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寫一個有趣的小學英語教案。
我們要做孩子的朋友,幫助孩子在學習中成長!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經(jīng)常進行溝通與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不良的習慣,幫助孩子改正缺點!那么,家長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12種行為當心培養(yǎng)一個小無賴”,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兒女是父母之寶,做父母的無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有誰愿意自己的孩子將來變成懶蟲和無賴呢?可是怎樣培養(yǎng)孩子才能使之不致成為庸才和無賴呢?美國的一位專欄作者寫了一篇《怎樣培養(yǎng)一個無賴》的文章,里面列舉了12條培養(yǎng)壞孩子的方法,父母們不妨對照一下,看自己是否也正在培養(yǎng)一個無賴。
1.從孩子嬰兒始就對其有求必應,要什么給什么。這樣,他(她)長大了以后,會理所當然地認為,萬物皆備于我。
2.當他口出惡言污語的時候,不要去制止他。這樣他的詞匯會越來越不成體統(tǒng),說出話來會把人氣得半死。m.cnsjbj.cn
3.避免對孩子說他犯了錯誤,免得孩子有時候會感到內疚。這樣,將來他去偷東西,或者是為了其它原因被逮捕的時候,會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做對,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4.永遠不要對他進行精神道德教育,讓他混到成年時再說,讓他自己去決定一切。
5.把他隨手亂丟的一切東西都替他收拾好,這樣,他會養(yǎng)成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的習慣。
6.他愛看什么書刊都行,千萬不要加以干涉。家里不妨收拾得干干凈凈,餐具消毒更好,可是不要去管孩子腦袋里裝了多少垃圾。
7.父母經(jīng)常吵架,惡言相加,不必顧慮孩子在場。這樣,將來,父母感情破裂離婚的時候,孩子不致于感到意外。
8.孩子要多少零用錢都照給不誤,不要讓他自己干活掙錢,也別叫他節(jié)省,何必要他像父母一樣受苦受累呢?
9.他在飲食起居方面的要求不能忽視,要什么給什么,否則萬一他生氣了,著急了,那可不得了。
10.當他和鄰居、老師警察發(fā)生沖突的時候,堅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邊,讓孩子知道別的那些人都是對他不公平的。
11.當孩子闖了大禍以后,慎重地聲明說:我對這孩子一向就沒有辦法,這也算是道歉吧。
12.做好準備,一輩子為孩子操心、擔心、傷心。因為你已經(jīng)成功地造就了一個懶蟲和壞蛋。
據(jù)說,美國的一位家庭婦女從報紙上剪下這篇文章,每天都讀它,她還要求作者重新刊登這一文章,作者也照辦了。我想,我們的家長,尤其是做母親的看了以上的方法,決不會毫無收益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整理了行為習慣:培養(yǎng)寶寶養(yǎng)成一個好的刷牙習慣,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很多媽媽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口腔清潔問題,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教給他飯前飯后刷牙漱口,這種做法是非常值得表揚的,
如果你想要讓寶寶擁有一副好牙齒,同時保持口腔清潔的話,就一定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谇坏那鍧嵵饕褪且揽克⒀纴硗瓿傻模园职謰寢寫撛趺礃又笇Ш⒆羽B(yǎng)成刷牙的習慣呢?
我們可以三步走:
第一階段
在寶寶的第一顆牙齒出現(xiàn)以后,差不多是5、6個月時,爸爸媽媽就可以開始給寶寶刷牙了。不過刷牙的時候還不需要使用牙刷,爸爸媽媽可以用干凈的濕紗布包裹自己的食指來擦拭寶寶的牙齒,把一些附著物擦拭掉。
第二階段
到寶寶18個月時,可以用牙刷來給寶寶刷牙(購買牙刷的時候要注意買一些頭小,刷毛軟而圓,不會傷及牙齒及牙床的牙刷),一天兩次,讓寶寶在水池前,然后爸爸媽媽站在后面,抱住他的頭,讓他的頭向后,在看到寶寶口腔結構的情況下給寶寶刷牙。
另外,在你刷牙的時候也可以讓寶寶看著,讓他模仿你刷牙的樣子。
第三階段
孩子2歲時就可以自己刷牙了,爸爸媽媽在教給孩子正確的刷牙方法后,要在孩子的身邊看著他,指導他正確地刷牙。
另外,孩子有乳牙完全長成時,最好是每隔半年的時間就帶孩子去檢查一下。牙醫(yī)能夠幫助孩子預防蛀牙,在發(fā)現(xiàn)問題時也可以第一時間解決。
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有責任,有禮貌。那么,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紳士”,應該怎樣做呢?
1、不給朋友亂扣帽子
嚴禁扣帽子。同情心往往從分辨一件事是否可以接受開始。一個小家伙如果喊人家“豬腦袋”,父母應該立即處罰他,并告誡他說:“我知道你也清楚那個詞是不可接受的?!币?jīng)常跟他解釋,與人為善是生活準則之一。當他與別人陷入口角時,要告訴他:“你不必強迫自己喜歡那個人,但每個人都必須做個好人?!?/p>
適當懲罰。如果孩子不能遵守“做個好人”的要求,就該讓他們明白其后果,比如不給他買最想要的玩具。一個3歲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是很弱的,因此他還不會明白“做個好人”意味著要做道德上正確的事,因此你應該努力幫他壓制住這種不當?shù)臎_動。
詮釋和善。當你碰到孩子要為朋友提供幫助時,要及時肯定他的行為,可以贊揚他說:“你是一個非常稱職的朋友!”長此以往,他就會明白,做個對別人有幫助的朋友、姐姐、鄰居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細心周到。用一年的時間,培養(yǎng)孩子逢年過節(jié)給朋友和親戚送賀卡的習慣。當然對于一個小孩來說,要求他寫多少祝福的話還不太現(xiàn)實,父母可以鼓勵孩子畫一幅畫代替。
2、讓禮貌成為習慣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富有同情心,能體貼別人,那么作為父母的你就也得是個富有同情心、能體貼別人的人。此外,你還要制訂出規(guī)則,讓孩子們明白自己的哪些舉止(包括不當舉止)可能會影響到別人。然后,嚴格監(jiān)督這些規(guī)則的執(zhí)行,即便他們過生日也不能破例。
在平時的舉止中,最重要的就是禮貌,它是我們表達同情心的方法之一。對于一個咿呀學語的小孩來說,父母應盡力讓禮貌變成其生活習慣的一部分。
多讓孩子說“謝謝”。比如,當遇到裝運垃圾的大卡車時,父母可以借助垃圾的形成告訴孩子人與人是如何被聯(lián)系在一起的:農(nóng)民種植糧食,我們消費糧食后排泄廢物,垃圾清理工再把這些廢物收集到一塊。所以,垃圾清理工和其他人一樣,是應該被尊重的。然后告訴孩子,在外面看到垃圾清理工時,應該對他們說聲“謝謝”。
父母不妨多說“對不起”。如果你曾經(jīng)對孩子發(fā)過脾氣,就應該向他們道歉。父母都會犯錯,關鍵是犯錯之后怎么做。要記住,無論大人做什么,孩子們都會有樣學樣。所以即便是他的媽媽,犯錯了也該坦率承認,說聲“對不起”。
動作輕柔些。有時候孩子急著表達友好之情,反而會粗暴地去抓別人的手。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可以示范另一種表達方式。已經(jīng)育有兩個小孩的母親金波利?馬松說,你應該告訴孩子,“要溫柔一些”,然后,抓著他的手用動作來教會他們,多大勁兒的觸摸,才稱得上“溫柔”。
說話語調溫柔些。父母對別人展現(xiàn)的親切善良,對孩子是一種道德榜樣?!澳惚憩F(xiàn)出的溫暖和細心,全在于說話的語調?!庇變簣@園長埃米莉?米哈奇克說,“比如,孩子的朋友正在哭鬧,我會說:‘擁抱一下可能對他有用?!庇捎诤⒆拥挠洃浐茈y持久,因此父母需要將這種“課程”多次重復。
3、幫別人就是幫自己
隨著認知能力的提高和獨立意識的增強,學齡前兒童其實已經(jīng)準備好參加各種活動了,這時父母要向他們展示如何去做。
分派家務。幫助別人的習慣應從做家務開始。孩子喜歡展示自己的能力,因此分配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布置餐桌等。父母可以制作一個進度表,讓孩子知道自己每天需要完成的家務。當孩子問為什么自己要做家務時,父母可以回答說,“我們都是家庭成員,幫助家里做事,其實是在幫助自己。”
幫助鄰居??▊?塞姆普有4個孩子,最小的才2歲。可當鄰居搬走后,4個小家伙都主動承擔起照顧鄰居家貓狗的任務。無論天氣好壞,他們都風雨無阻、樂此不疲。塞姆普自豪地說,孩子們做的這些會幫助他們記住那條“黃金準則”:你需要像愛自己一樣愛你的鄰居,即使你不是特別喜歡那樣做。
小額慈善。孩子們通常喜歡自己做點貢獻,因此要讓他們參與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動?!懊總€星期,小孩都會數(shù)數(shù)自己手里攢了多少錢?!敝ゼ痈绐q太兒童早期教育中心主任南希?曼尼維斯說,這些錢可以被捐出來做慈善活動,或者為貧困的兒童買點東西。而后,父母可以提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我們要怎么幫助這些貧困的人?”或者問問他,如果有5個一毛錢的硬幣,他愿意拿出多少個捐給慈善機構或放到存錢罐里去。
巧用故事。和孩子一塊讀書也許是一種比較自然的方法。比如,安?莫里斯所著的《房屋與家庭》里就有全世界各式各樣的房屋照片,這本書能夠告訴孩子們別國的風土人情,同時也能告訴他們,在別的國家,人們在生活中追求著類似的事情:安全感、被人喜歡、學習知識、享有樂趣。
稱贊英雄。雖然救火車的警笛聲會讓孩子感到憂慮,但災難事件出現(xiàn)時,在盡可能避開那些血腥圖片的同時,應該讓他們關注一下在現(xiàn)場救援的消防員、急救人員以及志愿者。
4、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交流感受。隨著腦子里詞匯量的增加,一個6歲大的兒童就能與人交流感受了,所以跟孩子們討論書里的角色、主人公的動機是幫助他們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如問一問:“你認為女巫為什么會嫉妒白雪公主?”
小心媒體。如果電視上的角色互相攻擊叫罵,父母就應該立刻把電視關掉。因為孩子們不光是在看電視,他們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電視里的內容。最重要的是,他們不會辨別個中真?zhèn)?,所以對于這些細節(jié)一定要小心。
小時候就常聽大人說這句話:“從小看大,3歲知老”,時至今日,還是有很多人在說,老話很多時候,還是有它的道理。
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習慣和品質,常常影響著以后的發(fā)展和走向!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到底什么樣的孩子長大后能成大器呢?這5種孩子,如果好好培養(yǎng),長大后必定前途無量!
1、“自來熟”
一次,帶著優(yōu)優(yōu)參加同學婚禮。剛到婚禮現(xiàn)場,她就和旁邊的妹妹聊了起來,幼兒園的事情,喜歡吃的東西......說著說著變成了他們都愛看的《熊出沒》劇情,也有《灰太狼與喜羊羊》情節(jié)……幾個人一邊聊一邊分享著各自帶來的小零食,笑聲不斷。
正因為孩子有這個“自來熟”特點,優(yōu)媽就不擔心沒她有朋友,上個新學校也能很快認識新同學,交到新朋友。
這個時代的獨生子女非常多,孩子非常需要朋友,沒有兄弟姐妹的他們未來靠誰?當然要靠肝膽相照的朋友們。
孩子在陌生人面前會主動打招呼,會準確地表達自己,落落大方、毫不怯場。如果你有一個這樣“開朗外向”的孩子,實在值得開心,因為這正是孩子自信心充足,具有高情商的表現(xiàn)。
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會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可以廣交朋友,所以以后走到哪里都會有人幫襯。所以,不要再說孩子“你話怎么這么多啊,你認識人家嗎,就打招呼!?”
2、敢于嘗試,有冒險精神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只幼蝶正在裂開一條縫的繭中痛苦地掙扎,有人于心不忍,拿剪刀把繭剪開,幫助蝴蝶脫繭而出??墒?,這只早產(chǎn)的蝴蝶卻身體軟弱,翅膀干癟,飛不起來,不久便死去了。
原來,幼蝶在繭中的掙扎是在鍛煉自己,讓身體更加結實,翅膀更加有力,使自己脫繭后能夠飛翔,恰恰是那顆充滿同情的“愛心”害死了這只本可翩翩起舞的蝴蝶。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就是這樣,處處防范,這也不讓孩子碰,那也不讓孩子動,時刻拘束著孩子的行為。這樣的培養(yǎng)方式,不僅扼殺了孩子的冒險精神,也扼殺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敢于嘗試,有冒險精神,其實是一種非常積極的心態(tài),是孩子面對生活中各種挑戰(zhàn)的勇氣。一個有冒險精神的孩子,實際上也是也一個自信自強的孩子,他更清楚自己的不足,懂得揚長避短,最大限度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
這樣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好好培養(yǎng),加以引導。因為一個擁有足夠知識的人,不一定走的很遠,但一個敢于嘗試,勇于冒險的孩子,卻可以走的更遠!
3、有禮貌
優(yōu)媽有個表姐的孩子上初中,見人從不搭理。有一次送孩子去夏令營,母子倆曬得黝黑回來,還向我抱怨說:“夏令營老師照顧得倒挺周到,但總覺得他們跟我家孩子不親近?!?/p>
因為是親戚,我便旁敲側擊地問她:“孩子是不是很少跟老師講話?”其實我是想說——是的,沒有人會喜歡一個不講禮貌的孩子,因為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她若有所思并表示她懂了。后來再見面,孩子變化很大,非常懂事,小嘴巴可甜啦。
每個優(yōu)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個冰雪聰明的父母,你的心里必須跟明鏡兒似的。中國人好成人之美而不揭人之短,幾乎沒有人會告訴你,你家孩子不懂禮貌。因為,那也是一件極不禮貌的事兒。
即便一個考了滿分的孩子,如果不懂禮貌,他的人生也永遠不會及格。因為你不理這個世界,世界也不會理你!
不懂禮貌的孩子,世界就為他關上了一扇門,空有一紙文憑和一身本領也難以在社會真正立足。禮貌,才是最重要的通行證!
4、喜歡問“為什么”
前幾天,有個媽媽對優(yōu)媽說:“孩子最近總是愛問為什么。一開始還驚異于孩子能提問,可漸漸地問題越問越多,就招架不住了,孩子這樣纏著我問這問那讓我感到非常的煩躁,不知該怎么辦?”
面對孩子的提問,有些父母就會覺得孩子很煩,便會指責孩子說:“年紀小小的知道那么多干什么呢”“自己看書去”“長大了你就知道了”“煩死啦,成天問問問,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的!”
漸漸地,孩子不敢問了、不愿問了,漸漸地孩子也覺得確實沒什么好問的了,一切正如爸爸媽媽所說的“本來就是這樣”!于是,原來濃郁的好奇心逐漸被習以為常所泯滅,孩子習慣了一切,也懶得去追究為什么了。
兒童處在創(chuàng)造力的萌芽階段。他們好動、好問,對周圍環(huán)境有強烈的創(chuàng)造欲望和好奇心。孩子能提問,就說明他們善于觀察身邊的事物,善于思考,兒童此時的創(chuàng)造力是一種潛在的才能,也是成才的起點。
孩子愛問為什么,是因為孩子有很強的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是多么的珍貴,是多么需要我們去用心呵護。
當孩子提出“為什么”時,我們不但不應嘲諷,而應予以鼓勵,甚至參與其中,陪同孩子一同去找資料、去做實驗、去請教他人。漸漸地,孩子學會了獨立思考,并勇于去尋找答案,創(chuàng)新思維自然而然地從中萌發(fā)。
5、愛上閱讀
喜歡閱讀的孩子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不喜歡看電視,二讀書成績絕不會差。
因為他們看的書多了,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去玩電腦游戲。優(yōu)優(yōu)的電腦上都沒有安裝電腦游戲,這也省了一筆錢啊。記得有一次,她的小同學們都到家里來玩,家里什么玩的都沒有,只有一些圖畫和小本漫畫書,于是他們就干脆把桌子一擦,一人一本書,坐在桌子邊就開了個讀書會。
比起看電視來說,看書更需要專注、定力、腦力。而腦袋是越用越靈光的,多看書,大腦也會感謝我們。比起被動地接受影像來說,看書更可以充分發(fā)揮我們的主觀能動性。
愛看書的孩子,人際交往總不會太差。當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良好的涵養(yǎng)之時,自然會吸引各種各樣的人,尤其是同樣優(yōu)秀的人。
愛看書的孩子,工作總不會太差。當閱讀達到一定深度,思想也會跟著具有足夠的獨立思考能力,博采眾長,但并不盲從。選擇工作時,可以遵從內心,合理權衡。進入工作時,可以靜心學習,尋找突破。
孩子是家庭的未來,每個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能夠成材,如果你的孩子具備以上特征中的一個或幾個,那你就好好培養(yǎng)你的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長大后一定前途無量!
一個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會影響他的整個人生軌跡。而這最早的教育就來自家庭、來自母親。
美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50位成功人士,他們都在各自的行業(yè)中獲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時又選出50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寫信給他們,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有兩封回信給他的印象最深。一封來自白宮的一位著名人士,一封來自監(jiān)獄一名服刑的犯人。他們談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時侯母親給他們分蘋果。
那位犯人在信中這樣寫道: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綠綠,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見中間的一個又紅又大,十分喜歡,非常想要。這時,媽媽把蘋果放在桌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我剛想說我想要最大最紅的那個,這時弟弟搶先說出了我想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庇谑俏异`機一動,改口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把大的留給弟弟吧?!眿寢屄犃朔浅8吲d,在我的臉上親了一下,并把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我。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此我學會了說謊。以后,我又學會了打架、偷、搶。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我不擇手段。直到現(xiàn)在,我被送進了監(jiān)獄。
那位來自白宮的著名人士是這樣寫的: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綠綠,大小各不同。我和弟弟們都爭著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這個蘋果最大最紅最好吃,誰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現(xiàn)在讓我們來做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干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我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了那個最大的蘋果。
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一個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她一直都是這樣教育我們的,也是這樣做的。在我們家里,你想要什么好東西就必須通過比賽來贏得,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須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價。
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你可以教他說第一句謊話,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永遠努力爭第一的人。
怎樣培養(yǎng)成一個聰明孩子
現(xiàn)在的孩子家庭條件都好了,想要什么的時候,家長都可以滿足,但是在教育這件事情上,很多父母卻依舊不知道怎么進行。專家指出越是小孩子越容易獲取知識,起初或許很有挫敗感,教了很久,甚至孩子一點反饋都沒有。那么該怎么培養(yǎng)出聰明的孩子呢?現(xiàn)在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方式吧。
看到什么就教什么
家長們千萬不要以為這么小的孩子,什么都不太懂,其實在孩子三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學習了,并且這時候就培養(yǎng)起他們對一些事情上的興趣所在,對以后更加有幫助。
尊重和信任孩子
就算再小的孩子,他們也一樣有自尊心,所以家長在適當?shù)臅r候,要選擇相信孩子的能力。信任孩子,調動孩子做事的積極性,并給予積極關注和表揚、切忌包辦代替,更不可打擊、諷刺。
鼓勵和肯定孩子的良好行為
不敢自己家的孩子聰不聰明,家長都應該選給予一定的鼓勵。孩子由于做成了一件小事而受到贊賞,他就會更樂意去做更多的事,這樣對于培養(yǎng)起學習的興趣,會更加快速一些,并且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會感到壓力很大。
建立合乎孩子能力的目標
家長對于如何教育孩子?責任是非常大的,當孩子處于不同年齡的時候,都要有效的幫助他們走向新的目標。但是,父母期望過高,目標定的太高,超過了孩子能達到的限度,就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失敗感。
善于發(fā)現(xiàn)并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
每個小孩有時候難免會犯錯,但是家長不應該總是盯著這些錯誤的地方,就再也找不到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所在了。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并經(jīng)常給予表揚和肯定,這是孩子充滿自信。如果連自己的家長都看不起小孩子的能力,那么他們的內心會更加充滿自卑感。
讓孩子迎接困難
家庭經(jīng)濟再好,也要適當?shù)淖尯⒆营毩⑼瓿梢恍├щy的任務。當孩子戰(zhàn)勝了困難,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時,自信心就會提高,我們應該格外留意孩子的第一次嘗試,這將是他人生道路上的良好起步。
以身作則,樹立典范
家長給孩子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他們也會不自覺的學習,就比如,爸爸媽媽們在家里的時候,會看書什么的,孩子們也會跟著看一看。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修養(yǎng),做好孩子的典范。
讓更多的愛伴隨在孩子身邊這點或許是最重要的
有些家長因為整天忙于工作,基本很少陪孩子,這一點將嚴重影響到孩子的一個心靈成長。讓更多的愛伴隨在孩子身邊這點或許是最重要的。因此她對很多事情都有一顆平和的心,會分享,體諒人,很大度,這一切或許都是因為有愛存在吧。
以上所有的要點介紹,主要都是為了讓更多的家長們,在給孩子做教育工作的時候,可以掌握最好的方式,千萬不要總是以自己的角度出發(fā),卻忘記了孩子心里要的是什么?寶寶的聰明程度是可以慢慢建立的,家長也不能給予太大的壓力。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guī)則。
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惟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的發(fā)揮。以他們自然的方式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
2、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wěn)定。
3、鼓勵他多運動。
運動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運動可以緩解壓力與情緒,從運動中還能發(fā)現(xiàn)樂趣與成就感。
4、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fā)現(xiàn)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上早產(chǎn)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wěn)定。
5、用心聆聽。
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
6、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孩子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可獲得快樂,并養(yǎng)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7、教導他解決問題。
當孩子發(fā)現(xiàn)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
8、放棄完美主義。
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9、笑口常開。
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
10、有創(chuàng)意的贊美。
贊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jié)。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11、激發(fā)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
12、給他表演的舞臺。
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并表現(xiàn)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
我們家清清剛滿4歲,平時非常愛看書。我們下班回家經(jīng)常看到她自己安安靜靜坐在那里看書。我從她1歲多的時候,就開始每天陪她看繪本讀故事。這三年對我來說,不僅收獲了親密的親子關系,更重要的是,我發(fā)現(xiàn)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內心也非常有愛。我從這三年的“陪讀”過程中,總結了一些心得和經(jīng)驗,和大家分享。
父母以身作則的鼓勵和支持
我們想讓孩子愛看書,就要自己多看書。我們家的書非常多,有三個書柜,其中兩個是孩子的書柜,已經(jīng)裝滿了大概500本各種各樣的書。我們在客廳里放了一張大書桌和一張小書桌,每天晚上基本上都是爸爸在大書桌看書,我和清清在小書桌看書。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父母自己愛讀書,愛和孩子一起讀書,孩子就會愛上讀書。
怎樣挑選繪本
我們目前還是以繪本為主,不過文字逐漸增加。除了故事類繪本,也增加了一些科普類和教育類繪本。繪本沒有很嚴格的年齡限制,清清有些兩歲多開始讀的繪本,現(xiàn)在拿出來還是看的津津有味。如果不知道怎么選繪本,可以買一些凱迪拉克金獎的書,信誼圖書獎的書,啟發(fā)繪本等。另外,因為離浦東圖書館很近,我們也會到圖書館繪本架上隨便選一些書,來擴大讀書范圍,如果看到好書,可以再去購買。
新書并不是越多越好
清清3歲多的時候,特別愛讀書,每天我下班回家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媽媽你給我?guī)聲嗣??我曾?jīng)覺得新書是越多越好,后來發(fā)現(xiàn)并不是這樣。有兩次我直接把買來的十幾本新書一股腦的給了清清,她非常高興,迅速把它們都看一遍,然后就遺忘在了角落里。后來買來的書,我會先藏起來,一周只給她一兩本。在這一周里,她會對這一兩本書充滿新鮮感,反復閱讀,甚至會背下來。孩子通過重復閱讀來感受書里的細節(jié),對書的內容有掌握,這種熟悉的感覺也讓孩子有成就感。
邊看邊玩,讓孩子愛上書
很多繪本都非常有趣,可以邊看邊玩,發(fā)揮想象力讓讀書變得很有趣。比如《媽媽,買綠豆》這本書里畫了各種各樣的豆子,紅豆,花豆,黑豆,黃豆,大紅豆,綠豆,薏仁。看完這本書,我就帶著清清到超市去看這些豆子,讓她把圖片和實物聯(lián)系起來。再比如《杜嚕嘟嘟》這一套書,互動性非常強,讓孩子跟著變魔術,“啊咔嚓碰”變出一片絢爛的煙火。這樣講故事會讓孩子樂此不疲,怎么會不愛看書呢。
保護孩子的閱讀興趣
讀書過程中不要給孩子提出過多問題。只需要聲情并茂的講出書上的內容,不要中途停下來提問。這些問題會把孩子的思維從故事里抽離出來,破壞孩子的閱讀興趣。如果非常想通過提問看看孩子學到了什么,可以試試講完故事再提問。
還有,如果有些書孩子不喜歡看,可以先放一放,不用強迫孩子閱讀。隨著孩子心智的發(fā)展,每個階段感興趣的事情不同,可能過段時間她就愛看了。我記得第一次給清清讀《小房子》這本書,讀到一半她就去玩別的了。我當時感覺有點失望,因為這本書的文字和圖畫非常優(yōu)美,可是孩子怎么不愛看呢?后來想想,可能是這本書文字太多了,孩子還沒有足夠的耐心看完。果然過了幾個月再次拿出這本書,清清卻非常喜歡,并且在此后一段時間經(jīng)常要求讀這本書。
優(yōu)秀的作品具有真善美的力量,愛讀書的孩子,往往內心特別有愛,愿意關心別人和幫助別人,給別人帶來歡樂。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愛上讀書。
人從一出生,就會睜大兩眼看世界,看大人的行動??磳嶋H動作,而不是聽大人的理論演講,這是動物本能,是人類天性。因此,我們應該選擇以情節(jié)取勝的真實故事書,不要大而空的。
美國的優(yōu)秀作品多以情節(jié)取勝,無大話、空話。以美國受到全世界歡迎的風趣幽默的卡通片為例,它片中的主人翁可愛的小不點,幾乎都是外表一點不美麗,甚至很丑的小人物,但是,他們誠實、勇敢、善良的實際行動卻十分感人,讓人喜愛。這不正是在教育孩子去識別好、壞人嗎?抽象、空洞、不切實際的理論終究要被孩子們厭棄,但是,孩子們將要走很多彎路,在成年之后還要為此付出很大代價。
英國一位著名詩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要想了解一個人的本質,不是去聽他說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為此我向家長建議:
1、三歲以后父母應多給他讀短小而精悍、真實的故事書。
2、六至10歲除了學習學校知識外,讓孩子看些自然、科學小知識叢書。如“十萬個為什么?”等。
3、11至15歲是人生讀書的關鍵期,如果大人不注意孩子一旦染上看不健康的書籍,不但功課跟不上,而且還會走上人生的彎路,使其終身受害,這個階段的孩子好奇心特別強,家長應多給孩子買中學生優(yōu)秀作品,古今中外的名人巨著。
總之,你一定要相信專家的告誡“一個人讀什么樣的書,也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边@是一條真理。為此,家長一定給孩子選最適合孩子讀的健康書籍,這對孩子健康成長十分有利。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12種行為當心培養(yǎng)一個小無賴》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怎么寫一個有趣的小學英語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整理了行為習慣:培養(yǎng)寶寶養(yǎng)成一個好的刷牙習慣,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很多媽媽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口腔清潔問題,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教給他飯前飯后刷牙漱口,這種做法是非常值...
1、種一個家的故事 小松鼠要找個舒適的家。 它來到森林里,找到一棵樹,準備搬進去,它的一只腳剛踏進去,樹洞里就有個聲音喊道:“別進來,這是我的家?!痹瓉硎切⌒堋?小松鼠只得走了。 小松鼠又來到另一棵樹...
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有責任,有禮貌。那么,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紳士”,應該怎樣做呢? 1、不給朋友亂扣帽子 嚴禁扣帽子。同情心往往從分辨一件事是否可以接受開始。一個小家伙如果喊人家“豬腦袋”,父母...
小時候就常聽大人說這句話:“從小看大,3歲知老”,時至今日,還是有很多人在說,老話很多時候,還是有它的道理。 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習慣和品質,常常影響著以后的發(fā)展和走向!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