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好習慣故事。
每一個小孩都有無限的潛能,家園共育可以讓孩子的潛能更好的激發(fā)出來!家長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及時注意孩子情況,幫助孩子積極健康地成長!那么,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方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如何培養(yǎng)寶寶觀察好習慣?”,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生活案例
10個月的丁丁坐在小推車上,不知道從什么地方找到一根頭發(fā)絲。他立刻對這根頭發(fā)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小家伙用小手捏捏頭發(fā)絲,然后將頭發(fā)絲捏起放嘴里舔舔,拿出來,將其放在小推車面前的擋板上拍打幾下……就這樣,丁丁不斷地重復著這些動作,一副樂在其中的摸樣。在一邊擦拭柜子的丁丁媽猛一回頭,發(fā)現(xiàn)丁丁正往嘴里塞頭發(fā)絲呢。丁丁媽趕緊掰開他的小嘴,將頭發(fā)絲拽出來扔了。丁丁嘴里的頭發(fā)絲被媽媽“搶”走了,立刻不高興地哭鬧起來,那摸樣看起來十分傷心。媽媽十分困惑,一根小小的頭發(fā)絲,他怎么就會喜歡到這種程度呢?
寶貝觀察的習慣與生俱來
只要我們稍微留意,類似丁丁這樣的行為隨時都會發(fā)生在我們的寶貝身上。實際上,這就是寶貝觀察習慣的萌芽。可以說,寶貝觀察的習慣從他一出生就開始養(yǎng)成了,下面這些常見的情景就是最好的說明:
新生兒對人臉有著濃厚的興趣,在他清醒的時候,不管誰的臉湊近他,他都會好奇地看著這張臉。當媽媽的臉靠近寶貝時,他會顯得更為癡迷而充滿熱情。
隨著寶貝的視覺發(fā)育成熟,他對周圍越來越多的事物產(chǎn)生了興趣,因此,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他正盯著某個東西“發(fā)呆”。
當寶貝小手變得越來越靈活之后,他會拿起他喜歡的某個玩具或者小手觸及的其他物品,放在眼前翻過來掉過去地看,并時不時地將這個物品放進嘴里啃啃,在周圍的物體上敲敲,或者將這個東西扔到地上,撿起來,繼續(xù)扔,樂此不疲。
寶貝對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十分敏感,一旦換了新的居住環(huán)境,他可能就會在夜間哭鬧,變得比以往粘人等等。
當身邊突然出現(xiàn)一個陌生人的時候,幾個月的寶貝就會表現(xiàn)出一種緊張感,顯得比較怕生。雖然每個寶貝的表現(xiàn)都不太一樣,但是他們都能通過他的身體語言或者表情敏感地表達出一些信息,讓成人意識到這個陌生人的來臨攪亂了他內(nèi)心的寧靜。
……
所有這些都說明,寶貝對他視力所及的一切都十分敏感??梢哉f,觀察是寶貝賴以生存的一個基本能力,它與生俱來,并不需要我們挖空心思去培養(yǎng)。我們真正需要做的只是保護并且引導他更好地觀察,幫助他保持觀察的習慣而已。
寶貝觀察事物的特別之處
與成人不同,寶貝觀察事物會有他的一些特別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全方位地觀看事物
物體的任何一個側(cè)面對寶貝來說都是非常神奇的,因此,他會好奇地選擇不同的角度去觀看一個物體。這就是為什么當他手里抓到一個玩具的時候,他常常會兩只手不斷地倒過來掉過去地看,相反并不急于以“正確的方式”去玩這個玩具的一個重要原因。通過從不同的側(cè)面觀察他的玩具,周圍的其他物體,他逐漸整合出了他看到的每個物體的特性。經(jīng)過這樣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后,他才能學會不管站在一個什么樣的角度,都能一眼就看出,他眼前的這個物體究竟是什么。
2.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
除了用眼睛看之外,寶貝還有他更多觀察事物的絕招。那就是調(diào)動其他感覺器官的積極性,從視力之外更好地感知事物。因為有這種需求,一旦他手里拿到某個東西,他就不會僅僅停留于去看這個物品了,他還可能會用小嘴去啃一啃,用鼻子聞聞,用小手拍拍,拿起這個物體在其他地方敲敲打打,把這個物體扔到地上等等,通過這種全方面地感知,寶貝才能更好地了解他接觸到的每個物體。
3.對“垃圾”有特別的偏好
如同前面事例中的丁丁一樣,幾乎每個寶貝都對他視野內(nèi)發(fā)現(xiàn)的一切有著濃厚的興趣,連那些在我們看來根本就不值得他去探究的小東西,諸如頭發(fā)絲、小線頭、小碎紙片、一片偶爾飄過來的小樹葉、一根小得不能再小的小樹枝、幾粒細沙、一顆煙頭……他一樣好奇得不行。并且,令很多父母苦惱的是,越是那些看起來不怎么顯眼的臟臟的東西,他們似乎越是有著濃厚的興趣。甚至有的寶貝會在某個階段著迷地收集類似煙頭、花瓣、小石子、枯樹枝一類的小東西,根本就不愿意聽從父母的訓導,固執(zhí)地將這些東西納入囊中,時不時擺出來癡迷地研究一番。而且,他們的雙眼似乎格外銳利,常常是不經(jīng)意間掃視一下就能準確地發(fā)現(xiàn)目標。
幫助寶貝保持觀察習慣的策略
既然寶貝觀察事物的習慣與生俱來,為什么越長大,他們對身邊的很多事物就會變得越來越淡漠,顯得越來越粗心,喪失了觀察的良好習慣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錯誤的教養(yǎng)方式打壓了他們這種觀察的熱情,或者沒有對寶貝觀察的習慣進行科學的引導。那么怎樣才能保持寶貝觀察的好習慣呢?
1.尊重寶貝觀察的心理需求
實際上,像小石子、枯樹枝、沙粒、小線頭一類的小東西都是天然的物品,不會給寶貝的健康帶來特別的危害。相反,尋找這些小東西、玩弄這些小東西還是鍛煉寶貝觀察力非常好的一種方式。比如,當寶貝手里握著一個小石子的時候,他可以觀察到這個石子不同側(cè)面的形狀,它的顏色,質(zhì)地,粗糙度,它在不同光線背景下的反光,它掉落時在地面滾動的情形,掂在手里的重量等等,這諸多的特性都可以被寶貝輕易地觀察到。因此,與其禁止寶貝接觸這些東西,不如將他的小手清洗干凈,尊重他發(fā)現(xiàn)收集這些東西的癖好,滿足他的這種心理需求,這對他觀察習慣的保持會有更為積極的意義。
2.引導寶貝更為細致地觀察
觀察的機會隨時隨地都可以找到。除了尊重寶貝那些特殊的觀察的需求之外,我們也可以引導他更為細致地去觀察一些事物。如果寶貝喜歡撿拾小石子,我們就可以跟隨他的這種興趣,在外出的時候跟他一起去撿拾小石子:“嘿!看看,我撿到一圓圓的小石子呢!你能找到一個比我這顆還小的小石子嗎?”當媽咪和寶貝雙眼對視的時候,不妨來上一句:“哈,我看到你眼睛里有一媽咪呢!你看到媽咪眼睛里有什么嗎?”轉(zhuǎn)動一下身子,你眼睛里的投影也會跟著改變,于是,這項觀察的活動就可以無限地拓展開了。
3.在變化中創(chuàng)造觀察的機會
沒有比看到有變化的事物更令寶貝興奮的了。一根小線頭或者頭發(fā)絲,它可以在我們雙手的作用下變出無數(shù)的形狀和花樣,永遠都不會重樣。因此,當寶貝手里捏著一根小線頭時,難怪他會對這種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東西產(chǎn)生如此濃厚的興趣了。如同寶貝玩線頭或者頭發(fā)絲的游戲一樣,兩個或者多個事物組合起來,給某個事物施加一個作用力,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氣候條件、在運動過程中觀察……許許多多的可能造就了太多觀察的機會。如果總是這樣引導寶貝去觀察,他觀察的動力就不會消失,而他觀察的習慣也會永久保持下去,自然也就不需要我們在他上學之后苦口婆心地勸說他“你要細心點,要認真觀察”之類的話了。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如何培養(yǎng)幼兒生活好習慣
1:是營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環(huán)境。家庭文化體現(xiàn)在家庭成員的價值趨向、道德品格、情感志趣和生活方式中,也體現(xiàn)在家庭環(huán)境建設和衣、食、住、行中。家庭文化環(huán)境對人的習慣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家庭文化同其它方面文化相比,親合力、感染力更強。家庭文化對人的習慣的影響最早、最持久。在家庭文化環(huán)境中,重要的是父母的所做所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言談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2:是從小培養(yǎng)。在生長、發(fā)育期,人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受引導。研究表明,3至12歲是年輕一代形成良好習慣的關(guān)鍵期。12歲后,特別是18歲以后,孩子已形成許多習慣,有舊習慣抗擾,新習慣要扎下根來就困難多了。
3:是不能有例外。為了培養(yǎng)好習慣,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下去,直到新習慣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形成良好的習慣是很不容易的,在形成過程中,常常有相反力量在作祟。如拾金不昧等,只要有一回因私心雜念奪去了孩子好品德的追求,重新做起來就會變得困難了。
4:是要注意實踐和行為指導。習慣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而要躬行實踐。只有不斷地將社會要求、標準轉(zhuǎn)化為個人的需要、準則,并用來支配自己的行動,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果只注重說理教育而忽視實踐,良好的習慣是不會真正形成的。英國有句諺語:行動養(yǎng)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說是就是,要形成好習慣,貴在行動!
5:是從小事抓起。良好的習慣多表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各種細節(jié)小事上。如孩子做事認真的習慣,體現(xiàn)在他不丟三落四,做事有條理,觀察細致等等。有些家長面對這些小事,常常聽之任之,認為“樹大自然直”,這是錯誤的看法。
6:是制定規(guī)范,運用強化機制。在幼兒園,孩子們?yōu)槭裁茨軌蛐纬刹惶羰场⒅笇|西放回原處、準時睡覺等好的行為習慣,原因就在于幼兒園有校嚴格的規(guī)范,有良好的激勵機制。可惜孩子在校的艱險習慣到了家里似乎就“忘”了。其原因,除了孩子的習慣具有不穩(wěn)定的特點外,主要還在于家里家長沒有制定嚴格的規(guī)范。即使有些規(guī)定,但由于父母對子女溺愛、嬌寵心理學的作用,規(guī)定往往難以執(zhí)行,而某項規(guī)定一旦破例,便會前功盡棄,良好的習慣再也難以形成了。父母還必須適當?shù)剡\用表揚與批評、肯定與否定、獎勵與處罰等強化手段。例如孩子做了好事,受到他人的贊揚而繼續(xù)做好事。“做好事”這種行為的增強是由于“他人贊揚”起了強化作用。強化是孩子行為塑造的重要心理機制。
睡眠是人體的生理需要。通過睡眠,人體的大部分器官得到休息。這對于兒童的生長發(fā)育至關(guān)重要。
幼兒睡眠時能量與氧的消耗量小,生長激素分泌增加,有利于生長發(fā)育及腦功能的發(fā)育,睡眠 充足的孩子玩起來精力充沛,情緒愉快,食欲好,長得健康。睡眠不足的孩子就會煩燥易怒,食欲減退,體重增長緩慢,抵抗力低下容易生病。
幼兒每天睡多少時間為合適呢?幼兒年齡越小,所需睡眠時間越長。不同年齡平均睡眠時間為:3-4歲,12個小時;4--5歲11個小時;5--6歲10個小時。
幼兒每天睡眠 一般指兩個時間:一是夜晚一是午睡,夜晚很重要,午睡也很重要。幼兒身體正在發(fā)育之中,自晨至中午,由于參加集體教育活動和各種游戲活動,身體一定很疲勞,午睡尤其需要。飯后需靜養(yǎng),使食物得以消化。午睡有益幼兒身心,午睡時間的長短,應以幼兒的年齡、個性及氣候而變化。一般睡1.5--3小時即可。有時幼兒睡時過長要輕輕喚醒,以免晚上難以入睡。
夜晚睡眠應以8:00--8:30入睡為宜。
睡眠對于幼兒的生長發(fā)育至關(guān)重要,因此家長和老師應幫助幼兒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良好的睡眠習慣應包括:
1.定時起居:每天要按時起床,按時入睡,使 孩子形成條件反射。
2.獨睡小床:用自己的被褥、枕頭。
3.睡前洗漱:盡可能洗澡 ,如沒有條件就洗臉刷牙、洗腳。
4.有正確的睡眠姿勢:頭在被外,最好是右側(cè)臥,身體略彎曲。
當前,由于各種原因,幼兒中存在程度不同,表現(xiàn)各異的一些不好的睡眠習慣 如:
1.咬手帕、被頭,抓物,抱物:
這是孩子的一種心理毛病,開始是由于家長抱在懷念里睡或由于是家長陪睡,孩子過分依戀,醒后發(fā)現(xiàn)家長不在身邊則產(chǎn)生恐懼心理,由于害怕就找一種心理的寄托,如咬東西或抱一件固定的玩具或枕頭,逐漸形成了習慣。
2.下床氣:(醒后發(fā)脾氣)
第一是孩子的一種心理上的毛病,如家長答應陪孩子睡,醒好長一段時間不見家長,孩子則發(fā)怒。第二是由于孩子怕離開父母,怕父母送他到不高興去的地方。如送到帶孩子的人家或因昨天在幼兒園碰到不愉快的事不想去幼兒園而借故發(fā)泄。第三是晚上看電視太遲,睡眠時間不夠而家長急于上班把熟睡中的孩子硬性拉起而引起孩子發(fā)脾氣。
3.開燈睡覺:這是膽小害怕所至。白天聽了鬼怪故事或者看了恐怖電視電影等。
怎樣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呢?
1.要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睡眠 條件和環(huán)境。睡眠環(huán)境要安靜,空氣要清新,被褥要輕軟。
2.有條件的孩子穿睡衣睡覺。睡衣宜選全棉布制做,要寬大,使孩子全身血脈易流通。
3.獨睡一床。這樣很衛(wèi)生,避免父母所呼出的碳酸氣被孩子吸去,同時也養(yǎng)成獨立的生活習慣。
4.孩子們便溺有定所:便盆放在固定地方。夜里要便溺時對年小的孩子、家長,老師要照顧幫助,但不用多說話或輕輕地提醒他一兩句,不可大聲地問想吃東西或想喝水,這樣易造成孩子夜間興奮,睡不著覺,大點的幼兒應自己獨立起來便溺。
5.孩子睡前應有適當?shù)纳⒉剑m當?shù)膴蕵?。在園午睡前老師讓孩子自由結(jié)合去散步,看看美麗的花草,樹木,可愛的小動物。
晚間無論在家或在幼兒園要開展愉快的寬松的娛樂活動。如共用水果,同唱同歌,說說笑話,講講動聽的小動物睡覺的故事,幼兒喜聞樂見的動畫片,安靜的集體游戲等,這樣可使孩子們懷著愉悅的心理,安安穩(wěn)穩(wěn)地進入甜甜的夢鄉(xiāng)。
6.怎樣喊醒孩子呢?由于當今電視的普及,一般孩子都看得很晚才睡覺,由于昨上睡得太遲,早晨起不來,以至早晨叫醒孩子成為家長必修課。為了讓孩子多睡一會兒,往往將時間算的緊緊的,到時就大聲喊叫,研究表明高強度、高頻率地喊叫不僅會損害處于睡眠狀態(tài)的孩子的聽覺系統(tǒng),而且孩子長期被驚醒會場造成生理上的障礙。因為叫聲驚醒了大腦,而其它系統(tǒng)并沒有隨大腦的清醒而活躍起來,這時孩子雖被喊醒但神態(tài)呆滯,反應遲鈍,不愿活動,進餐不香,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則哭鬧不止。
喚起孩子最佳的辦法是:
1.買只充滿童趣的音樂小鬧鐘,讓孩子認知神奇小鐘的奧秘,樂意和鐘交朋友。聽到小鬧鐘的歌聲,就自己起床,早晨孩子高興,一天都有好情緒。
2.讓孩子在輕呼柔摸中醒來,適當提早叫醒孩子的時間,俯首在孩子耳邊,聲音細柔悠長,富于節(jié)奏感,同時輕輕按摩孩子的腰椎和脊椎兩邊,直到把孩子喚醒,輕聲,低頻率地呼叫和按摩,可避免喊叫帶來的危害。
3.對不同的年齡和不同個性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小的孩子要在輕呼柔摸中喚醒。大的孩子聽了小鬧鐘。對使“下床氣”特重的孩子,家長可念著孩子熟悉而又故意念錯的兒歌,引起孩子糾正。此時大人乘勢表揚。
4.在幼兒園午睡或早晨起床鋪,讓廣播室播放幼兒喜愛的音樂,讓孩子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愉快地醒來。老師用表情或動作暗示先醒的孩子起來,未醒的受到音響會自然醒來,同時也可請先醒的幼兒輕聲喚醒身邊的同伴。此種方法不僅使先醒的幼兒更清醒,同時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交往的機會,練習了交往的技能。
未來21世紀是世界各國經(jīng)濟的競爭,是高科技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更是人的素質(zhì)的競爭。體魄健康是人的素質(zhì)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有強健的體魄才能適應高強度的高效率競爭環(huán)境。強健的體魄固然與飲食、鍛煉相關(guān),但其中睡眠卻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現(xiàn)在的孩子是21世紀的棟梁之才,愿我們幼兒園教師和家長認真地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保證每個幼兒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同時還要培養(yǎng)幼兒具有良好的睡眠習慣。
小編有話說:幼兒睡不好覺,特別是難以入睡時,教師要把握下列幾個原則:
(1)不要責怪幼兒,幼兒有了心理刺激,反而不利于入睡,有的甚至還會假裝睡著。
(2)和成年人一樣,兒童的睡眠時間也有個體差異。有的幼兒睡眠時間長,有的幼兒睡眠時間較短,睡眠時間短的幼兒只要第二天精力充沛,不打瞌睡,就說明已有足夠的睡眠。此時,教師可以安排這類幼兒從事一些安靜的活動。
(3)因偶然的因素沒睡好覺,對幼兒也不會有什么危害,教師不要過于緊張,如果幼兒經(jīng)常難以人睡,天天精神委靡不振,教師就要和幼兒一道尋找失眠的原因,幫助幼兒克服睡眠障礙。
為了能使幼兒安靜、順利地入睡,教師可以釆取以下措施:
(1)中午進餐時,不要讓幼兒吃得過飽。
?幼兒睡覺前如果吃了過多的?食物,胃得不到休息,自然睡不著覺。
(2)在幼兒入睡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要提醒幼兒睡前小便,以免因為憋小便而影響休息;要幫助幼兒換上寬松的衣服上床。如果寢室光線太亮可以拉上窗簾,調(diào)暗燈光,以營造安靜的睡眠氣氛。教師也可以放一些輕音樂。幼兒聽到音樂后,要閉上眼睛,安靜下來,這樣逐漸地就能進入夢鄉(xiāng)。
(3)和幼兒共同制定午睡的規(guī)則,引導幼兒遵守大家制定的規(guī)則。
比如,每天午睡時幼兒躺好后,可以給他們幾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小聲地和同?伴交流,時間一到,他們就要躺好,閉上眼睛睡覺。
(4)給幼兒講睡前故事。
有些幼兒睡前喜歡聽故事,他們在家里也是聽著媽媽的故事睡覺的。這類幼兒在小班比較多。對于這類幼兒,在他們躺好后,教師可以給他們講他們喜歡的故事,或播放故事磁帶。教師在講故事或播放故事時要注意將音量慢慢地降低,故事的內(nèi)容節(jié)奏要平緩一些,這樣幼兒聽著聽著就會安靜地睡著了。
(5)逐漸培養(yǎng)幼兒獨自入睡的好習慣。
有些幼兒會自動安靜地人睡,但相當多的幼兒在家中需要家長陪伴在旁或者有安慰物才肯入睡。一開始,可以允許這類幼兒按照自己在家中的習慣午睡,比如,有的幼兒喜歡抱著自己心愛的玩具或小毛巾睡覺,有的幼兒要嗅著小被頭才睡得著。等幼兒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與教師建立了平等、信任的關(guān)系后,教師可以利用“小毛巾借我用用”、“玩具太臟了,給它洗洗澡”等方法,幫助幼兒改正不健康的睡眠方式。
(6)要注意對幼兒的隨時護理。
幼兒在睡眠時,教師要根據(jù)幼兒的情況及季節(jié)為他們調(diào)整被褥。要注意打開氣窗,使室內(nèi)空氣流通,但要避免?風直吹在幼兒身上。
(7)關(guān)注幼兒的身體徤康。
如果發(fā)現(xiàn)幼兒在睡覺的時候有反常的現(xiàn)象,如咬被子或枕巾、臉色和嘴唇比較蒼白、呼吸急促、渾身發(fā)抖等,教師要看看幼兒是不是生病了。如果幼兒生病了,要立即送去就醫(yī)。
總之,教師要釆取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安靜入睡的好習慣。幼兒在身體舒適、心理滿足的情況下,自然會很快地進入夢鄉(xiāng)。
培養(yǎng)好習慣是孩子入學前必須要做好的一項功課,為此,很多父母都很頭疼,不知如何下手。以下是三位網(wǎng)友從學習方面談好習慣是如何養(yǎng)成的,希望讀者能從這些簡短的介紹中借鑒一些可用的經(jīng)驗。
講述人:沉默是金
好習慣:學習
好方法:從恒心和興趣入手
學習好習慣的養(yǎng)成離不開恒心和興趣的培養(yǎng),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
學習好習慣的養(yǎng)成總體上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恒心來培養(yǎng)興趣;另一種是通過興趣來培養(yǎng)恒心。這兩種途徑?jīng)]有好與壞之分,但都需要通過一定的強制性和學習成效的取得來強化其行為習慣,特別是成效的取得有利于恒心和興趣的培養(yǎng)和鞏固。
無恒心的孩子怎樣培養(yǎng)興趣?無興趣的孩子怎樣培養(yǎng)恒心?具體實施時應針對孩子不同的個性,但一蹴而就的想法肯定不現(xiàn)實。對屁股坐不住的小孩,可采用零碎的時間約束其行為,強化其短時的學習成效:一、實施時目標不宜太大,需具體明確,如在5分鐘內(nèi)記10個英語單詞;二、指出問題、毛病,并與小孩探討改正的方法;三、測試學習成效,發(fā)現(xiàn)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四、研討問題的解決方法及最好的途徑;五、適當延長學習時間等。
現(xiàn)在教育最大的毛病就在于大家只看“成效”,而不管取得“成效”的途徑和代價。韓愈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比绻谂囵B(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時,只注重恒心、興趣,或只注重學習成效,那都偏離了學習的主題,學習的主旨應該是“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成效”。在培養(yǎng)學習的好習慣時,應抓住學習的實質(zhì):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及應用能力。同時,家長不能忘記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它能讓孩子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講述人:梧桐樹
好習慣:做作業(yè)
好方法:與孩子一起定計劃
如何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作業(yè)習慣?我結(jié)合自己的切身體會,總結(jié)了幾點經(jīng)驗。
第一,充分依靠孩子。作業(yè)要靠孩子來完成,所以在制訂學習計劃時,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制訂,充分聽取孩子的意見。計劃制訂好以后,如何嚴格執(zhí)行計劃是計劃能否成功的關(guān)鍵,家長要帶頭遵守,不能在孩子已經(jīng)完成計劃的情況下,又節(jié)外生枝,得寸進尺。同時,家長也要督促孩子遵守計劃。當然,這個過程會有反復,剛開始幾天孩子可能還有點新鮮感,會認真遵守,可一段時間后往往會出現(xiàn)厭煩的情緒。這時候家長就要有充分的耐心,計劃要嚴格執(zhí)行下去,挺過這個階段,以后一定會輕松很多。
第二,充分相信孩子。比如說默寫的作業(yè),我從來不監(jiān)督。孩子來告訴我要默寫了,要我去看著他,我就會對他說:“你自己去默寫吧,爸爸媽媽相信你,你一定是誠實的孩子?!边@時,孩子就會有一種被充分信任的感覺,從而激勵孩子認真地誠實地去完成作業(yè)。
第三,充分理解孩子。孩子畢竟是孩子,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制訂學習計劃時,一定要留有余地,要充分地考慮到給孩子玩的時間,只要做好作業(yè),就讓他盡情地玩。有時候,孩子也會拖拉,這時我就會給他講朝三暮四的故事,告訴他反正這點作業(yè)是要做掉的,你拖拖拉拉,是在拖自己玩的時間。剛開始,孩子可能不太理解,但經(jīng)過幾次,就慢慢地懂了,知道做好作業(yè)再玩才能玩得更開心。這樣就會促進孩子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yè),形成良性循環(huán)。
第四,給孩子一個適當?shù)目臻g。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盤旋上升的過程,讓孩子天天有所進步是不現(xiàn)實的,進步和退步交替出現(xiàn)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xiàn)象。給孩子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讓他在這個空間里自由波動,不管進步還是退步。家長只要把握一個向上的趨勢就好了。
講述人:秋水長天
好習慣:閱讀習慣
好方法:和孩子一起讀書
我的孩子上四年級,閱讀習慣比較好。
孩子很喜歡閱讀。在他很小的時候,家中他所能觸及的地方都能找到書。坐在某個位置的時候,就能看到書。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他漸漸想看有字的書,受一個幼兒園老師的啟發(fā),用玩“瞄準射字”的方法,教會他認識了很多字。在上小學之前,他已經(jīng)可以獨立閱讀了。
上學后,我買的書更多了。兒子閱讀的同時,我自己也一直在閱讀。兒子會關(guān)注我看的書,我讀了,他也會來讀,有時還可以探討。如果有的書他不肯讀,而我認為很好,我會找機會講給他聽。閱讀帶給他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知識面比較寬,作文不乏靈氣。第一次寫的一首詩,在學?!鞍啾痹姼璞荣愔羞€拿了個二等獎。讀完郭德綱的相聲,他還開始“創(chuàng)作”相聲。但是我至今痛悔的是,我對他的那次相聲創(chuàng)作是否定的,我認為太差了,我至今還在反省,那是一個孩子最初的寫作沖動,可能會導致他以后寫出優(yōu)秀的作品,但是我卻輕易地否定了,導致他至今還沒有繼續(xù)第二篇相聲,在這里請他原諒媽媽的無知吧!
有句話說:“婚姻的真正價值不是成年人生下了孩子,而是孩子造就了真正的成年人。”我深以為然。感謝我的孩子,讓我在整個過程中學會了反省、學習,擁有了耐心、寬容。我愿和他一起成長……
如何培養(yǎng)寶寶良好睡眠習慣
有不少小朋友也跟著爸爸媽媽一起“貪黑”,三四歲的小朋友也經(jīng)常晚上11時多才睡覺。專家提醒父母注意:自己夜生活的習慣可能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孩子,而孩子保持健康的入睡時間對于他們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22點至凌晨1點不入睡影響生長激素分泌
據(jù)統(tǒng)計,我國0~2歲嬰幼兒每天睡眠時間比美國同齡人平均少1個小時,原因之一是父母鐘情夜生活。有些家庭讓寶寶早睡了,可是大人不注意自己的動作幅度,或房子隔音效果不好,寶寶即使早早躺在床上,仍不能進入睡眠狀態(tài)。
兒童保健科專家指出,22時到次日凌晨1時是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期,若錯過這段時間細胞新陳代謝將受到影響,因此家長應盡量讓孩子在22點前睡覺。
不要拿睡眠指標來衡量孩子
如何對孩子的睡眠進行科學管理也成為很多家長的心頭之惑。有的小朋友每天睡眠總量大約只有10小時,幼兒園安排的午睡常睡不著,這樣的睡眠時間長度達標嗎?
專家指出,睡眠時間有很大的個體差異,一味拿書本上的睡眠指標來要求孩子,反而會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出現(xiàn)行為問題?!叭绻⒆与m然睡得少但精力充沛,注意力和情緒都很穩(wěn)定,生長發(fā)育也不受影響,就說明現(xiàn)有的睡眠時間已經(jīng)足夠。”
要解決寶寶睡覺日夜顛倒這一難題,為寶寶布置一個舒適、安靜的睡眠空間是首要任務。在外在的環(huán)境布置妥當之后,接下來就要看爸媽平日所需下的工夫了。
建議對付日夜顛倒的“夜郎兒”有以下幾個招數(shù):
1.白天盡量讓寶寶玩耍,減少午睡的時間或不要讓寶寶太晚睡午覺。
2.沐浴時間最好改在睡前的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前,如此可使寶寶放松心情,易于入睡。
3.為寶寶制定生活作息表,并確實執(zhí)行。
另外要提醒父母的是,在您要調(diào)整寶寶睡眠時也要注意寶寶是否吃飽了?尿布是否干爽?身體是否有任何不適?再排除這些狀況之后,才能開始為寶寶進行睡眠調(diào)整計劃。
要吃夜奶也是寶寶晚上醒來的原因,因此調(diào)整孩子喝奶的時間。其方法是:
·半夜寶寶吵著要喝奶時,可以用白開水代替牛奶,慢慢戒除寶寶半夜喝奶的習慣。
·將寶寶睡前的奶量增加。
·增加最后一次牛奶的濃度。
父母應該盡量讓寶寶養(yǎng)成晚上10點前入睡的習慣!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如何培養(yǎng)寶寶觀察好習慣?》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好習慣故事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現(xiàn)在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家長對孩子的基本要求,那么怎樣來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呢? 對于早期教育來說,我們要求從小就要注意小兒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問題。當然,對3歲...
睡眠是人體的生理需要。通過睡眠,人體的大部分器官得到休息。這對于兒童的生長發(fā)育至關(guān)重要。 幼兒睡眠時能量與氧的消耗量小,生長激素分泌增加,有利于生長發(fā)育及腦功能的發(fā)育,睡眠充足的孩子玩起來精力充沛,情...
如何培養(yǎng)幼兒生活好習慣 1:是營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環(huán)境。家庭文化體現(xiàn)在家庭成員的價值趨向、道德品格、情感志趣和生活方式中,也體現(xiàn)在家庭環(huán)境建設和衣、食、住、行中。家庭文化環(huán)境對人的習慣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這個話題,很多人說,很多理論講。今天,我在這里不談理論,只講心得。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僅供參考。 一是孩子在家里要有一個“怕”的長輩。我見過很多孩子,家長過于溺愛,天不怕地不怕,要星星家長不敢給...
幼兒姓名:XXX 幼兒性別:男 幼兒年齡:5 情況分析:XXX在我們班是一個比較邋遢的小男孩,行為習慣很不好,特別是在美術(shù)活動中,經(jīng)常弄的桌子、身上很臟,不管畫什么,都是在胡亂畫,對美術(shù)完全沒有興趣。...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