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不容置疑的是當我們作為一名合格教師時,我們需要經(jīng)常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而教育筆記可以記錄老師在課堂上存在的問題。優(yōu)秀的教育筆記范文有哪些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請別剝奪繪畫權利,還給孩子馳騁想象的藍天》,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看了這個標題,或許有不少家長會產(chǎn)生這樣的疑惑:哪個當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掌握一門特長?不少人不正忙著送孩子參加各種特長班嗎?怕只怕孩子不愿學,嫌只嫌孩子孩子練的少,怎么能剝奪孩子繪畫的權利呢?
對此筆者只想向年輕的父母們提一個問題:您的孩子喜歡畫畫嗎?如果他喜歡,那么請您繼續(xù)為他保留一份自由的繪畫空間;如果他討厭畫畫,那么請您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是不是您剝奪了孩子繪畫的權利而自己還一無所知呢?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小孩子喜歡畫畫,可以說是他們的天性?!笔堑脑诤⒆友劾?,繪畫不是人們通常理解的“物體的再現(xiàn)”,而是一條情感表露的通道,孩子們喜歡借助畫筆將自己的喜怒哀樂盡情的吐露一番為快,在他們稚嫩作品中深刻地蘊含著無聲的語言、心靈的傾訴以及豐富的想象、奇特的創(chuàng)新。給人一種質樸、脫俗的美感,充分的體現(xiàn)出孩子的個性。孩子在繪畫的過程中不僅能很好的鍛煉觀察力、記憶力及發(fā)展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還能及時卸除孩子的心理負擔,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應該說,繪畫對孩子成長的意義是不容置疑的。
遺憾的是,當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區(qū)性將自己的“大作”展現(xiàn)在大人面前,那充滿稚心和期待的目光中多么渴望能得到幾絲贊許時,大人們似乎總愛以“像不像”為標準來評價他們的作品,結果可想而知,大多是得到畫的“亂七八糟”的否定性評價,此類評價無疑給孩子當頭一棒,極大地打擊了孩子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
如果家長不了解孩子的繪畫特點,又有什么資格對孩子的作品妄加評論呢?要知道,孩子的繪畫是有其特有的表現(xiàn)方式的,他們往往會把從各個不同角度看到的事物同時表現(xiàn)在一個畫面中,這被稱為兒童繪畫所特有的“游走性”畫法,在構圖中會出現(xiàn)許多違背客觀現(xiàn)實規(guī)律的情況,加上孩子缺乏知識經(jīng)驗,手部肌肉不如成人靈活、眼、腦對手的控制能力有相對較差,因此,畫出的圖畫顯得幼稚、形象粗率,無法達到,也沒有必要達到大人們所要求的“形象、對稱”,這正是孩子們繪畫的獨特之處,我國畫家王個簃就十分喜歡幼兒園里孩子們的作品。他說:“畫家畫多了就成為‘畫匠’,就會困守在僵死的模式之中,想跳也跳不出來,而每當看到孩子的圖畫,就能受到新的啟迪。”
家長們應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掌握一定的教育藝術,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教育與指導。家長不妨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縱橫馳騁、天馬行空”的自由空間和條件,讓孩子盡情的所思、所繪。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今年,學前教育宣傳月的主題是“游戲—點亮快樂童年”。剛看到宣傳活動內容的時候,我感覺今年的宣傳活動沒啥意思。畢竟,孩子們每天都在進行著各種游戲。細細研究下來,我發(fā)現(xiàn),我的觀點錯了。一直以來我們所認為的游戲并不是孩子們真正喜歡的游戲。用成人的眼光所看到的游戲并不是孩子們真正喜歡的。
既是幼教工作者又是一個孩子媽媽的我有天無意間問我的兒子:“幼兒園一天里你最喜歡什么時候?。俊痹詾樗欢〞f是自由區(qū)域活動的,結果他卻說:“最喜歡吃完午飯自由活動的時間”。因為在這個時間里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還可以跟小朋友們討論植物大戰(zhàn)僵尸……聽到這里,我心里有說不出的滋味。也許,那些我們認為的游戲根本就不算游戲,也許我們對孩子的干擾實在是太多了。
在教研活動中,我將心里的疑惑說出沒想到好的老師也有這樣的感觸:自己精心設計的娃娃家無人問津,孩子們更熱愛用紙盒搭建的簡單廚房;費勁制作的玩教具孩子們根本不買賬……經(jīng)過幾次探討,我們決定進行一次“把游戲的權利還給孩子”實驗,讓孩子自由探索,自由發(fā)揮。一開始,我的心是忐忑的。害怕孩子們會無所事事,害怕他們舉著木棒打到對方。但結果證明,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孩子們玩的很開心。原本想放在娃娃家里的美食被孩子們當成“外賣”進行游戲。原本放在益智區(qū)里的PVC管被孩子們拿到建構區(qū)當做房子的框架……一個個意想不到就這樣發(fā)生了。
我的童年是美好的,那時的我可以跟我的伙伴們一起跳皮筋,一起翻花繩。可以三五成群的一起踢毽子打沙包……當今的社會處處充斥著電子產(chǎn)品,即便是孩子也是整天抱著手機、Ipad玩游戲。孩子們在一起討論的都是“植物大戰(zhàn)僵尸”、“憤怒的小鳥”等各種電子游戲。父母更是以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為名,為孩子們報了各種各樣的特長班。孩子們游戲的權利早已被剝奪。
玩是人的天性,游戲更是孩子的摯愛。孩子通過玩游戲鍛煉肢體的靈活度,刺激大腦的發(fā)育。我們不能改變所有人的想法,但我們可以從點滴做起,讓我們的孩子體會游戲的樂趣。
我希望我們小時候的編花籃、翻花繩能讓這一代孩子傳承下去;希望看到更多的孩子在茶余飯后能湊到一起跳皮筋、打沙包;希望聽到孩子們那歡快的笑聲;希望我們的家長能少給孩子報幾個特長,少玩一會兒電腦游戲,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陪孩子們。讓他們在游戲中找到更多的樂趣。
童年只有一次,讓我們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把游戲的權利還給孩子,讓孩子們快樂游戲。讓游戲真正點亮孩子的童年。
每天早操和戶外活動前的排隊真讓人頭疼。我發(fā)出“站隊”的口令后,孩子們就會瘋狂的向站隊的地方?jīng)_去。有的孩子連小椅子都顧不上放好,就迅速跑過去,你推我,我擠你.經(jīng)常會聽到:“老師,他插隊”、“我站在這兒”。站在前面的幾個孩子,有的抱著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著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聲音蓋過他們,或者一一把他們的手拿開,批評他們一頓,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這么亂可不是事兒,于是著手調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幾個總愛擠的孩子叫到身邊問:“你們?yōu)槭裁磁抨爼r總愛擠?”“我想當排頭!”“你們?yōu)槭裁聪氘斉蓬^呢?”“當排頭多好,當排頭在前走,離老師最近,能幫老師干活,還能得到表揚……”。我又把經(jīng)常當排頭的幼兒叫到身邊問:“你們喜歡當排頭嗎?”有的孩子說:“喜歡?!庇械暮⒆诱f:“有時喜歡,有時不喜歡。”在每次的活動中,每位幼兒都爭著去做,但教師只是選擇幾個平時能力比較強的幼兒擔任。時間長了,能力強的幼兒只能被動的接受,能力弱的只有羨慕的眼光。
怎樣才能使每一位幼兒得到鍛煉,又能讓他們互相謙讓著排好隊呢?我決定和孩子們一起討論一下,聽一聽他們的意見。于是,我說:“那我們一起來想個辦法吧!”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我又來問孩子:“大家都想當排頭,可排頭只能有一個,我們怎么辦才能讓大家都能當上排頭呢?”陳天賜說:“可以看誰的表現(xiàn)好,就讓誰當排頭?!逼渌⒆玉R上反對:“不行,這樣還是有很多人當不上的。”馬亦心說:“可以輪換著當,今天你當,明天我當?!焙⒆觽儬幷摬恍?。最后我們確定“輪流當排頭”。每天選兩名小朋友當排頭。當排頭時要聚精會神。
新的輪流當排頭建立后,孩子們都很高興,他們再也不去擠著當排頭了。我也總結反思了自己的不足。我們總是請能力強的孩子幫老師做事,只注重孩子的義務而忽視了孩子的權利,只注重孩子的服從而忽視—了孩子的自主。日久天長,我們就剝奪了能力強的孩子選擇的權利,也剝奪了能力弱的孩子自我鍛煉、自我發(fā)展的權利。孩子們都只是在人生最初的起跑線上,作為教師有必要把鍛煉的機會分給每個孩子。不是嗎?
早晨七點左右來到學校,班里已經(jīng)有些孩子陸陸續(xù)續(xù)的來到教室。我來到教室后收拾一些教具,突然聽到班里一陣哄亂的吵鬧聲中還夾雜著一個孩子的哭聲。我趕忙放下手中的活趕了過去,詢問孩子怎么了,發(fā)生了什么事。孩子們七嘴八舌的向我描述著:“老師!王嘉丞把人家宋潤秋的奶給踩爆了!“”老師,王嘉丞太壞了,他踩壞了人家的牛奶!“”叫他賠,老師,叫他賠!“”叫他站到講臺上去,中午不叫他奶奶來接他了!“等等。我詢問宋潤秋怎么回事,他委屈的指著王嘉丞說:”老師,我剛把我媽媽給我買的羊奶從書包里掏出來,小朋友們就都跑過來,把我的奶搶過去,他們想聞聞是什么味道,然后奶就掉在地下了,王嘉丞就一腳踩在上面了?!拔遗宄藸顩r,順著地下撒的一灘奶看去,王嘉丞在那里站著捏著衣服角,一臉的緊張與害怕。因為他已經(jīng)預料到了他該受批評了。我發(fā)現(xiàn),此時班里除了高昊源和郭修碩外,其他的小朋友全都表現(xiàn)的異常的興奮,好像是在欣賞一出”好戲“,都在不停的”歡呼叫好懲罰壞人“。我把他們倆都叫到了身邊,問王嘉丞:”王嘉丞,你應該搶別的小朋友的牛奶去聞嗎?“此時周圍的小朋友都在看著聽著,我其實也是在”教育“其他搶奶的小朋友。我知道王嘉丞平時其實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并且這一次他也不是故意的。為了讓宋潤秋明白其他小朋友并不是惡意的要去破壞他的東西,然后我又問王嘉丞:”那你是不是故意去踩壞的那包羊奶啊?“”老師,不是的,就是一大群的小朋友都擠在了一起,我當時看不到腳下,一不小心就踩上去了?!八孟袷翘o張了,加上又委屈,啜泣著跟我說。宋潤秋在一旁聽著,其他小朋友也聽著。我跟王嘉誠說:”不管怎樣,你踩壞了小朋友的東西,那就該跟他道歉對不對?“接著他走到宋潤秋身邊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放了學讓我奶奶給你買一包去,你別生氣了好嗎。”我宋潤秋說:“聽到了嗎,原來他不是故意的,原諒他好嗎?”他點點頭說:“不用買了,沒關系?!比缓笪矣指哧辉凑f:“高昊源,這件事你也有一定的關系。咱們學校規(guī)定的小朋友不準帶零食來學校,而你今天卻帶零食來了學校,也是不對的,回家跟媽媽說,不要再往你書包里裝零食來學校了知道了嗎?“他點頭說知道了。然后我走到教室前邊讓所有小朋友坐好,跟他們說不準帶零食,不準打鬧,否則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特別不好。我問他們:”在別的小朋友傷心難過或者生氣時,自己在那里歡呼嚷叫對不對?換做是你的話你是什么感覺?“小朋友都說自己會更生氣或者更難過。我說那今后不允許出現(xiàn)這種情況了好不好,面對這種事情,應該勸解或者幫助其他小朋友處理一下狀況,或者去告訴老師。而不是在那里”幸災樂禍“。
這件事情平息了,但是我的心里卻一直沒有放下此事。我在思考:為什么發(fā)生了事情,王嘉丞在那里低頭擔心害怕,宋潤秋在氣憤哭泣,而其他的小朋友卻會有幸災樂禍的心理呢?我想這跟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發(fā)生了偏差有關。由于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有意或者無意地有過這種批評幼兒的行為。例如美術課時,高子翔玩他同桌的彩筆盒,把人家彩筆盒的提手給拽壞了,然后老師就說:“你給人家弄壞了,放學讓媽媽給人家賠一個新的吧!“或者是看到有小朋友打架,讓那個不聽話的小朋友站到講臺上去等,這就給孩子們留下了印象。4—5歲年齡段的孩子活潑好動,并且有好模仿和喜歡順應老師的心理。于是在發(fā)生同類現(xiàn)象時,孩子們?yōu)榱擞懞美蠋熅蜁f出曾經(jīng)老師講過的這一些話語。而犯了錯誤的孩子在班里就會覺得特別自卑,自己知道犯了錯,而其他的小朋友還在那里歡呼高興他會感覺沒有得到別人的尊重,內心會十分壓抑,從而不喜歡上幼兒園乃至會影響到幼兒的個性健康發(fā)展。而職責別人的孩子,剛開始,他并不懂得幸災樂禍,但長期這樣,也會發(fā)展成為一種習慣心理,發(fā)展成為一個自私、狹隘的人。因此,教師在平常的教育活動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平時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以身相教“,還要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其次,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要采取正確的處理態(tài)度和方式,耐心地引導,細心的教育孩子。例如:與孩子們一起分析犯錯的原因,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評價能力。提醒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如果自己是另外一個小朋友,自己會是什么樣的感受。讓小朋友自己去切身感受體會,認識到自己的不對,愿意去改正。
幼兒園里出現(xiàn)的問題很多看似出在孩子的身上,其實還要追溯到教師的教育,“以孩子的行為看教師的觀念?!斑@話很有道理。生活中人們常說:”孩子就是家長的鏡子。“其實孩子也是老師的鏡子。如果細心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孩子的很多講話方式和處事方式很多都是從老師那里學來的。所以不僅要孩子們學會換位思考,作為老師,我們也應該換位思考孩子。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正確合理的處理每一個突發(fā)事件,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真正用心的去愛孩子、教育孩子。另外家長也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言語,及時的提醒教育孩子,做到家園共育,給孩子提供一個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讓孩子們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這天中午餐前活動時間到了,原本照以前的規(guī)矩是由我說了算,我放哪盤就看哪盤。
可是在孩子們抬椅子坐后面的時候,我聽見有兩個孩子在爭論著什么。
我上去一問,原來他們倆有一個說:“我想看天線寶寶”,另一個卻說:“我才不看那個,我想看貓和老鼠。
”于是發(fā)生了爭議。
我靈機一動,何不把“看什么”交給孩子們決定。
于是,我把vcd拿在手上,先念了念每盤vcd的名字,然后告訴他們:“今天你們來作主看什么,哪盤舉手的人多我們就看哪盤,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
但是每人只有一次舉手的機會,要考慮好你最想看哪盤。
”孩子們思考一會兒后,我就逐一拿出vcd請他們選擇。
最后選出了人數(shù)最多的“貓和老鼠”。
大家都很尊重決定,沒有誰提出異議。
在觀看的時候,也特別安靜。
從這個小小的選擇vcd活動中我看到了孩子們的自主性,同時也發(fā)現(xiàn)如果老師能小事上尊重孩子,多給孩子們選擇、做主的權利,你會發(fā)現(xiàn)會事半功倍的。
這也提示我,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要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尊重孩子的權利。
我剛要發(fā)火,忽然發(fā)現(xiàn)廁所里有沒沖干凈的大便,我馬上明白了王麗斐的用意,輕聲地問:王麗斐你想干什么?王麗斐一驚,馬上說:“老師,廁所很臟……”我說:“這是老師洗碗用的東西,洗廁所不能用這個,以后廁所臟了要告訴老師,讓老師來擦,好嗎?”他默默的點點頭。
我讓他用肥皂洗洗手回到位子上去。
就此,我向全班小朋友上了一堂不隨便動老師東西的教育課。
通過這件事說明孩子年齡小,許多事他們不明道理,有些事只是模仿成人去做。
通過這件事也說明,幼兒做事只能憑著自己的主觀經(jīng)驗或個人的情緒去做,這是幼兒固有的特點。
如果我們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學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
只一會,我發(fā)現(xiàn)平時最好動的幾個小朋友不在他們的范圍內,我趕緊向周圍看了看,也沒發(fā)現(xiàn)他們。
這時大班的老師告訴我,他們在玩具后面不知道干什么。
我趕緊安排一個幼兒去叫他們回來,生氣的問:“你們?yōu)槭裁床煌嫔嘲艿侥抢锔墒裁??”其中一個小朋友說:“沙包不好玩,我不愿意玩,”聽了這些我接著問他:“你想玩什么?”“我想玩圈”于是我把一個圈交給他,然后對他提出要求:你必須玩出五種花樣,他接過圈開心的玩了起來,還玩出了很多花樣。
其他的小朋友也跟著嚷起來。
“老師我愿意玩高蹺、我愿意玩滑梯、我愿意玩皮球……”于是我讓幼兒拿自己喜歡的器械自由的玩了起來,他們拿著自己喜歡的器械不斷更換著花樣玩,而且很開心。
這次的戶外活動很成功,也沒有危險的事情發(fā)生。
現(xiàn)在,多數(shù)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視為掌上明珠,在家里由爺爺、奶奶看管,外出玩耍時,他們會緊跟在后面,限制他們的玩耍。
來到幼兒園里,雖然有將近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但是幼兒并沒有得到活動的自由,因為為了幼兒的安全,老師會對幼兒管頭管腳,把幼兒置于被動,長此以往,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每況愈下,形成惡性循環(huán)。
本來孩子的天性是小探索家,他們對周圍一切充滿了好奇。
如果孩子每天都在老師和家長的監(jiān)督下玩,他們心里會有一種逆反感,而偷偷地溜到老師看不見的地方玩,這樣會更危險。
因此,我們應該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幼兒逐漸形成一種安全意識,以及應對危險的能力,而不是硬性地限制幼兒的活動。
這樣幼兒有了應對危險的能力,幼兒就安全多了。
我班的彬彬是一位性格非常倔強的小男孩,下課之后老師帶所有的幼兒到廁所小便的時候他從來都不進去,只在外面等著。當老師問他仲一彬你為什么不進去小便呀?他總是說我沒小便。但是他會成你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的解決在草地里或大樹后面。有一次我看到之后問他“仲一彬,你小便的時候為什么在草地里而不上廁所去呢?”他告訴我說:“老師,那個廁所里很臭,我不要到那里面去?!蔽腋嬖V他:“你看沈爺爺每天都會沖刷廁所,根本就不會很臟,而且你看所有的小朋友都到廁所去小便,如果總是隨地大小便的話,也是不禮貌的?!钡撬€是沒有進過一次廁所。于是我把這個情況反映給了他媽媽。他媽媽的話讓我明白了原因他媽媽告訴我說“在我們家里上廁所都是蹲馬桶,從小就沒鍛煉他上公共廁所,而且,我本身有點潔癖,孩子干什么我都阻止他像在地上爬呀,玩泥巴呀等”。其實孩子小的時候好奇心是非常強的,很多的家長不讓孩子干這干那剝奪了孩子很多的樂趣,也阻止了孩子很多能力的發(fā)展,比如上面說到的上廁所大便就可以鍛煉孩子下蹲的能力,坐馬桶是很干凈,坐著很輕松,可卻剝奪了孩子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所以,不管是作為老師還是家長,不要怕臟怕累,就剝奪孩子學習的樂趣!
那是一個周五的下午,例行的一周總結、獎勵活動,我答應孩子們,如果都表現(xiàn)好就每人獎一個小紅點,好讓他們高興。
可后來一看小紅點沒幾個了,這可怎么辦呢?情急之下,一個想法冒了出來:今天孩子們制作了許多彩色風車,大家也很喜歡的,我何不把彩色風車,還有上次活動后剩下的一些糖果一起作為獎品,讓孩子們自己評價該如何獎勵呢?結果,孩子們對這次別具一格的獎勵活動表現(xiàn)得異常活躍、興奮,我每舉起一樣獎品,他們就爭著說出這個獎品應該獎給誰,為什么要獎給他,等全班都通過后我就將該獎品獎給那個孩子,然后其他孩子再說一些勉勵的話,并指出不足,希望被獎的孩子下周再爭取進步。
嘗到了一次甜頭,以后的獎勵活動我都把權力交給孩子,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思維有了明顯的發(fā)展,對好多問題都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大膽地表述出來,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最主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欣賞別人的長處,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想想以前獎勵孩子時,都是把決定權獨攬在自己身上,很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一種慣性思維,即老師的標準就是對的,老師說誰乖誰就是好孩子,就可以獎小星星、小紅花,這其實是把孩子領進了一個誤區(qū)。
所以,現(xiàn)在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游戲活動中,我都把獎勵的權利交給孩子,讓他們自己評一評,議一議,自主決定獲什么獎、獎給誰。
把獎勵的權利交給孩子,從而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他們也學會了互相督促,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悄悄進步了。
喜歡《請別剝奪繪畫權利,還給孩子馳騁想象的藍天》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筆記,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后,對什么事都喜歡說“我來”,愿意嘗試做一些事情,但是由于生活經(jīng)驗和實際能力的不足,常常是“好心”卻辦了“壞事”。遇到孩子的這種狀況時,你是哪種類型的父母呢? 孩子第一次幫忙疊衣服、第...
戶外活動時,我高興地和孩子們說:“孩子們,我們今天玩丟沙包投擲的游戲好不好?”(這是根據(jù)每天的體能活動安排的內容跟進實行的)可是,他們不高興小聲地嘀咕道:“啊,怎么又玩這個啊……”我聽著,有點愣了,是...
今年,學前教育宣傳月的主題是“游戲—點亮快樂童年”。剛看到宣傳活動內容的時候,我感覺今年的宣傳活動沒啥意思。畢竟,孩子們每天都在進行著各種游戲。細細研究下來,我發(fā)現(xiàn),我的觀點錯了。一直以來我們所認為的...
育兒觀念:別讓“愛”剝奪孩子自主成長的權利 最近,碰到這樣一位小班幼兒的爸爸,他很真誠的向我提議說:"你們的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柜子的邊角都設計成了圓角,可以起到保護作用。但是,孩子在喝牛奶時,吸管的...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