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游戲的案例。
經(jīng)驗時常告訴我們,做事要提前做好準備。當幼兒園教師的教學任務(wù)遇到困難時,往往都需要參考一下我們提前準備參考資料。資料一般指代可供人們參考的信息知識等。資料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只不過,你是否知道有哪些幼師資料種類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案例:離園的思考與啟示”,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媽媽,你怎么又這么早來接我?”、“媽媽,我還有事想跟老師說呢?等會再走”、“奶奶,我不走,我還想再玩一會兒,明天你晚點來接我。”
這些都是出自我們班小朋友離園時所說的話,類似這樣的話我在小小班的時候可是從來沒有聽到過,自從他們升到了小一班后,這類話我是每天基本上都能聽到,在我自己的想象中,孩子從早上來到晚上走一整天的時間都帶在幼兒園里與老師小朋友在一起,到了離園時見到了自己的家人應(yīng)該很高興隨其回到自己的家,可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隨著這一現(xiàn)象的越演越烈,我好好的思考了一下,覺得原因應(yīng)該有以下幾點:
原因之一:幼兒對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及環(huán)境已經(jīng)熟悉,畢竟他們已經(jīng)來園1年多的時間,已經(jīng)消除了那種剛剛脫離家庭生活時離開親人的那種焦慮情緒,對老師及小朋友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不像原來那樣天天時時盼著家人來接了,他們的情感在幼兒園也有寄托。
原因之二:有個別幼兒是在幼兒園里一天真沒有機會與老師個別交流,在離園時,因為孩子較少了,老師也相對放松,幼兒也感覺到輕松,他可以真正有機會與老師個別交談,問一些他一直憋在心里的稀奇古怪的問題,不用在象上課時那樣那么多小朋友,只有舉手才能問問題了,幼兒的不愿離園的情緒也隨之高漲。纏在老師身邊說個不停,在他還沒有發(fā)泄夠的是時候,當然不希望家長過早地來接他,介入到他與老師或小伙伴的交談中。
原因之三: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下,我們有要照顧到家長的意見,又要完成規(guī)定課程,所以從一來園開始,老師和孩子都像一些上了勁的發(fā)條,一刻不停地在運轉(zhuǎn),入園、早餐、上課、做操、戶外游戲、午睡、上課、吃飯一天下來時間被安排的滿滿的,幼兒沒有或是有很少的時間是真正以自我為中心來進行活動,離園時因為可以自由選擇玩具,不用再受任何干擾,任何時間及規(guī)定的限制,是從心里發(fā)出的玩的欲望,所以很多幼兒表現(xiàn)在離園時的放縱與舍不得。
綜合以上原因,我認為第一點和第二點原因的因素固然存在,但真正導致幼兒不愿離園的原因應(yīng)是第三點,從我們的一日工作計劃表就可看出,我們的時間每日安排的有多么累,就連喝水、上廁所都有嚴格地時間限制,我這么說并不是說這樣安排不好,而是幼兒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太少,上課我們雖然準備了各種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及發(fā)展的課程,也是方法多樣、手段靈活,可畢竟歸根結(jié)底是老師占主導的多,從幼兒真正是,就連戶外活動也是不準許幼兒自由發(fā)揮的,而是在老師規(guī)定的條件下進行有限制的自由活動。一天下來,看似孩子都玩的無憂無慮,其實真正做到了“無憂無慮”了嗎?有時我想想也不由得感慨一句話“孩子活得也很累!”成人在那么能控制自己情緒的思維下,也會偶爾想瘋狂一下,更何況是那些沒有多大意志力的孩子,看來是我們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機會太少,等一但有了這種土壤,幼兒便一發(fā)而不可收拾,不是家長來接不走,就是在離園是瘋狂玩耍,好象要把這一天的時間在這會兒都給補回來,好好玩一玩平日里很少玩的東西。
那么,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這需要老師多的。首先,要從幼兒入手,真正了解他們需要什么,對什么感興趣,需要用什么方式來發(fā)泄自己心中的情感,然后再來安排我們的一日生活情況,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我們老師要用心去理解孩子,真正為孩子著想,真正從孩子出發(fā),讓他們每天都是快快樂樂。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一、前提
隨著新綱要的頒布和深入實施,我們對自己的角色地位、課程模式重新進行了認識?!敖逃l(fā)揮和發(fā)展幼兒的主體性”,我們由以前的主講變?yōu)榱酥鞒秩?;由領(lǐng)導者變?yōu)橛變夯顒拥闹С终摺⒑献髡吆鸵龑д?。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我們要關(guān)注他們的實際需要和興趣所在,使我們的課程與教學都能為幼兒的學服務(wù),促進他們的發(fā)展。
二、事件經(jīng)過
那天,我和小朋友正在活動室里學習歌曲《歡樂的小雪花》,忽然聽見了小朋友驚喜的叫聲:“看,下雪了!”真的,窗外飄起了雪花。如果是在以前,在我的教學活動沒有完成的情況下,我會努力把小朋友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本次活動中來,但是新綱要的教育理念觸動了我,新課程模式中,我們的教學活動在執(zhí)行預先制定的計劃下,要為幼兒的興趣,為那些不期而至的教育契機留下足夠的空間。教育活動最終關(guān)注的是學而不是教。而現(xiàn)在就是一個認識雪花的絕好時機,南方下雪本來就罕見,我們的小朋友正因從沒見過雪花因而在唱著《歡樂的小雪花》時無法感受到樂曲中表達的意境美,也使這一周關(guān)于冬天的活動變得有些無味。于是我?guī)е∨笥褋淼搅瞬賵錾?,小朋友們高興地笑著、跳著,看到漫天飄揚的雪花,他們有的用手去接,有的用圍巾去兜,當雪花飄落在身上,他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雪花原來是那么小、那么白,而且那么快就融化。聽著他們來自對自然、對生命所發(fā)出的贊嘆和喜悅,使我想到陳鶴琴老先生的話:“大自然就是我們的活教材?!边@種幼兒自發(fā)的探索和來自內(nèi)心喜悅的效果是我們一般的教學活動所無法達到的。遺憾的是這難得一見的雪很快就停了,如果我是堅持在完成教學任務(wù)后再來欣賞的話,那么就不會有剛才感人的一刻了。
在欣賞完美麗的雪花后我又組織幼兒重新學習了歌曲《歡樂的小雪花》,小朋友顯得那么開心,想到小雪花的輕盈、細小,小朋友的聲音自然而然變得輕柔而又歡快起來,活動的效果非常好。
三、分析
新綱要提出了“教育要發(fā)揮和發(fā)展幼兒的主體性”,“要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等教育理念。在深入理解其內(nèi)涵的基礎(chǔ)上,我們開始探索怎樣才能將這種認識貫穿到自己的課程與教學實踐中去。就象這次的意外事件中,如果我一味地考慮用什么方法將幼兒的興趣轉(zhuǎn)移到我的活動中來,那么在幼兒因為對雪花從沒過感性認識的情況下,會使活動變得多么的枯燥、乏味。因此,我慶幸適時調(diào)整了活動,在那一刻,教師已無須言語,一切成了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幼兒自然而然地獲得了關(guān)于雪花的知識,將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完全地調(diào)動了起來。這次的活動使我非常的感動,我看到了幼兒發(fā)現(xiàn)秘密時驚喜、快樂的模樣。其實學習本來就應(yīng)該是這樣的啊,富有彈性的生成課程為我們的教育活動開辟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同時也使我們有所反思、有所感悟。
四、思考
1、教學活動的內(nèi)容應(yīng)該來自于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以往我們的課程都是由教師預先設(shè)想的,追求怎樣使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有條不紊的展開,達到預設(shè)的目標,即使內(nèi)容不能引起幼兒的興趣也一樣完成教學。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學習知識應(yīng)該成為他們主動探求的過程。作為一個獨特的個體,他們有著自己的需要和興趣,他們不僅希望得到,同時也希望給予。因此,我認為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無論是教師發(fā)起的、幼兒發(fā)起的或是突發(fā)、偶然的內(nèi)容,只要能引發(fā)幼兒探求的興趣的,都可以成為幼兒相互切磋、學習,經(jīng)驗共享的過程。
2、生成活動的目標與幼兒的經(jīng)驗要緊密相連。生成活動的目標隨機性較強,但是也不是無序的、混亂的。在這次事件中,雪花的出現(xiàn)是突發(fā)的、短暫的,與我的教學活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我及時調(diào)整了活動把目標與幼兒的經(jīng)驗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隨機并不代表放任,目標“不僅單純地先于行動而產(chǎn)生于行動”,生成活動的目標也是與預成目標相互交叉、相互互補、相互影響的。這樣既能避免無序混亂,又能尊重幼兒的興趣。
3、教育活動的組織應(yīng)該是富有彈性的。從雪花事件中使我了解到教學過程中隱存著許多的不確定因素,各種突發(fā)的事件,外部的干擾都可能轉(zhuǎn)化為教育的契機,最終形成有價值的知識。所以在教學活動設(shè)計與組織過程中應(yīng)留有余地,確信幼兒隨時能通過提供主意、建議、難點、問題、線索和途徑等方式,給自己并給教學以啟發(fā)、支持和幫助。有效地將幼兒提供的一切,會同教師的經(jīng)驗、智慧和思考融合起來,形成一份資源和財富。
在深入理解綱要的基礎(chǔ)上,我們的教學活動應(yīng)是保持著高度動態(tài)性、靈活性和開放性的過程。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要學著關(guān)注孩子的關(guān)注,驚奇著孩子的驚奇,感受著孩子的感受,擦亮孩子探索的眼睛。只有真正理解、明白了這些,我們的教育活動才能變得自然、流暢、有效,充滿智慧和創(chuàng)造,也使我們的課程更加人性化,更加藝術(shù)化,更具開放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恒古不變的真理,方案活動,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之所以受到孩子們的喜歡,正是順應(yīng)了這個原則。作為一種具有先進教育理念的活動,最大的特點是活動的生長點與幼兒的興趣緊密相連,活動的展開以幼兒內(nèi)在的需求做動力,課程常常表現(xiàn)為“計劃不及變化快”。通過參與方案教學的實施,也使我們認識到,在方案活動中,我們一方面要根據(jù)幼兒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展開探索活動,另一方面要根據(jù)幼兒發(fā)展特點注重活動多元性,再次,教師的支持、幫助、引導,以及老師的觀察力是激發(fā)孩子方案活動中生成新的活動的關(guān)鍵。教師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機,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促成生成和預設(shè)的相互轉(zhuǎn)化,在更高層次上滿足幼兒發(fā)展的需要。
首先,教師應(yīng)根據(jù)幼兒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展開探索活動開放、自由的探索型主題活動使幼兒的思維、言行等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而師生間的和諧、平等、互動,更激發(fā)了幼兒自己去了解、去發(fā)現(xiàn)、去和同伴討論。在方案活動中,我們改變了以集體活動為主的單一學習模式,通過各種方式,如:按興趣、需要、個性等分小組討論、材料收集、實地參觀、學當小記者、作記錄、自由表達、作品展示和經(jīng)驗分享等,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找尋答案。如:有一組幼兒為了查找“人”的種類,他們有的請父母協(xié)助,從電腦上下載有關(guān)“人種”的資料;有的在父母帶領(lǐng)下到書城收集資料;有的……最后,共查到世界人種的分類、歷史、異同……令老師驚嘆不已。這種共同收集、共同探索活動,讓幼兒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在收集、交流過程中孩子們自然地了解了世界人種。同時,老師在日常生活和活動開展中積極參與孩子們的討論、操作、記錄。老師的參與,激發(fā)了孩子探索的欲望;老師的鼓勵,支持了孩子的提問;材料的不斷充實,拓寬了主題內(nèi)容。盡管有時他們提出的問題幼稚而主觀,但這正是他們學習、研究的起點。如:你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牙齒掉第一次后還會長出來呢?為什么人的血管那么多,血流起來不會混亂呢?人吃下去的食物究竟是怎么在人體內(nèi)旅行的呢?……大家各持自己的觀點。通過再探索、分析、借助材料,最終找到了正確的答案。一個個問題的出現(xiàn),一個個問題的解答,進一步促使孩子主動去收集資料,查詢資料。平時,不管是自由活動,還是活動區(qū)活動,總會看到他們或翻看圖書,或自由交流信息,求知欲望很強.探索型主題活動讓孩子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中開展探索,探索的過程又誘發(fā)出一系列吸引孩子全身心投入的各類活動,通過自己主動的、積極的實際操作研究,充分發(fā)揮了他們各方面的潛能。
其次,根據(jù)幼兒發(fā)展特點注重活動多元性
生活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每一個兒童各不相同,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不同的認知發(fā)展水平。故活動必須選擇多元性,而方案活動既順應(yīng)和滿足了不同幼兒的發(fā)展需要,又將幼兒的發(fā)展納入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軌道,讓每一位幼兒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fā),各種潛能得以開發(fā)。
1.活動的形式是多元的。
針對幼兒發(fā)展的特點,學習形式靈活多樣:問題討論、參觀調(diào)查、動手操作、觀察記錄、經(jīng)驗分享、成果展示等等。
活動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也建立起一種多元的關(guān)系:教師既是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觀察者,也是活動的合作者、研究者、學習者、欣賞者,等等。幼兒既是學習者、參與者、評價者,通過參與操作和活動學習,掌握知識或經(jīng)驗,并對他們自己的學習、探索活動進行評價;又是互動者,能與周圍的同伴、成人、材料及其他環(huán)境不斷地接觸、交往。
2.活動的內(nèi)容是多元的。
方案活動內(nèi)容具有不確定性和開放性,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并有發(fā)展價值和操作可能的,都可作為幼兒探索的主題和內(nèi)容。夏天特別熱,人為什么會出汗?吃了冷飲為什么就覺得涼快?人是通過什么來感覺冷熱的等等;有的幼兒流鼻血,孩子們就會想;為什么毛細血管就容易破,就算破了人不會死,但粗的血管破了人會死呢?從日常的小事中,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問題,嘗試解決問題,從中學到了許多有關(guān)人體的秘密。
3.活動的環(huán)境是動態(tài)、多元的。
每當一個活動內(nèi)容產(chǎn)生后,幼兒就會借助已有的經(jīng)驗和技能進行探索,在探索過程中,不斷地增添各類材料,不斷地運用各種方法,如:自己觀察記錄、小組調(diào)查或討論記錄、個人或小組材料操作、相互經(jīng)驗交流等;在探索過程中,幼兒學習的地點不在局限于教室、幼兒園,可以擴展到社區(qū)、科技館等。在活動的環(huán)境中,更能激發(fā)孩子去體驗、去發(fā)現(xiàn)、去嘗試、去收獲。
新《綱要》“健康”部分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
那么,在幼兒園里,怎樣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獨立自理能力呢?我從讓幼兒自己添飯中得到了不小的啟示。
每次進餐,我班總有幾個孩子要吃很久很久,第一碗飯有時還會剩下不少,更不用說添飯了。為此,我傷透了腦筋卻又無可奈何。
一次,由于班上另一個老師外出學習,我一人上班。時值午飯時間,我正忙著給一個患病的幼兒喂飯,李鴻強小朋友吃完一碗后,似乎等不及我給他盛飯,他自己上來動手舀飯菜了,回到座位上他得意地對旁邊的小朋友說:“今天我自己舀的飯?!鳖D時,許多孩子向他投去了羨慕的眼光。我看在眼里,靈機一動,何不讓孩子嘗試自己的動手盛飯呢?大班的孩子,應(yīng)該有這樣的能力了。于是我便說道:“吃完了第一碗可以自己上來添飯?!边@一說還真靈,只見平時吃飯愛說愛笑、慢條斯理的幾個孩子此時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不一會兒就上來添飯了,并驕傲地說:“老師,我吃完一碗了。”我立即給予表揚并順勢表示如果每天堅持這樣,就可以天天上來自己添飯了。
從那以后,這幾個幼兒吃飯有了很大進步,我就每天讓他們自己動手添飯,并適當指導他們盛飯菜的方法。他們各個興趣很濃,勁頗高。漸漸地,我班幼兒進餐時說說笑笑,剩菜剩飯的現(xiàn)象幾乎沒有了。幼兒自己添飯,看似小事一樁,卻可以說明: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理生活能力,可以從平常的生活小事著手。
由此,我受到啟發(fā),要培養(yǎng)幼兒獨立自理能力,首先我們要為幼兒多創(chuàng)造一些自己動手的機會和條件,讓幼兒多去鍛煉和練習,能力才會提高。
其次,根據(jù)幼兒模范性強、愛游戲的特點,讓孩子在游戲玩耍中學習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大班以“穿衣比賽”的形式練習快速穿衣,小班“給大嘴巴喂飯”,練習用勺等。這種“寓教于樂的教育”的方式,讓
幼兒對生活技能產(chǎn)生興趣,從而愿意不斷練習直至掌握。
最后我們成人還應(yīng)該端正自己的思想。作為教師和家長,應(yīng)當適當放開手腳,相信孩子,凡事讓其大膽去嘗試,不要總認為“孩子現(xiàn)在太小,等其長大了再學也來得及”,“孩子動作慢,做不好反而添亂,還不如自己干”。其實,孩子的生活技能需要在成人的耐心幫助指導下不斷學習,慢慢地鞏固提高。新《綱要》“健康”部分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
那么,在幼兒園里,怎樣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獨立自理能力呢?我從讓幼兒自己添飯中得到了不小的啟示。
每次進餐,我班總有幾個孩子要吃很久很久,第一碗飯有時還會剩下不少,更不用說添飯了。為此,我傷透了腦筋卻又無可奈何。
美術(shù)活動“顏色對對碰”開始了,孩子們在看看、猜猜中開始了對色彩的探索——手拉手、碰一碰,碰出一個新朋友。在用針管抽顏料時,由于孩子們年齡小,協(xié)調(diào)能力差,很難控制抽和推的動作。這時,童老師在一邊出了個主意:“還是試試用小調(diào)羹吧。”同時,她很快從園長室取來一些調(diào)咖啡的細長塑料小調(diào)羹?!爸x謝童園長?!标魂挥卸Y貌的代我道謝,活動繼續(xù)進行。孩子們很有興趣地玩色、調(diào)色,我則在教室內(nèi)巡回指導。走到小凡身邊,只見桌上撒了好多顏料,他一邊用小調(diào)羹舀顏料一邊抱怨:“這么小的調(diào)羹,太難舀了?!蔽乙龑研”涌拷枰念伭显儆眯≌{(diào)羹舀顏料,他的雙眼彎成一輪新月:“現(xiàn)在好多了,顏料不漏了?!痹谟孟灩P記錄的過程中,菲菲準確地記錄下每一次顏色對對碰的過程,孩子們紛紛仿效。活動在孩子們意猶未盡時結(jié)束了,但活動過程給我留下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
1.選材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兒童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就像紅、黃、藍、綠這些顏色一樣。鮮艷、美麗的顏色讓孩子們喜愛,更給他們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顒舆^程表明對于顏色的變化是所有孩子都十分喜歡的一項活動,它能滿足幼兒動手操作的愿望。色彩的美妙變化令幼兒驚嘆不已,幼兒在此過程中產(chǎn)生的濃厚興趣會繼續(xù)成為探索的動力。
2.材料投放要充足?;顒舆^程中,由于用蠟筆和用顏料玩色時間不同,玩色用的塑料小杯很快就用完了,幸好阿姨進來幫忙,才使活動得以正常進行。
3.材料的運用要考慮孩子的實際能力。事先設(shè)計時我也想到要用眼藥水瓶,但現(xiàn)在眼藥水瓶很難找,就用針管代替。我想當然的覺得用針管抽顏料水是很容易的,忽略了中班孩子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在以后的區(qū)角活動中,除對以上問題及時改進外,還要嘗試引導幼兒注意對碰出的新顏色的深淺進行探索,規(guī)范記錄,也可鼓勵幼兒運用水彩筆等多種材料進行探索。
“小壁虎風波”的啟示
這幾天,活動室外面的百寶箱,成了小朋友自由活動時最喜歡聚集討論的地方,因為最近,小朋友們從家里拿來了很多的廢舊物品放在百寶箱里,這可是小朋友們自己拿來的東西。
自由活動時,有好幾個小朋友們聚集在百寶箱那里津津樂道地談?wù)撝?,這個說:“這個雪碧瓶是我拿來的,我要給老師做花瓶?!蹦莻€說:“這個餅干盒是我拿來的,做游戲的時候,可以做房子的?!笨匆娦∨笥褌冋?wù)摰煤軣崃?,我便走開了。剛走開不多一會兒,走廊里突然傳來了吵吵嚷嚷的聲音,我忙過去,看看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
只見小朋友們正圍在百寶箱那里,有的蹲著,有的趴著,七手八腳地不知道在尋什么東西,還不時地發(fā)出尖叫的聲音,百寶箱里的東西都滾落在地上?!澳銈冊谡沂裁囱剑俊甭犚娢业穆曇?,皓皓立馬跑過來拉著我的手:“老師老師,快來看呀,剛才百寶箱里有一只小壁虎,現(xiàn)在不知道爬到哪里去了?!蔽冶緛硪埠芎闷妫街^想看看孩子們在找什么,一聽說是小壁虎,腦袋頓時“嗡”的一聲,立刻把頭縮了回來。我從小不怕別的動物,連蛇都不怕,可就是怕壁虎。一聽見小朋友們是在找壁虎,便連忙說:“小朋友不要去捉小壁虎,讓它爬走吧,小壁虎也許是找它的媽媽去了?!闭f完,忙不迭地“逃回”教室,心還在撲撲直跳。剛想松一口氣,只見小朋友們一窩蜂地擁進教室,杰杰的手里正拎著那只小壁虎興奮地說:“老師老師,快看呀,我把小壁虎給抓來了?!闭f著,怕我不相信,他把那只小壁虎高高拎起來,在我眼前搖晃著得意地說:“諾,老師你看呀,是我把它抓住的?!蔽覙O力掩飾著自己害怕的情緒,但還是不由自主地倒退了幾步,可是我那緊張的神態(tài)和表情還是讓小朋友們發(fā)現(xiàn)了,他們哈哈大笑起來,然后跑出去把小壁虎給扔了。
反思:
孩子們喜歡大自然,喜歡小動物,他們對小動物具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的好奇心是天生的,他們不會像成人那樣,去顧忌小動物的樣子,也不會因為小動物的丑陋、難看而去害怕或厭惡他們。他們有的是對小動物的熱情和探索的興趣,作為教師,應(yīng)該要正確培養(yǎng)和鼓勵孩子們對大自然的探索欲望和興趣,培養(yǎng)和滿足他們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然而從這次的事件中我明白了,要培養(yǎng)孩子對小動物的興趣,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自己對小動物的興趣,這是非常重要的。對于那些長得讓人討厭的小動物或者教師自己感到害怕的小動物,作為教師,應(yīng)該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如果當時我能做到這點,抓住時機和小朋友一起觀察研究小壁虎,那該是一次多么生動的隨機生成活動,對于培養(yǎng)幼兒對小動物的興趣無疑是一次絕好的機會。然而我卻遺憾地錯過了這次機會。
做一個好老師,你必須得克服自己心理上的障礙。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案例:離園的思考與啟示》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師資料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游戲的案例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恒古不變的真理,方案活動,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之所以受到孩子們的喜歡,正是順應(yīng)了這個原則。作為一種具有先進教育理念的活動,最大的特點是活動的生長點與幼兒的興趣緊密相連,...
新《綱要》“健康”部分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
美術(shù)活動“顏色對對碰”開始了,孩子們在看看、猜猜中開始了對色彩的探索——手拉手、碰一碰,碰出一個新朋友。在用針管抽顏料時,由于孩子們年齡小,協(xié)調(diào)能力差,很難控制抽和推的動作。這時,童老師在一邊出了個主...
“小壁虎風波”的啟示 這幾天,活動室外面的百寶箱,成了小朋友自由活動時最喜歡聚集討論的地方,因為最近,小朋友們從家里拿來了很多的廢舊物品放在百寶箱里,這可是小朋友們自己拿來的東西。 自由活動時,有好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