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不容置疑的是當我們作為一名合格教師時,我們需要把自己教育實踐中的見聞感受記下來,而教育筆記可以幫助老師總結(jié)課堂上的不足。有關(guān)于優(yōu)秀的教育筆記你知道哪些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教育隨筆:孩子“插嘴”的背后》,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上課時的狀態(tài)也不相同,有的認真聽講,有的則是有時會有點走神,還有的孩子更是喜歡在課堂上插嘴。我們班上的裴毅甜,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經(jīng)常會在老師上課的時候情不自禁地“插嘴”。記得之前我上一節(jié)語言課《秋婆婆》,因為這個活動的目標是在傾聽、學(xué)說散文中的話后讓幼兒看著圖自己創(chuàng)編的,當我出示圖片后,孩子們都紛紛舉手想要回答,可沒等我點名請孩子回答,裴毅甜已經(jīng)脫口而出把這幅畫的意思說出來了,之后回答的孩子思路就被她局限住了,紛紛照著她的話講,幾次都是這樣,次數(shù)多了,我也有點生氣了,就批評了她,并告訴她老師不請不舉手的小朋友??墒菦]過多久,她又開始插嘴了。
班里像裴毅舔這樣的喜歡“插嘴”的小朋友很多,其實這也是中班年齡段孩子的特點,這個年齡段孩子知識面相比而言比較寬,自制力又不夠,好勝心又強,總想得到老師的贊揚和認同,知道一點就會喊出來,而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牛頭不對馬嘴;有時,孩子插嘴還可能是因為對談?wù)摰膬?nèi)容有興趣,當他們對你說的內(nèi)容產(chǎn)生好奇時,往往克制不住的會提出問題希望你解答。因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其實孩子插嘴很多情況下都說明孩子們在認真的傾聽、積極的參與思考,但不斷的“插嘴”又會影響教學(xué)活動的有序進行,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yīng)該怎么辦呢?
首先,教師要在平時也學(xué)會傾聽,當孩子在表達想法時,我們就要用心的去聽孩子們講述,給孩子們一個好的榜樣,知道在別人講話時應(yīng)該認真的聽;其次,在課前老師就要強調(diào)課堂的紀律,給孩子一個提醒;最后,當孩子插嘴時,教師不能去嚴厲的批評,因為那樣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我們要去肯定孩子的答案,但是要適當給她“冷處理”,如:“你的答案是對的,但是老師不請你回答,因為你沒有遵守我們課堂的紀律,沒有舉手回答問題?!?/p>
當然,好習(xí)慣不是一時半會兒能養(yǎng)成的,壞習(xí)慣也不是一下子能改掉的,但是我們老師也要鍥而不舍,堅持引導(dǎo)幼兒養(yǎng)成正確的傾聽習(xí)慣,日復(fù)一日,幫助孩子改掉“插嘴”的毛病。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在集體活動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在我說話的時候總是有一些很聰明,很能說會道的孩子,他們會迫不及待的說出她們的意見與建議,有時會讓活動增添姿色,有時會讓老師不知所措,有時則更讓老師啞口無言……尤其是大班的孩子,語言能力急速發(fā)展,在我提出一個問題之后更是這樣,總是舉著手在叫喊著:“我知道,我知道……”。有的時候,甚至不舉手就自己站起來,直接回答我的問題。
其實幼兒愛插嘴是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當孩子知道某個問題的答案時,就會迫不及待地想說出來,讓老師知道他是聰明的,這其實也是一種自信的體現(xiàn)。但因為個別孩子的插嘴老師不得不放下集體,而關(guān)注個別。也許關(guān)注個體是需要的,但對于一個集體活動,一味地集體遷就個體,雖然活動能照常進行下去,老師也沒有多說什么,但是如果這樣的場景多了,整節(jié)活動的效果就會明顯下降,所以面對這種愛插嘴的行為,作為老師的我在活動后與他們進行了個別交流。
于是第二天,我在活動前就和幼兒達成共識,只要活動時能做到不插嘴,就獎勵做一天的“小老師”。整堂活動下來效果非常好,雖然沒有完全改掉,還是有插嘴現(xiàn)象,但是在活動中已經(jīng)有了明顯的進步,相信以后多提醒幼兒持之以恒,應(yīng)該就可以有所改變。
其實“插嘴”這種現(xiàn)象不是不好,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插嘴”,說明他們在積極動腦,是他們的一種表達方式,教師在給予他們肯定的同時也要讓他們認識到另外一方面:上課的時候是不可以隨便“插嘴”的,如果想回答需要經(jīng)過老師的允許。相信有人會說這樣做太過拘束,無法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但我覺得這樣的現(xiàn)象,需要制止的時候就要制止,平時要抓好常規(guī)就必須做到持之以恒,要時時刻刻提醒幼兒,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我們班有個小朋友叫段**,他是個十分好動的孩子,尤其是上課很愛插嘴。有時,小朋友們都已經(jīng)安靜下來了,我剛開始上課,他就開始插嘴,很讓人頭疼。
有一天,小朋友們在進行區(qū)域游戲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他特別喜歡玩小汽車,并且認識各種各樣的車,我靈機一動,想了一個辦法,準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于是,召集全班小朋友上一節(jié)展示課,就是讓小朋友把自己帶來的汽車展示一下。第一個就是請段**小朋友上來介紹他的汽車,他非常興奮,上來咔咔的講的很起勁。在他講的起勁的時候,我就在旁邊小聲的問其他小朋友:“你覺得那輛車好?我覺得這輛好。”剛開始有一兩個跟我說:“這輛好?!薄斑@輛很酷。”后來小朋友們都討論起來了,沒有人聽段**講,他很生氣,叉著腰大聲說:“你們都給我閉嘴?!钡菦]有一個人聽他的,氣得他哭起來。我讓小朋友們安靜下來,等段**哭完,等他冷靜下來后,我問:“段**,你為什么哭啊?”他說:“小朋友們都不聽我講話?!蔽椅⑿χ鴨査骸澳阍诰椭v話的時候,小朋友們不聽你講,你有什么感覺啊?”段**嗚咽著說:“我很難受,很生氣。”我繼續(xù)說:“平時老師在上課,你插嘴,老師也很難受,很生氣,你知道嗎?”段**想不到我會這樣說,他想了一下說:“老師我知道了,我以后再也不插嘴了。”后來我上課,段**小朋友真的不插嘴了,很認真的在聽課。
幼兒園的小朋友年齡小,心智也不成熟,犯了錯誤,老師只是不停的講道理,他們不一定能理解,也不一定會聽。有時,老師動動腦筋,想個辦法,換個方式,讓小朋友感同身受,反而,他有可能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真正去改正。
放學(xué)前的幾分鐘,我組織幼兒看我們學(xué)過的故事動畫。沒過多久,后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竊竊私語。我連說了幾遍“請安靜”后,情況有所改變,但過不了兩分鐘。他們又開始鬧騰起來了,這時,我特別惱火,不明白為什么這么好看的故事孩子們卻不喜歡看,不明白為什么孩子們坐在一塊兒總有說不完的話。為了讓孩子們安靜下來看故事,我決定教育一下幾個比較“鬧”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我環(huán)視了一下,看見較遠的那組孩子居然手拉手說說笑笑的,我便徑直朝他們走了過去。
當我走近時,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是一張張膽怯的臉,一副準備受批評的表情,突然我就心軟了,我很想知道孩子們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開心,便什么話都沒說,在他們旁邊找了個空位子坐下來。一坐下來,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原來我班的電視機有點小問題,播放時聲音很輕,以至于坐在后面的孩子根本聽不清楚電視機里講的是什么,于是他們干脆自發(fā)玩起了游戲。奧!原來是這樣,于是我對孩子們說:“今天我們班的電視機聲音有點小,很多小朋友聽不清故事,那我們就改成手指游戲吧?!蔽谊P(guān)掉電視機,和孩子們一起玩起了手指游戲,結(jié)果孩子的興趣一下被調(diào)動起來,一直到放學(xué)孩子還玩的興致勃勃。
這一事件給了我很多啟示,一方面,孩子的“出格”行為是有原因的,如果作為老師僅憑主觀判斷,往往會誤解孩子。當我們組織了自認為很有意思的活動而孩子參與率不高時,我們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的位子上去耐心地觀察和了解,并及時引導(dǎo)和調(diào)整;另一方面,老師平時應(yīng)該鼓勵和引導(dǎo)孩子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以便盡早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我們的教育活動。
冬季的寒風(fēng)似乎可以抵消孩子們參與晨間鍛煉的熱情,晨間活動的時候,只見孩子們個個縮著脖子,慫拉著腦袋,小手緊緊的揣在口袋里,早已沒了平日里的活躍?!皩氊悅?,今天冷嗎?”我問道,“冷!”孩子們幾乎是異口同聲。為了調(diào)動孩子們運動的熱情,我們開展了如何讓自己變暖和的大討論,有的說戴帽子,有的說戴圍巾,有的說喝熱水,有的說運動?!皼]錯,就是運動,寶貝們,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跑一跑,看看等會還冷不冷?!蔽易穯柕?,帶著這個疑問,孩子們來了興致,紛紛跟著老師繞著跑道跑起來,直到看到有些孩子已經(jīng)堅持不住了,我才停下腳步?!袄蠋熚液脽幔 ?,剛停下來,萱萱就喊道,其他幾個寶貝也跟著一起附和著。我笑到“原來,運動真的可以讓我們變暖和,寶貝們,我們繼續(xù)參加晨間活動吧,這樣我就不會冷了!”孩子已經(jīng)變得活躍起來,開心的去參加晨間鍛煉了。
這個時候,我發(fā)現(xiàn)一個小小的身影躲在角落里一動不動,走進一看,原來是瑤瑤?,幀幹皇强粗遥膊徽f話。“怎么了,瑤瑤?”我問道,她還是不說話。我試圖拉著瑤瑤的手一起去參加晨間鍛煉,瑤瑤卻一直縮著手,用力的掙脫?!袄鋯幔幀??”這次瑤瑤開口了:“不冷?!薄凹热徊焕洌俏覀?nèi)ズ秃门笥岩黄鹜姘?,你看樂樂她們在玩皮球呢,看起來真好玩!你想不想去試試?”我企圖說服她,沒想到瑤瑤還是拒絕了:“不要!”這次反應(yīng)的程度更激烈了。見瑤瑤拒絕的這么強烈,我也只好請瑤瑤暫時休息著??墒牵瑸槭裁船幀帟幌?yún)⒓映块g鍛煉呢?帶著這個疑問,回到教室之后我?guī)状卧噲D跟瑤瑤溝通這件事情,全都無功而返。
放學(xué)的時候,在與瑤瑤媽媽溝通之后,我終于發(fā)現(xiàn)了謎團的真相,“不想玩”的背后竟然有這么一個小故事。原來昨天晨間鍛煉的時候,瑤瑤不小心摔倒了,自己摔倒之后又默默的爬起來,然而這個小小的舉動老師并沒有注意到,當天放學(xué)回家的時候,瑤瑤就跟媽媽提到了這件事,說的時候眼睛還掛著眼淚,一臉的委屈樣。由于害怕、擔(dān)心再次摔倒,亦或是得不到老師的摔倒之后的關(guān)心,瑤瑤便拒絕參加晨間鍛煉。
事實浮出水面之后,第二天的晨間鍛煉,我的引導(dǎo)內(nèi)容有了明確的針對性,瑤瑤似乎有些動搖,幾次想點頭同意,但最終還是搖頭,也許,摔倒了記憶太深刻了吧,才會讓瑤瑤拒絕再次嘗試。第三天,我沒有放棄,還是繼續(xù)跟瑤瑤溝通交流,無果。第四天,同樣以失敗告終。直到第五天,事情終于有了轉(zhuǎn)機,瑤瑤同意去玩飛盤。在這之后,瑤瑤逐漸克服心理障礙,成功的參與到晨間鍛煉之中。
其實,因為有過失敗的經(jīng)驗就拒絕再次嘗試的孩子有很多,對于這類孩子的引導(dǎo),教師不能過于著急,除了給予適時的支持和引導(dǎo),還要多了解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學(xué)會傾聽,必要的時候得會等待,等待孩子突破心理防線,打消顧慮。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再次快樂地投入到活動中去。
在以前組織孩子們活動時,我總是關(guān)注“不能做”的事情。在一次戶外活動中,我在組織孩子們接火車。在走之前,我問孩子們一連串問題:“能使勁跺腳走嗎?能推人嗎?能蹦著腳走嗎?能走出隊嗎?…………”我以這樣的方式提醒孩子們以達到規(guī)范其行為的目的。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都是不能。
孩子們知道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卻不能明確什么是可以做的。我想這種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幫助孩子們形成“關(guān)注負面”的傾向。上課也好,游戲也好,我總將目光集中在那些總是“做錯”的孩子們身上,指出他們哪里做的不對,這使得孩子們逐漸成為“挑毛病”的好手,永遠盯著別人的錯誤。
我意識到了我們應(yīng)該尊重孩子的心理特點,每個孩子都有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我們應(yīng)該給予孩子積極的評價,不能老抓住孩子的弱點批評。這樣會造成他們的自卑心理,不易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的性格。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學(xué)過程中我會改進自己的方法。在孩子沒有遵守規(guī)則時,用溫和的眼神提醒,盡量不點名批評孩子。不當著孩子的面說錯點,在孩子耳邊悄悄提醒。在孩子表現(xiàn)好的時候給予肯定的眼神,為她伸出大拇指,告訴孩子老師喜歡她。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時刻反省自己,有哪些細節(jié)對孩子產(chǎn)生了無意的傷害,有哪些細節(jié)對孩子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在工作中不斷的探索自己的教學(xué)方法,摸索出一套適合他們的教學(xué)方式。
教師的語言藝術(shù)對幼兒的行為發(fā)展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教師語言運用的不恰當,不但會降低幼兒對學(xué)習(xí)的興趣與自信心,還會對幼兒的行為造成不利的影響。而教師語言運用的恰當利用,則對孩子性格的培養(yǎng)有者很大的促進作用,能將幼兒行為引導(dǎo)到一個正確的道路上。
記得在剛開始帶小班孩子的時候,有一次上課我在講述一個問題的時候,一一小朋友在我說話的時候插嘴,將我的話打斷。面對他的插嘴,我當時很生氣,當時立馬轉(zhuǎn)過頭生氣的對他說:“老師說話的時候,請你不要插嘴,這樣是很不禮貌的行為?!闭f完只見一一低下了頭。事后我并沒有在意,但在之后的教學(xué)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一一變得不愛舉手發(fā)言了。之前他在活動時特別積極,踴躍發(fā)言,經(jīng)過回想我意識到也許是我上次在上課的時候一一插嘴被我訓(xùn)斥,自尊心受到了傷害。經(jīng)過反思,我意識到一一當時只是對我的問題很感興趣,他想表現(xiàn)自己,好得到老師的認可,可是我當時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當著所有小朋友的面?zhèn)α怂淖宰鹦摹?/p>
小班幼兒時常會有插嘴的現(xiàn)象,這就需要老師合理的去引導(dǎo),面對“插嘴”現(xiàn)象,我們不能立馬去嚴厲制止,抹殺孩子想要表達的欲望,應(yīng)該換一種說話的方式對他說:一一懂得問題真多呀,但是你先安靜地聽完老師的話,我們再來聽你的好嗎?我想這個時候一一他會耐心的聽完老師的話,因為他得到了老師的尊重。
隨后我也找一一單獨談了一下,告訴他上次是老師不對,下次我會注意的,經(jīng)過我的開導(dǎo)一一也慢慢打開了心房,又變回了曾經(jīng)那個喜歡積極發(fā)言的小朋友。
面對孩子的“插嘴”現(xiàn)象,我們要用肯定的語言,親切的目光,善待這些“插嘴”的幼兒,如果我以后合理對待幼兒的“插嘴”現(xiàn)象,那么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今天,軒軒和佳怡在美食屋當起了服務(wù)員,可不知道為什么,今天沒有什么客人,于是兩個無所事事的人開始搗鼓起那些點心,軒軒就不停地在配裝點心,裝了一碗又一碗……看到這,我便作為客人來到了美食屋,點了荷包蛋面,兩孩子積極、熱情地招呼我,還給我送了一碗湯,為了幫助孩子豐富游戲,我特意點了沒有現(xiàn)成的點心——湯圓,佳怡為難地說:“我們沒有湯圓,要不你吃別的吧?”“可是……”還沒等我說完,只見軒軒拿了一根筷子,手腳麻利地戳進一個蛋餃,我正想說他,他便拿到我面前,“給你吃燒烤吧?”看著被戳壞的蛋餃,我真是哭笑不得。
今天在游戲中我以客人的身份參與到游戲中,希望幫助孩子促進游戲,但卻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破壞行為”,我很慶幸當時沒有嚴厲的制止,而是在了解孩子行為的背后,鼓勵、引導(dǎo)了孩子的“破壞行為”。因為我知道這恰是一個很好地教育契機,能幫助我們豐富了游戲。于是在游戲講評時,我先是肯定了軒軒肯動腦筋,想到了做燒烤,同時根據(jù)孩子的興趣又引導(dǎo)孩子討論,原本有的這些點心適合燒烤嗎?燒烤需要什么材料?工具呢?在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討論中,我們決定了一起準備一些需要的材料,而我?guī)秃⒆又谱骺炯堋?/p>
俊宇小朋友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小男孩,長得胖乎乎,可是他有一個令人頭疼的“毛病”——愛插嘴。說起這個“毛病”的由來好像是從剛開學(xué)的時候開始,那時候我在上課,他呀,就在下面學(xué)話,有時候向他提問,他站起來不會回答,只好請他坐下,認真聽別的小朋友回答,可是最近他又變成了愛插嘴的“毛病”,比如我剛說個開頭,他接過去就嘰里呱啦地講個不休,惹得其他小朋友也跟著講,在課堂上根本聽不清我的話。這可怎么辦呀?
于是,有一次我請小朋友去喝水,我剛說:“請?zhí)O果組的小朋友去喝水”。他便叫:“櫻桃組也要去”這時櫻桃組的小朋友一起涌向了茶杯柜,見此情景,我靈機一動,先讓小朋友們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現(xiàn)在請柏俊宇小朋友來當小老師。孩子們見狀,都覺得好玩,嘻嘻哈哈炒成了一團,柏俊宇大聲喊:“蘋果組去喝水?!苯z毫沒有用處,大家都沒有按他的話做,我趁此機會對他說:“你看大家都在說話,你一個人的聲音怎么能比他們那么多人的聲音大呢?老師上課的時候你總是講話,別人還能聽得見嗎?他紅著臉搖了搖頭。通過這件事后,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上課也不插嘴了。
以后我在開展各種活動的時候,再也聽不到柏俊宇插嘴了,大家都安安靜靜的聽課,舉手回答問題,就連柏俊宇也知道大膽地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了。
這次解決了柏俊宇的問題以后,我也在思考,作為老師更應(yīng)該針對各個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說教要有效得多。以后要多充分利用各種活動,培養(yǎng)幼兒更多的好習(xí)慣,真正地因材施教,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相信《教育隨筆:孩子“插嘴”的背后》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教育筆記,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在集體活動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在我說話的時候總是有一些很聰明,很能說會道的孩子,他們會迫不及待的說出她們的意見與建議,有時會讓活動增添姿色,有時會讓老師不知所措,有時則更讓老師啞口無言……尤其是大班的孩子,...
我們班有個小朋友叫段**,他是個十分好動的孩子,尤其是上課很愛插嘴。有時,小朋友們都已經(jīng)安靜下來了,我剛開始上課,他就開始插嘴,很讓人頭疼。 有一天,小朋友們在進行區(qū)域游戲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他特別喜歡玩小...
放學(xué)前的幾分鐘,我組織幼兒看我們學(xué)過的故事動畫。沒過多久,后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竊竊私語。我連說了幾遍“請安靜”后,情況有所改變,但過不了兩分鐘。他們又開始鬧騰起來了,這時,我特別惱...
冬季的寒風(fēng)似乎可以抵消孩子們參與晨間鍛煉的熱情,晨間活動的時候,只見孩子們個個縮著脖子,慫拉著腦袋,小手緊緊的揣在口袋里,早已沒了平日里的活躍?!皩氊悅?,今天冷嗎?”我問道,“冷!”孩子們幾乎是異口同...
在以前組織孩子們活動時,我總是關(guān)注“不能做”的事情。在一次戶外活動中,我在組織孩子們接火車。在走之前,我問孩子們一連串問題:“能使勁跺腳走嗎?能推人嗎?能蹦著腳走嗎?能走出隊嗎?…………”我以這樣...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