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古詩詞。
我們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學習工作中,幼兒園教師有提前準備可能會使用到資料的習慣。資料主要是指生活學習工作中需要的材料。資料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常見幼師資料嗎?經(jīng)過整理,小編為你呈上《重溫最美古詩詞》讀書心得模板,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手機已經(jīng)占據(jù)了我們的生活,享受網(wǎng)絡世界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有事沒事兒掏出手機解鎖、看一眼、鎖屏,放進口袋,這一過程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因為這已經(jīng)變成習慣,潛意識里的動作。喧囂的生活,繁忙的工作,讓人日趨浮躁;白天工作的充實,讓你沒有時間去思考其他,但是夜晚,我總在想,我要什么?我想改變,但卻不知道從哪里改變。
朗讀者開始火遍朋友圈的時候,我突然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么。機緣下看到了于丹教授的《重溫最美古詩詞》,詩詞,那些高山流水、桃紅柳綠的景象,那些策馬揚鞭、激揚文字的情懷,讓我心生平靜。
于丹教授在書中說到:“詩歌教會了中國人的一種生活觀念,更重要的是它教會了人們用泛神論的精神和自然融為一體,春則覺醒而歡悅,夏則在小憩中聆聽蟬的歡鳴,感懷時光的有形流逝,秋則悲悼落葉,冬則雪中尋詩。在這個意義上應該把詩歌稱做為中國人的宗教?!?/p>
我想,我們讀詩,在看到月亮時,不僅只會說“好大的月亮呀”,而是比如“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看到一群鴨子不止會驚嘆“哎呀,好大一群鴨子”,而能“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我更希望在心浮氣躁之時,能體會陶淵明“心遠地自偏”的心境,在缺少動力時,能感受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場。
我想,詩意其實一直都在我們的心里,只是生活的忙碌與心靈的疲憊使我們靈魂深處的那片柔軟沉睡。我們可以放慢腳步,去品味大自然的萬千意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去翻一翻充滿古人智慧與情懷的書,在詩詞中留住那個真實的自己,喚醒心中的詩意。
古詩是中國古代文學中一顆璀璨的明星,它為中國歷史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在悠久的古詩史中,出現(xiàn)了許多偉大的詩人,如:李白、蘇軾、王安石。
我最喜歡的是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
《題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詩,短短的兩句詩中就蘊藏了兩個道理。
不過,今天,我們先聊聊它的寫作背景。這首詩寫于蘇軾被貶后,與好友在途中一同游覽廬山。在參觀中途感慨萬千,寫下了此詩。
這首詩的前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表面指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側看則峰巒起伏,從遠處和近處看廬山,所看到的感受又不同;實指觀察事物要全面,不能只看一角,就下定論。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指只有置身“山”外才可知廬山的真面目,告訴我們一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在春秋時期,吳越爭霸時,就發(fā)生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故事。吳王夫差戰(zhàn)勝俘虜越王勾踐,而越王勾踐買通伯嚭,排擠伍子胥,獲得吳王夫差信任。這里在“廬山”中的人是吳王夫差,而置身“山”外的是伍子胥。而越王勾踐就是把看清大局的人除掉了,為“逃生”打下基礎,才獲得了最后的勝利。
在生活中事例也隨處可尋,例如:當你在下棋時,經(jīng)常會在不小心的時候輸?shù)?;而如果你在旁邊觀看,局面就會看得一清二楚。
《題西林壁》這首詩告訴我們做事要小心謹慎,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我特別喜歡蘇軾的這首充滿哲理的詩。
《于丹:重溫最美古詩詞》一書繼承了于丹一貫的風格,語言清新灑脫中蘊含著哲理和詩意,在紛繁蕪雜的生活中,如同一股清泉,滌蕩心靈的塵污,幫我們找尋到那迷失已久的棲居之所。作者在田園林泉這個章節(jié)中寫到,我們現(xiàn)代人往往會覺得田園是一種精神意義上的家園,是現(xiàn)實生活中無法到達的世外桃源。但事實并非如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田園,每片田園里都有一個不可替代的主人公。讀田園詩,是為了喚醒我們內(nèi)心的一種狀態(tài)。也許田園就在寫字樓邊,也許田園就在柏油路上,也許田園就在你一天疲憊之后,也許田園就在你遠行歸來的那個時分。每一個人生命里都有一些心情需要托付,托付給田園的時候,才會露出一種會心的微笑。
不管我們多么匆忙,不管我們?nèi)绾螇阎玖柙?,不失去田園的人,才有充電的地方。有歸屬的人,才有可能一次次出發(fā),走得更遠。此刻,我們就不再覺得田園是一種虛無的、無法抵達的地方,原來它是那樣觸手可及。的確是這樣,也許現(xiàn)實生活的壓力讓我們很難擁有詩意的生活,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聆聽、閱讀讓詩意扎根于心,外化于行。心中有了詩意,便有了愛、有了美、有了博大的胸懷,面對現(xiàn)實生活便多了份從容、淡定、堅韌。我想,這才是詩詞里的各種意象拂過心靈所留下的真正意味吧。
誠如作者在書中所說,中國人是敏感的、多情的,雖然我們不都是詩人,可總會在人生的某種時刻,忽然間詩情上涌;總會有那樣一個關節(jié)點,我們品味人生,給心靈充電;總會有那么一個契機,我們想尋找真實的自己。讓我們從尋找中國詩歌的意象開始,從一草一木,從春花秋月開始起程,沿著詩歌的通幽曲徑,抵達我們的心靈深處。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與其說于丹的這本書是在給詩詞做詮釋,倒不如說她其實就是在寫詩。于丹用詩一樣的語言詮釋著千古名句,無時無刻不讓人感覺讀書是一種享受。在這浮華喧鬧的城市里,讀這樣的書如同品一壺飄著淡淡清香的茉莉花茶,怡情怡心的同時,又讓我們的精神變得飽滿豐盈,我們的生活也被浸染得詩情畫意。
漸漸習慣了打開網(wǎng)絡獲取信息,在大屏幕手機上閱讀,已經(jīng)很久沒有聞到書香的滋味,體會不到小時候摩挲著新書的喜悅;同樣,畢業(yè)后遠離了校園的那種馥郁的書香氛圍,日漸漂浮的心在喧囂的環(huán)境里,也很難再感受到曾經(jīng)課余閑暇時,偶爾翻開唐詩宋詞靜靜體會下古人春花秋月、或悲或喜的心情了。
我一直相信,每個中國人生命的深處都蟄伏著詩意,都是在詩歌里不知不覺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長。
小的時候,誰沒有跟著李白看過“床前明月光”?雖然不懂得什么叫思鄉(xiāng),但孩子的眼睛卻像月光一樣清清亮亮。誰沒有跟著孟浩然背過“春眠不覺曉”?聲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紛紛啼鳥。
長大以后,開始工作,忙碌、煩惱紛至沓來。我們想安靜,想放松,誰沒有想起過陶淵明呢?“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千古夕陽下,陶淵明的詩意溫暖了后世的每一叢帶霜的菊花。
我們?nèi)諠u成熟,就有了更多的心事,更復雜的焦慮,更深沉的憂傷,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李后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與我們的一己之悲比起來,那樣浩蕩的悲傷、深刻的哀痛,是不是會使我們的心稍稍放下一點,使我們的胸稍稍開闊一些呢?
當年華老去的時候,我們輕輕嘆一口氣,想起蔣捷吟詠的“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面對逝水流光,這里面沒有撕心裂肺的悲號。那種淡淡的喟嘆,既傷感青春,又欣慰收獲,不也是一種深沉的人生嗎?
在《重溫最美古詩詞》一書中,于丹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古詩詞為線索,結合當代中國人生存現(xiàn)狀及精神世界,以其獨特的人文風格對中國古詩詞意象、風骨、內(nèi)涵、感悟進行鑒賞解讀。以“明月”“清風”等古詩詞常見意象為線索,導向人生大境界的感悟與情懷,通往中國式人生哲學的陰陽平衡、中正平和、天人合一。在全球的現(xiàn)代化語境中,這樣的聲音和其所抵達的深度有可能為世界文明困境提供一種既高貴古典又清新現(xiàn)代的解法。
在現(xiàn)代的忙碌生活中,詩對我們究竟是一種必需品,還是一種奢侈品?可能相比于我們的房貸、醫(yī)藥費、孩子的學費,還有每個人的工作現(xiàn)實、生活夢想,詩歌變成了一件奢侈品。但如果我們真的愿意相信詩意是生命中的必需品,我們也許就真的可以過得詩意盎然。
相比起古人,現(xiàn)在我們的科學技術更發(fā)達了,我們的物質(zhì)生活更繁盛了,我們的個人眼界更開闊了,我們每個人生命中的可能性更多了,但是,我們的心靈、我們的詩意有所托付嗎?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還能不能夠喚醒心中的詩意呢?
林語堂先生說,中國的“詩歌通過對大自然的感情,醫(yī)治人們心靈的創(chuàng)痛”。誰沒有經(jīng)過春來秋往的滌蕩?誰沒有經(jīng)歷日月交疊的輪轉?誰不曾渴望逃離喧囂,尋訪靜謐的田園?其實,詩意一直都在,只不過我們的.忙碌把它遮蔽了;詩意隨時會醒來,但在它醒來的時候,我們要準備好一顆“詩心”來迎接它。
年華有限,詩意無窮。在有限的生命中,享受天地之間回蕩著的詩意,也就成全了自己最美的人生。
第一章節(jié)是春風飛揚,搜索腦海中關于春天的詩歌,也有幾首,但是對于這些古詩,自己也僅僅停留在會背誦、能知曉意思的層面,對于其中的意境也是一知半解。閱讀后,知道了和時間觀念最親密的詞是春秋,而不是冬夏。小樓一夜聽春雨,第二天滿眼繁花,一夜聽風聲,第二天滿地落葉,變化多大呀,在春秋之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成長和希望,也看到了生命的頹敗和老去的感傷。知道了描寫春天的詩句有描寫早春的,如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瀝瀝小雨落在身上猶如細膩綿滑牛奶般的酥潤,這是怎樣的一種味道呀!有描寫春光再盛些時的,如賀知章的《詠柳》,二月春風似剪刀,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綠意分明,柳條飄蕩;有描寫暮春落花時的,如歐陽修的“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边€知道有描寫快樂春天的,有描寫憂傷春天的,更有描寫仇恨春天的。春天的每一處風景不是一般的風景,更是寄托了詩人的心情,每一處風景都凝聚著道道意境。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很多個春天要走過,希望在來年的春天里能隨著這些詩章,這些意境,一路走來,讓自己的心緒有所依托承載,讓精神變得豐盈飽滿。
這本書我還未讀完簡記幾句,希冀自己能繼續(xù)走進于丹老師的秋思浩蕩、斜陽晚鐘、明月千古……
慢慢品讀,細細回味。
北魏詩人賈思勰在他的《齊民要術·栽樹》中寫到:“時時灌溉,常令潤澤?!弊鳛橹腥A兒女,應擁有一顆中華之心,這便需要讓五千年的經(jīng)典文化不斷潤澤自己的心靈,在文化的澆灌下成長。
翻開這本300頁的書,第一感覺,就是它很細膩,沒有太多刻板的說文解字,僅僅是清風明月,幾度春秋。深夜,窗外繁星點點,在燈下耐心地閱讀,于字里行間,尋找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底蘊,給內(nèi)心深處的那份詩意一抹安寧的氣息。
哪個中國人不是聽著“床前明月光”,學著“明月何時照我還”長大的呢,“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千古的文學,全都沉淀在這一輪明月之中了。多少遠行的游子,是否都會在中秋之夜遙望遠方,吟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屬于中華兒女的,有溫度也有感情的千年文化。
說到明月,自然就會提到李白,從“小時不識月”到“對影成三人”,李白對明月的感情甚至可以說是友情,自小相識。身為浪漫主義詩人的他就常常飲酒、賞月、寫詩,明月,也是李白的情懷吧。
若明月是夜里淺淺的思念,夕陽就是傍晚深深的眷戀。“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一句滄桑的感嘆,兩行千古的詩句,《小王子》里說,“當一個人悲傷的時候,他會愛上看日落?!逼鋵嵾@可能就是中外文化的不同之處,因為我們的詩意不僅僅是悲哀,還有許許多度的情感深藏其中,或許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可也有“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庇朴频木鞈倥c情思躍然紙上,夕陽也意味著安寧,那就是蘇軾那種“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境界了。
或許又一天黃昏,金色的光輝在我的桌前停留了一瞬,我愿停下手中的事情,凝視這一抹燦然的亮色,讓回憶在晚風中紛飛,也找到屬于自己的詩意。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奔毤汅w會春去秋來,用詩人的目光看山清水秀,何嘗不是一種修行。在不自信的時候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寂寞的時候想到“獨坐幽篁里”,在郁郁寡歡的時候想到“月若無恨月長圓”,也就是讓自己悄悄沉醉、融入中華的千年文化了呢。學會汲取積極,調(diào)整心態(tài),不斷去尋找最好的自己。
合上書頁,不免羨慕于丹老師,不僅在閱讀、思考中了解、感受古人的思想,更讓自己的美麗與氣質(zhì)由內(nèi)而外,緩緩散發(fā)。書中的文字、語句之間,喚醒詩意,潤澤心靈。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孕育了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形式不拘一格,都有自己深遠的發(fā)展過程。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中國的古詩詞。
我讀過著名學者于丹的著作《重溫最美古詩詞》。在書中,作者通過大自然的風景,引出與之相關的古詩詞,并作出對古詩詞的理解和個人看法。全書語句流暢、優(yōu)美,處處散發(fā)著詩意,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釋懷。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這是書中正文開篇的第一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名作《長恨歌》中的一句。通過作者對詩句的解讀,我仿佛身臨其境,看到了唐玄宗離開皇宮前的安然、喜樂,再到安史之亂爆發(fā),唐玄宗離開皇宮后的悵然。只是短短幾字,表現(xiàn)出了景物背后的苦楚。雖然唐玄宗的皇宮沒有變,但這種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落差感,使人感受到的只有無限的凄涼和悲哀。
我讀過李白的《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當看到詩中末尾那句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我眼前一亮:陶然而樂,忘卻心機,這是一種多么高深的精神境界?。∈廊朔Q李白為謫仙,不錯的。李白一生,瀟灑自在。他在他自己的世界中奔走四方,有愿為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的志氣,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情懷,所以說李白是一個真正有才氣的人。作者在書中寫到:才氣,不就是氣場托起來的才華嗎?沒有氣,才華怎么能流動起來呢?一個人只有才沒有氣,一片死氣作文沉沉,就是死才華,呆板僵硬,沒有神采。而李白有著拂劍朝天去的瀟灑,有橫戈探虎穴的夢想,又有這陶然共忘機的心境。這不正是他的氣概嗎?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這是李商隱《錦瑟》中的一句,也是全書結尾的一句。當讀到這句詩時,讓人不住發(fā)問:瑟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弦呢?也許當一個人有著無數(shù)心事,才會如此發(fā)問吧。錦瑟有著這么多的弦,是因為這一弦一柱都系著太多太多的回憶。心事如此之多的詩人,隔著似水的流年,回望過往的時光,淚水不住地凝成了詩行。這些思緒和迷離的幻像如同那繁瑣復雜的錦瑟,不知何以緣起,更不知何以緣滅。
作者于丹在書中寫道:為什么詩意好像離我們的生活遠了呢?不是明月變了,不是詩意變了,變化的只是我們的心,只是那份悲天憫人的情懷遠了而已。是啊,如今我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街道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有時天空上的灰色代替了湛藍,還有多少人會抬頭望望寂寥已久的明月,舉杯與月暢飲,小酌或酩酊,像年少時不知惆悵地開懷一笑呢?
我喜歡這種在詩海暢游的感覺,在筆墨香氣中體會納蘭當時只道是尋常的深情款款;體會李煜剪不斷,理還亂的惆悵;體會李清照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相思之苦;體會杜甫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欣喜若狂;體會陶淵明悠然見南山的抒懷在詩詞中找回生活的寧靜,去相信詩意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活得詩意盎然。
漫步古詩大觀園嘍!
美好的一天從復習開始。這不我們那可親可愛的語文老師要讓我們漫步古詩大觀園了!
我們先聽了歌曲《經(jīng)典詠流傳》,是人人仰慕的歌手張杰唱的,十分好聽,等停止了同學們還意猶未盡。老師讓我們回答聽出了什么,同學們都傻了:只顧聽歌了,什么也沒記,多多少少只記了兩首不完整的詩,好吧!死馬當作活馬醫(yī)吧,同學們都說了這兩首不完整的詩??墒俏疫@個不怎么喜歡張杰的人肯定記得多呀,我聽出這段歌曲中提到了許多詩人,比如太白、王維。于是我舉手回答了。等我說出來,其他同學才明白過來,原來這首歌里面有這么多知識??!接下來老師便和我們講怎樣記憶古詩,當講到用聯(lián)想法記憶時,出現(xiàn)了意外——老師做的課件丟了這一頁。老師只好一邊給我們講解一邊在白板上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不過你還別說,老師講的那幾種方法都十分有效。
不要以為很順利,后面就出現(xiàn)了很多狀況。
老師給我們出題:畫意藏詩情,也就是從圖畫中猜一首古詩詞。當我們看到第一幅畫時,脫口而出《望天門山》。老師笑了笑,什么也沒說又讓我們看第二幅畫,這幅畫也有山,這可怎么辦呀?到底是哪一首詩?老師反復讓我們看這兩幅畫,終于不知哪個同學說出來《登鸛雀樓》,我們才恍然大悟。就這樣,我們終于猜對了一首詩,老師讓我們觀察、對比,發(fā)現(xiàn)兩幅畫的不同,告訴我們要認真觀察,又讓我們好好觀察第三幅,我們又是脫口而出《望天門山》,當然又被批評了,語文這明明是《題西林壁》。第四幅我們更是脫口而出,這次終于對了,因為圖畫中都寫著呢,是《鳥鳴澗》。
等下課鈴響的時候,我們還不愿意出教室,還在回味剛才的課。我去用老師教的方法背詩呀,真有效!
最近集團組織了名為“書香中交”的活動,旨在為廣大員工增長學識,陶冶情操。我便選了于丹老師的一本名為《重溫最美古詩詞》的書籍,來慢慢品味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文字的魅力。也正如書籍封面的那句話——“徜徉在明月清風的意象中,感受對中國文化的溫情與敬意”。
見解,從另一方面說,讀這本書,可以從一位大家的視角去品味這些美妙的詩詞歌賦。清代孫洙就曾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通讀一遍才忽然發(fā)現(xiàn),原本口中偶爾蹦出的一兩句,根本就屬賣弄,哪算得什么熟讀。比如白居易的兩首,一首《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本共恢竺孢€有兩段;一首更為著名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后面的我竟也不會。像這樣的只會一半的詩還有很多,不談內(nèi)容,似這般,就已先學會了敬畏。
不得不說,詩詞還真是個美妙的東西,有時簡短的七個字,就比用千言萬語還能表達的清楚明白,讀后感《重溫最美古詩詞讀后感》。詩人可以用種種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春天”可以跟“愁思”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眼中可愛的“芳草”在詩人的眼中卻是“離恨”,古色古香的“長亭”是“送別”,展翅高飛的“鴻雁”卻代表遠方可愛的“家鄉(xiāng)”。我時常會胡思亂想,都說現(xiàn)在的營養(yǎng)豐富人也聰明,古人都是呆呆的,傻傻的,可為什么卻寫不出如那般有內(nèi)涵,有韻味的千古絕唱。是我們在這物欲橫流的年代,把什么丟失掉了嗎?
讀這本書的時候,真的會想自己當初搖頭晃腦背誦的樣子,尤其是看南唐后主李煜寫的詩的'時候,會不自禁的微笑起來。李煜寫的詩全是“愁”“恨”“煩惱”,本不是能笑出來的意境,不過有趣就有趣在幾年前的我竟然對這個“愁”很喜歡,不管是“離恨恰如春草”還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都掛在嘴邊,現(xiàn)在想來,小小年紀哪來這許多愁。倒應了辛棄疾的那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由看書而看過去,別有一番滋味。
東坡先生說陶淵明的詩“初看若散緩,熟讀有奇趣”。而慢慢讀《重溫最美古詩詞》,竟也十分有趣,書中的詩詞包羅萬象,田園之樂,國破之恨,報國之情,觀景之懷,一一羅列于書中,但無一例外地,都夾雜著詩人或喜或憂,或恨或怒的復雜心情。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fā)乎情而施乎藝也。人性就是這樣,無論身居何職,無論身居何位,只要生于世上,便有種種感情,這才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如果真的沒有感情,沒有喜怒哀樂,那么這不是神就是一堆枯骨罷了。正因有種種情感,詩人們才能將這種情感施乎于藝,我們才能在千年之后的今天,走近那些被稱之為“詩仙”、“詩圣”的人,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體味他們的喜與悲,愛與恨。
我想,于老師如此積極的傳播傳統(tǒng)文化,無非是讓中國文化更好的發(fā)展下去,讓無數(shù)的國人不要忘卻傳統(tǒng),忘卻前人所留下的美麗語言。走進先賢的內(nèi)心,聆聽先賢內(nèi)心的情感發(fā)聲。恰如我們常說的,讀一本好書,認識一個好人,會讓人心胸開闊。是的,在這個喧囂的年代,每個人都會遇到煩惱,遇到挫折,能從書中品味先賢遇到磨難時的所為,未嘗不是給自己一個正確的渠道去排解這些問題,恰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遇磨難而不低沉,做到“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毙男亻_闊了,問題自然就不算問題了,人總歸還是要淡泊一點,否則“眾鳥欣有托”,吾不愛吾廬,怎么可能快樂呢。
不管一個人的文學底蘊到底有多高,讀兩三本書,總歸是好的。每天眉頭緊鎖,心有郁結之氣,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會錯誤百出,莫不如去選上一本自己愛看的書讀一讀,快樂了才會有進步,“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歷史的光影旋轉散射,許多驚艷的光,轉瞬即逝,不留痕跡。而唐詩宋詞卻是那溫和不變的橘紅色的燈光,我坐在燈下,與詩人們在心靈最深處相逢,而后開始學著詩意的生活。
我跟隨橘色的燈光,溯回到盛唐,那個詩情洋溢的時代,頓悟自己原來和盛唐人的生活并沒有什么兩樣。小時候,我們也背著床前明月光,卻不知何為思鄉(xiāng),稚嫩的聲音起起落落,澄澈明朗,如撒了一地的月光。長大后,自己情竇初開,回想起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那種隱秘的情愫,通過詩中的意象,得以釋放和寄托;參加工作后,會有更多憂愁與感傷,誰不會想起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吟著詩句,仿佛望見寬闊的江面,自己的愁緒也沿著滾滾江水,慢慢沖淡。當終將老去的時候,我們也會吟著蔣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輕嘆一聲回眸一笑,想起自己一生的美好。品著人們的詩句,也才最終明白,詩是每個人心靈的寄托,其實我們身邊處處有詩意,只是我們不懂如何詩意的生活。
我想,這也是于丹最想告訴我們的吧,生活中不乏詩意,只是紅塵喧囂,人們總是被時間的洪流裹挾著奔跑,漸漸忘了生活的初衷,遺失了靈魂,在國人幸福感越來越低是,詩意與恬然應該被拾起,做我們精神上的富翁。
或許我們知道的詩句不多,但如果有一天,我們看見斜陽晚鐘的時候,我們看見田園林泉的時候,我們看見千古明月和旭日長虹的時候,我們會不會有所思考,有所感觸。無論是大悲大喜,還是大起大落,都要去吟首詩,伴著平平仄仄的音調(diào),伴著熟記于心的韻腳,也定會有一種況味。一首詩中所濃縮的恰是作者的感情,即詩能美好定人生也會美好,從某種意義上說,詩不再是一種寄托,而是你對生活的態(tài)度。
其實,每個國人身上都有詩意,伴著生命的成長,我們就越需要溫暖和美好,來于外界的冷漠與殘酷對抗,我們就越需要一種激情,喚醒自己疲憊的心靈,我么就越需要一種力量,引領我們掙脫世俗的牢籠,走向真正的成熟與強大。
我們需要的這一切就是詩意。
年化有限,詩意無窮,讓我們享受著詩意,詩意的生活,,成就自己最美的人生。
上星期拜讀了這本,心中一絲明悟些許感觸,卻無法言表。與其說于丹的這本書是在給詩詞做詮釋,倒不如說她其實就是在寫詩。用詩一樣的語言來詮釋書中千古名句,無時不讓人感覺讀書是一種享受。書中從春風盎然,寫到秋雨惆悵;從明月思鄉(xiāng),寫到斜陽感傷;從田園的愜意,寫到登臨的豪放;從撫劍的豪情,寫到把酒的放蕩。原來真的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無論是古人的詩詞還是于丹的文字,讀過之后讓人發(fā)現(xiàn),原來詩詞居然離我們這么近,年華有限,但是詩意無窮。
重溫古詩詞,讓我又一次重新找回了詩意的人生,詩意的情懷。詩意如風潛于心。風起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劉邦那種: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豪邁。
花開的時候我便會想起杜甫的那種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的《江畔獨步尋花》的愜意。
雪紛的時候我也會想起柳宗元的那種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寂寞。
月明的時候我更會想起,蘇軾那《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曠達。
風花雪月全入詩,春夏秋冬皆成詩??傊篱g一草一木、萬事萬物都蘊涵著詩意,人生處處都充滿了詩情。在我詩意的人生里有著風花雪月的浪漫情懷,還有對悲歡離合迷惘傷懷,也有著對春夏秋冬眷戀緬懷。有著追求的無奈,執(zhí)著的憂傷,適時地感動所有的這一切其實都是人生這首長詩內(nèi)容,韻味和意境。不管怎樣我都希望把它寫得內(nèi)容豐富,情節(jié)動人,意境優(yōu)美,韻律鏗鏘,合轍對仗。
我喜歡這詩意的人生,喜歡詩意的的幸福生活,喜歡詩意的風花雪月,喜歡詩意的悲歡離合,更喜歡詩意的男人和詩意的女人。詩意的人是一種浪漫豐富充實愉悅人,詩意的人是一種熱愛生活奮發(fā)向上的人。
詩意的男人是豁達超拔的男人,是灑脫奔放的男人,是真誠善良的男人,是豐富深刻的男人,是樂觀向上的男人。這樣的男人站起來如一道山偉岸不屈,頂天立地。躺下了如一條河淡定從容,淵源流長。
詩意的女人溫柔善良的女人,是熱愛生活的女人,是健康快樂的女人,是優(yōu)雅自信的女人。這樣的女人如綻放的鮮花恬美馥郁,如林間的清泉清澈純凈。她們猶如一道令人迷戀的風景靈性自然,含蓄純美,她們懂得愛和被愛。她們質(zhì)地如蕙、心思如蘭,品位高雅,內(nèi)涵豐富,時時散發(fā)著一種獨特的神奇魅力,猶如一首韻味十足的詩,讓人百讀不倦,回味無窮。
人生如詩,生命如詩,生活中處處都有詩。面對如詩如畫的生活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去珍惜,不活出一個詩的境界和詩的韻味出來的。面對詩意十足的世界,我們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首美麗雋永的詩篇,讓生命更詩意,使這個世界更詩化。
詩意的人生是對真、善、美的升華,是對假、丑、惡的鞭撻。詩意的人生浪漫溫馨的人生,是激揚向上的人生,是豐富多彩的人生!在詩意的人生里想愛你就大膽的愛,有夢你就盡情的追,投入的活一次,瀟灑的走一回。讓這首人生的詩篇更加的精彩完美!
我相信任何一個中國人,即便讀過再少的書,擁有再少的文化,談起“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樣的古詞佳句來,也會覺得如生活中的尋常話語,更是“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時最易涌上心頭的感慨。
就像一輪明月,映在中國人眼底的會是生命的陰晴圓缺,會是嫦娥的嫵媚相思,會是長久別離的深情遙望,但很難是一個只會反射陽光的黑暗球體;
再如那抹夕陽,映在中國人的心底,撩起了人生暮年的未解惆悵,渲染了邊疆戰(zhàn)事的壯懷慘烈,描繪了漁樵晚歸的靜謐溫馨,但絕不會是地球自轉的日日交替;還有那春夏秋冬,高山流水,花鳥魚蟲,一切的一切在中國人的世界里從來多是豐富多情的,人心總與自然交融,總與萬物輝映。
現(xiàn)代生活的忙碌、嘈雜、無序快要將我們吞沒的時候,感謝于丹老師的《重溫最美古詩詞》為我們適時奉上了一方清心靜氣的良藥,那些曾經(jīng)在我們課本里沒被好好感悟的詩歌,那些每天出現(xiàn)在生活中卻被我們麻木忽略的美好事物,全被重新精心梳理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隨著于丹老師的循循善誘,欣賞著書中意境深遠的古代畫作,細細品味祖先穿越千百年的隨想或是感念,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像多了一雙溫柔的手在撫平心頭的哀愁,每個人的耳畔亦似多了一個知己能體諒所有的心事。
我想這本書,除了能幫助孩子、學生們更生動地理解古代詩詞外,更有幫助的應該是我們這些成年人。心理學上說,人的生命在14歲之后,就進行了一半。因為14歲之前的兒時記憶,占去了大腦的大半,此后余生,都是光陰似箭。我想,這不外乎人越長大,對生活中的意象越發(fā)熟悉,從而變得寡淡索然,沒有了那么多的發(fā)現(xiàn)和驚喜,也沒有了能夠和值得被記憶的事、物。所以,我們急需古人的深思和細膩喚醒我們對生活景象的珍視,就像于丹老師在書的最后說的那樣:人的年歲越是增長,就越需要一種溫暖,需要生命年華中的浪漫,讓我們在現(xiàn)實的糾葛之外找到一種掙脫地心引力的力量。
“年華有限,但詩意無窮”,生活的黯淡是因為我們的眼睛、心靈不再有發(fā)現(xiàn)美麗和驚喜的能力,我們期待生活能夠永遠熠熠生光,其實古人眼中的那些美好,正透過亙古不變的月光鋪灑在我們心頭,不信,就請你捧起這書,定會真切觸摸到生活中那滿滿的詩意。
喜歡《《重溫最美古詩詞》讀書心得模板》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幼師資料,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表達古詩詞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感言分為很多種,比如獲獎感言、生日感言、軍訓感言等,在我們參加非常重要的場合比如畢業(yè)典禮時。通常都會有一些很難忘的感想心得,平時生活中我們要掌握學會寫感言的方法,優(yōu)秀的感言我們究竟該如何才能寫好它呢?推薦你看看以下的《重溫最美古詩詞》讀書心得,歡迎你的品鑒本文!...
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接觸過感言吧,感言是最觸動人們內(nèi)心的句子,如何在感言中全面的表達我們的想法呢?請你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輯為你編輯整理的《重溫最美古詩詞讀書心得》,相信你能從中找到需要的內(nèi)容!...
通過讀書我們可以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還能夠開闊我們的視野,閱讀完作品,很多人為他的故事情節(jié)所感動。讀后感可以將這些道理更長久的記錄下來,怎么把作品的讀后感寫得既有趣又讓人印象深刻呢?敬讀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整理的重溫最美古詩詞的讀后感,建議你收藏本頁和本站,以便后續(xù)閱讀!...
或許"《重溫最美古詩詞》讀后感"是你正在尋找的內(nèi)容。讀書是為了學習知識,也是為了啟迪我們的思想,相信讀過作品這本書的人有很多。讀者通過讀后感的書寫,常常對于作者的思想情感表達會感受得更加深刻。供你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同時也不能有什么鑒別力,相信對于作品這本書的閱讀會讓人心里感觸很多。通過寫讀書筆記的形式,記錄下閱讀過程,作品的讀后感在哪里尋找模板?請閱讀以下欄目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重溫最美古詩詞個人讀后感,建議你收藏并分享給其他需要的朋友!...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