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
毋庸置疑,作為一位剛入職不就的教師來說,我們需要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交流與討論,而教育筆記有助于提高老師的教育水平。那么,優(yōu)秀的教育筆記模板有哪些?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育隨筆:讓孩子從小就有幽默感》,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教育隨筆:讓孩子從小就有幽默感
一、創(chuàng)設幽默的氛圍和空間,以家長的幽默感染孩子。讓幼兒在有幽默感的環(huán)境中生活是培養(yǎng)幼兒幽默感的最好方法。家長每天和幼兒生活在一起最有條件向幼兒撒播幽默的種子。例如,幼兒在一籌莫展時、遇挫折時以及提醒幼兒應該怎樣做或制止幼兒某些行為時,家長都可以靈活運用幽默的方法來對幼兒提出忠告、建議或批評。幽默可以代替缺乏親切感的批評,可以代替沒味道的提醒和多余的呼叨。給幼兒帶來了新奇和有趣,讓幼兒愉快而有效地接受家長的指導。m.cnsjbj.cn
二、充溢自信,有著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幽默的心理基礎是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要培養(yǎng)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怕失敗,能看到事情積極的一面,不是一味地悲觀失望。
三、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有豐富的詞匯有助于表達幽默的想法。如果詞匯貧乏,語言的表示能力太差,那也無法達到幽默的效果。父母平時可以多給孩子講講幽默故事,機智故事,腦筋急轉彎等等,訓練孩子思維的敏捷性,豐富兒童的詞匯。
四、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培養(yǎng)。幼兒幽默感的培養(yǎng)可隨時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如飯前飯后,請小朋友說謎語講笑話;針對某件事或某個情節(jié)讓幼兒編一句有趣的話;抓住他人幽默風趣的話進行即時點評等。孩子的幽默感一旦形成,對其一生都將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開朗活潑,往往更討大家的喜歡,人際關系也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幽默還能協(xié)助孩子更好地應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壓力和痛苦,因而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較快活、聰明,能較輕松地完成學業(yè),甚至擁有一個樂天、愉悅的人生。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教育隨筆:教育從小事抓起
教育孩子,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不能有所放松,最好從每一件小事,都給孩子做一個榜樣,讓孩子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今天我班幼兒去了他們向往已久的公園,幼兒的情緒非常高漲,活動前,我先與幼兒明確了此次去公園的目標,并與幼兒討論了一下在途中及在公園內以及返途中該注意的事項,幼兒說的十分好。幼兒在一路上表現(xiàn)的也確實很棒。
一直到我們一群人到了公園,看著公園里的風景,我們所有的人都非常的開心。我?guī)ьI幼兒一邊慢走欣賞風景,一邊為幼兒講解或提問,幼兒觀察的極為仔細,也積極響應。這邊的桃花開著,那邊的落了一地的花瓣,還有的只有花骨朵,柳樹發(fā)芽了,小草鉆出地面了,幼兒的眼中透著驚奇與好奇。這時,隊伍中的腳步有點亂,有幼兒邊跑過來邊大聲的喊:“老師,小萌亂扔垃圾?!辈⒅钢粡埖厣系牟徒砑垼易哌^去請他撿起來扔到旁邊的垃圾桶,“這才不是我扔的呢?!泵让阮┝宋乙谎壅f,他不愿撿,一旁的幼兒開始激動了,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語地炸開了鍋“老師,我看到他扔的?!薄拔乙部吹降摹薄靶∶人_人”“亂扔垃圾不對的”……在一片討伐聲中,小萌開始猶豫了,我問道:“是你扔的嗎?”他點點頭,但仍倔強地站著,不愿動手去撿,其他幼兒安靜地盯著我和他,當時我有點尷尬,我去撿起垃圾扔吧,其他幼兒一定不服氣,可能產(chǎn)生負面影響,他們也會亂扔垃圾,讓我來撿,對幼兒不負責的行為一定要及時教育,可讓他撿吧,他又不愿動,這時突然想到他愛聽好話,何不改改我和他說話的方式呢,于是我走到他身旁在他耳邊說“小萌也是個愛衛(wèi)生的小朋友,對嗎?”他靦腆的點點頭,我拉著他的手讓他撿了起來,他很快的把垃圾扔了跑回了隊伍,笑著對我說:“小萌也是個好孩子,對不對?”我笑著對他點點頭繼續(xù)帶領幼兒們欣賞觀察,他們也都興致勃勃。
教育幼兒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養(yǎng)成幼兒良好的習慣,雖幼兒年齡小,他們天真可愛,不懂也無法理解什么是責任感,但幼兒卻是善惡分明的,因此先讓幼兒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們來公園時討論到不能亂扔垃圾,幼兒們銘記于心:愛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當幼兒聽到小萌不承認錯誤時,從當時來看小萌也不愿去承擔自己的錯誤;那些看到小萌亂扔垃圾的幼兒可不買賬了,情緒激動,小萌不承認,那不就是那幾個幼兒在撒謊了,在此,我看到了集體的力量可真大,小萌開始還無所謂,想耍賴,結果在一片討伐聲中只能承認。我了解小萌平時比較隨意,都按自己的喜好行事,但同時他的自尊心極強。這件事雖小,但卻可以讓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成為他體驗責任的一種經(jīng)歷,形成責任感的萌芽,同時也激發(fā)了其他幼兒的責任意識,這不失為一個好的教育契機。
小萌在聽了同伴的那些話后,自尊心受傷,因此他雖然認識了自己的錯誤,卻不愿行動起來,只是站著,這時旁人給他一個臺階下,他自然就欣然接受?,F(xiàn)在的孩子平時在家作威作福慣了,受不得半點委屈,受挫能力弱,聽不得逆耳的話,所以講話時要注意一下方式方法,用鼓勵性激勵的語言讓他欣然接受。我運用恰當?shù)恼Z言讓他在感受不到批評的情況下糾正自己不負責的行為,化說教教育于行動教育。幼兒感知能力低,理解能力弱,說教的效果比不上行動,因此不如拉他的小手去做來得更直接明了。
教育是一個過程,而責任教育也不是孤立進行的,是與其他教育結合在一起的,這件事不過是其中的一個點,作為一名教師,通過一日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抓住教育的契機,以點完成線,以線完成面來完成這一教育過程。
這個月,小班的小朋友剛剛入學,幼兒園的一切對于他們來說是陌生而又新奇的,他們開始脫離自己的溫暖的家庭和熟悉的爸爸媽媽,不斷的適應幼兒園里陌生的環(huán)境和陌生的人,他們對幼兒園的生活懵懵懂懂,老師們在與幼兒們不斷的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教授幼兒基本的生活知識和常規(guī)。這些三歲的幼兒,他們從各個家庭中來,缺乏在集體生活中的各項常識,同時他們的年齡特點,一件在成人看起來是小事的事情,在幼兒眼里就有可能是一次挑戰(zhàn),幼兒園的生活要從每一件小事開始學習。
就說簡單的喝水這件事吧,班級里的幼兒不會排隊、不知道如何接水、不懂得等待,對于這個日常生活中很簡單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班里的老師將喝水分成了很多細小的步驟,如何打開水杯柜門、怎樣拿水杯、怎么一個接一個的排隊,怎樣接水,這些都是要仔仔細細的告訴幼兒,教師在語言講解的同時還要不斷的示范,慢慢的說,慢慢的示范,讓每一個幼兒都清楚明白的聽見、看見。在講解示范的過程中,語言、動作不僅要慢和規(guī)范,還要帶著兒童化的語言,將活動更加游戲化。幼兒無疑是喜愛游戲的,并且幼兒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十分的短,游戲化的活動更加能引起幼兒的注意,很大的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幼兒在一天一天不斷地重復示范、聯(lián)系中,慢慢的掌握了這個本領,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入學的第一個月里,是幼兒的適應階段,也是幼兒在幼兒園生活的基礎階段,這段時間里,將幼兒的各個習慣培養(yǎng)好,將對幼兒的整個的幼兒園生活都十分的重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生活中,每一件看起來的小事,在幼兒眼里有不是小事,要認認真真的對待。
家長的過度保護,是孩子越來越缺少責任感的主因。現(xiàn)在兒童不能自立的現(xiàn)象愈來愈多,當中大部分是個人的自理及基本生活技能:7歲的孩子只吃喜歡的面包款式,否則寧愿挨餓;8歲的孩子不懂使用筷子;9歲的孩子不愿背書包,不會收拾書包;10歲的孩子不懂系鞋帶;12歲的孩子不敢單獨過馬路……乍聽起來令人吃驚,其實環(huán)顧周邊,這種現(xiàn)象并不少見。不少人、特別是當父母的,會認為是生活小問題,不必大驚小怪。但是,這反映父母在教育中出了偏差,千萬別當小問題,嚴重的會影響子女的發(fā)展,甚至影響他們的一生。
一項調查發(fā)現(xiàn),有七成的家長過分保護子女,事事為子女代勞,令子女無從或不需要學習種種生活技能。孩子自幼學會生活技能,是將來掌握生存技能的基礎,家長若事事代勞,他們樣樣都做不來,將來何以謀生呢。
有個寓言講的就是一個慈祥的媽媽,養(yǎng)了個除了會吃、什么都不會做的兒子。一天,媽媽要外出幾天,做了個夠吃幾天的大餅,套在兒子的脖子上,但是幾天后回家,發(fā)現(xiàn)兒子已經(jīng)餓死了,而套在脖子上的大餅,僅吃了嘴邊的一小部分,就是因為兒子除了會吃嘴邊的食物,連移動脖子上的大餅都不會!事事代勞,是剝奪了孩子今天學習的權利,削弱了他們明天長大后謀生的技能。
有家長認為,生活上事事代勞,是要讓孩子多點時間學鋼琴小提琴、學繪畫英語,怎能說是過分溺愛。學習藝術掌握外語,僅是幼兒教育的一方面,但從小教導“自己事情自己做”,則是教育下一代的至理名言,對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及良好的性格極有幫助。因此,家長必須按照孩子的年齡,安排合適的職責,讓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些家長不但重視教授子女生活技能,還將孩子送到青年會的小廚師班,當孩子向父母捧上自己親手做的食品時,一份孝心盡在不言中。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就是從學做點滴事情中培養(yǎng)出來的。
孩子學習生活技能,更可從中學到做事的毅力和不折不撓的精神。教授孩子生活技能,還要堅持天天做,養(yǎng)成習慣,毅力便培養(yǎng)出來了;孩子學做每件事都會遇到困難,要教會他們如何克服;遇到問題,要教會他們學會溝通,請教大人,請教同學;當他們能成功做好一件事,還要鼓勵他們幫助他人。這是教授生活技能更深層的意義,忽略這方面的培養(yǎng),意志會較脆弱,遇到困擾往往容易做出傻事。倘若從小學習生活技能,并培養(yǎng)堅強毅力和無畏達觀的性格,定能克服工作中的困難,踏上成功路。
溫室的花朵固然美麗,但經(jīng)不起風吹雨打。從小讓孩子得到鍛煉,正是為他們長大后能經(jīng)得起社會的風浪,不論順境還是逆境,都能克服困難,譜出美滿人生。
春天來了,好多孩子跟著爸媽到野外去踏青,給班里的帶來了好多小蝌蚪,放在我們班上的動物角里,這下我們的自然角里可熱鬧了,除了一些種子、花草盆景,娃娃魚。還有黑溜溜的小蝌蚪,可以讓孩子們仔細的觀察蝌蚪的成長過程。高興了沒幾天,問題就出來了:一是沒有食物可以喂蝌蚪,二是由于雙休日漫長的兩天沒有及時換水,好多蝌蚪都死了,這讓我心理感到很難過,這好事變壞事了。
有一天,阿姨叫小朋友換水,笑笑怕小蝌蚪溜走,使勁的呼喊著我給他幫忙,“林老師,幫幫忙,我不知到怎么給小蝌蚪換水?!薄昂冒桑腋阋黄鸾o小蝌蚪換水吧。”我拿了一個篩子的盆把蝌蚪倒在里面,樣的器皿里換上干凈的水。這是笑笑發(fā)現(xiàn)好多蝌蚪都死了,傷心的說:“它們怎么都死了?!边@時好幾個孩子圍過來看,我趁機和他交談:“小蝌蚪在我們這里已經(jīng)住了好幾天了,我們都很喜歡它,可是一點東西都沒給它吃,你們知道他吃什么呀?”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我馬上抓住機會說:“對呀,小蝌蚪長大以后本來可以為我們吃掉許多害蟲,可他住在我們這里卻要餓肚子了,多可憐呀。我們怎么辦呢?”笑笑接過我的話說:“還是放走它吧,讓它去吃害蟲?!泵鎸@樣的提議,我說:“對,這些蝌蚪也是有生命的,它們也要找媽媽,關在小小的空間里它們就會死去。下次還是讓它們回到大魚池里,你們同意嗎?”“嗯?!焙⒆觽兌寂d奮起來。在不經(jīng)意中讓孩子們傳遞了讓它們要保護小動物。
很多孩子在遭遇挫折后,通常都會嚎啕大哭,但常常會阻止孩子哭:“不許哭,有什么可哭的!”“停住,不許讓眼淚掉下來!”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聽了專家的講座,讓我感觸很深,我們越是去抑制孩子消極情感的表達,越會使孩子生理、心理活動不平衡,越會使孩子常常過于情緒激動。想想還是讓孩子的消極情感發(fā)泄出來,讓他們在挫折中學會調整自己的情感,提高耐挫能力。
接受孩子的消極情感的前提是,無論這種情感產(chǎn)生的原因是對是錯,我們應允許孩子把消極情感釋放出來,其次要允許敢于讓他們表達消極情感,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消極情感,無疑是最佳的疏通、調劑情緒的方法,特別是對性格內向的孩子,更要鼓勵他們表達出來,而成人應該是傾聽者。
周承宇是一個安靜、害羞的小男孩。和其他的小男孩相比,他能夠安靜的坐在一旁做自己的事情。今天,我們來到了音樂區(qū),面對這些瓶瓶罐罐和杯子,孩子們顯得有些興奮,就開始敲打起來,完全忘記了要按照節(jié)奏來敲打。在我的提醒下,孩子們分組開始有節(jié)奏的進行演奏。而周承宇呢?他輕輕地敲打著杯子,發(fā)出很輕的聲音。我走到他的身邊鼓勵他,我告訴他節(jié)奏掌握得很好,敲得也很棒。我拉起他的手,帶著他按照節(jié)奏進行演奏,慢慢的加大敲打的力度,讓他感受不同的力量之下,杯子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漸漸的,他的小手從我的手中掙脫,滿含笑容,自信的敲擊起來,杯子發(fā)出了不同的聲音。
周承宇很安靜,因此他能夠專心的做一件事情。而由于害羞,他面對未知的東西,不敢去嘗試,害怕會出現(xiàn)錯誤。首先,他開始輕輕的敲打,說明他邁出了第一步,他有游戲的興趣。在我到來之后,他沒有選擇離開,而是接受我的指導。在我的指導下,他掌握了音樂的節(jié)奏,感受到了強弱的變化。之后,他有了獨立的意識,他選擇從我的手中掙脫去敲打屬于自己音樂。從他的行為來看,他是一個領悟能力快而且有著自己想法的孩子,只是他需要更多地鼓勵和成人耐心的指導。
教育隨筆:讓孩子受點挫折
現(xiàn)在孩子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孩子也變得越來越懶,什么事都要依賴別人去做,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前幾天我在路上散步,遠遠看見一個小男孩在廣場上學騎自行車。她的父母在后面跟著,車子歪歪扭扭的前進,忽然,車把一扭摔倒了,孩子趴在地上哭了起來。她的父母在遠遠的觀看,并沒有上前幫忙的意思。最后還在看到?jīng)]有人理他,就自己扶起車子繼續(xù)練習。
就這件事來說,我覺得這對夫婦的教育方法是非常好的,讓孩子自己面對挫折,自己解決困難。如果摔倒孩子的父母馬上上前把孩子扶起來,孩子就可能不會這么輕易的結束哭鬧,而且,把孩子自己解決困難的機會也剝奪了。幼兒期是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有意識的讓孩子吃點苦,好受點委屈,品嘗一些生活的磨難。這樣能使他們懂得人生道路是坎坷的。生活的富足,并不等于就應放棄對孩子吃苦教育。吃苦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是一種體驗、一種感受、一種積累,更是一種培養(yǎng)。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己解決
我班的小朋友每天來園時,喜歡從家中帶來各種各樣的玩具,孩子們喜歡在一起玩玩具,有的自己玩,有的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時間長了,孩子們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是誰,不一定要將自己的玩具給別人玩,但是在玩別人的玩具的時候,一定得事先征得別人的同意。
明明小朋友一向都十分愛惜屬于自己的東西,玩具帶到幼兒園里,自己不玩的時候總是很小心地把它放在玩具柜里,可是別人的玩具有時候也很好玩的,于是他就藏好自己的玩具,不客氣地拿別人的玩具玩。如果別的小朋友要拿回但他卻還沒有玩夠,他是不會輕易放棄的?!霸俳o我玩一會兒吧,不要這么小氣,老師說有好玩的玩具要拿出來和大家一起玩。”如果小朋友真的大方還好,要是碰上真的“小氣”的,那就要發(fā)生糾紛了。我卻裝作沒看見這一現(xiàn)象,我想盡量讓小朋友通過的規(guī)則發(fā)揮作用,讓孩子的行為得到自然的后果。后來,明明發(fā)現(xiàn)每次在爭搶玩具時自己都是失敗者,因為別的小朋友都會站在另一個小朋友的身邊說:“明明是個小氣鬼,我們不要跟他玩?!庇谑牵慨斔鎰e人玩具的時候,大家都會馬上把玩具搶回去,抱在懷里,不肯給他,他覺得很委屈,就到我這里來傾訴:“老師,他們不和我玩。“是嗎?那為什么呢?”明明嘟著嘴巴:“我也不知道。”我假裝想了想說:“我知道了,我給你想個好辦法,下次你要玩別人的玩具時,先要跟別人商量,商量好了,別人就會跟你玩了。這個辦法一定有用,不信你試試?!焙髞恚髅髟谙胪鎰e人玩具的時候,會事先詢問:“讓我玩一會好嗎?”碰到爽快的,就給了,碰到不爽快的或講條件的“我們交換玩”,這時,他有時會猶豫,考慮半天,在玩別人的玩具時,老惦記著自己的玩具,趕快又換了回來。漸漸的明明也能把自己的玩具給別的小朋友玩了。
在傳統(tǒng)教育玩玩具的做法是:小朋友要學會謙讓,老師往往回說“你們倆一起玩吧”或者“先讓他玩,玩好了他會換給你的”。這些要求和勸告雖然常常能夠奏效,但久而久之,活動室里發(fā)生了問題,就會找老師投訴,要求處理。其實,小朋友在交往中出現(xiàn)爭執(zhí),讓他們自己來解決,當時機不成熟,孩子沒有內在迫切需要的時候,老師不出面。孩子自私,藏自己的玩具,“不合法”地玩別人的玩具,可讓他滿足一下自己一時的欲望,教師不必干預,也不指責,讓他來嘗嘗自己的行為帶來的苦果,讓孩子自己碰壁、自己回頭。陳鶴琴說過:“孩子能夠自己做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去做,孩子自己能夠想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去想,要讓孩子自己根據(jù)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去慢慢認識他自己的行為同他自己經(jīng)受的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所以,我們要堅持奉行“讓孩子自己解決”的教育原則。
孩子剛升入大班的時候,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要求孩子來園以后自己脫衣服,并且掛好衣服。在我觀察了一段時間以后,我發(fā)現(xiàn)還是有好多的家長替孩子拖衣服掛衣服,上前說了好幾次但這種現(xiàn)象還是有,現(xiàn)在都一個寶,家長心疼孩子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能老是替孩子做該孩子做的是??!怎么改變這一現(xiàn)象呢,得想個法子才行。
于是我就把衣服架子拿到教室來放在桌子上,孩子們進教室在桌子上脫衣服,掛衣服,家長不許進教室,這樣就杜絕家長包辦孩子做事情的現(xiàn)象了,而且我還要求孩子回家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老讓爸爸媽媽幫你做,還把表現(xiàn)好的孩子發(fā)到我們班的群里,讓其他的家長也跟著學習,效果不錯,現(xiàn)在孩子們都能自己穿脫衣服并且掛好,而且還能主動幫助其他的孩子,我們在鍛煉孩子自理能力開了一個好頭,同樣也希望家長而堅持下去,孩子的事情然他自己做,學會放手。
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靠老師一方面的培養(yǎng)就夠了,還需要家長的配合,我們家園聯(lián)合共同來培養(yǎng)寶貝們!
相信《教育隨筆:讓孩子從小就有幽默感》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教育筆記,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隨筆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開朗活潑,更容易溶入他周圍的環(huán)境,為他周圍人群所接受。同時,具有幽默感的孩子也比較容易從各種消極情緒中擺脫出來,不會長久地沉溺于各種不良情緒中不能自拔,將來也就能擁有更加快樂積極的...
對于剛出生的孩子來說,總是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一些需求,家長們就要通過與孩子的交流中慢慢的明白孩子的哭聲到底是需要什么。然后,在以后的成長的道路中讓寶寶慢慢的學會幽默。 起初的笑 寶寶的第一個笑容通常是...
孩子天生具有某種幽默感,如果父母將微笑和幽默始終貫穿于孩子的生活中,更會使其終生受益。 兒童最初的快樂感出現(xiàn)在3至4個月。父母給嬰兒換尿布時,撫摸他的腹部,他會發(fā)出“咯咯”的笑聲,這是嬰兒對父母親昵的...
讓孩子從小做人應該怎樣教,教他一些什么內容呢?我們應該讓孩子從小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愛同情的一種情感,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誠實、團結、友愛,懂禮貌,守紀律的良好品德,還要培養(yǎng)孩子自立自強的精神。 有這樣...
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開朗活潑,更容易溶入他周圍的環(huán)境,為他周圍人群所接受。同時,具有幽默感的孩子也比較容易從各種消極情緒中擺脫出來,不會長久地沉溺于各種不良情緒中不能自拔,將來也就能擁有更加快樂積極的...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