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家園共育講究的是快樂專遞,開心學習!教師與家長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幫助,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個家長與教師的責任與使命!那么,家園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家長怎么教育孩子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天下父母誰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并不能被孩子所接受和認可。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父母急功近利,恨不得能讓孩子一下子就成才揚名,因而采取一些條條框框約束孩子,不許這樣,不許那樣,并且還冠冕堂皇地說這么做都是為孩子。
作為孩子,他的智力和認知水平是有限的,要他體諒父母的這種苦心并付諸行動未免要求過高。在孩子們的眼中,愛不是訓斥,不是因?qū)W習成績不好或是做錯了事導致的拳棒相加;而是一個親切的擁抱,和風細雨的交談,循循善誘的開導,一個淡淡的微笑和一點小小的安慰。這樣可以增進你與孩子的感情,使你的孩子不再對你敬而遠之,也可以使你的孩子不再懼怕你;而變得喜歡你,也不會出現(xiàn)你一抬手就躲的局面了。
我認為家長給予孩子的不單單是修改作業(yè)等一些小事,而是對孩子的一種關(guān)愛與引導,同時更是一種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正所謂好的習慣可以使人受益終生。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yīng)把孩子的壞習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一點錯誤的矛頭時,就應(yīng)及時制止,這樣做才是對孩子負責任。
另外,愛孩子也可以讓你的孩子在錯誤中成長。有些家長在早上一醒來就開始嘮叨,快點起床,不然要遲到;認真刷牙,不然要長蟲牙;一定要吃雞蛋,喝牛奶,不然營養(yǎng)不良。孩子放學一回來,又開始嘮叨:這手、衣服怎么這么臟,快點洗手,快去做作業(yè);快點吃;快點睡覺。無數(shù)個快點,無數(shù)個不對,無數(shù)個指責,成堆的禁止出錯的語言讓孩子喘不過氣來。于是,有的孩子開始緊張怕出錯,有的則產(chǎn)生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讓我做的,我偏要做。
久而久之,你的孩子就管不住了,對于這種情況,你不妨試試換一種方法與他交談,比如說:今天起床比昨天快了一分鐘,這是你今天表現(xiàn)最好的地方,媽媽獎勵你一杯牛奶。我想,這樣的話語孩子比較愿意接受。再如,看到孩子寫作業(yè)磨磨蹭蹭,很少的作業(yè)也要很長時間完成,你可以說:今天你已經(jīng)能夠主動地寫作業(yè)了,有進步,既然有進步,那么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這點作業(yè)還難嗎?小孩子都喜歡表揚,盡管有一些話語對于我們來說是謊言,但我們出于良好的目的,也是無可厚非的。
培養(yǎng)獨立自主意識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碰到的坎坷會很多,也許他們會摔倒在地碰破了皮,也許會因為伙伴的之間誤會而傷心哭泣,也許會因為某個愿望未實現(xiàn)而灰心失望。父母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在關(guān)注這些事情,即使能夠關(guān)注,也會因為過度的關(guān)注而使他們產(chǎn)生心理上的依賴。
因此,父母一定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讓孩子在廣闊的天空里學會磨練自己的翅膀,展翅翱翔。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低年級的學生家長不但每天接送孩子,而且替他們背書包,一直把孩子送到座位上,甚至就連一個椅墊也要親自為孩子放好。試想這樣的孩子什么時候才能離開你的照顧,你又會照顧他幾時呢?
社會上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孩子在上中學的時候,媽媽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為了讓孩子一心一意地學習,母親就連洗襪子的小事也不讓孩子做。后來,孩子考上了重點高中,母親又隨之在高中附近租了一間房子,同樣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依然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孩子也只是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最后,孩子終于如愿以償考上了大學,母親這下總算可以歇歇了。沒想到,開學不到兩個月,孩子就因為自理能力太差而被迫退學。多么慘痛的教訓,多么讓人悲哀。一個原本美好的心愿就這樣被母親的極度溺愛給毀掉了。
其實大家應(yīng)該看到,離開了你的懷抱,孩子們也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到的,就像在家里平時不會掃地的孩子在學校為了顯示他的才能,也漸漸地學會了。平時很淘氣的孩子也會安靜地坐下來上課了,其實就是因為家長給了孩子太多太多的保護,才讓孩子永遠也長不大,總也離不開你的保護傘。什么東西都要學習才會的,不給孩子機會鍛煉他怎么能會?我知道很多家長都是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怕交給孩子任務(wù)后弄得滿身是傷。
另外還覺得孩子做不好,笨手笨腳的,讓孩子做點事情自己還得在后面跟著收拾,甚至認為孩子一心讀好書就夠了,但是我們會老的,孩子將來也會有家庭,他離開了你,能獨立生活嗎?現(xiàn)在就應(yīng)該給孩子一個廣闊的空間,即使他們一次做不好,兩次做不會,但時間長了,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已經(jīng)長大了,他漸漸地學會了很多事情,給了你很大的意外。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孩子是需要從小就教育的。小時候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1、首先,要培養(yǎng)孩子自立的能力。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現(xiàn)代社會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生存能力,也是個人面對生活和職業(yè)所必須具有的基本能力,這需要從小培養(yǎng)。
2、其次,要培養(yǎng)孩子非常勤快地閱讀。沒有勤快閱讀習慣的孩子將來一定不會有持久的發(fā)展力!勤,是要有閱讀的習慣、要學會零星時間閱讀、要在遇到各種困難時堅持閱讀,快,是有較快的閱讀速度、有獲得新閱讀信息的能力、有及時與同伴交流閱讀心得的能力。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建議給孩子練習一下“快速閱讀”,具體練習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把快速閱讀和記憶結(jié)合在一起,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孩子閱讀能力。同時這個練習對孩子的記憶力、注意力、思維等多方面的能力也會有一些提高。貼吧《速讀吧》里有很多練習快速閱讀的朋友分享練習經(jīng)驗,可以去交流一下。
3、要訓練孩子會耐心地傾聽。傾聽真的很重要!如今的很多人大多缺乏耐心,容不得傾聽別人的解說,總希望自己說的才是最準確的、最有道理的,其實很多情形下自己考慮的會有很多的片面性。
4、可以和任何人溝通。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就無法深入現(xiàn)實社會,也就會失去很多個人發(fā)展的機遇。就是在實施家庭教育中,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也顯得尤為重要。
5、懂得彼此尊重,懂得自我批評。很小的時候外婆就告訴我:“敬人者受人敬”。意思很明白,只有尊重別人,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不管孩子以后做什么,或者說會選擇什么職業(yè),那都要看孩子自己的選擇與本領(lǐng)了,但孩子還小的時候,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用心讀書,然后通過努力學習讓自己強大起來??珊⒆拥奶煨跃褪峭?,所以太多太多的父母們就在想方設(shè)法的教育自己的孩子愛上學習,并努力學習??捎械募议L教育孩子的方法非常有效,可有很多家長教育孩子之后,更加的讓孩子厭倦了學習。那么,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才能呢好好學習呢:
方法/步驟
1. 了解孩子才能“對癥下藥”
有時候開家長會,或者散步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學生家長,會詢問教育孩子聽話或者教育孩子好好學習的問題。有太多家長會絮絮叨叨說些自己家孩子不好的事情,可那些孩子據(jù)我在一邊觀察,其實并不完全是他們父母所描述的那樣。我就會問那些家長,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家孩子嗎?可能有些家長覺得我的話不可思議,自己的孩子自己能不了解嗎?你錯了,就算孩子是個嬰兒,你要是不用心觀察,你也只能了解孩子的表面而已,何況孩子已經(jīng)長大,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你就更要用心觀察并多方面了解,這樣你才能真正了解你的孩子,才能拿出相對應(yīng)的教育方式。
2. 和孩子參觀一些高科技的展覽
我們都學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吧?我們的孩子也都學習過這個故事,可實際上有多少家長真正的能把這種精神結(jié)合實際,并很好的運用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里?太多家長總埋怨孩子不好好學習,自己每天不是抽煙喝酒打麻將,就是每天無所事事的上網(wǎng)聊天瞎胡鬧。給孩子的教育,也就是每天不變的那句責罵:你就笨死了考那么點分數(shù)!我想說的是,你有哪些瞎胡鬧的時間,不如帶孩子參觀一些高科技之類的展覽,讓孩子在知識的海洋找到樂趣與神秘感,并激發(fā)孩子好好學習的心,這比你每天不變的責罵孩子強多了吧?孟母為了孩子的學習可以三遷,我們現(xiàn)代的家長生活條件比那個時期好吧?
3. 給孩子一份學習好的“動力”
我從來不贊成家長們給孩子所謂的學習好的獎勵,比如金錢獎勵。我身邊太多家長,就是用金錢來獎勵孩子,你這次考試成績考多少名,我給你多少錢,這是很多家長采用的辦法。我不否認,用金錢來刺激孩子,但這樣做的弊端你知道嗎?孩子可能為了那點錢不擇手段的讓分數(shù)高一些,反正你也不管他們是怎樣學習的,你在乎的不過是考試分數(shù)而已,那么,作弊得來的分數(shù)也照樣能有金錢獎勵,那么,他干嘛不作弊?給孩子一份學習好的動力是對的,但不能如此的“獎勵”,這樣你只會害了孩子。比如承諾孩子好好學習一段時間后去哪兒陪孩子游玩,或者滿足孩子一個小小心愿等等。
4. 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
每一個孩子在初學階段,都是一樣的起點,最起碼在學校接受的教育都是一樣的,可為什么后來出現(xiàn)了學習好與學習不好、好好學習與不好好學習的差別呢?孩子自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家長的教育更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因素。在孩子初學階段,作為家長不要覺得孩子的教育就是老師和學校的事情了,當孩子回到家,你要做的不是嘮叨孩子好好學習,然后你放任不管了。你拿出一點時間,最起碼在孩子寫作業(yè)學習的那段時間你什么都不要做,告訴孩子你有很多知識都忘記了,要孩子教教你。然后和孩子一樣一起做題,一起念書,遇到孩子的難題時你假裝不懂然后詢問孩子,孩子一定會很驕傲的告訴你如何解答,就算孩子不會做,也會想辦法學會然后交給你,我保證,用不了多久,孩子一定會愛上學習的。
5. 在外表揚在內(nèi)教育
沒一個孩子都是有自己的尊嚴的,就算孩子再小,他們也希望自己的爸媽夸獎自己而不是訓斥自己。當孩子學習不好,或者孩子不知道好好學習的時候,作為家長一定要掌握好度孩子獎罰的方式方法,因為你對孩子的獎罰方式,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對學習的態(tài)度。打個比喻,我家寶貝考試之后我?guī)Ш⒆油獬鲇瓮嫔⑿?,路上遇到一對母子,在整個坐車的四十分鐘里,那位媽媽高升責罵自己的孩子,說是沒考好,孩子懶,孩子還有時候撒謊,孩子學習態(tài)度不好,等等,整個過程那個孩子都是低著頭的,但兩只手緊緊握在一起。一段時間后再遇到那位媽媽,才知道孩子由原來的成績直接下降到最后名次。我其實想說,孩子沒好好學習,是媽媽造成的。教育孩子好好學習的時候,在外,一定要恰當?shù)谋頁P自己的孩子,然后回到家里慢慢教育孩子,只有這樣,孩子的自尊心保住了,孩子也會明白家長的苦心。
6. 孩子學習習慣重過考試分數(shù)
我這兒就有那么一個孩子,從小學到初中,只要考試,那就是一個抄襲作弊,只要老師沒把我請出考場,我就是抄襲。他媽媽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打麻將喝酒跳舞,對于孩子只是知道考試成績?nèi)绾?,并給予孩子金錢獎勵,而從來不問孩子平日是否認真學習。今年孩子中考,成績自然很低很低,那位媽媽不但不找真正的原因,還到處找人給自己的孩子重新批卷,說是一定是有人動了自己孩子考卷的手腳,不然孩子的分數(shù)不會是這樣。你看吧,這就是家長只在乎孩子分數(shù)的下場。如何教育孩子好好學習,首先你要了解孩子的學習習慣如何,也是最最該讓孩子擁有的一種習慣態(tài)度,當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端正了,有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你還怕孩子不好好學習嗎?
7. 帶孩子體驗辛苦勞動者的生活
我相信這是太多人小時候都有過的體驗吧?我記得我自己小時候過于淘氣,爹娘就把我?guī)У教锏乩飬⒓愚r(nóng)活,我自小體質(zhì)弱身體不太好,太陽一曬就能暈倒,然后爹娘就和我說了:你看啊,不好好學習長大就要做這些活的。確實,每一次體驗一回,我就會不那么淘氣,無奈偏科嚴重,后來仍是“沒什么出息”。你不用刻意讓孩子體驗勞動,也不用在孩子學習不好的時候強制孩子參加辛苦勞動,或者強制孩子看一看那些辛苦,平日里,帶著孩子用鍛煉身體的名頭讓孩子體驗一次,并問一問孩子:這是你喜歡的生活方式嗎?如果是,那就多體驗幾回,并認真的體驗。我相信現(xiàn)在的孩子沒有幾個能吃那份苦的,多多少少,對孩子也是一種教育吧。
8. 別人經(jīng)驗可以借鑒不能照搬
我從來不贊成家長們學習別的家長的教育方法,就算是學校召開家長會,讓所謂的教育專家或者優(yōu)秀家長傳授如何教育孩子,我不過是聽一聽罷了。我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一聽到關(guān)于如何讓孩子學習好的所謂的講座啊之類,那就是一個勁的往前沖,恨不能把別人的教育方法全部拿來為己用。一個孩子一種性格,就算是看起來性格相同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獨立的性格與習慣,作為家長,你可以借鑒別人的經(jīng)驗,但絕對不能拿來就用。一個性格開朗的孩子,和一個性格沉悶的孩子,教育的方法絕對不是一樣的,這兩種孩子要是使用一種教育方式,我可以保證,一定會有最少一個孩子會出現(xiàn)很大的教育問題。
家長怎么教育孩子學會做人?
家長教育孩子,除了要教會他們怎么做事之外,還要引導他們?nèi)绾握_做人。只有會做人做事了,這樣的孩子才能夠真正符合家長的期望,努力長成一個對社會對國家都能做出貢獻的人。那么,話說回來家長們都有哪些教育孩子學會做人的法寶呢?在此小編為大家做了幾點小小的總結(jié),希望可以給其他家長帶來參考哦。
方法/步驟
1. 引導孩子珍愛生命生命是十分寶貴的,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第一個要做的是教會孩子珍愛生命?,F(xiàn)在有很多關(guān)于孩子、學生自殺的新聞報道,這警醒著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培養(yǎng)好孩子珍愛生命的意識,讓他們學會惜命。
2. 讓孩子學會自愛的本領(lǐng)一個孩子如果能夠在日常的生活中懂得自我保護,那么家長也就比較放心了。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意識,就不會隨便給陌生人開門,也不會隨便吃陌生人給的東西,更不會隨便更陌生人回家了。教會孩子學會保護好自己,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3. 教導孩子積極向善雖然說我們要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遠離一些可能會傷害我們的人和事;但是我們也不能把孩子給封閉起來,我們應(yīng)當積極引導他們?nèi)プ錾剖?。在做善事的過程中,其實孩子是很容易就體會到其中的快樂的,尤其是在感受到別人善意的回報時,這種感覺就更為明顯喲。
4. 用一些經(jīng)典的感人故事熏陶孩子我們可以用一些感人的故事來熏陶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在一些事跡中去深刻地感受做人的品格,比如說古時候的“孔融讓梨”、“畫荻教子”、“岳母刺字”等一些膾炙人口的故事來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5. 努力教導孩子怎么享受快樂一個孩子如果能夠在做事的過程中享受到快樂,那么對他的健康成長無疑是非常有益的。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平時不妨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愉快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比如說合理安排好孩子學習和玩樂的時間,努力讓孩子體驗到更多的快樂。
6.引導孩子主動去關(guān)心幫助他人
如果我們是跟爺爺奶奶一起住的話,那么平時不妨多關(guān)心一下老人家的身體健康狀態(tài)。這樣在我們的榜樣作用下,孩子耳濡目染也會開始學習去關(guān)心人的。另外,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幫扶一下身邊的人時,我們也主動站出來幫助他們,久而久之孩子跟著你久了,也就會跟著你這樣做事了。
家庭和睦,孩子心理更健康
什么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即指父母的家庭,兒子或女兒并沒有組成新的家庭,這樣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的氣氛,傳統(tǒng)習慣,家人互動的關(guān)系等,都是影響子女成長的重要因素。人要認識到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才不致于將原生家庭一些負面的元素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心理上的健康成長。
馮老師是我大學時最喜歡的老師,被男同學們奉為精神父親,至于女同學們么,我下課的時候都不敢問題,一是擠不進去,二是害怕被她們的眼神殺死。
老師是大射手,除了聰明、才華和幽默,身上的純真、樂觀和正直常常晃得我睜不開眼。摩羯可能需要花一輩子時間變回小孩,而他們生下來就是然后就停在那里了,因為赤子之心一直都在,所以既是小孩也是真正的大人。這是他的一篇演講,標題是講教育,實際是講愛和我們自己,發(fā)在這里與重要意見的你們分享。
——趙
有人問,馮老師如果你有孩子,你會不會也有把小孩掐死這樣的可能性?我說肯定沒有。不是因為我有法律意識或是其他,只是我肯定對我孩子不會有那么高的期望。
現(xiàn)在父母普遍都有的那種對孩子的期望,我肯定沒有。
為什么呢,是因為我父母從來就對我沒什么期望。我記得我十二三歲的時候,我父親有幾個客人來,我聽他們問我父親,說對倆孩子有什么期望,我父親就說了一句,女兒嫁得出去,兒子不進監(jiān)獄,完啦。
是不是因為我父親特別會做父親呢,不是,而是因為在那個年代,對孩子有期望也沒用。我們都知道那個時候的教育表面上遵守兩個原則,一個叫"紅",一個叫"專",所謂"又紅又專"。實際上,那時候一個人有沒有前途,是看你夠不夠"紅",而且往往是"專"的人會被套上"白專"的帽子,不管你紅不紅,只要你夠"專",就有可能給你先套個白專的帽子。
于是,"專"在那個時代其實是被壓制的一個東西,而"紅"是什么呢?"紅",不是我們今天講的"好","紅"是一種忠誠,對某個領(lǐng)袖,某個組織的一種無限忠誠,所以只有這個東西他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和前途。
而對于我來說,我父親恰恰不期望我"紅",而"專"呢又沒用,那怎么辦呢,于是他不抱任何期望,你只要不進監(jiān)獄就行。事實上也是,那個時候讀書讀得好,反而可能給你帶來災(zāi)難,作為學生,功課好了,那不是件好事啊。弄不好就會當成白專的典型給你弄去批斗了,所以說"讀書讀好就有前途"在我們那個年代是不存在的,根本不存在這個事情。
最極端的就是發(fā)展到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到文革的時候,這個"紅"就是"左",越左越好,那"專"呢,最好的典型就是張鐵生,工農(nóng)兵考大學的時候他給交了一張白卷,于是,白卷就是對"白專"的否定,這樣他就被錄取啦。也就是說,你越?jīng)]有文化,越不學習,我就越提倡。那你想,在這種背景下,父母怎么會對孩子有什么期望呢。
所以,我不會對我的孩子有多大期望,是因為我的父親對我就沒有期望,我就是在一個沒有期望的家庭里成長起來的,我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即便今天我有孩子了,我也不會給他那么多期望,但是現(xiàn)實問題是,剛才很多搞教育的同志都講到這個問題,高考問題。
高考的確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現(xiàn)在的孩子,我聽了不知道多少了,說你如果考不上大學,你怎么跟"富二代"拼,你怎么跟"官二代"拼,你根本拼不過。你唯一還可能拼的,就是你如果考進大學,你可能還有希望??墒钱?0%的考生都可以被錄取的時候,那就得考名校了,對吧。事實上我們大學也是,這個名校不光是什么小學進中學,中學進高中,高中進大學,都是擇名校。
我們招研究生,不是211,不是985,一般不要。我們?nèi)绻M教師,要招聘教師,第一個就看本科是哪個學校的,不管你博士是哪里讀的。如果本科是211以外的,985以外的,對不起,根本不考慮,甚至連面試資格都不給你。所以,確確實實,我覺得剛才那個魯校長講的,它這個用人制度,選拔制度,是一種極其偷懶的外行管內(nèi)行。因為管理者他并不知道這個學生好或不好,他要一個個的去甄別,他沒有這個機器,于是只能用一個統(tǒng)一標準。985出來的,211出來的,就是好的,其他都不好。事實上哪是這么回事啊?
我們有時候碰到一些考生,挺好的,我就說,除了他,再985我都不要,我就是要他,看怎么辦。破格一兩個可以,但是面積一大就不行。而且破格錄取你要負責任到底的,如果到時候畢不了業(yè),那就是你的問題了。所以我們一般都不敢破格要985、211以外的學生。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在市場經(jīng)濟的條件下,年輕人可以通過學習,至少通過考上大學選擇自己的道路,至少有個奔頭了,這比我們那個時候強得多了。我們那個時候,你不管干什么你都不能自己選擇的,到最后國家把你安在哪個地方你就在哪個地方了,這個坑是安你這個蘿卜的,就安你這個蘿卜,通常這輩子就別動了?,F(xiàn)在,孩子們畢竟還可以通過考大學去跟"富二代"拼、去跟"官二代"拼,但是這條路太窄了,他只有這一條路啊。哪怕"官二代"、"富二代"他不跟你拼高考,他出國了,你們自己拼自己都拼得要死。這為什么呢?
實際是從上世紀90年代后,國家改革開放以來,這個社會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的變化開始逐漸固定化了,逐漸凝固化了。這個凝固就使得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越來越少了。當年,韓寒不考大學還能混到現(xiàn)在這個樣子。今天,誰敢試?沒有一個敢試啦。如果說一個社會,能夠向上流動的渠道只有一條,就是考大學,那么無論教育部門怎么改革,還是沒有辦法的,絕對沒有辦法的。
如何才能改變這種情況呢,只有不考大學,也能過好的日子,這樣我們這個高考指揮棒才會失效。這就需要社會結(jié)構(gòu)的多元化,然后是社會流動渠道的多元化。向上流動的可能性增大,或者講是社會流動自由度的增大。那么反過來說,正是因為社會結(jié)構(gòu)的固化使得社會流動的可能性減少,使得那么多年輕人不得不在高考這條路上去拼,于是才會造成那么多家長的焦慮。
"贏在起跑線上"或者"輸在起跑線上",魯老師說,這個口號不對。我個人覺得對或不對都不重要,口號什么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對現(xiàn)實怎么辦,怎么處理這個現(xiàn)實的問題。
"成長還是成功"這個命題,我們說改革開放以后的教育,變成了一條不帶成長的追求成功之路。也就是說,在成長的最早階段,成長就被忽視了,只知道去追求成功。不注重孩子的成長,滿腦子只有追求成功。這種成功的要求不是孩子自己的,而是他的父母,他的家庭,他的學校硬塞給他的,"你輸不起"!
我覺得這個要比文化大革命那個時候說的"白專道路"更可怕。如果說對"又紅又專"還可以做另外一種解釋的話,我們需要對"紅"有另外一種解釋,從而跟"專"結(jié)合起來,做到"既紅又專"。我覺得那個"紅"是什么,就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正直的人,或者說做一個知道禮義廉恥的人。
我記得我小時候我父親基本上沒有什么道德教育,但是有一句話我是終生記住的,到現(xiàn)在為止,在很多場合下我都會用它來檢驗自己,也很簡單:"記住,不要讓人討厭你"。有時候,我在公共場合說話聲音大了一點,我一看邊上,人家用眼睛看我,哎喲你看,惹人討厭了吧,這不對啦。
我后來發(fā)現(xiàn)這句話很管用,凡是被人討厭的一定不是好事兒。那么,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就有恪守這條戒律,不要讓人討厭,我覺得他就會成長為一個好孩子,就是在成長。可是現(xiàn)在很多獨生子女缺乏這種教育,我朋友常帶他小孩到我家來,小孩在我家比在他家還自由,到處抽屜亂翻,乒乒乓乓的,我作為主人我都已經(jīng)忍不住了,他父母還沒感覺,這就是不知廉恥。
所以成長要比成功要重要得多得多了,要有一個成長目標,但千萬別把這目標等同于成功目標。
我記得我的自傳里面,第一句話就是說,人不應(yīng)該有自我設(shè)計,雖然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你必須要有理想,而且要努力一步步地去實現(xiàn)這理想,否則就是鼠目寸光,就是沒出息。但是事實上,我們最終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是我們設(shè)計的嗎?
我們最終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是我們無數(shù)的行動一個一個累加起來的,而每一個行動,都是受到當時的環(huán)境和條件限制的。對于這些環(huán)境和條件的限制,我們是根本無法預先知道的,所以每一個自我設(shè)計最后都會泡湯的。與其讓這種烏托邦式的東西來誤導我們,不如就做好眼前的事。
我是建議我的學生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就是做好你當下該做好的事。你不要把當下的每一件事,都跟它后邊的那一件事功利地聯(lián)系起來。比如說,我今天讀中學,我為什么讀中學啊,是因為我要讀大學。于是讀中學的全部意義都在于讀大學,如果考不上大學,那這個讀中學就是沒意義啦。我讀大學的意義在哪里啊,我要找到個好工作,如果找不到好工作我大學也白讀了,于是你當下任何事都沒有意義,意義都在后面,最后這個地方是什么地方?墳?zāi)埂?/p>
根本沒意義,整個人生都沒有意義。那你不如當下就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兒,在當下這件事里面找到它的本來意義,找到它的樂趣,而不要那么功利地去看待每一件事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我覺得其實有很多這種成長的道理,我們傳統(tǒng)文化當中有很多這種知識的積累。
我說我們的教育現(xiàn)在缺的一大塊內(nèi)容就是公民教育,我們把整個教育都變成了一個技能教育,這是最不好的一件事情。我記得前一段時間,哪個大學的一個本科生,好像解了一個數(shù)學難題,結(jié)果從本科生一下直接提升到教授。前天我看到一個報道,寧夏的一個學生,高考落榜,卻被哈佛錄取了,而且給了全額獎學金。為什么呢,因為他熱衷于搞公益教育事業(yè),哈佛大學表示,我們需要的是今后能改變世界的人。所以兩個理念就完全不一樣了,一種是公民教育,甚至世界公民的教育,另一種是謀生手段的技能教育。
這個問題,事實上,我們從解放以來就一直沒有好好地把它弄清楚。當我們說"紅"要壓倒"專"的時候,我們那個紅,我剛才講,不是公民教育,它是一種對某個領(lǐng)袖某個組織的忠誠,它不是具有普世價值的公民教育。這樣,在文革中就完全取消了文科教育,只承認"理工科大學還是要辦的"。在文革以后,在改革開放中,把它翻過來了,說"專"是好的,而原來那個"紅"是不好的,可是好的"紅"在哪里呢?好的那個"紅",應(yīng)該有的那個"紅"在哪里呢?這就是最基本的公民教育。
而談到兒童權(quán)利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是始終強調(diào)一個問題,就是說父輩怎么待我們,我們就會怎么待我們的兒子。我們?yōu)槭裁磿雎粤藘和臋?quán)利益?是因為我們自身的權(quán)利益本身就被忽略了。
我們不知道什么是個人的權(quán)利,一個不知道自己權(quán)利是什么的人,他怎么會知道他自己孩子的權(quán)利是什么呢?我也經(jīng)常在想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跟我們政治學經(jīng)常在講的問題相似,主權(quán)和人權(quán)的問題。我們強調(diào)主權(quán),至少主權(quán)在人權(quán)之上。那么好,兒童的權(quán)利被忽視往往與"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財產(chǎn)"的認識聯(lián)系在一起。于是我們就否認了孩子自身具有獨立于父母之外的權(quán)利。我們很少看到父母敢去承認說,孩子具有獨立與父母的自身權(quán)利,或者說一旦父母侵害了孩子的權(quán)利,我們父母應(yīng)該受到制裁。因為我們?nèi)ダ斫夂⒆拥臋?quán)利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這是我的孩子"。他這是個"主權(quán)"意識。于是在這個"主權(quán)"之下,孩子本身的人權(quán)就被忽略了。
所以我有時候會想,降臨在這個孩子身上的災(zāi)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我們家長的災(zāi)難,是上一代人的災(zāi)難,延續(xù)到了孩子的身上。
那么孩子的這種權(quán)利在目前這種狀態(tài)下,怎么樣才能夠獲得社會意識,并且得到一種社會維護。這個實際是我們成年人先得有一種我們自己社會權(quán)利的意識。這種社會權(quán)力的意識,比如說,包括我們應(yīng)該有的結(jié)社權(quán),我們只有在形成了社會組織,才能依靠社會來維護我們的個人權(quán)利,包括兒童權(quán)利。如果有侵害兒童權(quán)利的情況發(fā)生,我們這些組織就有權(quán)去干預,就像剛在講的,就可以把孩子接過來托管了,不給你父母啦,你什么時候改正了我再交還給你。
社會要有這個權(quán)力,就必須先組織起來,只有組織起來了,那么國家才會把這個權(quán)力下放給社會。讓國家來做這些事,確實可能做不好,但國家不會隨隨便便就把權(quán)力交給社會。一幫黑社會或一盤散沙,國家就把權(quán)力給你啦?不行的,社會得組織起來,并且讓政府知道你是可靠的,才會把權(quán)力移交給社會。政府并不是不想放權(quán),政府是不敢放權(quán),放了權(quán)更亂了怎么辦。而我們現(xiàn)在社會組織和整個社會現(xiàn)實也確確實實沒有多少能讓政府放心的特征,你就看網(wǎng)絡(luò)好了,很熱鬧但也很混亂。就這樣子,政府放權(quán)還不打翻天了。所以只有通過社會的自我組織,在社會組織過程當中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權(quán)利以及怎么正當?shù)木S護自己的權(quán)利,這樣我們才會有可能去幫助別人維護權(quán)利,包括維護我們自己孩子的權(quán)利。
第三個問題,講到愛和傷害的問題,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可能更深刻一點,因為我們對愛好像只有一種理解,好像母親對孩子的愛,父親對孩子的愛,這就是一種解釋。但我們有沒有想過,當我們講愛的時候,常常都可以是有條件的愛。比如說前兩天我看那個《心術(shù)》,那里面重復了好幾遍一句話:"我只看到你為人人,我怎么看不到人人為你呢"。我們講我愛人人的前提也是人人愛我,或者說我愛人是因為人愛我,我們的愛是有條件的,這是一種交換,是一種功利的愛。這個愛是對稱的,但這個愛一定會出問題的。
西方基督教講的愛,是上帝放在你心里的一個特質(zhì),一個人之所以是人就因為有愛,它是無條件的,如果你沒有愛你就不是一個人,你不能愛你的鄰人,你不能愛你的同胞,那你還是人嗎?我不需要知道為什么愛。
我們現(xiàn)在說我愛孩子,所以我會打他,會懲罰他,我會要他好好學習,我會要她去做他不開心的事情,甚至他不愿意去做的事情,這都是為他好。但這種愛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孩子的功利性,她是一種"私愛",而不是剛才講的"博愛",就那種"大愛"。這種私愛是以交換為條件的,所以愛的教育,這個不僅僅是家庭的事情,也是我們學校的事情。
我們學校里面還真的沒有人去開一門關(guān)于愛的課,我們只有在基督教哲學范疇里面,才能看到一個說法,不需要有任何理由的愛,甚至可以說人家打你左臉,你可以把右臉伸過去,因為她的愛沒有理由,愛是絕對的。
可是我們只有那種功利的愛,那種交換的愛,那種私愛,發(fā)生在兩個人之間的時候,她才可能造成傷害。就像兩個人談戀愛,真正的愛是什么,即便你不愛我,我也愛你,這才叫真愛。你不能說你要不愛我,我就不愛你,這是做買賣,做交易,在這個基礎(chǔ)上的戀愛和婚姻,早晚要出問題的。
所以有些人曾經(jīng)問過我,如果你老婆出軌了你怎么辦,我說哪怕她出軌我也愛他,我還愛她的出軌,你怎么辦,我老婆聽了感動死了,她說我絕對不會。
所以為什么我們對孩子的愛會對他造成傷害,我們往往應(yīng)該從我們作為愛的主體這個角度去看,而且我們還得要去考慮孩子。你希望孩子的那個愛是個什么愛,你是希望孩子只愛你呢,還是愛所有人,愛這個社會,愛這個世界,當然也把你也包含在這里面。如果你希望你孩子以后長大了就愛我,不愛別人,于是你對你孩子的愛和你要求孩子給你的愛之間就是一個自私的交換,那么這種交換的愛一定會造成傷害。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一流的父母什么樣?
姑且不討論這句話的對與錯,無論是怎樣的父母,“榜樣”也好、“教練”也好,“保姆”也罷,都有一個共同問題要面對,就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
對父親來說,父親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風度。父親必須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質(zhì)量,在什么時候表現(xiàn)風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別人犯錯誤的時候,父親如何表現(xiàn)風度,這是帶給孩子內(nèi)心的一種力量,也是帶給孩子的一個空間。母親的情緒對于孩子來說意義更為重要。媽媽的性格與脾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發(fā)育。媽媽性格溫和,孩子性情也趨于平和,內(nèi)心世界穩(wěn)定;媽媽如果性格暴躁、喜怒無常,孩子也心浮氣躁,遇事情緒化,做事容易諸多不成。所以,控制情緒是做現(xiàn)代媽媽需要學習的重要一課。
1
媽媽要學的第一個字是“虛”
很多媽媽很精明,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問題,而且忍不住很快就要指出來,這不是母親的內(nèi)涵。在看到自己孩子優(yōu)缺點的時候,做母親的都不要立即就反應(yīng)出來。為什么不要動,因為孩子需要空間去自己成長,母親隨意而過多的評價,往往使孩子喪失內(nèi)在的動力,而更多在意母親的反應(yīng)。有的家長很納悶,孩子在別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媽媽就變了另一個人似的,變得急躁又不可理解。為什么這樣,可能就是這個“虛”沒做好。做不到不露聲色、不能夠虛下來的母親,無法給孩子的情緒提供一個空間。孩子的情緒得不到母親情緒的包容,要么變得謹小慎微,要么對抗性強,親子關(guān)系難以順暢。
2
媽媽要學的第二個字是:“弱”
母親在孩子面前要學會示“弱”。強勢媽媽的孩子很難自信,孩子的自信會在媽媽一直強勢的狀態(tài)里一點點削弱。能夠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親,實際上是通過示弱實現(xiàn)對孩子的托舉,孩子的內(nèi)心會因此逐漸自信而堅強。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就要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凡是對孩子一直強勢的父母,實際上是在壓制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
3
媽媽要學的第三個字是:“柔”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個母親真正的教育力量在于“柔和”。你會發(fā)現(xiàn),越柔和的母親,有時候帶動孩子的能力越強,越是扯著嗓門整天對孩子叫嚷的母親,則往往難以勝任真正引導和帶動孩子的重擔。
每位家長都重視孩子的學習,但是,家長的心態(tài)應(yīng)該放在哪?請千萬不要急著報班、著急找家教、著急找一些方法層面的東西來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
家庭教育重在養(yǎng),而非在教。我們需要特別解讀以下兩個字:一是心,二是情。教育需要有情有禮,這是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必須遵守的原則。教無定法,對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以及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需要的方法肯定是不同的。但是有一個共同的原則需要注意,那就是要有情有禮,情在禮的前面。
現(xiàn)在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是什么呢,有情無禮。家長愛孩子的時候愛得沒邊,關(guān)心孩子的時候,連孩子的襪子都要給他穿、給他洗(已經(jīng)足夠大的孩子)。這叫愛嗎?這個情已經(jīng)失去了教育的價值。
另一個現(xiàn)狀是有禮無情,尤其是家長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沒有感情鋪墊。任何層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給被教育者傳達教育者本身的真實的內(nèi)在情感。感情做足了,等到孩子渴望我們講一些東西的時候,家長再把道理點出來。一定是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孩子才會主動說:“媽媽,那我該怎么呢?”這個時候一個小道理過去,才有可能實現(xiàn)帶給孩子的一種引導能力。
家長內(nèi)心焦慮與浮躁,比孩子有學習問題更可怕
孩子出現(xiàn)學習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導致孩子內(nèi)心不安的干擾源。也就是說,孩子內(nèi)在基礎(chǔ)層面的支撐亂了,才是最可怕的事。家長必須擁有情緒自控的能力,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你先不要急躁,先平靜下來,把自己的情緒調(diào)整好,然后再面對問題。
如何實現(xiàn)情緒的自我調(diào)控和管理,這是對家長提出的一個深層次的問題。“只有平靜的內(nèi)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們家長的內(nèi)心平靜下來,才能把教育者對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內(nèi)心里面,沉淀為自己的一種狀態(tài)。如果沒有這一種過程,無法把它內(nèi)化為自己的一種狀態(tài),你讀任何教育理念都是無效的。因為不能內(nèi)化和沉淀,你就無法擁有實施教育的資本,無法拿著教育專家的東西在自己家庭里去實現(xiàn)。
家庭教育的空間一定要留給孩子
家庭教育要想做好,應(yīng)該下功夫做的事在兩頭,一頭是父親,一頭是母親,中間這一段,任何孩子的成長都是在蜿蜒曲折的過程中完成的,這個空間要留給孩子,不要管它。
一流的家長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長靠管,管孩子是百分之百的失敗,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天天抓著孩子不放的家庭跳到錯誤的空間里來了,這個空間是每個孩子自己獨立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長參與到這個空間里面盯著不放,拔不出來,不讓他管不行,不讓他管就沒有別的事可管了。
有的家長說,你讓我放就不管了嗎?讓你放不是不管,讓你站到你的角色里面。要對孩子的情緒做養(yǎng)護,而不是對孩子的行為層面的東西過多地參與。過多的參與等于我們不知不覺、兢兢業(yè)業(yè)在犯錯誤。
家長的教育能量釋放出來,足以點燃孩子學習的熱情
當一個人對學習失去熱情之后,再好的智商也談不上很好的發(fā)揮。有的家長說孩子表現(xiàn)不好,不好好學習。事實上,“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學”。中國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內(nèi)視,《大學》里講“正心、然后誠意”,正誰的心?正家長的心,然后再正孩子的心。
其實,氣質(zhì)決定了孩子的學習差異,孩子的氣質(zhì)就是父母的狀態(tài)慢慢內(nèi)化給他們的一種氣質(zhì),就像我們的職業(yè)習慣一樣。如果一個家長的內(nèi)心永遠是冷漠、浮躁的狀態(tài),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理面落下去就像乒乓球一樣彈回來了,孩子也一樣。父母的情緒孕育著孩子學習的情緒與氣質(zhì)。
啟動家庭教育的能量,首先要啟動家長和孩子內(nèi)心流通的天然情感。我們父母和孩子之間情緒和情感的力量,要達到“熾”的程度。熾就是熱,熱到能夠燒烤孩子內(nèi)心的程度。拿什么去塑造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氣質(zhì),就是拿我們父母恰當?shù)那椤?/p>
今天很多孩子不是才能上的欠缺,而是情的不足,義的模糊。家長是孩子情和義最大的啟蒙者,如果你們這一塊的啟蒙力量失去了,對孩子才能上的表現(xiàn)肯定是一個遺憾。
家庭教育是真情的回歸和文化的守望與傳承,家庭教育不能再站到方法和技術(shù)層面來折騰了,應(yīng)該站到文化和哲學的空間去審視。
所有的父母都是文化的載體,不同的家庭文化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的氣質(zhì)是不同的。文化是教育的旗幟,教育做到最高點就是文化,文而化之,不用說話孩子內(nèi)心就被我們感化了,同時產(chǎn)生另外一種生命力。
家長自身對教育素質(zhì)的修養(yǎng)和提升,僅僅是實現(xiàn)家庭教育功能的開始。孩子們內(nèi)心的邏輯,和我們成人之間內(nèi)心遵守的邏輯思維是不一樣的、是有沖突的。但是他們的這種邏輯未必是不好的,需要我們?nèi)ラ_發(fā)、面對、指導。我們要反問的是:我們的教育儲備夠不夠,我們的家庭教育能量夠不夠,我們的教育修養(yǎng)夠不夠。
養(yǎng)魚重在養(yǎng)水,養(yǎng)樹重在養(yǎng)根,養(yǎng)人重在養(yǎng)心
在教育上,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家長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真正欠缺的是什么呢,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狀態(tài),是父母的教育狀態(tài)?,F(xiàn)在有很多母親的理性讓我覺得比較可怕,在談及孩子的時候,缺乏情感的基礎(chǔ),缺乏情感的支撐。母親的這種理性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是很可怕的。父親和教育是有距離的,有距離不可怕,但父親要表明在家庭教育這個空間里的位置,要表達清楚在家里對孩子的精神導向是什么。
教育的最佳狀態(tài)在于一個“養(yǎng)”字。家庭教育重在養(yǎng),而不在教。現(xiàn)在孩子學習上的問題,各種各樣的問題歸納起來就是心力的不足,心里面對學習熱情不足。養(yǎng)魚重在養(yǎng)水,養(yǎng)樹重在養(yǎng)根,養(yǎng)人重在養(yǎng)心。
如果一個孩子的心在家里面得不到養(yǎng)護,得不到有效的滋養(yǎng),天賦的聰明就沒有基礎(chǔ);智商再高,沒有恰當?shù)?、相?yīng)的心態(tài)支撐,天賦很難發(fā)揮。我們先不講孩子的心如何,先看看養(yǎng)孩子心的人,也就是父母的心適不適合養(yǎng)孩子,或者如何達到養(yǎng)孩子的狀態(tài)。
如何點燃孩子內(nèi)心的學習熱情,點燃需要一定的溫度,需要一定的狀態(tài)才能點燃。如果家長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慮不安的,我們很難去點燃孩子學習的熱情。面對孩子不管出現(xiàn)任何狀態(tài)的時候,請記住,作為一名母親,保證自己情緒的平和,這是您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最好的家教,就是父母首先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
知乎上有個問題:父母對孩子的三觀形成,到底起到多大影響?有個答案,我記憶至今。
“20多歲時,當我發(fā)現(xiàn),我抱怨的內(nèi)容,語氣,神態(tài),和我的家人一模一樣的時候,我感到深深的無奈?!?/p>
你的三觀里,其實藏著孩子20歲后的樣子。
是的。父母的三觀,從來都是一個家庭的三觀,它會彼此傳染,會對孩子言傳身教。
每一個孩子,在成年后,都會或多或少變成父母的樣子。
1
自己沒做好,拼命逼孩子
你的健身器材在墻角扔了快十年,蜘蛛網(wǎng)都更新好幾代了。你覺得很正常。
但是你兒子不練琴,你不能忍,你覺得他好過分。
為人父母,身教永遠比言傳重要。
孩子都不傻,都能在冥冥之中明辨真?zhèn)?。所以他們更傾向于模仿家長的行為,而非聽信他們口中的道理。
你懶惰浮躁毛毛草草,你希望孩子勤奮自律樣樣都好,怎么可能?
要求孩子之前,先做好你自己。
2
一點都不可愛,還抱怨孩子不愛你
你家都成豬窩了,他當然不愿意回。
你一個月不見他一面,他當然跟你不親近。
你心情一不好就兇他,他當然討厭你。
真的,孩子對你的所有嫌棄、疏遠、不合作,都必有原因。
請自省。
別總是上來就給孩子定性“你怎么這么特殊”。
99%的時候,不是孩子冷漠無情不知好歹,是你的教養(yǎng)方式出了問題。
不賴孩子,就賴你。
3
自己哪兒都對,錯全是孩子的
一出事兒就劈頭蓋臉罵孩子。
從不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安排不合理,自己的期望沒道理。就算意識到自己錯了也必須強詞奪理。
仗著自己是大人,欺負小孩嘴笨說不過你。
這種幼稚、虛榮、不講理的父母,必然遭到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鄙視。
到他對著你呵呵那天,你可別覺得冤。
4
讓孩子為不幸婚姻背鍋
口口聲聲愛孩子,其實并沒有給孩子提供真正美好的生活。
連“不當著孩子面吵架”這種小事都做不到。
婚姻搞得無可救藥,還死拖著不離婚。
明明是因為自己懦弱無能邁不出這一步,還非得一口咬定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忍辱負重。
其實這種雞飛狗跳苦大仇深的家,再完整又有何用?孩子不稀罕。
真為孩子好,你要么經(jīng)營好這個家,打理好夫妻關(guān)系,別天天冷戰(zhàn)熱戰(zhàn),讓孩子心驚膽戰(zhàn)。
自己不敢離就大方承認,別拉孩子背鍋。
5
熱愛養(yǎng)巨嬰,樂此不疲
一般來說,西方父母會認為孩子18歲以后就是大人了。
但中國父母永遠覺得自己的孩子長不大。所以事無巨細要照顧,大小要求要滿足,三四十歲的人了,打個噴嚏你還是立刻去給他找外套。
一個人被呵護得這么嚴實,他怎么獨立?
而幾十歲了還什么都讓媽媽做主的男人,很難想象能在社會、工作、家庭中能有什么擔當。
中國父母就是忍不了跟孩子分離。
可孩子必然得離開你,自己過日子啊。
不分就會畸形。巨嬰很丑的。
堅持讓孩子到什么年紀做什么事,是大部分中國家長欠缺的一節(jié)必修課。
6
總以為“那種事”孩子自己就能懂
中國孩子接受的性教育少得特別可憐。
大人們對所有跟生殖有關(guān)的器官和行為都諱莫如深,以致有些孩子被性侵了都不知是怎么回事。
更奇葩的是,當學校試圖認認真真教點性知識,還總有家長去投訴,說太露骨了太可怕了你們怎么能教孩子這個呢。
實在是仁者見仁,淫者見淫。
該你教的你不教,別人好好教你還不讓,而那些知識他又必須要了解,于是他就只能通過歪門邪道去掌握或者以身試法去探索了,那豈不是更糟?
其實何至于啊。孩子問,你就簡簡單單實實在在說說。
小孩子不會那么認真,你告訴他生殖器的名稱,他會覺得像胳膊、腳丫那么正常。
這點事兒真沒那么復雜。是我們大人想太多了。
7
強求孩子做圣人
你們夫妻倆不爭不搶和平友好,是因為你們早有準備,報紙買兩份。
要是就一份,你倆也得搶,對吧。
那憑啥要求孩子守著一個玩具互相謙讓不打架?
很多父母都把孩子想象成圣人了。強求他們必須愛人如己高風亮節(jié)。
自己做的時候抓心撓肝,說孩子倒是云淡風輕。
其實孩子天性都有自私自利爭強好勝甚至野蠻粗暴的一面,素質(zhì)絕對不會比大人高。
你可以要求他們好好做人。但如果他們沒做到,你得知道,那才是正常的。
8
自己不正,還指望孩子不歪
很多家長,心里是想教孩子好,嘴上也一直冠冕堂皇一套一套的,但行動上反差太大。
嘴上教孩子要正直勇敢善良,但碰上個三五塊錢的小便宜,馬上就現(xiàn)了原形,根本經(jīng)不起考驗。
偏偏又不自知。還以為自己在孩子心里高大英明一身正氣,還奇怪孩子為什么不像你。
殊不知孩子像的就是你。
裝得再像也沒用,真實的你什么樣,孩子就會學成什么樣。
父母的人品會像病菌一樣往下傳。最后孩子的三觀和行為模式,保證都是你骨子里的精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特別是小時候,家人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孩子天生白紙一張,你畫花他就開花,你種瓜他就結(jié)瓜。
你的行為,就是勾勒他人生的筆。
裝的不算。真正影響孩子的,是你的真實面目。
所以,你的樣子,就是孩子的未來。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家長怎么教育孩子作文》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孩子不合群怎么辦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