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一個具體的活動設計方案。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學校為中心,家庭為輔助來進行教育的!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態(tài),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與校園之間的資源對幼兒進行教育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做一個好家長的幾個小竅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做一個好家長的幾個小竅門
家長朋友們都知道,教養(yǎng)孩子恐怕是人生最富有挑戰(zhàn)性的一件事了。至于應該如何教養(yǎng)自己的孩子,每個人的做法可就大不一樣了。其實,做家長和做其他事情一樣,也有一些即簡單易做又行之有效的竅門。今天向大家介紹幾個教育小竅門,您不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試一試。
竅門一:要經常稱贊孩子有意或無意中做出的善意行為。比如孩子對同伴表示謙讓、在車上為老年人讓座位、這些都值得家長贊賞。人們往往意識不到,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社會里,由于成年人承受著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常會把孩子的好心和善意當成理所當然而忽略不記,只把眼光放在孩子的“錯誤”與缺點之上。而經常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鼓勵和贊賞他的良好行為,孩子心目中就會有一個積極的自我形象,使他對自己更加有信心,在別人面前也會感到自尊,會逐漸長成一個富有道德感的孩子。
竅門二:盡量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問題,避免過分擔憂孩子的一些小是小非。要做到這一點的確不太容易,因為家長們似乎天生就習慣為孩子的一切擔憂。其實,很多研究發(fā)現(xiàn)都告訴我們,人們越是往消極的方面去想問題,消極的后果就越容易發(fā)生--比如,孩子吃東西多一點兒就怕孩子長成肥胖癥,吃得少了又怕他營養(yǎng)不良,結果在管制或強制孩子飲食的同時,家長的做法卻在無意中助長了孩子的行為。所以,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不如暫且放孩子一馬,給他留一些空間去嘗試。
竅門三:家長們要學會經常透過孩子的眼光來看世界,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經常用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用孩子的頭腦來理解周圍世界、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看法,都是培養(yǎng)促進親子關系強有力的聯(lián)結點。家長們不妨試一試,每個星期里都找上那么一兩次機會,遏止住自己想批評教導孩子的沖動,讓孩子放心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最后還有一點是,父母親應當有意識地放下自己的家長架子,不要總是天天嚴肅,事事嚴厲;而要盡量多對孩子微笑、多和孩子一起度過一些歡樂時光。微笑的父母能夠培養(yǎng)出樂觀的孩子,樂觀的孩子會具有積極向上的進取心,樂觀的孩子長大更可能會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這樣簡單的一件事,好處卻那么多,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yjS21.Com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近日,一檔明星夫婦育兒體驗觀察記《萌仔萌萌宅》的綜藝節(jié)目播出后,收獲口碑、收視齊佳,據骨朵數據網絡綜藝榜顯示,自開播以來,網絡播放量均排名前三,真正掀起新一輪爆款級親子綜藝熱潮。節(jié)目中,四個可愛的寶貝各有特色,吸粉無數,小編也是其中一個忠實的粉絲。
而現(xiàn)在,80和90后已經逐漸結婚生子,邁向人生新篇章,但是對于如何養(yǎng)育孩子,卻顯得力不從心。因為很多80與90后都是獨生子女,本身自己還是孩子,雖然對親子生活充滿著最大的憧憬和熱情,卻又由于缺乏經驗而“懼怕”“家庭文化”?!凹t心夫婦”是當下80、90后年輕夫妻典型的家庭生態(tài):愧疚于對四位萌娃照顧不周,兩人也常在節(jié)目中表現(xiàn)出對照顧萌娃的有心無力和對萌娃父母的抱歉,而這正是當今現(xiàn)實社會 “二人世界”家庭婚姻中普遍的現(xiàn)象。
親子關系是指父母子女關系。在法律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父母和子女是血緣最近的直系血親,為家庭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良好的親子關系是親子教育的基礎,只有在關系和諧的狀態(tài)下,孩子才會尊重父母,接受父母的教育。父母要想更好地教育孩子,就需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就需要學習有效的溝通方法,有效的溝通方法是一門藝術,是每一個為人父母都需要學習的。親子關系如何提升,告訴您幾個小竅門吧!
閱讀
跟孩子共讀一本書,可以促進孩子好習慣的養(yǎng)成,提升孩子的讀書興趣,增進親子間的交流;然后,和孩子一起討論和回味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讓孩子說說在書中最感興趣的故事,啟發(fā)孩子;對書中的人物進行比較,尋找書中每個人物身上優(yōu)秀的和有“閃光點”的地方。
溝通
經常和孩子們聊聊天,跟孩子說說自己工作上的事,聽孩子說說他們學校里發(fā)生的事;如果覺得孩子和自己有些疏遠,不妨和孩子交換一個小秘密;多和孩子聊一些他們更感興趣的話題。
和孩子一塊進行一項運動
讓孩子到室外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孩子一同參加一項體育項目,是一家人親情互動與情感升華的大好機會;家長對運動的理解和參與,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旅行
抽個假期,和孩子進行一次家庭旅行:培養(yǎng)孩子關心天下的廣闊胸懷;讓孩子知道世界大地紛繁多樣;讓孩子的眼界不僅僅局限在書本上;讓孩子參與制定家庭出行方案、參與管理日常開支,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財富管理能力;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認識力,拉近親子關系、增加孩子的幸福感。
自立
可以先簡單地讓孩子參與到一道菜的制作中,和孩子一同做一道菜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洗襪子、分類衣物、整理衣柜,收拾房間等等小技能,也讓孩子參與。
家規(guī)
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家規(guī),避免孩子問家長,“為什么你能做,我卻不能呢?”有了家規(guī),家里變得民主了,孩子也變得更自覺。
盡孝
對于家長、孩子來說,盡孝不是一件復雜的事,想要教會孩子有孝心,自己必須以身作則;帶孩子多去看望老人長輩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里,都會模仿,父母對老人的態(tài)度,會對孩子產生不小的影響。
幼兒園家長會是加強家園之間聯(lián)系,更好形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力的有效形式,同時也是家長間溝通分享育兒經驗的良好平臺。家長的教育理念提升了,孩子才能在更科學、更有效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中健康、快樂的成長。今天非常有幸能在這樣一個平臺與老師和各位家長分享經驗、總結教訓。結合自身的經歷,我主要結合以下幾方面的感受與家長們進行了分享:
一、尊重天性
尊重孩子愛游戲的天性。孩子是好游戲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他們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工作”,在游戲中身心才能獲得充分的、健康的發(fā)展?,F(xiàn)在的孩子更健康、更聰明、更具有潛力,更愿學習、更好奇、更敏感,更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他們對世界充滿興趣。家長就要從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出發(fā),尊重孩子的選擇,避免孩子生活在家長的包圍之中。
二、注重引導
兒童教育專家羅玲提醒家長,不要做負面語言愛好者,要多使用正面語言引導孩子向前看,向好的方面看,建立積極樂觀的思維模式。把“管”的想法變成“給予幫助和支持”。通過建立和諧的家庭氛圍,鼓勵孩子主動做事,講有關勇氣、堅持等主題的故事,示范怎樣面對錯誤等正面建設來逐步引導孩子。
同時,我認為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孩子的教育,一個是教,一個是育。家長對自己嚴格要求了,才能對孩子嚴格要求。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三、寓教于樂
要做一個有趣的家長,盡量提高自己的游戲力。以故事的方式和孩子講知識講道理,對他來說才有效果。把自己變成故事媽媽:早晨了,小被都睡醒了,要變形成小汽車了;穿衣服是鉆山洞;刷牙是給小牙寶寶洗澡……
我也會采取制定時間表并標記獎懲、小黑板上與孩子互寫提醒、制作并佩戴按時帖等孩子喜歡的方式,讓他看到時主動提醒他自己,效果還不錯。
四、讓孩子懂得規(guī)則與后果
家長應該找準自己的權力所在,也就是哪些該管,哪些不該管。孩子感覺自己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內心就會更有力量和信心??梢院秃⒆右黄鹬贫ㄒ?guī)則,如果違反了,就真的讓孩子承擔后果,但這個后果應該是適合孩子的年齡和理解能力的。等孩子認可后果以后,讓后果去說教,家長不要去批評孩子,而是一定要適當地引導他,并幫他積極的想辦法,這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意義。
五、有耐心,讓孩子換位思考、自我管理
孩子喊不聽的情況可能每位家長都遇見過,但其實問題可能出在家長自己身上。家長要盡量做到少嘮叨,找到合適的方法去引起孩子的注意,并耐心的等待反饋,誰都不可能隨時處于起跑狀態(tài),幫孩子看到整個情形,讓他自己有緊迫感。如果家長在孩子真的需要你才出現(xiàn),那家長的意見和提醒將會得到更多的尊重。也可以和孩子換位思考,把他的事情交給他自己。用鬧鐘或定時器來取代監(jiān)管和催促,效果一定更好。
以上就是我向各位家長分享的內容,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孩子在長大,家長也在成長。非常感謝中五班的老師能給我這樣與其他腳掌溝通交流的機會,同時,也希望這樣的活動以后還可以繼續(xù)開展,以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幫助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
遇到溫柔細心又有經驗、負責任的老師,是中五班孩子的幸運,也是每位家長的幸福。在女神節(jié)到來之際,感謝三位老師和幼兒園所有老師的辛勤付出,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健康幸福!
一、愛
做父母的都會愛自己的孩子,怎樣才是真正的愛,卻大可商榷?,F(xiàn)在普遍方式是,物質上無微不至,精神上麻木不仁。在我看來這不一定是愛,真正的愛一定會努力讓孩子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以此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礎,舍得花時間和孩子游戲、閑談、共度時光,讓孩子經常享受到活生生的親情。
二、誠信
父母要培養(yǎng)一個有責任心,以誠待人的孩子,就要以身作則,做誠信的表率。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行動對孩子來說是無聲的語言,有形的榜樣。“人無信不立”,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誠信習慣,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待孩子一定要誠信,不要說話不算話。因此,父母在向孩子許諾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能言而無信,答應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不能兌現(xiàn),應及時向孩子解釋,向孩子道歉,讓孩子從內心理解和原諒父母,事后父母應設法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如父母言而無信,一而再,再而三,孩子會對父母產生不信任感,并認為說了話可以不算數,慢慢地他們也會這么做。
三、自尊
自尊心是一個人品德的基礎。孩子的自尊心像稚嫩的小苗,一旦受到傷害,會留下難以愈合的傷口,甚至會影響他的一生。作為父母的我們應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并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不粗暴的對待孩子,作為爸爸媽媽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向孩子講清簡單的道理,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從他人的位置考慮問題的習慣,從而懂得只有尊重別人,才能被別人尊重的道理。孩子爭強好勝,有上進心,并且希望得到家長的贊許,但由于年幼無知,難免出現(xiàn)過錯或做事不如大人意。對此,不能過多責備孩子,而應抓住其微小進步,激發(fā)孩子的積極性,使他們克服不足,讓他們在不斷的進步中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當然,一味地表揚、獎勵、贊許孩子,會使孩子產生虛榮心。必要的批評,慎重的處罰,也是培養(yǎng)孩子自尊心的一個很好的手段。
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家長耐心,細心,以上是和女兒的相處中琢磨出來的,和各位家長交流分享。
觀察了兒子幾天,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兒子每天早上喊著:“我不上幼兒園!幼兒園不好!”的話,一天天推遲,而且聲音越來越小,越來越微弱,表情不再痛苦!今天早上看我要上班走了,竟然又說上:“我不上幼兒園!”有點惡作劇的表情,看我背包竟然說:“媽媽包里能變出什么呀?”結果發(fā)現(xiàn)了一塊水果糖,就嚷上了:“給我吃吧,給我吃吧?!”我逗他說:“你表現(xiàn)好才能吃!”“我表現(xiàn)好了!”“你怎么表現(xiàn)好了?”“我快樂了!我喜歡幼兒園了!”瞧瞧這孩子為了一塊水果糖,就失去立場,還是小孩子呀!別小看這一招,這可是吸引剛上幼兒園讓孩子喜歡幼兒園的一個小招,像我和兒子之間就有一個小秘密,就是接他的時侯或者回家時他如果表現(xiàn)很好,可以得到仙女變成的一個神秘禮物。當然這些獎勵不能用的時間太長,孩子適應后就要趕緊撤出,否則會成習慣。
(二)、飲食和上幼兒園時間上的調節(jié)
其實兒子上幼兒園,基本上已經適應了,只是不喜歡一天圈在一個地方受拘束而已。兒子自從上幼兒園,吃睡沒太大變化,我觀察幾天他早上起來的晨尿,發(fā)現(xiàn)尿液清亮,不發(fā)黃,說明沒有上火,大便也和以前正常,以前早上起來嘴里有時會有味,現(xiàn)在也沒有了。這些想想可能得益于我進行的飲食調整,早上起來我都會讓兒子先喝一點涼開水,玩一會后再吃飯前半個小再吃一大塊蘋果,同時還多煮一些紅糖大棗水喝,也可以多給孩子喝點金銀花、菊花飲,這多少可以減少孩子上幼兒園的焦慮不安之火。在上幼兒園時間上的按排,我們以早餐時間而定。一般情況下餓了就在家吃早飯,不餓就到幼兒園去吃,沒吃早飯就早去幼兒園趕上幼兒園的早餐,在家吃了早餐可以晚去幼兒園。兒子也很適應這種變化。這樣的調整也讓兒子早早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去了幼兒園后不但沒瘦反而胖了呢。所以媽媽要用心觀察,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按排孩子的飲食和上幼兒園的時間,幫助或者說協(xié)助孩子盡早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減少孩子的焦慮和不安。
(三)、接孩子回家后全身心和孩子在一起
這一點很重要,想想孩子在幼兒園待了一天,回到家后如果家長不全身心陪伴,孩子焦慮的心情怎么能完全釋放?像我一般接兒子回來時在路上我們就開始瘋上了,一般我們跑步比賽,我喊“一二一”跑在前面,兒子大喊:“等等我!”追上來,追上時撲到我身上或騎在我身上,然后哈哈大笑,有時我們走在道邊上,兒子專走窄窄的小道上練習平衡,快倒時大呼:“媽媽,救命!”哈哈大笑之中我們回了家?;氐郊液笪覝蕚渫盹?,他開始玩喜歡的活動,等我收拾完一切,我們又開始做一些兒子喜歡和感興趣的活動,比如他喜歡炒菜和大鍋,我們會看一些圖片或者講一些故事;他喜歡企鵝,我們抱著企鵝描述著企鵝是如何從南極跑到我們家床上的,邊講邊做動作,有時讓兒子躺在床上我給他做做按摩什么的,小家伙往往都樂得不行。臨近睡覺時我們才安靜下來,洗漱完畢,陪他睡覺。因為這些全陪活動讓他全心放松,幾乎開心得不再受白天幼兒園的影響。
(四)、不追問幼兒園的事,談起時多以表揚贊賞為主
兒子在幼兒園表現(xiàn)怎么樣,我們詢問老師時都說:“我兒子今天表現(xiàn)得一定很棒,對吧?”這時老師也很配合地說:“當然了!表現(xiàn)好極了!”兒子聽在心里自然很開心。需要家長配合或兒子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我都要求老師不要當孩子的面說起,一般寫在本上給我們反饋出來最好?;丶液笪覀儾辉賳杻鹤雨P于幼兒園的任何事,后來幾天兒子自已就說了一些而且還叫出了小朋友的名字。家人忍不住談起時,大多都以表揚贊賞為主,兒子自然心情舒暢,表現(xiàn)好了。
這些都在兒子身上得到驗證,小家伙不到二周就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雖然現(xiàn)在仍有時不愿意去,但是至少孩子身心健康,快樂,這就足以說明一切。適應還需時間!有需要的家長不妨多試試一些好方法,幫助孩子盡早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先面對自己的內心,尋找這種不安全感的來源,再審視所懼怕的后果是否就是孩子的必然現(xiàn)實和事實真相…
——————————————————有時候我們難免對屢教不改的孩子大動肝火,有時候孩子吵鬧不已我們忍不住給他一點顏色瞧瞧。愈小的孩子愈不了解成人,愈容易將所有的錯歸咎在自己身上,而且會想:“爸媽不愛我了”。當孩子的心被我們傷害了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跟孩子重修舊好呢?一、首先你要先跟自己和好父母在意識到自己管教失控后的第一個念頭通常是“自責”。看著孩子受驚嚇唯唯諾諾的樣子,沖動過后的父母又懊悔又心酸,很多家長在“風暴”過后,都忍不住用盡方式去彌補、修復親子關系。家長往往一心一意“哄”孩子,很少反思,了解自己,以至于下次同樣被沖動的情緒沖昏頭腦,陷入惡性循環(huán)。因此家長要以“學到經驗”的心態(tài)原諒自己,跟自己和好,之后才可能用放松的心情與建設性的方式,和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反思當時的情緒狀態(tài)和孩子重修舊好前,不妨自己先反思當時管教失控的原因是什么?是因為當時因為某件煩心事心情很差?是因為身體不舒服?還是因為一再說教很多次都沒用,覺得自己失去耐性了?● 重新整理思緒如果你已經找到自己發(fā)脾氣的原因,接下來就是要重新思索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可能的解決辦法。例如:發(fā)現(xiàn)自己特別在意孩子頂嘴,是因為他講話的態(tài)度令人不舒服;還是自己不容許孩子有個人想法?我想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孩子?● 安定自己下次再有類似的情況發(fā)生,你不妨采用冷處理方式。比如你發(fā)現(xiàn)自己將要爆發(fā)時,先離開現(xiàn)場冷靜一下,或者喝杯水,給自己緩沖的時間。你也可以在心中默念“冷靜冷靜”整理一下情緒。二、跟孩子和好六步驟當你已經順利地找到自己情緒失控的原因,并且已經對下次同類事件準備好預案,那么接下來就是要思考如何跟孩子和好?!?1、向孩子坦誠你的錯誤其實,只要我們示弱,孩子很容易原諒我們的。家長不妨蹲下來跟孩子解釋剛才自己為什么發(fā)脾氣了,請求他原諒自己的一時沖動,讓他知道你的情緒已經平復了而且無論如何你都是愛他的。比如:“媽媽很抱歉,剛剛有沒有嚇到你?現(xiàn)在心情還好嗎?”鼓勵孩子將心里的感受說出來,以防憋在心里留下陰影。● 2、讓孩子知道你學到的經驗家長對孩子發(fā)脾氣往往只是很籠統(tǒng)地罵孩子“你怎么這么不聽話!”然后孩子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錯了。所以在求原諒的時候,不妨跟孩子解釋你這次反思學到的經驗:“媽媽再怎么生氣、傷心,也不應該那樣說話。如果媽媽下次說:‘我很生氣,因為你跟我說你要上床去睡覺,卻還在玩玩具,我有受騙的感覺。’這樣講,你會不會了解呢?”這樣孩子下次便更容易懂得你的意思?!?3、問問他,你想媽媽下次怎么辦孩子喜歡受到尊重的感覺。當孩子確實屢教不聽,而你對此又很生氣的話,你不妨主動出擊,保證自己下次不再隨便發(fā)脾氣,但是相同的錯誤再次發(fā)生,孩子想媽媽怎么做?!爱攱寢尯苌鷼鈺r,如果以這件事來說,你希望媽媽怎么說,你才會了解呢?”“下次發(fā)生同樣的事情,你不想媽媽發(fā)脾氣,你要怎么做呢?”● 4、下次讓孩子主動提醒你經過這次事件你可以和寶寶來個小約定,“下次媽媽再發(fā)脾氣的時候,你主動提醒媽媽‘不要生氣’,好不好?”這樣的方法既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發(fā)生傷害事件,又能讓孩子意識到媽媽會生氣,自己是不是也做錯事了?!?5、回到事情原點,就事論事孩子對于你剛才的情緒失控表示理解了,但為了避免同樣的應激事件再次發(fā)生,家長可以就這件事和孩子聊一聊。比如:“剛剛媽媽叫你吃飯收玩具時,你說的跟做的不一樣。如果再一次,你可以怎么做,不會讓媽媽覺得你在騙我。”然后討論這件事可以怎么解決,孩子也就懂得下次該怎樣做得更好了?!?6、謝謝孩子的原諒跟孩子和好的最后一步,不忘謝謝孩子的原諒,你可以和孩子勾勾指頭,約定彼此生氣時的表達方式不能傷害自己和別人,不隨便發(fā)脾氣,而是要用適當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心情及想法。【奶爸說】1、以前看過一段小巫說的關于對孩子發(fā)脾氣問題的自問方法,覺得是個很不錯的方式,今天分享給大家先面對自己的內心,尋找這種不安全感的來源,再審視所懼怕的后果是否就是孩子的必然現(xiàn)實和事實真相。下一次孩子的某些行為或特點讓你不滿意、擔憂焦慮、下不來臺以至勃然大怒時,先別急著對孩子發(fā)泄,而是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你是對誰不滿意?——你為什么這么焦慮這么擔心呢?——當你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大的經歷和心血,卻沒有得到期望中的收效,想一想這些期望是否現(xiàn)實?是孩子能夠達到的要求嗎?符合幼兒成長的規(guī)律嗎?有利于孩子的發(fā)展嗎?——是孩子使你失望了還是你自己造成了失望?多問自己幾個問題,答案就在你手中……2、當一個問題重復過很多遍無效時,和孩子商量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通過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想一想有沒有什么好方法,通常如果孩子自己想過并說出來后,往往效果會比你無效的重復多遍更有用當然前提一定是不帶情緒的聊天溝通出來的,如果你的情緒沒有平復,孩子只會因為緊張害怕而隨口說一些話來敷衍,為的是趕快逃開你,避免再次遭受到雷霆之怒
育兒觀念:如何做一個好父母
多讀讀育兒書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年輕爸爸媽媽們由于沒有育兒經驗,因此在在照顧寶寶或者是護理生病的寶寶的時候往往都會手足無措。那么新手把媽媽要是想要盡快的升級為合格的爸爸媽媽們的話,那么首先第一步就是需要你們多讀讀育兒書,育兒書能讓爸爸媽媽們以最快的速度了解育兒知識,并且了解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階段會遇到的問題。
在選購育兒書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們可以買那種以孩子年齡段劃分的育兒書,這樣可以了解各個時期的孩子的生理特征,喂養(yǎng)方式以及異常情況等等。又或者是可以選購關于開發(fā)寶寶智力的書,幫助自己更快體會親子互動的快樂。
參加育兒課
爸爸媽媽除了可以多讀育兒書來更了解寶寶之外,也可以通過參加育兒課來實現(xiàn)?,F(xiàn)在有很多的醫(yī)院或者是嬰幼兒產品品牌的發(fā)布會都會設有一些免費的育兒課程,這些課程的內容不僅會包括懷孕分娩的注意事項,而且還會教會新手爸媽們如果照料新生的寶寶等等,所以小編建議爸爸媽媽還是盡量要多去參加。
向老人保姆取經
對于老一輩的人的育兒經驗,很多的年輕人都會認為是已經過時的,因此在育兒方面都不會去聽取父母的經驗。其實這種行為并不是正確的,盡管老一輩的人的許多育兒觀念并不適合新時代的發(fā)展,但是還是有一些基本的育兒常識,別如孩子為什么會哭,如果安排孩子的日常飲食等等這些實踐類的日常事務卻是不受到時代的限制。因此對于寶寶這方面,小編還是希望爸爸媽媽們能聽經常像老人或者是有經驗的保姆們請教。
和別人交流育兒心得
爸爸媽媽在有閑暇的時間,可以多和一些同樣也有小寶寶的爸爸媽媽們取取經,看看他們是怎么樣照顧自己的孩子的,可以交流一些育兒心得,討教一下彼此遇到的育兒問題,這樣的話,不僅可以是的新手爸爸媽媽們更快的掌握育兒的訣竅,而且還能幫助自己的小寶寶找到玩耍的小伙伴呢!
怎樣才能改掉孩子依賴性太強的毛病。這個毛病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覺得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媽媽太“強勢”,你強他就弱,你什么都包辦了,什么都不需要他自己做了,什么都替他想到了,他還動什么腦筋,他還做什么?所以,想讓孩子少點依賴性,媽媽就要變得“弱勢”一點,給孩子更多自己思考、做事的機會。
別讓孩子覺得你太全能。孩子1歲前,媽媽全能得跟神仙似的也不為過,1歲后,全能媽媽就要在孩子面前把自己的鋒芒收斂一點,因為你越無所不能,孩子也許越無所可能。你事事都想在前面、做在前面,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就得不到很好的鍛煉,時間久了,就不只是依賴性太強的問題,還會影響孩子思維和動手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即使你很全能,最好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得太充分,不必事事替孩子包辦,有時假裝弱一點,笨一點,能很好激發(fā)孩子的潛能。
別把事情做得太完美。跟孩子一起做事情時,要有始有終,但不用次次都做得完美,有時要故意留一兩個漏洞或問題給孩子,讓他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想辦法解決。他一定會為自己能夠獨立解決問題而開心,他還會覺得不是什么事情媽媽都行的,她也有不會做、做不好的時候,只有自己動手才能彌補這個缺憾。有了成就感,他就會樂于動手做事,而不是總依賴媽媽了。
別表現(xiàn)得太堅強。沒必要讓孩子看到的永遠是你的笑臉,如果真的很委屈、很傷心,不妨在孩子面前哭一哭,但要注意不能亂發(fā)牢騷???,也是你跟孩子情感交流的一種方式,讓他們知道你也會有情緒,你也需要發(fā)泄,你也需要關心,需要疼愛。人之初,性本善,愛是天性,適時就會被激發(fā)出來,不信你試試,當你哭泣時,孩子一定會過來擁抱你、安慰你,說一些讓你感動的話。那時,你是弱的,孩子卻堅強起來,他們試圖用小小的肩膀做你小小的依靠。平時可以讓孩子幫你做事情,甚至照顧你,比如下班回家時讓他幫你拿拖鞋,累了讓他給你捶捶背,病了讓他給你倒杯水。孩子的愛心和孝心就是這樣在一點一滴中培養(yǎng)出來的。這樣的孩子,怎么可能有太強的依賴性?
別太心疼孩子。不是不讓你愛孩子,也不是不讓你疼孩子,而是有時需要把愛和疼放在心里。比如孩子摔一跤,用不著緊張地甚至大叫著跑過去一把把孩子扶起,要鼓勵他自己爬起來。真摔疼了,能看出來,這時溫柔地扶起他,一個擁抱、一個親吻足以安撫他,不用說什么情緒激烈的話,這會讓孩子覺得他摔一下真是天大的事,以后再摔跤不讓你扶才怪。一個有智慧的媽媽會用自己的言行教會孩子如何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而不是只會可憐無助地伸出手乞求別人的幫助。
別擔心孩子做不好。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需要不停的鍛煉,如果總擔心孩子把事情搞砸,不給他鍛煉的機會,他不可能做好他應該做好的事情,這種情況下,他不依賴別人還能有什么辦法?而且等他長大后,也許真的會把很多事情搞砸,因為他沒有得到過應有的鍛煉,他沒有能力做好。因此,應當盡可能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次做不好就兩次,兩次做不好就三次,總有做好的那一天,只要你不怕臟、不怕亂、不怕煩。當孩子越來越獨立、自立的時候,你做夢都會笑的。
做一個“弱勢”媽媽,得到的將是一個堅強獨立的孩子。
相信《做一個好家長的幾個小竅門》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一個具體的活動設計方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近日,一檔明星夫婦育兒體驗觀察記《萌仔萌萌宅》的綜藝節(jié)目播出后,收獲口碑、收視齊佳,據骨朵數據網絡綜藝榜顯示,自開播以來,網絡播放量均排名前三,真正掀起新一輪爆款級親子綜藝熱潮。節(jié)目中,四個可愛的寶貝...
幼兒園家長會是加強家園之間聯(lián)系,更好形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力的有效形式,同時也是家長間溝通分享育兒經驗的良好平臺。家長的教育理念提升了,孩子才能在更科學、更有效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中健康、快樂的成長。今天...
做一個負責任的好媽媽時間過的好快,學期又要臨近結束了,最近工作實在太忙,育兒心得遲遲沒有交給老師,下面就我和孩子的相處,講講自己的體會。 一、愛 做父母的都會愛自己的孩子,怎樣才是真正的愛,卻大可商榷...
讓孩子愛上幼兒園的幾個實用小竅門(一)、獎賞帶來驚喜 觀察了兒子幾天,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兒子每天早上喊著:“我不上幼兒園!幼兒園不好!”的話,一天天推遲,而且聲音越來越小,越來越微弱,表情不再痛苦!...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