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幼兒園安靜的游戲。
眾所周知,身為一名合格的人們教師,我們應該學會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而教育筆記可以幫助老師總結課堂上的不足。有關于優(yōu)秀的教育筆記你知道哪些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不斷變換剪紙的方法,讓他體驗成功的喜悅”,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在區(qū)域游戲活動中,根據主題活動的需要,在巧手加工坊里制作面具,孩子們對剪紙面具特別感興趣,一到了游戲時間,孩子們爭著到巧手加工坊活動。陽陽也參加了此次的活動,他拿起剪刀就開始剪,由于沒有經過反復的思考,把紙張給剪壞了,這下他急了,說:”老師,能不能再剪一張啊!”在我的答應下,他重新嘗試著去做,這次,他不再那么急的動手,而是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怎么制作面具,首先,確定了面具的內容是做小豬,其次,注意面具的大小,最后,學剪面具細小部分的方法。經過商討后,他開始了嘗試,可是當剪到細小部分時他顯的沒有耐心,剪錯一兩次就干脆不剪了,于是我就嘗試著通過旁邊能力強的孩子去影響他。使孩子領悟到了做事要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的道理。慢慢地他終于完成了自己制作的面具,不停的對同伴說:“面具做好了,你們看”,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大膽創(chuàng)作更多的不同形式的面具,并不斷變換剪紙的方法,讓他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經過這次的剪紙活動,使他在做事方面變得認真了,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在各方面的堅持性。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今天的戶外活動,我組織幼兒一起玩了賽龍船的游戲,看孩子們玩的多么愉快呀。他們玩得多么非常高興!只聽到有幾個孩子在喊:“潘老師,你看我們的龍船劃的快不快?”于是我就乘機組織他們進行比賽。先將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比賽,我一聲令下,預備開始,只見兩組的幼兒正緊張的劃著龍船,每一組的幼兒都想在比賽中得第一名。就這樣,幼兒們在賽龍船的游戲中,玩得興致勃勃。游戲是孩子們成長的一部分,幼兒的生活和學習都離不開游戲,幼兒只有在幼兒中才能盡情大膽地參與同伴、師生之間的交往,才能使他們的個性、社會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賽龍船的游戲就是讓幼兒在活動中學會與同伴友好的合作,通過這一游戲活動讓幼兒充分體驗幼兒之間相互合作獲得成功的樂趣。從而能靈活和創(chuàng)造性的讓幼兒在玩中游戲,因此,在活動一開始,我先幼兒自由的嘗試幾種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游戲如:讓幼兒兩人從兩邊同時走獨木橋,讓幼兒想一想怎樣才能走過小橋,而且自己和對方不被擠到橋下。還讓幼兒拿一張報紙變成一個“連體人”一起向前走或跑,盡量不讓報紙撕開,通過兩個游戲激發(fā)幼兒之間的合作意思,和體驗成功的快樂。接著再讓幼兒玩賽龍船的游戲孩子們的興趣會更高了,只見孩子們幾人一組,后面的小朋友搭在前面的小朋友的肩上,我一聲令下,大家一起蹲著向前走,一排排的龍船就好像一條長長的巨龍,龍騰虎躍的歡舞著,就這樣孩子們在愉快的氣氛中玩著賽龍船的游戲。在游戲中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同伴之間相互合作的意識,而且還體驗合作成功的樂趣。通過游戲活動,使幼兒們在游戲中充分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和愉快的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們在游戲中即玩得開心,又學得開心。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使午飯后至午睡前這段空擋時間的氣氛顯得格外的活躍和愉快,也收到了較好效果。
現在處處可見放養(yǎng)型教師,保姆型教師,有的孩子甚至上了大學,生活還不能自理,而今天我要說的是把成功的機會換給孩子。其實孩子都是很喜歡動手的。生活方面有的時候家長們喜歡包辦替代孩子穿衣服,給孩子喂飯,導致孩子喜歡做什么事情都喜歡依賴父母,吃飯沒有家長喂飯就不吃,衣服哭鬧等著家長來穿。學習方面,可謂是家長占據了孩子的主動權,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都給孩子抱各種課外班,幼兒自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逐漸下降,所以我認為改善這一現象有以下幾種辦法
1.提供材料,讓幼兒自主探索教師與家長主動放手,大膽鼓勵幼兒自主解決問題,如果你一味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孩子會遇到什么問題都會請求你來幫助他。逐漸的讓幼兒主動解決問題能力下降,所以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候,可以重復幼兒遇到的問題,幫助幼兒延長思考的時間,帶著幼兒在家或者在班級里轉一轉如果這時候幼兒看見一件東西,他認為能夠解決問題,你確認為不能,但是你要憋住,讓他自主探索,只有經過不斷嘗試,孩子與材料充分的接觸了,孩子才能發(fā)揮這個材料的更寬更廣的用途。當看到他們自己解決字的問題時候,他們臉上的笑容是發(fā)自內心的,是一種自信的笑容。既給幼兒增加了自信,又使幼兒自己解決了問題,增加了幼兒的成功經驗,家長和老師們何樂而不為呢?
2.每天給與幼兒一種成功感一種習慣需要一個月甚至三個月完成,幼兒的成功感也是一樣的,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給予幼兒成功感,使他們產生自信,可以在班中為動手能力不強的幼兒或者自信心不強的幼兒,最大限度發(fā)掘它們的優(yōu)點,設置專門的小專題的主題墻,給與幼兒自信,內容有觀察幼兒制作的過程圖片與文字,還有觀察到幼兒進步點。給與幼兒展示作品的空間,讓幼兒感受到一個寬松,自主的環(huán)境,支持幼兒自主發(fā)展,成功總在細節(jié)中體現,或許孩子不知道可以嘗試哪一種材料幫助自己時,你可以給幼兒兩種選擇,請幼兒選擇一種進行嘗試,當孩子用這種材料幫助自己把作品完成,這就是一種成功的感受。
3.當幼兒像你展示作品時候,即使你能夠看出畫面的所有內容或者你認為這幅畫面沒有內容,你可以踏實下來,裝作什么都不知道,向幼兒請教一般,可以問你可以告訴我你畫的是什么嗎?我很好奇你這個用綠色的筆畫的是什么?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欲望,這又是一種幫助孩子獲得成功的方法。孩子像你清楚地講述了他的作品內容,也許你認為他畫的是什么。但是他給你講述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它融入了自己的創(chuàng)意,以自己的想法,這一點是非??少F的。既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和成人的關系進了一步。
教育隨筆:別剝奪了孩子成功的喜悅
現在處處可見放養(yǎng)型教師,保姆型教師,有的孩子甚至上了大學,生活還不能自理,而今天我要說的是把成功的機會換給孩子。其實孩子都是很喜歡動手的。生活方面有的時候家長們喜歡包辦替代孩子穿衣服,給孩子喂飯,導致孩子喜歡做什么事情都喜歡依賴父母,吃飯沒有家長喂飯就不吃,衣服哭鬧等著家長來穿。學習方面,可謂是家長占據了孩子的主動權,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都給孩子抱各種課外班,幼兒自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逐漸下降,所以我認為改善這一現象有以下幾種辦法
1、提供材料,讓幼兒自主探索教師與家長主動放手,大膽鼓勵幼兒自主解決問題,如果你一味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孩子會遇到什么問題都會請求你來幫助他。逐漸的讓幼兒主動解決問題能力下降,所以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候,可以重復幼兒遇到的問題,幫助幼兒延長思考的時間,帶著幼兒在家或者在班級里轉一轉如果這時候幼兒看見一件東西,他認為能夠解決問題,你確認為不能,但是你要憋住,讓他自主探索,只有經過不斷嘗試,孩子與材料充分的接觸了,孩子才能發(fā)揮這個材料的更寬更廣的用途。當看到他們自己解決字的問題時候,他們臉上的笑容是發(fā)自內心的,是一種自信的笑容。既給幼兒增加了自信,又使幼兒自己解決了問題,增加了幼兒的成功經驗,家長和老師們何樂而不為呢?
二、每天給與幼兒一種成功感一種習慣需要一個月甚至三個月完成,幼兒的成功感也是一樣的,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給予幼兒成功感,使他們產生自信,可以在班中為動手能力不強的幼兒或者自信心不強的幼兒,最大限度發(fā)掘它們的優(yōu)點,設置專門的小專題的主題墻,給與幼兒自信,內容有觀察幼兒制作的過程圖片與文字,還有觀察到幼兒進步點。給與幼兒展示作品的空間,讓幼兒感受到一個寬松,自主的環(huán)境,支持幼兒自主發(fā)展,成功總在細節(jié)中體現,或許孩子不知道可以嘗試哪一種材料幫助自己時,你可以給幼兒兩種選擇,請幼兒選擇一種進行嘗試,當孩子用這種材料幫助自己把作品完成,這就是一種成功的感受。
當幼兒像你展示作品時候,即使你能夠看出畫面的所有內容或者你認為這幅畫面沒有內容,你可以踏實下來,裝作什么都不知道,向幼兒請教一般,可以問你可以告訴我你畫的是什么嗎?我很好奇你這個用綠色的筆畫的是什么?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欲望,這又是一種幫助孩子獲得成功的方法。孩子像你清楚地講述了他的作品內容,也許你認為他畫的是什么。但是他給你講述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它融入了自己的創(chuàng)意,以自己的想法,這一點是非常可貴的。既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和成人的關系進了一步。
在課題研究一段時間后,我們也在反復研究《指南》希望從中得到一些啟示,《指南》指出,要“營造溫暖、輕松的心理環(huán)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皫椭變簩W會恰當表達和調控情緒”。結合這兩點教育建議,我們在日常活動中也采取了一些方法進行情緒調節(jié)的干預,并取得了一些效果。
1.體驗成功。例如孩子活動時不是很積極,注意力也不會集中在活動中。但有一次,老師在組織社會活動時,講到農民耕地需要什么?我們的晨晨居然主動舉手回答了問題,我及時表揚了他,并給他貼上了小紅花,他開心極了。這以后,每當講到一些他生活中的經驗他都特別積極、認真聽課。這是一個良性的轉變。
2.賞識激勵。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閃光點,浩浩也有他好的地方。如他樂意幫助老師做生活上的工作,我就以賞識他的語氣對他說:“浩浩,你真是個勤勞的孩子。如果以后你一直聽老師的話,和小朋友好好相處,上課認真舉手,那老師小朋友會更喜歡你。”他點了點頭。
有時候我們的眼中都是調皮,倔強的身影,其實在頑皮的孩子內心中都會有渴望進步和賞識的需求,只有我們不斷地發(fā)現閃光點,讓優(yōu)點的能量擴大,多體驗成功,相信孩子的進步會帶給我們莫大的驚喜。
區(qū)角活動充分提供給幼兒自主探索、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也提供給幼兒實踐的機會,所以我們教師切不可操之過急,而是耐心等待,讓幼兒獲得充分的體驗。
案例:大班益智區(qū)李成相正在玩撲克,吳向前走過來站在他的身邊觀看。
李成相抬頭看著吳向前說:“你到其他地方去玩吧。
”吳向前不理他,自顧自的拿起撲克牌說:“這張牌錯了,方塊5不能排在紅桃6下邊,你不會,讓我來。
”李成相伸手去搶吳向前手中的牌:“這里我在玩,你走開。
”吳向前抱緊雙臂,護著手中的牌說:“你錯了,讓我來。
”“老師……”李成相大聲地喊著,并用求助的眼光看著不遠處一直在觀察他們的我。
我并沒有走過去,只是伸出手指做了個安靜的動作。
李成相見我沒過去,朝著吳向前瞪圓了雙眼,理直氣壯地說:“老師說過的,這個游戲只能一個人玩,你要玩的話等我玩好了再來。
”吳向前看看我,又看看李成相把牌扔在了桌子上,咕噥了一句;“那你玩好了給我玩”便走開去找其他內容玩了……當在活動中遇到問題或發(fā)生沖突時,我時常是多一份觀察,少一份干預,根據沖突程度來決定是否介入。
在案例中可以看出,李成相對教師制定的區(qū)域活動規(guī)則很清楚,如果他請求教師幫忙,而我馬上就去干預,那他就沒有機會幫助同伴明確規(guī)則,認識到自己的不對,更沒有機會利用規(guī)則來保護自己,收斂他人。
在這一過程中,我看似只是一個旁觀者,但事實上是給孩子創(chuàng)設了一個無形的自我體驗的空間,使孩子沖突中獲得一些必要的經驗,或學會保護自己,或學會調節(jié)自己過度的行為,學習以適合的方式與人相處。
試想,如果孩子一發(fā)生爭吵,我就急于以權威的角色替他們作出這樣、那樣的安排,孩子積極的實踐體驗又任何而來?長此以往,只能使孩子養(yǎng)成告狀,依賴成人的習慣,不利于社會性行為的發(fā)展。
由此可見,區(qū)角活動的觀察指導是一種極富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在活動中,我們教師還需根據的活動情況,不斷分析、調整和反思,以便更好的引導在區(qū)角活動中自主探索、體驗、學習和發(fā)展。
源源是我們班上學期轉來的孩子,性格較內向,不善言談。早上入園總是一副不高興的樣子。上課回答問題也不夠積極,總是怯怯的??墒亲詮膮⒓恿耸欣锏倪壿嫻繁荣?,源源變得開心自信了許多,早上入園還沒到門口,就能聽見他大聲的跟老師問好。我跟其媽媽交流最近源源的表現究其原因是因為家長和老師給了孩子展現的平臺,孩子得到了肯定,感受到了成功,所以他自信了,人也變得開朗起來。當孩子有所展現的時候,不管成績如何,都要去鼓勵孩子,引導幼兒正視自己。家長不要以大人的眼光和高要求去苛求孩子達到什么?其實任何事情只要孩子嘗試了,不必去太計較得失與結果,尤其對自尊心特別強的孩子。張云智小朋友在班內歌詠比賽的初選,讓我得到了同樣的體會。他告訴我由于太匆忙媽媽沒給他準備伴奏帶,雖然他知道效果肯定不好,但是他仍然堅信的告訴我和小朋友們:“我不用伴奏也可以唱好歌?!彼脑掞@然有些底氣不足。但是他卻用他小小的聲音將歌曲唱完了。當他下臺時,很多小朋友對他議論紛紛。但是我卻肯定的告訴小朋友,張云智做得很棒,因為他勇敢的站在老師和小朋友們面前展示自己,這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一次挑戰(zhàn),因為以前的云智上課都坐不住,但是現在他能夠在這么多人面前唱歌,這就是進步。我的話一說完,孩子們沒有了聲音,云智也很激動的看著我。我知道他的目光中折射著老師對他的肯定,也堅信他以后會好好表現的決心。幼兒的發(fā)展是有差異的,對孩子的要求不能“齊步走”,而是因人施教,循序漸進。讓每個孩子都來感受成功的喜悅吧,因為成功是一個人永遠勇于向前的催化劑,是自信的源泉。
幼兒的自信心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家長、老師耐心的培養(yǎng),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為他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條件,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快樂十分重要。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幾個“小插曲”,愿和老師們一同分享。一、吃飯中感受成功的喜悅:笑笑是我們班的一位小男孩,聰明活潑自理能力強,唯一的遺憾就是入園就哭,為啥?用父母的話說“不喜歡吃飯,從小就這樣。”為此,早上爸爸打著送,媽媽哭著哄著送。家里也經常為此產生矛盾。了解情況之后。我先跟笑笑父母做好思想工作。早上送來,不管怎樣?直接走,不多說一句話。我們接待之后,也不催笑笑吃早飯,等到中午,他肚子餓時,給他乘上少量的飯菜。并對他說:“笑笑你的肚子一定餓了吧,我都聽見響聲了,這份飯最少了,相信笑笑一定能吃完?!毕诵睦淼念檻],再加之肚子確實餓了,笑笑很快便把飯菜給吃干凈了,于是我故意扯高嗓門對小朋友說:“誰說笑笑不喜歡吃飯,瞧人家吃得多干凈,來老師再獎勵你一塊饅頭?!备惺芰说谝淮纬晒Φ南矏?。笑笑對飯菜慢慢沒有那么大的抵觸了,現在入園的情緒也好了很多。二、繪畫中放手涂鴉:雖然進入中班,但是班內很多孩子的繪畫水平還是停在三到四歲的涂鴉期。更有的孩子一上課就吵:“老師我不會。”這讓我一開始也大傷腦筋。后來在慢慢的教學中,我總結出,不要急于評價孩子未完成的作品,在孩子提出疑義時,及時的表揚“你畫的很好,”及時肯定孩子,給孩子自信,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也能畫出屬于他們的畫。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才,要相信這句話。久了,孩子自然不會再吵“老師我不會了?!比?、生活中鼓勵幼兒自我鍛煉:云智小朋友腸胃不好,經常帶的藥是需要午飯飯前服用的。剛開始時,我怕忘記就對他說:“云智你中午飯前提醒老師給你吃藥好嗎?”其實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他真的記住了。中午我對他進行了肯定,獎勵給他一個小粘貼。接下來幾天可想而知,都是他自己提醒老師給他喂藥的。其他孩子仿佛也受到啟發(fā),紛紛主動記住自己的藥和帶來物品。其實,像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很多,我相信老師們也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雖然孩子們性格特點各有不同,但我相信只要你不吝色你的贊美之言,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我想我們的孩子都會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老師,孫惠生往我身上灑水了!”滿身是水的小不點張景浩哭哭啼啼的向我告狀。我一看,禁不住火冒三丈,這幾天天氣比較冷,水灑在小朋友身上很容易感冒。于是,我氣勢洶洶地喊道:“孫惠生,你過來!”孫惠生聽到我的喊聲,怯生生的走到我的跟前,低著頭不敢看我的眼睛。我一邊給張景浩脫衣服,一邊責問道:“為什么往小朋友身上灑水,小朋友感冒了怎么辦,快給張景浩道歉!”“老師,我…..嗚嗚嗚…..”孫惠生委屈的哭著說。“我什么,還不快道歉!”“張景浩,對不起!”說完哇的一聲大哭起來。看到惠生委屈的樣子,想到自己剛才的樣子后悔極了,是不是自己冤枉了他,更不該不問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對小朋友亂發(fā)火。于是,我緩了緩語氣說道:“好了,別哭了,剛才是老師不對,不應該對你亂發(fā)火。但,你能告訴老師,為什么忘浩浩身上灑水么?”惠生抬起淚汪汪的眼睛,說道:“我想讓他長高!”我的心頭猛地一顫!這幾天,我們兩個老師每天都給班里的盆栽植物澆水,并讓小朋友觀察它們有沒有長高,并告訴小朋友,植物只有喝了水才會長高,沒想到,惠生用在了小不點浩浩的身上,給他灑點水讓他快點長高。多奇妙的想法,多可愛的孩子呀!
幼兒單純,想象力豐富,有時會有一些大人想不到的奇怪想法并付諸行動。我們老師在處理問題時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情緒,多問幾個“為什么”,弄清楚孩子的想法、動機。不然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相信《不斷變換剪紙的方法,讓他體驗成功的喜悅》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教育筆記,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讓幼兒園安靜的游戲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今天的戶外活動,我組織幼兒一起玩了賽龍船的游戲,看孩子們玩的多么愉快呀。他們玩得多么非常高興!只聽到有幾個孩子在喊:“潘老師,你看我們的龍船劃的快不快?”于是我就乘機組織他們進行比賽。先將幼兒分成兩組...
劉墉,著名的暢銷書作家,他同時也是一名成功的父親。 兒子劉軒是哈佛大學博士,小女兒劉倚帆畢業(yè)于美國長春藤盟校哥倫比亞大學。在教育方面,劉墉有著自己獨到而鮮明的“教子“觀。 蜘蛛俠里有一句經典臺詞,相信...
現在處處可見放養(yǎng)型教師,保姆型教師,有的孩子甚至上了大學,生活還不能自理,而今天我要說的是把成功的機會換給孩子。其實孩子都是很喜歡動手的。生活方面有的時候家長們喜歡包辦替代孩子穿衣服,給孩子喂飯,導致...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