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校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孩子的教育工作離不開這兩個大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以積極正確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放飛夢想!那么,家園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育兒心得:孩子結巴怎么辦》,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育兒心得:孩子結巴怎么辦
前兩年我發(fā)現(xiàn)我兒子說話很結巴。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我的影響。
我說話有點結巴,特別是一急,或者說快了結巴就更明顯。
我清楚的記得我小時候是怎么結巴的,小時候,我媽媽覺得農(nóng)村的教育質(zhì)量不好,在我讀一年級時,把我送到了揚州的大姨家。寄人籬下的感受不好受,即使她們對我很好。有一次班級組織春游,要求每人交10元錢。我回去想了很久都不知道怎么給大姨開口,睡覺時就很焦慮,等到終于愿意開口了,我發(fā)現(xiàn)我說“大”字一直說不出來,越急越說不出來。后來就成了只要一急說話就結巴。
從3歲起,我就是一個人帶著孩子,要上班,很多時候很累,老公兩地分居,感情也不好,經(jīng)常吵架,一吵架說話結巴更嚴重,心情不好,上班事多,很多火就會無緣無故發(fā)到孩子身上。兒子也開始結巴。
上網(wǎng)查原因,到醫(yī)院做檢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經(jīng)常吵架,孩子很怕,心里壓力大。
2、我結巴,他耳濡目染。
3、每次看見他說不出來的樣子我就生氣,就一頓吼過去,更增加了他說話的壓力。
有一段時間特別焦慮,總覺得是我害了他,越希望他改好越適得其反。有一段時間,瞌睡都睡不好,每天都在后悔。
都說,每一個不好事件的發(fā)生都是在警醒世人。
我想,兒子的結巴是在警醒我吧。
1、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受害最多的是我自己,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肺。
2、結巴的時候放慢速度,讓想說的話在腦海里過一過,想象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也能避免禍從口出。
3、對于兒子的結巴更多的應該是鼓勵,卡耐基說過,鼓勵和贊揚的效果要比批評的效果好的多。
這幾天我每天都夸獎兒子,都告訴他他們老師都覺得他這幾天說話越來越好了,我也覺得他說話比以前好很多了,雖然現(xiàn)在效果還不是很明顯,但是我能感覺到在一點點進步了。
為了兒子,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兒子一起進步。做個好媽媽。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育兒心得:孩子在家亂扔東西怎么辦
我孩子3歲了,在家常常把玩具亂扔,你跟他講道理,夸獎他收拾好就是乖孩子,他不聽;你跟他說再扔以后就不買了,他還是扔;就是打他,他最多當時好一會兒,過一會兒還是要扔,而且是故意扔。針對孩子的這種心理,如何教育好他?
有一類孩子的特點就是“軟硬不吃”,家長的表揚或批評對他都沒有明顯的效果,這樣的孩子屬于比較獨立的性格類型,他們喜歡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想法和感覺做事,較少受外界因素或環(huán)境的影響。針對孩子的這種心理,比較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自然后果法。
孩子經(jīng)過親身實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將導致什么樣的結果,并體驗適度的不快和痛苦,規(guī)則意識才由此建立起來,這叫“自然后果法”。自然后果法要求父母不能包辦代替孩子承擔行為責任,把孩子罩在一個絕對安全的保護傘下;也不是說父母就撒手不管,讓孩子自作自受。比較合理的做法是孩子先承擔行為后果,再對他講明道理。例如孩子亂扔東西,家長講道理他不聽,批評甚至打罵也不聽,家長就任由他亂扔,等他想再玩卻找不到玩具的時候,家長不要替他著急,更不要替他找,讓他體驗亂扔玩具所帶來的不便,同時與他交流。亂扔玩具的后果舒服不舒服?如果不舒服,今后應該怎么辦?自然后果法有助于激發(fā)孩子改變自己。當然,如果孩子的行為將導致長遠后果,近期不容易看出結果,則不宜用“自然后果法”,例如坐姿不端正、握筆不正確等等。
1、給寶寶提供豐富的食物和口味
隨著年齡增長,寶寶接觸的食物品種越來越多,一歲以后開始以一日三餐為主,和爸爸媽媽吃的食物大致相同,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就會表現(xiàn)出對于各類食物的喜歡或是不喜歡。
如果寶寶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不愛吃蔬菜,或者是對于某一類食物的咀嚼,就屬于偏食現(xiàn)象,家長就要開始注意了。也盡量避免逢人就說:“我家寶寶不愛吃菜!”這樣也會給寶寶心理暗示?!拔揖褪遣怀允卟耍 遍L此以往,就會加重寶寶拒絕蔬菜的心理。
媽媽們可以變換方法來引導寶寶吃蔬菜,對于新鮮的事物,他們是很好奇的,比如不一定直接炒一大盆蔬菜,可以把蔬菜剁碎做成餡,包成小餃子,或者是做成可愛的形狀讓寶寶吃。也可以做成菜泥,放入面粉里,做成餅或是面條給寶寶吃。
寶寶味覺的成熟發(fā)育,食物必不可少。他通過接觸各種口味的食物來刺激自己的味蕾細胞,當寶寶能夠接受一種食物時,媽媽要繼續(xù)擴大范圍,讓他接觸更多各種口味、各種氣味、不同質(zhì)地的食物,這樣,寶寶越長越大,對食物的接受性才會廣泛。反之,寶寶不容易接受未體驗過的食物味道,才會慢慢出現(xiàn)偏食、挑食的習慣。
2、讓寶寶有規(guī)律的吃飯
挑食也是各位寶寶常見的問題之一,但每個人口味都有自己的好惡,大人也有。所以如果寶寶有挑食的現(xiàn)象,千萬不要強迫,愉快進餐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長要學會寶寶不喜歡吃的食物用什么代替會有同樣的作用,或是營養(yǎng)。比如不吃胡蘿卜,可以適當多用南瓜、綠葉蔬菜等替代,避免由于喜好而缺乏營養(yǎng)。當然如果能變換花樣讓寶寶逐漸接受原本不喜歡的食物則更好,營養(yǎng)也更均衡。
很多家長會這么想,寶寶太小,長得很快,要讓他多吃。然后只要他能吃,我就提供,無論是他無聊的時候、緊張或煩躁的時候、玩的時候、在路途上......寶寶沒有停歇的被喂食,那么在正餐的時候,他還會好好吃飯嗎?能不偏食、挑食嗎?
1歲左右的寶寶,應該每天吃三頓飯,兩次加餐,每餐之間相隔3——4個小時,保證寶寶的膳食搭配合理,滿足寶寶旺盛發(fā)育的需要。另外一定不要為了讓寶寶安靜或者有事做不打攪你就給他零食吃,讓寶寶明白食物是為了填飽肚子讓自己不餓,絕不是滿足精神或情感需要的。
3、家人以身作則,不挑食、偏食
“我愛吃巧克力!”對于甜味的親和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甜食對于寶寶的誘惑力也是其它食物遠遠比不上的,但是如果吃的太多,會導致齲齒、肥胖,還會影響寶寶的口味,不利于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yǎng)。建議家長制定限制性的規(guī)則,比如和寶寶約好,每天吃多少甜食,什么時候吃,另外,平時在選購食物的時候,盡量少買或不買甜食,減少甜食在家中出現(xiàn)的頻率。
經(jīng)常陪伴在寶寶身邊的是家人,然后寶寶對親近的人的依戀和模仿能力就特別強,若父母都挑剔某種食物,也不買自己不喜歡吃的某種食物,寶寶就會很少吃到;或家人在餐桌上討論“這種食物不好吃,那種食物怪怪的”,寶寶察言觀色,也會對那些食物不感興趣,進而有不好的印象,導致挑食、偏食。
若家人以身作則,不挑剔蔬菜的味道,什么都吃,飯桌上總是準備足夠而適量的魚、肉、菜,寶寶就會把這樣的飲食習慣看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會產(chǎn)生偏食、挑食的模仿效應了。
4、不要吃“垃圾食品”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會接觸到更多的人:鄰居、親戚、小伙伴等。大家會喜歡逗樂寶寶,然后那些色彩鮮艷、小包裝的零食就會特別吸引寶寶的眼球,里面新奇的味道讓寶寶覺得家中的飯菜索然無味,產(chǎn)生偏食、挑食的現(xiàn)象。
在這種情況下,媽媽可不能視而不見。首先盡量跟親友說明不要用這些東西來哄逗寶寶,也不要強調(diào)這些東西有多好吃。然后平時要耐心地、溫和地給寶寶講為什么不能吃那些垃圾食品,配合簡單的圖片告訴寶寶可能的結果,形成他的潛意識,幫助他來抵制誘惑。另外,盡量讓寶寶吃飽飯后再跟小朋友玩兒,可降低他對零食的熱情。
總之,媽媽要明白,寶寶開始偏食并非不可糾正,我們有信心送給他伴隨其一生的禮物——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的身體。
育兒心得:女孩的“臭美”怎么辦?
女兒今年4歲了,從年初開始我就發(fā)現(xiàn)女兒開始知道愛美了?!皩徝烂舾衅凇钡某霈F(xiàn)雖然有大致的標準期,但也會因每個孩子身心發(fā)展、養(yǎng)育環(huán)境的不同而個別差異。當孩子出現(xiàn)對這一方面的敏感特征時,應為孩子準備適宜的環(huán)境,給予正確的協(xié)助和引導。
女兒越來越“臭美”了
女兒今年4歲了,從年初開始我就發(fā)現(xiàn)女兒開始知道愛美了。一次她從幼兒園回來,用家里的記號筆涂抹指甲。當時我以為女兒是圖新鮮,也沒在意。可是,夏天來了,女兒也越來越愛美了。我給她準備了上學穿的衣服,她不穿,偏要自己挑選衣服,還說我選的衣服不好看。星期天不上學的話,女兒在家要換好幾套衣服。
現(xiàn)在每天早上一睜開眼,女兒就把睡衣脫了,然后坐在床上,自己找衣服穿。這件穿穿不好,又換另外一件。有時候,還要拿我的絲巾蒙在頭上,扭來扭去。婆婆有時候看到女兒這么臭美,都要笑個不停。
這幾天早上,趁我不注意,她偷偷用彩筆涂紅了指甲。今天早上,又用綠筆把手指甲和腳趾甲抹了個遍,洗都洗不干凈。女兒每天這么“濃妝艷抹”,我都不好意思送女兒去幼兒園,也擔心顏色會被女兒吃進嘴里。
還有一段時間女兒特別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裙子、項鏈等。畫完之后,躲到我的房間里,找我的項鏈和耳環(huán)戴。如果我把東西藏起來不給她,她就會哭鬧。
我承認自己是一個比較注意妝容的人,工作需要的時候,也會化化淡妝。但是,我很少在女兒面前化妝,更不會涂指甲。所以,我覺得女兒這些做法應該不會是受了我的影響。孩子這究竟是怎么了呢?我又該怎么樣來引導她呢?
孩子3歲進入審美敏感期
從心理學層面來說,敏感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某個年齡階段對某個領域特別感興趣,且形成認知。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后,兒童的心智水平便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
3歲孩子開始對環(huán)境有審美要求,即進入了審美敏感期。很多家長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突然變成了一個完美主義者:牛奶不能灑出一滴,水果上不能有斑點,他們開始挑剔吃的和用的,接著孩子開始關注身邊的環(huán)境和自我的完美。尤其是女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會對自己的衣著打扮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會突然對美產(chǎn)生很多的想法。心理學研究表明,從審美敏感期開始,女孩子的一生都會一直處在一種對美麗的探索之中。有了對孩子審美敏感期的理解,家長就不會一味責備孩子的“反?!毙袨榱税伞?/p>
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也是孩子們的權利??吹胶⒆訍勖?、追求美的行為,家長應該理解和包容,而不是一味地打壓與禁止。但如果在追求美的過程中出現(xiàn)成人化的跡象,卻是一個早熟跡象的預警?;瘖y、衣著成人化等現(xiàn)象,與家長行為也有很大關系。孩子多半是看了媽媽化妝,才產(chǎn)生了興趣,也是父母帶著逛街,才看到并喜歡上了成熟的款式。發(fā)現(xiàn)孩子追求“成人化”的美,要懷有一顆包容和理解的心,但應該適時恰當?shù)匾龑Ш⒆诱J識美,幫助孩子認識什么是適合自己年齡的美。
1、抓住審美敏感期
當孩子表現(xiàn)出敏感期的行為特征時,很多家長不是沒有發(fā)覺,而是覺而不察,或者覺而不知如何進一步幫助孩子,以致錯失了良機。家長們往往會認為這是自己的孩子在淘氣,他們會感到不耐煩,甚至還對孩子的“不當”行為加以批評和斥責,讓剛剛進入敏感期的幼小心靈無法充分體會成長的美好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至于有些孩子變得膽小、孤僻,不再有勇氣探索未知世界。
2、調(diào)整消極情緒
面對孩子的種種“挑剔”和“不可理喻”,家長們或許會感到心煩,但是,我們要理解孩子的這種對完美的追求。如果我們能把孩子的這些“無理要求”當作一次孩子成長的機會,那么我們就會用心體會孩子的每一次要求,并用合適的方式來幫助孩子。
家長不要擔心孩子會受到什么消極的影響,比如擔心孩子過分注重自己的外觀,而變得愛慕虛榮。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審美需求,可以給孩子提供適宜的物品,給孩子自己選擇穿衣的權利等。同時,引導孩子形成健康的審美趣味。
3、給予正確評價
“審美敏感”表明孩子對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愿望和審美標準,尤其女孩,開始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chǎn)生濃厚興趣。在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我們家長的肯定,而不是我們站在成人的角度對“美”的任何評判。要看到這是孩子的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因為他們在創(chuàng)造自己。同時,家長也要注重對孩子的審美引導。在“審美敏感期”發(fā)展的過程中,家長千萬不要用“不正常”“怪異”等定性的詞語來評價成長中的孩子。我們應該記住,這時的模擬化妝行為,是為了發(fā)展孩子一種智能,而不是僅僅為了化妝本身。
孩子對完美的追求,說明他們的精神世界正走向深入,孩子們對美好事物的感覺會深深印在他的記憶深處,直接影響他將來的氣質(zhì)和審美能力的發(fā)展。
4、把握引導時機
父母應該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長法則,鼓勵孩子自由探索,但也不能對孩子完全放任,要適時地予以幫助指導,盡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滿足其健康成長需求的環(huán)境。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敏感期的特點為孩子準備相關的游戲活動,比如在孩子的游戲中,讓孩子感知形狀、色彩和圖案,并準備安全的工具供孩子進行訓練,從而使孩子獲得更完善的成長空間。
“審美敏感期”的出現(xiàn)雖然有大致的標準期,但也會因每個孩子身心發(fā)展、養(yǎng)育環(huán)境的不同而個別差異。因此,家長必須以客觀的態(tài)度,在日常的生活與活動中細心觀察孩子。當孩子出現(xiàn)對這一方面的敏感特征時,應為孩子準備適宜的環(huán)境,給予正確的協(xié)助和引導。
育兒心得:大班幼兒搶孩子東西怎么辦
幼兒到了大班年齡,開始能夠把行為規(guī)則化,從而獲得是非觀念,但其行為常常表明,他們的自控能力是有限的。其中典型的表現(xiàn)之一就是搶東西的現(xiàn)象很嚴重,不過與其他年齡段的幼兒存在許多不同之處。
1、先商量后搶:大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道德觀念,知道借東西之前要商量,但當遇到拒絕時,由于極想得到而不甘心,難以控制自己的情感與行為而出現(xiàn)行為問題。
2、選擇目標搶:一般發(fā)生在尋問數(shù)人后還得不到滿意答復時,于是選擇一個比較容易對付的目標動手搶。
3、邊商量邊搶:由于大班幼兒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言語水平的提高,這種“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表現(xiàn)開始增加。例如一個幼兒想要另一個幼兒汽車上的絲帶,于是,就先拽住絲帶的一頭,然后再與之商量,如果不給就這樣相持下去,直到成人干涉或“強者為勝”。
以上表現(xiàn)都與幼兒的心理發(fā)展有關。大班幼兒自我意識加強,道德觀念逐漸形成,能夠按照規(guī)則約束自己的行為,注意妥善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行為更具有目的性,但由于自控能力差,還沒有完全將規(guī)則內(nèi)化為自己內(nèi)在的要求而形成一種習慣。當需要與道德規(guī)范相矛盾時,往往注重需要而忽視道德規(guī)范,選擇不當?shù)姆椒?。此時,單純的制止和批評是無效的,教師應交給幼兒交往技巧和行為規(guī)范,培養(yǎng)自我控制能力,才有益于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杜絕“搶東西”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因此,在教學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讓幼兒學會實現(xiàn)諾言,以增強別人對自己的信任。
大班幼兒非常清楚玩具輪流玩的規(guī)則,但心中又存在著一點顧慮:給出去的玩具往往回不來了。因此影響幼兒遵守行為規(guī)范,進而引起行為問題。解決問題的根本在于讓幼兒學會實現(xiàn)自己的諾言,增強別人對自己的信任。
例如,在游戲中,文文想玩浩浩的跳繩,原本商量好玩一會兒就換過來,可高興之余文文想賴賬。于是,一個是興致正高死活不給,一個是嚴守約定一定要奪回。一場“拉鋸戰(zhàn)”就這樣開始了。因此,我及時問明原因,與他們一起核實約定。其實,大班幼兒對自己犯了什么錯誤是心知肚明的,教師只需強調(diào)“對自己說過的話要守信用,別人才愛借玩具給你玩”,然后讓他們重新玩,感受“好借好還,再借不難”的道理,使他們了解只要自己對別人言而有信,就會有更多玩的機會。
2、培養(yǎng)幼兒正視挫折,承受失望的能力。
現(xiàn)實生活中,挫折是無處不在的,或大或小,都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必然現(xiàn)象。因此教師要把這種教育滲透到幼兒身邊的每一件事,抓住每一個教育機會,引導幼兒正視挫折,承受失望。
例如,在教學中我問孩子們:文文想借兵兵的玩具,可兵兵也是剛玩,他不肯借給文文,文文該怎么辦,我們一起幫幫他。孩子們會想出許多辦法,“等會兒再玩”、“去玩別的玩具”、“再跟他好好商量商量”等,孩子當然不會說搶,但會有一些較接近,例如:“乘他不注意時拿過來”。這是教師應肯定好的方法“等會兒再玩”,并教育幼兒要耐心等待。如果等得不耐煩了,“不借沒關系,去玩別的”,“老師也可跟你玩”。教師要用眼神、手勢等動作配合語言,轉(zhuǎn)移幼兒興趣,幫助他承受挫折。這樣也就容易杜絕搶東西的行為。
3、形成正確的是非觀,讓每個幼兒都成為調(diào)解員、評論員,真正發(fā)揮集體教育功能。
大班幼兒已具有了較輕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判斷力。調(diào)動孩子自身的力量去解決問題,不僅有助于問題的解決,而且也是對他們進行了一種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梢栽O置“小記者”、“評論員”,組織一些熱點話題的討論活動,請小記者講講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自己的想法,最后集眾家之長,總結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結果。
例如,一個大孩子去搶一個小孩子的玩具,小個孩子緊緊地抱住不肯給。在場的幼兒有的講理制止:“是人家先玩的,你想玩跟人家商量,干嗎搶人家的!”有的不管不問。有的才具妥協(xié)政策,對小個的說:“你就給他吧!”有的是“打抱不平,拔刀相助”,上來就幫小個地拽,結果是一團混亂。事后討論時幼兒一致認為“不是在自己的東西不該搶”,“不該以大欺小”等。教師總結強調(diào)“自己在喜歡的東西,不是自己的,人家不愿意給你,就不該搶”。大家都清楚了解了這一道德標準,形成了正確的是非觀。在處理實際問題的鍛煉中,有了更多的“小記者”,“小調(diào)解員”,有了更明確的是非觀念,“搶”的念頭也逐漸被淡化了。
家園共育《育兒心得:孩子結巴怎么辦》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孩子不合群怎么辦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育兒心得:孩子在家亂扔東西怎么辦 我孩子3歲了,在家常常把玩具亂扔,你跟他講道理,夸獎他收拾好就是乖孩子,他不聽;你跟他說再扔以后就不買了,他還是扔;就是打他,他最多當時好一會兒,過一會兒還是要扔,而...
育兒心得:寶寶挑食怎么辦? 1、給寶寶提供豐富的食物和口味 隨著年齡增長,寶寶接觸的食物品種越來越多,一歲以后開始以一日三餐為主,和爸爸媽媽吃的食物大致相同,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就會表現(xiàn)出對于各類食物...
育兒心得:女孩的“臭美”怎么辦? 女兒今年4歲了,從年初開始我就發(fā)現(xiàn)女兒開始知道愛美了?!皩徝烂舾衅凇钡某霈F(xiàn)雖然有大致的標準期,但也會因每個孩子身心發(fā)展、養(yǎng)育環(huán)境的不同而個別差異。當孩子出現(xiàn)對這一方面...
育兒心得:大班幼兒搶孩子東西怎么辦 幼兒到了大班年齡,開始能夠把行為規(guī)則化,從而獲得是非觀念,但其行為常常表明,他們的自控能力是有限的。其中典型的表現(xiàn)之一就是搶東西的現(xiàn)象很嚴重,不過與其他年齡段的幼兒...
育兒心得:孩子有恐懼心理怎么辦 夜幕降臨,孩子們知識經(jīng)驗有限,既不知道黑暗中的世界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也不知道身邊親人的去世意味著什么,于是就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解釋黑暗和死亡,由此產(chǎn)生了害怕與恐懼。 為...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