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一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需要讓小朋友們學到知識,一般來說,提升學生的效率最好是準備一份教案,教案的作用就是為了緩解老師的壓力,提升教課效率。關于好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樣去寫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2024紙船的課件(分享6篇)”,有需要的朋友就來看看吧!
一、介紹說課的內容: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20課《紙船和風箏》,是第五單元中的第四篇課文。
《紙船和風箏》講的是一個很感人的故事,故事講了小松鼠和小熊因為紙船和風箏成為了好朋友,后來又因為一點點小事而吵架,最后兩人互相體諒,互相寬容,又和好如初。
故事的動人之處在于,當松鼠和小熊因為一點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們表現(xiàn)出的內心失落和難忍的痛苦,以及修補“裂縫”的獨特的方式和感人場面。當我們的感情和友誼產(chǎn)生“裂縫”的時候,賭氣只能使“裂縫”擴大,容忍和諒解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只要我們帶著一顆童心,帶著對真摯友情的向往,去學習課文,就一定會受到深深的感染。
對于這樣一篇文章,敢于率先伸出友誼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通過文章的學習使學生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自悟、從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等不良品格。
另外本篇文章有兩大特色:首先這是一篇童話色彩濃郁的文章,生動有趣的場景和通俗淺顯的語言易于讓學生走入文本,理解文本。其次本文的語言也很有特色,如:“祝你快樂”!“祝你幸?!?!“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風箏吧”!通過對此類語言的學習,使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能更好地溝通。
第五單元是圍繞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這一專題編寫的。從識字五到語文園地,從團結起來力量大,到相互稱贊、學會欣賞別人,到相互幫助、和睦相處,尊重別人的生活方式。本篇課文是本組教材中的第四篇課文,通過學生對本篇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在相互稱贊、學會欣賞別人的基礎上能更好地與人溝通。
1、認識8個生字,這8個要認識的生字是:壞、松、扎、抓、祝、福、句、幸。會寫8個字,這8個要會寫的生字是:壞、松、扎、抓、祝、福、句、幸。理解詞語“快樂、幸福、飄蕩、漂流、難過?!?/p>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之間深厚的友誼之情。
3、抓住“松鼠高興得哭了”這句話,引導學生體會松鼠為什么高興得哭了?從而使學生明白當我們的感情和友誼產(chǎn)生“裂縫”的時候,容忍和諒解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二)教學重點:
1、認識8個生字,這8個要認識的生字是:壞、松、扎、抓、祝、福、句、幸。會寫8個字,這8個要會寫的生字是:壞、松、扎、抓、祝、福、句、幸。理解詞語“快樂、幸福、飄蕩、漂流、難過?!?/p>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之間深厚的友誼。
教學難點:抓住“松鼠高興得哭了”這句話,引導學生體會松鼠為什么高興得哭了?從而使學生明白當我們的感情和友誼產(chǎn)生“裂縫”的時候,容忍和諒解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四、設計理念:
1、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識字教學,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
2、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種語文實踐的機會,加強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3、“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背浞肿鹬貙W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激揚美性服務。
1、教師一手拿折好的紙船,一手拿著風箏:“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師板貼實物紙船和風箏。
3、指導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紙船和風箏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針對兒童的心理特點,巧妙地創(chuàng)設情境,構建一個個引力強勁的磁場,抓住學生的心,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與探知欲望)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2)、找朋友游戲——連字成詞【在游戲中鞏固生字,在輕松愉快地氣氛中學習,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p>
(3)請學生說說讀了課文后你讀懂了些什么?
(1)自讀1—6自然段,小松鼠和小熊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為什么說紙船和風箏讓小松鼠和小熊成為了好朋友?
(3)指導朗讀“祝你快樂”!“祝你幸?!?!當小松鼠和小熊在紙船和風箏上寫上這兩句話的時候,心情會怎樣呢?你能通過自己的朗讀把這種心情表現(xiàn)出來嗎?
(4)指名讀,小老師讀,齊讀。
(1)自由讀7—11自然段,小松鼠和小熊之間又發(fā)生了什么事?
(2)指名交流,隨機板書:飄蕩、漂流,分別寫在紙船和風箏的實物下方。
(3)聯(lián)系實物,比較識字“飄、漂”,你是怎么記這兩個字的?
(4)用“飄蕩、漂流”造句。
(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實物,聯(lián)系兒童的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區(qū)分同音字“飄、漂”的形和義,并且力求做到識用結合,用“飄蕩、漂流”造句。)
(5)指導朗讀,讀出小松鼠和小熊難過得心情。
師:小松鼠和小熊為了一點小事吵架,心情一定很——
誰能讀出小松鼠和小熊現(xiàn)在的心情?
(6)指名讀,齊讀。
(7)最后他們和好了嗎?他們是怎么做的?出示:“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風箏吧”!指名讀,小組讀。
(8)齊讀7—11自然段。
(四)、解決難點,深入理解。
1、指名讀11節(jié),既然小熊愿意和小松鼠和好,小松鼠應該很高興,為什么還要哭呢?而且是高興得哭了,他又在高興什么,哭什么呢?
(這部分是本課的難點,這里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可能會多樣化,也許小松鼠是在為小熊又愿意和它做好朋友了而高興,也許它是在為自己首先和小松鼠和好而高興,也許它是因為害怕小熊還愿不愿意和它做好朋友而哭泣,也許它在是擔心小船會不會順利被小熊收到而哭泣……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充分尊重學生對文本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
2、讓我們帶著這種復雜的心情,齊讀11節(jié)。
3、如果你是小松鼠,現(xiàn)在你會在紙船里寫點什么呢?生試寫1到2句話。
(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學生內心的童心童趣被激活了,可能會有很多不同的感受,適時地設計小練筆讓學生寫一寫,既是對文本的'補白,又是為學生提供了運用語言的平臺。)
1、指導學生把詞卡貼在黑板的大樹上,摘下來領讀、齊讀。 2、開火車讀。 3、指名讀。
1、教師范寫。2、小組合作,互相評價。在生字中找你認為寫得好的字,沖它笑一笑,或再高興地讀一遍。
(七)、作業(yè):
1、把這個故事用自己的話講給好朋友聽,并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你的心意。(把學到的故事講給身邊的好友聽,這也是對語言運用的絕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會得到同步的發(fā)展,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語文實踐的機會。)
讓學生從本課中找到喜歡的詞句,并記住它?!菊Z文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每一課都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好詞、好句,并記住,既可以在日積月累中學到豐富的語文知識,又能讓學生養(yǎng)成時時積累、事事積累的好習慣?!?/p>
設計理由:板書上的這幾個詞,是貫穿全文的關鍵詞,把小熊和小松鼠心情變化過程清楚地呈現(xiàn)出來,使學生很快能理清文章脈絡,放在黑板上學生反復識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1、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充分利用兒童的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利用現(xiàn)有的實物進行識字,并且力求識用結合。如在教學“飄蕩、漂流”時,注重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實物,聯(lián)系兒童的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區(qū)分同音字“飄、漂”的形,從而理解詞義,并且力求做到識用結合,用“飄蕩、漂流”造句。學過的字要力求在閱讀和寫話中經(jīng)常運用,這是復習鞏固生字的重要途徑。教師不但要將教學時所教內容放入一定語言環(huán)境中去,把字詞句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而且在教完后也要及時為學生創(chuàng)設練習和運用新知識的機會。如在教學本文難點處時,師問如果你是小松鼠,現(xiàn)在你會在紙船里寫點什么呢?生試寫1到2句話。
2、注重“聽、說、讀、寫”基本技能的訓練,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如在教學新詞時,設置了找朋友游戲——連字成詞,在游戲中鞏固生字,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創(chuàng)設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又鍛煉了學生語文實踐的能力。又如在指導朗讀“祝你快樂”!“祝你幸?!保‘斝∷墒蠛托⌒茉诩埓惋L箏上寫上這兩句話的時候,心情會怎樣呢?你能通過自己的朗讀把這種心情表現(xiàn)出來嗎?指名讀,小老師讀,齊讀。在這里我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設計各種形式的朗讀,鍛煉了學生語文能力,為學生提供了語文實踐的機會。又如在最后他們和好了嗎?他們是怎么做的?出示:“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風箏吧”!指名讀,小組讀。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各種形式的朗讀,鍛煉了學生語文能力,為學生提供了語文實踐的機會。如果你是小松鼠,現(xiàn)在你會在紙船里寫點什么呢?生試寫1到2句話。在深入挖掘文本內在蘊含的基礎上,讓學生適時地寫一寫,既是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又鍛煉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絕好的語文實踐的機會。如在鞏固字詞時指導學生把詞卡貼在黑板的大樹上,摘下來領讀、齊讀。。在讀中加深對詞句的理解,體會詞語的含義,鍛煉了學生的語文能力,給了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如在把這個故事用自己的話講給好朋友聽,并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你的心意。把學到的故事講給身邊的好友聽,這也是對語言運用的絕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會得到同步的發(fā)展,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語文實踐的機會。
3、“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背浞肿鹬貙W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激揚美性服務。如在解決教學難點時指名讀11節(jié),既然小熊愿意和小松鼠和好,小松鼠應該很高興,為什么還要哭呢?而且是高興得哭了,他又在高興什么,哭什么呢?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這里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可能會多樣化,要充分尊重學生對文本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
半個多世紀以前,有一位女學生曾疊過一只紙船,不知她要抒發(fā)什么感情?不知她賦予了紙船什么意思?好,讓我們一起來品讀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女詩人――冰心的詩作《紙船》。(板書課題)
1.先自由地放聲朗讀,整體感知詩人的思想感情。
2.配合“課件一”(紙船的創(chuàng)作背景)。交流讀后感,之后,分析并板書詩人的感情:思念母愛,孤獨憂傷。(解決一兩句難句)
3.指導學生朗讀技巧,演示“課件二”(詩歌的朗讀技巧)。以詩的第一節(jié)為例,強調要把握好節(jié)奏、重音、感情基調,讀得盡量深情、低沉。教師范讀第一節(jié)后,學生讀第二、三節(jié)。
4.遷移:今天在海外求學的莘莘學子又何嘗不是如此?他們都盼望著早日學成回到可愛的祖國,與慈祥的母親早日團聚。今年父母過生日時,同學們不妨親手折一只紙船,寫句祝福的話送給他們。
過渡:下面,讓我們乘著載滿深情的'紙船,駛入詩人馮至的小河,找一找小河里又有些什么珍寶?(板書小河簡筆畫)
1.先由男生領讀到第三節(jié),女生接讀后兩節(jié)。
2;演示“課件三”,給出小河畫面。學生討論詩中抒情的“我”、“你”、“我”與“你”的關系、“大?!备飨笳魇裁?互相補充,互相評價。
3.發(fā)散思維:詩中主人公僅僅是在追求愛情嗎?演示“課件四”(詩人生活的時代特點)。學生參考課件進行討論,引導歸納。
教學目標:
1、 能基本掌握詩歌鑒賞的方法。
2、 能理解本詩的主要內容和寓情于物的表現(xiàn)手法。
3、 能通過對詩歌形象的感受,感悟母愛,領悟母女深情。
教學重點:
1、 能基本掌握詩歌鑒賞的方法。
2、 能理解本詩的主要內容和寓情于物的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難點:
能通過對詩歌形象的感受,感悟母愛,領悟母女深情。
教學準備:
1、 引入材料:《千紙鶴》。
2、 典型材料:《紙船》。
3、 延伸材料:艾青《我愛這土地》。
教學過程:
1、 導入知識點。
(播放邰正霄的《千紙鶴》,讓學生感受歌手在歌曲中借反反復復疊千紙鶴的情景,來表達自己的一種思念。)疊千紙鶴可以寄托一個人的思念,今天我們要學的《紙船》,詩人借疊紙船要給我們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呢?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詩以抒寫純真的童心和圣潔的母愛為主?!都埓肥潜?923年考上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赴美留學的途中寫的。詩中表現(xiàn)了詩人對母親的無限的思念和遠離母親的惆悵。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紙船》。
(聽配樂朗誦,體會詩人的感情)
(要求自由朗誦,注意:誦讀時,結合自己的理解和生活體驗,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入詩歌創(chuàng)設的意境;借助以前的誦讀經(jīng)驗,試著劃出節(jié)奏和重音。)
(請同學誦讀,師生共做評價)
2、 知識點揭示。
(詩的知識)講解:新詩就形式而言,在格律上約束不大,形式靈活;就內容而言,多抒發(fā)詩人的內心感受,與時代生活密切相關。詩歌表情較含蓄,常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的表現(xiàn)手法,借助形象來抒情。
提問:這首詩共有三節(jié),依次概括為:疊紙船——拋紙船——船入夢鄉(xiāng)。在第1、第2詩節(jié)中,作者用了哪些詞語、怎樣表達了對母親思念的深沉而執(zhí)著?第3詩節(jié)中詩人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創(chuàng)設了怎樣的情景?這一情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境?
(學生在詩中標注,小組討論)
講解并板書:“從來不肯”、“總是”、“一只一只”、“仍是”、“每天”等詞語寫出了思念之深、之執(zhí)著(具體分析略);第3詩節(jié)創(chuàng)設了一個感人場景:自己疊的紙船飄進了母親的夢里?!昂鴾I”、“愛和悲哀”形象地抒寫了思念之苦、之切、之強烈,將全詩的感情推向**。
討論:詩題“紙船”有什么特殊含義?作者為什么要選擇“紙船”來表達思念母親的情感呢?(小組討論并回答)
小結:通過分析,我們已經(jīng)知道“紙船”形象有特殊的內涵和象征意義,它象征了漂泊無依、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對故鄉(xiāng)、對親人無盡的思念之情,也表現(xiàn)出詩人美好的心愿。
創(chuàng)作此詩時,詩人身處郵輪,面對茫茫大海,無法與母親聯(lián)系,內心的孤獨和惆悵可想而知。大海復蘇了詩人的童心,在中國民間,又有以放紙船寄托希望的習俗,詩人幻想小小的紙船能載著沉沉的思念到母親身邊,因此選擇“紙船”這個具體事物,比較自然。
3、 知識點強化。
出示艾青的詩歌《我愛這土地》,請同學們欣賞,按照“感受——共鳴——再創(chuàng)”的方法,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體會詩歌的情感和表現(xiàn)手法,寫出發(fā)言要點。
以每人選的詩歌為例,談談對詩的內容即形式的理解,請同學在全班作發(fā)言。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冰心的詩,了解了新詩的形式和寫法,學會了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也被洋溢在其中的對母親的思念之情深深打動。愛是相互的,母親愛我們,我們更應該用心去報答母親。
4、 知識點延伸及回歸。
“詩言志”,它通過具體的形象、創(chuàng)設意境,表達作者的情感。請同學們飽含對母親的愛背誦這首詩,再次體會詩人托船寄情的構思,體會那一只只用心良苦的紙船中盛滿的無盡的愛與思念。
對抒情性較濃的文學作品的鑒賞,與詩歌的賞析方法一樣,都需要在閱讀中通過作者的想象和聯(lián)想去深入領會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5、 知識點檢測。
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本詩采用了借物抒情的方法,表達出對母親深深的愛,模仿這種形式,寫一段話或一首小詩,也采用借物抒情的方法,抒發(fā)對母親的愛。
紙船語文說課稿
授課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感情朗讀詩文,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 師生同讀、同議、同講、同評、同寫
2. 讀懂詩意、讀出詩情、讀出畫面、讀寫創(chuàng)新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實錄
一、導入新課──激情
師:不知你是否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很久以前,在華山下住著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子。母親含辛茹苦地把兒子撫養(yǎng)成人時,自己卻累花了眼苦駝了背。一天兒子愛上了一位居住在深山里的姑娘,卻不知她是一只千年狐精。一日,兩人在湖邊散步,姑娘餓了,竟提出要他把他母親的心捧來給她吃,更想不到的是他竟然一口答應了。兒子跑來,拿起刀,就將睡夢中母親滾燙的心挖了出來,然后飛奔回去。不料在跨過小溝時,竟被雜草絆了一跤,將心摔出老遠老遠。這時傳來一個聲音:“兒呀,快起來。摔疼了嗎?”說話的是母親那顆血淋淋的心。
如果說這是一個寓言故事,那么下面的報道卻是真實的:波黑戰(zhàn)爭中,埋在廢墟里的母親,割開自己的靜脈,讓孩子吸吮鮮血來延續(xù)孩子的生命。一位母親在飛機失事時,用生命護衛(wèi)著懷里的孩子,至死都沒有松開摟抱孩子的手……。
同學們,不知你在聽到這些故事和報道時,你是怎樣的一種感受?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請用一句話或一句詩加以表達。
生:母愛是最偉大的。(生含淚)
生:讓我聯(lián)想到了一句詩:“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保ㄈ嗲椴蛔越馗舐朂R背)
(評點:由真情故事導入,營造課堂氛圍,撥動學生心弦,激發(fā)學生熱愛母親的情感。)
師:是啊,母愛如春光,沐浴著孩子的心靈;母愛如甘霖,滋潤著生命的幼芽。世上沒有一個母親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可是作為孩子的你,是否知道母親的生日呢?(兩三個學生舉手。)
師:有沒有說過:媽媽,我愛你!(無一人舉手。)
看來我們同學們平時把對母親的愛是深藏在心里。不過我覺得,我們同時還要學會溝通與交流。相信在這節(jié)課后,大家定會有所觸動并有所行動。今天,我們就隨著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冰心,借助《紙船》與母親傾情對話。請大家翻開書的131面,放聲朗讀《紙船》。
(評點: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喚醒學生沉睡的心靈,自然引入詩歌殿堂。)
二、美教美讀──入情
1. 讀懂詩意
(生初讀課文。)
師:通過初讀,你讀懂了什么?
生:這是一個游子對母親的思念。
師:從哪里看出的?請再讀。
生:結尾“1923年8月27日太平洋舟中”,表明這是一曲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對日夜思念的母親深情的呼喚。
師:這位同學很會讀書,善于結合寫作背景來體味詩人的情感。那么詩人是用什么具體意象來抒寫對母親濃濃的思念的呢?
生:紙船。
(評點:關注文本,關注學生,讀懂詩意是基礎。)
2. 讀出詩情
師:詩人對母親的思念濃縮在紙船里,同時還蘊藏在字里行間里。還有哪些詞語表達了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請默讀。
生:“從來不肯”“總是”“仍是”“總希望”這些詞語充分地表達了詩人對母親的執(zhí)著思念。
生:“至愛”“含著淚”“愛和悲哀”這些詞語更是直接將詩人對母親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
師:你認為怎樣朗讀才能更充分地表達詩人的這種感情呢?兩人為一組互讀,結合例句來談談你的體會。
(生互讀。)
生:要注意重音。
師:你能否結合例句給大家作一個示范?
生: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師:大家覺得他讀得怎樣?
生:他讀出了重音。但我覺得讀時語速還應再慢些、舒緩些,這樣就能更充分地體會到詩人對母親的濃濃的思念。
師:想不想試試,體會一下?
生: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總是/留著──留著,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從舟上/拋下/在海里。(響起掌聲)
師:詩歌,讀準了節(jié)奏就讀懂了詩意。要讀出詩情,你覺得還應注意什么?
生:還要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融入自己的感情,想象自己就是詩人,進入詩的意境,讀得深情、低沉。
(評點:朗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學生的朗讀體驗代替了教師的架空分析;詩歌以讀為本。)
師:是啊,入情才能入境。吟詩,就是要帶著美好的情懷,美好的想象,用優(yōu)美的聲調,抑揚頓挫地來朗讀詩歌。那么如果請你配上背景音樂,你會選擇怎樣的樂曲或怎樣的旋律?
生:舒緩、低沉的,如《二泉映月》。
生:我覺得《回家》好,因為這首曲子正好與對母親的綿長思念相協(xié)調。
師:我這里有三首樂曲,《二泉映月》《回家》《病中吟》。請你選擇其中一首來配樂朗誦,表現(xiàn)詩的情感。
生:我也選擇《回家》來配樂朗誦。(生的朗讀獲得了全場掌聲。)
(評點:伴著舒緩的音樂,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誦,讓人沉浸于濃濃的詩情之中。)
3. 讀出畫意
師:聽著同學們聲情并茂的朗誦,老師也忍不住想讀一讀。聽時,請你發(fā)揮想象,結合自身經(jīng)歷,以第一人稱將當時的情景用詩意的語言描述出來。
生:天風吹卷,海浪濤濤,一如我那波瀾起伏的心。我此去遠涉重洋,不知何時才能回到母親的懷抱?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我只有不停地疊紙船來表達對母親的思念。紙船啊紙船,你雖漂不到母親的身邊,但你能漂入我母親的夢中嗎?(掌聲)
(評點:師生同讀,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激發(fā)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詩歌的畫面。語文是美好的。對話,使得語文閱讀更神奇更美妙!你用心靈去閱讀,就能走進文章的境界中去,就能讀出文章的情趣和韻味,就能有自己的感受和體悟,并逐步達到心靈上的溝通,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真正的閱讀就應該是讀者用心靈與作者、文章進行富有詩意的一種個性化的對話過程。)
4. 讀寫創(chuàng)新
師:大家富有詩情畫意的描述,讓我不由地又想起了冰心的一個小故事!冰心小時曾問她的母親:“你為什么那么愛我?”母親回答說“不為什么,因為你是我的女兒!”道理就這么簡單,就因為我們是父母的兒女,所以,父母就得為我們操心勞苦!我是母親的女兒,又是女兒的母親,讀了這首詩后我也禁不住寫了幾句詩來表達我對“母愛”的感受。
小時侯,母愛融在乳汁里,吮著它,香甜甜;
長大后,母愛藏在枕頭里,枕著它,意綿綿;
寒冬里,母愛織在毛衣里,穿著它,情牽牽;
雨天里,母愛撐在雨傘里,擎著它,淚漣漣。
其實能寄托“母愛”的又何止“紙船”“乳汁”“枕頭”“毛衣”“雨傘”呢?請你結合自身體驗,借助一種具體的形象,并用詩意的語言來抒發(fā)對母親的愛。試著寫一兩句詩。
上學后,母愛 , , 。
(生分成四個學習小組開始討論。)
(評點:師生同寫,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閱讀既是教師與文本的對話,又是教師與學生間平等的對話。)
生:上學后,母愛寫在書本里,讀著它,情真真。
深夜里,母愛滲在被子里,蓋著它,暖烘烘。(全場掌聲。)
生:饑餓時,母愛浸在飯菜里,嚼著它,美滋滋。
干渴時,母愛沖在牛奶里,啜著它,熱呼呼。
上學后,母愛聚在嘮叨里,品著它,愛切切。(雷鳴般的掌聲。)
生:求學時,母愛藏在書包里,背著它,沉甸甸。
調皮時,母愛藏在巴掌里,挨著它,熱辣辣。(一陣笑聲,長時間的掌聲)
生:上學后,母愛嵌在燈光下,看著它,心酸酸。
離家后,母愛鑲在相框里,望著它,淚潸潸。(很多老師和同學感動得雙眼濕潤。長時間的掌聲。)
師:這就是詩??!是啊,只要做有心人、有情人,你就會發(fā)現(xiàn)母愛融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且從不同的.角度看母愛,每人的體驗皆不同。
(評點:任何文章,沒有閱讀者的閱讀,只是一個沒完成的文章。正如易卜生的一句話:不僅作家在創(chuàng)作,而且往往讀者比詩人更像詩人。富有詩意的個性化對話,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與思考,受到了情感熏陶。)
三、自由選讀──怡情
師:剛才我們讀了詩、品了詩、講了詩、還寫了詩。冰心的詩以抒寫純真的童心和圣潔的母愛為主,影響很大。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下面請大家自由分組合作學習,自由選擇你最喜歡的或最適合你的學習方式來自讀“母愛”主題的詩歌,可選擇自己平時積累或搜集到的詩歌,也可在老師提供的詩歌中去選讀。
讀 喜歡朗讀的同學,可以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表達詩人的感情。
講 可以講一講對這首詩感受最深的地方,或者描述詩中的畫面,或者講述自己的故事。
問 有疑問的地方,還可以問同學,問老師,請求幫助解答。
寫 喜歡寫的同學,可以仿照詩人的寫法寫一、二句表達母愛的小詩。
唱 喜歡唱歌的同學,可唱一首與詩人感情相類似的歌。(《媽媽的吻》《燭光里的媽媽》)
畫 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幅畫來表達對母親的愛。
做 心靈手巧的你也可折一只紙船、一只千紙鶴送給母親,寫上你最想說的話。
1
母親呵!
你是荷葉,我是紅蓮。
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
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2
母親啊!
撇開你的憂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懷里,
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
3
母親?。?/p>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4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頭來,
感謝春光的愛──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而使她終于沉默。
母親??!
你是那春光嗎?
(生自由選讀,情緒格外飽滿。)
(評點:始終以學生為本,通過自由選讀來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從而達到怡情目的。)
生:我們這一組選擇的是朗讀、創(chuàng)作、折疊千紙鶴等學習方式。先由我給大家朗讀第四首詩。
(生朗讀。)然后請我們這一組的小詩人來朗誦她自己寫的一首詩。
生:(朗誦)母親啊,母親,
我是禾苗,你是雨露,
沒有你,我怎得到滋潤?
母親啊,母親,
我是河流,你是堤壩,
沒有你,我將流向何方?
(全場掌聲)
師:不愧為我班的小詩人,與母親的對話令人感動。那位同學的千紙鶴上面寫的是什么?能告訴我們嗎?
生:媽媽,我愛你!媽媽,我想回家。(男生哽咽)
師:情郁于中,發(fā)之于外。還有許多小組有不少的話想對母親說,好!
(評點: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首詩激起了該校住讀生的強烈共鳴,與母親傾情對話。)
生:我們這一組除了朗讀、寫詩外,還有畫畫、折疊紙船。下面就是我們集體寫的一首詩:
愛是什么
春天說,
愛是一滴甘露晶瑩,
在綠葉的清晨。
小草說,
愛是寬厚的沃土,
思戀在上面發(fā)芽生長。
風箏說,
愛是延伸到藍天的云間,
那凝望的一雙雙眼睛。
小孩說,[中學范文網(wǎng) Www.F215.COM]
愛就是兩個字,
那就是母親啊。
(長時間的掌聲)
(評點:學生不可低估!透過畫、透過紙船、透過詩歌,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學生對母親的真摯情感。)
師:是啊,世界上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母親,就是愛的化身。
生:我們這組還唱了《媽媽教給我一只歌》。同時我們也寫了一首詩:
母親
如果我是一棵草,
您便是一片土;
如果我是一滴水,
您便是一片云;
如果我是一片葉,
您便是一棵樹。
白云因藍天的襯托而美麗,
動物因自然的呵護而生存,
而我,因有您的愛而前進。
(評點:一旦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激活學生的想象思維,便點燃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張開想象的翅膀,放飛自己的心靈,與詩人、與文本、與學習伙伴展開富有詩意的對話,進入詩與我交融的詩化境界,便能自由地在詩人創(chuàng)造的的藝術世界和精神宇宙里翱翔!)
四、課后閱讀──動情
師:慈母情,是母親對懷中嬰兒的甜甜的親吻,是拍著嬰兒入睡的悠悠的搖籃曲,是手把手教子寫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燈下為子飛針走線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兒女成才的憂郁的眼神,是兒女遠行時的句句叮嚀,是過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皺紋。慈母情,是“三春暉”,是任何“寸草心”也難以回報的恩情,是人間最圣潔、最偉大、最無私的親情。
讓我們一起大聲地說:媽媽,我愛你!讓我們將手中的千紙鶴、紙飛機載著對母親的愛放飛吧!
生(齊說):媽媽,我愛你?。ㄍ瑢W們紛紛把千紙鶴、紙飛機、愛心、紙船等投向講臺以及聽課的老師們。)
(評點:詩傳情。激情—入情—怡情—動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情緒飽滿?。?/p>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十課,誰來讀課題?
3.誰知道它單獨出現(xiàn)時讀幾聲?(一聲)請大家一起讀。
4.教師小結:“箏”這個字單獨出現(xiàn)時讀一聲,與“風”組成“風箏”時讀輕聲,請大家再來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了課題,同學們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讀讀課文了吧?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要想辦法認識它,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詞。
1.學習生詞。把你們讀的情況匯報給大家,誰愿意讀?(請一對同位起立讀詞,出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2.學習生字。單個讀生字,齊讀生字。
四、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2)貼房子。(學生以課本為依據(jù),在相互交流中貼對房子的位。
第二課時。
1、學習第二至六自然段。
(1)了解課文大意。松鼠住在山頂,小熊住在山腳,他們卻成了好朋友,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大家讀讀二至六自然段,到課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3)配樂朗讀一至六自然段,體會友誼帶來的快樂。
(4)區(qū)別“漂”和“飄”。讀一讀,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出示兩個句子。)紙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門口。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松鼠的家門口。教師小結:你看,這兩個字讀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卻不一樣,這個“漂”是三點水旁,和水有關,表示在水上“漂”;而這個“飄”是風字旁,和風有關,表示在風中飄。我們的漢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個有心人,一定會發(fā)現(xiàn)漢字更多的秘密。
2、學習第七自然段。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師深情朗誦,感染學生情緒,使學生深入人物內心世界,體會人物的感情,理解課文內容。
3、學習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他們的心情怎么樣?(很難過)能告訴小鳥原因嗎?
(2)讓我們帶著難過的心情讀讀這兩個自然段。(齊讀。)。
4、學習第十、十一自然段。雖然吵架了,但心里還都想著對方,還想和對方做朋友啊!那結果怎樣了呢?請大家自己讀讀第十、十一自然段。結果怎樣?(小熊和松鼠和好了。)友誼失而復得,他們的心情一定很復雜,咱們能不能通過讀把你的心情表達出來?先自己試試。
5、拓展練習。
(2)小熊、松鼠,經(jīng)歷了這一切,他們以后還會鬧別扭嗎?
我知道你們都學會了珍惜友誼,你們有什么話要對我說嗎?大家說得太好了,我一定牢牢記住你們的話,用一顆真誠、寬容的心去對待朋友,呵護友誼,愿我們大家永遠是朋友!
修改意見:。
科目:語文第課執(zhí)教時間:20xx年月日課題21從現(xiàn)在開始。
編寫者:教學目標:1.認識“之、輪”等9個生字,會寫“之、令、布、直”四個字。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
1、指名學生匯報有關貓頭鷹、袋鼠、小猴子的生活習性的資料。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它們的童話故事。
2、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學生質疑。
二、初讀。
1.提出聽的要求:課文講從現(xiàn)在開始怎樣呢?
仔細聽,聽聽課文講了什么事?聽后你有什么感受?
2.教師范讀。
3.指名學生交流:?說說自己的感受。
把你所理解的內容告訴大家。鼓勵每個孩子都爭取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課文大意:獅子想找一個動物接替它做萬獸之王。貓頭鷹、袋鼠都命令動物改變原來的生活習慣,弄得動物們十分難受,而猴子卻讓動物們按各自習慣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擁戴。)。
三、指導自學。
1.自由讀書,提出要求:劃出本課的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識記字形,擴詞,劃出不懂的地方,小組討論不懂的地方。
2.自由讀課文,把你認為難讀的詞句和你喜歡的地方多讀幾次。
3.學生小組自學后在小組中匯報學習情況。
四、檢查自學、學習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1段,獅子大王要做什么決定呢?
學生接讀獅子說的話。結合看圖,指導朗讀獅子說的話。
2.學習第2自然段。
(1)課件出示圖,這幅圖是講誰當“萬獸之王”?
(2)課文哪一段是寫這幅圖的?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第2自然段,用----畫出寫貓頭鷹的語句;用﹏﹏畫出寫動物們的語句。結合看圖,自個兒讀讀句子,體會貓頭鷹和動物們的心情、神態(tài),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3)誰愿意向大家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指名回答。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結合看圖,重點體會“神氣極了、議論紛紛、叫苦連天”。
(4)表演朗讀,大家評議。
(5)總結學法。
3.小組合作學習第3、4自然段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自然段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4.匯報學習情況。
三、拓展練習。
1續(xù)編故事:猴子當了獸王以后,動物們是怎樣生活的?
2說說班里的小干部哪些地方做得好?如果你當了小干部,你將怎樣做?
修改意見:。
[教學目標及重點]
一、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念之情。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課型]
教讀課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人們常說:“山水寄意,草木傳情?!笔堑模磐駚?,許許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鮮艷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瑩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來抒發(fā)他們內心的情感。蘇軾曾借空中的一輪明月抒發(fā)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感嘆;青年毛澤東獨立橘子洲頭,借眼前的蒼茫大地,抒發(fā)了“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雄心壯志;當代著名散文大家楊朔借眼前的荔枝樹,抒發(fā)了對“正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后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的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這種寫法叫做“借物抒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借物抒情的詩歌——《紙船——寄母親》(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點(略)
(二)整體感知
教師有感情地范讀詩歌,鋼琴曲伴奏以促進朗讀效果,烘托氣氛。
學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詩中抒發(fā)了什么情感?
(三)重點學習與訓練
1、請根據(jù)詩中給出的提示,想象詩人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這首詩?
明確:海浪滔滔,海風吹卷。詩人正坐在一艘顛簸在太平洋的郵輪上,遠離親人,遠離祖國,駛向陌生的國度,不知何時才能回到祖國,何時回到母親的身邊。詩人因為強烈地思念祖國思念親人,漫漫旅途中便愈來愈感到孤獨、惆悵。因此,作者揮筆寫下了這首《紙船——寄母親》來表達自己的這種對祖國母親的思念之情。
2、第一節(jié)詩的前兩句表達了什么意思?并請找出表達句意的關鍵詞語。
明確:前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母親的深深思念由來已久。
關鍵詞語有:從不肯總是一只一只(引導學生朗讀體會,并對學生的朗讀加以指導)
3、第二節(jié)中,詩人精心疊出的紙船拋入大海后,發(fā)生了什么樣的結果?這種結果是令人心碎的,作者自己明明知道沒有結果卻還是“不灰心地每天地疊著”,又在表達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并請找出表達句意的關鍵詞語。
明確:愿望能否實現(xiàn),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詩人能否寄托思念,能否排解孤獨、憂傷。只有她自己不停地疊寄托自己對母親深深思念之情的小紙船,才能最充分地表達出詩人那種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
關鍵詞語有:吹卷打濕不灰心總希望(集體朗讀體會,并加以指導)
4、第三節(jié)作者運用了什么樣的寫法?這種寫法在詩中有什么樣的作用?并請找出表達句意的關鍵詞語。
明確:在第三節(jié)中,作者運用了想象的寫法。這種寫法充分地寫出了詩人對母親強烈的思念之情。
關鍵詞語有:夢中看見不要驚訝含著淚疊的載著她的愛和悲哀
5、詩中的紙船有什么象征意?(指名幾名學生朗讀,重在體味詩歌的情感)
明確:紙船象征了作者愛母親、愛祖國的那一片誠摯之心。
6、引導學生學習借物抒情的寫作方法。
⑴明確本詩的寫作方法是“借物抒情”。
⑵教師和學生充滿激情地演唱歌曲《千紙鶴》。
⑶問:《千紙鶴》運用了怎樣的抒情方法?
明確:運用了借物抒情的抒情方法,借千紙鶴抒發(fā)了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⑷因為環(huán)境的變化,我們每個人有時都會思念自己的同學、伙伴以及長輩。每當這種思念之情難以排遣的時候,你又是通過怎樣的方式來寄托你的思念之情的?
7、選幾名學生配樂朗誦這首詩。
(四)梳理、總結、擴展
《紙船——寄母親》這首詩運用借物抒情的寫法,借含淚疊的紙船紙船抒發(fā)了作者對母親、對祖國的那一片深深的誠摯的思念之情。詩歌朗讀起來,感情深沉濃郁,令人回味悠長。
[布置作業(yè)]
把你對同學、伙伴以及長輩的思念之情用借物抒情的寫法寫出來。字數(shù)500字左右。
相信《2024紙船的課件(分享6篇)》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幼兒園教案,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紙船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寫教案課件,但教案課件不是隨便寫寫就可以的。?教案課件是教學的藍圖,重點難點不可遺漏。今天小編推薦一篇關于“紙船的課件”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歡,請收藏此頁以備不時之需!...
前輩告訴我們,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幼兒園教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些能用到的資料。資料是作用于人類社會實踐的一種可供參考的材料。有了資料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學習工作!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幼師資料吧?小編陸續(xù)為大家整理了2024紙船的課件,相信你能從中找到需要的內容...
教師要始終牢記自己的神圣職責,志存高遠,對學生負責,教案在教師的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掌握課堂的教學節(jié)奏。相信你應該喜歡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整理的紙船說課稿,歡迎你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