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貓鼠讀后感。
每個學生肯定都有寫作文的經(jīng)歷,會寫作文的人讀書成績應該不會太差,想要得到一篇好的作文,是需要花費時間的,為了寫作文一字一句的湊的日子您有過嗎?小編陸續(xù)為大家整理了狗貓鼠讀后感范例,希望你更多關注本網(wǎng)站更新。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蔽蚁氤鲎浴洞号d》的這句詩的意境大概與魯迅《朝花夕拾》中的回憶與思考相符合吧。
《朝花夕拾》收錄了魯迅先生的10篇現(xiàn)代回憶散文,記述了他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時求學的歷程,追憶那些難于忘懷的人和事,抒發(fā)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雖然都是回憶文章,但都反映著當時社會都斗爭的痕跡,在夾述夾義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諷刺與抨擊。十篇文章包括:《狗·貓·鼠》、《阿長與》、《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nóng)》。前面7篇文章,記述了魯迅兒童時期在故鄉(xiāng)的生活片段,展現(xiàn)了當時的人情世態(tài)和社會風貌。分別嘲諷了散布“流言”的“正人君子”;對長媽媽真誠的懷念;尖銳的抨擊了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指出強制的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描述了百草園中得到的樂趣與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
魯迅先生用細膩而嫻熟的文學手法把敘述、描寫、抒情、議論有序的混為一體,充滿了詩情畫意。文章語言簡練、清晰、樸實,親切感人。魯迅特別擅長于描摹人物的神情心態(tài),寥寥幾筆就把人物描繪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讓我們讀后仿佛身臨其境,看到了各種各樣的人。文章妙趣橫身,如在《狗·貓·鼠》中串入德國童話貓與狗成仇的故事和日本的“貓婆”,中國的“貓鬼”,《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加入“美女蛇”的傳說等等,都增添了閱讀的趣味。[經(jīng)典范文網(wǎng) 995563.cOM]
品讀了魯迅的文章,我覺得豁達開朗。也開始慢慢的回憶、回憶,同先生一樣開始追尋與思索對過去,對未來,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
不曾發(fā)現(xiàn),狗和貓原先是有著過節(jié)的冤家;也不曾明白,魯迅先生原先是仇貓的。
此刻讀了《狗·貓·鼠》才明白有這么一回事。
魯迅先生仇貓是有著正當理由的:一是貓欺負和折磨弱者,二是貓有一副令人仇恨的媚態(tài),三是它們的嗥叫令人心煩。然而這些都不是魯迅先生起初仇貓的原因;那是之后才添加進去的。
令幼年魯迅仇貓的原因很簡單:它吃了魯迅心愛的隱鼠。(m.)真是單純!之后明白隱鼠是被長媽媽踩死的,魯迅這才恍然大悟,但仇貓的感情非但沒有減淡,而是更深刻了。
為什么呢?因為那里的貓不是單指貓,更是指那些“媚態(tài)的貓”——那些“現(xiàn)代評論派”的人。魯迅先生借自己的仇貓而用辛辣的筆調(diào)無情諷刺了現(xiàn)代評論派文人的“媚態(tài)的貓”式的嘴臉。
看到這,我不免為貓抱不平。仇貓的人的確很多?。∥覀兩磉吘陀胁簧偃私?jīng)常打貓、趕貓甚至吃它們。但是,貓本無罪,為何要仇貓呢?
誠然,貓有著一些令人厭惡的惡習,如玩弄獵物、有時很嬌媚。但是這畢竟只是它們先天的秉性,是無法改變的。人為什么要給它戴上“媚態(tài)的貓”的臭名?常說人在進步,但借本無傷人之力的文字語言,借那些“只能嗥叫的動物”去攻擊人,這絕不是進步的表現(xiàn)。又如狗,和貓根本沒什么深仇大恨。有時我們甚至能夠看到貓狗逗著玩的情形,而不至于恨之入骨,見了貓就窮追不舍。然而人卻偏要說“看哪!狗不是仇貓的么?魯迅先生卻自己承認是仇貓的,而他還說要打‘落水狗’!”這是所謂的“君子”應有的言行嗎?這是人的墮落??!
人類的進步,往往伴隨著血腥無情的戰(zhàn)斗,我想這就應是正常的吧。但是把戰(zhàn)斗擴展到其他生物上,指桑罵槐般戰(zhàn)斗,未免有點放肆。
貓也罷,狗也罷,但是是一些無辜的生靈。自人類會走路、會打獵那一天起,它們就已經(jīng)追隨人類了。然而作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如今卻被用作人與人斗爭的工具,那是它們的不幸,也是人的不義。同一搖籃下,人與動物之間就應多一份尊重。
《狗·貓·鼠》是現(xiàn)代文學家魯迅于1926年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散文首先回擊了“現(xiàn)代評論派”對作者“仇貓”的誣蔑,揭露了他們卑劣的手段,然后作者說明自己“仇貓”的近因,刻畫出“貓”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的追敘,交代了“仇貓”的遠因;最后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實質是縱惡養(yǎng)奸;作者表面上討厭貓,實際上卻鞭撻了具有與貓類似習性的一類人,如當時社會上的一些“正人君子”、軍閥統(tǒng)治者的幫兇。作者借追憶自己童年時救養(yǎng)的一只可愛的隱鼠,最終卻慘遭殺害的往事,表達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施暴者的憎恨。此文運用反語和曲筆,以動物喻人,以議論為線索,夾敘夾議,寓意深厚。
-------------------------------------------------------------------------------------------------
魯迅先生是中華民族的民族魂。他創(chuàng)作了很多優(yōu)秀作品?!冻ㄏκ啊芬粫械摹豆坟埵蟆肪土钗矣∠笥葹樯羁?。
(一)厭狗
一開篇,作者就提到了仇貓這一話題。在《自然史底國民童話》中寫道:貓弓起了脊梁被狗誤認作是大象,導致狗被動物們嗤笑。從此,狗與貓變成了仇家。文中的狗象征著與貓打了擂臺,和貓爭搶壓迫群眾權利的人。
(二)仇貓
至于魯迅先生仇貓的原因,文中也交代得很清楚。以至于自己覺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性情與別的猛獸不同,捕到獵物總要玩弄到自己已經(jīng)玩厭了的地步才肯罷休,頗有種玩弄弱者的意味,恰似正人君子打著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他們??此茖懾垍s處處諷刺正人君子的虛偽,這種借物喻人的寫法更加深入人心。二、與獅虎同族可是有這么一副媚態(tài)?;蛟S吧,從這些角度來看,貓的確很可憎呢。這些是寫貓的,再來看看魯迅先生所喜愛的鼠。
(三)憐鼠
幾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燈的微光下,是貓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飄忽地走著,吱吱地叫著,那態(tài)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還軒昂。這段話運用擬人的手法,把老鼠得意揚揚的形象刻畫地活靈活現(xiàn),同時將其與名人名教授的高談闊論作比較,生動的描寫中也不乏意味深長的諷刺。又以想看老鼠成親的儀式,諷刺海昌蔣氏連拜三天的婚禮,表達了作者反對封建人倫綱常、繁文縟節(jié)的決心。
有一回我就聽得一間空屋里有著這種數(shù)錢的聲音。隱鼠的出處有些不同尋常,是在被蛇攻擊后得到了我的救助。放在地上,也時時跑到人面前來,而且緣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給放在飯桌上,便撿吃些菜渣,舔舔碗沿;放在我的書桌上,則從容地游行,看見硯臺便舐吃了研著的墨汁。這一段描寫讓可愛的隱鼠躍然紙上,自然,也為后文我失去隱鼠時的憤怒,悲傷做了鋪墊。
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著空虛時,我要填充以報仇的惡念。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像隱鼠一樣弱小的最底層勞苦大眾同情,對暴虐者的憎惡。
在文章結尾處,作者遇到貓搗亂時,只能大聲叱責又不能打傷或殺害了它,借此諷刺中國官兵總不肯掃清土匪或撲滅敵人,也諷刺了指導青年的正人君子之流的中庸之道實質是縱惡養(yǎng)奸。作者表面上是討厭貓,實際上卻鞭撻了具有與貓相似習性的一類人,正如當時社會上的一些正人君子軍閥統(tǒng)治者的幫兇。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蔽蚁氤鲎浴洞号d》的這句詩的意境大概與魯迅《朝花夕拾》中的回憶與思考相符合吧。
《朝花夕拾》收錄了魯迅先生的10篇現(xiàn)代回憶散文,記述了他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時求學的歷程,追憶那些難于忘懷的人和事,抒發(fā)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雖然都是回憶文章,但都反映著當時社會都斗爭的痕跡,在夾述夾義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諷刺與抨擊。十篇文章包括:《狗·貓·鼠》、《阿長與》、《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nóng)》。前面7篇文章,記述了魯迅兒童時期在故鄉(xiāng)的生活片段,展現(xiàn)了當時的人情世態(tài)和社會風貌。分別嘲諷了散布“流言”的“正人君子”;對長媽媽真誠的懷念;尖銳的抨擊了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指出強制的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描述了百草園中得到的樂趣與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山海經(jīng)>
魯迅先生用細膩而嫻熟的文學手法把敘述、描寫、抒情、議論有序的混為一體,充滿了詩情畫意。文章語言簡練、清晰、樸實,親切感人。魯迅特別擅長于描摹人物的神情心態(tài),寥寥幾筆就把人物描繪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讓我們讀后仿佛身臨其境,看到了各種各樣的人。文章妙趣橫身,如在《狗·貓·鼠》中串入德國童話貓與狗成仇的故事和日本的“貓婆”,中國的“貓鬼”,《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加入“美女蛇”的傳說等等,都增添了閱讀的趣味。
品讀了魯迅的文章,我覺得豁達開朗。也開始慢慢的回憶、回憶,同先生一樣開始追尋與思索對過去,對未來,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一組散文集,雖然我并不是很明白這篇散文的意思,有很多閱讀障礙,但是在讀《朝花夕拾》時,曾發(fā)生了一件小事,讓我記憶深刻。
《狗·貓·鼠》——這是《朝花夕拾》里的第一篇散文,也是我認為最有趣的一篇。魯迅先生在這里寫了他仇貓的原因:它有一副媚態(tài);它捕捉雀鼠,必要玩弄一番……最重要的原因是長媽媽說貓吃掉了他的寵物隱鼠。最近我也有過一次類似的經(jīng)歷,不過“受害”的不是“隱鼠”,而是一株植物。
有一天,爸爸在小院里喊我:“快過來看番茄長得怎么樣!”正巧桌上有一碟生花生,我盯著它,突然有了一個想法:如果像爸爸一樣,把它種下去,會怎么樣?我小心翼翼地剝開花生,在土里挖了一個坑,把花生放在坑里,再埋上。每天我都給它澆水,希望花生能活下來,結果花生居然真的成活了!開始只是一個小芽,后來慢慢長出了好幾株莖葉,早晨在露水的點綴下閃閃發(fā)亮,像極了魯迅先生說的“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p>
有一天早晨,我起來看看花生的長勢,突然發(fā)現(xiàn)花生已經(jīng)被連根拔起了!爸爸告訴我,是野貓在土里刨來刨去,把花生刨出來的。正如魯迅所說:“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著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
這樣的結果便是:只要有野貓走進小院子來,我必定拿出水管用水澆它們,澆的它們垂頭喪氣地逃離。雖然后來我才知道是爸爸為了種花把花生無意拔起來的,但是我對貓的仇恨一點沒有減輕。
翻開這位文學巨匠多少年前揮毫寫下的篇章,恍如穿梭了光年,來到了那個國人都不愿回到的迂腐舊年代。這位文學巨匠就是眾所周知的愛國忠士---魯迅。
《朝花夕拾》中的第一篇《狗.貓.鼠》就震懾住了我。犀利直接的措辭筆鋒,話中有話。這小動物仿佛就是人一樣,寫貓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地折磨別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夠,就不甘心一樣。
先生寫作以小見大,逐漸推廣,從他家的一只貓到所見的諸貓。
欣賞先生的寫作手法,更欣賞他的獨到眼光。文章表面上寫追憶童年時救養(yǎng)的一只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jīng)歷和感,表現(xiàn)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用了往事抨擊了那些侵略我們國家的人們,他用不同的方法,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為鼓舞國家的士氣做出了貢獻,體現(xiàn)了一份真真切切的愛國情懷!
《狗貓鼠》代表了魯許迅生活的那個年代的三個階層。
《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fā)的,嘲諷了他們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對貓折磨弱者,一副媚態(tài)等特性的憎惡;追憶童年時救養(yǎng)的一只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jīng)歷和感,表現(xiàn)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我不知道應該將心靈的天平偏向哪一邊,抨擊哪個贊頌哪個,心中只有一種感情,發(fā)自內(nèi)心的同情,同情生于那個適者生存,而大多人都是不適者的年代的人們。但我為那時的中國而憤怒,憤懣!
在書上看到一句話:魯迅的.文章,只適于品味而不是瀏覽。以我的知識面去揣摩他老人家的情感還為時過早,可我已能體會到魯迅對這個日漸渾濁的世道的無奈與悲切,他用他的筆戰(zhàn)斗著,挽救著奄奄一息的中華民族??蛇@,只在歷史的輪回里留下了“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吶喊與彷徨。
對于我,可能我沒有足夠的資格與底蘊來鉆研這位高于世俗而又不脫離世俗的革命家,但我有一份崇敬的心來瞻仰這位革命英雄!
《狗貓鼠》一篇值得品讀的革命篇章!
閑暇之余,我翻開了一本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讀了第一篇《狗、貓、鼠》,文中有很多段落我晦澀難懂,但是我對這篇文章細細品讀后,覺得文中有許多有趣可愛的地方,才基本明白了它之中的含義,文中通過描寫貓、狗及隱鼠的一些性情等事例的描述,來比喻人際關系,令我深深的回味。
魯迅先生以簡潔的語言,細致的描寫,生動的比喻,把貓與狗、鼠之間的敵對關系委婉地表達出來。這篇文章處處充斥著魯迅先生對貓殘忍態(tài)度的厭惡,對隱鼠的可憐,對狗的忠誠。
魯迅先生在文中說起仇貓的原因“一、他的性情就和別的猛獸不同,凡捕食雀鼠,總不肯一口咬死,定要盡情玩弄,放走,有捉住,捉住,有放走,直待自己玩厭了,這才吃下去,頗與人們的幸災樂禍,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壞脾氣相同?!边@讓我想到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人,抓住別人的錯誤或者弱點不放,不弄點什么事情出來就不會罷休,或者躲在角落里偷笑,從來不會去幫助改正,恨不得把人一棒槌打死。
合上書,心中思緒萬千,感到受益匪淺,明白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突然感到好痛快,或許,這才是這篇文章的獨特魅力吧!
《狗·貓·鼠》作為本書的第一篇散文,并不是單純地描繪動物——它的開篇是寫人,揭露了當時社會中所謂“不好惹”的“大腳色”污蔑作者向對立面屈服手段的卑劣。面對這種情況,作者則借助童話故事,大膽嘲諷了他們的“流言”,顯示出了他們?nèi)绻钒汶U惡的用心。
“現(xiàn)在說起我仇貓的原因來,自己覺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弊髡呓又眠@句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自己仇貓的理由,比如貓們捕食到動物喜歡盡情玩弄后才吃掉,脾氣壞透。仔細想想,不是像極了具有與貓類似習性的一些人嗎?沒錯,作者表面寫自己討厭貓,實質上是在鞭撻“正人君子”等的幫兇。然而這都是當下,再往前,作者在童年時就已對它毫無好感,引出了“隱鼠”的故事。
作者的童年曾救助過一只小隱鼠,比較終得知被貓殺害,仇貓正是從此開始的。乍一讀是表達自己想報仇的“惡念”,可其實是借此表達了對施暴者的憎恨。雖然后來證實了不為貓所害,可作者就是無法對其有任何好感,反而襯托了當時像鼠一般弱小者的可憐及對其的同情。
現(xiàn)在可以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就是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結尾更是緊扣主旨。在比較后文章敘及了社會“總不肯掃清土匪或撲滅敵人”,縱容邪惡,不能除惡務盡的現(xiàn)象,也是表達了作者不忿之心和想要改變現(xiàn)狀的迫切心情。
初見《狗貓鼠》我以為是魯迅先生所寫的關于動物趣事的文章,然而剛沒讀幾句就發(fā)現(xiàn)了端倪——“看哪!狗不是仇貓的么?魯迅先生卻自己承認是仇貓的,而他還說要打‘落水狗’!”“我于是就間或留心著查考它們成仇的‘動機’。這也并非敢妄學現(xiàn)下的學者以動機來褒貶作品的那些時髦,不過想給自己預先洗刷洗刷?!笨磥磉@篇文章不單單是寫動物的了!這隱藏著無煙的戰(zhàn)場。
既然題目是《狗貓鼠》其內(nèi)容也少不了它們的出現(xiàn),魯迅先生很快就引出了他的仇敵——“貓”,在覃哈特博士的《自然史底國民童話》中的一個故事:一次動物們開會,象沒來,于是派狗去找,但狗不知道象長什么樣,動物們說象是駝背,于是他就出發(fā)了,而貓弓著背,不知情的狗將其帶回會場,被動物們所嗤笑了,于是貓狗成了仇家。這只是成為仇家的原因,然而原因也總可以算作一個原因。魯迅先生的“仇貓”,是和這大大兩樣的。
“其實人禽之辨,本不必這樣嚴。在動物界,雖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樣舒適自由,可是嚕蘇做作的事總比人間少”這無疑是對那些名人或名教授、“負有指導青年責任的前輩”之流的那些評論的最好回擊。人學會行走、說話、寫作無疑是巨大的進步,而有些人卻由此開始墮落、說空話、做違心事“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而人卻仗著各種旗號做一些令人發(fā)指的事,實在是禽獸不如!
回歸現(xiàn)實,魯迅先生仍對貓有著抵觸情緒:一是它們抓住獵物不是直接吃掉而是先玩耍一番、侮辱一番,直到玩厭了才方肯罷休,就和某些人一樣“慢慢地折磨弱者”,實在是無人性可言。二是貓雖與獅虎同宗,卻盡顯媚態(tài),其在交配之時也不消停,在晚上也“鬧得人心煩”,而狗卻沒有在晚上如此鬧騰過,映射到人的身上,也常會發(fā)現(xiàn)那些“寫情書”“舉行婚禮,拜來拜去,就十足拜了三天”“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給我一個紅帖子,上面印著‘為舍妹出閣’、‘小兒完姻’、‘敬請觀禮’或‘闔第光臨’這些含有‘陰險的暗示’的句子”嚕蘇做作的事。三是魯迅先生的一只很有靈性的隱鼠被貓“吃”了
先生用這“貓”代表了社會上一些“不好惹”的“大角色”,其往往不干大事,卻手掌大權,十分惹不起,“人們自然十之九是憎惡的,而這憎惡是在貓身上。假如我出而為人們驅除這憎惡,打傷或殺害了它,它便立刻變?yōu)榭蓱z,那憎惡倒移在我身上了?!逼溆骋r出了社會上一些人的丑陋面貌,然而社會本身的混亂致使他也無能為力,只能明哲保身。
當代學者、作家孫席珍如此評價魯迅先生的作品:“魯迅的作品,始終貫徹著倔強的氣味,無情地剝露著一切,幽默而辛辣,可以說是針針見血?!弊x了《狗·貓·鼠》一文,我覺得這樣的評價很是貼切。
《狗·貓·鼠》一文作于1926年,“三·一八”慘案發(fā)生,北洋軍閥暴政肆虐,魯迅先生也被列入了通緝者的名單。此時魯迅先生雖已離家避禍,但仍處于戰(zhàn)斗的中心,這篇散文對現(xiàn)實就有較多的干涉,有很強的政論性。
這篇文章從別人抨擊自己“仇貓”說起,談到“人禽之辨”,諷刺人類的違心之論,黨同伐異;接下來分析自己“仇貓”的原因:貓喜歡幸災樂禍、折磨弱者,媚態(tài)十足、擾人清靜;接著回憶中西方黑貓、貓婆、貓鬼的傳說,貓的妖氣十足;進而憶起自己小時候心愛的隱鼠被害,長媽媽嫁禍于貓,我對貓追殺決絕,甚至于在《兔和貓》一文中有了毒藥的沖動,使出了更毒的辣手,落下“仇貓”的話柄。作者進而“反省”,做出嘲諷:要像中國的官兵學習,長保著“御辱保家”的資格,絕不打傷或殺害,只在家門口大聲叱咄。
魯迅先生生就一副硬骨頭,那股子倔強,令人敬佩。面對“現(xiàn)代評論派”的紳士之流的攻擊,魯迅先生絕不膽怯。他借“貓狗”之詞,給“媚態(tài)的貓”畫像。先生一向對“奴性十足”的奴才深惡痛絕,就用辛辣的筆調(diào)諷刺了“現(xiàn)代評論派”文人的“媚態(tài)的貓”式的嘴臉。
幽默而又辛辣,這就是魯迅。開頭寫道:“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筆墨的,寫了下來,印了出去,對于有些人似乎總是搔著癢處的少,碰著痛處的時候多。萬一不謹,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負有指導青年責任的前輩之流,可就危險已極?!睂ΜF(xiàn)代評論派的攻擊與恫嚇進行揭露;第四段中:鷙禽猛獸雖兇殘,但從來就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牌子,揭露現(xiàn)代評論派玩弄公理的把戲,支持迫害的罪行;寫到老屋中老鼠跳梁,他居然能寫到:飄忽地走著、吱吱地叫著,那態(tài)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還軒昂。一個“軒昂”,真是讓人忍俊不禁,用詞之精煉傳神,可見一斑。至于結尾,不太理解其背景,但能感覺到魯迅先生是借此語抨擊政治,抨擊那些不問世事、自作清高的名流。這種辛辣,令人忍俊不禁,卻又這樣的不留情面,做到了“無情的剝露”。而這正是魯迅先生以文學做武器的斗爭之路的真實寫照。
文章雖幽默辛辣至極,但用的卻是很輕松的筆調(diào),如行云流水,似天馬行空。作者從自己的仇貓說起,談到了人們的婚禮,黑貓、貓婆和貓鬼,貓和虎的師徒關系。老鼠成親的花紙等許多傳說、掌故和現(xiàn)實的小故事,娓娓道來,真的如與朋友聊天一樣。嬉笑怒罵,舉重若輕,率性而談,卻又入木三分,這就是大文學家,令人贊嘆!
魯迅是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朝花夕拾》生動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有力地鞭撻了假、惡、丑,宣揚了真、善、美,體現(xiàn)出了他大憎大愛,愛憎分明的情懷?!豆坟埵蟆肪褪沁@部散文集里的一篇佳作。
其實作者闡述的不喜歡貓的原因與一類人的行為、性格很相像,例如寫貓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地折磨別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夠,就不甘心,如果別人犯了什么錯,受到批評,說不定那種人就會在某個角落里偷偷地奸笑。魯迅先生富有諷刺性的文章也反映了他愛憎分明的胸懷,因此他才能毅然扔下筆,棄醫(yī)從文,他才知道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由此看來,愛憎分明,可以說是立世之道,時代發(fā)展的源泉,是作為當代中學生的我們學習的。
愛憎分明,需要從現(xiàn)在做起。面對躺在車輪下的小悅悅無人救起,面對連撞數(shù)人并害怕傷者不死又連捅八刀的藥家鑫,面對無人敢攙扶的老人,面對失蹤數(shù)天、編造被拐謊言的18歲女孩,你會采取怎樣的態(tài)度?也許,我們的世界正是缺少了愛憎分明,才會釀成一場場悲劇、騙局。智者明辨是非、不宜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因此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積極實踐,以科學的知識和豐富的經(jīng)歷提高自己辨別是非的能力;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該做的事盡量做好,不該做的事堅決不做,努力做到知行統(tǒng)一;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一定要明辨是與非,鮮明地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態(tài)度,堅持原則,做出正確選擇。
愛憎分明,立世之道。時代在召喚著我們,讓我們高舉起青春旗幟,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學會大愛大憎,做社會主義的接班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