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筆記。
我們要做孩子的朋友,幫助孩子在學(xué)習(xí)中成長!家長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并使其積極健康快樂地成長!那么,家園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教育界曾經(jīng)有一個課題是:“你的孩子,如果被別的孩子打了,你會教育孩子怎么辦?”
辯論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四個觀點:
1.用合適的方式告訴長輩。
2.要盡量避免正面沖突。
3.如果不是什么大事,則要懂得吃虧。
4.打回去啊。
從前,我對這個課題一直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因為許多年前,我還沒有孩子,人生的重心,就是一個人的成長。我也不會想到,多年之后,當(dāng)我自己遇到“孩子被打”后,孩子自己的反應(yīng),會顯得如此寬容和理解。
前些日子,和女兒去游樂園玩。周末的游樂場就像一個巨大的澡堂,每個人都自顧自,似乎沒什么交集。
女兒很喜歡去游樂場,三歲了,孩子多的地方,似乎總是感覺有了自己的小世界。
忽然間,一個男孩沖了過來,奪女兒手中的玩具,并狠狠地用手打了女兒的臉。我為什么覺得這是狠的,因為女兒的臉一下子撇了過去。
女兒沒有哭,她比我的反應(yīng)更加決斷和直接,她伸手打了那個小男孩,打在了那個男孩子的手臂。
男孩子開始大哭,我和女兒站在原地。女兒還是會膽小,不停地往我身上湊。但她知道,我從來不隨意批評她,犯錯需要承擔(dān)責(zé)任,女兒并不是主要的過錯一方。
男孩撒潑打滾躺在地上。我和女兒站在一邊。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孩子。我一直覺得,每一個孩子的模樣,就是原生家庭的教養(yǎng)。那種深刻地印記,是逃也逃不掉的。
他的母親跑了過來,抱著兒子說,是不是妹妹打了你,是不是妹妹打了你。那鏡頭,我恍惚間覺得自己在看電視劇。
男孩子自然忘了自己伸手先打了我的女兒,只說“妹妹打我”。他的母親一邊斜著眼,一邊惡狠狠地對我說:你得讓你女兒道歉。
而她似乎并沒有看到,女兒臉上還有她兒子的淺淺的掌印。
我覺得我有必要告訴她,這個事情的過程:
一、你兒子先打了我女兒,而且打在臉上,你兒子手上的玩具就是從我女兒手上奪來的。
二、我女兒臉上還有你兒子的手印,你可以仔細(xì)看。
三、你兒子向我女兒道歉的話,我女兒也可以向你兒子道歉。
那個家長斜了我一眼,抱著兒子就走。
女兒看起來很高興,這個大大咧咧的孩子啊,第一次摟著我又親又抱。我知道,女兒喜歡我的決定。
說真的,這些年看到很多“孩子傷害孩子”的新聞:
1.2015年,某個小學(xué)生因為被同桌欺負(fù),同桌經(jīng)常用筆戳她的手臂,還各種侮辱她,導(dǎo)致神經(jīng)衰弱,不敢上學(xué),最后嚴(yán)重到一聽說上學(xué),就渾身發(fā)抖。欺負(fù)她的那個學(xué)生家長是學(xué)校的一個老師,所以班主任并沒有對欺負(fù)的同學(xué)做出任何處理,聽之任之,一直到這件事被媒體爆出,才對欺負(fù)的同學(xué)進行管教。
2.2015年,“高中女生遭同學(xué)輪番施暴不敢吱聲”視頻傳在網(wǎng)上引發(fā)熱議,畫面中,那個女生不斷地被扇耳光,卻一聲不吭。
我一直覺得,性格的所有線索都可以追溯至童年。凱瑟琳·凱利-萊內(nèi)曾經(jīng)有一句話是,為什么童年的記憶特別真切,那是因為它們是最初的人生體驗,帶著某種特殊的味道。一個人長大后的樣子,或多或少是童年許多個瞬間堆積而成的。這件華麗的袍子充滿著時間的虱子,它們牢牢地抓著,怎么也甩不掉。
我常常在想一句話:不傷人是一種教養(yǎng),但不被別人傷害是一種氣場。而這一點,或許從孩子開始面對這個世界,就開始需要讓他知道了。
我婆婆曾經(jīng)很奇怪的問我:在別人打了女兒之后,看到女兒沖過去還擊,也從不把她拉回來。
我說,我相信一個孩子的判斷。而事實也證明,在孩子的心中,永遠(yuǎn)是愛憎分明的,他們對愛她的人充滿著好感,對傷害她的人會回?fù)?。而這又是人最初也最珍貴的棱角。
我一直不贊成從前的教育方式,對別人的傷害要忍讓,甚至要以德報怨,因為我覺得被傷害后不反抗,會讓孩子漸漸失去對這個世界最初的好惡的判斷,讓傷害的人知道自己不可以隨意被傷害,其實就是一種本能。
所以,
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尊重精神和肉體的第一意愿,不害怕地反抗;
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披好你的鎧甲,讓他們無處可攻;
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也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讓人得逞,但也不讓人太傷。
不進一寸,也不失一毫,我始終覺得,這個世界從來是有經(jīng)緯度的,不會因為你的忍讓而縮水,也不會因為你的強悍而膨脹,你要懂得游刃有余最好的方式是,內(nèi)心柔軟而有原則,身披鎧甲而有溫度。
孩子,做一個勇敢而溫暖的孩子,不暖到燙傷自己,也不冷到凍傷身體,如果有人打你,就勇敢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回?fù)?。你的回?fù)粼綌S地有聲,你的未來更充滿坦途。
沒有人可以照顧你一生,而你要學(xué)會愛著自己,從現(xiàn)在開始。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孩子如果有以下3點表現(xiàn)典型是缺愛
航航生活在一個離異的重組家庭里,他被判給了爸爸,但是他爸爸又重新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并且有了一個小寶寶,所以他平時都是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偶爾會回來看他。
在平時他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時候,都特別的乖巧,能夠自己按時起床去學(xué)校,但是只要他爸爸一回來看他,他就會很任性。晚上要和爸爸一起睡,第二天還會賴床,讓爸爸給他穿襪子,會在爸爸面前撒嬌,想爸爸對他多一點關(guān)愛。
其實他就是缺乏父母的愛,本身就缺母愛,這父愛爸爸還又有了一個小寶寶,把他的父愛又分走了一大半。所以在爸爸回來的時候,他就會做一些無理取鬧的事情,讓爸爸對他多一點的關(guān)愛。
他知道爸爸陪他的時間不多,所以他希望爸爸能夠多照顧他自己的情緒,能夠多陪陪他。一般孩子有幾下以下表現(xiàn)就說明孩子缺愛。
過于懂事,在外不自信
一些孩子是特別的懂事,想要做好每一件事,能夠贏得他人的贊許,這樣的孩子內(nèi)心是缺乏安全感的,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吸引到別人的注意力,但往往這些還是在外面是比較自卑的,因為孩子內(nèi)心是缺愛的,導(dǎo)致他內(nèi)心的缺失。
孩子頑皮是孩子的天性,偶爾的調(diào)皮氣人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是完美的小大人那則是缺愛。
太過于看重他人的看法
一些孩子很在意別人對他自己的看法,他在人前都會小心翼翼的,很會察言觀色,注意到別人的神情,別人一皺眉,他會趕緊不說話,乖乖的站在一邊低著頭。這樣的孩子活得太累了,內(nèi)心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生怕別人不喜歡自己。
察言觀色雖是個褒義詞,但是用在這些孩子身上,恰恰說明了孩子會察言觀色說明孩子內(nèi)心有恐懼感,缺乏真正的安全感,缺乏關(guān)愛。
愛啃手指頭
不少孩子都有啃手指的習(xí)慣,根據(jù)心理學(xué)家測驗,小孩子啃手指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xiàn),平時寶媽們要多注意孩子有沒有啃手指的行為,如果有要及時的改正,并多給孩子一些關(guān)愛,不要讓他自己一個人長時間的呆著。
如果孩子出現(xiàn)以上幾個表現(xiàn),家長要多多留意孩子,在平時給孩子多一些關(guān)愛照顧,要多注意孩子情緒上的變化,哪怕工作再忙,也要記得回家后給孩子做一些互動,或者給孩子一個擁抱,說媽媽今天好想他,你要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是愛他的,這樣也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你家孩子有這些表現(xiàn)嗎?
為什么說是基本都是我自己帶呢?因為婆婆基本不管孩子的事兒,吃喝拉撒是我,帶孩子出去玩兒、曬太陽是我,給孩子洗澡也是我一個人,婆婆基本沒進過我給女兒洗澡的衛(wèi)生間。婆婆一來就宣布,她不會幫忙給孩子洗澡,怕衛(wèi)生間太悶;她不會帶孩子睡覺,帶著孩子睡不好。這些我都沒意見,孩子是我自己的,我沒有權(quán)利要求別人幫我做什么,即使是孩子的奶奶,我的婆婆。
那時候我們住在三樓,沒有電梯,我都是連孩子帶車一起搬下樓再一起搬上樓。就是那幾個月,我兩個手腕都是腱鞘炎,腱鞘炎一直到我上班以后好長時間才好。還有一陣子半夜起來,十個手指都伸不直,鉆心的疼。朋友說是沾涼水太早了。我也曾經(jīng)抱怨過,有一次還因為孩子和婆婆吵了一架。原因是孩子不知道為什么一直大哭不止,可是婆婆卻一直堅持到看完股評(婆婆以前炒股),才來看孩子怎么了。我很傷心,也很失望,我知道我指不上任何人。
好在,我的婆婆是個不記仇的人,我也是不記事兒的人,我們兩個吵完了,事情也就過去了。后來,我們依舊很愉快地相處,很親密的一家人。
后來,7個月以后,我上班了,白天帶孩子的任務(wù)自然就落到了婆婆的身上。我中午從食堂買完飯帶回家給婆婆和女兒吃。所以從那時候起,女兒基本就和我一起吃食堂。有時候我從食堂買的飯實在沒有什么可給孩子吃的,婆婆也會給女兒煮點面條、包餃子吃。我知道白天婆婆帶孩子很辛苦,所以,在孩子吃的方面,我也不能要求精致,只要保證女兒能夠吃飽就好了。也因此,孩子2歲5個月的時候,為了解放婆婆,也為了孩子能夠吃得好些,規(guī)律些,我送女兒去了幼兒園。
所以,我贊成這樣的觀點:婆婆能幫忙最好,不愿意幫忙也不能強求。因為老人畢竟有老人的生活,老人也有老人的喜好,我們要尊重他們的選擇,因為孩子畢竟是我們自己的。
但是,如果讓我重新選擇的話,我可能會選擇全職回家?guī)Ш⒆印:⒆幼畛醯膸啄旰軐氋F也很關(guān)鍵。因為我的婆婆是自由慣了的人,讓她在家?guī)Ш⒆哟_實難為她。她并不喜歡帶孩子,但是因為確實沒有別人能夠幫忙帶孩子了,所以,婆婆放棄了她的股票,留在在家?guī)臀覀儙Ш⒆?。在這點兒上,我很感激婆婆。
也因此,我上班以后,放棄了很多的東西,我不能出差,更不能在外面住。凡是需要在外面住的,能帶著孩子我肯定會帶著,不能帶孩子我就不去了或者是不能去了,家里人不批準(zhǔn),孩子也不批準(zhǔn)。現(xiàn)在的工作對我來說,就是雞肋,沒有多大發(fā)展,但是能夠養(yǎng)活我和閨女。也因此,我是事業(yè)沒干出個樣子,孩子也沒有全心全意的付出,感覺有點兒難過。因為,有時候工作忙起來,累得要死,回家還要把百分之百的時間都交給孩子,孩子睡覺了才能加班,真的特別煩躁,煩躁了就容易發(fā)火,而且經(jīng)常把火發(fā)到最無辜的孩子身上。有時候想想,既然這樣,真的不如當(dāng)年就直接辭職,請個保姆幫忙,是最好的組合,自己不至于太累,還能和孩子相處地更加和睦些。
所以,如果家里的老人真的不是非常喜歡帶孩子,還是媽媽自己帶好,既減少了婆媳間的矛盾,也增進了和孩子的感情。我認(rèn)為帶孩子最理想的方式是媽媽+保姆。媽媽全心全意照顧孩子,保姆幫忙做家事,最好!這樣,媽媽不太累,也就能夠和孩子更加愉快地相處。平時還有時間帶孩子多出去走走,真的挺好!
在校園里被同學(xué)欺負(fù)甚至毆打,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只要在百度上搜索“校園暴力”,就能看見許多觸目驚心的案例。
那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被同學(xué)打是否應(yīng)該還手?這個問題應(yīng)該對于大部分的家長都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有禮貌、有教養(yǎng)的人,不希望灌輸他們以牙還牙的思想。另一方面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被欺負(fù)的對象。
表弟小時候比較羸弱,所以在學(xué)校偶爾會被同學(xué)欺負(fù)和毆打。
當(dāng)一個孩子面臨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會如何反應(yīng)?性格比較軟弱的會選擇連家長都不說自己默默的承受。性格不那么軟弱的則會選擇告訴老師或家長。
當(dāng)選擇告訴老師之后,通常老師會讓打人的學(xué)生給被欺負(fù)的孩子道個歉,頂多找打人學(xué)生的家長,然后就此完事,頗有一種清官難斷家務(wù)事的無奈。有人會覺得老師不夠負(fù)責(zé)任,但是站在老師的角度也很難做得更多,畢竟雙方都是未懂事的小孩。但是通常打人的孩子并不會就此收斂,甚至?xí)儽炯訁柕钠圬?fù)受害者。而受害者在得知這樣做無效之后可能就再也不會報告老師而是選擇忍氣吞聲。
當(dāng)選擇告訴家長,應(yīng)該是比較有效的法子。但是畢竟家長沒辦法時刻陪伴在孩子身邊,沒辦法給出全天候的貼身保護。
那么這個時候你會選擇教育孩子,讓孩子還手打回去嗎?
再講一個故事,小時候經(jīng)常是自己搭公車上下學(xué)。經(jīng)常會被一個跟我同年級的胖子欺負(fù)。雖然同齡,但是身高體重都完全不是一個量級,于是許多時候選擇忍氣吞聲。但是忍氣吞聲從來就不是對付“惡人”的好法子。這在他們眼中是一種變相的鼓勵。因為他們知道了欺負(fù)你并不用付出多大的代價,反正你也會老老實實的不敢反抗。
直到有一天,當(dāng)時剛好心情不佳,再加上胖子越來越過分了。當(dāng)時純粹是很沖動的跟著他在他下車的站下了車,然后一邊哭一邊追著胖子打,無論他怎么跑都緊追不舍,后來胖子也被嚇哭了。從此之后,在公車上還是會經(jīng)常遇到他,只不過沒再被欺負(fù)過。
講這個故事,并不是想表達(dá)應(yīng)該給孩子灌輸“暴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理念。而是身為父母,無法時刻都陪伴著自己的孩子。當(dāng)孩子遇到被欺負(fù)的問題時,不是大人眼里小孩鬧著玩這么簡單,可能甚至?xí)o他們留下陰影。因此除了我們看重的品質(zhì)例如禮貌、謙遜之外,還得教會他們怎樣在特殊的情況下學(xué)會保護自己,培養(yǎng)他們的勇氣。不隨便動手打人,確實是小孩子的優(yōu)點。但這個優(yōu)點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敢于出手。
我看電影的時候,偶爾會碰到這樣的小孩,在電影開始后,靜坐一會兒就坐不住了,開始滿場亂跑。而做父母的呢,也不出聲制止,就任由孩子在電影院吵鬧,蹦跶。
同學(xué)給我講過她遇到的一件事情,她十二歲生日的時候,同學(xué)朋友送了很多禮物。有朋友送了一個花生的音樂盒,精致漂亮極了。剛拆開,被一起來的表妹看到了,5歲的她很喜歡,就直接張口問她要。同學(xué)不是很樂意,怎么說也是朋友送的禮物。可是她不給,表妹就又哭又鬧,有趣的是同學(xué)媽媽的態(tài)度,她很大度,很寬容地直接把禮物送給了表妹。理由是她那么多禮物呢,送一個給表妹又無妨。
肯定有人會不以為然,理由也能找出一大堆,“孩子淘氣是天性啊,活潑點才惹人愛?!薄坝H戚家的小孩,給她又怎么了”……
家長們對于孩子的態(tài)度總是寬容的,心軟的。他們理直氣壯地說:”他還小,不懂事,你就讓讓他。“
所以,小就成了天然的護身符,自帶有理光環(huán)(我小我有理),就可以不懂事,就可以被原諒。
真的是這樣嗎?
孩子小,愛玩,愛鬧是天性,但也因為小,他們對于是非對錯,并沒有成人那么清楚明白。他們會憑著天真的本性做事,沒有父母的引導(dǎo)教育,這些本性導(dǎo)致的后果,有些在成人眼里無傷大雅,如電影院里跑跑,拿走姐姐的禮物……有些則可能導(dǎo)致很嚴(yán)重的傷害。
新聞中曾經(jīng)報道過一件事:因嫌樓外施工的電鉆聲太吵,正在8樓屋內(nèi)看動畫片的10歲男孩,一氣之下用小刀將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繩割斷,致使其懸在半空動彈不得,經(jīng)消防大隊緊急出動后才將人安全救下。面對警方的詢問,小孩說,“我當(dāng)時在看《喜羊羊》,外面鉆機打墻的聲音太吵,我就用刀子把繩子割斷了?!备兜氖聝哼€在后面,孩子的爸爸在賠償?shù)臅r候,只賠了一!條!安!全!繩!
呵呵!別再拿“小”說事兒了,每個熊孩子的背后必然站著一個熊家長。他們的熊行為,都是家長放任的結(jié)果。
有個很舊的故事
一個母親在網(wǎng)上發(fā)帖說:在餐廳吃飯,就因為兒子稍微調(diào)皮了一點就被打了一耳光!氣得她現(xiàn)在還在發(fā)抖。
原來,這位母親帶兒子去附近的餐廳吃飯,她兒子喜歡到鄰桌到處跑跑看看,幾次去騷擾吃螃蟹的鄰桌,最后因為跑到隔壁桌上去抓螃蟹,被別人把手甩開后,動手打了這桌的人,結(jié)果被回打了……
這個母親憤憤不平的點大概就是我孩子小,調(diào)皮點很正常,你怎么能和他一般見識?他小,可做媽媽的你還小嗎?你難道不知道約束一下自己孩子的行為嗎?
孩子再小,總是要長大的。做家長的現(xiàn)在放棄了教育孩子的權(quán)利,以他小的名義原諒他,甚至要求別人原諒他。那么,有一天,當(dāng)他走出學(xué)校,走上社會,再做出一些熊行為的時候,沒有人會對他再寬容了。你的孩子,你不去教育,總有人會代替你教育他。但愿你到時候不會后悔。
孩子長大了就好了/懂事了
我相信還會有很多家長會說類似于“孩子長大了就會好的”的話,孰不知,在溺愛和錯愛下的孩子,長大同樣不會被社會所“原諒”。
有一個學(xué)生,喜歡鉆研奧數(shù),卻走路慢慢吞吞總愛遲到,同學(xué)給他起了個雅號叫“奧特慢”。后來他被父母送到英國念高中。有一次回國,他給我們講了個經(jīng)歷,卻對自己感觸很深。原來他假期去一家華人開的中餐廳打工,結(jié)果第一天上班就遲到了五分鐘,于是被解雇了。他沒有想到,第一次因為遲到所受到的嚴(yán)厲懲罰,竟是丟了飯碗。而最令他醍醐灌頂?shù)模悄莻€華人老板的最后忠告:“小伙子,如果我不解雇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殘酷!”
在中國式教育的嬌寵之下,讓學(xué)生罰站也如走鋼絲,遲到自然可以逍遙法外。但多年以后,因一種積習(xí)所引發(fā)的重創(chuàng),這該是多么痛的領(lǐng)悟啊!
記得多年前,當(dāng)班主任,處理過一起校園單車失竊案,案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主演就是班上的一個熊孩子。單車物歸原主后我將他和他的家長叫來,準(zhǔn)備和犯錯的孩子和家長好好聊聊,他的父親卻說:“我們家不差錢,孩子就是一時貪玩,說多了會傷害他的自尊?!币苍S,這位天真的爸爸認(rèn)為,有錢即不算竊,貪玩就不犯法。如果有一天,比爾蓋茨突發(fā)奇想去難民營行竊,那就只能當(dāng)做過家家嗎?
其實,我只是想叮囑一句——孩子,長大之后沒有兒戲,校園之外沒有溫室!請記住,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你!
是的,親愛的孩子,老師是不能把你怎樣,但外面的世界可以。家長,你可以原諒孩子,但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孩子的成長沒有兒戲。
一直以來,這都是教育界上最引發(fā)爭議的問題,幾乎是每一場辯論賽的熱議話題。
“別人打了你的孩子,究竟該不該教孩子打回去”?
對于這個問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這三種觀點:
1、第一時間告訴老師,讓老師批評他
一部分人認(rèn)為當(dāng)孩子被打時,應(yīng)該第一時間告訴老師,讓老師出面批評打人的孩子。
2、打人不對,能忍則忍
有一部分認(rèn)為要教孩子保持善良的品質(zhì),能忍則忍,“不打人的好孩子”始終是最重要的。
3、打回去
這是一種“以牙還牙”的做法,也是最有爭議的一種。
一、一個關(guān)于成長的故事
還記得安東尼·布朗的名作——《膽小鬼威利》嗎?威利是一只善良的猩猩,但同時他也是一只膽小的猩猩,他是小混混們邊打邊叫的“膽小鬼”,在飽受欺凌之后,威力下定決心讓自己強大起來——他讀書、跑步、做健身操、吃營養(yǎng)餐,用心生活,好好經(jīng)營自己,終于讓自己強大起來,走在街上再也不用低頭哈腰,小混混見他聞風(fēng)喪膽,終于沒有人敢欺負(fù)威利了。然而,不管怎么磨礪,他始終保持著善良的本質(zhì),碰到柱子也會謙卑的說對不起,苦心的經(jīng)營自己終使他蛻去膽小,成為大家眼中的英雄......
威利的故事,或許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二、兩種錯誤傾向
或許你家就有一個膽小的“威利”,他是班里小霸王的“眾矢之的”,他有口難言,你一籌莫展......你正在這兩種傾向之間舉棋不定,很是苦惱。
強硬的還手回?fù)簦?/p>
No!一方面,當(dāng)你告訴孩子當(dāng)別人打你你要強硬還手的時候,無形之中也在把孩子往“以暴制暴”的道路上引導(dǎo);另一方面,如果你的孩子習(xí)慣了軟弱,那他怎么可能因為你的三言兩語就學(xué)會強硬反擊呢?
一味的忍讓?
no!一味的忍讓實際上是一種逃避,更是一種軟弱的表現(xiàn),只會助長那些打人孩子的“氣焰”,只會讓自己的孩子更加自卑:我是弱者,我不敢反抗。
三、善良不等于軟弱,請讓他繼續(xù)善良
或許你的孩子就是那個沒有強大起來的威利,他善良仁慈,但也卻充滿了自卑與孤獨,“瘦小、沉默、老實”成為他的代名詞,“對不起”成為他的口頭禪,有的時候你甚至以為他懦弱,于是你教他以牙還牙,但是,這樣好嗎?
反觀那些不用教就懂得“以牙還牙”的小霸王,他們除了不被欺負(fù)之外,連個真正的朋友都沒有,內(nèi)心的孤獨才是真正的孤獨啊。你的孩子本性善良,你為什么不讓他像威利一樣強大自己呢?
四、不傷人是教養(yǎng),但不被人傷害是氣場
繼續(xù)善良與保護自己并不沖突。讓孩子學(xué)會保護自己,并不是讓孩子學(xué)習(xí)以牙還牙,以“打回去”為手段的反擊無異于是在培養(yǎng)孩子的暴力傾向,但是你要讓孩子明白,不能一味的讓別人欺負(fù),告訴孩子,當(dāng)你被欺負(fù)時,你要遵從精神上的第一意愿,首先在氣勢上壓倒對方,然后你要掌握好分寸,不要讓他人得逞,但也不要傷害別人,學(xué)會見機行事。不傷害別人是一種教養(yǎng),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是一種氣場,教養(yǎng)和氣場,我們都需要。
五、究竟怎么辦
再回到最初的話題上:“當(dāng)別人打了我的孩子,我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一味的忍讓和以暴制暴都不是正確的引導(dǎo)方式,試試這樣做吧。
首先,家長要練就一雙慧眼,要看清孩子之間是“鬧著玩”還是“打人”,許多時候,孩子只是鬧著玩,卻別你當(dāng)成了“欺負(fù)”。
你要告訴你的孩子,當(dāng)別人打你時,你要大聲的說出來:“你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對的!”,聲音一定要洪亮,從氣勢上壓倒對方。
告訴孩子,當(dāng)別人用手打你時,你要抓住對方的手,不讓對方“得逞”,并迅速離開。
一定要告訴孩子,無論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回家一定要告訴父母,當(dāng)然,告訴父母的目的并不是讓父母給他想辦法出氣,而是給他心靈的慰藉,讓他知道,爸爸媽媽雖然不能幫他打架出氣,但爸媽愛他從未改變。
無論何時,請記得告訴你的孩子——廣交朋友。那些被欺負(fù)的孩子,往往都是孤立沒朋友的,他要懂得集體的力量高于一切。
最重要的,讓你的孩子變得強大吧,這是最根本的途徑。愛鍛煉,愛讀書,外在上強壯自己,精神上充實自己,像小威利一樣。
從今天起,讓你的寶貝強大起來吧,強大到別人都不敢欺負(fù)他!你的孩子現(xiàn)在或許也是從前的威利,你要做的,是讓他變成以后的威利——強大又不失善良,強身健體+飽讀詩書+健康飲食。這是防止被欺負(fù)最有力的辦法!
家園共育《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zhǔn)備了教育孩子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孩子如果有以下3點表現(xiàn)典型是缺愛 航航生活在一個離異的重組家庭里,他被判給了爸爸,但是他爸爸又重新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并且有了一個小寶寶,所以他平時都是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偶爾會回來看他。 在平時他...
半年的時光匆匆走過,似乎還沒有來得及打個招呼,光陰便從我們身邊悄悄溜走,孩子們一天天的長大了,看著他們美麗的笑容,活潑的身影,我從心里感覺暖暖地。還記得,孩子們9月1日來到這陌生的幼兒園時,哭著鬧著喊...
如果有時間,一定要自己帶孩子我休了7個月的產(chǎn)假,因此,女兒7個月之前,孩子基本是我自己帶。我坐月子的時候,父母在,月子一過,他們回了老家,換作婆婆來照顧我們。婆婆平時給我做飯吃,周五就回自己的家過周末...
大家接觸到作文的頻率是很高的,通過寫作文我們可以記錄下重要的事情。很多人寫出來的作文總是干巴巴的,為了寫好作文我們要多閱讀好文章,吸取優(yōu)點。在寫作文時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如果有奇跡那便是努力作文”,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