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幼兒園的游戲。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每一位任課幼兒園的老師都希望小朋友們能在幼兒園學到知識,為了加強學習效率,我們一般會事先準備好教案,教案可以讓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幼兒園教案內(nèi)容嗎?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佤族是什么樣的,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佤族是什么樣的整合領域:科學、藝術、語言
活動目標:1、初步認識佤族的服飾、民居、飲食等風俗習慣,感受佤族的風土人情。
2、激發(fā)幼兒用肢體語言來感受佤族舞蹈的粗獷與柔美。
3、鼓勵幼兒大膽運用折、剪、粘貼、繪畫、泥塑等圖像語言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阿佤人是什么樣的”的理解與感受,具有一定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喜歡佤文化、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準備:1、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阿佤人家(木鼓、牛頭、自制崖畫、葫蘆、煙
鍋、草房、服飾)等。
2、手工材料:繪畫紙、水彩筆、油畫棒、橡皮泥、白浮膠、各色彩紙等。
3、風味小吃:雞肉爛飯、牛干巴、米酒、燒浮豬等。
4、錄音機、音樂帶。
活動一:觀察與體驗:“佤族人是什么樣的”?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發(fā)幼兒興趣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阿佤人家”去做客,你們想去嗎?
二、授課教師以“月嘎姐姐”的身份帶幼兒參觀“阿佤人家”,體驗與感受積淀著厚重文化的“佤族人是什么樣的”?
1、帶幼兒參觀阿佤人家,觀察與發(fā)現(xiàn)崖畫、生活物品、房屋、服飾等。
2、幼兒自由參觀阿佤人家,體驗和感受佤族文化。
3、引導幼兒認識和了解佤族人的葫蘆、牛頭、木鼓、煙鍋等用品、從中感受佤族的一些風土人情。
4、欣賞佤族舞蹈,引導幼兒模仿“月嘎姐姐”隨音樂一起跳佤族舞,感受佤族舞的粗獷與柔美。
5、品嘗可口的佤族風味小吃,初步了解佤族的飲食文化。
三、與佤族人共渡佤族最大的節(jié)日“新米節(jié)”在歡快的歌舞聲中結束活動。
活動二:表達與創(chuàng)造:“佤族人是什么樣的”?
活動過程
一、師幼討論:佤族人是什么樣的?幼兒運用已有經(jīng)驗講說。
如:
(1)佤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2)佤族的崖畫很有名。
(3)佤族的雞肉爛飯很好吃。
……
二、操作活動
1、分組活動:幼兒自主地分成3組:繪畫、剪貼、泥塑,合作表現(xiàn)“佤族人是什么樣的?”
2、引導幼兒大膽運用折、剪、粘貼、繪畫、泥塑等圖像語言來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
三、展示與交流
1、鼓勵幼兒把自己小組所表現(xiàn)的“佤族人是什么樣的?”用自己的語言、圖文對應的表達出來。
2、激發(fā)幼兒喜歡佤文化,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活動一:表達與交流:我認識的維吾爾族
目標:了解新疆風俗文化
準備:調查表、新疆特產(chǎn)小吃
組織:
1、經(jīng)驗講述,我認識的新疆人,裝扮,特產(chǎn)……。
2、選讀調查表。
3、制作大統(tǒng)計表:
我認識的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人) 服飾 特產(chǎn)、小吃
活動二:表演與創(chuàng)造
舞蹈《摘葡萄》
目標:
1、學習掌握踏踮步,進退步,搖脖子,雙托掌等動作。
2、表現(xiàn)新疆舞熱情奔放的特點。
3、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表現(xiàn)能力。
準備:
音樂帶
過程:
1、教師向幼兒介紹新疆維吾爾族的民族特點和習慣,以及新疆的豐富特產(chǎn)。
2、學唱歌曲。
3、學習舞蹈動作
4、能聽音樂把所學動作創(chuàng)編到歌曲里。
活動三:表演與創(chuàng)造
欣賞《娃哈哈》
目標:
1、感受維吾爾族歌曲的風格,培養(yǎng)幼兒感受音樂的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表現(xiàn)能力。
準備:
介紹新疆維吾爾族
過程:
1、欣賞歌曲《娃哈哈》告訴幼兒曲名。
2、欣賞歌曲,感受維吾爾族音樂的風格。
3、欣賞歌曲,學習歌詞。
4、邊欣賞歌曲,邊跟唱歌曲。
5、欣賞歌曲,自編動作表演,要求動作合拍,按樂句變換動作。
6、請表演得好的幼兒示范。
活動四:表達與創(chuàng):新疆帽(折紙)
目標:
學習折畫新疆帽,了解新疆服飾文化。
準備:
1、新疆帽折紙示范作品一件。
2、幼兒用書、彩筆、膠水。
組織:
1、幼兒欣賞新疆帽作品,激發(fā)幼兒興趣。
2、示范講解。
3、幼兒操作:折新疆帽。教師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并添畫圖案。
4、幼兒戴上新疆帽、學跳新疆舞。
活動五:民族大聯(lián)歡
目標:通過制作、表演,進一步了解少數(shù)民族文化。
準備:1、各民族服飾、樂器。
2、剪刀、紙(彩紙)、膠水各若干。回旋針若干。
3、磁帶(各民族音樂、歌碟)。
組織:
1、幼兒把自己裝扮成自己喜歡的少數(shù)民族。(手工制作),教師協(xié)助幼兒。
2、能力弱的幼兒穿著少數(shù)民族服飾。
3、在音樂聲中,跳少數(shù)民族舞、打歌。幼兒圍成圈,師幼同臺表演。
活動一:我認識的蒙古族
目標:
了解蒙古族的文化。
準備:
1、經(jīng)驗講述:我認識的蒙古族。
2、欣賞影碟帶。
幼兒講述看到的蒙古族文化特點。
3、選讀幼兒調查表。
4、制作統(tǒng)計表
我認識的蒙古族
蒙古族(人) 民居 飲食 樂器
活動二:表演與創(chuàng)造
歌曲:草原牧歌
目標:
1、感受蒙古族歌曲的風格,培養(yǎng)幼兒的感受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想象力和表現(xiàn)力。
準備:
1、幼兒每人一張紙,一套彩色水筆。
2、介紹蒙古族
過程:
1、告訴幼兒曲名,初步欣賞歌曲。
2、欣賞歌曲,感受音樂的風格,提問:你覺得這首歌是什么樣的?(慢、很抒情、很寬廣、遼闊、很優(yōu)美)。
3、再欣賞歌曲,幼兒做動作要求動作舒展,符合音樂的性質。
4、學習歌詞
a、欣賞歌曲,提問歌詞內(nèi)容
b、欣賞歌曲,幼兒跟著哼唱
5、欣賞音樂作畫要求每個幼兒畫一幅畫,要求符合歌詞內(nèi)容,表現(xiàn)歌曲的意境。
6、邊欣賞音樂、邊繪畫,在音樂聲中,教師逐一展示幼兒作品。
活動目標:
1、能夠關注小學環(huán)境及小學生活動的主要方面,進而提高實地參觀的愿望。
2、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活動準備:掛圖第3號《美麗的小學》。
活動過程:
一、看看小學。
1、小朋友和豆豆、莉莉一樣,在快要上小學的時候有好多擔心,都想知道小學到底是什么樣的,我們在參觀小學之前先來看一張圖片。
2、教師出示圖片,這里有一幅小學的圖片,它會讓我們知道小學里的一些情況。
二、美麗的小學。
1、指出左下圖,提問這是小學的什么地方?是怎么樣的?從這里看到的樓底是做什么用的?樓房前面有什么?
2、小學生在什么地方鍛煉身體?那里會有些什么?
3、小學生在什么地方大小便?和幼兒園有什么區(qū)別?告訴幼兒,小學的廁所有男女之分。
三、小學里的人。
1、小學里有些什么人?他們每天在做些什么?
2、揭示左上圖,這是什么地方?有誰?在做什么?
3、揭示左中圖,這是什么地方?誰和誰在一起?在做什么?
四、真想看看小學。
1、我們從圖片上知道了小學是怎么樣的,小學到底是什么樣的,以后我們有機會去參觀一下小學就知道了。
2、說一說,參觀是你最想看的和最想知道的事情是什么?
大班教案《小學什么樣》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即將面臨的入學變化——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化解憂慮,以正確的心態(tài)和策略面對變化,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小學什么樣》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了解即將面臨的入學變化——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
2、了解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內(nèi)容。
3、化解憂慮,以正確的心態(tài)和策略面對變化。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男孩豆豆和女孩莉莉的圖片故事相關大圖
活動過程:
一、豆豆和莉莉的擔心
1、(出示男孩、女孩圖片)教師模擬男孩、女孩口吻自述:我們快要進小學了,好擔心呀。上小學要去得很早嗎?要是遲到了,老師會把我們關再外面嗎?小學里有點心吃嗎?到小學里怎么上廁所呢?在小學里外面能帶玩具玩嗎?小學里有男老師了,他們兇不兇呀?
2、提問:豆豆和莉莉快上小學了,他們有哪些擔心呢?
二、我們的擔心
1、小朋友和豆豆、莉莉一樣,也快要上小學了,你們有擔心的事情嗎?
2、鼓勵幼兒自由大膽地說出自己擔心的事情。
三、故事《我好擔心》
1、原來,我們班上的小朋友也有不少擔心的事情,豆豆和莉莉后來還擔心嗎?我們來聽聽故事你們就知道了。
2、教師結合故事大圖,講述故事。
3、為什么豆豆和莉莉又不擔心了呢?(讓幼兒知道:在小學里也會有很多的好朋友,小學的老師很和氣,有什么事,可以問老師,有了困難,老師會幫助他們。)
4、教師小結:小學里有笑瞇瞇的好老師,像幼兒園里的老師一樣會幫助我們,讓我們在小學的每一天都很快樂。
四、小學什么樣
1、小朋友們和豆豆、莉莉一樣,在快讀小學之前有好多擔心,剛才我們也說了自己的擔心,除了擔心之外,小朋友肯定都很想知道小學到底是什么樣的。
2、比如:小學生的教室是什么樣的,小學生在什么地方鍛煉身體,那兒會有些什么,小學生在什么地方大小便,和幼兒的廁所一樣嗎。小學里有些什么人,他們每天做些什么、、、、、、、、
3、在參觀小學之前請你們說一說,你們有什么最想看的地方和最想知道的事情。(請幼兒自由說一說,以便參觀時有更明確的目的性)
五、小小預備會
1、那今天老師就帶著小朋友去參觀八一小學,看看小學究竟什么樣的。
3、提出參觀小學的注意事項:參觀小學時我們要做到有禮貌、有秩序、安靜等。
六、延伸活動
1、播放小朋友參觀小學的相片,讓小朋友談一談參觀后的感想。
活動反思:
幼小銜接是關系幼兒入學適應的大問題,需要幼兒園、小學和家長的三方合作。我們在開展這一主題活動時積極吸納多方信息,如來自家長的信息;來自小學教師的信息;來自國外幼小銜接的經(jīng)驗等,結合過去幼小銜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整合身邊的多種資源來為孩子的需要提供機會和條件。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努力為他們提供材料、滿足他們的需求、鼓勵他們做想做的事情,自主選擇材料、選擇玩伴、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使幼兒保持愉悅的情緒,提高把握自己活動、與同伴交往、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
幼兒百科:小學,是人們接受初等正規(guī)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發(fā)展,在其前又開設了幼兒園。一般6-12歲為小學適齡兒童,現(xiàn)階段小學階段教育的年限為6年,有些地方仍是5年。小學教育階段后為中學教育階段。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佤族是什么樣的》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兒園教案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什么是幼兒園的游戲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