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開學需要做哪些調整。
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家庭與學校合作,可以實現教育的質量最大化!教師要同家長多交流溝通,實現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那么,有哪些可以用的新的教育觀念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育兒觀念:寶寶熱愛勞動需要從小做起”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導讀: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大,父母心疼孩子,就省去了他們做家務勞動的時間,將這一最好的放松方式,轉而用網絡游戲來替代。這樣做不光讓孩子無法真正放松,還讓可怕的“網癮”伴隨在孩子的左右。學習固然重要,但我們還是可以讓孩子抽出少部分時間來從事家務勞動。比如在周末讓孩子整理自己的小房間、清除院子里的雜草、幫助小區(qū)的爺爺奶奶清理街道等等。
要培養(yǎng)孩子熱愛的勞動的好習慣,家長可以嘗試一下幾點:
1、明白為什么讓孩子做家務
我們要鼓勵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不能以孩子學習忙為借口,就放棄對孩子的培養(yǎng)。其實,讓孩子做適量的家務勞動并不是為了替我們分擔什么,而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我們要放開雙手,讓孩子自己去實踐,不能因為孩子做不好,或者父母看不慣,就一手包辦,我們要把真正鍛煉的機會還給孩子。
2、培養(yǎng)孩子參加家務勞動的興趣yJS21.com
每次督促孩子做家務,得到的只是孩子的拒絕或者不滿,這就是孩子對勞動喪失興趣的表現。在他們眼里,勞動只是讓人覺得疲憊的體力活,毫無興趣可言。
面對這一現象,我們可以將家務勞動與趣味游戲相結合,比如比賽擦桌子,看誰擦得干凈等等。孩子需要有童趣的勞動,而這些趣味,需要我們開動腦筋去發(fā)現。
另外,勞動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不能太復雜,應該以自我服務為主。時間也不能太長,否則會使孩子過度疲勞,影響勞動效果,甚至產生厭惡勞動的情緒。
3、家務再繁瑣也要有具體分工
家務事往往很繁瑣,如果分工不明確,孩子很可能會偷懶。我們要在開始勞動前,明確孩子的勞動目標。勞動中還應提倡相互協(xié)作,這樣,孩子就能很好地完成爸媽交給的任務了。
4、孩子干得出色,就要及時表揚
當孩子認真做完一件家務時,我們要及時地予以肯定。讓爺爺奶奶一起來參觀孩子的勞動成果,參觀完畢還要表揚。受到鼓勵的孩子得到心理暗示,就會在以后的生活中繼續(xù)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勞動。這種刺激與激勵的方法更容易讓孩子繼續(xù)保持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育兒觀念:孩子的竟爭意識需要從小培養(yǎng)
奇奇現在幼兒園上的是大班,班級里共有37個小朋友。分別有三名老師負責照顧。要說,對付這些小不點可真是費心費力的活呀,打罵不得,還得維持個好的秩序。
所以,老師的所有方法中有一個是最突出的:誰表現好,誰就有機會做火車頭當值日生。火車頭就是在排隊時站在第一名并且可以被老師牽著小手,做值日生就是幫老師維持秩序或吃飯時分碗給小同學們,為老師當小助手。
要說人的天性中是有竟爭意識的。小孩子之間總喜歡爭個什么的,這不是老師教育的也不是家長教育的。而是,他們原本就有很強的上進心。奇奇因為調皮愛動,被罰站也是常有的事,但是,他是多么羨慕別的小朋友能當上值日生呀!終于有一天,他放學回來,興奮的大聲地告訴我:“媽媽,我今天當了一天的值日生呢!老師說我最近幾天吃飯睡覺表現好,所以選上了我?!蔽姨芾斫馄嫫娴募有那榱耍驗?,他也算是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老師對他的肯定,將會更有利于他遵守幼兒園的規(guī)定,懂得配合老師,增強組織紀律性。我們都要在社會中生存,什么才是利已利人的呢,就是都能受到法制規(guī)章的約束。讓孩子從小就能接受這個,長大更有利于他成人后的社會性。
讓孩子參與竟爭是必須滴。我們知道,這個社會需要強者來繼續(xù)它的進步,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兒,對于我們小小老百姓來說,培養(yǎng)一個有竟爭能力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即使這個社會不是真正的公平,但是,我們卻只能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強者。想要得到什么,不能靠別人給,而只能靠自己去努力去爭取。否則,你就不會有機會得到你想要的。
朋友的孩子在另一個幼兒園上學,學校本著的是公平的原則。即做什么事情都是輪流來,和孩子的表現無關。個人覺得這樣的制度并不適合現在的社會,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竟爭意識。雖然是對家長負責了,但是對孩子卻不是真正的負責。
讓我選擇,我還是喜歡奇奇現在的幼兒園,孩子多,不用享受什么特權照顧,一起生活在這個小團體中,更有利于他的成長。
育兒心得: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
偉大的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巴浦洛夫說過:“嬰兒從降生的第三天開始教育,就已經遲了兩天?!?—6歲尤其是0—3歲是教育的關鍵期,這個階段孩子的大腦接受外界的刺激狀況,直接決定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水平,更是奠定孩子人生中一切好品質和好習慣的基礎。
生活在我們周圍的90后、00后們,幾乎普遍地存在“不夠勤奮,意志力薄弱”的缺點。為了避免同樣的弱點出現在清清身上,從清清出生伊始,我和清清爸爸便形成一個共識,一定要把清清培養(yǎng)成一個勤奮堅強、熱愛勞動的孩子。
孩子剛出生時,還是一張白紙,甚至還聽不懂我們的語言。我把清清抱在手上,經?!皩ε椙佟钡叵蚯迩逯v述眼前的大人們正在忙什么以及忙碌的過程和結果。待清清大一點,便讓清清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清清學會了爬行以后,我便教她,每當有人回到家,趕緊爬到門口給大人準備好拖鞋。每一次,清清都能得到我們豎著大拇指的夸獎。清清現在4歲多了,這個好習慣一直保留著,每逢從陽臺看到爸爸、媽媽下班回家,或聽到鑰匙開門的聲音,清清飛快地走到門口的鞋柜旁,把拖鞋向著門口的方向擺好,以便爸爸、媽媽一開門就能穿上。清清10個月便開始自己抱著奶瓶、水壺喝奶、喝水;1歲2個月便記得把玩過的玩具收拾好;1歲半便自己扣紐扣、拉拉鏈;1歲10個月,自己拿筷子夾菜,用湯匙吃飯;兩歲多開始自己穿、脫衣服。
要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習慣,需要父母適時偷懶,不可事事代勞,還需要無比的耐心等待孩子慢慢地學會。還記得在清清初學扣紐扣時,花了好幾分鐘都無法成功扣上一個紐扣,小小的紐扣似乎要和清清玩游戲一樣,紐扣的邊緣剛放進扣眼,小手一不留神沒按緊,又溜了出來,如此重復多次??墒乔迩逵泄刹磺粨喜贿_目的不罷休的倔強勁兒,屢敗屢試,好不容易才終于把紐扣塞進了小小的扣眼。那一刻,成功的喜悅無法言喻。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反復嘗試,越來越熟練。這種手指精細動作的訓練,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熱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提高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同時還養(yǎng)成了專心致志、堅持不懈達成目標的可貴品質,從中體驗了由衷的快樂。類似的精細動作還鍛煉了孩子手指的靈活性,育兒科學表明,它有助于孩子大腦神經元的連接,促進孩子智力的發(fā)展。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需要父母的陪伴、反復示范、從旁鼓勵和耐心的等待。假若父母缺乏這份耐性,“你還小,這個事情你不會做,讓爸爸(媽媽)來吧!”,剝奪學習的權利,那么這種不耐煩的情緒將會傳導給孩子,養(yǎng)成孩子急躁、缺乏耐性的性格,從此也就不再樂于動手,愛依賴別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在清清2歲多時,有一天,我正在廚房洗碗,清清站在旁邊靜靜地看著,突然對我說:“媽媽,等我長大了,我要幫你洗碗?!币还膳髯矒糁业男撵`。我俯身問,“那你今天先學著洗自己的小碗,好不好?”清清一下子樂得沒法形容,忙不迭高興地回答“好!”。我找來一個小塑料盆,一張小抹布,把清清吃飯的塑料碗、不銹鋼碟子放進去,裝上半盆水,擠點兒洗潔精,讓清清蹲在地上學起了洗碗來了。此后,清清吃晚飯便幫忙著洗碗,偶爾有一次我看她在客廳玩得正高興,便自作主張幫忙把她的工作完成了,清清發(fā)現后,便大聲抗議一番。又一天,我正在洗澡間洗衣服,清清走近我身邊,對我說:“媽媽,你好忙??!長大了我要幫你洗衣服,把全家人的衣服都洗干凈!”我笑著說:“真的呀!我寶貝真懂事,長大了要幫媽媽做點家務,媽媽就不會那么忙了,對不?那今晚你洗澡的時候換下來的衣服先學著自己洗,好不好?”清清一聽,樂不可支。晚上早早洗澡,脫下的衣服直接放進洗澡盆,洗完身體便開始搓衣服。我給她示范一下,先搓搓衣領,再搓搓袖口,袖子,還有前面、后面,最后搓搓邊緣,就可以擰干了。清清有模有樣的學了起來。自此以后,洗碗和洗衣服對清清來說是很好玩的游戲,洗完后我再幫忙收拾一下。
除此以外,清清還幫忙澆花、喂金魚、掃地、拖地、飯前擺放碗筷、飯后收拾碗筷、晾曬衣服、收衣服、疊衣服、整理床鋪、收拾沙發(fā)茶幾等等。上幼兒園后,清清得知老師每天要請最早到課室的小朋友幫忙干活,如掛毛巾、擺放水杯等,常常要求爸爸早點把她送到幼兒園,幫老師做事情。無奈爸爸擔任班主任,每天早上得檢查學生早操后才能趕回家送清清上學,故只可偶爾滿足其愿望。
我親愛的孩子,勞動著的人是幸福的。熱愛勞動的人心胸寬廣,更容易融入集體生活;熱愛勞動的人不畏艱難,意志堅定,更容易達成理想;熱愛勞動是人生快樂之源,你將從中學到書上沒有的知識,體驗真正的人生價值。愿你成長為一個勤勞勇敢的人,擁有屬于你的快樂幸福的生活!
昨天晚飯做好了,子豪在看《西游記》。我告訴他:“如果餓了就來餐廳吃飯,不餓的話就看完再吃。”他要求邊看電視邊吃飯,我不同意。子豪開始發(fā)脾氣,后來干脆大聲哭了起來,當時家里還有一個客人。我當時覺得很沒有面子,其實子豪還從來沒有這么不講理的大哭大鬧過,我當時真想息事寧人答應孩子算了。但是我心里有個聲音告訴我:“如果這次我輕易妥協(xié)了,孩子以后會更加肆無忌憚。”我想了想還是平和但堅定地告訴他:“去餐廳吃完飯再看,或者看完再去吃飯?!比缓笪依^續(xù)跟客人聊天,對于他的哭鬧當做沒看見。
沒有了觀眾孩子也就沒有了表演的欲望,最后他乖乖地去餐廳吃飯了,剛吃了兩口他可能覺得自己很委屈,哭著說:“爸爸為什么就可以看電視吃飯呀?”我告訴他:“爸爸做的也不對,因為他小的時候奶奶不知道吃飯看電視對眼睛和身體不好。以后爸爸也會改的?!比缓笏终f:“媽媽,你做的飯我都不愛吃,連雞蛋都沒有?!蔽艺f:“你想吃雞蛋媽媽可以做給你吃,你吃煮雞蛋還是雞蛋羹?”他說:“煮雞蛋”。我煮好雞蛋他吃完了,又開始吃米飯,一邊吃一邊說:“媽媽,其實今天的米飯也挺好吃的?!笨磥砗⒆佑赀^天晴了,可能是剛才哭得累了,他連續(xù)吃了三碗米飯。
在整個我跟孩子的對抗過程中,我家的客人始終保持旁觀。我覺得這也是一位睿智的媽媽,孩子今年剛中考完,已經被外地名校提前錄取,今天是帶孩子來找老公咨詢一些事情的。這個媽媽并沒有像一般人那樣去勸解孩子,表面上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別人的參與無形中會起到反作用。真的很感謝整個過程中那個客人沒有參與進來,既沒有勸孩子,也沒有說服我。孩子其實一直在試探我的底線,最后他知道自己的哭鬧沒用,乖乖去吃飯了。
晚上睡覺時間到了,才發(fā)現很多事都沒有干完,我問子豪:“你知道今天為什么這么晚了也沒有干完自己的事情嗎?”他說:“因為我耍脾氣唄?!蔽腋嬖V他:“因為你的哭鬧,耽誤了一個小時,所以我們好多游戲都沒有時間玩,書也讀不了了。下次還這樣嗎?”他搖搖頭。
男孩子從小就要樹立規(guī)則意識,規(guī)則一旦建立就不要輕易破壞。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
本周閱讀了《幼兒教師最需要什么》一書中的第三章節(jié)“幼兒教師最需要的教育機智”中的“讓孩子在
勞動中享受快樂”,蘇聯的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講到體力勞動對于小孩子來說,不僅是獲得一定的
技能和技巧,也不僅是進行道德教育,而且還是一個廣闊無垠的、豐富的思想世界。
想要讓孩子在勞動中享受快樂,應該先要讓孩子熱愛勞動,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但是,就目前的
現狀看來,如今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差,別說完成什么勞動了,那么這就要我們從小幫助孩子樹立
愛勞動的觀念。
今年我?guī)У氖切“嗟暮⒆?,和孩子相處已經兩個多月了,在和孩子們相處的這段時間里,我漸漸地發(fā)現
了這樣一個問題。一屆孩子不如一屆,班里較多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有的不會穿鞋子,每次都等
著老師和阿姨穿,從來不主動學著自己穿。有些孩子吃飯的時候連勺子都不會拿,桌子上米飯吃的到處
都是,有的孩子脫衣服也不會等等,那是什么原因導致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這么差呢?很大原因就是
因為家長的寵愛,在家家長們都幫自己的寶貝做好了這些事情,從不給孩子機會自己去學習,自己去完
成,或者很多的家長機會是給了,但是沒有耐心讓孩子一次次的學,看到孩子一次學不會就放棄了,自
己去幫助孩子,在家長的眼中孩子總是還小了,大一點會會的。其實,作為家長,我們也要從小培養(yǎng)孩
子愛勞動的好習慣,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家中可以指導孩子簡單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
如,讓孩子幫助家長一起整理房間,學會疊衣服。幫助奶奶掃地,擦擦桌子、整理自己的圖書和玩具等
等,家長們不要覺得孩子做不好,在給自己添亂。其實在孩子們勞動的過程中他們也在成長、學習。孩
子做多了他自然會覺得累了,自然而然體驗到了勞動的艱辛。
愛勞動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我們要幫助孩子們傳承這種美德。培養(yǎng)好的勞動習慣,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很大
的幫助。老師們,家長們,讓孩子一起參與進來,多給孩子勞動的機會,與孩子一起在勞動中成長。
勞動是立身之本,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家庭責任感,才能讓孩子將來走向社會,有自我生存的能力,可是這卻往往被我們忽略掉了,認為孩子只能通過學習,學習成績優(yōu)秀了,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這樣才能立足于社會,我們錯了,這正因為這樣,才有了種種問題的孩子:吃雞蛋不會扒皮、自己不會系鞋帶、不會整理床鋪,疊被子、甚至有的不喂就不吃飯,如果說這都不算什么,那么每到開學時新聞上都會有諸如大學生入學,家長陪讀,幫助洗衣、收拾房間,成為別人的笑談時,你會怎么看呢?
孩子大概在2周歲左右就有了勞動的意識,xx在剛上幼兒園時,老師就教給孩子們在午睡的時候,如何脫掉衣服,怎么脫鞋子,怎么疊放衣服,睡覺時衣服和鞋子應該怎么放,放在哪,孩子在那時就做得很好,并延伸到家里,每次回到家時,鞋子都會整齊的擺放,不過這種好習慣堅持了一段時間,就放棄了,這也我們當家長的有很大的關系,想想,如果那時意識到好習慣的培養(yǎng),階段性的總結,鼓勵孩子的做法,那么這種好習慣可能會延續(xù)到今天,那要比從現在重新抓起要簡單得多。
孩子天生就是喜歡勞動的,當他們在四五歲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來了,這時候的孩子很喜歡幫助大人干活,可是大人們卻總把孩子的好意看成是“搗亂”。就這樣,孩子們的勞動熱情就被扼殺了。xx在五歲左右喜歡幫忙打掃衛(wèi)生,拿著一塊抹布到處擦,拿著拖布左一塊的,右一塊的亂拖,有時,為了鼓勵她的這種行為,我們都不會制止,只是在她弄過的地方,我們再清理一遍,看著xx那認真的勁頭,我們的心理也是很高興的,如果在那個時候能教給孩子一些正確使用工具的方法就更好了,我們當時又錯失了一個培養(yǎng)好習慣的機會。
當孩子進入學校后,為了孩子好好學習,于是,又將勞動和孩子分開。認為,孩子要把全部的心思用到學習上,全身心地爭取到優(yōu)秀的成績,就不需要勞動來擾亂孩子的學習。就從簡單的放學就可以看得出來,當孩子們背著書包,站著排走出校門,并與老師再見后,孩子的書包瞬間就轉移到了大人的肩膀上了,當然,我曾經也是他們其中的一員,還記得我背著書包,拎著xx走在回家的路上時,正好遇到一位朋友,她看到我說,你放學回來了。聽了這話,雖然心里不是滋味,但是書包卻一直沒有放下來,曾經也要求過xx自己背,可是xx也有自己的一套,就是把姥姥的話搬出來:書包這么沉,我背著該不長個了。自從學習了家庭教育以來,意識到這么做的嚴重性,學習是為自己而學,書包是學習的工具,好比上戰(zhàn)場而不拿槍,還要別人幫助拿槍,那么當敵人來時,一個子彈就會要命了,所以書包必須自己背,當然可以適當的減輕書包的重量,家長可以幫孩子拿出一部分,這樣一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孩子還會感激大人幫她減輕重量。
經常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可以培養(yǎng)孩子樂觀向上的性格,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勞動成果所帶來的喜悅和自豪。
在暑假時,xx學會了做大米飯,如何洗米,怎樣放水,放多少水,xx已經能熟練掌握,而且米和水的比例掌握得要比姥姥要好得多,還學會了做疙瘩湯,xx對做飯非常感興趣,每每遇到自己愛吃的菜,都會主動的來到廚房,忙前忙后的學習,每當這個時候,我們都會非常耐心的教給她步驟,并逐步給她示范。至于家里的衛(wèi)生,也進行了分工,xx要把她自己的房間收拾好就可以了,如果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客廳的打掃,每次進行打除時,xx都會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去做,當然我們也尊重她的選擇,每當打掃完畢后,xx看著自己的成果,都會贊嘆不已,這樣也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相信自己都能做得很好。
開學后,在家里每天早晨起床后,自己整理床鋪已經被固化下來了,強化了書包自己背,有一天早上上學的時候,一開始書包是姥爺背的,到了小區(qū)外面后,xx就把書包拿過了來,后來經了解,是怕姥姥看到,怕姥姥擔心,所以一開始才讓姥爺背的,有時當老人不在家時,xx生病或有地方碰傷時,都會叮囑我,不要告訴姥姥,怕姥姥擔心,從這方面來看,xx已經知道了要照顧到老人的情緒,不讓姥姥再為她操心了。內衣、襪子等小件的東西都能自己洗了,已沒有了原來的抱怨,并且自己感到很自豪。
所以要大膽地讓孩子動手去做每一件他們應該做的事,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勞動是立身之本、幸福之源,讓我們一起動手參加勞動吧!
喜歡《育兒觀念:寶寶熱愛勞動需要從小做起》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新生開學需要做哪些調整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育兒觀念:孩子的竟爭意識需要從小培養(yǎng) 奇奇現在幼兒園上的是大班,班級里共有37個小朋友。分別有三名老師負責照顧。要說,對付這些小不點可真是費心費力的活呀,打罵不得,還得維持個好的秩序。 所以,老師的所...
育兒心得: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 偉大的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巴浦洛夫說過:“嬰兒從降生的第三天開始教育,就已經遲了兩天。”0—6歲尤其是0—3歲是教育的關鍵期,這個階段孩子的大腦接受外界的刺激狀況,直接...
勞動可以使我們擺脫三大災禍:寂寞惡習貧困。勞動是神奇的,勞動是偉大的,因為無數的勞動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不僅編織了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而且創(chuàng)造了人類社會的燦爛文化,有多少經典格言是關于勞動的格言的呢?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收集并整理了“宣傳全民熱愛勞動的名言警句”,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