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體育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通過籃球聯賽的學習不僅能夠在團結能力上得到了提升,采用此方法進行更好的學習和應用,往往對于孩子們在身體健康程度上帶來了幫助。
教學準備:
老師可以準備三個左右的籃球,以及打氣筒和衛(wèi)生箱的準備。避免因為一些客觀上的因素,造成籃球比賽不能如期進行。
教學過程:
1、老師首先將籃球比賽的規(guī)則進行簡單的描述,并且要確保賽場上每一位學生的安全,再三強調比賽期間要注重同學的友誼之情,千萬不要因為比賽的輸贏讓大家相處的不愉快。
2、老師可以身為裁判,將男女生加入到隊伍當中去,分為a隊和b隊兩組將籃球人員的具體分工進行適當的安排,這樣往往對于比賽的游戲效果得到了改變。
3、在比賽過程中全程比賽四十分鐘,可以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兩組比賽,在中間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確保比賽的正規(guī)性和公平性得到了有效的體現。
4、籃球比賽期間一旦出現了打平的情況出現,最好采用加時賽的方法進行玩樂選擇,可以有效的確?;@球聯賽的如期進行。
結束:
玩樂籃球聯賽講究的是方式和方法,通過這樣的.友誼賽,對于同學們之間向心力的提升無疑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和改變。有機會的朋友們應用此種方法來試試看,這對于日后的比賽任務得以很好的進行,相信取得了很大的幫助和提高。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為籃球(復習直線運球,學習變向運球)和迎面接力游戲,均選自省編中學《體育與健康》水平四的教材內容。
球類運動是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它具有良好的綜合健身作用,能夠培養(yǎng)學生團結互助、積極進取和拼搏精神。中學籃球教材由基本技術、簡單戰(zhàn)術和教學比賽三部分組成,基本技術在整個教學內容中比重較大。選擇變向運球技術作教材,是依據初一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認知、技能水平的實際情況。
本次課是籃球運球的第1課(共3次課),學生對第1次課后,大多數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籃球直線運球的基本技術動作,為本次課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為初一(3)班和初一(4)班的男生,共40人。該兩班男生喜歡體育活動,特別是籃球運動,籃球運動基礎和身體素質普遍較好。他們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只是有些過于好動,組織紀律性相對較差,因此要設計好課的組織工作。
三、教學理念
貫徹突出學生主體性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采用小組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重點和難點
重點為:兩手觸球部位與力度;難點是:左右手交換時的銜接。
五、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明確直線運球與變向運球的'區(qū)別,以及變向運球的動作要領。
2.技能目標:80%以上的學生正確掌握變向運球動作;通過接力賽跑,發(fā)展腿部力量。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籃球運動興趣和遵紀守法的品質。
六、教學方法
1.講解法與示范法:用富有啟發(fā)性的講解和直觀優(yōu)美的示范,讓學生能較清楚地認識到“球的反彈角度與手按(拍)球的部位有直接關系”等技術原理,建立清晰的變向運球的動作表象。
2.探究法:對比較難的快速變向運球動作,分小組討論探究,最后教師進行點評、歸納。
3.競賽法:迎面接力賽跑游戲的教學采用競賽法,營造團結協(xié)作、奮發(fā)進取的氛圍。
七、教學流程
(一)準備部分(9分鐘)
1.內容安排與活動順序:
持球全身關節(jié)操――原地熟悉球性――繞球場直線運球――原地體前左右變向運球練習(練習圖示:略)
2.設計意圖:
活動關節(jié),熟悉球性,為基本部分的教學奠定基礎。
(二)基本部分(32分鐘)
1.籃球運球(20分鐘)
(1)教學步驟:
①原地體前左右變向運球練習
②前進2-3步變向運球練習
③集中講解示范動作要領
講解:右手斜下壓,左手斜上接;換手同樣做,交叉向前進。m.cnsjbj.cn
④找一學生試做,其他學生點評,教師總結。
⑤前進2-3步變向運球練習
⑥前進5-6步變向運球練習
⑦分組討論:怎樣變向運球快速前進各組代表發(fā)言,教師總結:左右手銜接快,推壓球的后上部位。
⑧前進運球到籃下投籃(如下圖示)
要求:中場開始,半場運球投籃,每人3次以上。
(2)設計意圖:利用誘導性練習,逐漸讓學生掌握動作;選擇分組討論,讓學生探究動作要領,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2.接力跑(12分鐘)
(1)練習順序
①試跑體驗
②講解規(guī)則要求
③賽前試跑
④迎面接力比賽(如下圖示)
要求:5局3勝,教師裁判,犯規(guī)無效。
(2)設計意圖:
首先,試跑體驗是為正式比賽所做的身體上、心理上和路線上的準備。其次,賽前試跑,讓學生進一步熟悉規(guī)則。比賽中犯規(guī)無效,讓學生在遵守規(guī)則的前提下比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遵紀守法的優(yōu)良品質。
(三)結束部分(4分鐘)
1.內容安排與活動順序:
放松走――游戲(笑與不笑)――小結與鼓勵(練習圖示:略)
2.設計意圖:
安排放松走和“笑與不笑”的游戲,都是為了身心放松,同時有利于讓學生養(yǎng)成鍛煉后整理放松的習慣;最后的小結,在對本課的效果進行講評的基礎上,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鼓勵性評價,有利于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
八、效果預計
本課能夠較好地達成事先設定的教學目標;此外,本課的平均心率預計為130~135次/分,練習密度預計為30%-40%。
九、課后延伸
布置課外作業(yè)(課外練習變向快速運球20分鐘以上),并說明檢查方法(下節(jié)課抽測作業(yè)情況)。
學習目標:
1、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體育活動的任務。
2、提高身體協(xié)調性、靈敏性、反應速度及反應能力。
3、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行為。
學習內容:
集體合作跑;多姿勢起動快速跑
教學步驟:
1、教師講解。
練習的基本形式是以小組為單位的各種合作跑、追逐跑。
2、第一次練習
“開火車”各小組成一路縱隊。
小組的每一個參與者,右手扶在前面人的右肩膀上,左腳向前直腿抬起,前面人用左手接住后面人的左腿,成一路縱隊單腳站立姿勢。聽口令后出發(fā),必須保持隊伍的整齊,堅持“跳”完規(guī)定距離(半個籃球場)
3、第二次練習
多姿勢起跑學生在起跑線上以各各不同姿勢(如蹲撐、俯撐、正面直腿坐、背對直腿坐等)準備好,當聽到開始的指令后,迅速向終點跑去(距離約15米)
4、第三次練習
多姿勢起動追逐兩人一組,相距一臂左右,同時做各各不同的起跑姿勢,如面對蹲撐、正面對坐、俯撐等。
聽到開始的指令后,按事先約定的信號,以不同的`姿勢,一人追逐,另一人逃避,在一定距離(約15米)內,以追逐或逃避成功者為勝。
5、小組討論
師:成功的關鍵的什么?
生:合作、默契、靈敏性好、反應速度快。
教學內容:
1.游戲圓圈運球
2.蛙跳
教學目標:
技能目標:
1、在練習中學會基本隊伍的站位。
2、通過圓圈運球游戲,培養(yǎng)學生運球和控制球的能力。
3、掌握蛙跳技術,發(fā)展腿部力量,增強彈跳力。
情感目標:
1、在游戲中發(fā)揮學生的團結合作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遵守課堂紀律,明確個人和集體的關系。
參入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在活動中積極參入的熱情。
教學教具:籃球
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
1開課式。
2隊列練習,向左(右)轉、走。
3準備活動:慢跑兩圈。
二、基本部分:
(一)游戲,圓圈運球
1、方法:參加游戲的分成人數相等的幾組,每組站成一個圓圈,左右闊隔約兩米,其申一人手持小籃球。游戲開始,各組持球人運球依次繞過本組每個人,到原來位置并將球傳給右邊的第一個人。右邊的`第一個人接傳球后,再按同樣的方法運球。各組依次進行,先做完的組為勝。
2、規(guī)則
(1)、.運球時必須依次繞行,不得碰撞他人。
(2)、運球時不得持球跑或雙手同時拍球,運球失誤,必須撿回在失誤地點重新運球。
3、注意事項:0在場地上畫2一一4個直徑8一一10米的圓圈,"生分成2一一4組,每組一個小籃球,聽教師口令統(tǒng)一練習。0按規(guī)則和要求進行運球。
(二)定點投籃
1、動作方法:
兩腳前后或左右開立,站在罰球線上,雙眼瞄準籃圈。膝關節(jié)微屈,五指自然分開,指根以上持球。
2、動作要點:持球正確,上下肢協(xié)調用力,伸臂、抬肘、屈腕、撥指柔和有力。
3、教師講解、示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動作及注意點
4、練習方法:先集體練巧,后分組練巧。
三、結束部分:
1小結、講評。
2.下課。(師生再見)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田徑運動場地,具備基本的田徑理論知識。
2、通過結合實例講解田徑比賽通則,讓學生初步學會各規(guī)則。
3、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擴寬知識面。
教學內容:
1、簡介田徑運動場地(基本常識。相關知識內容)
2、簡介田徑競賽規(guī)則
重點:場地介紹 難點:田徑競賽規(guī)則的理解與運用
一、田徑運動場地的介紹
田徑運動場地是進行田徑運動教學、訓練、組織田徑運動競賽和開展大眾體育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
1、田徑運動場地是全長400米的半圓式場地。其跑道是由兩個180°到半圓(彎道或稱曲段)和兩個對等的直段組成。
2、田徑運動場地的彎道半徑最好的是36.5米。
3,運動場地一般有8-10道分道,彎道有8道,分道寬1.22-1.25米,所以分道線寬均為5厘米。
4、田徑運動場地除競賽場地外還應在跑道外地空地上,合理安排跳躍和投擲的場地。
(推鉛球、擲鏈球和擲鐵餅三個項目的落地有效區(qū)均為40度角;跳遠、三級跳遠場地沙坑至少寬2.75米,跳遠沙坑遠端至起跳線距離至少10米,一般沙坑長在6-9米,坑寬2.75-4.00米;跳高用的`沙坑或海綿包至少長5米、寬3米,。半圓形助跑道德半徑至少20米;撐桿跳高場地的助跑道寬至少1.22米,長至少40米。)
二、田徑運動比賽介紹
田徑分為田賽、徑賽,全能三大類
1、徑賽有:短跑、中長跑、長跑、馬拉松(42.195)、競走。
其中400米及400米以下的項目,如100米、200米、400米、110米欄、4X100接力為短跑。采用蹲踞式起跑,使用全自動電子計時。
800米及其以上距離項目為中長跑、長跑。
此外,還有2000米障礙,3000米障礙,5000米競走,10000—20000米競走。等等
2、田賽主要有:跳躍類和投擲類(跳高、跳遠、三級跳遠、鉛球、鐵餅、鏈球、標槍、撐桿跳高)
3、全能主要有七項全能和十項全能。
三、田徑競賽規(guī)則介紹
1、田徑比賽的跑進方向一般為逆時針跑向。
2、起跑犯規(guī):運動員在做好最后預備姿勢后,只能在接收到發(fā)令槍或批準的發(fā)令裝置信號后開始起跑。(2次犯規(guī)是指同一組非同一個人,只要同組已有一人犯規(guī),你再次犯規(guī)就判犯規(guī))
3、運動員擠撞或阻擋別人從而妨礙其他運動員走或跑進時,應取消該項目的比賽資格
4、分道跑到比賽中,運動員應自自始至終在自己的分道內跑進。
5、運動員由于受他人推、擠或被迫跑出自己的分道,但未阻擋其他運動員,也未從中獲得實際利益,不犯規(guī)。(例如:A 在直道上跑出自己的分道,沒有獲得實際利益;B 在彎道上拋出自己的分道外側分道線。)
6、800米跑起跑時分道跑,在第一個彎道末端一條寬5厘米,橫跨跑道的弧形搶道線即可切入里道。
7、離開跑道,運動員自愿離開跑道后將不得繼續(xù)參加該項目比賽。
8、接力賽,運動員必須手持棒跑完全程。
9、在所有接力賽跑中,都必須在接力區(qū)內傳遞接力棒。
10、運動員在接棒之前和傳棒之后,應留在各自分道或接力區(qū)內,直到跑道暢通,以免組的那個其他運動員。
田賽,除跳高和撐桿跳高外,在其他田賽項目中,如參賽人數多于8人,則每名運動員均有3次試跳機會,有效成績最好的前8名運動員可再試跳(擲)3次。若參賽者只有8人或少于8人,則每人有6次試跳機會。
11、在田賽的某一次試跳(擲)中,由于任何原因使運動員受阻,可以補試跳機會。
12、田賽項目比賽時,運動員無故延誤試跳時間,將導致不許其參加該次試跳,并記錄為該次試跳失敗。
相信《初中體育課教案精華五篇》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幼兒園教案,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初中體育課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沒有寫的老師就需要抓緊完成了。?學生反應是教學過程中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之一。為使用時更加方便,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整理的“初中體育課件教案”,相信你能從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內容!...
體育課程通常需要進行合作和團隊競技,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和友誼。在集體項目中,學生們可以互相幫助,共同取得勝利,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初中體育課教案20篇”,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zhàn),來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教學工作計劃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高中體育課教案詳案模板范文 篇1一、教學目標《課程標準》指出7~9年級作文訓練的要求:1.寫作時考慮不同的...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體育課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體育教案初中體育課教案手寫 篇1一、指導思想: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促進學生身...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體育課教案模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體育教案初中體育課教案模板式 篇1目標:1、練習胯下傳物的動作。2、提高小朋友的合作和協(xié)調能力。3、培養(yǎng)幼兒...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