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應用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您準備的一些與您需要相關的內容,請馬上收藏本頁,以方便再次閱讀。教案課件是老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環(huán)節(jié),也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每個老師都需要將教案課件設計得更加完善。?詳細的教學課件設計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4頁比的應用。
【教學目標】
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按一定比例來分配一個數(shù)量的意義。
2、根據(jù)題中所給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總數(shù)量的幾分之幾,能熟練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具準備】
CAI課件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說明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課本主題圖:幼兒園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這些橘子分給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2、請同學們想一想:你認為怎么分合理?說一說你的分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題目:這筐橘子按3:2應該怎樣分?
(1)小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實際操作)。
(2)記錄分配的過程。
(3)各小組匯報:自己的分法。
大班小班
3個2個
6個4個
30個20個
............
2、出示題目:如果有140個橘子,按照3:2又應該怎樣分?
(1)小組合作。
(2)交流、展示。
(3)比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們的共同點。
方法一:
大班小班
30個20個
30個20個
............
方法二:畫圖
140個
方法三:列式
3+2=5
140=84(個)
140=56(個)
答:大班分84個,小班分56個,比較合理。
(還會出現(xiàn)用整數(shù)方法來列式計算的。)
3、小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同學們要認真分析數(shù)量關系,可以選用多種方法解答。
三、鞏固新知。
完成課本第55頁:
1、獨立試做:試一試
2、獨立試做練一練的1題、2題,3題搶答,并說明理由。
四、知識拓展:
數(shù)學故事。(共同探討方法)
阿凡提分馬的故事,可能有的學生以前聽過,可以讓學生自己把故事講出來。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算出三個人分得的馬:老大6匹,老二3匹,老三2匹。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到12+14+16并不等于1。
練習
1、小紅和小薇投籃數(shù)之比是3:5,小薇比小紅多投了6個,小紅投了多少個?
2、藥粉和藥水的比是1:30,如果藥水有60千克,那么藥粉有多少千克?
3、一種藥水中藥粉和水的質量比是1:700,現(xiàn)要配制1400千克藥水需加藥粉多少千克?
4、一種藥水中藥粉和水的質量比是1:50,用2千克藥粉配置這
樣的藥水,需要用水多少千克?
5、打一篇文章,小麗用了3小時,小紅只用了2小時,問小麗
和小紅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五、總結:1、學生看書總結本節(jié)所學內容。
2、提出自己還有些疑惑的問題
六、【板書】
比的應用
3+2=5
140=84(個)
140=56(個)
答:大班分84個,小班56個,比較合理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shù)據(jù)的方法,感受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和統(tǒng)計量所呈現(xiàn)的信息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和思考,增強數(shù)據(jù)分析意識、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2、在解決旅游問題時,要利用生活經(jīng)驗正確理解旅游人數(shù)、出發(fā)地和目的地、起止日期、交通工具及在旅游目的地可能產(chǎn)生的開支情況等有關旅游活動的基本信息,弄清它們所表達的實際含義。
3、增強學生收集信息、利用信息,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全面性和創(chuàng)造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住房的變化
1、觀察統(tǒng)計圖、回答問題。
(1)出示課本118頁說說是一幅什么圖,反映的是什么情況,讓學生說說什么是人均居住面積。
(2)學生獨立解答第1題,計算后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的。求這幾年平均每年增加多少平方米怎樣列式?是怎樣想的?
(3)思考第2題,并在小組里說說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再在全班交流。在交流時啟發(fā)學生回答:1999年我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是多少?這個數(shù)據(jù)是從多少個城市中統(tǒng)計得來的?猜一猜這個數(shù)據(jù)是怎樣算出來的?9.78平方米是669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是不是每一個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積都大于9.78平方米?會不會有些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積少于9.78平方米?
2、填表。組織學生把課前了解到的自己家1998年、20xx年、20xx年人均居住面積和口情況填在118頁的統(tǒng)計表中,并算出自己家里人均建筑面積。
3、匯總、統(tǒng)計。指導學生把全班同學調查得到的數(shù)據(jù)匯總在一起,并完成119頁的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時提示學生先分小組用計算器算出本小組同學家庭住宅建筑面積的和與人口的和,在把各小組住宅建筑面積的和與人口數(shù)的和分別相加,從而算出全班同學家庭住宅建筑面積的總和與人口數(shù)的總和。并算出相關年份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積。
4、完成統(tǒng)計圖。要求學生先思考畫怎么樣的統(tǒng)計圖,然后動手畫一畫。
5、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參加本次活動的的收獲和體會。
6、閱讀。
要求學生閱讀教材中的你知道嗎,并交流對其中一些問題的理解。
二、復習旅游費用的預算
(一)觀察、分析信息
1、課前談話:同學們都去過哪些地方旅游?
在旅游時我們會有哪些費用?
2、出示情境:小芳和爸爸、媽媽8月5日從南京出發(fā),6日到9日在北京旅游,8月10日返回到南京。
南京與北京間的火車和飛機票價如下。
通工具
票價
說明
火車(硬臥)
274元
身高1.1m~1.4m的兒童乘坐火車時享受半價票
飛機(普通艙)
1010元
已滿2周歲未滿12周歲的兒童乘坐飛機時享受半價票
(1)指導學生觀察教材表一中提供的信息
(2)提問:通過觀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說出旅游的天數(shù),交通工具情況。
(3)討論:⑴身高1.1m~1.4m的兒童乘坐火車時享受半價票是什么意思?
⑵已滿2周歲未滿12周歲的兒童乘坐飛機時享受半價票又是什么意思?
⑶如果一個同學身高1.5米,年齡11周歲,那么他乘坐哪種交通工具時可以享受半價票?
(4)出示表二中提供的信息
住宿
伙食
市內交通
旅游景點門票
每日120元
每日80元
每日50元
每人250元
指導學生觀察表二中提供的信息
提問:從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組織小組討論:
⑴住宿費、伙食費、市內交通費是指一個人的花費還是一家三口的花費?
⑵旅游景點門票每人250元是指一個景點還是所有景點?
(二)根據(jù)信息填寫表格
1、指導完成第一問題:
(1)分別算出各項費用,再算出合計數(shù)
提問:在計算數(shù)據(jù)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計算交通費時注意:小芳能否享受半價火車票?一天需要50元的市內交通費,4天一共需要多少元的市內交通費?計算食宿費時,要算出4天總的食宿費用。計算門票時要按人數(shù)算出總的門票費用。)
(2)組織計算,集體校對。
如果往返都乘火車,則買火車票一共需要27432=1644元,各項費用合計3394元。
(三)分析信息解決問題
1、指導完成第二個問題:
如果往返都乘坐飛機(成人票打六五折,兒童半價票不打折)至少要準備多少元?
提醒學生注意各人可以享受機票的折扣,合理地使用第一問題中的一些計算結果。
如果往返都乘坐飛機,買飛機票一共需要1010465%+1010250%=3636(元),各項費用合計為5386元。
2、指導學生獨立完成第三個問題
如果去時乘火車,買火車票一共需要2743=822(元);返回時乘飛機,買飛機票共需要1010265%+101050%=1818(元)。各項費用合計為822+1818+1750=4390(元)
(四)小組合作、實踐運用
課后完成最后一個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利用上網(wǎng)、報紙等途徑收集信息。制定出全家的旅游計劃,并選擇合適的機會進行交流
三、鞏固練習
教學要求:使學生能夠應用比的意義,初步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步驟。
教學難點:掌握解題的關鍵。
設計思路:通過小組合作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焦點問題,從而激起他們探求新知的興趣,自己找到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方法。并培養(yǎng)他們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大家看老師給你們安排的座位就知道這節(jié)課我們采用的主要是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希望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團結合作,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那么大家先商量一下,給你們小組起個名字吧,起好之后派一名代表將組名寫到黑板上。
二、復習,創(chuàng)設情境
復習題:六一班有男生16人,絲生人,則男生和絲生人數(shù)的比為():(),男生占()份,女生占()份,男生占全班人數(shù)的()/(),女生占全班人數(shù)的()/()。
師:誰來完成填,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堂上調查一組數(shù)據(jù)并將調查結果填在調查表上,調查表如下:
我們小組調查的是()和()這兩個量,這兩個量的比是():(),其中()量占()份,()量占()份,()量占兩之和的()/(),()量占兩量之和的()/()。
師:打開電視或是翻開報紙,媒體競相報道的就是伊拉克戰(zhàn)爭,戰(zhàn)爭帶給伊拉克人們的是什么?大家看這么一組統(tǒng)計數(shù)字。
三、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例2:根據(jù)伊拉克政府提供的數(shù)字,截止到4月2日,在伊拉克戰(zhàn)爭中,伊拉克的平民約有6850人傷亡,其中死亡和受傷的人數(shù)比為25:112,請你求出死亡和受傷各有多少人?
師讀題,請小組成員討論一下,這道題該怎么做?如果有了結果,請各組派一名代表將算式列在你們組名的旁邊,計算時可以用計算器。
生分組交流,并將答案寫在黑板上。
師:大家看這道題一共有幾種做法,如果你對哪個小組的做法有問題盡可以發(fā)問。
生之間進行交流,從而發(fā)現(xiàn)用按比例分配解決這道題的方法。
師:你們用以前學過的舊知識解決了新問題真不錯!
師:我也有一個問題,你們的答案是否正確,你們檢驗了嗎?允許生有少頃的討論。
生:因為這道題實際上是把6850人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死亡的人,另一部分是受傷的人,所以可以用1250+5600,看是否得6850。
師:說得太棒了,也就是將傷亡的人數(shù)進行了分配。同學們,老師告訴大家,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種分配方法就叫做按比例分配,例2題就是把6850按照25:112來進行分配的,就是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同學們,當你們看到死亡1250人,受傷5600人這兩個數(shù)字后,你們有什么感想?
生談感想
師:面對著大量流離失所,飽受戰(zhàn)爭之苦的伊拉克平民,面對著大量無辜的伊拉克平民的尸體,世界上許多國家對伊拉克提供了人道主義援助,大家看例3.
例3:中國政府向伊拉克難民授助了500頂帳蓬,俄羅斯政府為伊拉克平民援助了60萬噸糧食,伊拉克議會經(jīng)過協(xié)商,決定將這批糧食按照人口數(shù)分發(fā)給受轟炸比較嚴重的三個城市:巴格達、基爾庫克和巴士拉。這三個城市的人口分別為500萬人,24萬人和76萬人。假如你是伊拉克的政府官員,你將如何分配這批糧食。
師:各位官員,你們馬上召開會議討論一下吧,如果有了結果,請將你們的分配方案寫到黑板上,比一比,看看哪組的工作效率高?
生板演他們組的做法:
師:下面我們召開一個小小的記者招待會,各位小記者,你們認為這個分配方案合理嗎?對于黑板上的算式,你們有沒有什么問題,需要這幾位官員給你們解釋一下?
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可以適時的舉行一場辯論會,從而使學生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方法。
師:你認為這道例題屬于哪種類型的應用題?為什么?遇到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我們該怎么做?
師:你們可真了不起,能夠開動腦筋,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并且能夠通過小組學習來自己解決問題,看來呀還是團結起來力量大,你看你們竟然通過自己的努力就研究出了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方法。接下來,我們繼續(xù)應用今天所得到的知識來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好不好?
四、鞏固內化,解決生活中問題
1、據(jù)衛(wèi)生部統(tǒng)計的數(shù)字,截止到4月21日,中國大陸共報告非典型肺炎20xx例,其中治院,尚在治療中和死亡人數(shù)的比為1201:708:92,請你求出在這次疫情中,已經(jīng)治院、尚在治療中和死亡各多少人?
師:請大家拿出課堂練習本,將這道題做在本上,如果有誰做完了,請前五名同學和我擊掌祝賀。
師:請第一個做完的同學找個人讀答案。
師:看來非典型肺炎并不可怕,只要積極預防,大家盡可以放心地學習和工作。
教學內容:小學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98頁例10
教材簡析:工程問題應用是分數(shù)應用題中的一個特例。它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題思路與整數(shù)工程應用題基本相同。本節(jié)教學,主要是用整數(shù)工程應用題引入,讓學生根據(jù)具體數(shù)量解答,然后把工作總量抽象成一個整體,用單位1表示。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工程問題的實際意義,掌握它的解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對比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智力。
教學目標:1.認識分數(shù)工程問題的特點。
2.理解、掌握分數(shù)工程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解題思路和方法。
3.能正確解答分數(shù)工程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幾張。
過程設計:
一、復習引入:
口答列式:
1.修一條100米長的跑道,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一項工程,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幾分之幾?
3.修一條100米長的跑道,每天修25米,幾天修完?
4.一項工程,每天完成1/8,幾天可以完成全工程?
(通過這組題,復習工程問題的三個基本數(shù)量關系,以及工作總量、工作效率、不定具體的數(shù)量應樣表示,為學習用分數(shù)解答奠定基礎。)
二、新課:
1、引出課題:工程問題應用題.
2、教學例10
(1)出示例10:一段公路長30千米,甲隊單獨修10天完成,乙隊單獨修15天完成,兩隊合修幾天可以完成?
(2)審題后,根據(jù)條件問題列成下表,分析解答,講算理:
工作總量
甲獨修完成時間
乙獨修完成時間
兩隊合修完成時間
30天
10天
15天
0
3、改變例10中的工作總量,讓學生猜一猜,算一算,兩隊合修幾天可以完成?接上表在工作總量欄中寫出:60千米、90千米。
(1)讓學生猜完后,計算:
(2)訂正后問:為什么總千米數(shù)不同,而兩隊合修的天數(shù)都一樣?
(通過工作總量的改變,讓學生猜猜、算算合修的天數(shù),激發(fā)學生學習工程問題的興趣,引起思考,讓學生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4、如果去掉長30千米這個條件,改為修一段公路,還能不能解答
(1)組織學生討論:
(2)列式解答、講算理.
(3)比較與歸納:
再討論:
1)這題與上面的練習題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兩題的解題思路是否相同呢
3)用分數(shù)解答工程問題的解題特點是什么
4)指出例10這樣的題目可用兩種方法解答。
(通過學習討論,引導學生認識分數(shù)工程問題的特征,掌握了用分數(shù)解答工程問題的方法。)
三、練習:
1、第98頁做一做。(通過基本練習,讓學生及時掌握、鞏固工程問題的解法。)
2、第99頁2.
3、判斷題。
(通過辨析、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解答工程問題,工程總量和工作效率必須要相對應。加深學生對工程民問題應用題的特征的理解,牢固掌握解題方法。)
四、總結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4頁比的應用。
【教學目標】
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按一定比例來分配一個數(shù)量的意義。
2、根據(jù)題中所給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總數(shù)量的幾分之幾,能熟練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具準備】
CAI課件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說明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課本主題圖:幼兒園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這些橘子分給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2、請同學們想一想:你認為怎么分合理?說一說你的分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題目:這筐橘子按3:2應該怎樣分?
(1)小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實際操作)。
(2)記錄分配的過程。
(3)各小組匯報:自己的分法。
大班小班
3個2個
6個4個
30個20個
2、出示題目:如果有140個橘子,按照3:2又應該怎樣分?
(1)小組合作。
(2)交流、展示。
(3)比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們的共同點。
方法一:
大班小班
30個20個
30個20個
方法二:畫圖
140個
方法三:列式
3+2=5
140=84(個)
140=56(個)
答:大班分84個,小班分56個,比較合理。
(還會出現(xiàn)用整數(shù)方法來列式計算的。)
3、小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同學們要認真分析數(shù)量關系,可以選用多種方法解答。
三、鞏固新知。
完成課本第55頁:
1、獨立試做:試一試
2、獨立試做練一練的1題、2題,3題搶答,并說明理由。
四、知識拓展:數(shù)學故事。(共同探討方法)
五、總結:1、學生看書總結本節(jié)所學內容。
2、提出自己還有些疑惑的問題。
六、【板書】
比的應用
3+2=5
140=84(個)
140=56(個)
答:大班分84個,小班分56個,比較合理
提供現(xiàn)實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分析問題中的數(shù)學信息。
這一過程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體驗時間,在實際操作中,學生會不斷調整一次分配的數(shù)量,不斷的產(chǎn)生新的解題的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例來分配的意義。
有上面小組合作的經(jīng)驗與發(fā)現(xiàn),這次可以操作、畫圖、列式等不同的方法來分,從實踐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理解部分量與總量的關系。
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和老師都能及時的發(fā)現(xiàn)不懂的,理解不好的問題,便于及時處理。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連乘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初步學會用兩種方法解答,同時知道用一種解法檢驗另一種解法的正確性。
2、初步學會列綜合算式解答連乘應用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兩種方法解題的思路,并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尋找兩種解法的中間問題。
教具準備
投影片或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從實際問題引入
1、教師:你到商店買過東西嗎?(讓學生各抒已見)
教師:在我們進行買賣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數(shù)學問題。
2、學習例1(出示圖片:小熊到商店買熱水瓶,大臉貓告訴它,每箱12個,每個熱水瓶11元,一共買了5箱。)
教師:通過觀察圖片,你能提出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嗎?(讓學生提問題)可能出現(xiàn)以下情況:
(1)一共買了多少個熱水瓶?(這時教師讓學生說一說想法。)
(2)一箱用多少錢?(處理和(1)一樣即可)
(3)一共用了多少錢?(這時教師問:小熊一共花了多少錢呢?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怎么算呢?)
二、自主探索、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1、針對問題(3),小組討論,并列式解答。
2、小組匯報討論的情況,并說出各組的想法??赡軙霈F(xiàn)兩種想法:
(1)先求一共有多少個熱水瓶?再求一共花了多少錢?
算式:125=60(個)
1160=660(元)
(2)先求一箱用了多少錢?再求一共花了多少錢?
算式:1112=132(元)
1325=660(元)
3、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的情況,總結方法:要想求出一共花了多少錢?首先要求一共有多少個熱水瓶?或者先求一箱用了多少錢?再求一共花了多少錢?遇到問題,要學會從不同角度去思考。
4、讓學生獨立根據(jù)分步算式列出綜合算式,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并說出理由。教師強調:你喜歡哪一種就用哪一種方法解答。
5、做教科書第99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并請一名同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三、應用知識,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1、用投影片或課件出示練習二十二的第1題。
讓學生獨立解答,并請一名同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2、解決實際問題(填寫發(fā)票)。
出示題目:學校買了4箱乒乓球,每箱10盒,每盒10元錢,一共花了多少錢?
(1)首先讓學生觀察發(fā)票,了解發(fā)票的填法。
(2)小組一起研究,并填寫完整。(教師注意及時指導)
四、課堂小結
通過師生交流,總結兩步應用題的解答方法。
板書設計:
兩步應用題
125=60(個)1112=132(元)
1160=660(元)1325=660(元)
答:一共花了660元。
學材分析
課本第54頁。教學重點: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方法.教學難點: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實際應用
學情分析
掌握各部分量占總數(shù)量的幾分之幾,能熟練地按已知一個數(shù)求它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求各部分量的新方法。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實際情況,判斷各部分量之間應該按怎樣的比例來分配。
學習目標
1、使學生理解按一定比例來分配一個數(shù)量的意義,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
的特征和解題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實例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
導學策略
引導學生將比轉化成分數(shù)、份數(shù),指導學生試算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作調查;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導入:
1、看題目:比的應用,你想知道什么?
2、小小調查員:前幾天,我已經(jīng)請同學們去作了課外調查,看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比的知識。下面,請匯報一下你調查到的信息。
3、小結:通過調查,我們已經(jīng)初步感受到比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聯(lián)系。今天,我們就隨一位小朋友:小明一起去看看,比在生活中有什么用處?
(二)新課:
1、配置奶茶:
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來了一位客人。剛巧爸爸媽媽有事出去了。于是小明就做起了小主人,親自招待這位王叔叔。
師:請客人坐下后,一般要干什么?(泡茶)對,這是待客的基本禮儀。小明打算親手配制一杯又香又濃的奶茶,招待王叔叔。
(1)奶茶中,奶和茶的比是2:9??戳诉@句話,你知道了些什么?
(2)小明想要配制220毫升的奶茶,
(a)先要解決什么問題?(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b)請你先獨立計算一下,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4)評價:
(a)請你談談你對這些不同解法的看法?你比較喜歡哪一種解法,為什么?
(b)其實,這些方法都很好。不過,第(b)種解法是我們今天所學到的一種新方法。它是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的問題,我們把它叫做按比例分配。(顯示課題,齊讀)
2、計算電費:
(1)剛才小明就按大家計算的結果給王叔叔配制了一份奶茶。王叔叔在小明家坐了一會兒,剛巧看到桌子上放著一張電費的清單。原來,小明家和另外兩戶居民合用一個總電表。九月份共應付電費60元。(顯示)王叔叔想看小明這個小主人合不合格,就問小明:你們家上個月交了多少元電費?
(a)你覺得小明家應付多少元電費?你是怎么想的?
(b)你為什么不同意他的想法?(不公平)
(2)其實小明這個小主人,當?shù)眠€是挺合格的。他告訴王叔叔,他們三戶居民都裝了分電表。上個月用電情況是這樣的:(顯示下表)
住戶
小明家
小芳家
小亮家
分電表數(shù)(千瓦時)
44
36
40
應付電費(元)
(3)同學們,你們能幫小明算一算嗎?
3、分配獎金:
我們運動隊的隊員們每天都進行刻苦訓練。辛勤的汗水終于換來了豐收的果實。在前不久舉行的全市中小學生運動會上,他們奪得了第三名的優(yōu)異成績。下面是運動員的參賽項目個數(shù)和得分情況:(顯示表格)
姓名
邵家兵
嚴覓蜜
戴益宇
瞿利威
錢麗娜
殷曉丹
比賽項目(個)
2
2
2
2
2
2
得分
(分)
12
14
8
13
8
5
學校決定共給這幾位同學1200元的獎金。假如讓你來分配,你將怎么分配這些獎金呢?
(5)小結:到底學校會怎么獎勵運動員們,我們下午見分曉。不過,不管以怎樣的形式獎勵運動員,重要的不在于獎金的多少,而在于對他們平時的刻苦訓練以及賽場上的奮力拼搏的一種肯定。
三、課堂小結:
今天這堂課我們學習了按比例分配,你有什么收獲?
說一說你是怎么獲得這些信息的。
學生回答,依次顯示:(a)奶和茶共有2+9=11份,奶占2份,茶占9份;
(b)奶占奶茶的2/11,茶占奶茶的9/11;
(c)奶是茶的2/9,茶是奶的9/2倍。
計算好以后,前后4人小組討論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的?說說你的思路。
(c)學生獨立計算后討論。
(3)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樣計算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的?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生答,師板書,答案可能有:
(a)2+9=11(b)2+9=11(c)2+9=11
220xx=20(毫升)2202/11=40毫升2209/11=180(毫升)
202=40(毫升)2209/11=180毫升1802/9=40(毫升)
209=180(毫升)
(d)4.5x+x=220(e)......
x=40
4.5x=180
(a)獨立解答,個別板演;
(b)集體訂正;
(c)這個題目沒有給出比例,你是怎么想的?
(d)小明算得和同學們一樣。(逐一顯示答案)
(1)請你設計出分配方案,然后在小組中交流一下你的分配方案。
(2)學生獨立計算,小組討論。
(3)集體交流,師板書。(平均分是一種特殊的比例,其實就是1:1:1:1:1:1)
(4)你比較喜歡哪一種分配方案,為什么?
教學反思
學生掌握的挺好。
學材分析
比的應用的綜合練習。
學情分析
對比的應用的綜合練習。
學習目標
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提解決高綜合問題的能力。
導學策略
練習
教學準備
習題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沙子灰是灰和沙子混合而成的,它們的比是7∶3。要用280噸沙子灰,則灰和沙子各需多少噸?
2.圖書館買來160本兒童故事書,按1∶2∶3分給低、中、高年級同學閱讀。低、中、高年級各分到多少本?
3.學校把560棵的植樹任務,按照五年級三個班人數(shù)分配給各班。一班47人,二班45人,三班48人。三個班級各植樹多少棵?
①三個班植樹的總棵樹是幾?
②題目要求按什么比?人數(shù)比是幾比幾?
③三個數(shù)的和及三個數(shù)的比知道后,根據(jù)按比例分配的規(guī)律,怎樣計算這道題?
4.有一塊試驗田,周長200米,長與寬的比是3∶2。這塊試驗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這道題給了長與寬的比是3∶2,指的是一個長與一個寬的比,而周長包括2個長和2個寬,因此先求出一個長寬的和,即20xx,然后把100按3∶2去分配。)
5.看圖編一道按比例分配題解答。
6.水是由氫和氧按1∶8的重量比化合而成的。5.4千克的水中含氫、氧各多少千克?(看誰用的方法多。)
以上二題只列出主要算式即可。
分析條件、問題以后讓學生討論:
試著讓學生在本上做,老師巡視,然后把方法集中到黑板上。(找用不同方法計算的學生板演。)
以上方法4,5,6要寫全過程。
教學反思
還可以。
相關推薦
感覺假期時間眨眼就過去了,新學期馬上開學了。現(xiàn)在是時候動筆寫教學計劃了,教學計劃能夠使我們在新學期的教學工作更條理更從容。怎樣才能將教學計劃寫好呢?以下是欄目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學計劃”,希望對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內容專輯推薦:“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學計劃”,敬請瀏覽。時間過得飛快,即將迎來開學的日子,寫好教學計劃,才能讓教學工作更加順利進行,一篇屬于自己的學科教學計劃要怎么寫呢?下面是編輯精心收集整理,為你帶來的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學計劃,還請多多關注我們網(wǎng)站!...
一名合格優(yōu)秀的教師在任何方面無論做什么事都有計劃和準備,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每個教師都必須要具備的素質。教案可以提供給老師更優(yōu)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如何才能寫出脫穎而出的教案呢?以下由我們?yōu)榇蠹揖恼淼摹瓣P于小學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還請你收藏本頁以便后續(xù)閱讀。...
掌握對于學生的多元化及個性化管理,精心編寫教案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案的編寫要圍繞教育教學的目的和任務,從中學物理教學的特點出發(fā)。教案的格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們?yōu)榇俗屑毜卣砹艘韵聝热荨蛾P于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在此溫馨提醒你在瀏覽器收藏本頁。...
片言之賜,皆我?guī)熞病W鳛榻處熅鸵谏险n前做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是教師的教學設計和設想。在編寫教案時要注意哪些內容呢?于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為你收集整理了最新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