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經驗時常告訴我們,做事要提前做好準備。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教師通常會準備好下節(jié)課的教案,大部分的教案都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所以你在寫幼兒園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經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2020幼兒園大班教案《把聲音找回來》及教學反思”,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把聲音找回來》”的內容一文。讓幼兒學習并模仿常見的象聲詞在游戲中練習并鞏固,仔細觀察畫面,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學習并模仿常見的象聲詞在游戲中練習并鞏固。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5、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9個小動物卡片、課件、掛圖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請你猜猜我是誰》
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摸一個孩子的頭,這個孩子說:“請你猜猜我是誰?”其余孩子猜出名字。
二、教學過程:
1、提問:剛才你們是怎么猜出來的?(幼兒答:聽聲音猜出來的)
2、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聲音,聽!教師拍手、教師撕紙,幼兒在次猜一猜。
3、在一個美麗的農場里,有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他們可愛極了,農場里可熱鬧了,咱們去看一看吧!
4、出示掛圖:提問①你看到了哪些小動物?幼兒答②這些小動物都在干什么?幼兒答
5、教師講:有一天農場里發(fā)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小動物被巫婆施魔法,聲音一下子消失了,請小朋友想想辦法把聲音找回來。
6、幼兒猜想多種辦法。
7、出示課件:仙女姐姐的辦法:只要會學這些小動物的叫聲,它們的聲音便可以找回來了
8、布置任務,并出示課題《把聲音找回來》
9、課件依次出示:
小貓小狗小鴨子小鳥羊
喵—喵汪、汪、汪嘎嘎嘎喳喳喳咩咩
青蛙母雞公雞奶牛
呱呱呱咕咕咕喔喔喔哞——哞
①出示圖片,讓幼兒學動物叫,再出示象聲詞卡。
②學公雞叫時,孩子學的是生活中的口語,告訴孩子為了方便大家學習,我們采用字典公公的讀法:喔喔喔
③小動物解救了,他們說:“謝謝咱們班的小朋友。”你們高興嗎?
④歸納總結:象聲詞的含義,這些表示聲音的詞語就是象聲詞。
⑤舉例子說明象聲詞。如風兒呼呼的吹,雨沙沙的下等。
10、指名仿編故事。
11、游戲《點兵點將》
游戲規(guī)則:每人發(fā)一張動物卡片,電腦當裁判,停止時,顯示的是哪個小動物,拿這個小動物卡片的幼兒學小動物的叫聲??诹睿狐c兵點將,點到誰誰就是……
三、延伸活動
把這個故事講給其他的小朋友聽。
教后反思:
本節(jié)活動,根據孩子的特點,設立兩個游戲,開頭的游戲激發(fā)興趣,引出主題,課后的游戲延伸興趣,課堂上孩子思維活躍,積極發(fā)言,大膽在集體面前講述,仿編活動進行較好。
幼兒百科:聲音作為一種波,頻率在20Hz~20kHz之間的聲音是可以被人耳識別的。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小班教案《蘿卜回來了》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會復述故事,通過學習故事,讓幼兒知道同伴間應互相關心,要知道為他人著想,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蘿卜回來了》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故事,讓幼兒知道同伴間應互相關心,要知道為他人著想。
2.會復述故事。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老師的帶領下學說小動物們想的話。
難點:感受小動物之間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的感情。
活動準備
配套幼兒用書,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初步欣賞故事內容。
1、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
2、提問:
(1)小白兔找到了什么吃的?
(2)你還聽到了哪個小動物的名字?(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
3、在教師的帶領下,疏通故事情節(jié)。
(1)小白兔把蘿卜送給了誰?
(2)小猴把蘿卜送給了誰?
(3)小鹿把蘿卜送給了誰?
(4)小熊又把蘿卜送給了誰?
二、再欣賞故事。
1、教師根據圖片講述故事,強調小動物們想的話:
A、雪這么大,天氣這么冷,在家,一定也很冷。我找到了東西,去和他一起吃。
B、他想了想,知道是好朋友送給他吃的。
2、提問:
(1)小動物們出去找東西吃,他們心里是怎么想的?(比如小白兔、小猴是怎么想的?)
(2)他們是怎么做的?(把食物送給好朋友吃)
(3)他們看到家里的蘿卜知道了什么?(是好朋友送來給他吃的)
三、情景表演。
幼兒帶頭飾,分角色表演故事。
結束部分:
聽完故事,你覺得小動物們對自己的朋友好不好?怎么好的?讓我們回去把這個好聽的故事講給好朋友聽一聽吧。
教學反思
在運用故事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我深切的體會到了故事的魅力,也總結了一些感觸較深的經驗。
故事教學并不是語言課的特有形式。
內容的選擇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理解水平。
善于運用故事
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聽、講、編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思維能力,養(yǎng)成幼兒大方、樂觀、自信的開朗性格。
我在故事中受益非淺
《蘿卜回來了》教小朋友團結友愛,互相關心。本次活動效果不錯,很多小朋友都有所改觀。
幼兒百科;蘿卜十字花科蘿卜屬二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100厘米,直根肉質,長圓形、球形或圓錐形,外皮綠色、白色或紅色,莖有分枝,無毛,稍具粉霜。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初步探索讓紙發(fā)出聲音的方法。
2、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
3、培養(yǎng)幼兒對紙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畫報、草稿紙、報紙、繪畫紙等。
2、記錄紙和筆。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嘗試操作的興趣。
老師拿著一筐廢紙告訴幼兒:這是老師和幼兒一起收集的各種廢紙。這些廢紙可以干什么用呢?老師拿一張紙,讓紙發(fā)出聲響,吸引幼兒注意力。
老師提出問題:怎樣讓紙發(fā)出聲音?
2、幼兒嘗試操作和紙做游戲
每四名幼兒一組,各組進行比賽,在同一時間完成,看看哪個組做的方法多而且和別的組不一樣。
讓幼兒自己動手來實驗,嘗試用各種方法讓自己手中的紙發(fā)出聲音。每組請一名老師幫助記錄幼兒實驗的結果。
幼兒自己取紙實驗開始,要求記錄老師必須是幼兒做出來的才能記錄。
3、分享實驗結果
聽音樂收記錄紙,在記錄紙上寫上小組名字。提醒幼兒用過的廢紙怎么辦?
展示每組的記錄紙,請每組幼兒上來一兩個演示實驗過程,大家進行驗證。
4、老師小結幼兒驗證的方法。
5、結束: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會發(fā)聲,小朋友們可以去發(fā)現。帶幼兒在班上或到戶外尋找可以發(fā)聲的東西。
教學反思:
紙是幼兒生活中的常見物品,但對紙的聲音卻沒有真正注意過,可以說幼兒熟悉它卻不了解它,這是我選擇、進行本次活動的主要原因。事實也證明幼兒確實對活動很感興趣,他們積極地參與探索活動,通過嘗試——發(fā)現的過程,滿足了自主操作的愿望,也滿足了表現的欲望和相互認同的心理需要,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整個的活動流程我感覺還是比較清晰、自然的,不足之處在于活動中層次轉換的語言不夠精煉,有些隨機處理的話語表達不夠準確,還有就是準備材料時沒有考慮到硬板紙這一類,是個疏忽,今后應該準備得更充分些。)
幼兒百科:紙,用植物纖維制造,能任意折疊用來書寫的片狀物。紙是書寫、印刷的載體,也可以作為包裝、衛(wèi)生等其他用途,如打印紙、復寫紙、衛(wèi)生紙、面紙等等。纖維無規(guī)則交叉排列的紙發(fā)明源于中國。
活動目標:
(1)激起對象聲詞的興趣。
(2)尋找表達各種物體發(fā)出的不同聲音。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圖畫書《春天的聲音》和教學課件(PPT)、場景圖片:雨中的大型玩具、木質平臺、雨傘、樹木、表示勝利的一段音效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故事,引發(fā)興趣
①出示第2面:
一這是什么時候?
②出示第3~4面:
一鼴鼠爸爸在干什么?
(2)欣賞故事,感受理解
①出示第5面,結合音效:
一這是什么聲音?
一門鈴響了,會是誰呢?
②出示第6~7面,結合音效:
一你聽見了什么聲音?會是誰呢?
一鼴鼠爸爸是怎么問的?
③出示第8~14面:
一鼴鼠爸爸又聽到了哪些聲音?
一他是怎么問的?(感受“××××……××,是你嗎”的句式)
小結:叮咚叮咚、咣當咣當、呼啦呼啦、嘩啦嘩啦、沙沙沙,鼴鼠爸爸聽到了這么多不同的聲音,他在不停地問,想要找到答案。
④出示第15面:
一鼴鼠爸爸忙了大半夜,也沒找到答案,他準備去睡覺了。
⑤出示第16面:
一看看,他又怎么了?這回會聽到什么聲音呢?
⑥出示第17~21面:
一這是誰的聲音?
一你聽到過春雨的聲音嗎?春雨的聲音是怎樣的?
一你來問問,你聽到的聲音是不是春雨的聲音?(運用句式問得好的幼兒,就可以播放勝利的音效)
小結:原來鼴鼠爸爸聽到的那么多聲音,都是春雨下在不同的地方發(fā)出的聲音,真好聽!這可是春天的聲音!
(3)找找、看看,大膽表述
一春雨下在門上、窗戶上……會發(fā)出不一樣的聲音,春雨還會下在哪里呢?(幼兒自由表述)
出示場景圖片:
一春雨如果下在這些地方,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你來問一問。(幼兒自由觀察、運用句式表述)
一誰來問一問?(邀請個別幼兒表述,表述完整的幼兒可以播放勝利的音效)
活動延伸:
一春雨還在下,會下在哪里呢?
活動反思:
故事通過講述鼴鼠爸爸在一個春雨的夜晚,找尋各種聲音的來源,讓孩子感受了春雨中各種不同的事物發(fā)出的聲音,將孩子的視野帶入大自然。
幼兒百科:春天,又稱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個季節(jié),指立春至立夏期間,含節(jié)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
下面是“幼兒園中班教案《聽聲音數糖果》及教學反思”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積極、大膽地參加活動。
2.能通過“聽聲音”默數10以內的數,并能找出相應的數字,嘗試著了解“多1”或“少1”的數概念。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供幼兒踩的板板6~8塊,上面寫有數字。
2.糖罐一只(最好是鐵罐),糖果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法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糖罐和許多糖果,我們一起來玩‘聽聲音數糖果’的游戲。小朋友分成兩組:南南組和西西組,比一比哪組的孩子最棒?!?/p>
2.小朋友用手蒙住眼睛,豎起耳朵仔細聽,老師往糖罐里放了幾顆糖果,聽完后不能馬上說出答案,待老師請到后才能站起來大聲告訴大家。(聽到放進了幾顆糖果,并要及時驗證)
規(guī)則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聽完后不能馬上說出答案,待教師請到后才能站起來大聲回答。
二、玩法
1.“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板板,上面有數字,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幾呀?”(教師一邊放板板,一邊讓幼兒認認板板上的數字)
2.“這次游戲的玩法和剛才的不一樣。小朋友蒙住眼睛,豎起耳朵仔細聽,老師往糖罐里放了幾顆糖果。聽完后不能馬上說出答案。等老師說開始,小朋友就去踩有這個數字的板板?!?/p>
規(guī)則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每教師說“開始”,幼兒才能離開座位去踩板板。
踩板板時不能擁擠,用腳碰到板板就行了。
三、玩法
1.“接下來我們再玩一個更有難度的游戲,也要豎起耳朵仔細聽,老師往糖罐里放了幾顆糖果。聽完后等老師說開始,小朋友就去踩比這個數字多1的板板。踩對的孩子老師要來抱一抱他,還有好吃的糖果獎勵?!?/p>
2.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玩“少1”的游戲。(“多1”或“少1”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依據幼兒的游戲水平及時調整)
規(guī)則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教師說“開始”,幼兒才能離開座位去踩板板。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幼兒都能積極投入,**迭起。分析原因,其一是游戲中的規(guī)則簡單,幼兒非常容易理解和操作。其二是游戲具有趣味性,默數是中班上學期不常用的一種數數方法,所以幼兒很喜歡。聽完聲音后不能馬上回答,而是要捂住嘴巴聽到命令后才能報出答案或去踩相應的板板,小小的一個動作既幫助幼兒遵守了游戲規(guī)則,又讓他們沉浸在游戲情節(jié)中。
對于教師來說,我也非常喜歡這則活動。其一這個活動教具少,便于操作。其二是規(guī)則簡單,便于教師交待清楚。其三是整個活動層層遞進,幼兒在活動中練習了默數、手口一致點數、嘗試理解“多1”或“少1”的數概念等。整個活動貫穿了“形式不變內容變”的設計原則,讓幼兒反復練習,卻不感到枯燥乏味。
在整個活動實施過程中,我覺得教師一定要交代清楚游戲規(guī)則,游戲后要有驗證環(huán)節(jié),因為驗證就是手口一致點數的過程,也是讓幼兒進一步理解和體驗數數時最后一個數詞代表集合的總數這一數概念。
幼兒百科: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并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最初發(fā)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波的形式振動(震動)傳播。聲音是聲波通過任何物質傳播形成的運動。
關于“幼兒園中班教案《聽聲音數糖果》及教學反思”的精彩內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內容!
幼兒園教案《2020幼兒園大班教案《把聲音找回來》及教學反思》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兒園教案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小班教案《蘿卜回來了》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會復述故事,通過學習故事,讓幼兒知道同伴間應互相關心,要知道為他人著想,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快來看看幼...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初步探索讓紙發(fā)出聲音的方法。 2、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 3、培養(yǎng)幼兒對紙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畫報、草稿紙、...
活動目標: (1)激起對象聲詞的興趣。 (2)尋找表達各種物體發(fā)出的不同聲音。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圖畫書《春天的聲音》和教...
下面是“幼兒園中班教案《聽聲音數糖果》及教學反思”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積極、大膽地參加活動。 2.能通過“聽聲音”默數10以內的數,并能找出相應的數字,...
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物品有目的地制造聲音,體驗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樂趣。 2.能分辨聲音的差別。 3、通過交流展示,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