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我們一種思想的體現(xiàn)形式。寫作文本就是一種緩解自身情緒的優(yōu)質手段,寫作文的觀點要明確,否則會出現(xiàn)冗余的現(xiàn)象。怎樣寫好一篇作文?下面,我們?yōu)槟阃扑]了關于實驗日記通用,請閱讀后分享你的朋友!
老師來了!老師來了!老師來了!重要事情說三遍。
老師帶了一個圓柱一杯水、一個雞蛋和白粉。
什么???班上頓時吵了起來。
夏天激動得叫了起來:我知道了,是把雞蛋放入水中,加鹽,使雞蛋浮起來。
到底是什么呢?請大家認真看。楊老師在吸引我們興趣。
老師真的如夏天所料放入了一個雞蛋,又放入了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白粉,我認真地注視,咦?水怎么變渾濁了?老師又放入了一些,水又變清了。哎?這是怎么回事?。克趺从肿兦謇??
誰想上來嘗一嘗?楊老師一邊拿著棍子在攪拌一邊問。
我去!周江宇高高地舉起手。
楊老師給周江宇舔了一下,恩,好吃!接著是李其翰和湯豪上去舔一下,都說不好吃。
第二次,楊老師又加了兩包白粉是石灰粉!也不知道是誰說的,楊老師也不管他,繼續(xù)叫出周江宇、李其翰和湯豪三人品嘗。楊老師不知道和湯豪說了什么
是不是鹽???鐘志凡問楊老師,楊老師說:你從明天開始就不用上學的了,在街頭擺個小攤,一天就算算命,好得很。
是不是和上次的味道不一樣?楊老師繼續(xù)攪拌。恩!周江宇點了點頭,李其翰和湯豪也點了點頭。
好,再看第三次,看看味道有什么呢變化哦!楊老師又放入了三包白粉,雞蛋開始浮起來了。
來,你們仨把自己所嘗到的味道寫出來。楊老師在笑。
嗯?老師在笑肯定有古怪,他們仨會寫什么字呢?會是一樣的嗎?
哦,果然是鹽??!黑板上三個字分別是:鹽、鹽、咸。
老師開始講雞蛋為什么會浮起來:鹽水的密度比純水的密度大
哦!原來是鹽使水的密度變大了,所以雞蛋才會浮起來啊!
這是我第一次走進實驗室,講課的老師是我的同學李沛洋的爸爸李老師。
第一節(jié)課講的是“奇妙的水”。李老師首先讓我們回憶了四首熟悉的詩,然后他講了水的分布廣、用途大,地球上有四分之三都是水,人體里有四分之三都是水,水無處不在,人類離開水將無法生活。我們做的第一個實驗是,把糖和鹽分別放在兩個試管里,加上一半水,溶化后,我發(fā)現(xiàn)清清的水是糖水,渾濁的水是鹽水。第二個實驗是把酸和堿分別放進兩個試管里,滴進一二滴紫色的石蕊,變成紅色的水就是酸性的,變成藍色的水是堿性的。最讓我感興趣的實驗是“水能滅火,也能生火”,大家都知道水能滅火,但是水還能生火,我還是頭一次聽說呢!李老師拿出一塊棉花,用小藥匙挖了一些淡黃色的過氧化鈉放在棉花上,他說:“在過氧化鈉上滴兩滴水,就會燃燒起來?!痹拕傉f到一半,火就著起來了,李老師說:“這是因為今天下雨,空氣很濕潤,空氣里的水分足夠讓過氧化鈉燃燒起來了。”
第二節(jié)課講的是“力”,有萬有引力、拉力、浮力、壓力、摩擦力,這些都是自然界的力量,還有人的力量也很大,有知識的力量、愛的力量、團結的力量和勇氣的力量。
最后,我們玩了背摔的游戲,張老師說:“要信任媽媽,就不會害怕,這是信任的力量?!?/p>
我感覺李沛洋的爸爸真是一個博學家,他不但懂古詩,還懂很多物理化學知識,我也想像他那樣做一個有學問、受人尊敬的人!
今天,我懷著好奇和激動的心情回到家中。因為我要做一個小實驗,它叫瓶吞雞蛋。
做實驗之前我想:瓶子真能吞雞蛋嗎?我覺得能與不能,只有結果才能做決定。做這個實驗需要一張紙(最好是A4紙)、打火機、玻璃瓶(瓶口直徑要和雞蛋的直徑差不多)、煮熟的雞蛋。在家長的幫助下,實驗開始了。我先用打火機點燃A4紙,再把A4紙放入瓶中,沒等把雞蛋放進去,A4紙就滅了。每次都是這樣。我想:是我放雞蛋的速度太慢了?還是紙燃燒的時間要再長一些?我覺得失敗乃成功之母,如果我再試它個兩三回,沒準就行了。果真,這次終于成功了,我把雞蛋迅速放到瓶口。瓶子就像有生命一樣,一點一點的把雞蛋往下吞,砰的一聲,雞蛋掉下去了,雞蛋掉是掉了,卻把我嚇了一跳,因為雞蛋掉下去的一瞬間,被分成了兩半,一般在瓶外,一半在瓶內(nèi)。我覺得這次做的不成功,于是我又做了一遍,這次雞蛋完好無損的進去了,因為雞蛋選了一個比剛才小一點的。我的試驗終于成功了!
我想雞蛋能進去,肯定也能出來。我研究了一會兒終于研究出了能讓雞蛋出來的方法,就是使勁往瓶里吹氣。我吹了一會兒把雞蛋吹出來了,雞蛋重重的打在了桌子上。
后來我知道了實驗原理,就是:把燃燒的紙放進去的時候,它的霧氣會把部分空氣擠出去,這時瓶外的氣壓比瓶內(nèi)的大,雞蛋被瓶外的大氣壓擠進去。出瓶子的原理也一樣,往瓶子里吹氣,使瓶內(nèi)的氣壓比瓶外的大,雞蛋被瓶內(nèi)的氣壓擠出。
我喜歡做小實驗,因為小實驗能讓我學習到知識,還能收獲快樂!
今天,我寫完作業(yè),順手拿起了一本《快樂科學》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這時,我的眼球被一個小實驗給吸引住了,實驗是將一個紙杯里裝滿水,然后用火燒,紙杯不僅不會燒壞,最后水還能燒開。我心想,紙杯為什么不會被燒壞呢?于是,我決定嘗試一下這個小試驗。
準備工作開始了,我將一個小小的紙杯里倒水,又找來了一個打火機,一切準備就緒,我端起水杯,拿起打火機,卻感到有些發(fā)怵,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在家里用打火機燒東西。但是,我為了證實這個實驗,我將打火機對著紙杯下燒,我的手微微顫抖,心想:如果水杯燒壞了,水就會流下來,不僅會將地板弄濕,打火要也要遭殃。我有點退縮,但是,我那強烈的欲望促使試驗繼續(xù)做了下去。
嘀!嘀!嘀!5分鐘過去了。。。。。10分鐘過去了。。。。。。轉眼間半個小時過去了。。。終于,杯子上冒出了熱氣,水也冒出了快樂的汽泡兒。與此同時,打火機也英勇的犧牲了。杯子里的水開了,而杯底下卻安然無恙,這是怎么回事呢?一串串問號跳到了我的腦海里,我拿起《快樂科學》尋找了答案,原來,當火的熱量傳遞到紙杯時,里面的水也來幫助杯子分擔熱量,所以紙杯就不會燒壞。如果沒有水的幫忙,怕火的紙杯就會承受不了熱量。所以就會英勇犧牲啦!
這一次實驗使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學問,只要你細心的去觀察,勇敢地去實踐,就會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收獲。
你見過摔不碎的雞蛋嗎?今天我就帶你去看一看摔不碎的雞蛋。
今天,老師要把雞蛋從高處往下掉,然后又摔不碎,這怎么可能呢?大家驚訝不己。老師問大家:“你們有辦法讓雞蛋從高處落下來不會碎嗎?”大家聽了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有的同學說:“給雞蛋做個降落傘,讓它成為‘降落傘兵’讓它安全著陸”……同學的辦法真多??!真是奇思妙想。
老師要用一張紙生個雙面膠來保護雞蛋,讓它從高處掉下來不會碎,老師把紙剪成了一個圓筒,再用雙面膠固定住,把雞蛋放在里面,雞蛋就像一個乖娃娃一樣躺在里面,老師讓我們喊:“三二一放!”老師放開了手,只聽“啪”的一聲,我們想過去看一下成功了沒,可是蛋清流出來了,我們失敗了。但是我們不甘心,又試了一次:“三二一放,”雞蛋就像一個娃娃一樣跳著舞跑了出來!我仔細一看,哇!竟然沒有摔碎!真神奇了。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生活中的奧妙可真多呀!我們要留心觀察就會更多的發(fā)現(xiàn)。
今天下午,從學?;貋?,我推著輪椅跟爺爺出去走了走。走到桔子樹下,爺爺發(fā)現(xiàn)有一個大青蟲。它很長很長,有爺爺中間的手指頭那么大,估計它是成年青蟲。身上長著兩排小黑點兒,很像眼睛,我感覺他渾身都是眼睛哎。捏在手里軟軟的,好惡心,好恐怖。媽媽問我哪邊是頭,我說:應該是有刺的一頭吧。媽媽捏起蟲子,把它翻開來。又仔細看了看,它好像有一對觸角,很小很小,不把它翻開來仔細看,還看不到呢。原來頭是有觸角的那一頭,我原來以為是頭的有刺而且光禿禿的是屁股。它有八只大腳,還有八只小小黑黑的手在頭下面,像小鉗子一樣的,好好玩兒。它的反應很快,媽媽把它一翻過來,它就迅速地翻回去了,它好像很不喜歡翻過來,想拍照片都沒拍成。
現(xiàn)在,我就來測試它了。我先把它放在泡沫上,看它會有什么反應。我感覺它好害怕,一動也不動。我又把它放到外面,用水來沖,它又浸不到水。水的力量讓它滾起來,我覺得很好玩兒?,F(xiàn)在我把它放到更大的水流上來測驗,我就用東西挑住它,把它帶到壓水井旁邊去了。挑的時候它的身子是直的,就像個綠棒子一樣,老是不纏在上面,很容易往下掉。但是我不敢拿它,怎么辦呢?
我來找工具把它捏起來。我找到一個夾子,看能不能夾住?,F(xiàn)在我正在試著夾住它,我的心里十分害怕,但是為了完成這項我的任務,我拼了!現(xiàn)在我成功捏著它在走,它好像在做俯臥撐一樣,身子拼命地往上挪。但是我又返回了,因為我沒有盆。
我找到盆,拿掉里面的東西。好戲就要來了!我再次夾起它,把它放到盆里,看它會不會游泳。我先往盆里壓了一點兒水,它好像沒有反應。我又使勁壓,加了點兒水。它開始有點兒動靜了。我繼續(xù)加大水力,它開始動了,開始漂了。它動來動去,好像不好呼吸。它在漩渦里轉來轉去。我把它壓進水里,它拼命地想逃。我放開手,看看它從水里出來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它在水里很難到水面上來。我把它拎了出來,它還在扭來扭去,身上硬邦邦的,腳都變白了。
第一關已經(jīng)過了,它安然無恙?,F(xiàn)在讓我去拿個葉子來,看它吃不吃。我摘下一片桔子樹的葉子,因為爺爺是在桔子樹下?lián)斓剿?,我看它吃不吃。這是我第二個考驗測試。它可能又怕又累,一動也不動。我想了想,還是放它回家吧,它也很可憐,說不定它的孩子還在家里等它呢。我就托著桔子葉子,又把它送回桔子樹下了。
這個實驗好令我難忘??!
今天,我在寒假作業(yè)本上看到“釣冰塊”這個實驗,不由得好奇起來,冰塊還能釣起來?
我按照書本的指示,準備了一些材料:一根塑料小棒、一個透明杯、一根細繩、一杯涼水、幾塊冰塊和一小勺食鹽。
我先把細繩纏繞在塑料棒上做成魚線,一邊纏一邊使勁,把繩子綁得緊緊的,怕它在關鍵時刻松掉。接著,把涼水倒進透明的塑料杯里,在涼水中投入三塊冰塊。剛剛投下去的時候,冰塊沉入水底,但慢慢地,冰塊陸陸續(xù)續(xù)地浮上來,水下憑空出現(xiàn)了3大串氣泡。這3大串氣泡像是小魚吐出來的泡泡。然后,我把把剛才做好的魚線輕輕地、慢慢地放在冰塊上面,再撒上少許食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最后就是靜靜地等待了。
我坐在椅子上,一邊看著墻上的時鐘,一邊看書,感覺時間過得可真慢?!暗未?,滴答……”5分鐘過去了。我輕輕地、緩緩地把魚線拿了起來?!巴?”我叫了起來,“實驗成功了!”魚線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匕岩粔K冰塊釣了起來。
可是,釣冰塊這個實驗到底運用了什么原理,能用線就把將冰塊釣起來呢?原來,在冰塊撒上鹽時,表層冰的溶點就會降低,使冰融化,同時鹽也會融解。但鹽在溶解的時候會吸收熱量,冰融化時也會吸收熱量,令冰塊表面溫度降低很多。這時冰面上的液體又會重新結冰,把線頭凍結在冰塊上,于是,我們就能“釣”冰塊了。
這個實驗真有趣。
相關推薦
日記,使我們擁有更細膩的感性思維。我們可以通過寫日記來記錄生活,留下回憶我們寫日記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呢?有請駐留一會,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的關于教育實習日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