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筆記。
毋庸置疑,當我們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時,我們需要把自己的教學方式與他人進行分享交流,而教育筆記可以某種程度上提高老師的教育水平。有什么值得推薦的優(yōu)秀的教育筆記呢?下面的內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好動是天性,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從事幼兒教育的老師都有這樣一個體會,孩子們普遍都特別好動,整天都“精力過剩”,這讓老師們常常感到頭疼,甚至覺得有些幼兒似乎有多動癥,其實,孩子好動大部分是正?,F(xiàn)象。
幼兒年齡小,自控能力較低,很多刺激很容易導致幼兒興奮,加上幼兒能量較多,渾身有使不完的勁,所以就會表現(xiàn)出正常的好動。如果小孩子像大人似的沉穩(wěn)不動,倒真是件令人擔憂的事了.
再就是幼兒的好奇心也會導致幼兒多動。整天和孩子在一起,我發(fā)現(xiàn)孩子的好奇心特別強,這不僅表現(xiàn)在他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上,還表現(xiàn)在“動手動腳”上,我常常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什么,他們都忍不住要看一看、摸一摸,甚至把好好的東西拆開來看看個究竟。
還有一點,我們不能否認人的智力是有差別的,有的幼兒智力確實比一般的的幼兒明顯高一截。這樣的幼兒和一般的幼兒在一起上課,教學內容就會讓他們“吃不飽”,他們就學有余力。這些多余的精力怎么辦?幼兒是不會安排自己的精力的,于是,就常常表現(xiàn)為不注意聽講,活潑好動,時間一長還會形成習慣。所以我們會感覺他們好動。相反,另有一些幼兒可能知識上有了較多的落后,便失去了信心,因而課堂上很難集中精力,因此就表現(xiàn)為好動。
所以幼兒的好動很大一部分是天性,,只要我們加以合理地引導,幼兒的好動便是可愛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是一種學習方式。
孩子好模仿的特點,常常與好奇心有關,看見別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見別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隨著年齡的增長,接觸事物范圍的擴大,知識經(jīng)驗的積累,孩子開始模仿電影、電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成人對孩子好的模仿行為應當支持,并給予表揚和獎勵,使之強化;對于孩子的不良模仿行為,成人應當制止,因為這種模仿只能導致孩子正確模仿作用的喪失,不良模仿和破壞性行為的出現(xiàn),進而產(chǎn)生不良的心理。
那么,成人應當怎樣對待幼兒的不良模仿呢?
1、應該用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樹立一個可模仿的正確榜樣。
2、要引導孩子在模仿中學習正確的東西,摒棄錯誤的東西。孩子的辨別能力差,成人一定要讓孩子有選擇地模仿。
3、成人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討論研究電影、電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正確引導孩子分析人物。分析時不停留于表面情節(jié)和人物的直觀形象,要教育孩子學習英雄人物的勇敢頑強,憎恨敵人的卑鄙兇殘,久而久之,孩子就會主動模仿一些英雄人物的形象,學習他們的優(yōu)良品德和崇高精神,促進正確道德觀的逐漸形成。
4、對孩子已有的不良模仿行為,成人應積極地加以糾正。如有的孩子喜歡模仿電影中的壞人,成人應告訴孩子,壞人干壞事,如果我們發(fā)現(xiàn),就應該把他抓住,交給警察。這樣,孩子就會憎惡壞蛋,而模仿正面形象--警察。
然而,也不宜讓孩子經(jīng)常模仿成人,而應更多地鼓勵孩子發(fā)表和他人不同的意見,進行獨立性的活動,這樣才有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牛燕紅)
當今社會突飛猛進,各種競爭非常激烈,我們生怕孩子落后于人,又是請家教,又是讓他們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培訓班、輔導班讓人眼花繚亂,孩子們在這樣的壓力下艱難的成長著。有的孩子每天晚上十一點前別想睡覺,連雙休日也被安排得滿滿的,這樣的孩子已經(jīng)被無情地打磨成了一臺學習機器。
事實上,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權利?!豆s》規(guī)定:“兒童有權享有休息和閑暇,從事與兒童年齡相宜的游戲和娛樂活動,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和藝術生活?!庇纱丝梢?,玩對孩子是多么重要。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在孩子的學習中融入娛樂,必然會事半功倍。孩子在快樂的時候,最易于開放思維,接受新事物。
玩是緩解孩子壓力的最佳途徑?,F(xiàn)代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孩子的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如果不會休息和放松,孩子精神上的弦繃得太緊,就可能造成各種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玩對孩子的學習是有幫助的,它同時也是孩子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種重要方式,更重要的,它是孩子的天性,就像孩子們要吃飯穿衣一樣,他們也需要玩,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玩的天性,讓孩子在玩中快樂的成長、進步。
我們班有一個叫“陽陽”的小朋友,性格非常地活潑好動,一天到晚不停地追來鬧去。我們對他進行了多種方式的教育,卻沒有明顯的效果。
有一次,正是午參前準備的時間。其他幼兒正在安靜地坐著。只見陽陽小朋友一個人在教室里跑來跑去,弄得其他幼兒非常得反感。我看了也非常生氣。這時,俞老師送來了碗筷等餐具。我隨機一想,何不讓陽陽小朋友來給大家分一下餐具,這樣,既可以安撫其他幼兒的不滿情緒,也可以讓他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于是,我請他來為大家服務了。沒想到他對于這一安排很滿意。開始高興地為大家服務了。只見他認真地分了起來,有幾個小朋友要自己挑選餐具,他就嚴厲地批評他們,擺出一副很認真負責的樣子;有幾個小朋友要隨便講話,他走過去也會指責他們。被他這么一說,那幾個小朋友們一下子又都靜了下來??吹竭@一現(xiàn)象,我心理暗喜。
于是,經(jīng)過那次事件之后,我就請陽陽小朋友做我們班里的觀察員了。讓他來注意觀看我們班有哪幾個小朋友不安分了,馬上把他們“揪”出來,告訴老師或者自己幫他們指出缺點。這一做法,他既沒有了時間去“胡鬧”,也培養(yǎng)了他為大家服務的心理品質。
其實,有的時候要教育那些特別調皮的幼兒,一味地批評或指責,會看不到效果。而如果換個角度去進行教育,反而會受到一想不到的效果。
觀察周期:一個月剛入學時,崔喆然小朋友的奶奶就告訴我們:"孩子一直都是她帶,爸爸媽媽一直上班,很少顧及孩子,在家里,我也比較慣著他,小班的時候基本上就沒怎么上,不管是吃飯還是生活上能力都比其他孩子稍微弱一些,希望老師多看著點。"有了奶奶這樣的說法,崔喆然小朋友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般來說,爺爺奶奶看孩子都會比較溺愛。
觀察記錄:
第一周入園孩子如奶奶所說,來了之后就自由走動,根本坐不住,當大多是孩子有秩序地坐下或活動時,他總是一個人走來走去,不知道該做什么。中午也不睡覺,早餐午餐基本不怎么吃。我想:孩子可能是剛入園,老師需要多一點耐心,多給孩子一些時間來適應園內的生活。
第二周入園早上一來,我就告訴崔喆然小朋友,先坐下來與小朋友交流,看看有什么快樂的事情與小朋友一起分享,周六日都去哪里玩了。開飯前,所有的小朋友都安安靜靜,小手背后,然后老師給孩子們盛飯,放在桌子上時,這個孩子就自顧自地拿起飯直接吃了。此時,我注意到了。馬上來到他的身邊,說:"寶貝,你可能還不知道,在老師盛飯的過程中,小朋友需要安靜的等一下,當所有的小朋友都有飯吃了,老師就會說,小朋友們請吃飯,然后才可以吃飯的"。這時,崔喆然小朋友點了點頭,放下了勺子。
第三周入園入廁時,老師會告訴孩子們排好隊,一個一個上,可是今天崔小朋友又犯了一個錯誤,不僅沒排隊,還推別人。
此時我并沒有去責備孩子,而是走到孩子跟前,耐心地說:"入園后咋們不管作什么,都有一定秩序,如果小朋友都不排隊的話,上廁所肯定會你推我搡,這樣不僅特別亂,而且小朋友特別容易摔倒,發(fā)生安全事故。"說完后,崔喆然小朋友乖乖地站到了隊伍里面去了。
第四周入園早上一來,崔喆然小朋友主動地說:"老師早上好,我很開心,吃飯時開始準守規(guī)矩,開始自己動手吃飯,一天比一天好了。"…………..
經(jīng)過一個月的觀察,孩子在教室自由走動的現(xiàn)象,比前幾周好多了。
教育總結與反思:
每一個孩子生來都是"好動"的,這并不是壞事,作為老師需要做的就是多點耐心,一點點去糾正孩子做的不好的方面,讓孩子慢慢養(yǎng)成好的習慣,而不是扼殺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
孩子的不良習慣不會再一天天地責罵中改變的,作為老師更多地需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一點點地區(qū)改變,用愛的教育去感化孩子。
不要扼殺孩子的天性
女兒已經(jīng)8歲了,回想起這八年來女兒的成長之路,我略有一些感慨:不要扼殺孩子的天性。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興趣的培養(yǎng),做家長的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導、訓練,并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一些獨特的教育方法,孩子沒有學不會、做不到的。
記得女兒只有兩歲時,我就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引導她自己吃飯、穿衣、穿褲子、扣紐扣。我只幫她做一半,另一半由她自己學著去完成。在她5歲的時候,有一次朋友來串門,看到女兒把自己的小皮鞋擦的亮亮的,驚得瞪大了眼睛,忙問:“你是怎樣教育的?”我指著孩子的皮鞋說:“開始擦的時候
,我總是讓孩子在一邊看著,替她擦一只,另一只由她自己擦?,F(xiàn)在這些事她自己基本上都能自理了?!辈烈恢黄ば螅賹芍黄ば旁谝黄疬M行比較,孩子自然明白為什么要擦的道理。而在大人擦皮鞋的過程中,孩子也可以學到擦皮鞋的方法,這里沒有絲毫強迫的意思。孩子自然去模仿著去做,一切盡在不言中。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很強的生活自理能力。所有的孩子沒有一個是天生的笨蛋和懶漢,一切都看他們背后有什么樣的家長。
從孩子牙牙學語、蹣跚學步開始,我就經(jīng)常帶著孩子出門散步,這時我便發(fā)現(xiàn)他對不平坦的路面特別感興趣。即便看到挺平常的石階、樓梯,他總要從我的胳膊彎上溜下去,然后牽著我的手去走一走。雖然孩子的步伐因此更加蹣跚,但她卻在這種不常有的嘗試中得到了在平常路上不能得到的快樂。所以這時的我們不妨放開手,讓孩子從一開始學走路時就學會失敗和摔跤,只要他們能夠不斷地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總有一天她會明白:人的一生不可能都走在沒有坡度和難度的路上,今后的幾十年將要面對許許多多艱難的、不平坦的路,只要自己勇敢的去面對、去戰(zhàn)勝它,將來就會走到人生中充滿無限風光的頂峰。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能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家長無論從哪個角度都盡量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但在滿足孩子愿望的同時,又把精心設計好的“籠子”把孩子給裝了進去。
但你可曾想過,孩子應該天真爛漫地度過童年的時候你卻把他牢牢的封閉在你為他設計好的“籠子”里,那你這只“小鳥”還能展翅飛翔嗎?
排頭兵的動力
“今天我排頭,我是跳繩冠軍,我是最棒的!”要離園了,冠囡小朋友飛舞著兩條小花辨,站在了排頭位置,那種自豪的令其他小朋友羨慕的神情猶如站在了冠軍的領獎臺上。而我班的孩子曾不止一次地獲得過這樣的獎賞體驗,極大的激勵了所有孩子的活動興趣,并使我們老師和孩子的情感更加親密、和諧!這就是我們的“排頭”效應。即無論是小朋友們在一次講故事、玩游戲、戶外活動或者是孩子的揀拾碎紙片的一個小的動作、幫助別人的一句暖心的話,我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孩子們也為此爭取著、努力著,一次又一次地登上他們自己的排頭寶座!這種精神獎勵,對稚嫩的孩子來說,比吃了糖塊還要甜!
正因如此,在“排頭”體驗中,每個幼兒都擁有了表達自己的自由空間,在讓他們信心倍增的同時,使得個性不同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了成功的機會和無盡的樂趣!
在開始階段,有很多孩子對排頭無動于衷,在眾人面前羞于展現(xiàn)自己,只因孩子們在性格、氣質、興趣、愛好、心理活動和能力發(fā)展方面存在著個體差異。所以我喜歡與幼兒在一起,我要真正的了解熟悉每個孩子,我要因材施教,啟發(fā)想象,讓他們主動發(fā)展
現(xiàn)在幼兒園里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有些還是獨生子女的子女,因為沒有兄弟姐妹的原因,再加上,有些孩子整天待在樓房里,和其他孩子接觸的比較少,他們具有很強的獨立自主性,但同時他們謙讓與協(xié)作精神卻很差。于是一些“小霸王”,便產(chǎn)生了。我所教的班級是小班,再通過對孩子的觀察與了解之后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孩子不會與其他小朋友一同玩玩具,一般都是各玩各的,中大班我也了解了一下,一般也是這種情況,一般都會認為拿到自己手里的玩具那就是自己的,就只能自己玩,別人不能玩。一旦別的小朋友拿走了自己的玩具,會哭鬧,或者告訴老師,或者再去搶回來。而當看著別的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好玩的時候,就會去拿去搶。
每當遇到孩子搶玩具的時候,老師就會過來調解,有時讓搶了別的小朋友玩具的孩子把玩具還回去,批評一頓,告訴他在不能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有時兩個孩子相持不下的時候,老師會把玩具收走都不用玩??墒遣还芾蠋熢鯓痈嬖V,還是孩子搶奪玩具的現(xiàn)象還是不斷地發(fā)生,好像總有段不清的官司要處理。
孩子們到底是怎么了,老師是那樣的三令五申,不斷的批評,為什么這種現(xiàn)象還是在不斷的發(fā)生呢?一天,又有兩個孩子爭奪一個玩具了,被搶的孩子大聲的哭鬧著,我便向搶玩具的孩子所要玩具,可是這個孩子就是不給。最后我把玩具奪過來給了被搶的孩子,被搶的孩子不哭了,可搶玩具的孩子又大聲的哭了起來,這可怎么辦好呢?我突然想到,讓兩個還商量商量如何?于是,我一邊哄著那個搶玩具的孩子不要哭,一邊鼓勵他說:“你自己和小朋友商量一下,你說‘小朋友把你的玩具給我玩一會吧!’”于是那個搶玩具的孩子試著說出了那句話,令我沒想到的是,當他說出了這句話之后,小朋友竟然把玩具給了他。兩個孩子有高高興興地玩了起來。原來孩子之間不懂得如何去溝通呀!
經(jīng)過這次之后,每逢遇到孩子爭搶玩具,我都會教那個搶玩具的孩子怎樣與其他小朋友商量,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沒想到這招還挺好使,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會被商量通。久而久之,有些孩子也學會了與其他小朋友商量,當他們想玩別的小朋友手中的玩具的時候的時候,他們會說,“你的玩具給我玩一會兒吧?!倍鴦e的孩子也會慷慨大方的分享出自己的玩具。然后我會讓孩子說謝謝!當然,有時也會遇到不夠大方的小朋友,這時我會幫著商量一下,或者在教給他一句話“你玩夠了,再我玩會兒吧!’到了這時,再難商量的孩子都會被商量通的。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孩子們也不用哭了,也不用搶了,還能夠開開心心的玩玩具,并且學會了分享。
除此之外,我還有意識的發(fā)給孩子不同的玩具玩,告訴他們如果玩夠了,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交換,以鍛煉他們的溝通能力,懂得與人分享,從中找到快樂。
我也漸漸明白,分享并不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它也是教出來的呀!
常聽一些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快累死我了,一點兒也坐不住,玩具仍得滿地都是,你跟在他后面收拾不清,他還動不動就發(fā)脾氣,真煩人。一般說來,大多數(shù)幼兒在一定時期內會表現(xiàn)出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頻繁、目的性不專一、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緒、愛發(fā)脾氣,對此,家長不應抱怨,而要施加一些積極的心理影響,對孩子進行心理矯正,幫助孩子盡快改掉這些毛病,否則,一旦養(yǎng)成習慣,進入學齡期,就會與學習產(chǎn)生矛盾,加重學業(yè)負擔。孩子不能持久地做一種游戲,常是家長隨他的注意力轉移而遷就的結果。如果他不能對某一件事持續(xù)注意一段時間,半途而廢,家長就堅決地孤立他,則會使他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受歡迎的,從心理會慢慢對自己的行為產(chǎn)生正確的指向。比如,家長正陪孩子搭積木,剛玩一會兒,孩子又要去騎車子。此時家長千萬不可答應他,為他搬車,如果這樣,他騎不了幾圈,一定又要干別的去了。家長應表現(xiàn)出對玩積木仍有濃厚的興趣,提出一些新想法來吸引孩子,對騎車的事像沒聽到一樣。假如孩子非去不可,也要強令他收拾好積木才可轉入其他游戲,使孩子形成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的心理導向。這樣,無形中孩子在一個游戲上的注意力就會逐漸延長,慢慢就會自動的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對孩子的情緒,家長也應進行適當?shù)恼{控。仍以搭積木為例,由于孩子對事物認識的局限性及身體協(xié)調能力的不成熟,往往還沒有搭出他想要的模型就散了架,因而發(fā)脾氣,甩手不干。家長應教給他一些基本的搭建方法,幫助孩子搭成他想要的模型,讓孩子覺得游戲有趣,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成功,孩子的情緒就會慢慢好轉,對訓練注意力集中也大有好處。好動是幼兒的天性,動是孩子探索世界的表現(xiàn),只要把好動引到正確的方向,孩子的缺點就會成為優(yōu)點,使他的一生受益無窮。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如何改變小朋友的好動”,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
小朋友安靜了,你們想不想聽昨天沒有講完的故事嗎?“想”。
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于是,我就開始講故事,可是剛剛講了兩句,有一個小朋友就說:“我要去解小便”,我點點頭示意,可是那個小朋友還沒有走到廁所,后面的小朋友有好幾個都嚷著說:“老師,我也想去廁所”,于是,我就放下手中的書,讓他們一起去,可是,王一同和翟浩然小朋友沒有解出小便,我就問他們:“為什么沒有小便還要說上廁所”。
他們兩個人都說:“錯”了,我就讓他們都回去了,可是,在站隊時,又有小朋友說我要去解小便,讓他們去后,他們還是沒有解出來,這時我就開始反思幼兒有這種現(xiàn)象,是不是我活動組織的不能引起幼兒的興趣,于是,我在轉換環(huán)節(jié)上又加了一些新的手指游戲和兒歌律動,在做新的游戲時幼兒都沒有起哄上廁所的了,有了很大的改變。
有時候,幼兒出現(xiàn)之中現(xiàn)象,是因為教師組織活動時不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幼兒不感興趣,就會找出理由做別的事,因此在以后的活動中,所選擇的組織形式,要新穎,要生動有趣,使幼兒積極參與,投入其中,自然就不會起哄了。
不知道本文“如何改變小朋友的好動”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教育筆記《幼兒好動是天性》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筆記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什么是教育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當今社會突飛猛進,各種競爭非常激烈,我們生怕孩子落后于人,又是請家教,又是讓他們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培訓班、輔導班讓人眼花繚亂,孩子們在這樣的壓力下艱難的成長著。有的孩子每天晚上十一點前別想睡覺,連...
兒童的天性是好學好問的,對周圍的事物都感到新鮮有趣,上至云電風雨、日月星辰,下至海洋生物、河流山川,他們什么都想知道并且認為家長什么都知道。于是從會說話起,就不管家長有事沒事,纏著提些稀奇古怪或被家長...
好奇心是每個孩子的天性 愛玩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我不知道還有什么比扼殺孩子的天性能更殘酷的了。我不能說我的女兒在未來就一定會比那個安靜的孩子優(yōu)秀,但我高興的是我的女兒享受到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