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筆記。
校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孩子的教育工作離不開這兩個大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以教師為主體,促進孩子健康、和諧發(fā)展!那么,家長可以在哪些方面幫助到教師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請不要一味寵溺孩子”,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樂樂是我們班的一個小男孩。
開學(xué)第一天,他強顏歡笑來到幼兒園報道,在無數(shù)小朋友的哭聲中努力忍住了眼淚。
第二天,他調(diào)皮的本性開始顯現(xiàn),在老師組織游戲時抽空溜出了自己的位子,地上爬爬、同伴中打打。
第三天,他開始掉眼淚。送他來園的爺爺沒有驕縱他的哭鬧,掉頭就走。
說實話,我十分敬佩這樣的爺爺。
也許是因為帶過的小班中看慣了很多爺爺奶奶因為放心不下哭鬧的孩子而在窗外偷偷張望的情景吧,有些奶奶還會跟著孩子掉下心疼的眼淚。
這樣隔代寵的情況其實并不少見,我也十分能夠體諒爺爺奶奶疼愛孩子的心情。
在家里度過了兩天周末的樂樂在這個星期一又一次來到了幼兒園。
因為經(jīng)歷了周末的短暫生活,樂樂和很多孩子一樣產(chǎn)生了強烈的“周一癥狀”,哭鬧、發(fā)脾氣,不肯進教室。樂樂爺爺哄著叫他入園,卻絲毫沒有效果。
爺爺生氣了,在樂樂屁股上打了一下,正好被我看到。
我卻有些心疼,上前打個圓場,抱住樂樂進了教室。
這一天,樂樂很乖。上課認真、午睡入睡快,情緒也不錯。
第二天、第三天,樂樂一樣很乖,問他,小家伙說是答應(yīng)了爺爺要聽話,不然會被打屁屁。
下午在放學(xué)后碰到了樂樂爺爺,和他聊起了這件事,爺爺很靦腆的說:“沈老師,孩子是要好言相勸,但當孩子是在不聽話時,嚴厲的教育也是應(yīng)該的,我不懂什么,就是打幾下小屁股,不過我很控制自己的輕重,打不壞!打不壞!”
樂樂爺爺說的話很樸實,卻讓我看到了一份不一樣祖輩教育。
現(xiàn)在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都在一味的寵愛孩子,那是不是這樣的寵愛就能對孩子以后的發(fā)展都是有利的呢?
不是主張家長打孩子,但是,一定要嚴愛結(jié)合,為了孩子們的發(fā)展,請不要一味寵溺孩子。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育兒心得:不能一味放縱
轉(zhuǎn)眼間晴晴已經(jīng)從咿咿呀呀的只會躺在我懷中的小寶寶變成了一個活蹦亂跳,小嘴永遠說不停的機靈鬼了。
還記得寶寶小的時候,開始的學(xué)走路,學(xué)說話的時候,老是擔心,每天都要訓(xùn)練,開始的時候小寶寶就好像對你沒有多大反應(yīng)一樣,每天的變化好像都不大,感覺自己就是在干著急,可是慢慢的,等到有一天了,寶寶突然能夠自己一扭一扭的走一段路的時候,能夠自己對著自己熟悉的東西喊出簡單的詞語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寶寶一直都沒有停下學(xué)習(xí)的腳本,她只是在按著自己的腳步,一點一滴的成長著,如果我們仔細的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每天都會有新的變化,新的發(fā)現(xiàn)。
寶寶現(xiàn)在比較好動,每次學(xué)東西的時候都是一頭熱,可能剛開始教的時候還非常感興趣,可是沒多久就開始不耐煩了,整個人都坐不住的樣子,后來有一次我在給他玩拼圖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她玩的非常認真,而且也不像平時做不住的樣子,并且都后面基本都是靠自己把整個拼圖都完成了,于是我發(fā)現(xiàn)原來寶寶當他在玩的時候更認真,于是我就在和她在玩的時候穿插著講著一些東西,比如說在搭積木的時候可以讓告訴他搭個小橋要用什么形狀的啊,用什么樣的積木啊,屋頂?shù)男袪钍鞘裁葱螤畹陌。硗膺€可讓跟她總共搭了多少塊,讓她學(xué)習(xí)數(shù)數(shù)。在外面玩耍的時候也可以鍛煉寶寶的一些觀察力,通過這些游戲的方式對寶寶進行教育,使得她不在對這些學(xué)習(xí)產(chǎn)生抵觸的心理了,并且對一些還產(chǎn)生了特別的興趣。
另外在一些事情上,對寶寶的教育不能一味的斥責,也不可以放縱,其實在當寶寶做錯了的時候,可以通過一些方式進行類比的教育,其實有很多的時候只要讓寶寶能夠真正理解了自己的錯誤,她還是很會主動的承認錯誤和改正的。
相信在今后很寶寶一起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可以一起學(xué)習(xí),共同度過這美好的時光,寶寶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
大多數(shù)孩子都有一個問題,就是平時在學(xué)校里表現(xiàn)在好,但是一到放學(xué)家長來接,在爸爸媽媽面前就變了一副樣子。
這天又是放學(xué)的時刻,孩子們都急切的等著大人來接,其中一個小孩爸媽一般來的比較晚,他也一直挺安靜的坐著,可是他爸爸媽媽來的時候,他卻突然變了個樣子,跟老師鬧得不可開交,揮舞著雙手打了老師幾下,頓時他父母就不得了了,非得讓孩子給老師說對不起,說現(xiàn)在就這么不懂得尊重老師,這還了得!云云……
老
師過來打圓場說,沒關(guān)系沒關(guān)系,就是小孩子鬧鬧。沒什么的!但是家長硬是要孩子道歉,孩子很委屈的哭起來,媽媽就直接甩開孩子的手走了,爸爸還在原地一直拉著孩子的胳膊要孩子道歉,孩子又嘴硬,一直僵持了近二十分鐘,在老師的不斷調(diào)解下,夫妻倆這才吧孩子領(lǐng)走了。
其實愛鬧就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家長卻偏偏認為這是不好的,是沒家教的表現(xiàn),其實這個和家教關(guān)系并不大,這只是大人將自己的想法強硬的加到了孩子的身上,而孩子卻偏偏不接受,因為他們并不認為跟老師鬧鬧就是做錯了什么事情。
如果想要表現(xiàn)一個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就扼殺掉一個孩子活潑愛鬧的天性的話,那真是大大的得不償失。而且教育不是這一時半會就可以教育的好的。如此一來,孩子以后還怎么跟老師打成一片呢?
教育好孩子其實很簡單,所謂啟蒙,所謂言傳身教,所謂潛移默化。所謂寵卻不慣,愛卻不溺。
有的年輕父母,早先對孩子要求極嚴極高,甚至近于苛刻,總是毫不留情地批評孩子。后來,聽到社會上有這樣一種說法:“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庇谑?,就改弦更張,一反常態(tài),再也不批評孩子了,就是發(fā)現(xiàn)了毛病,缺點也不指出,而是采取一味地表揚的教育方法。孩子怎么做,都說“好、好”。簡直成了“好好先生”。一味地批評孩子,孩子總是被父母否定,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喪失信心、上進心。越批評,孩子就越疲塌,越反感,越抵觸。最后給父母來個“破罐子破摔”、“死豬不怕開水燙”,到那時,可誰也就沒轍了??偸且晃兜嘏u孩子,從不肯定、表揚孩子,的確不是教育孩子的好辦法。但是,反其道而行之,走向另外一個極端,一味地夸獎,無論孩子怎么做都說“好、好、好”,這恐怕也不是教育好孩子的萬應(yīng)靈藥。首先,從方法論的角度說,父母的眼睛只是看到了孩子身上的缺點和毛病,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點”而不及其余,那是片面性,是“形而上學(xué)”;同樣,父母要是只看到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和長處,也不是全面看待孩子,照樣也不符合“辯證法”。過去信奉“不打不成材”的教條,一味批評,那是違背教育原則的;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一味夸獎,恐怕也不符合教育原則。第二,只是一味地夸獎孩子,從不批評孩子,那勢必就得有這樣一個必不可少的前提:“孩子所有的言行舉止、所作所為,都是正確無誤的。”而這樣的前提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無誤的,那還要我們教育者做什么呢?父母和教師不都成為多余的人了嗎?家庭教育和學(xué)校教育不都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了嗎?第三,任何的孩子,就因為他們是孩子,身上不可能沒有缺點或毛病。因為就是我們成年人,不也同樣是有缺點或毛病的嘛。有缺點或毛病怎么辦?怎樣才能去掉呢?毛澤東同志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名言:“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有缺點或毛病,不
指出來,不批評教育,孩子不知道是錯的,不知道有什么危害,那怎么才能改正呢?當然,批評是要講究方式方法,要和風細雨,要以尊重孩子為前提。第四,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只是一味地夸獎孩子,也就是說,孩子無論怎么說、怎么做,父母和老師都說“好、好、好”,就是不能批評,那不就是典型的遷就、姑息、放任、縱容嗎?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許多孩子是只能聽表揚,不能聽批評,唯我獨尊,“老虎屁股摸不得”,夠難管難教了,難道嬌慣得“火候”還不夠,還要加溫嗎?真是咄咄怪事!第五,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請問:世界上有哪個人是天生的大圣人,大賢人?就連被歷代人們所崇敬的大圣人孔夫子都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只有沒生下來的孩子才沒有過錯。因此,“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種說法,既不科學(xué),也沒有任何事實依據(jù),父母們不要盲從。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歷來都是主張教育孩子要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科學(xué)教育原則,永遠不會變,誰也別想推翻?!昂煤⒆邮强涑鰜淼摹?,這既不是什么教育原則,也不是什么教育藝術(shù)。要說對那些聾、啞、盲、弱智等弱勢群體中的孩子要盡量多的夸獎,那是應(yīng)該的。對正常的小孩子,還是該表揚就表揚,該批評就批評。批評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輕易傷害孩子就是了?!?/p>
現(xiàn)如今的中國在陸多以獨生子女為主,寵溺孩子的現(xiàn)象更是比比皆是,寵溺孩子的心理當然可以理解,自已的孩子誰又能真的狠下心來打罵批評,有時候道理也懂,可人是感性的,涉及到自已的孩子,畢竟是親骨肉怎能做到不寵不溺?
不過人也得有理性的一面,為了孩子的將來,作父母的有時還真的必須恨下心來理性一點,適當?shù)貙檺酆⒆邮菓?yīng)該,但不能過度,要把握其中的分寸。中國的父母很容易走入一種誤區(qū),以為贊賞教育就是一味的表揚甚至演化為過度的寵溺孩子,其愿望當然是好的,但結(jié)果卻并不是總能如自已所愿,正所謂適得其反。
父母過度寵溺孩子會有些什么后果?以下幾點值得為人父母者引以為警。
1、變得自私自利。被過度寵溺的孩子,由于長期被父母的溺愛所包圍,根本不知道為人著想,不會將心比心,不會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又自利。也許有人會說,這個社會就應(yīng)該自私一點,這樣才不會吃虧,實在是大錯特錯,自私也許能謀一時之利,但自私之人的事業(yè)必定遲早會失敗,感情生活也一樣,所以孩子可以學(xué)習(xí)不夠好,或者不夠聰明,但絕對不能過于自私自利,否則將來后果難以設(shè)想。
2、性格驕橫乖張。孩子被寵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驕橫,由于父母一切讓步,也滿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無理要求,其骨子里就養(yǎng)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聽他的,敢于騎在父母頭上說話做事,不懂得讓步,不懂得寬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驕橫目中無人,行為乖張專橫。
3、做事懶散無紀律。在父母的眼里,他就是老大,誰也管不了他,而且吃喝拉撒行食住行都有父母代辦,什么事也不想做,日愈變得懶散,偶爾做一點事也是丟三拉四,更沒有紀律性,在他眼中,他就是紀律,他可以不聽別人的,別人卻必須聽他的,將來在社會上勢必難于立足。
4、不懂禮節(jié)目無長輩。由于父母的過度寵溺,對于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和不禮貌行為也沒有阻止,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禮貌,目無長輩,口無遮攔,更沒有基本的做人禮節(jié),因為他壓根兒不知道禮節(jié)禮貌為何物。
5、懦弱不能經(jīng)受困難。長期生活在父母的呵護寵溺下,從小不知道什么是困難,因為一切有父母代為解決,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手足無措,性格變得懦弱,根本無法行大哭,成不了大事業(yè),經(jīng)受不了任何一點小小的困難,就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時離開溫室就必然被暴風雨摧毀。
6、人際關(guān)系障礙。由于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行事專橫無紀律,目中無人,自然無法與人和諧相處,與他人的交流也變得障礙,人際關(guān)系是一種互動和互利的交流,而被過度寵溺的孩子總以為自已是皇帝老大,不肯委屈自已,不肯為人著想,總站在不平等的角度來行事,自然沒人愿意和人交往,其人際關(guān)系必然一塌糊涂,必然成了孤家寡人,甚至學(xué)習(xí)就業(yè)以及愛情婚姻都困難。
7、健康狀況不良。孩子被寵溺過度一個最直接的后果也許就是對孩子身體的損害,要么過于挑食,營養(yǎng)不良,要么就是過于暴飲暴食,過于肥胖,兩者都是健康的不敵;由于懶惰,更不會去鍛煉身體,于是健康狀況越來越差,從小就落下病根子,對今后一輩子的身體狀況都會有影響。
毫無原則的過度寵溺,對孩子有百害無一利,對此必須要有充分的認識,不要等到孩子長大不成器了才后悔莫及。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請不要一味寵溺孩子》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孩子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教育隨筆:不要一味的嬌慣孩子 親戚家的孩子叫婷婷,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孩子,長得漂亮、乖巧,嘴巴甜。就是有一個毛病,什么事不依她,就使性子,大哭大鬧。 做家長的往往喜歡看到孩子笑,不愿看到孩子哭。當孩子有...
所有任性的孩子大多是在這樣一個教育模式中成長起來的:對媽媽提出要求—媽媽拒絕—繼續(xù)要求—媽媽拒絕—哭、鬧、叫—媽媽妥協(xié)。最初孩子學(xué)會對媽媽提出要求的時候,總是以試探的方式堅持自己的要求,只要媽媽的...
育兒心得:不能一味放縱 轉(zhuǎn)眼間晴晴已經(jīng)從咿咿呀呀的只會躺在我懷中的小寶寶變成了一個活蹦亂跳,小嘴永遠說不停的機靈鬼了。 還記得寶寶小的時候,開始的學(xué)走路,學(xué)說話的時候,老是擔心,每天都要訓(xùn)練,開始的時...
導(dǎo)讀:寶寶哭泣時,父母不要一味指責、制止,或者用一些不正確的道理來勸解。說不定那些眼淚就是一粒?!罢渲椤?。 家有男兒,從小愛看電視。還在襁褓里的時候,他就經(jīng)常用小手,指揮我開電視。當他能蹣跚著行走時,...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