同理心的人,能敏銳的感知別人的快樂與悲傷,她就有很好的人際關系,好的關系讓她幸福;
她能為別人著想,那她一定是個有道德的人,而不是空有學識的精致利己主義者;
同時,有同理心的人都是有人性的,這是做人的根本。
為很多家長總是抱怨:整天起早貪黑付出那么多,沒想到養(yǎng)了個小白眼狼,一點都不體諒我!
為什么會這樣?其實就是平時不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同理心,導致孩子不習慣與站在家長角度上思考問題。
而培養(yǎng)孩子同理心的一個好辦法,就是多跟孩子表述你的感受,然后問一句:如果是你,你會怎么樣做?
3
培養(yǎng)責任心
情商高的孩子,對自己應遵守的規(guī)則、應履行的義務有較為明確的認識。當自己犯了錯誤時,能勇敢面對,承擔自己應負的責任,而不是哭鬧、耍賴。
教養(yǎng)好的孩子,往往也是有擔當?shù)暮⒆樱饝烁改傅氖虑楸M量去實現(xiàn),而不是仗著自己年齡小就隨意反悔、撒潑。
孩子好奇心強,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試試,但是隨意性很強,做事總是虎頭蛇尾或有頭無尾。
所以交給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媽媽也要有檢查、督促以及對結果的評價,以便培養(yǎng)孩子持之以恒,認真負責的好習慣。
例如,當孩子要養(yǎng)些花草動物時,家長在答應孩子的要求前,可以讓孩子承諾定時澆水或給小動物喂養(yǎng)等。
當然孩子在照顧的過程中,難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這時候家長應該進行監(jiān)督,并告訴孩子疏于照顧的后果,讓孩子負起責任來。
4
管理情緒的能力
一個情商高的孩子,不會在測驗不及格的同桌面前炫耀自己的100分,因為這很傷人,除了讓同桌更痛恨你,沒有別的好處。
同樣,一個有教養(yǎng)的孩子,不會把在學校受的委屈發(fā)泄到父母身上,因為我們不能讓無辜的人替我們的壞情緒買單。
管理情緒包括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壓制情緒。第二方面是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緒,要善于把握表達情緒的分寸。
這里以孩子對于憤怒情緒的表達為例來說明。
一些家長在批評、懲罰孩子的時候,不允許孩子辯解,不允許孩子哭泣,甚至連孩子表達出一些不滿情緒都不允許。
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就會變得或者是逆來順受,或者是壓抑郁悶,或者是當面唯唯諾諾,背后卻以破壞紀律、破壞東西的極端方式發(fā)泄憤怒情緒,這都不利于孩子情商的培養(yǎng)。
恰當?shù)淖龇ㄊ?,當批評孩子的時候,允許孩子辯解,讓他講出自己的道理,當孩子受到懲罰的時候,也應該允許他哭泣,也應該允許他不滿、允許他憤怒。
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不壓制他。我們不是希望孩子沒有憤怒,而只是希望教給他如何恰當?shù)乇磉_憤怒。
如果我們能夠以極大的包容來教育引導孩子,他們就能夠逐漸學會控制情緒。
遇到高興的事不會樂極生悲,遇到悲傷的事不會絕望無助,遇到憤怒的事不會沖動,能夠通過等待、轉(zhuǎn)移、調(diào)節(jié)的方式來化解負面情緒。
18歲前,也就是孩子成年以前,父母必須培養(yǎng)出他的高情商。
到這個時候,孩子的心理發(fā)育已經(jīng)基本定型了,以后再想培養(yǎng)就比較困難了。
對于一個即將獨立進入社會生活的人來說,情商比智商要更加重要:
它能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適應社會,以后不會出現(xiàn)心理和精神問題;
它也能使你的孩子善于交際,富有人格魅力;
它還能使孩子堅強勇敢、冷靜沉著地去面對所有壓力和困境……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智商只起20%的影響作用,剩下的80%都是由情商來決定的。而且智商更多受父母基因影響,情商則主要靠后天培養(yǎng)。所謂情商,就是一個人調(diào)節(jié)自身精神狀態(tài),適應環(huán)境和與人交往的生存能力。
因此,作為父母,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尤為重要,這直接關系到孩子未來的生存狀況和幸福指數(shù)。學會下面7個方法,孩子的情商一定會比同齡人高出很多。
1合理規(guī)劃時間
孩子大多比較調(diào)皮。沒有時間觀念,這就需要家長引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
例如,當孩子不想上床睡覺時,父母要不應該說“幾點了,還不睡覺?!”,可以對孩子說,“還有五分鐘就要睡覺了,你是先洗漱再聽故事還是先聽故事再洗漱呢?”。這樣,孩子不管選擇哪種方式,他都會明白距離睡覺只有五分鐘了。
讓孩子學會合理規(guī)劃時間,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工作效率,也可以讓孩子更好地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按照目標,腳踏實地。
2學會承擔責任
學會承擔責任,是每一個孩子必要且十分重要的必修課。學會承擔,孩子才會三思而后行,少犯很多錯誤,學會承擔,孩子才能更有勇氣面對生活的苦難和人生的風雨。
當孩子不下心毀壞一件物品時,切忌不分青紅皂白地打罵。畢竟,孩子才是最重要的。父母可以對他說,爸爸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是你也有責任哦,寶貝來試一下,看能不能把它修補好?
這一代人缺乏責任感的原因往往在于東西壞了會換,而不是想著修,對婚姻的態(tài)度也是如此。但是我們的孩子不能這樣,父母要以身作則教會他承擔,對別人負責便是最自己人生的最大負責。
3給予孩子鼓勵
孩子的成長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成功也可能有失敗。家長要貼心鼓勵孩子,給予他支持,這樣孩子才能更勇敢地邁出下一步。
當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父母要做的不是埋怨孩子笨,而是堅定地鼓勵孩子。父母可以對他說,別灰心,這次沒有進步并不代表你不行,爸爸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的,我們來一起分析一下原因!
-->給予孩子鼓勵,并非盲目的鼓勵,還有給他提供具體的方法,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發(fā)揮鼓勵的意義。同時,父母要適當在公共場合夸獎自己的孩子,這樣會給孩子更大的自信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擁有自信的孩子,人生都不會太差。
4樂于與人分享
父母終會老去,孩子也會長大。有一天,他會不愿意向父母傾訴。這個時候朋友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要讓孩子懂得分享和團隊協(xié)作的意義,收獲友情。
當孩子有好玩的玩具或者美味的零食時,父母就可以趁機鼓勵孩子分享,爸爸媽媽可以對他說,兩個人吃才更有意義哦,你可以把玩具和小朋友交換,這樣你就可以玩兩種玩具了!時間久了,孩子自然會享受分享的樂趣。
懂得分享和團隊協(xié)作的孩子成為領導的幾率遠大于自閉和自私的孩子,所以父母要經(jīng)常給孩子提供分享和協(xié)作的機會。
5真誠平等溝通
家長要把孩子當成孩子,也要把孩子當成大人。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才能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
當孩子不愿意聽家長的話時,一味地哭鬧,父母一定不要著急發(fā)火。你應該靜下心來,對他說,寶貝,你為什么不愿意這樣做呢?你可以說服媽媽,但是你要安靜下來說出自己的原因和理由哦。
只有當孩子感覺自己被尊重,被重視,擁有話語權時,他才更愿意和父母交流。同樣的,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往往也更愿意聽取別人的意見,尊重別人,這一點尤為重要。
6培養(yǎng)廣泛興趣
世界對孩子來說,總是充滿新奇的。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這會促使孩子對生活充滿期待。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興趣是正向的,是探索知識的動力,點燃智慧的火花。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缺乏興趣愛好的孩子會感到生活很乏味,逐漸變得碌碌無為。而擁有廣泛興趣的孩子總能把生活過的充實和有意義,他們也更善于發(fā)現(xiàn)自身的價值。
因此,家長要善于觀察孩子的興趣點,讓孩子嘗試多種活動來發(fā)現(xiàn)并培養(yǎng)其愛好,這對他情商的發(fā)展和人生的發(fā)展受益良多。
7勇敢面對挫折
挫折是人生必經(jīng)的過程,從小讓孩子感受挫折,他的人生才會走得更踏實,更用力。
在教育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最近發(fā)展區(qū)”,意思是孩子現(xiàn)有水平和可能發(fā)展水平之間的差距。提供給孩子符合最近發(fā)展區(qū)的任務,才能最大限度激發(fā)他的潛力。給予孩子適當難度的挑戰(zhàn),孩子才更愿意去嘗試,去戰(zhàn)勝自己,從而培養(yǎng)自己的毅力和自信心。
不要把孩子當做嬌嫩的蓓蕾放在溫室中呵護,現(xiàn)實社會是不需要這樣經(jīng)不起風雨性格的存在的。給孩子自由,讓孩子歷練,盡早體會挫折,再給予適當?shù)囊龑?,對孩子來說,絕對是一筆受之不盡的財富。
做父母是一場修行,有歡笑,也有痛苦。所有的一切都是希望他可以成為一個堅強樂觀的人,這七種方法是孩子的必須課,更是父母的必修課。從現(xiàn)在開始,靜下心來,掌握這七種方法,為你的孩子保駕護航,讓他飛得更高更遠!
到底怎樣才算是情商高呢?
其實很多家長也沒有明確的認識,只是想當然地認為,“能說會道”“嘴皮子溜”“吃得開”就算是情商高。
但實際上,情商沒有這么片面,它最常用的全名是“情緒商數(shù)”,更傾向于衡量一個人的情緒管理能力,也可以理解為:調(diào)節(jié)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并與人和睦相處的能力。它包括獨立性、同理心、責任心、自信心、自律等好多方面。
真正的高情商,更像是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的修為、涵養(yǎng)。
這樣的人,有良好的心理自愈能力,雖然也會因為學習、生活的瑣事而或喜或悲,但也總能及時自我調(diào)整,不在怨天尤人的悲觀情緒里消磨自己,盡快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跟這樣的人在一起,你會感覺很舒服、很寬松。即便你們并不是交往多年的老友,但你總感覺他很親切,能尊重你、理解你,有時誠心誠意地為你操心一些小事。(此時此刻,你腦海里肯定浮現(xiàn)了某個人的面容)。
而嘴皮子利索、愛抖小機靈、總能在聊天中占點便宜,這最多叫為人處世的圓滑,跟真正的情商不算一回事。
所以,家長們在培養(yǎng)孩子情商時,方向可不要錯了。
與智商培養(yǎng)不同,我們沒有一套專門的教育體系去培養(yǎng)一個孩子的情商。所以如何學會覺察并管理自己的情緒,往往都是從與身邊的人的互動學會的。
父母在這個過程中就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梢哉f,對于孩子情商的培養(yǎng),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并且是最重要的那位老師。
培養(yǎng)孩子高情商,注意這六點:
01
多贊美別人
有句話說的好,“你說話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你所能抵達的高度”。
一個 “嘴甜”懂得恰當贊美別人的孩子,總會讓人心生歡喜,樂得與之親近,當然也就更容易成功。
當然了,孩子能否學會好好說話,還是要靠父母的教導和點撥,因為他們是在復制、粘貼、升級父母的言行,如果要想擁有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好好對他們說話,并把如何好好說話展示給他們。
在餐廳,對服務員說謝謝。
打擾到別人,說“不好意思”。
不炫耀自己,不在背后責怪或抱怨他人。
遇到欣賞的人或事,不吝嗇贊美。
遇到爭執(zhí),先道歉。
爭執(zhí)時,不戳人痛處
……
02
不帶著情緒,戳人痛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忌諱,也都反感別人提及自己的忌諱。為了逞一時嘴快,故意的揭人之短,戳人痛處,不僅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引起對方的反感,有時可能還會招來怨恨。
小的時候有次我弟和同學小林因為一件小事吵架,我弟嘴笨吵不過,氣急之下脫口而出,“你說話這么惡毒,難怪被你媽拋棄,說你是累贅?!苯Y果小林當場就把我弟給揍了。
我媽知道了原因后,狠狠了批評了我弟,還拉著他去小林家道歉。
教會孩子即使在生氣時也絕不戳人痛點,拿人家的缺陷和不幸來取笑,因為那樣自己得不到愉悅,別人也得不到溫暖。
03
培養(yǎng)一點幽默感
“如果火柴在你的口袋里燒起來了,你該慶幸,還好你的口袋不是炸藥庫?!逼蹩品蛟?jīng)這么幽默地安慰他的朋友。
幽默使人快樂
幽默使人笑
幽默感強的人
能把難過變成歡笑
能把失敗變成動力
幽默總能給人很多啟示
我們的孩子,說實話壓力挺大的,讀書很辛苦,但生活可以是快樂的,有一顆幽默的心,有幽默感,那一串一串的英文單字好像也沒有那么面目可憎嘛,那搞得人頭疼的數(shù)學公式好像也不是那么難如登天嘛。孩子能幽默起來,壓力會小、成績會好。
-->笑一笑的力量有多大?
據(jù)分析,如果在做作業(yè)前能聽到一個笑話笑一笑,就那么幾秒鐘就能緩解他一整晚的作業(yè)壓力和復習壓力!
04
少發(fā)牢騷,少抱怨
牢騷和抱怨,都是很強的負面情緒。
雖然表面看起來我們是在指責別人、對外發(fā)泄怨氣,但實際上卻點燃了自己內(nèi)心的火氣,讓我們時刻處于一種“內(nèi)耗狀態(tài)”,一點點消磨掉了自己的耐心、自信和進取心。
許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自己的孩子特別愛發(fā)牢騷:
他們一會兒抱怨老師故意刁難自己,不喜歡自己;
一會兒抱怨英語單詞和數(shù)學公式特別難記;
一會兒又說老師留的作業(yè)太多,到晚上十一點都寫不完;
一會兒埋怨學習環(huán)境不好、校園散發(fā)出一種難聞的氣味
……
面對這種情況,有的父母希望用嚴厲批評的方式來制止孩子的抱怨,卻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父母則置之不理,結果孩子的牢騷更多。為此,許多家長都感到十分煩惱。
無論是哪一種原因引起孩子發(fā)牢騷,父母都不應嚴厲斥責或者不聞不問,這樣會使原本就覺得委屈的孩子心靈受到更大傷害。
正確的方法是弄清孩子愛發(fā)牢騷的原因,然后加以正確引導,逐漸改變孩子的這種心理傾向。
05
正視失敗,輸?shù)闷?/p>
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輸不起”是一種正常現(xiàn)象。無論什么事情,孩子總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別人強,獲得周圍人的認可。
可是因為孩子年齡小,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并不了解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在人前或是在集體活動中,一旦不如人、輸于人時,他就會表現(xiàn)出不滿,不高興。
孩子的所謂挫折感、無力感大多是由后天學習得來的。當孩子做得不好時,家長總會有這樣的責罵:“你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恐怕不是讀書的材料!”
久而久之,孩子也會用這些想法去評價自己。
所以,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我們不要揪住孩子的錯處不放,也不要將焦點一味地放在結果上,重要的是孩子在此過程中肯嘗試以及為此付出努力。
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有目的地從游戲中讓她學習面對失敗,讓她有機會在玩樂中嘗到“輸”的滋味,體驗“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
讓孩子正視失敗
才能讓她在失敗和挫折中堅強起來
不至于被失敗和挫折打倒
06
愿意傾聽
有一位哲人說:“上帝給我們兩個耳朵,卻只給我們一個嘴巴,意思是要我們多聽少說?!?/p>
不過身邊遇到的孩子,好好聽別人說的很少。很多家長苦惱,大人說話時孩子會隨意插話,更為糟糕的是對于爸爸媽媽說的話,根本聽不進去。
怎樣才讓孩子能夠耐心地傾聽完他人講完或做完一件事后再去提問,而不是隨心所欲地打斷他人正在做的事情?
傾聽應該是相互的,成人傾聽了孩子,孩子才會傾聽我們。作為成人首先要以身作則,用對待成人的方式尊重孩子,而不是一斥了之。
換言之,作為父母的我們,不會對另外一個成年人在向我們提問的時候直接生硬地拒絕。同樣地,在面對孩子向我們詢問各種各樣的問題時,我們必須得把孩子當作大人同等對待。
孩子會因為被尊重了,然后才能在被尊重中學會尊重他人。
孩子天生就有能力發(fā)展成
一個具有高度認知功能的成人
但他們需要時間成長
對孩子來說,道理并不是最重要的。他們需要的是有人能夠傾聽他們說什么,在難受的時候能夠握住一雙溫暖的手,有讓他們感覺安全的父母,能夠?qū)Ω改赋ㄩ_心扉。
你這樣做看似放棄了對孩子“嚴厲”的教育手段,但卻用一種溫和而堅定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對與錯,讓他對自己情緒的覺察力更強,讓他在成長中學會如何“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父母善解人意的教導,會將孩子教導成一個善解人意的人。
有一次,一名叫妞妞的小女孩兒在朗讀結束后,孩子們又照例說妞妞這兒讀錯了,那兒表現(xiàn)得還不夠好。小女孩兒不等聽完就大聲地反駁,后來趴在課桌上哭起來。她奶奶在旁邊看了很不高興,希望老師說說班里的孩子別提意見了。這時老師沒有聽家長的意見,而是說:“妞妞,你先別哭,你在臺下給別人提意見的時候別人哭過嗎?同學們喜歡你,愿意幫助你才給你提意見??!你聽聽同學們提的意見對不對?如果再這樣老師不喜歡你了。其實你已經(jīng)非常棒了,如果再聽聽同學們的意見,提高一點點,那就更棒了?!甭牭竭@話,妞妞破涕為笑。
替孩子擺平挫折不可取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惠新說,這是一起典型的挫折教育案例。我們有太多孩子像妞妞一樣平時嬌生慣養(yǎng),享受的是“贊美教育”,聽不進批評,受不了挫折,遇到困難就覺得天塌下來了。如果遇到小挫折不進行適當?shù)拇煺劢逃?,而是替她擺平挫折,等她真正遇到人生大挫折時就會一蹶不振。她說,同學們的意見對妞妞而言就是一次小挫折,這位老師處理得非常好,通過一次小挫折讓妞妞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理解同學們的善意,又用換位法啟迪孩子接受同學們的意見,最后又用“威脅”加表揚的方式讓妞妞走出挫折。
張惠新說,家長首先要認識到,挫折對孩子的成長并不全是壞事,一個人的成長不可能總是順風順水,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挫折可以磨煉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對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很多情況下,挫折處理得適當,會成為今后孩子受用不盡的財富。
按挫折強度引導孩子
遇到挫折不可怕,關鍵是孩子遇到挫折我們家長該怎么辦。
挫折的大小程度不同,孩子的性格各異,家長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的方式也要不同。對平時一帆風順、心高氣傲的孩子要讓孩子通過挫折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點,重新審視自己,從失敗中總結教訓,然后讓孩子嘗試獨立尋找克服困難的方法。通過克服挫折,幫助孩子擺脫對大人的依賴感,找到成功感。
對性格內(nèi)向自尊心強又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遇到挫折時不要埋怨、批評,要以鼓勵為主。本來他信心不足,遇到挫折自信心又受到打擊,如果這時再采取批評的方式,只會雪上加霜,將孩子逼進死胡同。家長和老師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與孩子一起尋找克服困難的方法。讓孩子從克服困難、戰(zhàn)勝挫折中找到自信。
挫折教育是為了教孩子學會應付挫折,培養(yǎng)孩子的堅強意志,提高耐挫力。但挫折強度太大或受挫的頻率太高,超過孩子的承受力,則適得其反,會造成孩子的自卑感,畏懼挫折,遇事不敢去做,變得縮手縮腳。有些孩子甚至會由此變得冷漠、憂郁、情緒過度緊張。所以,我們必須要注意孩子的可接受度。
吃苦教育不是挫折教育
張惠新說,我們提倡挫折教育并不是讓家長人為地為孩子創(chuàng)造挫折,不要誤解“吃苦教育”就是挫折教育,其實,孩子在成長中挫折無處不在,關鍵是遇到挫折該如何處理。
有很多挫折本來是不應該有的,有時孩子會被家長“創(chuàng)造的挫折”徹底打垮。張惠新每年接觸上百起案例,有很多就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要求孩子學這學那,只能第一不能第二,甚至將自己不能實現(xiàn)的愿望強加到孩子身上,逼孩子去實現(xiàn)。孩子因為接受能力、年齡等所限,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就認為自己很失敗,父母的期望值越高,孩子的挫折感就越強,甚至有的孩子因為受不了而發(fā)生性格扭曲。這樣人為的挫折不會教育好孩子,反而可能傷害孩子。
喜歡《如何對孩子情商教育》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在培養(yǎng)孩子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情商的培養(yǎng)。 如果說智商決定了一個人的方向,那么情商就決定了這個人能在這個方向走多遠。 而情商是可以被培養(yǎng)出來的,尤其是孩子,一個人情商的培養(yǎng),在孩童階段是最有...
-->到底怎樣才算是情商高呢? 其實很多家長也沒有明確的認識,只是想當然地認為,“能說會道”“嘴皮子溜”“吃得開”就算是情商高。 但實際上,情商沒有這么片面,它最常用的全名是“情緒商數(shù)”,更傾向于衡量...
有一次,一名叫妞妞的小女孩兒在朗讀結束后,孩子們又照例說妞妞這兒讀錯了,那兒表現(xiàn)得還不夠好。小女孩兒不等聽完就大聲地反駁,后來趴在課桌上哭起來。她奶奶在旁邊看了很不高興,希望老師說說班里的孩子別提意見...
一、情商的重要性 (一)情商影響孩子的學習 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許多并非智力超常,而是有較高的情商。這些孩子大都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很強的上進心,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把學習當作充滿樂趣的事情去做...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