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幼兒的教育向來不是幼兒園單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長的配合與幫助。家長要對教師多些理解、多些幫助,新的起點,新的方向,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斷成長!那么,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方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庭教育的特點”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l.全面性
家庭教育的全面性一是指學校教育管的,家庭教育要管;學校教育不管的,家庭教育也要管。二是指社會教育要完成的,家庭教育必須完成,社會教育觸及不到的,家庭教育責無旁貸。例如生孩子等??傊?,家庭教育所涉及的內(nèi)容比學校教育要廣泛得多。三是指參與人員的全員性。只要有家庭,只要有孩子,就必須承擔起教育子女的責任,完成家庭教育的義務。
家庭教育的極終目的是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公民。一個合格社會成員,必須接受全面教育。無論是德育還是智育、體育、美育、勞動,家庭教育都有責任使其向社會所需要的方向發(fā)展。這一目的決定了家庭教育的全面性。
2.廣泛性
家庭教育的廣泛性是指家庭教育十分普遍。家長對學生的潛移默化。言傳身教隨時可見
,隨著家長素質(zhì)的提高,子女教育越來越重視,越來越趨向自覺地有意識地進行。即使不太重視家庭教育的父母,對其子女的影響也是客觀存在的。家長對子女擇業(yè)。待人處世、社交、戀愛婚姻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3.復雜性
家庭教育的復雜性是相對于學校教育而言的。家庭教育沒有規(guī)定的教育內(nèi)容和學制。家庭只有自然的條件,難有人為的選擇。特別是家庭關系,是天然造就的,不能更改。
家庭教育復雜性的另一方面是指教育要求不一致,經(jīng)常陷于“教而無效,放而不忍”的困境。左鄰右舍對孩子的影響有好有壞。從目前我國的居住條件來看,很難做到象孟母三遷的事實。這就構成了家庭教育的復雜性。
4.滲透性
滲透性也可稱感染性。家庭教育的滲透性是指家庭生活各個方面的因素,都會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滲透作用。
家庭教育與日常生活的統(tǒng)一性決定了家庭經(jīng)濟狀況。成員之間的關系、文化氛圍、生活習俗。家長的愛好等都會耳儒目染地滲透到孩子的心靈中去。特別是父母的思想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更為深刻。
5.靈活性
家庭教育不象學校教育那樣有課堂、有教材、有系統(tǒng)。家庭教育不受時間、地點、場合、條件的限制,可以隨時進行。
“遇物則誨”,相機而教,通過生活實踐或與孩子共同參與的活動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向孩子進行教育,方法十分靈活,易為孩子所接受。
6.權威性
這里的權威性主要指血緣倫理的權威性。是一種特殊的權威性。家長有一般教育者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這是因為父母與子女之間存在著血緣關系,存在著經(jīng)濟與生活的信賴關系。建立在這種關系上的權威性,不但有一般的教育力量,而且天然地帶有親情色彩。權威有著強大的人格感化作用,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
7.針對性和及時性
由于父母對子女的特殊關系,孩子與父母朝夕相處,子女有什么想法都愿向父母傾吐。孩子在自然狀態(tài)下,少有戒心,因而思想作風、行為習慣表現(xiàn)得最真實、最充分。所以,一般來說,父母對孩子的秉性、脾氣摸得十分透徹?!爸幽^父,知女莫過母”,就說明了這一點。這為家長及時地、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提供了條件。
8.長期性
家庭教育的長期性,是相伴人生的,與學校教育相比,更具有連續(xù)性和持久性。孩子從出生起就開始受家庭教育。雖然不同階段家庭教育的作用大小不一樣,但始終伴隨著人生。如果家庭是一種民主類型,已成為父母的人,還會經(jīng)常從孩子的言行中受到教育。
9.繼承性
繼承性也可稱為延續(xù)性。人們在家庭里接受了父祖輩對自己的教育,在自己長大成家立業(yè)后,也用同樣的教育內(nèi)容和方式、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后代,用從父祖輩那里接受影響和教育所形成的思想觀點、行為習慣,去影響教育自己的后代?!凹绎L”、“家業(yè)”就是繼承性的一個說明。
家庭教育的繼承性對于培養(yǎng)兒童、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造就具有特殊才能的人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家庭對幼兒教育的意義及家庭教育的特點
一、家庭對幼兒教育的意義
(一)家庭是幼兒成長的最自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現(xiàn)代教育生態(tài)學的研究認為,對于幼兒來說,家庭是最自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父母共同生活是最基本的,幼兒的成長不能欠缺家庭天倫和樂的生活氣氛。家庭這個以血緣關系組成的、人一出生就生活于其中的社會群體是幼兒最重要的安全基地。人類最初的幼兒教育是家庭承擔的,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這一責任轉(zhuǎn)移到幼兒園。幼兒教育發(fā)展到今天,從“還幼兒一個正常的社會生態(tài)”的觀念出發(fā),家庭的重要性又重新受到重視。在現(xiàn)今的社會情況下,幼兒園不能消亡,但卻不能以幼兒園來取代家庭。
(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
心理學家艾里克森認為,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給孩子以后對社會的態(tài)度奠定了基礎?!霸趥€性、社會性、智力發(fā)展和文化特征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和最重要的環(huán)境影響因素?!保ㄈ鸬洌控惪狭_斯博士)。我國的研究(IEA,1992)也證明,在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方面的效果,家庭并不亞于幼兒園。當然兩者的特點、長處不同,不能互相替代。在城市,尤其是父母文化水平較高的地區(qū),家庭在幼兒認知發(fā)展中的作用大大超過了幼兒園的影響。幼兒入園前在家庭里生活的經(jīng)歷、積累的經(jīng)驗、形成的行為習慣、獲得的能力、特別是語言等對幼兒園教育有重大影響和制約作用,入園后的教育效果也離不開家庭的配合。
(三)家長是重要的教育力量
首先,家長參與極有利于幼兒的發(fā)展。有研究表明,家長直接參與幼兒園教育對幼兒有良好而持久的影響。家長參與幼兒的在園活動能夠大大地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能夠改善幼兒在家中的行為和密切其與家人的關系;家長參與的本身能夠讓幼兒體會到“幼兒園多么重要!”從而學習的態(tài)度更認真。其次,家長是教師最好的合作者。沒有誰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家長是教師了解幼兒的最好的信息源。
家長與教師的配合使教育計劃的可行性、幼兒園課程的適宜性、教育的連續(xù)性和有效性等等都有更好的保證。此外,家長本身也是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如各種不同職業(y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長可以帶給幼兒園豐富的教育內(nèi)容,并能為幼兒園的教育需要提供多種支持和服務等等。
二、家庭教育的特點
家庭教育特點是家庭教育特有規(guī)律的體現(xiàn)。家庭作為一個教育環(huán)境,與社會學校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家庭是一個人一生中最早接觸而又生活時間最長的社會場所。家庭中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天然的情感作用是任何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對于個體品德、行為習慣以及個性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
㈠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區(qū)別
⒈從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系上看:
幼兒園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是一單純的師生關系,僅僅是一種社會關系。而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關系,是天然的血緣關系,不僅表現(xiàn)為社會關系,而且還表現(xiàn)為自然關系。
幼兒園教育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教育與受教育的關系,是人為地形成的。教師是由國家或者教育行政部門委派的,教育幼兒是國家和社會交給的一種社會工作。教育教學任務完成以后,雙方的社會地位和角色,都隨之發(fā)生變化,而且雙方是要離異的。而家庭教育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教育與受教育的關系,則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人們只要能生養(yǎng)子女,就做父母。父母是子女天然的教育者,人們從做父母的那一天起,教育子女的義務就歷史地落在肩上,是不可能推卸的。不管子女有多在年紀,有多少學問,有多高地位,父總是子女的教育者,子女要接受父母的教育。而且家庭中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一般是不可離異的(除非解除親子關系)。家長是子女終生的教育者,子女總是家長的受教育者。
⒉從實施教育的環(huán)境上看:
幼兒園為教育工作而設,是專事教育工作的機構,是培養(yǎng)人的專門場所。幼兒園的一切設施專為進行教育工作而設,幼兒園所有成員(包括師生員工)都是為從事教育工作和接受教育而集中在一起,從而結合成“幼兒園”這樣一個社會團體,幼兒園的一切活動都是從培養(yǎng)造就人才出發(fā),服從于教育工作,并為培養(yǎng)人才服務。應該說,幼兒園作為專門的育人環(huán)境,是有利于孩子身心發(fā)展的。
家庭雖然有教育的職能,但家庭不是專門從事教育工作、培養(yǎng)人的社會團體。教育只是其職能之一,并不是唯一的職能。家庭同幼兒園比較,雖然結構簡單,規(guī)模小,成員數(shù)目也少得多。但是家庭不象學校那樣是一個專門性的社會團體,而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實體,它具有多種功能。家庭環(huán)境主要是一個生活環(huán)境,其中一些因素可能會妨礙孩子的發(fā)展。
⒊從教育者自身的條件上看:
幼兒園的教育者——教師,一般都是接受過系統(tǒng)的職業(yè)培訓,具有一定的教育工作能力的專職教育工作者,他們的唯一任務和全部工作就培養(yǎng)教育幼兒。而從事家庭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家長,一般都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職業(yè)訓練,缺乏教育理論修養(yǎng)和知識,對教育工作不太熟悉。而且也非專職的教育工作者,他們不可能將全部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子女教育工作上。
⒋從教育內(nèi)容上看:
幼兒園教育的教學內(nèi)容,是由國家教育機關根據(jù)一定的培養(yǎng)目標,按照幼兒園的性質(zhì)、任務,以及幼兒的特點來確定的。教育教學內(nèi)容,有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訂的教學大綱來指導,有相對穩(wěn)定的系統(tǒng)的科學的教材為依據(jù)。教育教學內(nèi)容,一般不能隨意更換,教師要按照教育教學大綱進行教育教學工作。而家庭教育的內(nèi)容,則一般沒有什么固定的內(nèi)容,常常是家長認為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遇到什么事,就教什么內(nèi)容,沒有系統(tǒng)的教育教學內(nèi)容,較為靈活機動。
幼兒園教育以教學為中心,大部分時間用于系統(tǒng)地向幼兒傳授各種科學文化知識;而一般家庭對子女的教育,多是側重于思想品德、行為規(guī)范方面的教育和訓練,培養(yǎng)社會生活適應能力和自立的能力。至于文化科學知識方面的教育,一般是配合幼兒園進行學習目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的教育,督促或輔導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是幼兒園教學的補充和助手。
⒌從培養(yǎng)目標上看:
幼兒教育培養(yǎng)的目標,是根據(jù)黨的教育方針,或者根據(jù)社會主義教育性質(zhì)、目的和任務,由國家確定的,幼兒園必須旬對待法律那樣,堅決照辦,努力去實現(xiàn)。此外,幼兒園還要接受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的直接監(jiān)督,任何人不能隨意改變。而家庭教育,盡管不可避免地要受社會與時代的影響和制約,但在培養(yǎng)目標的確定上,并不完全相同于幼兒園教育,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長,特別是受父母的經(jīng)歷、思想覺悟、文化素養(yǎng)、職業(yè)、教育觀、志趣和愛好的影響。
⒍從教育途徑來看:
幼兒園教育的基本途徑是教育活動,教育活動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有步驟、有檢查、有考核。家庭教育一般沒有什么計劃,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的實踐,隨時隨地進行的。就是說,家庭教育工作往往寓教于日常的家庭生活之中。
幼兒園教育,基本組織形式是班級授課抽,是集體教育,個別教育和訓練僅是其輔助的形式。家庭教育一般都是面對面的個別教育、個別指導、個別訓練,尤其是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更是如此。
⒎從教育方法上看:
幼兒園教育通過提問、練習等方法讓幼兒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通過說服、榜樣、獎懲等方法培養(yǎng)道德、訓練行為,養(yǎng)成良好習慣。而家庭教育的方法主要通過家庭環(huán)境、家長言行等來培養(yǎng)孩子為人處事的能力,塑造個性。家庭教育中家長更隨意地進行教育,而幼兒教育則嚴禁教師體罰、責罵幼兒。
㈡現(xiàn)代社會的家庭教育有如下特點:
⒈家庭教育的奠基性
在0~5歲幼兒智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兒童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中度過,從心理上、生活上幼兒對父母有極大的依賴性。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幼兒人格塑造、個性形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他們以后一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⒉家庭教育的全面性
家庭教育是融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教育內(nèi)容廣泛、豐富,從日常生活習慣、文明禮貌的學習,到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包羅萬象,遠遠超出幼兒園、學校教育所涉及的范圍。
⒊家庭教育的普遍性
在一般情況下,每個孩子從出生之日起,都必須接受家庭教育,從幼年時期開始直至成人走上社會,個體都離不開家庭的影響、作用。
⒋家庭教育的復雜性
家庭教育在現(xiàn)階段仍是一種自發(fā)的階段,但更多地取決于家長自身及家庭環(huán)境、家庭生活對兒童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的知識能力有限,家庭祖輩對孩子的溺愛,父母的感情用事,往往會給幼兒的發(fā)展帶來很多直接的或者間接的影響,使家庭教育缺少可控性,更為復雜、艱巨。
對家庭教育特點的了解和掌握,不僅使我們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在家庭教育實踐中揚長避短,從客觀規(guī)律出發(fā),發(fā)揮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
家庭教育中親子關系的特點
親子關系可以說就是人際交往中的情感因素。人們常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親子之愛的情感與信任為紐帶組成的生活共同體,親子關系是人類中最具有情感色彩的,它的特點是任何情感都不可能代替的,是任何一種愛都無法比擬的。
1.親子間的血緣性與權威性
子女與父母具有血緣聯(lián)系,家長肩負著培養(yǎng)、教育子女的重擔,對子女就有了深沉的愛和期望,成為教育子女的天然教師。另外,家長對孩子來說,既是教養(yǎng)者、管理者,又是監(jiān)護人,所以具有自然的權力性影響力。但家長不能認為“我是爸爸、媽媽,你就得聽從我”,這樣會抑制幼兒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使孩子的發(fā)展受到影響。作為家長,要充分發(fā)揮、合理使用好自然具備的血緣因素的權威性,讓孩子健康成長。
2.教育中的長期性與滲透性
孩子與家庭的聯(lián)系是終生的,孩子一生中可以有許多位教師,然而親生的爸爸、媽媽是終生的,不能更換的,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深遠的,具有長期性。另外家庭教育與家庭生活密切結合,它滲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無論家長是否意識到對孩子的教育,這種教育影響是實實在在存在著,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發(fā)展。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是教材,作為家長,要有高度的教育意識,隨時隨地,自覺地發(fā)現(xiàn)教材,捕捉時機,及時對孩子進行教育。
3.情感的無私性與親切性
父母對子女的愛發(fā)自天性,是奉獻,是給予,這種愛是不索取任何回報的,所以它是無私的崇高的。子女依戀父母,這是人之常情。從孩子出生起,母親的懷抱,父親的眼神,親人的逗弄,使他們感受到父愛母愛,并在美好的感受中引起快樂的情感體驗,所以作為父母,要接近孩子,化時間與孩子聊聊,進行感情投資,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了解和關心。同時父母要學會以傾聽,并作出積極反應,使孩子覺得自已受到了父母的重視,并感受到父母愛心的支持,這種情感的交流,就會使孩子對父母產(chǎn)生親切感,從而進一步提高親子關系。親密的親子關系及其友好交往,是父母和子女共同的心理需要,也是家庭有效發(fā)揮教育職能的重要前提。
面對無理哭鬧的孩子:2-3歲的孩子為什么會無理哭鬧?他們都是有原因的,我們首先要找到孩子哭鬧的原因,找到他們真正的需要。首先了解二三歲孩子的年齡特點,語言發(fā)展還不夠流暢,但是他的想法已經(jīng)特別多了,又跟不上自己要表達的意思,一著急就只好哭了,自主意識開始增強,面對這個新鮮的世界喜歡重復的生活、重復的操作、重復的節(jié)奏。
我們可以指導家長從這兩點做起。1.學會察言觀色,敏銳地發(fā)現(xiàn)并支持孩子的需要。2.愛心應對,爭取做到雙贏。只有真正讀懂孩子辦法自然就有了,孩子像大人一樣是需要被理解的,一旦被理解了,他們就不需要哭鬧了,只有父母最了解孩子的個性、愛好和能力。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特點,自己去觀察、去琢磨、去嘗試。面對倔孩子:通過收拾玩具案例看到,面對倔的孩子家長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觀念,避免發(fā)生對立的情緒,家長從三個方面指導:1.充分利用假象游戲。2.順勢加入孩子的游戲,改變游戲的走向。3.以退為進,順勢表達孩子的愿望。
通過多個案例的講解,我們只要用對了方法,去認可他,支持他。孩子就會獲得滿足,所以面對所謂的倔孩子,找到正確的做法。愿在我們的努力下,有更多的家長能夠讀懂孩子,與孩子親密相處。
面對不領情的孩子:實際上是咱們干擾了孩子的游戲和探索。甚至可以說我們的幫助剝奪了孩子自己馬上就能體驗到的游戲的成就感。其實家長都是愛孩子的。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從我們自己的經(jīng)驗,感受自己的想法,出發(fā)去干涉孩子的活動,這樣兒就打擾了他自己的探索,也讓孩子常常是沒有自主感,讓他當然不領情,當然要發(fā)脾氣了,怎樣避免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感呢,
家長從這兩個方面去做努力。第一,在孩子的能力范圍內(nèi)去鼓勵孩子自己做決定。第二耐心等待,欣賞孩子靈光閃現(xiàn)之前的專注。孩子最終是要成為獨立自主的人,家長要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尊重他們的想法不用成人的價值觀去衡量孩子選擇的好壞,讓他們對自己的事情做一些決定,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感,這樣的自主感,同樣會遷移到孩子的學習和伙伴交往等各個方面,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有思想,有主見的人。
面對愛粘人的寶寶:我們應該做到:1.讓孩子自己學會自己玩。2.媽媽不要粘著孩子。3.逐漸擴大孩子的社交范圍。
粘人和獨立性并不是相互對立的兩個事情。相反他們是統(tǒng)一的,只有當孩子和媽媽建立了親密關系,孩子才不怕,才會更大膽地去探索新世界,孩子會更具有獨立性。
通過今天的學習,了解了寶寶們在一些情況下的指導方法,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孩子,找到合適的方法對癥下藥,建立更好的親子關系,讓寶寶更健康地成長。
一、重視禮儀教育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視對子女的禮儀教育。母親做好了飯沒告訴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飯前,必先說一聲"那就不客氣了"。孩子離家或歸家都有一套禮儀規(guī)矩。孩子每次出門都要和母親、父親說一聲"我走了";每次回家進門都要說一聲"我回來了"。日本孩子文明禮儀行為已成為他們的習慣。
二、重視對孩子的自立教育
日本家庭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務勞動,包括吃飯前后的幫忙、燒飯;讓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間及身邊的東西;讓孩子自己去買東西等等。
三、重視孩子抗挫折的教育
日本的小孩走路時摔跤,父母不是主動扶他起來,而是鼓勵孩子自己起來。大一點的孩子受到挫折,父母鼓勵他們自己去克服困難。在日本,小學生在冬天都穿短褲,有的孩子腿凍得都發(fā)紫了,父母并不"心疼",而是支持鼓勵孩子那樣做。
四、重視創(chuàng)新教育
日本家庭教育從小重視對孩子創(chuàng)新人格的培養(yǎng),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險精神。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父母都盡量解答,并從小就鼓勵孩子提問題,鼓勵孩子有獨立的想法、看法。家長經(jīng)常帶孩子到科技館去看書,借閱圖書,玩各種創(chuàng)造性游戲,發(fā)展孩子的想象力。日本父母很重視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給孩子買來組裝玩具,鼓勵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組裝各種各樣的模型,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
所謂家庭教育就是在家里或家庭開展的教育。具體說,就是父母或長輩在家里開展的對子女實施的有目的、有計劃的影響活動。傳統(tǒng)上以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最大區(qū)別就是,家庭教育不像學校教育那樣有正規(guī)的課程、教材、教法、甚至認為家庭教育是隨意的。
這在某些情況下有一定的道理,但這樣理解家庭教育顯然不準確,甚至是錯誤的。因為家庭教育也是一種有目的的影響活動,盡管它沒有學校教育中那樣的教材,但它的內(nèi)容是固定的;盡管它不一定像學校那樣坐在教室中接受教育,但家庭處處是教室;盡管它的教學方法看上去“不專業(yè)”,但活潑的形式恰恰是家庭教育的特點;家庭教育的真諦是通過無形的方式實施有形的教育。然而,對特殊兒童而言,其家庭教育的某些內(nèi)容則體現(xiàn)出自己的特點。例如,聾兒的聽力語言訓練需要和學校教育相似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對此,特殊兒童的家長們要有清醒的認識。
家庭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公民,即把兒童培養(yǎng)成為國家、社會和家庭貢獻力量,自己生活幸福的守法的公民。
當然,不同的家庭,對教育目的的表述可能是不同的,但守法、健康快樂、幸福生活的目的不變。
對于特殊兒童而言,教育目的沒有什么不同,只是在具體的教育目標、內(nèi)容和措施上相應增加一些而已。
家庭教育的內(nèi)容
家庭教育的目的決定了家庭教育的目標和任務,然后才是決定選擇什么樣的內(nèi)容來實現(xiàn)這些目標和任務。
一般情況下,家庭教育的目標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即令兒童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潛能充分發(fā)展和遵紀守法。這四個方面又可以概括為三種具體任務,即健康身心、塑造人格和輔導功課。大體上家庭教育的內(nèi)容可以分成下列幾個方面。
1.塑造社會需要的內(nèi)容。社會需要的內(nèi)容的含義或范圍非常廣泛,大到法律法規(guī)的遵守,小到買東西排除都屬于這個范圍。
2.矯正缺陷和不良行為。家庭教育的內(nèi)容之一是祛邪扶正。那么,那些在兒童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缺陷行為和不良行為,如撒謊、偷盜等都是需要矯正和消除的。
3.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是養(yǎng)成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和良好的生活方式,這既是兒童上學后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礎,也是他們將來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
4.文化知識的輔導。在兒童接受基礎教育的各個年級,文化知識的輔導已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5.成家立業(yè)的內(nèi)容。成家立業(yè)的內(nèi)容實際上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內(nèi)容之一,它包括的內(nèi)容很多,例如戀愛、婚姻的內(nèi)容,理財?shù)膬?nèi)容,生兒育女的內(nèi)容,處理家庭矛盾與關系的內(nèi)容等。
對特殊兒童而言,家庭教育還要加上一些針對不同兒童特點開展的有針對性的訓練內(nèi)容。
面對無理哭鬧的孩子:2-3歲的孩子為什么會無理哭鬧?他們都是有原因的,我們首先要找到孩子哭鬧的原因,找到他們真正的需要。首先了解二三歲孩子的年齡特點,語言發(fā)展還不夠流暢,但是他的想法已經(jīng)特別多了,又跟不上自己要表達的意思,一著急就只好哭了,自主意識開始增強,面對這個新鮮的世界喜歡重復的生活、重復的操作、重復的節(jié)奏。
我們可以指導家長從這兩點做起。1.學會察言觀色,敏銳地發(fā)現(xiàn)并支持孩子的需要。2.愛心應對,爭取做到雙贏。只有真正讀懂孩子辦法自然就有了,孩子像大人一樣是需要被理解的,一旦被理解了,他們就不需要哭鬧了,只有父母最了解孩子的個性、愛好和能力。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特點,自己去觀察、去琢磨、去嘗試。面對倔孩子:通過收拾玩具案例看到,面對倔的孩子家長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觀念,避免發(fā)生對立的情緒,家長從三個方面指導:1.充分利用假象游戲。2.順勢加入孩子的游戲,改變游戲的走向。3.以退為進,順勢表達孩子的愿望。
通過多個案例的講解,我們只要用對了方法,去認可他,支持他。孩子就會獲得滿足,所以面對所謂的倔孩子,找到正確的做法。愿在我們的努力下,有更多的家長能夠讀懂孩子,與孩子親密相處。
面對不領情的孩子:實際上是咱們干擾了孩子的游戲和探索。甚至可以說我們的幫助剝奪了孩子自己馬上就能體驗到的游戲的成就感。其實家長都是愛孩子的。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從我們自己的經(jīng)驗,感受自己的想法,出發(fā)去干涉孩子的活動,這樣兒就打擾了他自己的探索,也讓孩子常常是沒有自主感,讓他當然不領情,當然要發(fā)脾氣了,怎樣避免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感呢,
家長從這兩個方面去做努力。第一,在孩子的能力范圍內(nèi)去鼓勵孩子自己做決定。第二耐心等待,欣賞孩子靈光閃現(xiàn)之前的專注。孩子最終是要成為獨立自主的人,家長要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尊重他們的想法不用成人的價值觀去衡量孩子選擇的好壞,讓他們對自己的事情做一些決定,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感,這樣的自主感,同樣會遷移到孩子的學習和伙伴交往等各個方面,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有思想,有主見的人。
面對愛粘人的寶寶:我們應該做到:1.讓孩子自己學會自己玩。2.媽媽不要粘著孩子。3.逐漸擴大孩子的社交范圍。
粘人和獨立性并不是相互對立的兩個事情。相反他們是統(tǒng)一的,只有當孩子和媽媽建立了親密關系,孩子才不怕,才會更大膽地去探索新世界,孩子會更具有獨立性。
通過今天的學習,了解了寶寶們在一些情況下的指導方法,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孩子,找到合適的方法對癥下藥,建立更好的親子關系,讓寶寶更健康地成長。
基于家庭教育模式的幾種家庭教育方法
一、家庭教育模式分析
對家庭教育進行模式分析,因為分析視角的差異,家庭教育模式的類型也存在差異。以教育意識為核心,家庭教育過程表現(xiàn)為四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為家長、孩子都有明顯的教育意識。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家長具有明顯的教育子女的意識,孩子也意識到家長在教育他,具有被教育的意識。這種家教模式具有教育意識性強的特點。家長的教育意識非常明顯,具有很強的外露性,孩子能夠通過聆聽家長的話語、觀察家長的表情、活動、動作等迅速、準確地意識到家長在教育他。由于這種模式的教育意識性強,家庭教育的目的性、方向性明確,家長能夠迅速地向子女傳情達意、實施教育,這種模式深受家長歡迎。不過,由于有的家長素質(zhì)低、教育方法不當、子女逆反心理及親子關系對立等因素的影響,這種模式的家庭教育容易引起子女的反感,教育效果有時反而不好。
第二種模式為家長有明顯的教育意識,而子女沒有意識到家長的教育目的,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這種模式的家庭教育表現(xiàn)為,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某種品質(zhì)使之獲得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家長特意組織、安排了某種活動或交往,使孩子置身于其中,通過子女的主體性活動,達到教育的目的。對子女而言,這種活動或交往是作為他們的生活本身存在的,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是家長特意安排、組織的,在活動或交往中,使孩子置身于其中,通過子女的主體性活動,達到教育目的。在活動或交往中,孩子發(fā)揮了自我教育的主觀能動性,受到了教育。這種教育模式的呈現(xiàn)既可以是家長刻意追求的結果,也可能是雖然家長有明顯的教育意識,但是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子女沒有意識到家長在教育他,自然而然出現(xiàn)了這種結果。在這種模式中,家長的主動性主要表現(xiàn)為根據(jù)教育意圖組織活動、創(chuàng)設情景,家長不能暗示或指導子女的行動,應該充分發(fā)揮孩子的活動主體性。
第三種模式為家長沒有教育意識,而子女卻有明顯的受教育意識,能主動接受教育。這種模式中的家長活動只是他的生活本身,盡管家長有時意識到自己的活動、言行可能會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但是在活動中卻沒有以自己的活動、言行主動接受教育。從孩子的感受的視角觀之,這種模式與第一種模式有些相似,不同點在于:在第一種模式中,孩子盡管領會到家長的教育意圖,卻未必買家長的帳,主動配合家長接受教育;而在第二種家教模式中,孩子能夠主動受教育。如果以形象化的語言表達這種模式的教育效果,可謂“無意插柳柳成蔭?!眴栴}是孩子為何對家長無教育意圖的活動產(chǎn)生錯覺并主動接受教育?顯然,在這種模式中孩子的活動具有自我教育的性質(zhì),他們出于求知、成長的愿望而把家長的生活賦予了教育的意圖,當然家長自身素質(zhì)、形象具有教育意義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第四種模式為家長沒有教育意識,但是孩子往往在意外中受到教育。這種家教模式的特點在家長與子女的共同活動和交往中,家長沒有教育孩子的意圖,孩子也不認為家長在有意地教育他,但是孩子卻受到了教育。顯然,家長與子女的共同活動和交往,對家長而言只是家庭生活本身,但是對孩子而言卻產(chǎn)生了家庭生活中的自我教育。
從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這一角度分析,第三、第四種家庭教育模式已經(jīng)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家庭教育,因為家長作為“教育者”沒有教育子女的目的性。盡管如此,這種家庭生活本身因為孩子的自我教育的存在使其具有教育意義,我們?nèi)匀话阉鼩w為家庭教育,目的在于使家長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影響無處不在,增強家庭教育責任感。
二、幾種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很多家長習慣于對孩子進行說教,甚至以說教為唯一教育方法,其效果并不理想。根據(jù)對家庭教育模式的分析,以下幾種家庭教育方法可供家長使用:
——身教法。這種家庭教育方法要求家長意識到自己是孩子學習的榜樣,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為孩子的做人做事樹立良好的榜樣,使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形成正確的認識觀點、態(tài)度及良好的行為習慣。在第一種、第二種模式的家庭教育活動中,孩子更多的是從家長組織、設計的活動本身受到教育,例如,父母為了增強孩子的體質(zhì),鼓動孩子去登山。而在第三、第四種模式的家庭教育活動中,孩子更多的是從家長的言行獲得教益。因為在家庭教育活動中家長的身教更容易使行為規(guī)范具體形象化,體現(xiàn)出行為規(guī)范的可信性、可行性,家長在親子關系中具有權威性,青少年以觀察模仿為重要的學習方式,所以家長應該以身教為首要的教育方法。
許多家長常常進行言教,而忽視身教。家長不僅應該從身教的作用理解它的重要性,而且應該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增強身教的自覺性。在第一、二種模式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具有教育子女的意圖,此時,家長比較容易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形象對孩子的教育意義,注意進行身教;而在其它兩種模式的家庭教育活動中,家長沒有教育意識,這時家長很難意識到自己的教育責任,不容易做到注意自身形象進行身教。所以,家庭教育模式給家長以啟示:家庭無小事,事事是教育;家長無小節(jié),節(jié)節(jié)皆楷模。從家庭教育模式的角度看問題,家長應該意識到自己時時處處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意識到身教的重要性,加強自身修養(yǎng),充分發(fā)揮身教的作用。
——鼓勵法。從家庭教育模式的角度分析,無論是哪一種模式,家長的態(tài)度對孩子的自我教育與發(fā)展都是一種重要的影響因素,家長應該重視自己的態(tài)度對孩子的影響。就第一、第三種家庭教育模式而言,由于孩子意識到或者錯覺性地意識到家長在教育他,所以孩子特別關注家長對他的態(tài)度。就第二、第四種家庭教育模式而言,雖然孩子沒有意識到家長在教育他,或者并不認為家長在有意地教育他,但是孩子還是能夠感受到家長對他的態(tài)度。與孩子留意、注重家長對他的有意的態(tài)度相比,雖然孩子不太在意家長的無意的態(tài)度,但是家長的態(tài)度畢竟是他對孩子看法的真實流露,終究會對孩子產(chǎn)生影響。因此,筆者提出:“沒有不會對孩子產(chǎn)生影響的態(tài)度,只有不重視自己的態(tài)度對孩子產(chǎn)生影響的家長。”
當孩子遇到挫折、遭到失敗、犯錯誤之時,家長應該容許孩子的不足、失敗,從孩子令人不滿的狀態(tài)中發(fā)現(xiàn)積極的因素,向孩子表達自己對此的看法、寬容的態(tài)度以及對孩子的期望,以使孩子從中獲得鼓舞,不斷奮進。有一個學生考了全班倒數(shù)第一,家長看到兒子的考卷后,微笑著說:“太好了,兒子!這回你沒有心理負擔了!”兒子大吃一驚,忙問:“爸,你不是有病了吧?”他說:“沒病。你想想,一個跑在最后的人還有什么負擔呀,你不用擔心再有別人會超過你,你只要往前跑,肯定會有進步!”兒子受到啟發(fā),心里高興起來。第二次,兒子考到第二十九名。第三次,兒子考到全班第十名,父親激動地說:“太好了,兒子,你真了不起,離第一名只差九名了?!睙o論孩子成績?nèi)绾危@位家長都給予孩子以正面的鼓勵。當孩子遇到挫折、遭到失敗、犯錯誤之時,他們特別需要家長的理解、寬容、尊重、鼓勵,此時家長對孩子令人不滿的現(xiàn)狀的認識、態(tài)度,嚴重地影響到孩子今后的學習、生活與發(fā)展。或進或退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長的認識與態(tài)度,寬容、欣賞、鼓勵使孩子獲得信心、力量與進步,而苛刻、不滿、打擊使孩子自卑、泄氣、退步?,F(xiàn)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習慣于對孩子苛求、不滿、批評,而較少寬容、鼓勵、支持,即使是孩子取得了進步,內(nèi)心滿意孩子的成績,表面上也是不欣賞,擔心孩子因此在此,筆者提出:“沒不需要欣賞、鼓勵的孩子,只有不去欣賞,鼓勵孩子的家長。”
——經(jīng)歷法。對孩子的成長、發(fā)展而言,他人的言教畢竟是一種間接經(jīng)驗,其教育作用終究不如孩子在親身經(jīng)歷,實際鍛煉中獲的認識、體驗那么深刻、有效?,F(xiàn)實生活中,我們的家長卻習慣于說教,而不重視孩子的親身經(jīng)歷教育,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有一位小學生的家長反映,孩子早起磨磨蹭蹭,不急著起床、洗刷,提醒她上學要遲到了,也不管用。雖然多次給她講早晨上學要抓緊時間的道理,也不見效果。如何才能讓她早起有緊迫感,筆者給他提議,不要再提醒她、對她進行說教,順其自然,有意地讓她遲到一次,讓她經(jīng)歷一次上學遲到、挨教師的批評,使她從親身體驗中認識到要遵守學校紀律、早晨要抓緊時間的道理。親身經(jīng)歷法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思想品德及獨立生活的能力非常有好處,不過有些家長卻不愿意采用此法教育孩子。例如,很多家長舍不得讓孩子進行吃苦教育、挫折教育,主要原因在于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罪。護犢之情可以理解,但是“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素質(zhì),需要讓孩子去經(jīng)歷風雨,在親身經(jīng)歷中成長。
讓孩子接受親身經(jīng)歷教育需要家長有意地組織孩子進行活動和交往,讓孩子置身于活動和交往中,使其從中受到教育。在第一種家庭教育模式下的親身經(jīng)歷教育中,家長、孩子都具有教育意識,家長要組織、甚至要參與活動、交往。這種模式下的親身經(jīng)歷教育需要孩子認同家長的教育意圖,配合家長的教育安排,這一特點決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說,家長以這種模式進行家庭教育,并不能保證孩子積極主動地參加所組織的活動與交往。例如,孩子孤僻,不愿與人交往,家長采用第一種模式教育孩子以培養(yǎng)孩子合群及與人交往的能力,孩子可能因為原有個性,不認同、配合家長的教育;孩子膽小,為了使孩子克服膽怯,家長采用第一種模式教育孩子,孩子可能因為膽怯會拒絕參加父母設計組織的活動。此路不通,另覓它途,家長可采用第二種模式來彌補第一種模式的不足。筆者的女兒有些不愿與人交往,平時告訴她多與人交往,結果事與愿違。一次,孩子在樓下讓我把鑰匙從窗戶丟到樓下以便打開儲藏室的門,結果我把鑰匙丟到三樓窗外的空調(diào)上,女兒要我到三樓鄰居家把鑰匙取回來。我靈機一動,這不正是教育孩子與人打交道的好機會嗎?我告訴女兒我正在炒菜不方便幫助她。要她自己去做這件事,女兒只好自己去了三樓。女兒回來后興奮地告訴我她如何有禮貌地敲門、請求阿姨幫忙取下鑰匙。第二種家庭教育模式下的親身經(jīng)歷教育要求家長創(chuàng)設一種看似無意的教育情境,讓孩子置身其中,使其在獨自的親身經(jīng)歷中受到教育。
喜歡《家庭教育的特點》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家庭教育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家庭對幼兒教育的意義及家庭教育的特點 一、家庭對幼兒教育的意義 (一)家庭是幼兒成長的最自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現(xiàn)代教育生態(tài)學的研究認為,對于幼兒來說,家庭是最自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父母共同生活是最基本的,幼兒的...
家庭教育中親子關系的特點 親子關系可以說就是人際交往中的情感因素。人們常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親子之愛的情感與信任為紐帶組成的生活共同體,親子關系是人類中最具有情感色彩的,它的特點是任何情...
面對無理哭鬧的孩子:2-3歲的孩子為什么會無理哭鬧?他們都是有原因的,我們首先要找到孩子哭鬧的原因,找到他們真正的需要。首先了解二三歲孩子的年齡特點,語言發(fā)展還不夠流暢,但是他的想法已經(jīng)特別多了,又跟...
育兒知識:日本家庭教育的四大特點 一、重視禮儀教育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視對子女的禮儀教育。母親做好了飯沒告訴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飯前,必先說一聲"那就不客氣了"。孩子離家或歸家都有一...
所謂家庭教育就是在家里或家庭開展的教育。具體說,就是父母或長輩在家里開展的對子女實施的有目的、有計劃的影響活動。傳統(tǒng)上以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最大區(qū)別就是,家庭教育不像學校教育那樣有正規(guī)的課程、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