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幼兒園的游戲。
校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孩子的教育工作離不開這兩個大家庭!教師要同家長多交流溝通,幫助孩子們走出一條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長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如何應對寶寶的早熟狀況”,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導讀:現(xiàn)在的物質生活條件良好,家中的獨生子女都是寶,所以小朋友的衣服也越來越時尚。何況如今孩子的自主意識都很強,所以2歲多的孩子要自己選衣衣服并不奇怪,而且這也代表孩子有了基本的審美能力。但是,一旦孩子表現(xiàn)出過度的、不恰當?shù)膼勖辣憩F(xiàn)時,那就值得高度警惕了。
言語成熟、犀利
3歲的娜娜到小姨家借住1個星期,小姨像媽媽一樣對娜娜進行管教。有一次,娜娜做出了不適當?shù)男袨?,當小姨用手稍微拍打娜娜的小手以示懲罰時,娜娜竟然說:“你又不是我的親生媽媽,你憑什么打我?”
專家解析
人的語言能力可以從理解、表達、閱讀上來判斷,寶寶具有良好的語言能(少字???!)不過家長要留意的是,寶寶說出的話是否“恰當”。就拿娜娜的話來說,這種大人化的語言出現(xiàn)在3歲的寶寶身上,肯定算不上正常。或許娜娜并未真正理解“親生媽媽”的含義,也不明白“不是親生媽媽的人可以對自己進行哪些管教”,只是因為從電視上學到了這樣的對話,而當生活中出現(xiàn)類似情境時,她自然就脫口而出了。
如何面對
即時糾正當寶寶出現(xiàn)早熟又不恰當?shù)恼Z言時,家長應該立即糾正,要馬上告訴寶寶“這句話并不適合你來說”,并且具體說明原因。
避免強化這是一種特別值得警惕的情況,當寶寶說出早熟或不恰當?shù)恼Z言時,有些家長或親友可能覺得很有趣,只要寶寶一說,成人就以大笑回應或給予更多的關注,而諸如此類的回應都會強化寶寶的行為,因為他感覺剛才的語言和行為是倍受歡迎的。因此,一旦發(fā)現(xiàn)寶寶有不適當?shù)恼Z言或行為出現(xiàn),除了立即予以矯正外,請記得以忽略來回應,避免寶寶對不當表現(xiàn)有進一步強化的印象
以身作則
最重要的還是大人要以身作則,明明是不允許孩子說的話和做的事,大人卻經(jīng)常有意無意地去做,那么孩子自然會去模仿。所以,當幼兒一再出現(xiàn)不恰當?shù)恼Z言時,家長就要審視一下自己,不要給孩子樹立錯誤的榜樣。
過度愛漂亮
2歲半的婷婷從幼兒園回到家,很認真地對媽媽說:“我們班上小朋友的指甲都涂得好漂亮,媽媽也幫我涂一涂吧!”第二天早上要上幼兒園時,婷婷又相當有主見地表示,今天要穿那件漂亮的小碎花裙。
專家解析
現(xiàn)在的物質生活條件良好,家中的獨生子女都是寶,所以小朋友的衣服也越來越時尚。何況如今孩子的自主意識都很強,所以2歲多的孩子要自己選衣衣服并不奇怪,而且這也代表孩子有了基本的審美能力。但是,一旦孩子表現(xiàn)出過度的、不恰當?shù)膼勖辣憩F(xiàn)時,那就值得高度警惕了。
如何面對
評估是否合適需要家長注意的是,寶寶喜歡的東西是否適合他的年齡。比如女孩可能看見媽媽在化妝、穿高跟鞋、穿漂亮的衣服、給指甲做彩繪等,在模仿能力正強的時候,自然希望自己能和媽媽一樣漂亮,況且父母也都希望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一些。但是,不要讓孩子時刻把梳洗打扮看得很重要,比如可以對孩子說:“等你過生日那天,我們再來好好打扮一下?!?/p>
明確做出規(guī)范當寶寶上了幼兒園之后,很可能會和同學做比較,可能有些孩子的裝扮確實比較成熟,而愛漂亮的寶寶自然想要模仿。如果媽媽認為那樣的裝扮不適當,就要直接告訴孩子:“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規(guī)定,他們家可以,但是我們家不行。”
事先提供選擇其實寶寶愛漂亮并不是壞事,只要美得恰如其分,那又有何不可呢?為了弱化寶寶過度的、不恰當?shù)膼勖纼A向,父母可以事先為孩子準備一些合適的、樣式豐富的衣服,讓寶寶在其中選擇就可以。
談戀愛
“老師你看!小豪和小琳又牽手啦!他們肯定在談戀愛!他們什么時候結婚???”
專家解析
在幼兒園里常聽到“誰和誰談戀愛”“誰是誰的女朋友”之類的話,雖然說童言而忌,而且這種情況在大人眼里多屬可愛的過家家游戲,但是仍舊要對寶寶之間的相處狀況加以重視。只要寶寶對兩性交往表示出好奇,那就代表他們已經(jīng)有了性別的概念,再加上從電視上獲得的刺激,比如男女擁抱、親吻等,三四歲的小孩子擁有“男朋友”“談戀愛”的想法也并不奇怪。
如何面對
了解真實情況當寶寶宣稱自己有了男(女)朋友時,即便家長感到十分震驚,也不要表示出很強烈的情緒變化。請先平靜地聽聽寶寶的描述,建議用旁敲側擊的方式了解一下真實情況,看看寶寶對“男朋友”“女朋友”的定義是如何理解的。比如:“小玲是你的女朋友,那小英呢?”“為什么說小玲是你女朋友?”如果孩子只是把異性伙伴當作要好的朋友,并沒有不恰當?shù)男袨榕e止出現(xiàn),那么家長就不要有過激反應。
杜絕不當玩笑現(xiàn)在許多大人都以逗弄寶寶為樂,比如“你在幼兒園有沒有交到女朋友???”“你媽媽說明天就幫你找一個男朋友呢”。這樣的問題無疑給了寶寶不當?shù)陌凳荆麜J為“我就應該有個女朋友”。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一次,州州媽媽領著3歲的州州逛商場,她打算給自己選衣服,州州卻吵著要去買玩具。媽媽說買完衣服,再去看玩具,可是,州州非要堅持現(xiàn)在就去,還坐到地上嚎啕大哭,弄得媽媽十分難堪。
■分析
對2歲以后的孩子來說,伴隨著身體、語言、認知等方面的發(fā)展,開始對周圍的事物有了自己的判斷,出現(xiàn)自我意識的萌芽,凡事喜歡按照自己的意識來辦。
一旦他們的興趣、愿望得不到滿足時,就會產(chǎn)生“反抗心理”,采取哭鬧、撒野等手段,向家長示威。
■家長可以這樣做
當孩子發(fā)脾氣時,首先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分析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恰當。對于合理要求,家長應當給予充分的滿足,而無理的要求,家長可以通過想方設法轉移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等方式,使他忘掉不快。切忌遷就放任,否則會縱容孩子發(fā)脾氣的行為。
場景2
丁丁爸爸在家趕寫一篇文章,丁丁非要爸爸陪他玩。爸爸不答應,丁丁就不停地哭喊,還亂扔東西,讓爸爸發(fā)火。這時丁丁的奶奶趕緊過來袒護孫子,丁丁更是鬧翻了天。
■分析
對孩子而言,家長的關懷、認同、尊重是孩子的成長依賴。他們常常選擇和家長一起做游戲,玩耍,聽家長講故事等親子行為,來引起大人的關注。如果這些活動得不到父母的參與與認同,孩子就會采用破壞性的行為,以期得到尊重。另外,家長面對孩子發(fā)脾氣時的態(tài)度的不一致,也會使孩子更加公然反抗。
■家長可以這樣做
家長盡量多抽時間陪孩子,與他一起玩,如果實在太忙,不等孩子提出要求,就事先對孩子說不能陪他,請他體諒。這樣,孩子會覺得受到了尊重,不會因此發(fā)脾氣。切忌操之過急,用家長的權威,以粗暴方式強迫孩子乖乖順從。
場景3
淼淼過生日時,請了很多小朋友到家里玩兒。小朋友們爭搶淼淼的新玩具,不知是誰不小心把玩具摔壞了,淼淼大發(fā)雷霆,不停責怪小朋友。媽媽勸他,淼淼還跟媽媽鬧了起來。
■分析
生活中常會遇到這類孩子:脾氣暴躁,稍遇一些不順心的小事就大發(fā)雷霆,情緒控制力較差。這種具有爆發(fā)型人格的孩子,除了天生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由后天的成長氛圍所致,經(jīng)常受家長溺愛,好勝心強,對挫折的承受力相對較差,更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
■家長可以這樣做
為了避免孩子脾氣暴躁,家長平時應注意引導孩子,從他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多參加集體活動,讓他知道一味地發(fā)脾氣是無法和小朋友相處的;嘗試進行挫折教育。
■特別提示孩子偶爾發(fā)一發(fā)脾氣,是成長中的正常現(xiàn)象。家長應該積極尋求有效的策略加以引導。如果等到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發(fā)脾氣,成為一種習慣時,那就不好糾正了。
現(xiàn)在敏感型的寶寶越來越多,我們越早發(fā)現(xiàn)就越早讓寶寶脫敏,可是現(xiàn)在許多家長太寵愛寶寶,不管什么事,都順著來,生怕孩子“吃苦”,恐有“虐兒”之嫌,于是他們把寶寶保護進來。
敏感并不是性格優(yōu)點,家長視而不見,置之不顧,只會讓敏感寶寶的性格向更不良的方向發(fā)展,妨礙健康成長。下面談到了不同類型的敏感寶寶,希望能給父母們一些參考!
類型一:不讓碰的“含羞草”寶寶
事件1:9個月的小寶寶Tony,不讓人抱,喝奶哭,穿衣哭,換尿布哭,摸一下就尖叫,睡覺哭,起居沒規(guī)律;動作遲緩,不愛動彈,怕吵,對周邊事物似乎都沒有興趣,連新鮮玩具也很少能吸引他,通俗的說,不好帶!
事件2:每當有客人來訪時,薇薇總是拉著媽媽的衣角躲在身后,不愿意跟客人打招呼,完全不跟對方講話。很怕生,總是不肯跟外人接觸。
面對類型一寶寶,怎么辦?
把握好依附關系主要建立期的教育
小朋友會怕生應該由他的“社會化發(fā)展”來看起。孩子到了6個月或是8個月之后,會出現(xiàn)特別認父母角色的情形,就會看到寶寶老是要找爸爸媽媽抱,或是老是黏在父母屁股后面,其他的照顧者反而被冷落一旁,其實這就是寶寶正處于要開始建立“依附關系”的階段。這些事例都是因為孩子的依附關系建立得不健全,事件1中的寶寶情況更加嚴重,連家人也會排斥,成為敏感怕生的“含羞草”寶寶。
6個月或8個月~1歲半的孩子,他會開始展現(xiàn)獨立,例如自己爬行,這是因為這時候正是孩子發(fā)展“自我”的巔峰期。在6個月或是8個月之前,外界的事物對孩子來說不具任何特殊的意義,但之后他開始了所謂的“社會化”發(fā)展,寶寶就會開始想要接觸、了解外界人事物,開始認知、建立他與外人的關系。
1、讓孩子適性發(fā)展。當孩子正在建立依附關系,父母卻強迫他一定要去跟外人接觸,這樣反而可能讓有些孩子在未來出現(xiàn)退縮的狀況??催^許多錯誤的教法,深怕您再次犯了同樣的錯誤,發(fā)展依附關系時,孩子主要從認知父母的角色開始再衍生到建立與其他人的關系,在關系基礎培養(yǎng)的階段,就不要硬要孩子與第三者產(chǎn)生互動。
2、教養(yǎng)態(tài)度很重要。孩子會怕生一方面跟他本身的氣質有絕對的關系之外,家長的教養(yǎng)態(tài)度、方式跟孩子整個行為模式有相當大的關聯(lián),觀察多位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會怕生,追根究底,都跟家長有關,當孩子處于分離焦慮期,家人更要以正向的態(tài)度去接受孩子的行為,以耐心、愛心去關懷他,而不是覺得寶寶很煩,強迫孩子學習獨立,反倒讓發(fā)展分離焦慮的時間持續(xù),所以有些小朋友甚至到了上幼兒園或是小學時,還是會出現(xiàn)依賴家人的情形。
類型二:隨時警覺型寶寶
事件:1歲半的豆豆,入睡困難,一點聲響都能覺察得到,睡著后容易醒,醒來后很難專注;到了陌生新環(huán)境,就總抱著媽媽的腿,縮在媽媽身后!
面對類型二寶寶,怎么辦?
1、家長要根據(jù)孩子自身特點靈活地掌握方法達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不能一味地向孩子灌輸“要警惕陌生人”等信息,否則孩子對周圍的人或事都會抱有警惕的態(tài)度。
2、可以鼓勵他與親戚、小伙伴交往,讓他感受友愛的快樂。小孩子自己也會有鑒別力的。
3、讓他融入小朋友的圈子里,應該會好些。我們大人多創(chuàng)造這種機會,帶孩子與別的小朋友玩,主動與人握手或擁抱。
4、去幼兒園或親子班應該會有所好轉。讓孩子感受到有些游戲和活動是需要合作才能玩得起來或完成的。
5、以愉快的語調與孩子進行親子溝通,降低他的焦慮,久了就會建立寶寶的安全感,同時,讓寶寶放松心情。
6、給孩子一種有秩序的生活,能穩(wěn)定孩子的情緒,并且建立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
類型三:防范過度型寶寶
事件1:2歲10個月的Jack,聰明,反應快,常常一語驚人,可是冒失,脾氣犟,很難與小朋友共處,還會把“我的,不要,打”掛在嘴上!玩玩具時,爭不過就搶,搶不過就生氣發(fā)脾氣,甚至揮手、操起東西就打人,哭號不止!誰也安撫不下來!
事件2:有一天,童童媽聽別人說,常常讓別人摸臉蛋會引發(fā)寶寶濕疹?!昂⒆幽敲磱赡鄣钠つw起了濕疹還了得?”童童媽想。從此以后,童童媽帶著孩子外出時,一看到鄰居就遠遠地躲開,如果不巧撞上了,她也會對鄰居們摸孩子臉蛋的行為加以制止。不過最近,童童媽發(fā)現(xiàn)童童的防范意識越來越強,對陌生人總有排斥和抗拒的心理??吹郊依飦砹四吧目腿?,童童總是表現(xiàn)出防范的表情;帶她到醫(yī)院體檢,醫(yī)生一碰她就哇哇大哭……如今童童2歲半了,開始上幼兒園,老師說童童在幼兒園里不讓別人碰,誰碰她她就打誰。
面對類型三寶寶,怎么辦?
1、家長應注意自己平時的行為。因為孩子的行為習慣,大部分都是從父母的言行中獲得的。孩子之所以會防范過度,一方面是因為家長平常對待周圍事物的反應,另一方面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如過于約束、限制等。
2、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要漸漸消除孩子過強的防范意識,最重要的是要給孩子“脫敏”。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讓別人多觸碰孩子,糾正孩子為了防衛(wèi)而打人的做法。如果孩子在被摸了臉后想去洗臉,家長也要進行制止。應讓孩子在盡情的玩樂中,體會到放下防衛(wèi)、結識好朋友的樂趣,讓孩子漸漸消除防衛(wèi)心理。
3、家長還可以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應酬。讓孩子處在人多的環(huán)境中,接觸更多的人,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放下防衛(wèi)、走出狹隘、增長見識,還能鍛煉和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類型四:容易擔心的“宅寶寶”
事件1:雯雯已經(jīng)進入幼兒園2個學期了,雖然在家里愛說愛笑,可是一到開學還會哭兩個星期,相比戶外活動,雯雯更愿意呆在教室里玩,課堂上經(jīng)常神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喜歡自己做手工卻不愿意沾顏料,喜歡音樂可是跳舞時動作僵硬,身體不太協(xié)調,打濕了衣服鞋子或者不按她的流程會很生氣;懂事、貼心,對家人特別依戀,甚至會擔憂害怕,比如家人的安全,電器與房門是否關閉。
事件2:每天傍晚,小區(qū)綠地上孩子們彼此追逐嬉鬧,玩得不亦樂乎。媽媽也準備帶然然下樓,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然然正在看動畫片,說什么都不愿意把視線從電視上挪開,任憑媽媽磨破了嘴皮子,他就是賴在沙發(fā)上不動。媽媽很生氣,“啪”地關掉電視,然然就皺著眉頭大哭大鬧,又是扔東西又是滿地打滾。
面對類型四寶寶,怎么辦?
1、讓孩子多動手做。代替用錢買,找回孩子的動力,也找回他玩的快樂。既然孩子對某些領域感興趣,就一定要讓孩子親自動手去實踐?,F(xiàn)在孩子的動詞只剩下“買”,這已經(jīng)成為吞噬孩子學習動力的怪獸了。
2、帶孩子到戶外去。
3、讓孩子經(jīng)歷不同的體驗,培養(yǎng)多元興趣。
4、多陪陪孩子。
5、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伙伴意識。
總而言之,家長不應忽視家中敏感寶寶的行為,應當根據(jù)寶寶的自身情況,有針對性地及時干預,讓寶寶及早“脫敏”,找回童趣與快樂。
如果孩子長期焦慮的話,就算是心態(tài)一直很好的爸爸媽媽也會進入消極的惡性循環(huán),爸爸媽媽不想孩子受到影響,然而卻又加劇了孩子的焦慮感。當爸爸媽媽面對孩子的恐懼時總是會試圖保護孩子,接下來的一些方法可以幫孩子擺脫焦慮的循環(huán)。
1.幫助孩子控制它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開開心心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幫助孩子克服焦慮而不是轉移他的注意力。在孩子覺得焦慮時,要幫助孩子學會忍受焦慮,不要把焦慮看的太重,這樣焦慮才能夠慢慢減少。
2.不要忽略某些事情
在孩子焦慮的時候要把那些會引起他焦慮的東西趕緊拿開,不過,從長遠的角度看,一直這樣做的話會強化寶寶的焦慮感。如果孩子感到心煩意亂,就會開始不停地哭泣,嚴重的時候還會失控,所以爸爸媽媽要教會孩子消除恐懼感的方法。
3.表達積極向上的期望
孩子出現(xiàn)恐懼是不可避免的,遇到這種情況你要第一時間去安慰寶寶,給他信心讓他控制好自己的焦慮。
4.尊重孩子的感情
理解是很重要的,但也并不是要求爸爸媽媽一味地贊成孩子。所以,如果一個孩子自身害怕不想要看醫(yī)生的話,你要做的就是傾聽孩子的想法,同時盡量做到善解人意,讓孩子把自己的害怕都說出來,并鼓勵他勇敢面對。
你要讓孩子知道的就是,你知道他很害怕,但你會一直陪伴在他身邊幫他渡過困難。
5.不要問誘導性的問題
讓孩子說出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但不要問具有誘導性的問題——“你是否覺得不公平?”為了避免焦慮的循環(huán),爸爸媽媽最好問一些孩子能夠暢所欲言的問題。
孩子很單純,很容易發(fā)生焦慮,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第一時間安撫好孩子。
導讀:凡是虐待自己情緒的寶寶,都容易出現(xiàn)既依賴他人、又不容易接納他人勸慰和幫助的傾向,同時還不善于自我調整情緒,結果就剩下純粹的鬧騰,長久下去,將不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個性。
自從女兒璐璐出生以來,如今已經(jīng)過去了7個多月,關女士和丈夫從來都沒有睡過一個完整的覺。不知什么原因,寶寶總是沒完沒了地哭,其實,她的身體并沒有什么疾病。在長期疲勞的狀態(tài)下,夫妻倆即使在雙休日也休息不過來,因為白天照顧女兒同樣身心疲憊。最近,關女士又發(fā)現(xiàn)了新問題,那就是女兒的脾氣似乎變得特別急躁,一旦要吃要喝要睡,就突然大哭,就算你把飲食放在她嘴邊,她還要哭上很長時間才能安靜下來,有時吃完喝完還要哭一陣子。看上去,寶寶仿佛對自己的痛苦體驗有著很強的記憶,反應很強烈,而媽媽的情緒也時常跟著寶寶變得糟糕。
虐待情緒等于虐待大腦
例1:7個月的璐璐并無身體不適,但是她的哭不分晝夜,家長很難安慰,除非自己哭得累了、困了,才會停止,不像有的寶寶,能自己躺在小床上安靜地玩一會兒。
例2:家里來了一個小伙伴,從小伙伴一進門開始,2歲的棟棟就不停地哭,小伙伴走到哪兒,他就跟著在哪兒哭,本來咳嗽就沒好,現(xiàn)在他一哭,反而咳嗽得更厲害了。
例3:21個月的飛飛是個很愛發(fā)脾氣的寶寶,他一發(fā)脾氣就用手抓臉,臉被抓得痕跡斑斑,媽媽很是心疼,雖然想了很多辦法,但是總也不見效。
例4:剛上幼兒園的小寶寶都要哭一陣子,但是嬌嬌比別人哭得聲音更大、時間更長、更厲害,老師怎么勸她,她都得不到安撫,坐在小椅子上使勁地哭,一個月還沒有適應,老師擔心她嗓子哭壞了,就勸她退園了。
除了具有一些自我保護的本能以外,小寶寶一般都還沒有自覺、主動保護自己的意識和能力。因此,一旦遇到不順心的情景,有的寶寶就過度反應,強烈地發(fā)泄消極情緒。
凡是虐待自己情緒的寶寶,都容易出現(xiàn)既依賴他人、又不容易接納他人勸慰和幫助的傾向,同時還不善于自我調整情緒,結果就剩下純粹的鬧騰,長久下去,將不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個性??茖W家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在寶寶出生之后,前3年的情緒會影響大腦的變化,凡是善待自己情緒的寶寶,其腦厭質顳葉扁桃核區(qū)能夠釋放抑制不良情緒產(chǎn)生的生化物質,例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氫化可的松等,而虐待自己情緒的寶寶,這種大腦功能則要弱一些,長大以后更有可能產(chǎn)生心理和情感問題。
善待情緒等于善待身心
情緒是寶寶最早發(fā)展的心理活動,一般來說,父母都特別關注寶寶的早期智能開發(fā),但是對寶寶的早期情緒問題,或者不重視,或者不知所措。要知道,人類發(fā)育成熟的情緒有3種狀態(tài):心境、激情和應激,而正向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心境是一種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緒狀態(tài),好的心境對工作、學習、生活及生理健康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使人精神振奮、提高效率,而壞心境則恰恰相反。
激情是爆發(fā)強烈但持續(xù)時間短暫的狀態(tài),伴有明顯的肢體反應,例如哭鬧、紅臉、瞪眼、跺腳、喘氣、拍打等,激情會激起一種動力,但容易過分沖動。
應激是對出乎意料的情境做出的判斷和反應,適度應激有益于加強內(nèi)臟、肌肉、骨骼系統(tǒng)的生理活動,促進人體釋放能量,但過度應激則會使人過多消耗能量,甚至引起疾病。
由此可見,積極的情緒體驗就如同沐浴溫暖的陽光,總是把自己的心態(tài)調整得舒舒服服;消極的情緒體驗卻如同陰霾籠罩,總是想不開,自己跟自己都過不去,相當于虐待自己。學會善待自己的情緒,才有利于身心健康。
對于剛剛出生的寶寶來說,他們雖然具有一些先天特征和差異,但是在情緒培養(yǎng)上的方法還是有很多相通之處,只有良好的養(yǎng)育方式和有意識的早期訓練,才能提高寶寶善待自己情緒的能力。
幫助寶寶善待情緒的4項策略
1、根據(jù)新生兒的狀態(tài)培養(yǎng)情緒
新生兒一般會出現(xiàn)6種狀態(tài)交替:安靜覺醒狀態(tài)、活動覺醒狀態(tài)、安靜睡眠狀態(tài)(深睡)、活動睡眠狀態(tài)(淺睡)、瞌睡狀態(tài)(半睡半醒)和哭的狀態(tài)。
安靜覺醒狀態(tài)的新生兒會安靜地在小床里呆一會兒,喜歡觀察天花板、床上的氣球和媽媽的表情,這時候媽媽可以逗逗他,但不要急著把寶寶抱起來,以免打擾寶寶的安靜狀態(tài),寶寶自己與周圍環(huán)境的良性互動體驗,有益于培養(yǎng)其情緒自慰能力。
當新生兒想吃奶或想入睡時,便進入活動覺醒狀態(tài),他隨時可能激動煩躁,這時媽媽不要立即把奶嘴送到寶寶嘴邊,而是拿著奶瓶在寶寶眼前晃一晃、逗一逗,如果寶寶吃母乳,媽媽可以抱起寶寶拍幾下、走兩步,這些行為都能幫助寶寶等待幾秒種,培養(yǎng)他在期望得到滿足之前學會安慰自己、等待片刻。
處在活動睡眠狀態(tài)中的新生兒會出現(xiàn)眼球轉動、輕輕啜泣或者手腳偶然活動,但并沒有醒來,這時媽媽不要抱起寶寶,否則他可能養(yǎng)成依賴大人抱哄的淺睡狀態(tài),以后再獨立睡覺就很難了。
2、根據(jù)寶寶的不同需要分別應對
當哭聲響起的時候,媽媽要學會辨別寶寶傳達的信息。如果寶寶傳達的是餓了、渴了、尿濕了、疼痛了等生理需要,媽媽就要積極地回應和提供幫助,這樣才能讓寶寶建立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為寶寶形成良好的情緒反應涂好底色。當然,即便不能馬上提供幫助,媽媽也可以先用語言和肢體動作安慰寶寶,經(jīng)觀察發(fā)現(xiàn),在養(yǎng)育寶寶的時候伴有相應的語言,例如“寶寶餓了,不哭,一會兒就吃”等,寶寶將得到更多的安慰信息,他以后可能模仿這些語言,用自言自語的方式安慰自己,進而促進從外部語言轉化為內(nèi)部語言,習得撫慰自己情緒的策略。
如果寶寶傳達的是煩了、寂寞了等情感需要信號,媽媽要逐步幫助寶寶學習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自我安慰。請不要立即把寶寶抱在懷里,使他從別人那里得到徹底的安慰,媽媽的聲音和身影對寶寶也是一種安慰,可以先走到他的旁邊,輕輕地說說話,或者固定播放一張CD,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這也能對他起到安撫的條件反射作用。所以,在寶寶的整個童年時代,都不要不加控制地一下子給寶寶所有的愛,使他對別人的愛產(chǎn)生了過度依賴,卻不知道自己愛自己同樣也是快樂幸福的。
3、對難養(yǎng)型氣質的寶寶采取特別處理
寶寶一出生便具有不同的氣質,難養(yǎng)型氣質的寶寶比較容易生氣、發(fā)怒、暴躁,不易接受別人的安撫,凡是得到科學養(yǎng)育的寶寶,這個氣質在長大后會有所改變,但也有的寶寶就順著這個天性發(fā)展成為任性和難以調教。因此,在寶寶2歲之前還聽不懂道理的時候,建議媽媽先耐心接納寶寶的現(xiàn)狀,等到2歲以后,寶寶身體更結實一些、又聽懂道理了,再逐步給他明確各種行為的界限,教他以行為規(guī)則管理自己的情緒,而不能讓寶寶由著性子放任自己的情緒。
4、客觀地了解和對待寶寶的壞情緒
通過很多觀察發(fā)現(xiàn),媽媽常??鋸埖孛枋鰧殞毜膲那榫w,把寶寶發(fā)脾氣的程度和時間說得比實際情況要嚴重,這會直接導致媽媽的壞情緒加重,甚至把這個壞情緒再轉到正在虐待自己情緒的寶寶身上,如此一來,以虐待對待虐待的媽媽自然不會再有心情去教育孩子了。
建議媽媽列一張表格,對寶寶的壞情緒做個客觀記錄,例如哭鬧的時間、持續(xù)時間、表現(xiàn)特點、可能的原因、采取的策略、策略的效果等,連續(xù)記錄半個月,將有利于幫助尋找適合寶寶的個性教養(yǎng)方案。把這個記錄保存起來,等孩子長大后讓他看看,他也會因感動而學會感激的!
家園共育《如何應對寶寶的早熟狀況》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寶寶幼兒園的游戲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導讀:兩三歲的淘氣寶寶,常常會在一些場合給父母出一些難題。面對寶寶帶來的尷尬或無奈,父母除了需冷靜之外,還要有一些有效的應對方法。 兩三歲的淘氣寶寶,常常會在一些場合給父母出一些難題。面對寶寶帶來的尷...
導讀:當不能正確回答孩子的問題時,不能不懂裝懂,含糊其詞,要向孩子說清楚“這個問題我現(xiàn)在不會回答,等我看過書后就告訴你”。這樣做,可以激勵孩子將來好好學習,探索未知的領域。 你的孩子喜歡問“為什么”嗎...
導讀:從寶寶有了自我意識以后,開始學習模仿成人,能夠獨立行走,獨立進食時就會出現(xiàn)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的反抗行為日益明顯。 曾幾何時,那個父母懷抱里嗷嗷待哺的小寶寶會自己用小勺吃飯了...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