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育隨筆筆記。
眾所周知,如果想要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我們需要對自己的教育學情況和效果進行分析和思考,而教育筆記可以很好的提高自己書面表達能力。有什么值得推薦的優(yōu)秀的教育筆記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隨筆(了解孩子的需求)》,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孩子們升上中班后,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交往的欲望越來越強烈了。無論是上課還是進餐的時候,他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在孩子們不斷的嘈鬧聲中,我們試著去制止,但似乎效果不佳,我們也曾經嘗試放任一次,看孩子們是否有說到自動停止的時候,結果讓我們大失所望。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我們不得不冷靜下來尋思恰當?shù)慕逃椒ā?/p>要尋找適當?shù)慕逃椒ǎ覀兪紫纫私庵邪嗪⒆拥哪挲g特點。翻開久違的《幼兒心理學》,我發(fā)現(xiàn)這么一段話:“中班的孩子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加上身心各方面的發(fā)展,因此顯得非常活潑好動,他們喜歡與人交往、喜歡游戲?!碑斘覀兞私饬撕⒆拥男睦硖攸c后,對于孩子們之前的表現(xiàn),我們會覺得理所當然,我們要做的是怎樣正確地引導孩子,而不再是一味地責備孩子了。
曾幾何時我們因急于布置好教室環(huán)境和制作教玩具而忽略了孩子們的心理需要;又是什么時候腦中只想著自己的工作而敷衍孩子對自己講的貼心話,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們在忙著備課、制作教具、布置環(huán)境的同時,真應該好好地靜下心來聆聽童聲、研讀孩子、走進孩子、支持孩子。只有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基礎上進行的教育才是真正符合孩子需要的教育。
引導
今天林林、星星、超超等幾個孩子又興高采烈地來到了建筑區(qū)。近一周來他們已非常默契,有的搭橋,有的搭建公路,有的搭建停車場……十幾分鐘過去了,孩子們的搭建興趣漸漸減弱了,有的在玩玩具車,有的則東張西望無所事事。
通過一連幾天的觀察,我知道這是因為孩子們受生活經驗的局限,無法將游戲深入下去。我意識到這正是引導孩子拓展游戲內容的好時機。于是,我拿起一輛小汽車放在橋上行駛并故意讓車從橋上掉下去。借此問孩子們車為什么會掉下去,怎樣才能防止車從橋上掉下去。林林靈機一動,順手拿起一根作橋面的長條積木立在橋邊,當作橋的護欄,我表揚他想出了好辦法。然后,我讓他也拿一輛小汽車與我的小汽車在橋面上相向而行,兩車相遇時,孩子們發(fā)現(xiàn)橋面太窄了,林林又趕緊把那根已作護欄的積木放下來作橋面。這時,其他幼兒趕緊去找長條積木,但空手而歸。我問:“橋的護欄是什么樣的?”小超說:“是一根一根豎起來的。”他的話提醒了大家,他們趕緊找來小圓柱體積木搭起了橋的護欄。
在歡聲笑語中孩子們的汽車從橋上駛過,開上了公路,我繼續(xù)和孩子們邊玩邊聊:“哎呀,車多了,很有可能發(fā)生交通堵塞,你們有解決的辦法嗎?”召召建議道:“那咱們就搭一個環(huán)島和一個十字路口吧?!庇谑?,孩子們又忙碌地尋找合適的材料,饒有興趣地繼續(xù)搭建……yJs21.cOM
中班孩子已有一些自主游戲的經驗和選取適合的游戲材料的能力。但由于受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的限制,游戲往往很難深入,這就需要教師選擇適當?shù)臅r機加以引導,并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喚起孩子的生活經驗,使游戲情節(jié)不斷拓展:引導幼兒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循序漸進地啟發(fā)他們挑戰(zhàn)難度更高的搭建活動。
時刻注意自己言行
方楠是這學期剛插到我們班的孩子,對幼兒園的日常規(guī)范什么都不懂,不知道排隊,經常在院子里大小便,還把小朋友的小椅子到處亂搬動……開始時,我們還好言相勸,教她怎么做,但是,時間長了,我們該教的都教了,她卻沒有一點進步。
今天,孩子們正在給星星涂顏色,她把魯穎的書撕壞了,我拿著書大聲的呵斥她說:“你懂不懂事呀?為什么不把自己的書撕壞呢?你把魯穎的書撕壞了,把你的換給她吧”她抬頭看了看我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早晨,晨間活動前,孩子們在玩區(qū)角自選游戲,每個小朋友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玩具,大家都比較安靜而有秩序的玩著。
“老師,老師,陽陽他搶我的玩具!”這時,一個軟軟的聲音傳來。我循聲望去,原來是我們班的“乖乖小公主”琪琪,只見她眼泛淚光,委屈地撅著小嘴,眼睛里傳遞著求救的信息。而她的對面,我們班的“闖禍大王”陽陽漲紅著臉,見我望過來,嘴里結結巴巴地辯解著:“老師,我沒有,老師,不是這樣的……”而他的手里還拿著“罪證”呢,琪琪搭好的花冠有一半在陽陽的手里。人贓俱獲,還想狡辯!這是我看到現(xiàn)場的第一個念頭。但是我覺得不能僅以自己看到的就給事情定性,還是要給孩子一個辯解的機會,于是就按捺性子問道:“陽陽,怎么回事?”陽陽見我沒有直接地斥責他,就連忙說:“我想和她一起玩,可是她不理我,所以我就……”“琪琪,是這樣嗎?”我向琪琪證實。“嗯?!辩麋鬏p輕地點點頭。哦,原來如此。“陽陽,你想跟別人玩是好事,但必須要征得別人的同意,這樣大家都才會喜歡你,和你做朋友的。”陽陽見我沒有批評他,如釋重負的點點頭。我又問琪琪:“琪琪,陽陽跟你說話,你為什么不理他呢?你愿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呢?”而琪琪只是搖了搖頭,繼續(xù)搭她的積木。
這只是一段小風波,我想,在幼兒園里我們每天都會遇到此類孩子之間的小沖突,更多的還有耳邊聽到的孩子之間的“告狀聲”:“老師,他打我!”“老師,他搶我玩具!”“老師,他不跟我玩!”是現(xiàn)在的孩子都太調皮,喜歡攻擊別人,像陽陽這樣,你不跟我玩,我就搶;還是現(xiàn)在的孩子都太嬌貴,不會自己處理問題,只會尋求大人的幫助;甚至還有的孩子根本不跟別人交流,只會自己玩自己的……而我想,造成這些更主要原因是現(xiàn)在的孩子不會與別人交往。
現(xiàn)如今獨生子女的比例越來越大,他們沒有兄弟姐妹可以交流,大多數(shù)時間是在單元房里孤獨地面對電視機、電腦、游戲機,與同伴交往合作的機會非常少。而他們最主要的社會交往就是跟父母、祖輩和老師等成人之間的交往,愛會讓這種交往變成一種不平等的交往。父母長輩的溺愛,會讓孩子變得任性、霸道、以自我為中心,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父母長輩的包辦代替,會讓孩子逐步形成依賴性格,事事都會需求大人的幫助;而父母長輩對孩子的過度保護,也會讓孩子失去更多的與同伴社會交往的機會,會讓孩子的性格更孤僻,喪失與他人交往的能力。孩子們缺少了和同伴之間的平等交往的機會,天真活潑的童心受到了抑制,形成了“自我中心”、“自私”、“暴力”、“孤僻”等性格特征,這極大地影響了孩子今后的發(fā)展。
“學會共處”是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孩子在兒童時代能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善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家長和教師對孩子進行終身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一位成功學專家曾說:"所有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的人際關系非常好。"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這是值得家長和我們教師重視的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國家剛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家庭、幼兒園和社會應共同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設溫暖關愛、平等的家庭和集體生活氛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讓幼兒在積極健康的人際關系中獲得安全感和信任感,發(fā)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及文化熏陶中學會遵守規(guī)則,形成基本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做為我們教師和家長怎樣幫助孩子學會與人相處,與人交往,培養(yǎng)孩子交往能力呢?這是我們迫切需要思考和努力的事。
教育隨筆:用心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孩子之間打打鬧鬧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不僅引來了孩子的哭鬧,更引來家長的埋怨。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只好把孩子們一個個找來,進行類似團結友愛的教育,但一轉眼,類似的毛病又會在他們身上重現(xiàn)。
一天下午,正在室內自由活動的郝澤林,一個人在活動室里擺開陣勢,似乎在向別的小朋友挑戰(zhàn)。我靈機一動,何不利用這段時間來一個武術表演?我示意孩子們安靜下來,告訴他們將要進行的活動,孩子們一個個面面相覷,似乎不太相信我的話。我非常誠懇的告訴他們:你們不是很喜歡看武打電視嗎?你們不是很喜歡練武功嗎?今天,咱們來比試一下看誰表演的最好。孩子們都積極的參與了活動?;顒咏Y束后,我告訴他們:你們表演得不錯,但千萬不能用學來的武功欺負小朋友,今后我們還進行這樣的活動。孩子們紛紛表示贊成。從此,孩子們類似這樣的糾紛明顯減少了。
從這里可以看出,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愛好,也會有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同時,相對于成人來說,孩子也是一個精力旺盛的個體,很多時候他們也需要發(fā)泄,教師應該為他們搭建一個平臺,給他們提供宣泄情緒表現(xiàn)自我的空間,有利于孩子發(fā)泄自己內心的不愉快。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們的工作就是照看、愛護、關心每一個幼兒,陪他們長大,理解他們的想法。其實做一名幼兒工作者,責任重大,既要對他們生活上照料,還要對他們心理上給予幫助,所以作為老師,真的很不容易。
霖霖小朋友是個活潑好動,懂禮貌的好孩子,每天都會蹦蹦跳跳來到我的面前和我打招呼問好,長得很帥氣。可是,這樣調皮的霖霖,經常給老師惹麻煩,出亂子,讓老師都頭痛不已。因為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小朋友“打小報告”的事情比較多。
比如,他在搭建區(qū)玩玩具好好的,突然又跑到美工區(qū)搗亂,美工區(qū)的工具弄亂了,有的小朋友就會告訴老師,別人正在玩的東西,他趁人家不注意,偷偷拿走,小朋友發(fā)現(xiàn)告訴老師。當老師及時趕過去時,就見他的手、牙齒早就在別個小朋友的手上留下蹤跡,他還喜歡打小朋友,遇上特別愛打架的小朋友,他們倆早就打的不亦樂乎,眼看自己要吃虧了,霖霖就放聲大哭等著老師“救援”他。
在老師眼里他有點不合群,任性,什么東西只要經過他的手里別人都奪不走,喜歡霸占玩具,遇到別人拿他的玩具,他就打小朋友,老師批評他以后,他不是把鞋子踢飛,就是把玩具全都摔到地上,再不是就在那打旁邊小朋友,有時候他還因為受批評,尿過幾回褲子呢。和他的媽媽交流過,說是從小被老人寵壞了,希望老師幫忙改掉壞習慣。有幾次還以為是受批評嚇得尿褲子了,經過觀察,才知道那是他在“抗議”,故意尿濕褲子,有點小叛逆......
通過霖霖身上發(fā)生的事情,我也反思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和一些小細節(jié)。霖霖的所作所為只是想引起小朋友的注意,得到老師的注意,他想成為人們心中的焦點,只是用的方式不對。我想只要多用心去引導,多給孩子表現(xiàn)的機會,他心里得到滿足就會慢慢改變自己的行為,而且表現(xiàn)的越來越好。有的時候還要適時的表揚和鼓勵他,讓他覺得自豪,那樣他的“小叛逆”現(xiàn)象就會少許多....
游戲是學前兒童學習的主要方式,角色游戲是他們最喜歡的獨特的游戲形式,通過角色扮演、角色模仿可以提高幼兒對自然、社會的了解,特別是對與其生活相關的成人職業(yè)的觀察與了解,促進幼兒的社會性、交流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學習品質、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本次教研我們老師結合班級區(qū)角游戲分析問題,從角色游戲的功能定位、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與材料提供、指導方式、交流與分享和分析評價五個方面對角色游戲進行了分析與討論。特別針對以下兩個問題跟老師進行了討論:
幼兒園角色游戲的現(xiàn)狀:
1.角色游戲場面大,幼兒持續(xù)的興趣不長。
2.各區(qū)域中的角色受歡迎程度落差較大。
3.孩子的角色意識不明確,不強烈。
4.活動結束后材料無法正確歸類歸位。
5.無法對幼兒的活動進行評價。
6.幼兒的知識經驗不夠,導致游戲的枯燥,缺乏整體趣味性。
采取的措施:
1.在角色游戲開展前要先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并制定游戲規(guī)則。
2.學習幼兒分工合作,互相協(xié)商分配和扮演游戲的角色
3.在游戲的過程中要善于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并針對不同情況,適時進行個別教育和引導。
4.通過"問題"和"討論"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促進游戲情節(jié)深入開展
5.當幼兒對游戲失去興趣時,老師要及時幫助幼兒拓展思路,深化游戲主題,提高幼兒游戲的積極性。
6.在游戲結束時,應與幼兒共同來評價本次游戲的開展情況。
錢孝杰喜歡玩水,常常有事沒事就去盥洗室玩水,弄得渾身濕淋淋的,為這沒少挨我的批評。
好幾次我親眼看到,也有時聽到保育員老師向我反映:他去玩沖廁的水籠頭,讓水嘩嘩流。我忙叮囑保育員老師:以后看到他再去玩沖廁開關,一定要嚴厲批評他,我也叮囑他不能再去玩沖廁開關了。
可有一次我親身經歷了孩子開沖廁開關并了解真相后,才發(fā)現(xiàn)他并不是在玩水,而是好心辦壞事。
那天剛好我值班,剛巡視到衛(wèi)生間時,從窗口看到一個小小的身影在沖廁開關旁,我第一個反映:“他又在玩水了?”沖進一看,果然是他,他一打開水籠頭,一扭身就想跑,正好被我逮個正著。我黑著臉問:“我不是告訴你不能玩沖廁開關了嗎?怎么不聽話?”我邊說邊關了水籠頭?!皫艹粢?。”他看我仍黑著臉,又說了句“尿尿要沖水呀。”哦!聯(lián)想在平時,我總是要求幼兒小便完要沖廁所的,要不廁所很臭,而他也總是很自覺地壓下沖水開關.但他不知道幼兒園的開關開完不會自己停的,再加上老師的批評,所以壓下沖水開關完就想溜,造成了水嘩嘩流。針對這一情況,我引導他看“幼兒園的沖廁開關是阿姨在用的,開關開了還要再關.
針對這一案例,反觀我們平時的教育,我們在批評孩子時,不也常常是就事論事嗎?而很少去深入了解孩子做出這一行動背后的真正動機,只是想當然地設想了他的動機,然后去進行教育,其實不然,有時孩子是由于好心辦壞事的。我們只有深入地了解孩子做出這一行動背后的真正動機,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教育,才能真正讓孩子心服口服。
幼兒們有時會做出一些讓我們覺得棘手的或困惑的行為。我們可能偶爾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娃老是捏她哥哥的鼻子?”,“為什么娃把零食放在自己的頭上?”,“為什么把娃獨自留在房間里時,她會大哭?”等等。
乍一看,小孩們的行為簡直是莫名其妙!但是,仔細想想,所有的行為都是溝通。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記錄和分析孩子的行為,來了解他們想要“告訴”我們什么。今天我們想給大家分享一些經驗,這樣我們大家都可以嘗試用專業(yè)的角度來觀察孩子們的行為了。
觀察中尋找規(guī)律。
任何一次又一次發(fā)生的行為都是有原因的。如果我們能在重復的行為中找到規(guī)律,我們就可以弄清楚如何解決它。
首先,讓我們簡單地寫下發(fā)生了什么。例如,當我們看到孩子多次把巧克力豆豆放進鼻子里以后,我們可以拿出一張紙,把這個行為寫下來。也許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會覺得這樣的記錄方式怪怪的。但是我們每天都要處理很多事情,有時候我們的記憶可能會讓我們忽略掉一些有用的細節(jié)。因此,簡單地記下所發(fā)生的事情,可以幫助我們看到那些不容易被注意到的規(guī)律。
不論有多么棘手的行為,只要開始寫下來就行了。到最后,我們可能會驚訝于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因此,當我們被孩子富有挑戰(zhàn)性的行為所困時,把它寫下來,連同之前以及之后發(fā)生的事情。當我們找到一個規(guī)律,我們就可以嘗試調整或改變它。這些觀察和筆記可以讓我們了解孩子們在想什么,然后事情就會變得簡單一些了。
晨晨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幼兒,很多事情都知道,但是很任性。他的依賴性很大,在很多自己能夠做的事情他希望成人能夠幫助他,希望能夠有一個老師一直陪伴著他。他的適應能力不是很強,缺乏安全感,分離焦慮比較嚴重,社會交往能力不強,在集體中不喜歡主動的和小朋友交往。
在和家長溝通過程中,我了解到晨晨小朋友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在家里比較受寵,走路要抱著,吃飯要喂,連喝水都要家長喂到嘴邊,遇到一點不如意的事情就通過哭鬧來滿足。家長的包辦過多導致晨晨小朋友的大肌肉和小肌肉的力量不強、靈活性不夠,所以在集體活動中,他都盡量離其他小朋友有一定距離,因為其他小朋友不小心輕輕撞一下他,他就會倒,所以他對集體的活動,特別是戶外體育鍛煉不是十分熱衷,十分依賴老師,希望老師能夠拉著他或者扶著他。同時他又十分的任性,當意愿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通過哭來表達。久而久之,他養(yǎng)成了事事依賴成人的習慣,對于自己沒有嘗試過的事物總帶著排斥的心理,他總說“我不會,你幫我”,沒有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面對晨晨的情況,我們要爭取到家長的配合,家園共育。我們首先請家長不要太過溺愛,幼兒由于個性、氣質、環(huán)境的不同,交往的水平也各不相同。在理解孩子的各種行為的基礎上,針對幼兒現(xiàn)有情況及時鼓勵、調整教育方法,盡快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其次,要求家長對幼兒點滴進步及時表揚,通過對積極行為的及時肯定與表揚,強化其好的表現(xiàn),刺激他向好的方向發(fā)展。最后,請家長在孩子冷靜的情況下用平常的口吻聊聊幼兒園的優(yōu)點,讓幼兒對幼兒園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慢慢的接受幼兒園,喜歡幼兒園,喜歡老師和小伙伴。
在班級里,我們努力營造溫暖安全快樂的氛圍,讓他喜歡上幼兒園、喜歡老師、小朋友,針對他愛聽故事的特點,經常向他講述奇妙、有趣的故事。在一日生活中,多關注他,當他嘗試一項新的事物或者成功的做到一件事情的時候,及時的給予鼓勵。通過經??隙?、表揚的方式及時鼓勵他,使他獲得自信。
在這一學期里,晨晨的進步還是很大的,早上來園的時候能夠自己走進教室,不哭不鬧,自理能力有所提高,能自己吃飯、自己脫褲子、自己穿脫鞋子,等等。在幼兒園里每天都能見到他開心的笑容。
姍姍是中班上學期轉來的,說著一口好聽的普通話,各方面能力都很強,做什么事情都又快又好。她能和大家友好相處,從不因為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而驕傲自滿。姍姍媽媽說.姍姍在家里也很能干,能把碗洗得很干凈。由此看來,老師和家長對姍姍的表現(xiàn)都很滿意。
再細想,我發(fā)現(xiàn)姍姍確實沒有太要好的朋友。她獨立能力強,這使她很少有機會與別人合作,更不需要別人的幫助。姍姍雖然并不內向,但缺乏主動性。在幼兒自由游戲的時候,她很少主動地去尋找玩伴,常常一個人靜靜地在一邊玩。她沒有真正融入同伴中,所以她會覺得自己是孤獨的、沒用的,她缺少的正是同伴的認同。怎樣讓姍姍真正快樂起來呢?首先,我經常請姍姍當小助手,讓她發(fā)揮橋梁作用,幫老師收發(fā)物品、維持班級秩序,幫助同伴解決困難,使她在與同伴的接觸、交流中獲取快樂。其次,我鼓勵她主動找朋友一起游戲,而我也適時在游戲中“穿針引線”,讓她主動和同伴溝通。
姍姍越來越活潑了,笑容時常蕩漾在臉上,回到家也喜歡把幼兒園的事告訴媽媽,她真的變快樂了。
通常,教師和家長較多地關注孩子在幼兒園里表現(xiàn)好不好,能力強不強,而很少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只有情感得到滿足的孩子才會真正快樂,才能以更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生活和學習。為此,教師要細心觀察、體會,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并給予適時、適當?shù)囊龑А?p>相信《幼兒園中班隨筆(了解孩子的需求)》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教育筆記,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中班教育隨筆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導讀:家長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適時給以引導和幫助,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0到3歲的寶寶除了在生理上滿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規(guī)律,環(huán)境清潔衛(wèi)生以外,還要滿足心理上的需求。那么,這些年幼的寶寶在想些什么...
早晨,晨間活動前,孩子們在玩區(qū)角自選游戲,每個小朋友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玩具,大家都比較安靜而有秩序的玩著。 “老師,老師,陽陽他搶我的玩具!”這時,一個軟軟的聲音傳來。我循聲望去,原來是我們班的“乖乖...
教育隨筆:用心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孩子之間打打鬧鬧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不僅引來了孩子的哭鬧,更引來家長的埋怨。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只好把孩子們一個個找來,進行類似團結友愛的教育,但一轉眼,類似的毛病又會...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們的工作就是照看、愛護、關心每一個幼兒,陪他們長大,理解他們的想法。其實做一名幼兒工作者,責任重大,既要對他們生活上照料,還要對他們心理上給予幫助,所以作為老師,真的很不容易。 ...
游戲是學前兒童學習的主要方式,角色游戲是他們最喜歡的獨特的游戲形式,通過角色扮演、角色模仿可以提高幼兒對自然、社會的了解,特別是對與其生活相關的成人職業(yè)的觀察與了解,促進幼兒的社會性、交流能力、動手操...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