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筆記。
家庭與學(xué)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載體,家長與教師互相配合可以揚長避短,更好激發(fā)孩子潛能!家長與教師需要多溝通交流,幫助孩子們走出一條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園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課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孩子不用迎合,做你自己吧”僅供您在工作和學(xué)習(xí)中參考。
活在世界的比較、妥協(xié)、攀比中的父母這樣告訴孩子:“媽媽其實和你一樣,也在別人的認同里尋找答案”,因為我們害怕孩子被為難,被孤立,被拒絕,所以選擇順從潮流,盡管我們知道這未必對;其實我們父母正是那害怕被為難、被孤立、被拒絕而選擇默認讓步的迷失者。
同伴壓力是一生的征戰(zhàn)
Peerpressure(同伴壓力)是一個惱人一生的話題。對3歲的孩子,它是因小伙伴都有托馬斯火車、自己卻沒有而帶來的懊惱;對6歲的孩子,它是坐在一群每日以花生醬果醬面包為午餐的孩子中間,開始討厭自己便當(dāng)盒里的中餐;對9歲的孩子,它是渴望加入人腳一雙的UGG的群體,雖然里面包裹的是汗臭的雙腳;對11歲的孩子,它有可能是對于加入學(xué)校餐廳里最受歡迎的一群的渴望,盡管代價是裝出酷酷的樣子、冷落或者甚至嘲諷自己心里喜歡的朋友??梢钥吹贸觯S著孩子們的長大,同伴壓力在逐漸露出猙獰的面色,失去孩童時代近乎可愛、只是有那么一點點小小放肆的表象。
對初入青春期的少年,同伴壓力就已經(jīng)非常令人震驚地帶領(lǐng)你我的孩子進入到噩夢一般的選擇:那就是要不要為了不被哥們兒笑話就要抽一支香煙或者大麻;是不是因為小閨密們嘗過了禁果,自己也應(yīng)該嘗試一下和那個臨班的小男生有一個私密的約會。
在以后的日子里,同伴壓力最終以非常殘酷和露骨的形式公然走進我們一輩子的生活,進入到人一生幾乎所有的選擇,在此中尋找自我認同和價值成了我們的習(xí)慣;同伴壓力使得我們幾乎記不得我們的選擇是因為自己的實際需要或認定的價值觀,還是因為僅僅是有被同伴接納、認可和肯定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被動需要。
在我們的各樣處境和決定中,同伴壓力無所不在:女朋友的臉蛋兒,男友的家境,大學(xué)宿舍周末的派對上的咳藥和亂交,朋友聚會上的毒品交易,社交圈里流行的熱衷,購置新屋的大小,汽車的品牌,手上鉆戒的克拉數(shù),兒女入學(xué)大學(xué)的排名,最后以至于入土后的墓地大小和選址。同伴壓力,就這樣帶著我們愈演愈烈地落入一個需要和價值的迷失,帶我們不知不覺中忘記我們到底是誰,到底要什么。
9年前女兒走進學(xué)前班,我和她的第一個話題就是同伴壓力。那時,四歲半的孩子還不知道有這樣一個詞語,但是我非常認真地告訴她,從今天起,她所面臨的世界里一直將要有這樣一種挑戰(zhàn)在她的面前——從吃的、穿的、用的、說的話、看的電視、聽的音樂,一直到所信的神,她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會被暴露在這樣的壓力之下。
孩子帶回來的挑戰(zhàn)實實在在:上學(xué)的第一天就有小朋友指點她的膚色和眼睛顏色,讓女兒傷心地抱著綠眼睛的德國娃娃羨慕了好久;隨后有人開始當(dāng)面嘲笑她用木頭棍子吃飯,吃的東西怪怪的;小朋友們每個人都擦指甲油,各種顏色的,很漂亮,只有她沒有;大家都看一個很時髦的電視劇,學(xué)里面女孩子的說話很酷的態(tài)度和不那么好聽的措辭,她卻沒看過;大家都穿一種款式和牌子的絨衣,沒有的她不入流;女孩子們合伙來嘲笑和欺負一個身體肥胖的小姑娘,女兒因為跟她做朋友而被孤立。
我和孩子談過種族的敏感話題,告訴她神創(chuàng)造的美好心意,關(guān)于不同的彼此尊重和相愛、以及每個人在神眼中的寶貴。每一次,我都要回到同伴壓力的角度里。我告訴她神所賜給她的白里透粉的指甲足夠漂亮,她不需要為了和別人一樣把上帝給她的美好遮蓋住;她的中國飯和筷子的確和大家不一樣,但是若是我們覺得健康和宜用,我們可以不為討好別人來放棄。
我陪著女兒一起看那些迪士尼的電視劇,看過之后和她一起討論,引導(dǎo)她看見里面所用的態(tài)度和詞語并不夠好,不合上帝的教導(dǎo),讓她心甘情愿地不隨從;我鼓勵她勇敢地發(fā)出聲音,保護因為肥胖受到歧視的朋友,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帝的杰作。
8歲的孩子都買150美元的鞋子,你敢不敢說不?
無論什么事情,談到最后我都要對她說:“凡事都可以做,卻不都對你有益處。媽媽現(xiàn)在陪你走每一步,看每一件事情,是想教給你重要的原則:如果是對的,好的、美善的,討神喜悅的,不需要為著迎合別人、為著被人接受去改變。因為你只需要在意你在上帝眼中是不是好的。因為你是上帝完美的創(chuàng)造,唯有他的心意對你最為寶貴;人都不完全,唯有上帝是完全的。媽媽現(xiàn)在會一直幫助你、支持你,為的是有一天你離開媽媽爸爸的時候,有人對你說‘來和我們做這個’、‘來,我們一起做那個’的時候,你可以有辨別、更有能力勇敢地說‘不!’”
三年級時,女兒班上的小朋友幾乎人腳一雙UGG的靴子。女兒回到家和我商量,也想買一雙。我很直接地回答她:“媽媽覺得8歲的小朋友穿一雙150美元的鞋,半年之后腳長大了就浪費了,沒有這個必要?!迸畠汉芄?,沒有說什么。第二年秋末的時候,她又來和我商量棉靴的事情。我問她:“你真的覺得UGG很好看嗎?你是真的喜歡還是因為別人都有一雙,你也想要呢?”女兒想了一陣,輕聲說,“我覺得挺好看的,而且還暖和?!?/p>
我于是接著問她,“如果現(xiàn)在有這樣一雙金色的小皮棉靴,里面是羊毛氈子的,也非常暖和,你覺得哪雙更好看些?”女兒偷偷地看著我手中的童裝雜志,想了很久,說“其實,是那雙金色的更好看些?!?/p>
于是我說,“如果這樣,媽媽勸你買自己覺得又暖和又好看的?!迸畠鹤詈筮x擇了那雙金色的小棉靴。第三年的冬天,丈夫提醒我孩子在UGG上學(xué)的功課已經(jīng)學(xué)了兩年了,表現(xiàn)不錯,這次可以給她機會自己選擇一下。
我于是買來一雙UGG和一雙Costco自產(chǎn)的澳洲羔羊皮的靴子。兩雙顏色和樣式都差不多,材質(zhì)也一樣。女兒放學(xué)回家,看到兩雙靴子,興奮地試穿了半天。最后,小姑娘看見了鞋盒上面的價錢,一雙149美元,一雙39.99美元。
第二天的清晨,女兒從樓上抱下一個盒子,腳上穿了一雙新鞋。她告訴我說,“媽媽,兩雙鞋一樣暖和,樣子也一樣,就差了三個字UGG。我覺得一個字要貴30美元呢,用不著。你把UGG退了吧。”
我心里好興奮,倒是疼女兒的爸爸心里一直嘀咕,擔(dān)心孩子穿到學(xué)校被朋友嘲笑成穿“假名牌”,后果不堪設(shè)想。誰知第二天下學(xué),女兒回來興奮地告訴我,因為她的“勇敢”,年級里另一個媽媽堅持不買UGG的美國女孩子,當(dāng)天晚上就要去Costco,買一雙一樣的,說好和女兒明天一起穿到學(xué)校。
六年的小學(xué)生活,女兒成了一個內(nèi)心勇敢的孩子:她流過許多的眼淚,但是她在禱告里、在上帝的話語里,一路篤定地走過來。
這個年級里唯一的亞裔女孩快樂地吃著中餐午飯,并把中餐帶入了學(xué)校的課堂文化交流活動,使得一些美國孩子開始向她換取午餐,還有媽媽打來電話詢問女兒的飯食是如何預(yù)備的;她沒有畏懼地守護著她那因為體胖而被嘲笑的朋友,因為她認定神看中人的心,而不是外表;她不再為小伙伴的指甲油困擾,因為她相信神給她的干干凈凈、白里透粉的指甲非常漂亮;她堅持讀著自己喜歡的書,看著自己喜歡的電視,穿著自己認為美的衣服,唱著自己喜歡的歌,愛著自己為之陶醉的古典音樂,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嘲笑她到欣賞、喜歡、羨慕她的自信和堅持。
同伴壓力,也是父母生命中的軟弱
其實說到同伴壓力,每一位父母都會感到這種來自同齡人的壓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所產(chǎn)生的影響力,積極的和負面的,都很清晰。
事實上,許多時候,最先選擇放棄面對、而采取妥協(xié)的并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那是因為,這種同伴壓力其實遠遠超出了孩子和青少年成長的世界;它正是我們?yōu)槿烁改傅脑S多人自己生命中的軟弱,正是我們一生中眾多坎坷與羈絆的禍?zhǔn)住?/p>
當(dāng)孩子們最初睜著惶恐的眼睛,把對于同伴壓力的恐懼帶到我們面前時,他們是在問我們一個非常具有生命意義的話題。是的,孩子們在我們的眼睛里尋找答案,“媽媽,我該和誰認同?我該討誰的喜悅?我的被接納應(yīng)該從哪里來?”
許多時候,是活在世界的比較、妥協(xié)、甚至攀比中的我們告訴孩子:“媽媽其實和你一樣,也在人的認同里尋找答案”或甚至“你應(yīng)該向同伴壓力低頭和讓步。”因為我們害怕孩子被為難,被挑戰(zhàn),被孤立,被拒絕,所以我們選擇默認和讓步,順從潮流,盡管我們知道許多未必是對的和好的;其實我們自己正是那害怕被為難、被挑戰(zhàn)、被孤立、被拒絕而選擇默認和讓步的迷失者。
有一位屬靈的長者曾經(jīng)開玩笑地說,“如果你們做媽媽的不去教你們的女兒如何穿著打扮合宜,等到孩子跟著她的朋友們學(xué),露著肚臍兒、穿著洞洞回家見你的時候,你不要發(fā)脾氣怪孩子喲!”
許多時候,我們的孩子從來沒有從我們這里領(lǐng)受過建設(shè)性的教導(dǎo),告訴他們在那些事上我們應(yīng)當(dāng)和什么認同;相反,我們給了孩子不惜原則而隨眾、讓步的許可。然而當(dāng)他們在大的事情上失去了方向時,我們常常指責(zé)孩子沒有是非分辨的心,不能抵擋住誘惑,而忘記了我們?yōu)槿烁改冈诮甜B(yǎng)上的錯誤與虧欠。
其實,在小的點滴事情上不敢堅持的孩子,當(dāng)中學(xué)和大學(xué)里的吸毒、酗酒、亂性都擺在他們面前時,孩子如何能夠成為戰(zhàn)勝同伴壓力的勇敢的人呢?因為孩子們長大成人、走進社會時,面對同伴壓力最終必將成為他們一生的征戰(zhàn):我這樣做是因為別人都贊美和看中這些嗎?我是盼望得著別人的高看和贊美才去做這些嗎?我需要放棄我知道的當(dāng)行的義,因為我周圍的人都不這樣做嗎?我需要因為別人都有這些,我也要擁有,才可以覺得有成就和被認可嗎?
今天,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的中學(xué)校園,每一天都有極富政治性的群體結(jié)合與解體在悄悄進行著。哪一張餐桌是你今天就餐的地方,取決于你屬于哪一個人群?!澳闶軞g迎嗎?(Areyoupopular?)”成為青春期初期的孩子們社交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個參照系數(shù):它顯明你在這個政治結(jié)構(gòu)中的地位,顯示著你在社會中被認同、被接納的程度,從而判斷著你在同齡人群中的自我價值。
換取這種地位、程度與自我價值的常常是孩子們應(yīng)當(dāng)有的價值認同與堅持;正是對這種地位、程度和自我價值的渴望,誘惑和逼迫著孩子們放棄從小所知道的美善的事。
這樣的政治關(guān)系,悄然延伸著,從少年進入到成年人的語境里,繼續(xù)以更大的力量定義著我們?nèi)松膬r值和道路。
仔細想來,當(dāng)我們?yōu)楹⒆拥拿允ж?zé)怪社會和環(huán)境時,我們忘記我們自己的責(zé)任:其實是我們從來沒有正視孩子們從幼年一路而來的自我價值認同的尋找和需求;是我們自己在不斷的保護與讓步中鼓勵孩子妥協(xié),將自己的價值定睛在被同伴接納上;是我們從來沒有雙眼正視孩子們的明眸,將我們所信的盡心盡意地告訴他們、并切身地帶領(lǐng)他們?nèi)ゲ倬氝@樣一個真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美好寶貴的創(chuàng)造,唯有討神的喜悅、行在上帝的心意里,我們的自我價值認同才清晰,自信才有根基。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一個孩子生下來,他有些東西被接納,有些東西不被接納,他可能很多地方、很多純真都不被接納。他被要求很多、被應(yīng)該很多。像我們70年代和之前,包括現(xiàn)在生的孩子,還是有很多的“應(yīng)該”。他不被接納的時候,尤其是他嘗試做自己,遭遇到很大的痛苦和恐懼的時候,他就退縮回來,隱藏、壓抑這一部分,甚至?xí)侠砘喝司筒粦?yīng)該這樣,人就應(yīng)該那樣。合理化之后,就成為他的模式——只要遇到這個事情,想都不想就這樣反應(yīng)。
然后,當(dāng)他長大以后,他做了父母。這個時候,他的孩子引起的那些焦慮,就是觸碰了他封鎖起來的原本自己的那些生命本來要舒展的部分。
比如有個觀念:孩子必須要好好上學(xué)。實際上生命本身是什么?不識字也可以很快樂、很幸福!但是如果這個人,他在他的生活環(huán)境,他從小就被教導(dǎo)、被教育:如果他不上學(xué),就會非常地受打壓,或者他目睹到什么后果??傊纬闪朔浅8畹俟痰挠^念——孩子不上學(xué)就壞了。
這時候他碰到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非常刺激這部分的焦慮。這就是反應(yīng)了父母對自己生命中禁錮起來的能量。有的是在學(xué)業(yè)上,有的是在關(guān)系上。(現(xiàn)在不能想一個貼切的畫面和例子說明這個問題)反應(yīng)在關(guān)系上也是非常常見的。
總之,孩子在最初的呈現(xiàn),讓父母感到很多的壓力、很多的麻煩,很多無能為力、很多無奈、很多恐懼,其實是(父母)讓自己打開生命之門的機會。
如果父母去做一個權(quán)威的話,這個游戲就是個陷阱。你只要是做孩子的權(quán)威,就是個陷阱。因為你并不比孩子聰明,并不比孩子多太多的有價值的東西。關(guān)于社會化方面,是肯定(比孩子強),但是社會化有很多破壞性的東西。社會化本身也沒那么難學(xué),而社會化的局限性非常大。我們70年代的社會化是這樣的、90年代的社會化是那樣的,回到60年代、40年代,社會化都不同。所以這個社會化的建設(shè)并不是那么特別地有價值、有力量,或是必要的。所以我們對孩子來講,談不上優(yōu)勢。我們本身是平等的心靈。
當(dāng)我們企圖去做孩子權(quán)威的時候,在這里也是沖突非常非常大的。我們總想去帶領(lǐng)孩子、教導(dǎo)孩子,為孩子負責(zé)、把控孩子,去把孩子扶上馬!不管那個馬是孩子自己選的,還是我們(父母)指定的,我們要幫著孩子上路。有可能孩子根本就不想騎馬,他喜歡下水呢?完全另外一個生活方式。
如果是權(quán)威的話,就會出現(xiàn)非常大的沖突,非常多的焦慮,非常多的麻煩。(孩子)身體疾病、厭食癥、暴食癥,心理問題、人生的痛苦非常多的花樣百出,萬花筒般的困境和麻煩。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看,不是沒有希望的。
希望在于——你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心靈,孩子是另外一個心靈,我們是平等的。然后把孩子的出現(xiàn),當(dāng)成“他向我展示生命的可能性”。
我尊重他的主體性,我做好自己的主體性。我也不去用自己的認知去限制他,我也不要他為我負責(zé)。在這種平等,和孩子的相處中,去了解生命本身、去連接遺忘的自己,去重新體會生命的滋味。這就是孩子來教會我們的。
(媽媽:這有點像是“無條件養(yǎng)育”,我一樣的困擾:和孩子是平等的,父母不去教導(dǎo)他任何東西,他是自己的生命,同時滋養(yǎng)了我的生命。那這個怎么做呢?這和放任不管的區(qū)別在哪里?他一生出來就是個嬰兒,我不用去教導(dǎo)他,我和他一樣大?)
在生理上,具體的生活常識上、社會常識上,我們要盡父母之責(zé),是有相當(dāng)?shù)囊徊糠謨?nèi)容(要承擔(dān)的)。最簡單就是錢,我難道能讓他自己去賺錢,供自己上學(xué)嗎?不是的。就是我們該做父母的那部分,還是必然要做的。但是從心靈上來講,從人格上來講,從主體性上來講,我們是完全平等的。我并不覺得自己有資格真的教導(dǎo)孩子,從心靈和思想層面教導(dǎo)他。
(媽媽:那我不要對他說:“你應(yīng)該怎么樣,你不應(yīng)該怎么樣”,是這意思嗎?)
我們不需要去套牢一個詞匯,“應(yīng)該”也不是說就不能說。哪種形式無所謂,最重要的是內(nèi)涵——當(dāng)我這樣去說的時候,我是出于愛,還是出于恐懼而生出的限制?
發(fā)現(xiàn)了嗎?絕大部分父母看到孩子,都是焦慮的。焦慮程度不同,但是絕大部分父母看到孩子,都有非常明顯的焦慮的。極少部分父母,對孩子是充滿驚喜、感謝和驚嘆的。
推薦一本書,周國平的《寶貝、寶貝》。這個就體現(xiàn)了一個人在成熟期:“我”基本上沒有人生困境了,也沒有特別多的匱乏感,“我”是作為一個生命和另外一個生命相處?!拔摇辈恍枰⒆觼斫o我掙面子,他的行為和別的孩子不同,我不覺得有什么事。老師如果打電話給我,說孩子表現(xiàn)怎么怎么樣,我不會在意自己的自我形象,不會產(chǎn)生對自己的評判。“我”對孩子沒有這方面的依賴,需要他來證明我是個好家長;或者他要表現(xiàn)出色,我就自我感覺良好?!拔摇睕]有這些需要,“我”覺得自己可以了。對自己的心靈上的完整、成熟,還有社會和人生追求上的基本滿足?!拔摇币膊粸殄X也不為前途那么焦慮。
這個時候就能做一個生命和另外一個生命相處,去看他眼光中的生命是怎么樣的,他眼光中親子關(guān)系中的愛是怎么流動的。有很多這些例子,可能對所有父母來說占比很少,但是有一批父母是這樣的。顯示出一個生命和另外一個生命是這樣的關(guān)系——充滿了欣喜、感激和學(xué)習(xí):今天孩子教會了我這個,今天我發(fā)現(xiàn)生命是可以這樣的,他帶給我如此多的快樂。
這個是一個狀態(tài),但是大部分還是處于前者:唉呀!孩子怎么就是達不到我的期待?孩子怎么不聽我的?都不愛和我說話,連話都不跟我說了。后者就是互相教會和滋養(yǎng),我們從孩子身上獲得很多滋養(yǎng)。然后前者就是反應(yīng)了我們過去的被禁錮和被隱藏的生命的創(chuàng)傷。
有的父母特別本分,孩子就特別地叛逆;有的父母特別剛硬,孩子就特別地柔軟。不是說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形成這樣的對比,但這是一類。在這里面,(孩子)就是來幫助父母去拾回自己壓抑和否認的力量:一個人是完整的,既可以很強大,又可以很柔軟。
中國的媽媽們正在經(jīng)受喪偶式教育,爸爸們的嚴(yán)重缺席,導(dǎo)致媽媽們心力交瘁,但事倍功半,有時還適得其反。
從教30年,看過太多的負責(zé)任的媽媽,孩子的發(fā)展反而沒有想象的順利,究其原因,不是媽媽們不努力,而是出現(xiàn)了以下問題:
1、首先是沒有計劃
沒有計劃,是自己的心中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要求不合實際。孩子本來資質(zhì)平平,卻拔高教育,累死自己了,孩子卻不如從前了。
2、自己缺乏學(xué)習(xí)能力
孩子們喜歡媽媽知道自己的世界,這樣和媽媽就有溝通時的共同語言。如果孩子和你談?wù)撃硞€新聞事件,你都不知道這個人或者這件事,那孩子多失望。你的話
,你的教育孩子能信服嗎?
3、把孩子的缺點亮出來
小區(qū)里經(jīng)常聽見有的家長大聲說著自己孩子的缺點,即使孩子已經(jīng)羞愧的無地自容了,媽媽們逞著自己的口舌之能,無視孩子的尊嚴(yán)。孩子自尊都沒有了,你還指望能激發(fā)孩子的學(xué)習(xí)積極性?
4、喜歡羨慕別人家孩子
永遠自己孩子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即使自己的孩子已經(jīng)很努力,也許是天賦的原因或者是方法的原因,自己的孩子已經(jīng)很不錯,無奈,孩子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媽媽眼睛里別人家的孩子。她永遠不知道,其實別人家的孩子只是人家的媽媽不夸大孩子的缺點罷了。
5、越俎代庖式媽媽
剝奪孩子所有的動手能力,包括小時候喂飯,長大上學(xué)了還要給孩子穿衣,系鞋帶,背書包,事事?lián)屩?,心疼孩子的是理由,溺愛才是真的,這樣的孩子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怎么可能照顧好他的學(xué)習(xí)工具,他的生活,媽媽累到癱軟,孩子根本不知道。
以上還不全面,媽媽也成了高危職業(yè),媽媽們停停手吧,歇會,讓孩子自己來。
學(xué)習(xí)好的,懂事的,動手能力一定也很強!
看到他倆這樣,我很頭疼。這樣下去可不行,一來哥哥馬上要升初中了,一玩游戲就一兩個小時,會嚴(yán)重影響哥哥的暑期學(xué)習(xí);二來對孩子們的眼睛、身體傷害也很大,xx的身心也無法健康成長。
思來想去,我對xx耐心的講了玩電腦時間長對眼睛、頸椎等身體方面的危害以及對哥哥學(xué)習(xí)的影響,當(dāng)然也對他說,玩電腦游戲可以,但要學(xué)會控制時間,除了玩游戲,我們還可以和哥哥一起去樓下踢球,玩滑板車。xx很愉悅的接受了。
此后,每當(dāng)孩子們要玩電腦時,我會提醒xx一句:你自己決定時間喲!五周歲的xx對具體時間概念不是很清楚,但他會在我提醒后問我:媽媽,我玩多長時間啦?我說,已經(jīng)二十分鐘了。他就會說:我知道了。接著他就會自己關(guān)掉電腦,去看會書,或下樓運動一會。頭疼的“電腦游戲迷”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同樣,因為這句話,很多問題迎刃而解。當(dāng)xx想買玩具時,我會把家里有沒有重復(fù)的玩具和我們需不需要買這個玩具的道理講給他聽,他便會思考一番,說:“我還是不買了吧,家里有,不能浪費錢。”當(dāng)他吃飯不專心時,我便說:“你還有15分鐘喲,如果吃不完,就不要吃了。你自己決定吧!”他就會說:“我知道了,吃飯不能時間太長,對身體不好?!?/p>
家長在對待孩子的很多問題上,強行的措施會引起孩子的抵觸與反感,相反,一句"你自己決定喲"給了孩子一個大大的空間,更能調(diào)動起孩子自我管理的積極性,提高自我約束的能力。
中國的媽媽們正在經(jīng)受喪偶式教育,爸爸們的嚴(yán)重缺席,導(dǎo)致媽媽們心力交瘁,但事倍功半,有時還適得其反。
從教30年,看過太多的負責(zé)任的媽媽,孩子的發(fā)展反而沒有想象的順利,究其原因,不是媽媽們不努力,而是出現(xiàn)了以下問題:
1、首先是沒有計劃
沒有計劃,是自己的心中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要求不合實際。孩子本來資質(zhì)平平,卻拔高教育,累死自己了,孩子卻不如從前了。
2、自己缺乏學(xué)習(xí)能力
孩子們喜歡媽媽知道自己的世界,這樣和媽媽就有溝通時的共同語言。如果孩子和你談?wù)撃硞€新聞事件,你都不知道這個人或者這件事,那孩子多失望。你的話,你的教育孩子能信服嗎?
3、把孩子的缺點亮出來
小區(qū)里經(jīng)常聽見有的家長大聲說著自己孩子的缺點,即使孩子已經(jīng)羞愧的無地自容了,媽媽們逞著自己的口舌之能,無視孩子的尊嚴(yán)。孩子自尊都沒有了,你還指望能激發(fā)孩子的學(xué)習(xí)積極性?
4、喜歡羨慕別人家孩子
永遠自己孩子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即使自己的孩子已經(jīng)很努力,也許是天賦的原因或者是方法的原因,自己的孩子已經(jīng)很不錯,無奈,孩子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媽媽眼睛里別人家的孩子。她永遠不知道,其實別人家的孩子只是人家的媽媽不夸大孩子的缺點罷了。
5、越俎代庖式媽媽
剝奪孩子所有的動手能力,包括小時候喂飯,長大上學(xué)了還要給孩子穿衣,系鞋帶,背書包,事事?lián)屩桑奶酆⒆拥氖抢碛?,溺愛才是真的,這樣的孩子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怎么可能照顧好他的學(xué)習(xí)工具,他的生活,媽媽累到癱軟,孩子根本不知道。
以上還不全面,媽媽也成了高危職業(yè),媽媽們停停手吧,歇會,讓孩子自己來。
學(xué)習(xí)好的,懂事的,動手能力一定也很強!
家園共育《孩子不用迎合,做你自己吧》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zhǔn)備了教育孩子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一個孩子生下來,他有些東西被接納,有些東西不被接納,他可能很多地方、很多純真都不被接納。他被要求很多、被應(yīng)該很多。像我們70年代和之前,包括現(xiàn)在生的孩子,還是有很多的“應(yīng)該”。他不被接納的時候,尤其是...
中國的媽媽們正在經(jīng)受喪偶式教育,爸爸們的嚴(yán)重缺席,導(dǎo)致媽媽們心力交瘁,但事倍功半,有時還適得其反。 從教30年,看過太多的負責(zé)任的媽媽,孩子的發(fā)展反而沒有想象的順利,究其原因,不是媽媽們不努力,而是出...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孩子的事情還是讓他自己解決吧”,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現(xiàn)在幼兒園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可是寶貝,全家人都圍著這個寶貝轉(zhuǎn),平時爺爺奶奶都是寸步不離的,怕孩子磕著碰著,吃...
育兒:你自己決定吧!暑假期間,哥哥回到奶奶家,xx自然高興的不得了,早晨一起床就讓我送去奶奶家,然而xx每次看到哥哥,就嚷嚷著讓哥哥帶著他玩電腦游戲,兄弟倆一玩起電腦,就什么都忘了。追溯根源,是因為小...
昨天,我?guī)畠喝タh城學(xué)跳舞時,看到一對母女:母親說:“你咋不好好學(xué)跳舞?”“我不想學(xué)跳舞。”女兒回答。“你再不學(xué)跳舞,我就把你從這樓上扔下去。”母親生氣地說。女兒不語。如果我們留意,就會發(fā)現(xiàn):一到節(jié)假...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