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日本,xxxxxse,久久毛片少妇高潮,看黄片.com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琵琶行的課件教案9篇

發(fā)布時間:2023-04-09

琵琶行課件教案。

根據(jù)您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整理了《琵琶行的課件教案》。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只要我們老師在寫的時候認真負責就可以了。老師上課要根據(jù)教案課件來實施。敬請您閱讀并收藏本文!

琵琶行的課件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品味詩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理清全文脈絡,分析本課的結(jié)構(gòu)特點;學習描寫音樂的方法,學習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yǎng)聯(lián)想和想像能力,背誦本段。認識當時社會的黑暗,領(lǐng)悟作者關(guān)注現(xiàn)實,同情和尊重受損害的下層婦女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并從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中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難點:理解作者對音樂的描寫以及是如何將樂曲的情調(diào)和演奏者、聽者的感情融為一體的。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 教學要點:

1.理清全文思路,分析本詩結(jié)構(gòu)特點。

2.鑒賞高超的音樂描寫

(二)過程設計:

一.導語設計

教師播放名曲《高山流水》(學生沉醉其中)

教師:剛才同學們都沉醉在美妙的音樂世界中,那么哪位同學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心中的感受呢?(學生們各抒已見,有的說輕快、流暢;有的說悲傷、憂郁;有的說激揚動聽等等,很多同學覺得難以表達出來)

教師小結(jié):從同學們表達的感受可以看出,用語言來表達音樂的感受可以說是比較難的事,大家知道音樂并不是實實在在,可感的、可觸摸到的實物,它是有聲無形,縹緲難以捕捉的。歷代用詩歌來表現(xiàn)音樂的作品很少,堪稱精品就更罕見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謂描寫音樂的極品,自唐以來歷詠不衰,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白居易是怎樣描寫樂曲的。首先來看看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出示多媒體投影:內(nèi)容為白居易簡介,新樂府運動,“行”體介紹及創(chuàng)作背景介紹(略)。

二.整體感知,糾正字音,學生朗讀全詩。

三.在預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敘事結(jié)構(gòu),鑒賞整齊兼變化的結(jié)構(gòu)美。

1.《琵琶行》以人物為線索,形成明暗對稱又交織匯聚的雙線結(jié)構(gòu),這種結(jié)構(gòu)既嚴謹縝密,又錯落有致,顯現(xiàn)出對稱的整齊美,交織匯聚的變化美,明線是琵琶女的人生遭遇,暗線是詩人的感受,兩線重點匯合在“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個句子上,教師可引導學生歸納出詩文如下的結(jié)構(gòu)(多媒體展示),即板書設計(附在后文)。

2.請學生認真讀詩歌的“序”部分,理出“序”與正文的關(guān)系。

本詩的序文交代了寫作原因,內(nèi)容上與正文前后照應。例如:序文的第二句與詩的第一段呼應;第三四五句與詩的第二三段呼應;第六七句與詩的第四段呼應。

四.鑒賞詩歌中的音樂描寫(琵琶女總共有三次演奏,重點欣賞第二次演奏)。

1.請學生找出詩歌中詳細描繪琵琶曲的段落(學生能夠很快找出第二段)。

2.請學生集體朗讀第二段,再請一位同學朗讀(此時學生的朗讀感情無甚變化)。

教師點撥:樂曲是有節(jié)奏感的,是起伏變化的,大家剛才沒有讀出樂曲的起伏變化,可能是大家還沒有體會到樂曲的情感變化,接下來我們仔細地來品讀這段琵琶曲的描寫。課前我們探討過,音樂是無形的抽象的,用文字來表達是很困難的,但我們發(fā)現(xiàn)白居易用了一種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使大家感受到音樂的美?(學生頓時領(lǐng)悟是用了一連串的比喻)。

3.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形象美,讓學生想象“大弦”“如急雨”,“小弦如私語”等這些句子模擬的聲音,再讓學生揣摩琵琶女用這些聲音表達的情感,這樣學生不僅獲得“粗重繁密”、“細幽柔宛”“清脆圓潤”等音響上的認識,也體味到人物情感的變化。

4.師生合作探究:是否能從琵琶曲調(diào)的起伏變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變化的軌跡呢?從詩中找出相關(guān)內(nèi)容。

教師點撥:“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盤”,此時琵琶聲歡快明朗,清脆悅耳,唱出了琵琶女火紅的青春時代。“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年輕的她色藝超群,名噪京華;“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至“此時無聲勝有聲”旋律變得“冷澀”“凝絕”,音樂之聲“暫歇”,命運的變化使此時的琵琶女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年長色衰,又值社會動亂,“門前冷落鞍馬稀”,不得已“嫁作商人婦,“轉(zhuǎn)徙于江湖間”;“銀瓶乍破水漿迸”至“四弦一聲如裂帛”,這段音樂高漲,絕非柳暗花明,重見天日,而是以剛勁急促,震撼人心的節(jié)奏表達琵琶女對世人重色輕才和丈夫“重利輕別離”命運的不平之感與憤懣之情,也是對不公平社會現(xiàn)實的憤怒控訴!

5.學生通過琵琶女身世情感的變化再次朗讀,感情有了起伏變化。

6.教師播放名家示范朗讀,讓學生跟讀。

7.學生探討:白居易在談詩歌創(chuàng)作時說:“事物牽于外,情感動于內(nèi),隨感遇而形成于詠嘆。”(《與元九書》)這首詩就是因事興感之作。閱讀詩序,說說琵琶女的琴聲為什么會引起詩人的強烈共鳴?

教師點撥:詩人是通過琵琶女彈奏琵琶和聽她訴說身世了解琵琶女的經(jīng)歷的。詩人借助琵琶曲這一媒介聽出了琵琶女的“平生不得志”,感覺到她心中的“無限事”,聽其訴說則更是直接了解到她昔日的風光和今天的落魄。琵琶女的經(jīng)歷,在某種程度上說和詩人有共同點。從序中可讀出詩人在長安期間,以極大的政治熱情參與朝政,憂國憂民,不顧身計,結(jié)果落得遠謫僻地,無所事事的下場,所以詩人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嘆!可以說詩人對琵琶曲的描繪正是自身身世的傾訴。

8.學生再次朗讀,并嘗試背誦,結(jié)束全課。

【附】誦讀指導:“大弦”以下四句應急讀,有輕快情調(diào);“間關(guān)”兩句速度放慢,要讀得流暢;“冰泉”以下四句是為高潮蓄勢,要小聲讀;“銀瓶”以下四句寫樂曲高潮和終止,要讀得緊張、熱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9.作業(yè)布置:

(1)延伸閱讀韓愈《聽穎師彈琴》(多媒體顯示)。

(2)讓學生課后試著去找一些琵琶曲來聽,加深體會樂曲節(jié)奏的變化。

第二課時

(一) 教學要點

1. 復習音樂描寫藝術(shù)

2. 引導學生探析人物命運,感受人物的情感,鑒賞人物美

(二) 過程設計

1.讓學生試著說說自己聽過的琵琶曲,當然很少學生會熟悉,教師可以把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播放給學生聽,并結(jié)合課文的樂曲部分一齊感受。

2.請學生根據(jù)樂曲節(jié)奏變化填圖(多媒體展示),附在后文,也可讓學生自己繪制出來。

3.請學生評析韓愈的《聽穎師彈琴》。

4.引導學生在誦讀感知的基礎上品味景物描寫和人物情感,鑒賞詩歌意境。首先,讓學生含情頌讀,在學生有了第一感覺時,讓他們找出景物描寫的句子,品味這些句子的意境,因為詩中寫景的句子是具體可感的,學生大多數(shù)可以找出這些句子,此時教師讓他們將自己找出來的句子進行想象勾畫,用更豐富的語言將畫面描述出來。

例如:“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這句敘寫江邊送客的句子,有位學生把它豐富為:“秋風瑟瑟,潯陽江頭佇立著兩個神情黯然的人,他們都無語凝噎,木然注視著茫茫江水中的那輪寒月,他們沉重的心緒如楓葉荻花飄轉(zhuǎn)在寒風中一樣”。應該說學生的想象力是豐富的,將有限的文字恰到好處地描繪了一幅凄美的畫面,非常契合詩歌的意境。顯然學生在鑒賞詩人筆下景物的時候,已經(jīng)調(diào)動了個人的情感(悲情),已經(jīng)做到了意(情感)與境(畫面、景物)的結(jié)合。詩中寫景的句子還很多,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可以讓學生發(fā)掘美的素材,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慘、空、繞、寒、悄無言,秋月白”等關(guān)鍵詞,讓學生聯(lián)系敘事感觸人物在此景下的心情。當然以我校學生的素質(zhì)都能象前面那位同學描繪得如此有文采,是很少的,但至少他們能感受到詩人的情感與景物相結(jié)合就相當不錯了。

5.引導學生探析人物命運,感受人物的情感,鑒賞人物美

(1)引導學生再創(chuàng)造琵琶女形象

引導學生再創(chuàng)造的目的,不只是要學生具體地描摹她的美貌,還要求學生能依托文字材料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審美體驗。

教師讓學生找出描寫琵琶女形象的語句,加以揣摩,想象。

例如:“千呼萬喚”、“猶抱琵琶半遮面”這些名句,可引導學生抓住關(guān)鍵字如“千、萬、始、半遮面”來揣摩,大部分學生能夠體會到琵琶女害羞的神態(tài)及復雜沉重的心理。

學生還會通過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段落去理解琵琶女不幸的人生遭遇,且在上節(jié)學習的基礎上,學生還能夠通過具體可感的音樂去理解琵琶女的心境,以及她如何在樂曲中傾注自己的感情。

(2)引導學生再創(chuàng)造詩人形象

詩人在“序”里的自述是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主要材料,讓學生結(jié)合寫作背景概括出詩人政治失意,無辜遭貶,漂泊江湖,郁悶孤苦的仕人形象。再讓學生結(jié)合“醉不成歡慘將別”“同是天涯淪落人”“江洲司馬青衫濕”等句子感受詩人心境與情感。他的心境凄楚而悲涼,他的情感怨憤而又富有柔情,他能從琵琶女的不幸遭遇與自己的失意人生中找到情感的相通點,并能將這種情感的共鳴升華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表達出社會變亂,政治衰敗帶給人民深重災難的深刻主題。

6.學生再次朗讀全詩(此時學生很有感情地朗讀)。

7.課文總結(jié)

音樂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藝術(shù),然而詩人白居易用比喻的手法將樂曲的美妙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更可貴的是詩人使用雙線結(jié)構(gòu),一虛一實,虛實相生,將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為我們繪制出了一幅幅動人的畫面,難怪“文章已滿行人耳”,胡兒能唱《琵琶篇》。

8.作業(yè)布置:

(1)聽一首你喜歡的樂曲,然后用形象的語言寫出你的感受,文體,字數(shù)不限。

(2)背誦全詩。

教學反思

1.對新教材及課程標準地認識。對本詩的教學,一般是在學生朗讀、背誦的基礎上,先簡要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朗讀鑒賞,分析詩歌雙線交織的結(jié)構(gòu)特點,最后歸納詩歌的主旨。本設計旨在突破此模式,設置帶有獨特視點和角度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樹立全新的詩歌鑒賞觀,提高詩歌鑒賞能力。本設計由鑒賞琵琶曲入手,在分析音樂描寫技巧的同時體會人物情感的'變化,和人物身世的再現(xiàn)。

2.教學上能針對學情,挖掘教材的課程資源,形象再創(chuàng)造,調(diào)動想象與情感的審美方法的運用;美文誦讀技巧的學習獲得審美體驗。

3.教學過程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如合作探究,個體表現(xiàn)等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驗合作的愉快。

4.教學環(huán)節(jié)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重難點突出,通過圖表形象再現(xiàn)抽象的音樂感受,體現(xiàn)了教學的靈活,有利于學生抽象與形象思維能力的提高。

5.教學方法上,多媒體輔助教學,誦讀配樂,既形象可感又啟發(fā)學生的學習樂趣。

琵琶行的課件教案 篇2

一、板書課題、作者,簡介作者與作品提示。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繼杜甫之后的又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狈磳Α俺帮L月,弄花草”,作品有著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杜眯小肥且皇灼哐蚤L篇敘事詩,繼承了漢樂府敘事詩的傳統(tǒng),是初唐以來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帶有很強的抒情性。由于敘事與感情的結(jié)合,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優(yōu)美動人,可以說是我國古典敘事詩又一新的高峰,在詩人生前,就被廣為傳誦,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歌唱《琵琶行》。”時至今日,千百年過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二、教師引導學生對詩的內(nèi)容作整體把握。

三、串講小序,講前布置兩個思考題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串講后提問。

1、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確: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概況,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說明了寫作的背景動因,并為全詩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調(diào)。

2、小序已經(jīng)簡明清楚地敘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為什么還要寫成一首詩呢?

明確:寫成了詩,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達意,給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鳴。

四、分析第一段“潯陽江邊聞琵琶”。

1、“楓葉荻花秋瑟瑟”:

敘述秋夜江邊送客時的環(huán)境,秋夜江邊,楓葉、荻花,色調(diào)暗淡,“瑟瑟”二字點情,景物成了溢滿悲涼情感的意象,疊加在一起,令人頓覺秋涼襲來,渲染了送別時人物凄涼愁慘的心情。

2、“別時茫茫江浸月”:

敘述別時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無不彌散著作者的離愁別緒,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與自然景物有了感應。情景交融,自然地點染出哀傷之別,同時為水上琵琶聲的出現(xiàn)準備好氛圍。

五、分析第二段“江心聆聽琵琶曲”。

(我們知道,音樂是一種抽象的藝術(shù),我們平常只是聽,要描寫它十分困難,然而白居易對琵琶音樂的描寫卻非常成功,歷來為人們所稱道。)

1、要求學生齊讀第二段,體會作者高超的音樂描寫方法。

2、要求學生找出比喻音樂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樣的樂聲。

板書:

比喻句音樂

大弦嘈嘈如急雨 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語 幽細

大珠小珠落玉盤 清脆圓潤

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 宛轉(zhuǎn)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難 低沉入微

銀瓶乍破水漿迸 激越雄壯

鐵騎突出刀槍鳴 激越雄壯

四弦一聲如裂帛 戛然而止

3、朗讀這些句子,師生總結(jié)運用比喻寫音樂的藝術(shù)效果。

一連串精妙的比喻,寫出音樂的變化,用這些具體的現(xiàn)實生活中聽到過的聲音和形象比擬描繪樂聲,把抽象無形的音樂刻劃成有形可感的實體。讀者不僅仿佛聽到了那或輕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揚,或低回鳴咽的應接不暇的樂音,而且仔細欣賞起來,還可以聽出這一聲和那一聲又有明顯的音色、音調(diào)上的區(qū)別,熱鬧而不紊亂,復雜而有層次。聽了這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就像聽完一支完整的樂曲:先從輕徐悠長開始,仿佛從沉思中喚起記憶;接著眾音繁會,像波濤起伏;馬上又轉(zhuǎn)到幽細甚至聽不見,宛似悲慟抽泣;最后以短促剛勁的音響終曲,猶如急雷破山,崩巖走石。讀者從這連珠式的具體可感的樂聲中還能體會出彈奏者的“有情”、“不得意”以至難以明白的“無限事”,從而出色地完成了對主題的表達。

4、要學生找出通過寫演奏者動作神態(tài)描寫音樂的詞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明確:“轉(zhuǎn)軸撥弦”是彈奏前試弦調(diào)音的動作?!暗兔夹攀掷m(xù)續(xù)彈”是彈奏的神態(tài)?!皵n”、“捻”、“抹”、“挑”和“收撥”、“畫”是彈奏時的指法,如此細膩地描寫動作神態(tài),交代了音樂的層次,從而更好地引導讀者領(lǐng)會音樂,也表現(xiàn)了歌女技藝的熟練高超和作者高度的音樂修養(yǎng)。

琵琶行的課件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蘇教版第四冊的講讀課文。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是古典詩歌理解。本詩是唐代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歌行體的敘事長詩,是我國古代敘事詩和音樂詩中的“千古絕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和卓越的藝術(shù)技巧。在白居易死后,當時的皇帝唐憲宗寫詩悼念:“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說明遠在作者逝世前,本詩已經(jīng)風行全國,很有影響了。

(二)教學內(nèi)容安排

本文擬用三課時完成。我說課的內(nèi)容為第三課時——小結(jié)課,前兩課時在學生整體感知和局部研讀的基礎上,本課時對本詩進行綜合領(lǐng)悟:包括分析詩歌的結(jié)構(gòu),概括中心思想,歸納寫作特點,并通過比較閱讀進行詩歌鑒賞能力的遷移提高。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大綱要求、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欣賞并學習本詩運用形象比喻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shù),了解運用環(huán)境描寫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手法。

2、能力目標:①培養(yǎng)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②培養(yǎng)學生概括課文的能力。③培養(yǎng)學生分析鑒賞詩歌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認識封建社會造成琵琶女悲涼身世和詩人失意謫居的黑暗現(xiàn)實,激發(fā)學生熱愛社會的感情。

三、教學重點分析

1、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lǐng)悟詩人高超的寫作技巧,包括明暗線結(jié)構(gòu)、情景交融的特點,特別是對音樂的多角度、多手法、多層次的描寫技巧。

2、教學難點:

理解琵琶女和詩人的悲劇造成的原因及對詩人思想感情的認識。

四、教學方法:

1、教法:擬采用“整體感知——局部研讀——綜合領(lǐng)悟——遷移提高”的教學方法。

2、學法指導:

(1)通讀:要求朗讀全文,讀準字音,讀出語氣、感情,初步了解全文。

(2)精度:重點閱讀第二詩段,思考:這一節(jié)作者是怎樣把無形的琵琶聲用文字描繪出來的?琵琶樂曲是怎樣變化的?

(3)解讀:通過板書結(jié)構(gòu)分析及學生的討論分析,掌握本詩的'特點。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趣,導入課文。

教師充滿激情的吟頌唐憲宗的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并簡要介紹本詩的寫作背景,讓學生重新認識本詩的寫作目的和意義。

(二)、板書小結(jié)課文結(jié)構(gòu)。

通過學生對前兩節(jié)課的回顧復習,在整體閱讀、局部研讀的基礎上,分析本詩的明暗線交織的雙線式結(jié)構(gòu),要求學生順著本詩“詩眼”: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梳理全文,搞清本詩明暗對照式的類比式結(jié)構(gòu)寫法。

(三)、概括分析寫作特點

在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歸納本詩的寫作特點,并請學生找出例句加以說明,以加深理解。最后由教師進行板書歸納:

(1)結(jié)構(gòu)嚴謹。全詩以人物為線索,歌女的身世是明線,詩人的感受是暗線,明線從現(xiàn)象反映主題,暗線則從本質(zhì)上揭示主題。一明一暗,一虛一實,明暗相寸虛實相生。情緒表現(xiàn)波瀾起伏,過渡自然。

(2)情景交融。善于運用環(huán)境描寫來烘托氣氛。

(3)音樂描寫出色。是我國古典詩歌中描寫音樂的絕唱。

琵琶行的課件教案 篇4

學習目標: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重要詞語,特別是古今異義詞;品味詩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賞析詩中描寫音樂的方法,并學以致用;發(fā)展學生主動學習、深入探究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琵琶曲《漢宮秋月》,要求學生用心傾聽,感受曲中的感情。然后,利用知音傳說,引入新課——

兩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雅士,一個山野樵夫,是音樂將他們聯(lián)系了起來,于是世上便流傳著知音的佳話;一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騷客,一個天涯歌女,又是音樂讓他們共同演繹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在那個不朽的夜晚,潯陽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風,清冷的月光,飄飛的荻花,永遠記住了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白居易遭貶謫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憐而信筆寫來的經(jīng)典樂府《琵琶行》。

(點評:之所以播放《漢宮秋月》,是由于這個曲子渲染了一種凄清、哀怨的感情,與本詩所抒發(fā)的感情異曲同工,有利于營造一種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導語故意設置得較為典雅,引入知音的傳說,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意,使學生處于“憤”“悱”的狀態(tài),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誘思導學》中“預習導學”部分習題。

2、補充檢查:(多媒體展示)

(1)予左遷九江郡司馬左遷:貶官,降職

(2)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出官:京官外調(diào)

(3)是夕始覺有遷謫意遷謫:貶官,降職

(4)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第二年

(5)鐵騎突出刀槍鳴突出:突然出現(xiàn),爆發(fā)出

(6)老大嫁作商人婦老大:年紀大了

(7)凄凄不似向前聲向前:先前,剛才

(8)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因為:于是作

(9)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命:命名

(10)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信:隨便地

(11)如聽仙樂耳暫明暫:一下子

(12)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卻:后退

(點評: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為下一步分析賞析、主動探究服務的。因為計劃用一課時講授完畢,故而設置預習檢查,以掃清語言障礙。)

三、整體感知課文,提出問題。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從文中找出自己最感興趣或最欣賞的句子或段落。

(點評:誘思探究理論認為,課堂應是學生的課堂,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所以,在設計此環(huán)節(jié)時,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打破了原來教師設計問題、學生思考回答的慣例,而由學生自主選擇。這種“自助餐”也許正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能力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四、集體討論學生認為最好的句子或段落。

方法:學生提出句子或段落,并說明理由。若無法說明,則交由全體同學討論解決。

(點評:因為本學期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十余首古典詩詞,已初步具備了鑒賞詩歌的能力,但能力發(fā)展水平各異。再者,“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各人看法不同,觀點不同,所以就有讓觀點碰撞的必要,也許會激出耀眼的火花。這也是對以往講授式課堂的一種突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示例:(說明:以下示例并非給學生舉例分析,而是預計學生會談到的諸多問題。學生在主動探究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爭議性的、難解決的、欠深度的問題。而此時,教師必須能夠敏銳地把握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及時地、適度地予以點撥,這樣也是充分發(fā)揮教師作用的一個途徑。)

1、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賞析:這句話不僅點出了人物(主人和客人)、地點(潯陽江頭)、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時間(夜晚),而且作了環(huán)境的渲染,寫出了秋夜送客的蕭瑟落寞之感。正因其蕭瑟落寞,才有“舉酒欲飲無管弦”之說。而“無管弦”則既與后面的“終歲不聞絲竹聲”相呼應,又為琵琶女的出場和彈奏作了鋪墊。

(點評:這個問題,是需要對課文反復誦讀才能發(fā)現(xiàn)的。它屬于意境的創(chuàng)造,而一般鑒賞能力稍弱的學生,很難朝這方面想。所以,當學生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時,我感到較為欣慰。)

2、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賞析:琵琶女之所以“千呼萬喚始出來”,是由于她有一肚子“天涯淪落之恨”,不便明說,也不愿見人。惟其如此,詩人才用“琵琶聲停欲語遲”“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寫來表現(xiàn)她的難言之痛。

(點評:這是學生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可見這組名句在詩中的重要地位。)

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賞析:這些詩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將抽象的`音樂化為形象的事物,既有聽覺形象,又有視覺形象,都加強了形象性。最后兩句又以環(huán)境描寫作側(cè)面烘托,給讀者留下了涵詠回味的廣闊空間。

(點評:這是學生提出的第二個問題。而這個問題也正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所以,為了誘導學生更深入地思考這段描寫的好處,在學生賞析后,又特意將原句改寫,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悟描寫音樂的技巧。)

試比較這段話與下面句子的表達效果:

大弦濁雜又粗重,小弦輕細又潤圓。時暢時澀至無聲,突爆強音情迸濺。曲終收撥當心畫,掌聲頓起盡美贊。

很顯然,這樣表達一點也不形象,因為它是僅就音樂來寫音樂,僅就抽象來寫抽象,無法給人一種具體的美感。

在我國廣袤的文學天地中,類似的作品很多,下面試舉一例——劉鶚的《老殘游記·明湖居聽書》中的一段,大家思考與上面一段話有何相同點:(多媒體展示)

王小玉便啟朱唇,發(fā)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shù)句之后,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那知他于那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huán)轉(zhuǎn)折。幾囀之后,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jié)節(jié)高起?;腥缬砂羴矸逦髅媾实翘┥降木跋螅撼蹩窗羴矸逑鞅诟韶穑詾樯吓c大通;及至翻到做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做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后,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shù)遍。從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細,那聲音漸漸的就聽不見了。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約有兩三分鐘之久,仿佛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fā)出。這一出之后,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這一聲飛起,即有無限聲音俱來并發(fā)。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忽小,同他那聲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耳朵忙不過來,不曉得聽那一聲的為是。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這時臺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

討論后明確:這段話也是既用了比喻,也用了側(cè)面烘托。比喻即是上文中劃線的句子,劃波浪線的句子即是側(cè)面烘托。

(點評:只是改寫原詩的語言,已使學生較深入地理解了文章的筆法。而上面聯(lián)想到《明湖居聽書》一節(jié),則是使學生再次加深認識,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有助于他們觸類旁通。)

再舉一例——李賀的《李憑箜篌引》,思考其描寫音樂的手法與《琵琶行》有何異同。(多媒體展示)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討論后明確:相同點:都運用了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具體的方法,使音樂這種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了。

不同點:《琵琶行》主要運用了比喻和側(cè)面烘托的手法,而《李憑箜篌引》則盡夸張想像之能事,盡寫聽眾的感覺和音樂的藝術(shù)效果,這也是一種側(cè)面烘托的手法,正是由于聽眾的感覺和藝術(shù)效果,才讓人覺得李憑之演技高超絕倫。

(點評:舉完《明湖居聽書》一例后,本可就此結(jié)束對描寫技巧的賞析。但由于這是個難點,而描寫音樂的技巧也不只此一招,故而為使學生更深入地、更透徹地理解寫作技巧,又舉一例,意在引導學生進一步提高賞析能力。而經(jīng)過一步一步地引導、探究之后,對課文的重點、難點的突破才算告一段落。由此感到,對于授課過程中出現(xiàn)的有價值的、學生感興趣的、有利于學生主動發(fā)展的問題,我們必須把握好深淺程度,使學生能有最大的收獲,又不至于使學生陷入到死摳字眼之中。)

4、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賞析:這句話可視為本詩的詩眼。因為全詩的感情全灌注到了這句話里。作者左遷潯陽,謫居臥病,又于秋夜送客,心中之悲凄自不待言。而琵琶女卻也是天涯淪落,孤苦無依。她過去曾經(jīng)令善才服,秋娘妒,也曾經(jīng)“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但如今卻是“門前冷落鞍馬稀”,年老色衰,嫁與商人,卻不能享受家和愛的溫暖,“江口守空船”,“忽夢少年事”,這也不由得她不“夢啼妝淚紅闌干”了。作者和琵琶女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一個是被侮辱、被損害、命運悲慘,一個是滿腹的天涯淪落之怨恨、謫居臥病之凄涼,自然就心與心相通,情與情相染,發(fā)出這種感慨也就自然而然了。

(點評:這個問題是全詩的“肯綮”。這個問題的解決,也就等于第一個教學重點得到了解決。由于學生對白居易的經(jīng)歷較為熟悉,所以結(jié)合琵琶女的自述身世,學生較容易地分析出了作者感慨的緣由。而涉世未深的學生能夠較深入地理解這兩句話,也說明了本節(jié)課誘導的成功,學生主動探究的成功。)

5、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賞析:為什么詩人流淚最多?當然是因為其與琵琶女心心相通,同病相憐。如此的天涯淪落之恨也只有他這樣有切身經(jīng)歷的人才能體會得更深切。

(點評:在上一個問題得到解決后,這個問題已不是太難的問題,所以學生較輕松地得出了自己的結(jié)論。)

6、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賞析:在曲終之后,作者略去了關(guān)于身世的詢問,而用這兩個描寫肖像的句子向“自言”過渡:“沉吟”的神態(tài),顯然與詢問有關(guān),這反映了她欲說還休的內(nèi)心矛盾;“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等一系列動作和表情,則表現(xiàn)了她克服矛盾、一吐為快的心理活動,這也使得女主人公的形象更生動真實,更具有典型性。

(點評:此問題仍屬于對第一個重點的研討和探究。學生已具備了賞析之的能力。)

五、小結(jié),布置作業(yè)。(多媒體展示)

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具體,是我們平時寫作常用的寫作方法。有些話題很抽象,難狀難摹,但我們?nèi)裟芑橄鬄榫唧w,事情也就變得容易了。

請認真欣賞歌曲《青藏高原》,寫一段話,要求用上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具體的方法,可仿照本節(jié)課所舉的三種對音樂的描寫手段。字數(shù)不少于200字。

(點評:此作業(yè)意在引導學生學以致用,使其能力得到遷移。事后檢查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寫作出乎意料地好。比如一個學生就有如此描寫:“那聲音粗獷豪放,有如天籟之音。起初便拔地而起,高入天際,如一枚火箭直沖云霄,打了一個回旋,略微低落后,再一次沖上了更高的天際。接著一聲脆響,仿佛禮炮在轟鳴,又好像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光芒四射。只覺得自己站在珠穆朗瑪峰上仰天長嘯,渾身暢快無比。接著那聲音漸漸低回,仿佛從遙遠的天際傳來,如青藏高原上的雪浪滾滾向前,延伸到天邊;又仿佛雅魯藏布江翻卷著波浪奔涌著向前,流到一片古老的土地,帶去了一片莊嚴,一片神秘,一片蒼涼,帶給那里遠古的呼喚,留下了千年的期盼。人的心潮在翻滾,血液在奔涌,激情在奔流,如雪浪滾滾,如海浪濤濤。濤聲之后,聲音忽又揚起,眼前出現(xiàn)了一座高山,又一座高山,一座勝似一座,緊緊相連,冰雪閃亮,蒼鷹翱翔,古老神秘的青藏高原就在眼前。接著又是樂曲的低回,把我們帶入一個莊嚴神秘的世界。歌唱的聲音漸漸向上回環(huán),如雪浪翻滾,直延伸到云端,與藍天融為一體,天地合一,云雪合一,人也融合在其中。突然,又一次節(jié)節(jié)高起,如一架云梯,有數(shù)十個臺階,直升到云層上面;又如一只蒼鷹拍動著雙翅,飛到一個山巔又一個山巔,最后直沖云霄,飛到那藍天白云之上……”應該說,這也是學生能力得到發(fā)展的體現(xiàn)。)

課后反思:本節(jié)課應該是一堂較為成功的語文課,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探究的主動性、拓展的有效性、遷移的科學性。內(nèi)容充實,教學目標也得到了順利得實現(xiàn)。當然,也有不足。由于內(nèi)容較多,時間較緊張,學生朗讀得有點少,而古詩詞的學習又是很重視誦讀的。另外,本節(jié)課發(fā)言的學生較多,但也有部分同學一直都沉默,這也提醒我們,應該多注意那些內(nèi)向的學生,多予他們以鼓勵,使他們也敢于表達自己,展現(xiàn)自己的風采,使他們的學習潛能得到最大的發(fā)揮。

通過這節(jié)課,我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的深刻內(nèi)涵,體會到了教師適當點撥的重要意義。更為重要的是,我感到:只要你給予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可低估的!

琵琶行的課件教案 篇5

【知識目標】

一、了解白居易與唐朝“新樂府運動”的文學主張及創(chuàng)作特色*

二、學習本詩通過特殊景物來渲染氣氛烘托突出人物形象的表現(xiàn)藝術(shù)。

三、品味生動比喻、細節(jié)描寫的對表現(xiàn)人物形象的作用。

【能力目標】

一、能結(jié)合詩歌意境簡單敘說對人物形象的體會。

二、能簡析景物描寫對詩人情感主旨的表達作用。

【情感目標】

欣賞品味詩歌中對音樂描寫的精妙之處,體會詩歌語言的音樂美,體會作者與琵琶女特殊的感情與身世遭遇,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

【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作家、作品

〖作者簡介〗

1、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著名作品有《賦得古原草送別》、《憶江南》《長恨歌》等。編有《白氏長慶集》。作品平易通俗。

唐憲宗元和十年,跟擁兵割據(jù)的藩鎮(zhèn)吳元濟有勾結(jié)的朝廷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長安城頓時一片混亂。白居易當時任東宮贊善大夫,壓抑不住自己的憤怒,上書 請求緝捕兇手,終以越職言事的罪名被貶為江州司馬。對于這次遭貶,詩人既感傷又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態(tài)炎涼。他有滿腔的怨憤無處傾訴, 到江州的第二年就創(chuàng)作了《琵琶行》這篇著名的長詩。

2、歌、行、吟:古代詩歌體裁,三者沒有嚴格區(qū)別。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一由,形式有五言、七言、雜言。

二、初讀探究:詩前的小序有何作用?

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說明了寫作的背景動因,并為全詩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調(diào)。

三、尋疑慮探究

1、詩中交代白居易巧遇琵琶女的詩句,此時作者的心情怎樣?

遭遇貶謫,憂憤難平;送別友人,孤寂愁悶。

2、你覺得琵琶女最美的表現(xiàn)是哪一個細節(jié)?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3、作者突出琵琶女的彈奏技藝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

側(cè)面烘托細節(jié)描寫比喻夸張對偶通感

4、在彈奏過程中,最能表現(xiàn)琵琶女遭遇與心境的詩句是哪一句?

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5、琵琶女的自述身世觸一動了白居易的愁情,不禁對她深表同情,這個詩句是?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四、誦讀上述研讀的幾個片段,回味詩歌的語言藝術(shù)。

五、查閱注解與《導學》“知識薈萃”,把你認為尚未掌握的字詞在書本上作標記。

六、作業(yè)

試比較本詩與《夢游天姥吟留別》的異同點

第二課時

一、全詩最能表現(xiàn)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個?這句詩可以有幾種解讀?

1、同是懷才不遇(不被珍惜、不被重視),心曲相通;

2、同是淪落天涯,處境凄涼,同病相憐;

3、雖然素昧平生,但卻命運相同,應該相互安慰;

4、借事述懷,表現(xiàn)不平事處處皆有。

二、你認為“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有無聲勝有聲”妙處在哪里,今天用此典故還可以有哪些含義?

三、找出詩中寫景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詩中敘述景物環(huán)境的句子為哪些?它們在詩中起了什么作用?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詩人江東送客環(huán)境。秋夜、江水、楓葉,荻花,色*調(diào)暗淡,“瑟瑟”更顯情之凄慘。

渲染了凄清悲涼的氣氛,突出送別時人物悲凄愁慘的心情。

——“別時茫茫江浸月”

別時景象,融情入景。

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無不彌散著作者的離愁別緒,仿佛詩人的心情融化其中,與自然景物有了感應。渲染哀傷之別,為琵琶聲的出現(xiàn)作有力鋪墊。

——“唯見江心秋月白”

音樂結(jié)束時寂靜環(huán)境。

一曲彈罷,感情仍在擴散,直滲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為音樂中的感情所打動,情景交一融,襯托了音樂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繞船月明江水寒”

歌女獨守空船時的環(huán)境,渲染了歌女冷落凄涼的心情;

——“黃蘆苦竹繞宅生”

詩人的生活環(huán)境,點明寂寞悲涼的心情。

【小結(jié)】由于景物環(huán)境敘述與抒情的結(jié)合,使《琵琶行》整個詩境恍若沉浸在潯陽江頭那一派憂郁的月光里,優(yōu)美動人又不乏凄清悱惻。

四、拓展遷移

試比較本詩與《夢游天姥吟留別》的異同點〖討論后參考《導學》“創(chuàng)新思維”〗

五、運用實踐

1、《導學》“同步訓練”

2、背誦名句

3、預習“唐詩六首”

【教學反思】

琵琶行的課件教案 篇6

導入:

同學們好!音樂是美妙的,不同的音樂會使不同經(jīng)歷、不同心境的人產(chǎn)生共鳴。一千多年前,我國唐朝潯陽江頭的一位琵琶女真摯深情的演奏也曾使一代詩人白居易潸然淚下,并留下千古名篇《琵琶行》?!杜眯小分阅芰鱾髦两瘢粌H僅因為詩中精彩的音樂描寫,更因為其中有詩人對生命的感悟,他把音樂入詩,音樂描寫中有人、有情、有自我的關(guān)照。今天我們來賞讀《琵琶行》,體會琵琶女的高超演奏技藝,欣賞詩人化琴聲為美妙詩句的生花妙筆,在樂與詩的對話中,探究香山居士淚濕青衫的真正原因。

學習活動一:學習分享

分小組交流課前自主學習內(nèi)容。

1.詩歌體裁歌行體:《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后成為樂府詩歌的一種體裁。三者雖名稱不同,實則大同小異,常統(tǒng)稱“歌行”。是一種具有鋪敘記事性質(zhì)的歌辭。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杜眯小肥且黄闱樯屎軡獾拈L篇敘事詩。

2.內(nèi)容概括:(示例)

(1)潯陽江邊問琵琶(2)江心聆聽琵琶曲

(3)江中聽訴身世苦(4)同病相憐感慨多(5)重聞琵琶青衫濕

3.故事概述

元和十年的秋景竟是如此的蕭瑟,冷清的潯陽江邊,荻花瑟索著盤旋而下,和著這送客之景,又平添幾分凄涼……離別留下的,只是浸著冷月的江水……

她抱著琵琶從船里走出,散發(fā)著輕微木香的古琵琶半遮住了她那羞澀的臉龐。她輕轉(zhuǎn)琴軸撥動兩聲,先情后曲,弦弦的琴聲中透出凄楚與悲切,似在沉思著,又似在訴說著,隨之,心中的無限往事也隨著琴音一起浮現(xiàn)出來。

……

詩在小序中扼要地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主要經(jīng)過,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也說明了本詩的寫作動機,定下了全詩凄切傷懷的.感情基調(diào)。

學習活動二:思考探究

樂為心聲。琵琶聲中融注了琵琶女身世之感。透過音樂的變化,你聽出了琵琶女怎樣的遭際和身世?

《琵琶行》的音樂描寫是這首的突出特色,全詩一共有三次音樂描寫,首尾兩次只是以感覺摹寫聲音,是側(cè)面描寫。濃墨重彩的一筆是第二段音樂描寫,請同學們重點朗讀這一段,你能否從琵琶曲調(diào)的起伏變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變化的軌跡呢?朗讀重點描寫琵琶聲的詩句,按照音樂的變化分出層次,并結(jié)合具體詩句體會琵琶女情感的變化,以及描寫音樂的手法。(可用折線圖勾畫,回憶一下單元導讀課講過的詩歌鑒賞方法)

1.誰懂琵琶曲?重點朗讀第二段音樂描寫,請依據(jù)詩中的描寫,勾畫琵琶女演奏的情感變化。

2.再讀琵琶語:賞析最打動你的詩句,可以結(jié)合導讀單元所講的詩歌鑒賞方法。

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明確:比喻的手法—八處比喻寫音樂高低緩急和情緒變化:

演奏序幕---歡快明朗—低沉幽咽—高亢激越—戛然而止。

側(cè)面描寫音樂效果: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1)序曲---音樂的開始

“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情緒:悲涼傷感

賞析示例:此時的旋律低沉抑郁,通過彈者和聽者的情感交流,將琵琶女悲慘的遭遇和內(nèi)心的哀愁表達出來:潯陽江邊,風寒月冷,琵琶女獨守空船,倍感孤獨凄涼。

(2)開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榫w:歡樂愉快

賞析示例:用比喻修辭和擬聲詞寫出了琵琶聲的清脆圓潤,高低流轉(zhuǎn),輕快流暢。表現(xiàn)了琵琶女的歡快明朗,唱出了她春風得意的青年時代,那時的她可謂色藝超群,名噪京華。醉酒歡歌構(gòu)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按笾樾≈槁溆癖P“使人覺得在這里落下的分明是她往日的盈盈笑語,讓人過目不忘。

(3)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賞析示例:寫琵琶聲像黃鶯在花下啼叫一樣,輕快婉轉(zhuǎn),優(yōu)美動聽,這就更進一步寫出了琵琶女的內(nèi)心歡快。

(4)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情緒:幽愁壓抑

賞析示例:琵琶聲漸漸緩慢,仿佛歡快流淌的小溪被寒冰阻塞。發(fā)出冷澀的低泣。似是訴說著琵琶女心中難以言表的苦楚。“暮去朝來顏色故,老大嫁作商人婦“”年長色衰,門庭冷落。怎能不使他陷入深深的幽怨“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5)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情緒:悲憤不平

賞析示例:這段音樂情緒高漲起來,絕非柳暗花明,重見天日,而是以剛勁急促、震撼人心的節(jié)奏表達琵琶女對命運不公之感的憤懣之情。她受傷的心靈希望得到愛情的撫慰,但商人重利輕別離,她經(jīng)??沾毷亍8呖杭ぴ降男烧撬龑κ廊酥厣p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的控訴。

3.小結(jié):《琵琶行》音樂描寫的手法:

(1)以形寫聲,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2)以聲喻聲,銀瓶乍破水漿迸

(3)以聲摹聲,大弦嘈嘈如急雨(4)以感襯聲,唯見江心秋月白。

(5)以情繪聲,別有幽愁暗恨生。

這段曲子是琵琶女真實情感的抒發(fā),通過琵琶曲的演繹,逐步打開心扉,由羞澀到后面的自敘身世,清晰地展現(xiàn)了自己的遭遇,宣泄著自己內(nèi)心的憤懣。作者借助動作描寫,大量的比喻,運用通感,以聲擬聲,以畫摹聲,正側(cè)面描寫結(jié)合,讓這段琵琶曲千回百轉(zhuǎn),蕩氣回腸。樂為心聲,我們分明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訴。

學習活動三:思考探究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時?!迸门那俾暫蜕硎罏槭裁磿鹪娙藦娏业墓缠Q,淚灑青衫呢?濃墨重彩的音樂描寫對表現(xiàn)詩歌主題有什么作用?

1.琵琶語與青衫淚對于《琵琶行》的音樂描寫,大家都能充分地注意到作者描寫音樂時的高超筆法;其實《琵琶行》的音樂描寫不只是一個獨立的審美對象,音樂描寫的意義遠不限于此,詩人不是為音樂而寫音樂,而是為人而寫音樂;不是停留在音樂意境的描摹上,而是通過音樂形象,展現(xiàn)了琵琶女和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坎坷遭際以及他們“別有幽愁暗恨生”的滿腔不平。那么我們來看看琵琶女與江州司馬之間是否有著相似的人生經(jīng)歷,請同學們再讀《琵琶行》找到相關(guān)詩句:

1.都來自人才濟濟的京都:一是京城女,一是在長安為官;

2.同樣都是才華橫溢:一個是曾經(jīng)名屬教坊第一部,一個是才華橫溢名滿京都;

3.兩人都跌落到人生的低谷:一個無奈嫁給了商人,一個因直言進諫而被貶謫

2.誰解青衫淚:白居易被貶的原因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鎮(zhèn)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嘩,藩鎮(zhèn)勢力又進一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zhèn)“反側(cè)”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有“擅越職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諷喻詩,得罪了朝中權(quán)貴,于是被貶為江州司馬。司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時期專門安置“犯罪”官員,屬于變相發(fā)配。

詩人淚灑青衫,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①傷琵琶女:正如詩中云:“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卿卿。”琵琶女憤激幽怨的曲調(diào)引發(fā)詩人情感的共鳴,對音樂的體悟、對琵琶女彈奏技藝的欣賞,對二人相似命運的感慨。

②傷己:詩人才華橫溢,譽滿天下,然而今朝淪落,幽愁悲憤;再加上朋友一別,更感孤寂難耐。人悲,己憐,“同是天涯淪落人”。傷人,傷己,兩重感傷交融一體,積累沉淀,詩人怎不悲愴滿懷,淚灑青衫?這“淚”,既是詩人對被壓迫婦女的同情與尊重,又是對當時社會的控訴。

小結(jié):通過琵琶女的自述,白居易的描述,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兩人的人生經(jīng)歷十分相似,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們傾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學藝術(shù)形象的再現(xiàn)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又盡情地傾述了自己的悲憤之情。是“音樂”將他們聯(lián)系在一起。

《琵琶行》的音樂描寫不只是一個獨立優(yōu)秀的審美對象。詩人面對琵琶女不是一般的觸景傷懷,而是一種惺惺相惜的失路悲鳴。詩人濃墨重彩地描寫音樂,刻畫琵琶女出眾的琵琶技藝、超拔的才華,下文的主題句“同是天涯淪落人”才有了更豐富、更明確、更有感染力的內(nèi)涵,詩人懷才不遇的失志情懷才分外真切感人。

通過學習,你是否聽懂了琵琶曲背后的人生際遇了呢,著名作曲家吳元厚先生讀《琵琶行》后,創(chuàng)作了一首琵琶獨奏曲,用獨特的音樂視角解讀了《琵琶行》。

學習活動四:聆聽琵琶曲

琵琶演奏:

訴——讀唐詩《琵琶行》有感

作曲:吳元厚

從樂與詩的對話中,你對《琵琶行》是否又有了新的理解。

結(jié)束語:奏曲的能手,能夠通過演奏表達自己的哀愁或歡樂。聽曲的行家,也能夠從曲調(diào)中領(lǐng)會到奏曲者的情思,受到感染。詩人通過詩與樂的對話,為我們繪制出了一幅幅動人的畫面,琵琶曲與青衫淚有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人生感慨,一首琵琶曲彈盡人生苦辣心酸,一篇《琵琶行》寫盡作者失路人生。同學們,讀詩的過程就是與詩人對話的過程,也是閱讀審美體驗的過程,通過樂與詩的對話,詩歌內(nèi)容、手法的賞讀,你是否對白居易和他的作品有了更多的了解。

方式舉《李長吉詩集批注》云:“白香山‘江山琵琶’、韓退之‘穎師琴’、李長吉‘李憑箜篌’,皆摹寫聲音至文。韓足以驚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笨梢娺@三首詩得到贊譽之高,堪稱唐代音樂詩之力作。換言之,也就是論氣勢,當推昌黎;論情態(tài),應屬樂天;論神奇,自是長吉。方氏雖然談的只是三首詩,實際上卻道出了三人的個性特征。韓愈的以奇崛險怪為特色,李賀詩以神奇瑰詭,耀人心目為特點,白居易詩以通俗平易見稱。同學們,聽到這里,你是否也急于想了解其他兩首摹寫音樂的唐詩呢?大家可以在課后借助學習資源包,完成課后學習任務。

課后學習任務:1.班級開設了經(jīng)典詠流傳誦讀吧,請你寫一段推薦語,推薦白居易的《琵琶行》,并選取合適的音樂誦讀這首詩,說明選取的理由。

學習資源推薦:1.《聽穎師彈琴》《李憑箜篌引》2.孫道臨朗誦《琵琶行》

琵琶行的課件教案 篇7

1、賞析作者描寫音樂的高超技巧。

2、領(lǐng)悟詩人與琵琶女感情的共鳴點。

3、背誦全詩,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1、描寫琵琶樂時,詩人成功地運用了一連串的比喻,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形,不僅調(diào)動了讀者的聽覺和視覺,而且能激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

2、“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北磉_了詩人對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巴翘煅臏S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產(chǎn)生共鳴,點明題旨。

1、先讓學生欣賞一段琵琶曲,然后依勢將學生引入《琵琶行》。

點撥:在白居易生活的時代,有一句流行語“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就是指他的名作《長恨歌》和《琵琶行》?!靶小?,又叫“歌行”,是樂府歌辭的一種體裁。它源于漢魏樂府,是樂府曲名之一。

2、讓學生自由地誦讀全詩,讀出其中的感情來。

3、配樂示范背誦全詩。

4、賞析第一段:潯陽江邊聞琵琶。提問:第一段在全詩中有何作用?

點撥:“潯陽江頭夜送客”,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再用“楓葉獲花秋瑟瑟”渲染出一種悲涼訴氣氛,為全詩定下了基調(diào)?!爸魅恕彼木?,寫?zhàn)T別時的凄涼情景?!芭e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一個“慘”字點出了凄涼環(huán)境。最后借江邊月影,烘托出主客相對無言,黯然神傷的心情?!昂雎劇眱删鋵鋈粋鱽淼呐寐曈迫簧裢?,從感情上由憂轉(zhuǎn)喜,引起下文。

5、賞析詩人是如何將“仙樂”繪聲繪色地表現(xiàn)出來的。

點撥:詩人運用一連串的比喻來寫虛渺飄忽,過耳即逝的無形的音樂,用音強、音高、音色、節(jié)奏,旋律各不相同的十多種聲音來比喻四根琴弦所發(fā)出的不同樂聲:“如急雨”“如私語”“鶯語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澀”“銀瓶乍破”“刀槍鳴”“如裂帛”等等,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形,不僅調(diào)動了讀者的聽覺和視覺,而且能激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此外,還用“嘈嘈”“切切”等象聲和“間關(guān)”“幽咽”等雙聲詞來描摹琵琶聲,更增加了詩歌語言的音樂感。一曲雖終,而回腸蕩氣、驚心動魄的音樂魅力,卻并沒有消失。詩人又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的環(huán)境描寫作側(cè)面烘托,給讀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廣闊空間。

6、詩人與琵琶女的感情是怎樣產(chǎn)生共鳴的?

點撥:詩人聽完琵琶曲,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后,不由自主發(fā)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磥砼门羧赵诰┏抢铩扒T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的情況和作者被貶以前的情況有相通之處。同樣,他被貶以后的處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婦”以后的處境有類似的地方。

7、賞析最后一段。

點撥:“我”的訴說,反轉(zhuǎn)來又撥動了琵琶女的心弦,當她又一次彈琵琶的時候,那聲音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過來又激動了“我”的感情,以至熱淚直流,濕透青衫。

8、在前面賞析時,一邊賞析,一邊引導學生背誦。最后在音樂聲中,全班齊誦課文,再次體味詩的韻味。

同學們好!音樂是美妙的,不同的音樂會使不同經(jīng)歷、不同心境的人產(chǎn)生共鳴。一千多年前,我國唐朝潯陽江頭的一位琵琶女真摯深情的演奏也曾使一代詩人白居易潸然淚下,并留下千古名篇《琵琶行》?!杜眯小分阅芰鱾髦两?,不僅僅因為詩中精彩的音樂描寫,更因為其中有詩人對生命的感悟,他把音樂入詩,音樂描寫中有人、有情、有自我的關(guān)照。今天我們來賞讀《琵琶行》,體會琵琶女的高超演奏技藝,欣賞詩人化琴聲為美妙詩句的生花妙筆,在樂與詩的對話中,探究香山居士淚濕青衫的真正原因。

學習活動一:學習分享

分小組交流課前自主學習內(nèi)容。

1.詩歌體裁歌行體:《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后成為樂府詩歌的一種體裁。三者雖名稱不同,實則大同小異,常統(tǒng)稱“歌行”。是一種具有鋪敘記事性質(zhì)的歌辭。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杜眯小肥且黄闱樯屎軡獾拈L篇敘事詩。

2.內(nèi)容概括:(示例)

(1)潯陽江邊問琵琶(2)江心聆聽琵琶曲

(3)江中聽訴身世苦(4)同病相憐感慨多(5)重聞琵琶青衫濕

3.故事概述

元和十年的秋景竟是如此的蕭瑟,冷清的潯陽江邊,荻花瑟索著盤旋而下,和著這送客之景,又平添幾分凄涼……離別留下的,只是浸著冷月的江水……

她抱著琵琶從船里走出,散發(fā)著輕微木香的古琵琶半遮住了她那羞澀的臉龐。她輕轉(zhuǎn)琴軸撥動兩聲,先情后曲,弦弦的琴聲中透出凄楚與悲切,似在沉思著,又似在訴說著,隨之,心中的無限往事也隨著琴音一起浮現(xiàn)出來。

……

詩在小序中扼要地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主要經(jīng)過,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也說明了本詩的寫作動機,定下了全詩凄切傷懷的感情基調(diào)。

學習活動二:思考探究

樂為心聲。琵琶聲中融注了琵琶女身世之感。透過音樂的變化,你聽出了琵琶女怎樣的遭際和身世?

《琵琶行》的音樂描寫是這首的突出特色,全詩一共有三次音樂描寫,首尾兩次只是以感覺摹寫聲音,是側(cè)面描寫。濃墨重彩的一筆是第二段音樂描寫,請同學們重點朗讀這一段,你能否從琵琶曲調(diào)的起伏變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變化的軌跡呢?朗讀重點描寫琵琶聲的詩句,按照音樂的變化分出層次,并結(jié)合具體詩句體會琵琶女情感的變化,以及描寫音樂的手法。(可用折線圖勾畫,回憶一下單元導讀課講過的詩歌鑒賞方法)

1.誰懂琵琶曲?重點朗讀第二段音樂描寫,請依據(jù)詩中的描寫,勾畫琵琶女演奏的情感變化。

2.再讀琵琶語:賞析最打動你的詩句,可以結(jié)合導讀單元所講的詩歌鑒賞方法。

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明確:比喻的手法—八處比喻寫音樂高低緩急和情緒變化:

演奏序幕---歡快明朗—低沉幽咽—高亢激越—戛然而止。

側(cè)面描寫音樂效果: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1)序曲---音樂的開始

“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情緒:悲涼傷感

賞析示例:此時的旋律低沉抑郁,通過彈者和聽者的情感交流,將琵琶女悲慘的遭遇和內(nèi)心的哀愁表達出來:潯陽江邊,風寒月冷,琵琶女獨守空船,倍感孤獨凄涼。

(2)開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情緒:歡樂愉快

賞析示例:用比喻修辭和擬聲詞寫出了琵琶聲的清脆圓潤,高低流轉(zhuǎn),輕快流暢。表現(xiàn)了琵琶女的歡快明朗,唱出了她春風得意的青年時代,那時的她可謂色藝超群,名噪京華。醉酒歡歌構(gòu)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按笾樾≈槁溆癖P“使人覺得在這里落下的分明是她往日的盈盈笑語,讓人過目不忘。

(3)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p>

賞析示例:寫琵琶聲像黃鶯在花下啼叫一樣,輕快婉轉(zhuǎn),優(yōu)美動聽,這就更進一步寫出了琵琶女的內(nèi)心歡快。

(4)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情緒:幽愁壓抑

賞析示例:琵琶聲漸漸緩慢,仿佛歡快流淌的小溪被寒冰阻塞。發(fā)出冷澀的低泣。似是訴說著琵琶女心中難以言表的苦楚。“暮去朝來顏色故,老大嫁作商人婦“”年長色衰,門庭冷落。怎能不使他陷入深深的幽怨“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5)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情緒:悲憤不平

賞析示例:這段音樂情緒高漲起來,絕非柳暗花明,重見天日,而是以剛勁急促、震撼人心的節(jié)奏表達琵琶女對命運不公之感的憤懣之情。她受傷的心靈希望得到愛情的撫慰,但商人重利輕別離,她經(jīng)??沾毷?。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對世人重色輕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的控訴。

3.小結(jié):《琵琶行》音樂描寫的手法:

(1)以形寫聲,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2)以聲喻聲,銀瓶乍破水漿迸

(3)以聲摹聲,大弦嘈嘈如急雨(4)以感襯聲,唯見江心秋月白。

(5)以情繪聲,別有幽愁暗恨生。

這段曲子是琵琶女真實情感的抒發(fā),通過琵琶曲的演繹,逐步打開心扉,由羞澀到后面的自敘身世,清晰地展現(xiàn)了自己的遭遇,宣泄著自己內(nèi)心的憤懣。作者借助動作描寫,大量的比喻,運用通感,以聲擬聲,以畫摹聲,正側(cè)面描寫結(jié)合,讓這段琵琶曲千回百轉(zhuǎn),蕩氣回腸。樂為心聲,我們分明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訴。

學習活動三:思考探究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時?!迸门那俾暫蜕硎罏槭裁磿鹪娙藦娏业墓缠Q,淚灑青衫呢?濃墨重彩的音樂描寫對表現(xiàn)詩歌主題有什么作用?

1.琵琶語與青衫淚對于《琵琶行》的音樂描寫,大家都能充分地注意到作者描寫音樂時的高超筆法;其實《琵琶行》的音樂描寫不只是一個獨立的審美對象,音樂描寫的意義遠不限于此,詩人不是為音樂而寫音樂,而是為人而寫音樂;不是停留在音樂意境的描摹上,而是通過音樂形象,展現(xiàn)了琵琶女和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坎坷遭際以及他們“別有幽愁暗恨生”的滿腔不平。那么我們來看看琵琶女與江州司馬之間是否有著相似的人生經(jīng)歷,請同學們再讀《琵琶行》找到相關(guān)詩句:

1.都來自人才濟濟的京都:一是京城女,一是在長安為官;

2.同樣都是才華橫溢:一個是曾經(jīng)名屬教坊第一部,一個是才華橫溢名滿京都;

3.兩人都跌落到人生的低谷:一個無奈嫁給了商人,一個因直言進諫而被貶謫

2.誰解青衫淚:白居易被貶的原因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鎮(zhèn)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嘩,藩鎮(zhèn)勢力又進一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zhèn)“反側(cè)”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有“擅越職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諷喻詩,得罪了朝中權(quán)貴,于是被貶為江州司馬。司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時期專門安置“犯罪”官員,屬于變相發(fā)配。

詩人淚灑青衫,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①傷琵琶女:正如詩中云:“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卿卿?!迸门畱嵓び脑沟那{(diào)引發(fā)詩人情感的共鳴,對音樂的體悟、對琵琶女彈奏技藝的欣賞,對二人相似命運的感慨。

②傷己:詩人才華橫溢,譽滿天下,然而今朝淪落,幽愁悲憤;再加上朋友一別,更感孤寂難耐。人悲,己憐,“同是天涯淪落人”。傷人,傷己,兩重感傷交融一體,積累沉淀,詩人怎不悲愴滿懷,淚灑青衫?這“淚”,既是詩人對被壓迫婦女的同情與尊重,又是對當時社會的控訴。

小結(jié):通過琵琶女的自述,白居易的描述,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兩人的人生經(jīng)歷十分相似,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們傾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學藝術(shù)形象的再現(xiàn)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又盡情地傾述了自己的悲憤之情。是“音樂”將他們聯(lián)系在一起。

《琵琶行》的音樂描寫不只是一個獨立優(yōu)秀的審美對象。詩人面對琵琶女不是一般的觸景傷懷,而是一種惺惺相惜的失路悲鳴。詩人濃墨重彩地描寫音樂,刻畫琵琶女出眾的琵琶技藝、超拔的才華,下文的主題句“同是天涯淪落人”才有了更豐富、更明確、更有感染力的內(nèi)涵,詩人懷才不遇的失志情懷才分外真切感人。

通過學習,你是否聽懂了琵琶曲背后的人生際遇了呢,著名作曲家吳元厚先生讀《琵琶行》后,創(chuàng)作了一首琵琶獨奏曲,用獨特的音樂視角解讀了《琵琶行》。

學習活動四:聆聽琵琶曲

琵琶演奏:

訴——讀唐詩《琵琶行》有感

作曲:吳元厚

從樂與詩的對話中,你對《琵琶行》是否又有了新的理解。

結(jié)束語:奏曲的能手,能夠通過演奏表達自己的哀愁或歡樂。聽曲的行家,也能夠從曲調(diào)中領(lǐng)會到奏曲者的情思,受到感染。詩人通過詩與樂的對話,為我們繪制出了一幅幅動人的畫面,琵琶曲與青衫淚有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人生感慨,一首琵琶曲彈盡人生苦辣心酸,一篇《琵琶行》寫盡作者失路人生。同學們,讀詩的過程就是與詩人對話的過程,也是閱讀審美體驗的過程,通過樂與詩的對話,詩歌內(nèi)容、手法的賞讀,你是否對白居易和他的作品有了更多的了解。

方式舉《李長吉詩集批注》云:“白香山‘江山琵琶’、韓退之‘穎師琴’、李長吉‘李憑箜篌’,皆摹寫聲音至文。韓足以驚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笨梢娺@三首詩得到贊譽之高,堪稱唐代音樂詩之力作。換言之,也就是論氣勢,當推昌黎;論情態(tài),應屬樂天;論神奇,自是長吉。方氏雖然談的只是三首詩,實際上卻道出了三人的個性特征。韓愈的以奇崛險怪為特色,李賀詩以神奇瑰詭,耀人心目為特點,白居易詩以通俗平易見稱。同學們,聽到這里,你是否也急于想了解其他兩首摹寫音樂的唐詩呢?大家可以在課后借助學習資源包,完成課后學習任務。

課后學習任務:1.班級開設了經(jīng)典詠流傳誦讀吧,請你寫一段推薦語,推薦白居易的《琵琶行》,并選取合適的音樂誦讀這首詩,說明選取的理由。

學習資源推薦:1.《聽穎師彈琴》《李憑箜篌引》2.孫道臨朗誦《琵琶行》

琵琶行的課件教案 篇8

1、理清全文脈絡,分析本課的結(jié)構(gòu)特點;

2、品味詩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描寫音樂的方法,學習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yǎng)聯(lián)想和想像能力。

1、誦讀法:加深課文理解;

2、比較閱讀法:注重知識的遷移、運用。

1、體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內(nèi)涵;

2、體會詩中的情感和意境,體會作者對琵琶女身世的同情和共鳴,把握人物形象和詩歌社會意義。

賞析詩中的音樂描寫。

引導學生抓主旨句,結(jié)合詩人和琵琶女的人生遭遇,體會詩人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唐摭言》(zhí,拾取):“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行:古詩的一種體裁。宋王灼《碧雞漫志》:“古詩或名曰樂府,謂詩之可歌也。故樂府中有歌有謠,有吟有引,有行有曲?!北疚氖且皇组L篇敘事詩。

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擁兵割據(jù)的藩鎮(zhèn)吳元濟有勾結(jié)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長安城頓時一片混亂。白居易當時任東宮贊善大夫,是個陪侍太子的閑職,不能過問朝政,但他壓抑不住自己的憤怒,上書請求緝捕兇手,終以越職言事的罪名被貶為江州司馬。五年后,憲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調(diào)回長安。

1、正音。

遷徙xǐ恬然tián遷謫zhé闌干lán

2、聽示范朗讀。

3、順句(不必翻譯)。

重點詞語:

本長安倡女倡女:歌女曲罷憫然憫然:憂郁的樣子恬然自安恬然:淡泊寧靜的樣子凡六百一十六言凡:共楓葉荻花秋瑟瑟琵琶聲停欲語遲遲:遲疑主人下馬客在船“互文”,意思是主人和客人一同下馬,然后上船。

弦弦掩抑聲聲思掩抑:低沉抑郁思:悲、傷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間關(guān):婉轉(zhuǎn)滑:流暢秋月春風等閑度等閑:隨隨便便夢啼妝淚紅闌干闌干:縱橫錯亂的樣子凝結(jié)不通聲暫停暫:突然,一下子如聽仙樂耳暫明暫:突然,一下子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轉(zhuǎn):更、越座中泣下誰最多泣:眼淚

4、朗讀指導。

(1)第一段:開頭部分:前六句要讀出悲凄的氣氛。讀最后兩句,情緒應有變化:“忽聞水上琵琶聲”后應作稍長停頓,以示有一個短時間的靜聽過程。下句“主人忘歸客不發(fā)”應作一頓,表示主客俱已進入音樂境界中,憂傷暫被驅(qū)散。

(2)第二段:關(guān)于音樂描寫部分:“大弦”以下四句要急讀,有輕快情調(diào);“間關(guān)”兩句速度放慢,要讀得流暢;“冰泉”以下四句是為高潮蓄勢,要小聲讀;“銀瓶”以下四句寫樂曲高潮和終止,要讀得緊張、熱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3)第三段:關(guān)于琵琶女自敘身世部分:可按少年歡樂、晚年淪落、當前心境劃分層次,每層后宜作一頓。

(4)第四段:關(guān)于詩人傾訴內(nèi)心部分:“同是”二句點明全詩主旨,宜用嘆惋之聲,要讀得慢些;“我從”以下六句為下文鋪墊,可輕讀;“其間”以下六句述心情,也要用嘆惋之聲;“今夜”以下四句表祈請,應讀得懇切。

(5)第五段:結(jié)尾部分:開頭兩句承上敘事,要讀得平緩些。中間兩句轉(zhuǎn)入抒情,當用低沉聲調(diào)。最后兩句用問答式,問后宜作稍長停頓,然后徐徐作答,這是全詩抒情的高潮。

5、背誦第二段和名句。

名句填寫:

千呼萬喚始出來,_______。______初為〈〈霓裳〉〉后〈〈六幺〉〉

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_______。別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

今年歡笑復明年,_______。夜深忽夢少年事,_______。

今夜聞君琵琶語,_______。_______,逢何必曾相識。

第二課時

一、解讀“小序”

1、小序和詩歌的關(guān)系?

2、小序作用?

——明確:

1、幾乎所有內(nèi)容都和下面的詩歌段落有著對應關(guān)系……

2、

(1)交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2)說明詩歌的成因;

(3)奠定悲劇氣氛。

二、梳理情節(jié)

歸納每段大意,明確以時間為序:

1、江頭送客聞琵琶;

2、江上聆聽琵琶曲;

3、歌女傾訴身世苦;

4、同病相憐傷遷謫;

5、重聞琵琶青衫濕。

三、整體感知,把握主旨

齊讀三、四兩段,回答問題:

1、《琵琶行》是一首敘事詩,敘了什么事?

2、通過敘事塑造了哪幾個人物形象?他們有什么共同點?

3、“淪落”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4、“相逢何必曾相識”,是什么使素不相識、萍水相逢的詩人和琵琶女聯(lián)系在一起?

5、全詩的主旨句是?你怎樣認識詩歌主旨?

明確:

1、詩人謫居江州,月夜送客江邊,巧遇琵琶女之事。

2、琵琶女和詩人自己?!巴翘煅臏S落人”。

3、

人物對比悲劇情感

琵琶女當年艷蓋群芳,藝壓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歡笑;京倡商婦怨

如今年老色衰,門前冷落,委身商人,獨守空船。

白居易當年詩酒流連,絲竹不絕,高朋滿座,其樂融融;京官謫官恨

如今謫居臥病,有酒無樂,送客慘別,其情凄凄。

4、音樂(琵琶聲)。

一個獨守空船,借樂訴怨;一個送客江頭,有酒無樂。一個善彈,一個善聽,演繹出一出千古傳誦的知音故事。這正如潯陽樓楹聯(lián)所言:

楓葉四弦秋,棖(chéng,觸動)觸天涯遷謫恨;

潯陽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別離情。

5、主旨句。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詩歌通過琵琶女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的樂伎們的悲慘命運;也通過自身遷謫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會直臣遭貶的社會悲劇。

四、合作探究,分析藝術(shù)特色

(一)、問題探討

1、音樂是溝通詩人與琵琶女情感的橋梁,全詩寫音樂寫了幾個回合?琵琶聲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

三個回合:一聞琵琶(第一節(jié))邀相見,再聞琵琶(第二節(jié))訴淪落,三聞琵琶(第五段)青衫濕。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貫穿全詩的主線,圍繞著它,詩人將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繪制出一幅幅動人的畫面。

2、讀第一段:一聞琵琶,感受如何?

明確:

一聞琵琶是什么樣的聲音,不知道,但可以猜想到它的基調(diào)是悲涼哀怨。因為:

(1)琵琶女在“繞船月明江水寒”之際,顯然是借彈琵琶來排遣獨守空船的寂寞感;

(2)“醉不成歡慘將別”,使主、客的情緒受到觸動,加重了離愁,以至“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3、讀第五段:三聞琵琶,為何“凄凄不似向前聲”,而詩人卻“淚濕青衫”?

明確:

一悲琵琶女的悲涼身世,二悲自己的謫居偏遠。此時,兩人感情已經(jīng)相通相融。

4、重點研讀第二段:

(1)說說琵琶女在這里演奏的五個層次?

(2)尾句有何作用?與此句有相同功能的句子,詩中還有哪兩處?

(3)找出八個比喻,體會妙處?

明確:

(1)五個層次:

前奏曲:出場含羞多莊重,掩抑似訴不得志,信彈說盡無限事。

歡樂曲:《霓裳》《六幺》落玉盤。急切歡快,似當年紅火。

深思曲:從間關(guān)到幽咽到暫歇。幽愁暗恨,似如今商婦冷落。

悲憤曲:激越悲壯,似是對世人重色輕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憤怒控訴。

后綴曲:悄無言,秋月白。余音裊裊,意味不盡。

(2)三段中都有關(guān)于“江”和“月”的描寫:第一段寫詩人及其客人在“茫茫江浸月”的情境中聽到了琵琶女的演奏,為之神往;第二段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寫琵琶女彈完名曲后的外景;第三段以“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明月江水寒”寫琵琶女目下的孤單、凄涼處境。這些描寫從側(cè)面烘托了琵琶女的形象,使讀者能具體地想像出她“漂淪憔悴,轉(zhuǎn)徙于江湖間”的悲慘生活。

(3)八個比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語(親切細柔)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錯落有致、清脆圓潤)

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婉轉(zhuǎn)優(yōu)美)

幽咽泉流冰下難(低沉凝澀)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激越雄壯、高亢激昂)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凄厲心碎)

比喻,把抽象無形的音樂變成形象可感的實體,生動形象,有了畫面感,給人以無限的聯(lián)想。

(二)歸納總結(jié)

藝術(shù)特色:

1、高超的藝術(shù)構(gòu)思: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貫穿全詩的主線,圍繞著它,詩人將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繪制出一幅幅動人的畫面。

2、出色的音樂描寫:尤以第二段的歡樂曲、深思曲、悲憤曲為甚,運用大量的比喻,兼以擬聲、疊詞等手法。

3、側(cè)面烘托:三次寫江和月,從側(cè)面烘托了琵琶女的形象,使讀者能具體地想像出她“漂淪憔悴,轉(zhuǎn)徙于江湖間”的悲慘生活。

五、拓展遷移

比較本詩和〈〈箜篌引〉〉在音樂描寫上的異同:

明確:

二者的創(chuàng)作方法不同:《箜篌引》的音樂描寫極富于浪漫主義色彩,詩人著重寫樂曲的藝術(shù)效應,多用夸張手法,也顯示了詩人的奇特想像?!杜眯小返囊魳访鑼憚t屬于現(xiàn)實主義范疇,詩人著重寫的是樂曲的藝術(shù)境界,多用比喻手法。

琵琶行的課件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習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2.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3.感受“聲中之情”

教學重難點: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教學方法:朗讀、探究

學生分析:

1、學習特點:學習對象為高一學生,對學習資源利用和知識信息的獲取、加工、處理與綜合能力較低,但富有朝氣且對本課學習有濃厚興趣。

2、學習習慣:知識面仍較為狹隘,對琵琶的了解不多,缺乏獨立發(fā)現(xiàn)和自主學習能力且想象和聯(lián)想能力不強。

學法指導:

采用誦讀感悟式教學。本詩是唐詩中的經(jīng)典,文辭優(yōu)美,感情濃厚,尤其是對琵琶聲的音樂表現(xiàn)手法非常豐富,應引導學生多多誦讀,品味語言的藝術(shù)魅力,感悟意境,特別是集中描寫音樂的第二部分更要細心玩味。誦讀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既加強了學生對詩歌情感的理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一箭雙雕。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以復習第一課時內(nèi)容導入

上一節(jié)課我們整體感知,了解到詩歌中一共描寫了三次音樂的演奏,你發(fā)現(xiàn)哪一次的音樂寫得最為精彩的嗎?

明確:是第2自然段

二、朗讀感知

1、全班齊讀第2自然段

2、教師正音,朗讀指導

3、個別學生朗讀

三、具體研讀

1、找出第二段中描寫音樂的八個比喻句(邊提問邊板書)

音樂特征情感

轉(zhuǎn)軸撥弦和緩低沉(序曲)先有情

低眉信手聲聲思

輕攏慢捻抹復挑(過渡)無限事

如急雨粗重急驟

如私語輕微委婉

珠玉落盤清脆圓潤

鶯語花底宛轉(zhuǎn)流暢

冰泉冷澀阻塞壓抑幽愁暗恨

銀瓶乍破激越奔涌(高潮)

鐵騎突出高亢雄壯

如裂帛短促急迫(曲終)、余韻悠悠

2、八個比喻句分別描摹了音樂的哪些特征?音樂的旋律有什么變化?

(1)、以聲喻聲,使用大家熟悉的、類似的聲音作為比喻,寫出了音樂的五彩繽紛和疾徐抑揚的變化,使人有親耳聆聽之感。(視覺、聽覺融通——通感)

(2)、以形摹聲(視覺角度)

(3)、聽者與彈者情感交織

(4)、景特描寫烘托氣氛

四、拓展訓練

聽蜀僧睿彈琴

李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要求:學生先在課堂上用練習本,獨立自主完成,再給時間讓學生交換答案,互相討論和交流,教師提問和總結(jié)放最后。

1、詩的第二聯(lián)中“一揮手”和“萬壑松”分別表現(xiàn)了什么?

明確:“一揮手”寫蜀僧彈琴的姿態(tài);“萬壑松”寫出了琴聲的音樂效果。

2、結(jié)合全詩談談你對第四聯(lián)“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的理解。

明確:①寫出了曲終時的景色②寫出了作者沉醉于琴聲之中的狀態(tài),側(cè)面描寫了琴聲的魅力。

五、指導背誦

六、課堂小結(jié)

全班再讀課文精彩部分第二自然段收束全課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上特別注重創(chuàng)設情景,意在使學生在特定的情景氛圍中感受音樂的高超,體會人物以曲傳情的情懷。對詩中運用的比喻句很形象,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充分調(diào)動起了他們的想象力。在拓展訓練中有效地檢查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喜歡《琵琶行的課件教案9篇》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幼兒園教案,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琵琶行課件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 琵琶行的教案精選 前輩告訴我們,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都希望自己能教孩子們學到一些知識,為了將學生的效率提上來,老師會準備一份教案,教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幼兒園教案內(nèi)容嗎?或許你需要"琵琶行的教案精選"這樣的內(nèi)容,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guān)注本網(wǎng)站。...
    2023-03-24 閱讀全文
  • 關(guān)于琵琶行教案(精選10篇)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每個老師對于寫教案課件都不陌生。教案蘊藏著教師教學的動機、個性。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精心為你整理的“關(guān)于琵琶行教案”,或許你能從中找到需要的內(nèi)容。...
    2022-12-23 閱讀全文
  • [參考]琵琶行教學教案2500字通用 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應該對自己的教學負責。在上課之前,老師也是必須要準備好的。在寫教案時要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您知道教案里的大體框架嗎?經(jīng)過搜索整理,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你呈現(xiàn)“琵琶行教學教案”,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2023-01-09 閱讀全文
  • 睡前故事:琵琶星 茫茫大雪整整下了一個白天,傍晚時分,最后一朵雪花兒悄然落地,一個多么柔軟多么潔白的圣誕之夜啊。陳鹿穿上靴子——靴子有點小,媽媽沒能給他去超市換一雙來,這讓陳鹿特別不高興。他東張西望地來到大街上,希望遇...
    2022-01-22 閱讀全文
  • [參考]關(guān)于琵琶的作文精選 寫作就是我們的當下的生活日常,經(jīng)常寫作文可以增強對發(fā)生的事情的表達能力。平時學習時多注意對文字的積累可以幫助我們寫作文,那些優(yōu)秀的作文是怎么樣寫的呢?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guān)于琵琶的作文”相信你能從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內(nèi)容。...
    2023-01-24 閱讀全文

前輩告訴我們,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都希望自己能教孩子們學到一些知識,為了將學生的效率提上來,老師會準備一份教案,教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幼兒園教案內(nèi)容嗎?或許你需要"琵琶行的教案精選"這樣的內(nèi)容,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guān)注本網(wǎng)站。...

2023-03-24 閱讀全文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每個老師對于寫教案課件都不陌生。教案蘊藏著教師教學的動機、個性。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精心為你整理的“關(guān)于琵琶行教案”,或許你能從中找到需要的內(nèi)容。...

2022-12-23 閱讀全文

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應該對自己的教學負責。在上課之前,老師也是必須要準備好的。在寫教案時要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您知道教案里的大體框架嗎?經(jīng)過搜索整理,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你呈現(xiàn)“琵琶行教學教案”,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2023-01-09 閱讀全文

茫茫大雪整整下了一個白天,傍晚時分,最后一朵雪花兒悄然落地,一個多么柔軟多么潔白的圣誕之夜啊。陳鹿穿上靴子——靴子有點小,媽媽沒能給他去超市換一雙來,這讓陳鹿特別不高興。他東張西望地來到大街上,希望遇...

2022-01-22 閱讀全文

寫作就是我們的當下的生活日常,經(jīng)常寫作文可以增強對發(fā)生的事情的表達能力。平時學習時多注意對文字的積累可以幫助我們寫作文,那些優(yōu)秀的作文是怎么樣寫的呢?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guān)于琵琶的作文”相信你能從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內(nèi)容。...

2023-01-24 閱讀全文
国产洗逼|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欧美小穴在线观看|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小黄片骚货在线观看| 国产91九色| 亚洲精品在线无码| 91工口全彩| 欧美视频| 国产精品蜜臀视频视频| 免费黄色久| 人人插| 麻豆影视无码| 美女插日产| 我想看毛片| 亚洲日韩欧美亚洲| 狠狠操天天日狠狠操| 大厂| 四虎8848|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 av中文天堂| 四虎影院地址| 二性视频久久| 明星成人国产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三级片欧美日韩| 中文字幕区图|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小说 |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色呦呦網站網址| 双牌县| 香蕉嫩草| 爱橙影视| 夜夜摸日日操| 玖玖亚洲精品国产| 性夜爽爽夜爽爽| 亚洲精品176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色呦呦网页入口| 国产黄色大片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