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準備。
我們要做孩子的朋友,幫助孩子在學習中成長!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需要互相包容,以教師為主體,促進孩子健康、和諧發(fā)展!那么,教師除了教學,還有哪些責任與義務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國學前兒童的入學準備”,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齡前兒童如何做好入學準備,是學前教育中貌似簡單實則重要的一環(huán)。近年來,美國的兒童教育工作者對此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結果表明,兒童在未來學校生活中的成功取決于生理、心理和智力等方面的綜合因素。其中包括:健康的體質,語言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周圍世界的基本知識,對外界環(huán)境較成熟的適應能力等。教育工作者們指出,幫助學前兒童做入學準備的成年人應當意識到,影響兒童入學準備的因素有多種。首先,學前兒童的能力發(fā)展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都不是平衡的,大多數(shù)孩子總有某個方面強于其他孩子。同時,入學準備也受到學校辦學思想的影響,有的學校就是要求學生聽話,好好從字母學起;有的學校更看重孩子能否與別人友好相處。所以,家長應該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點,并到學校了解校長、教師的要求,與之討論存在分歧的地方。近年來,教育工作者在廣泛研究的基礎上,歸納出了入學準備的幾大要素。
健康的體質
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正處在新生活的起點上,格外需要科學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安全的環(huán)境以及定期的身體檢查,這將有助于減少以后疾病等影響學習的因素。事實上,兒童的健康始自他們的胚胎期,孕婦應該定期進行檢查,并保證飲食的營養(yǎng)與充分的休息,杜絕煙酒和有害藥物。孩子出生以后的健康同樣依靠合理的飲食等來維護,如果學齡兒童保持數(shù)量和營養(yǎng)合理的進食,他們上課的注意力就更能集中。專家建議的營養(yǎng)飲食包括面包、谷類食品、水果、蔬菜、肉、禽、魚等以及相關的替代品(雞蛋、豆制品),牛奶、奶酪、酸奶等,應避免過多的脂肪和糖。除了必須的營養(yǎng),學前兒童需要經常鍛煉以促進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可通過投擲、跑跳、攀登、隨音樂跳舞等運動鍛煉大肌肉;可通過蠟筆繪圖,做拼圖游戲,學用平頭剪刀和拉鏈等,增強手的靈活性。這些技能通常在幼兒園是可以得到訓練的。如果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有某些功能異?;驓埣脖憩F(xiàn),應立即帶孩子就醫(yī),要知道及早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治療往往能避免許多悲劇的發(fā)生。
良好的個性品質
學齡前兒童對于即將開始的學校生活通常感到既興奮又緊張。的確,一旦走進校園,他們面對的是不同于家庭或幼兒園的陌生環(huán)境。
學校的常規(guī)往往不同于幼兒園,大多數(shù)5歲的孩子入學時還沒有良好的與人交往的能力或較穩(wěn)定的情緒,形成這一切需要時間和訓練。如果他們在幼兒園階段就有機會培養(yǎng)相關的個性品質的話,對學校生活的適應能力就會大大增強。教育工作者總結了學前兒童需要培養(yǎng)的個性品質。
自信──孩子自我感覺良好,相信自己能夠成功。自信的孩子通常更愿意嘗試新事物,并且在第一次嘗試失敗后再做努力。
獨立──孩子應該學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動力──要培養(yǎng)學習動力,增強孩子的求知欲。
好奇心──必須保持孩子天性中具有的好奇心,使他們能夠從所有的學習機會中獲得樂趣。
毅力──使孩子學會做事善始善終。
合作──孩子一定要能夠與他人相處,學會與人分享快樂和遵守公共秩序。
自我約束──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某些行為如打人是不對的,他們應該學會區(qū)分正確和錯誤的表達憤怒的方式。
關心他人──孩子應該學會關心別人,理解他人的感受。
教育工作者指出,在培養(yǎng)學前兒童的這些個性品質時,家長的作用不容忽視,甚至超過了幼兒園,因而教育工作者進一步為家長們提出了建議。
1.讓孩子相信自己正在受到關注。研究表明,當孩子得到別人的注意和鼓勵時,他們會激動、興奮;感受到被愛的孩子可能更自信。
2.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孩子喜歡對所見和所聞進行模仿,家長尊重他人、與人分享的行為都能影響孩子;要使孩子學會考慮他人的感受。
3.以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和學校。孩子是懷著發(fā)現(xiàn)和探索世界的強烈愿望來到這個世界的,家長應該鼓勵孩子保持這方面的好奇心,對他們所做的事情報以熱情,如當孩子畫了一張畫的時候,可以鼓勵說:“你畫得很棒!”家長的每一份鼓勵都有助于孩子對自己的勞動產生自豪感,對學習和學校產生強烈的向往。家長可在去幼兒園或學校的路上,給孩子講述即將開始的各種有趣的活動,如手工課、野游,還可以熱情地講述孩子將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如讀書、測量、稱重等。
4.創(chuàng)造讓孩子重復的機會。孩子在學習滾爬、發(fā)音等過程中需要反復練習。事實表明,孩子們并不會厭倦重復,相反,當他們通過反復練習達到熟練,能夠用以幫助更年幼的孩子時,他們自然會更自信,對學習新東西躍躍欲試。
5.使用適度的紀律加以約束。那些受到家長紀律約束的孩子通常更易與人相處,在學校中比那些家長一味嚴厲或溺愛的孩子表現(xiàn)好。
要做到這點,家長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學會指導孩子的活動,不加以不必要的限制或試圖進行控制。
·要求孩子做什么的時候最好說出理由,例如,對孩子說“請把玩具車從樓梯上搬走,這樣別人才不會被絆倒”,而不要說“照我說的做”。
·傾聽孩子的話,了解他們的感受,看看他們是否需要特別的幫助。
·家長生氣的時候,別忘了表現(xiàn)出對孩子的愛和尊重,批評應針對孩子的行為而非孩子本人。例如,對孩子說“我愛你,可你在墻上畫面是不對的,你這么做讓我生氣”。
·幫助孩子作出選擇,解決問題,可以問4歲的孩子:“我們怎樣做才能不讓凱文推倒你堆的積木?比如這樣……”
·對孩子抱積極鼓勵的態(tài)度,對他們做得好的事情予以贊揚。微笑和鼓勵永遠比粗暴的懲罰更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
6.讓孩子自己動手。毫無疑問,小孩子需要家長的格外照看,但他們更需要學會自己做事情,如穿衣服、收拾玩具等,這樣才能形成獨立的生活能力,培養(yǎng)自信。讓孩子自己動手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不要事事替他們作決定,而要引導他們自己進行選擇。
7.鼓勵孩子與他人相處。學前兒童需要接觸社會,開始了解他人的觀點。事實證明,小孩子上學前如能常和家庭外的成人和兒童接觸,上學后更容易和老師、同學相處。
良好的語言和認知能力
學前兒童在幼兒園階段就要參加多種活動,這些活動要求他們使用語言并解決問題。語言能力較差往往對他們入學后產生不良影響。
家長可采取多種方法幫助孩子學會交流,了解世界,以促進日后學校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家長應做到以下幾點。
為孩子提供游戲的機會。孩子們發(fā)現(xiàn)世界,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和積累生活知識等方面的能力大都通過游戲。如,當孩子堆積木時,就形成了幾何圖形、物體造型、平衡等概念;和他人一起游戲,則有助于孩子懂得怎樣協(xié)商合作。
多和孩子交流。孩子們有著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怒哀樂。隨著他們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家長要鼓勵他們說話。家長應耐心地聽孩子說話,以了解其心理活動,發(fā)現(xiàn)孩子的所知和不知,明白孩子是怎么想的和怎么學的,并且讓孩子感到家長對其感受和思想的重視。家長還要主動與孩子說話,詳細地講解一些日?;顒尤绯燥?、洗澡的過程。
學會與孩子交流之中的問與答。家長面對孩子不應該只是說“是”或“不是”。提問題可以幫助孩子比較和識別事物。家長回答孩子的問題則要盡量周全,可能的話,應鼓勵孩子試著回答自己的問題。如果家長不知道答案,就要對孩子坦言,然后和孩子一起嘗試找出答案。
每天為孩子大聲朗讀。為孩子朗讀可以從孩子出生時起,并在整個學前階段持續(xù)不斷。雖然孩子在開始時可能聽不懂這些故事或詩歌,但是孩子可在聽的過程中知悉家長的聲音,和家長產生親近感。此外,孩子的身邊經常有些閱讀材料,可使其對語言和閱讀的興趣較快增長。
控制孩子看電視。電視是孩子身邊僅次于家長的最具影響力的老師。好的電視節(jié)目可以拓寬孩子的視野,促進學習,壞的節(jié)目或過長時間觀看則適得其反,甚至有害健康。
客觀評價孩子的能力和興趣。一方面,家長要為孩子確定高標準,鼓勵他們嘗試新事物;另一方面,孩子的壓力過大,總被要求做一些不感興趣或力所不及的事,就會感到難過和沮喪。家長不要盲目指責孩子“笨”、“傻”,那樣會極大地挫傷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影響他在學校中的表現(xiàn)。孩子做得好的事情,家長則要予以表揚。
多為孩子提供接觸外界的機會。孩子的多樣化經歷將有助于他們了解這個世界。無論家居何處,周圍環(huán)境都蘊含著新的體驗。可帶孩子到周圍散步,坐公共汽車,參觀博物館、圖書館、動物園等公共場所。還可依孩子的興趣,讓他欣賞和學習音樂、舞蹈、繪畫。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到了可以入學讀書的年齡,心里非常高興,當他背上新書包跨進小學大門,別人稱他是小學生時,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份已經改變了。孩子具有自尊及獨立自主的感受,但孩子不知道進入小學以后,環(huán)境改變了,將會發(fā)生什么?作為家長,應提前思考并做好孩子入學前的教育工作。
客觀分析一下,從家庭進入學校至少有以下兩方面的改變。首先是生活方式、生活要求的改變。在家里比較隨便,散漫自由,例如可以睡懶覺,不按時起床;一日3餐可以不定時,個別的孩子非常任性,很少受紀律的約束。周圍接觸的人中,主要是家庭中的人員,親熱的小伙伴不多,甚至沒有。但進入學校以后就成為班級成員之一,要遵守學校的各項制度、紀律、學生守則,例如聽到打上課鈴就要進教室上課,打了下課鈴才能下課;接觸到的人都是陌生的老師和同學。在生活要求方面,在獨生子女的家庭,家長的活動往往是圍繞著孩子“轉”的,即一切的家庭活動都以“孩子為中心”,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特殊的待遇與照顧,談不到謙讓;家長對孩子表揚得多,批評得少。但進入學校以后,老師對全班學生一律對待,只能關心照顧個別非常不適應的孩子;老師要求小學生講禮貌,同學之間要有謙讓的精神,同時是非分明,好的表揚,差的批評。其次,在活動內容方面,入學之前以游戲為主要的活動內容,即使在幼兒園,也是以游戲為主,輔以少量的知識課;但進入小學以后,以學習為主,游戲僅僅是學校生活內容中的一小部分,與入學前完全相反。
面對上述種種改變,相當多的孩子能自己逐漸適應,但也有一小部分的孩子不能適應。對孩子出現(xiàn)的種種不適應的表現(xiàn),每一位父母并不十分了解。例如有的孩子感到進入學校以后并不如以前想像的那樣愉快、舒服,而是壓力很大,覺得老師并不如爸爸媽媽那樣關心自己,覺得受了不少的委屈,有空虛的感覺。有的孩子曾經進行這樣的嘗試,為了引起老師對他的關心,下課時不斷地叫老師這,老師那,把老師糾纏不休;或者以與小朋友打架來吸引老師對他的關注。有的孩子感到讀書之后不自由,學校的紀律約束太多,心情不舒暢,因而抱怨父母把他送入學校,造成對父母的感情的淡漠,因而表現(xiàn)得消沉、孤獨。有的孩子甚至每周1~6的早飯吃不下去,因為吃了早飯后爸爸媽媽要送他到學校;但周日或假日完全不一樣,早飯吃得特別多,因為沒有上學的威脅。還有個別的學生借口頭痛、腹痛而不去上學,或者到了學校后逃出校門。性格容易緊張的孩子,進入學校后常常提心吊膽。亦有個別的學生進入小學后仍以游戲為主,忽視學習,缺乏學習的自覺性。
為了避免上述不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及行為的出現(xiàn),建議每位家長在孩子入學之前及入學之后認真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平時對孩子要有一定的要求,是非分明,獎懲分明,不要無原則的遷就。
入學前幾個月就要進行入學的的教育,向孩子說明入學后學校、社會將會對小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入學前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有機會結交幾個小伙伴。不應在入學前把孩子關在家中不與社會上的人接觸。要讓孩子在結交小朋友的過程中知道社會上除了家長、親戚之外,還有其他人,通過與別的小朋友接觸使他懂得與學會尊重別人,克服個人獨尊,以預防入學后的消沉、孤獨感,適應與別的同學交往。
入學前比較好動,定不下來的孩子,應在入學之前幾個月逐漸培養(yǎng)他每天進行幾次“靜”的活動,例如看圖畫、聽音樂、畫圖等等,每次10~15分鐘,以適應入學后安靜聽課的情形。
入學后家長要關心孩子在學校中的生活情況及學習成績,家長要耐心的傾聽孩子的訴述及意見,讓孩子把“心里話”都說出來。因為這樣一方面,說出來之后孩子的心情會比較舒暢,另方面家長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對孩子錯誤的思想與事情,要注意批評的方式,要耐心地說服引導與解釋。家長還應該定期與老師互通情況,共同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入學后的情緒較快穩(wěn)定下來,達到心理平衡,從而更好地接受教育。(司長河)
學校安全問題是世界性的教育難題鏈接,已經成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美國為減少這類事故的發(fā)生,制定了積極的防范措施。
1.把學校安全作為學區(qū)的一項任務
美國政府認為學校暴力與教育任務是不相容的,保證學校安全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從美國制定的防范措施來看,保證學校安全不僅僅是學校自己的事情,還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公安司法部門、社區(qū)組織、社會媒體、學生家長等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這一提議得到了學校董事會和法院的支持,他們認為,如果學區(qū)的任務不包括學校安全,那么學校的工作也就難以保證學區(qū)的安全。
2.不同的學校要制定不同的安全計劃
學校安全計劃要依據學校教育對象的年齡特征、學校所在地點等主客觀條件來制定。學校管理工作可以概括地分為計劃、實行、檢查、總結四個階段。學校應將制定安全計劃作為學??傮w工作計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此基礎上采取各種措施實施安全計劃,包括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對教職工工作狀況的檢查、監(jiān)督,對學校工作督導評估以及此后的總結反饋等,確保學校安全工作列入日程。
3.與其他社會力量形成協(xié)議
美國認為校董會和學校行政人員不可能獨自維護學校安全,因此需要其他社會力量的協(xié)助。保證學校安全不能等事故發(fā)生之后再來檢討事故發(fā)生的原因,而應該采取積極的行為防患于未然。積極的行為有多種表現(xiàn)方式,無論哪一種方式都應反映教育者的主動性。
4.制定危急情況管理政策,進行學校安全訓練
美國要求每一所學校和學區(qū)都要有一個可操作的危急情況管理計劃,包括管理人員、學生、家長,協(xié)調法律實施部門、社區(qū)危急情況服務部門和媒介部門等。但僅靠計劃和書面協(xié)議是不夠的,還要體現(xiàn)在長時間訓練之中,使學生和教師知道怎么做,同時學校設施的建設也要對此有充分的考慮。
5.在學校中公布危險性的境況和人員
學校公務人員要注意學校和學校附近的危險性人員,同時要注意具有危險性的學生的轉入或在學區(qū)內的就學??傊?,保證學校安全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學校沒有安全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便無法論及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
6.保持與學生的接觸
美國督導者總結認為,當糟糕的事情要在學校發(fā)生時,學生總是說:“我擔心這種事情發(fā)生”。這表明,如果你知道了學生擔心的事,就可能防止悲劇的發(fā)生。因此,美國要求教育者在學校中進行走訪,與學生交談,觀察學生的生活,了解他們的憂慮,并要鼓勵家長和教師去做這些事情。
再過幾天就要開學了,從幼兒園到小學,這是兒童經歷的一個重要轉折,對兒童的身心將產生重要影響。抓好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關鍵是要幫助兒童邁好學校生活的第一步,使他們比較快地自覺適應學校生活。
作好入學準備孩子要入學了,家長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
據《文匯報》報道:家長要給孩子樹立“上了學我就長大了”的觀念。孩子上幼兒園時不想去就可以不去,但進小學后,不去上學就會耽誤功課。因此,家長要讓孩子把上學當成一個轉折點,從此不能任性而為了。家長應利用孩子對上學充滿渴望的心情,經常給孩子提一些要求,對孩子的一些缺點進行糾正。
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體說,就是家長平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坐得住、聽得懂、表達得清”。比如看電視時,要求孩子坐下認真地看20分鐘,再給孩子提提問題,看看孩子聽懂了嗎,聽聽孩子的回答,聽他是否表達得清楚,口齒是否伶俐。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讓孩子養(yǎng)成定時看書、定時喝水、定時入廁的習慣,這樣將有利于讓他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
家長要引導孩子適應集體生活。校園中兒童的地位不像在家庭中那樣,孩子不僅要收斂以自我為中心的作風,還要養(yǎng)成助人為樂、關心集體的品德,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父母不能給孩子灌輸“不能吃虧”的觀念,而應教育孩子禮貌待人,讓孩子盡快地適應新的集體,這對他們學習興趣、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都十分有益。
家長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初入學的孩子往往穩(wěn)定性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當孩子看書寫字時,家長應盡量避免在旁大聲講話或看電視,最好坐在孩子身邊和他一起看書,既能起到督促作用,又創(chuàng)造了學習氣氛。小學一年級不留家庭作業(yè),因此,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并給予輔導。
家長應鼓勵孩子與其他同學比一比,但不要過分苛求孩子的學習成績。如果家長過分看重學習成績,經常對孩子進行批評指責,容易使兒童產生挫折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因此,家長對孩子要多鼓勵,多肯定,多與孩子溝通,培養(yǎng)孩子積極向上的精神。
謹防三種誤區(qū)
現(xiàn)在的孩子在智力因素上沒有太大差別,差別主要在非智力因素上,這種差異主要是習慣培養(yǎng)造成的。孩子的表現(xiàn)取決于父母的投入,而父母在對待孩子入學這件事上常存在一些誤區(qū)。
誤區(qū)一:家長不夠盡責。有的家長認為給孩子找一所好學校、一個好班級或一個好老師,就萬事大吉了。尤其是一些事業(yè)型的父母,兩人工作都很忙,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認為由老師全權代勞就行了,平時也不與老師溝通。一旦孩子出了問題就急了,再打罵孩子,如此教育往往適得其反。
誤區(qū)二:父母對學校的期望值過高。許多家長給孩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這樣做其實是拔苗助長,孩子會感到壓力很大,學習起來反而有負擔,所以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一定要適度。
誤區(qū)三:忽視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說到底,孩子的差異是由于家長對孩子習慣的培養(yǎng)造成的。如有的家長在孩子不聽話時會說:“上了學,讓老師管你?!边@樣孩子會對學校產生懼怕感,上學后表現(xiàn)為事事膽小。
新生三個變化
六七歲的兒童上學了,他們的生活將發(fā)生三個方面的變化。
一是主導活動的變化。入學前,兒童的主導活動是玩,他們常常做游戲,沒有任何學習上的壓力;入學后主導活動是學,他們的心理發(fā)展起了重大變化,游戲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需要,學習成了最適合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的活動。
二是社會角色的變化。學齡前兒童是貪玩的,是寸步不離成人照看的孩子;一入學就不同了,他們是集體的正式成員,必須嚴格遵守學校和班級的一切紀律,如按時上學、認真完成作業(yè)等,學生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為學校和班級爭取榮譽。所以,一年級小學生看到自己角色的轉變又高興又自豪,家長要十分關注孩子這一心理發(fā)展,對“入學”給予高度重視。
三是人際關系的變化。兒童入學前與家庭成員的依附關系密切,一舉一動都是成人指點;入學以后,兒童每天都要離開家長在學校獨立生活,這將進一步促進兒童從依附向開始獨立生活轉化。他們的交往圈子,不再是家庭內有限的幾個成員。
新生三種表現(xiàn)
新生入學要經歷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的表現(xiàn)各不相同。
第一個時期是興奮期。兒童入學前心情激動,興奮得睡不著覺,充滿自豪感,都有當個好學生的愿望。
第二個時期是厭倦期。開學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新鮮感逐漸消失,加上在學校生活感到紀律上受到了約束,生活上又緊張,學習知識不如想象的那樣容易,有一部分學生感到負擔重而不想上學。
第三個時期是適應期。開學兩個月后,如果學校與家庭教育跟得上,就能使孩子較快地適應并喜愛學校生活。
幼兒入小學之前應做一些適當?shù)臏蕚?,這已是小學教師、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的共識,但是,哪些準備是最重要的呢?在這個問題上,他們的認識卻大相徑庭。
有些人認為:所謂準備應是物質方面的準備,如準備好書包、文具等。相當一部分教師及家長認為:幼兒入學準備應是提前讓幼兒學習一部分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如認拼音、做數(shù)學題等,以為這樣可減少幼兒入學后的學習難度和學習量,約兒能較快地適應小學學習。但是“幼小銜接”(國家教委“八五”重點科研課題)研究結果表明:第一,幼兒入學后學習感到困難的真正原因是幼兒能力發(fā)展水平低,即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差,表現(xiàn)為學生對小學的學習內容──符號學習(文字,拼音、數(shù)字均為符號)感到聽不懂、不理解、沒掌握。第二,幼兒入學準備不足的另一個方面是社會適應能力發(fā)展得差,即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規(guī)則意識、任務意識發(fā)展水平低,這直接導致一部分幼兒入學后不能主動、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不如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yè)等。
研究還表明:這兩種準備之間有極高的正相關關系,即社會適應能力發(fā)展水平低的幼兒入學后學業(yè)成績差的較多。
以上研究結果給我們的兩點關鍵性啟示是:
①我們不能就知識準備論知識準備,而要看到學習困難背后的能力原因;
②幼兒入學準備是全面的準備,不僅要在學習能力方面做好準備,而且要發(fā)展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因為它內在影響著幼兒的行為。
根據以上思路,幼兒入學準備的核心應該是:
①發(fā)展幼兒與學習活動有關的心理能力,即:觀察、比較、分類、歸納、概括、想象、表達、邏輯思維等能力;
②發(fā)展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即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與執(zhí)行規(guī)則的能力,培養(yǎng)幼兒任務意識與完成任務的能力,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性與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幼兒人際交往能力等。
兒子認字不算早,還有一個月就要三周歲了才在某一天的晚上睡覺前拿著他的汽車圖片,不依不饒的問我每個字念什么,之前他既不想認識,我也沒想著教他,為這爺爺奶奶沒少和我們急,還好離的遠,要不然婆媳關系定然因為這個而緊張。言歸正傳,關于認字,我認為還是把權力教給孩子,不要自作主張,我相信,每個成長的孩子都會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需要,當他需要認識字來解決問題時候必然會尋求幫助,這時候我們的耐心的教導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為什么要指讀?
早期的時候兒子就是認識他的汽車卡片,慢慢地過渡到所有關于汽車的書籍,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會陪他一起讀卡片,讀書,而且我不僅僅讓他用手指指讀,也要求自己再給他讀書時候指讀,這樣做的效果就是,孩子會知道你在讀的是哪個字,有的家長可能發(fā)現(xiàn)孩子有的字有時候認識有時候不認識,那就說明孩子認識的不是字,而是認識的字所在的位置時候,換了位置就不知道了。所以說指讀很重要。不必要求孩子每天認識多少字,這個沒關系,你在閱讀時候他會隨著你的手指慢慢在學習,有一天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自己也會慢慢地把故事讀下來了,雖然有的字還是不認識。
二、一個字讀半邊怎么辦?
孩子識字量慢慢地積累后,家長會發(fā)現(xiàn),孩子遇到自己不太認識的字時候會自己發(fā)明讀音,但是大多數(shù)是這個字的偏旁,或者是形旁或者是聲旁,這時候不要說他不對,而是要表揚他:“這個字你認為這樣讀啊,我發(fā)現(xiàn)你很有創(chuàng)造性啊,不過呢你看看這個字和你認識的那個字長的一樣么?”我相信孩子這時候一定會發(fā)現(xiàn)不一樣,而且非常希望你能馬上告訴他區(qū)別,多好的教孩子的機會啊,一定要把握住哦。
三、為什么要讀短小的故事?
初初對識字感興趣的孩子不要給他很長的故事去閱讀,太過繁瑣的故事會影響孩子情緒,短短一兩頁還有不少插圖的故事書是最好的,情節(jié)簡單有趣,孩子也愿意去讀。也不要著急去讓孩子讀很多的小故事,或許他一遍一遍的就讀一個故事,也要一遍一遍的鼓勵他讀的真好。
四、為什么要認字?
身在北京的家長一定都會面對幼升小這個大問題,幼升小還有一關就是面試,而面試題呢又是花樣繁多,有的要求孩子自己讀題目來做,假如不會呢,大概就會遇到一些麻煩了。所以呢,認字在這里就凸顯了它的重要性了。這也是大環(huán)境所致,沒法子,大家就克服一下吧。
咱們的漢字很有意思,一個字就是一個字,不像外國字,n個字母組成一個單詞,我覺得比起認識英語單詞要容易得多,而很多專家的早教言論都會引用國外的案例,所以呢,個人覺得還是應該根據孩子情況自己按需教育吧。
1.重視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每個家庭都能做到。對孩子進行合適的、正確的早期教育,就很難做到了。有些父母過分注重知識型的學習傳授,如:這是毛,這是手(配放大的字),只告訴孩子字的讀音,但沒有幫助孩子分析字形。所以孩子以后無論在讀還是寫上,都會把兩字混淆。所以,除了知識的傳授,家長更應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6歲的孩子,思維能力由具體形象向抽象邏輯過渡,特別是入小學后,心理活動要求增高,因此,家長要在觀察力、抽象概括力、分析綜合力、分類力、判斷推理力幾方面促進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孩子不僅知道某一事物的結果,還要了解事物變化的具體過程。如解答應用題河里有一群鴨子,游走了三只,還剩三只,原來河里有幾只鴨子?孩子都能回答出6,但是具體用什么方法計算,有些孩子就會說減法,6-3=3。這就是孩子在思維中的障礙,不能清楚地理解事物變化前后的關系。家長應讓孩子知道什么是知道的數(shù),什么是不知道的數(shù),幫助孩子理解誰與誰比,知誰求誰,誰大誰小的關系,真正掌握解題方法。凡知識型的內容,都有孕含著智力活動的要求,家長如果能在智力要求上把握契機,那么孩子在知識積累的同時,智力也會較好地準備。切不能孩子提出問題后,父母只回答結果不講過程應付了事。
2.提高孩子對語言的理解水平
在小學一年級開學的頭幾天,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插曲:家長叮囑孩子下課放學后早點回家,不要在學?;蝰R路上玩,孩子竟然一節(jié)課后就背起書包回家了:老師讓學生回家寫三個生字每個生字寫五遍,孩子竟寫成五花八門的格式,有三個字寫三遍的,有一個字寫三遍的,五遍的,甚至一個字寫滿一頁紙,有的孩子干脆一個字不寫,不知道老師曾布置過作業(yè)。之所以發(fā)生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現(xiàn)象,是因為孩子不理解老師的語言,只有那些千叮呤、萬囑咐的重復提醒才能記住。
因此,父母沒有事可以和孩子多交談,不要再有重疊詞,如飯飯、覺覺等,語言要逐漸精煉、復雜。閱讀故事時,不要孩子一問就停下來解釋,要讓孩子能聽過全文自己根據情節(jié)消化體味其中的語句、詞匯,多讓孩子談談所見所聞,學習一個事物的多種表述方法。如爸爸、媽媽和我在家里。這是我的家,我家有爸爸、媽媽和我這座漂亮的房子就是我家……等不同方法表述。
在幫助孩子理解語言上,多布置任務也是促進孩子水平提高的一種好形式。家長要以每天布置一個任務,由含一個條件的任務逐漸過渡到多重的常有多種指令的任務,為入小學對語言特別是任務性語言的理解打好基礎。比如,請你去拿一張小凳;請你去拿高的小凳;請你去廚房的陽臺上拿小凳……
3.加強與學習有關的技能準備
父母應為每個孩子準備一只雙肩背書包,一個鉛筆盒,2根鉛筆,一張墊紙板及尺子、橡皮、削筆刨、田字格本、漢語拼音本、算術本等,每天規(guī)定10-20 分鐘時間與孩子一起寫數(shù)字及圖案符號。在書寫過程中,要提醒孩子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兩腿與肩平寬、雙肩放松、胸與桌一拳、眼與桌一尺、手指離筆尖一寸。書寫的內容可以是阿拉伯數(shù)字1-10,也可以在田字格中畫有趣的圖案,如小花、小草、小門,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在書寫過程中,一定要提醒孩子按規(guī)定的筆劃順序及空間位置寫,在書寫的基礎上,要善于利用周圍的文字環(huán)境讓孩子認識,激發(fā)孩子對文字的興趣,使之對于抽象符號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為其思維水平躍向新的高度創(chuàng)造條件。
一直都以為,美國的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是很輕松自在的。
但最近,當我再次來到美國,卻發(fā)現(xiàn),美國的許多中小學、幼兒園的孩子們也開始“累”了!學校和幼兒園為孩子們提出的新口號竟然就是我們國人耳熟能詳?shù)摹摆A在起跑點!”
新年一過,美國各地的學校便紛紛開始選優(yōu),紐約市公立小學zy班考試隨之展開。今年1月8日,家住曼哈頓的高太太,帶著4歲半的女兒到上東城一所小學參加zy班考試。高太太已是第二代華裔移民,先生是白人。她告訴我:女兒在語言、閱讀、數(shù)學等各方面表現(xiàn)都比較突出,但還是怕孩子考場發(fā)揮不好,所以心里焦慮不安,仿佛自己和女兒一樣在挨考!她說:“在紐約市,孩子能考上zy班,父母就像中億萬大獎一樣!所以,心里能不急嗎?”
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附屬中學是一座明星中學,這座中學在家長和學生心目中宛如一座神圣的殿堂,錄取難度全美第一。
今年,紐約市有6年級學生25000人。經過層層淘汰選拔考試,有2600人有報考亨特中學的資格。入學考試那天,恰遇新年后的第一場大雪,紐約市區(qū)有的地方積雪有一人多高!天還未發(fā)亮,小車埋在雪中,無法開動,家長們便帶著孩子乘坐地鐵趕往考場。上午8時才放人進門,白雪中,排隊的長龍連接幾個街口。膚色不同的孩子們拿著準考證,在大雪和寒風中跺腳發(fā)抖!
孩子們進考場了,數(shù)千名家長繼續(xù)在考場外挨凍等候。
考試一個月后,英文和數(shù)學總分排前500名的學生,方可進入下一輪考試。寫作分數(shù)排在前173名者,就是最終的被錄取者。這個錄取率是2600考生中的6%,是全紐約市6年級學生中的0.7%。一位白人家長說:“孩子進了亨特中學,倘若左腳邁不進哈佛,右腳也可以跨入耶魯!所以,吃點苦,受點累,花點錢,值得!”
美國不少家長,為能讓孩子上一流的學校,不惜花大價錢請家庭教師,為子女進行密集性補習。有的補習100小時,收費高達11500美元!
美國人這是怎么了?是咱的東風西漸了嗎?還是同為天下父母,美國家長和中國家長一樣,長著一顆同樣的心啊?
網友評價:
boywk:這不是希拉里領銜搞的么,要改變美國教育的現(xiàn)狀,提高教學水平。
zhangwei0808:信則有,不信則無
和悅者說:讀了感覺有些搞笑~
likefuyb:比較早看到的,就是所謂的兩次大規(guī)模的白人搬遷,white flight.也翻做“白人逃跑”
likefuyb:也開始跟中國學了,以前白人大規(guī)模搬家有兩次,一次是搬離黑人多的地方,怕孩子被帶壞;第二次是搬離中國人多的地方,孩子成績比不過中國孩子,自信心被打擊慘了
專業(yè)圍觀的:我相信這個,美國人的蛋糕也越來越小了,而且外來人口的沖擊,使這些白人也開始有緊迫感了,一點都不奇怪
onechild: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估計哪里都好不敢松懈。 看看今年高考剛結束,香港各大學的錄取分數(shù)線都提高了,提供獎學金也似乎少了些。
axiang11111:這句話毀了多少孩子
bjtao:原文中漏了一句話,很關鍵:“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附屬中學是一座明星中學,學習刻苦的亞裔學生占47%以上。這座中學在家長和學生心目中宛如一座神圣的殿堂,錄取難度全美第一?!?/p>
wan1223:家長都是一樣的
家庭作業(yè)是徒勞無益的負擔,還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補充,這一直是教育界爭論不休的話題。我們看看美國學者的相關研究結果是否對我們有所啟迪。
怎樣布置家庭作業(yè)最有效果?
美國密蘇里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哈里斯長期致力于家庭作業(yè)有效性的研究。他發(fā)現(xiàn),在14~16歲的中學生中,做家庭作業(yè)的學生比不做家庭作業(yè)的學生成績優(yōu)秀。在小學階段,家庭作業(yè)對學業(yè)成就的影響不明顯。
因此,哈里斯認為,不同年級的家庭作業(yè)應有不同目的。低年級學生主要通過家庭作業(yè)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高年級學生則要通過家庭作業(yè)促進知識的習得和技能的強化?,F(xiàn)在,哈里斯關于如何布置家庭作業(yè)的很多建議已被美國教育行政部門采納,其中包括:
1.家庭作業(yè)一定要有必做部分。對于必做的家庭作業(yè)完成有困難的學生應提供補償教育機會。
2.家庭作業(yè)一定要有選做部分,充分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
3.所有家庭作業(yè)都必須規(guī)范批改,以作為診斷學生學習問題和實施個別化教育的依據。
4.家庭作業(yè)中涉及的內容都應在正式上課之前或之后出現(xiàn),對課堂教學內容構成有益的補充。
5.家庭作業(yè)不應被用來傳授復雜的技能,而應該關注簡單的技能或整合已掌握的各種技能。
6.學校不應過多向家長強加指導家庭作業(yè)的責任,家長要做的是營造能夠促進孩子獨立學習的氛圍和環(huán)境。
什么樣的家庭作業(yè)最有意義
要給更多的孩子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最好的辦法就是使家庭作業(yè)貼近生活。家庭作業(yè)不應再是簡單的抄寫和計算練習,它包括了發(fā)生在學校之外的有助于身心成長的經驗。作業(yè)的形式可以是讀書、聽廣播、看電影等。貼近生活的家庭作業(yè)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毅力、責任心、自信心、成就感和時間管理能力等方面都表現(xiàn)出積極的作用。實踐證明,這種貼近生活的家庭作業(y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學生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社會對自己所學知識的需要,因而,他們對學校也會產生一種更為積極的態(tài)度。
如何指導家庭作業(yè)最有幫助?
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在家庭作業(yè)上需要幫助的程度主要受年齡和學習習慣影響。為避免越俎代庖,家長和教師需要弄清學生作業(yè)問題的癥結所在,以一個合作伙伴的角色介入問題解決的過程。對家長的建議包括:
1.保證孩子每天晚上都有一定的家庭作業(yè)時間。
2.過問孩子是否理解家庭作業(yè)的要求。如果不理解,要與孩子一起解決一至兩個問題作為示范。
3.讓孩子把教師批改過的家庭作業(yè)拿給自己看,以便對孩子哪里沒過關,哪里掌握得很好做到心中有數(shù)。
4.在家長和孩子都不理解家庭作業(yè)的要求時,或家長也不能夠提供幫助時,切記不要害怕跟教師聯(lián)系。
5.任何時候都不要替孩子做家庭作業(yè),而是要幫助他們學會自己完成。
6.讓孩子們知道家長對家庭作業(yè)非常重視。
7.對孩子作業(yè)的進步要當面表揚,并且形成習慣。
8.讓孩子把得意之作收集起來,創(chuàng)建一個“代表作品集”。
相信《美國學前兒童的入學準備》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入學準備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到了可以入學讀書的年齡,心里非常高興,當他背上新書包跨進小學大門,別人稱他是小學生時,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份已經改變了。孩子具有自尊及獨立自主的感受,但孩子不知道進入小學以后,環(huán)境改...
如何作好小學入學準備 再過幾天就要開學了,從幼兒園到小學,這是兒童經歷的一個重要轉折,對兒童的身心將產生重要影響。抓好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關鍵是要幫助兒童邁好學校生活的第一步,使他們比較快地自覺適應...
兒子認字不算早,還有一個月就要三周歲了才在某一天的晚上睡覺前拿著他的汽車圖片,不依不饒的問我每個字念什么,之前他既不想認識,我也沒想著教他,為這爺爺奶奶沒少和我們急,還好離的遠,要不然婆媳關系定然因為...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