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所以老師寫教案可不能隨便對待。教案是評估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依據(jù)。我們聽了一場關于“漁家傲課件”的演講讓我們思考了很多,經(jīng)過閱讀本頁你的認識會更加全面!
《漁家傲秋思課件》是一件表現(xiàn)漁民生活和秋天美好的藝術品。它的名字來源于詩人楊萬里的《秋思》中的一句:“漁家傲村靜,依傍古堤立?!边@句詩意味深長,傳達了秋天的清涼和宜人,以及漁民對家園的熱愛和自豪。這篇文章將從藝術品的視覺效果、文化內涵和歷史背景三個方面展開探討。
首先,讓我們看看《漁家傲秋思課件》的視覺效果。這個課件由多幅豐富多彩的圖片組成,展示了一片蒙古包圍攻了中國的歷史場面。這些圖片栩栩如生,表現(xiàn)了漁民在水上捕魚、垂釣等生動場面,同時也展現(xiàn)了季節(jié)的變遷,如桂花飄香的深秋和漁民們帶著秋收的喜悅。這些細節(jié)描繪得入微,仿佛直接把觀眾帶入到了當時漁民的身邊,感受到了他們的勞動和美好。
其次,讓我們關注一下《漁家傲秋思課件》深厚的文化內涵。這個作品展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家國情懷。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家和國是密不可分的,每個人都應該以家為起點、為國盡心,為家國闊步奮進。漁家代表著南方普通民眾,他們在季節(jié)交替的時候工作、生活,始終保持著自己作為家庭成員的責任與擔當,渴望家園繁榮昌盛,愿意為了守護家園而舍生忘死。這種家國情懷是漁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后,讓我們重溫一下《漁家傲秋思課件》的歷史背景。這個作品的背景主要發(fā)生在紅色大革命時期,此時正處于中國革命的烽火與大戰(zhàn)時期,但課件中的漁家經(jīng)常也要抵御野生動物和自然景觀的侵擾,這正是革命時期我國在國際上和國內所遭受的各種打擊。漁家身上表現(xiàn)出的頑強生命力、不屈的戰(zhàn)斗精神,與當時革命先輩們的英勇戰(zhàn)斗相互呼應,彰顯著人類不屈不撓的意志和頑強的生命力。
總之,《漁家傲秋思課件》是一件充滿浪漫雅致的藝術品,它實現(xiàn)了文化價值與審美價值相互融合的目標,不僅展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而且傳遞了人類對于生命的追求,為人類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無論是從哪個角度去欣賞它,都將得到實實在在的益處和啟迪。
一、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
二、故事背景
此詞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公元1130年春間,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盡風濤之險。此詞中寫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詞人自己,都與這段真實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關。
三、理解詩義注釋
⑴漁家傲:詞牌名。
⑵星河:銀河。
⑶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⑷云濤:如波濤翻滾的云。一說指海濤。
⑸殷勤:情意懇切。
⑹嗟(jiē),慨嘆、慨嘆。
⑺謾:同“漫”空、徒然。
⑻九萬里風鵬正舉:我要像大鵬鳥那樣乘風高飛。舉:高飛。
⑼蓬舟:如飛蓬般輕快的船。
(10)三山:神話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海上的仙山。譯文天蒙蒙,晨霧蒙蒙籠云濤。銀河欲轉,千帆如梭逐浪飄。夢魂仿佛又回到天庭,天帝傳話善意地相邀。殷勤問道:你可有歸宿之處?我回報天帝說:路途漫長又嘆日暮時不早。學作詩,枉有妙句人稱道,卻空無用。長空九萬里,大鵬沖天飛正高。風??!請千萬別停息,將這一葉輕舟,載著我直送往蓬萊三仙島。
四、古詩賞析
這首詞氣勢磅礴、音調豪邁,是婉約派詞宗李清照作品,具有明顯的豪放派風格,是李詞中僅見的浪漫主義名篇。
詞一開頭,展現(xiàn)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天、云、霧、星河、千帆,景象已極壯麗?!敖印?、“連”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洶涌的波濤、彌漫的云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渾茫無際的境界?!稗D”、“舞”兩字,則將詞人在風浪顛簸中的感受,逼真地傳遞給讀者。所謂“星河欲轉”,是寫詞人從顛簸的船艙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銀河似乎在轉動一般。“千帆舞”,則寫海上刮起了大風,無數(shù)的舟船在風浪中飛舞前進。船搖帆舞,星河欲轉,既富于生活的真實感,也具有夢境的虛幻性,虛虛實實,為全篇的奇情壯采奠定了基調。
因為這首詞寫的是“夢境”,所以接下來有“仿佛”三句。這三句寫詞人在夢中見到天帝?!皦艋辍倍?,是全詞的關鍵。詞人經(jīng)過海上航行,一縷夢魂仿佛升入天國,見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詞人塑造了一個態(tài)度溫和、關心民瘼的天帝?!耙笄趩栁覛w何處”,雖然只是一句異常簡潔的問話,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寄寓著美好的理想。
此詞則上下兩片之間,一氣呵成,聯(lián)系緊密。上片末二句是寫天帝的問話,過片二句是寫詞人的對答??煞Q之為“跨片格”。“我報路長嗟日暮”句中的“報”字與上片的“問”字,便是跨越兩片的橋梁?!奥烽L日暮”,反映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經(jīng)歷。詞人結合自己身世,把屈原在《離騷》中所表達的不憚長途遠征,只求日長不暮,以便尋覓天帝,不辭“上下求索”的情懷隱括入律,只用“路長”、“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與過程,語言自然,渾化無跡。其意與“學詩謾有驚人句”相連,是詞人在天帝面前傾訴自己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奮力掙扎的苦悶。“謾”字,流露出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詞人在現(xiàn)實中知音難遇,欲訴無門,唯有通過這種幻想的形式,才能盡情地抒發(fā)胸中的憤懣。
“鵬正舉”,是進一步對大風的烘托,由實到虛,形象愈益壯偉,境界愈益恢宏。在大鵬正在高舉的時刻,詞人忽又大喝一聲:“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氣勢磅礴,一往無前,堪稱大手筆?!芭钪邸?,謂極言所乘之舟的輕快?!叭健?,指渤海中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傳為仙人所居,可望而見,但乘船前去,臨近時即被風引開,終于無人能到。詞人翻舊典出新意敢借鵬摶九天的風力,吹到三山,膽氣之豪,境界之高,詞中罕見。上片寫天帝詢問詞人歸于何處,此處交代海中仙山為詞人的歸宿。前后呼應,結構縝密。
這首詞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把屈原《離騷》、莊子《逍遙游》以至神話傳說譜入宮商,使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xiàn)實融為一體,構成氣度恢宏、格調雄奇的意境,充分顯示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
五、課文主題
這首詞剪裁巧妙,典故信手拈來,使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xiàn)實融為一體,意境雄奇,氣勢恢宏。寫夢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與天帝的問答,隱寓對南宋黑暗社會現(xiàn)實的失望,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這首詞的詞牌名,取自于北宋名宦晏殊所作的一首在民間流行的歌曲,因歌詞中有“神仙一曲漁家傲”句。后來,范公便取“漁家傲”三字用作詞牌名,定詞為雙調六十二字,分為上下兩片,上下兩片各為四個七字句和一個三字句,每句用韻,聲律諧婉。此后,漁家傲作為一種新的詞牌名流行很廣,沿用至今。
范公這首塞外詞,我品讀過許多次,每次讀后感懷深刻。本早想寫文章,表達讀后之心情,這幾天由于身體不適,心閑之時,坐在書房再次品賞范公“秋思”詞,便寫下這些文字,以舒發(fā)我的讀后品評與鑒賞之感。
北宋寶元元年(1038)西復王元昊稱帝,大舉進犯邊寨入侵北宋??刀ㄔ?1040)正月,元昊破金明寨,圍延州(今延安),殲宋援兵劉平、石元孫軍于三川口(今延安西約20公里),劉平、石元孫被俘,朝野震驚。三月,經(jīng)韓琦舉薦,朝庭將時任越州知州的范仲淹,復官天章閣待制、知永興軍。四月,又改刑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陜西都轉運使。七月,又遷龍圖閣直學士,與韓琦同被任命為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同管勾都部署司事,夏竦為安撫使。從此,范仲淹開始戍邊,鎮(zhèn)守西北邊關。
延州為西夏出入關要沖,戰(zhàn)后城寨焚掠殆盡,戍兵皆無壁壘,散處城中。范公在延州整軍備戰(zhàn),奪回塞門諸寨,修復已破蕩的金明寨、萬安城等,軍中將士面貌一新。幾年后,軍威大震,迫使入侵保安(今陜西志丹)、鎮(zhèn)戎軍(今寧夏固原)之西夏軍撤兵。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積極促使議和,平定邊塞烽火。
范公創(chuàng)作的《漁家傲秋思》詞,變低沉婉轉之調而為慷慨豪放之聲,大手筆反映出當時的。國家、社會和邊塞的重大問題,表現(xiàn)出作者憂國憂民和擔當報國之精神。詞的上片著重寫景,而景中有情;下片著重抒情,而情中有景。
上片首句“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指明當時延州為西北邊地,是防守西夏進犯的軍事要塞,故稱“塞下”。“秋來”,表明時令季節(jié)。“風景異”,作者用一個“異”字概括地寫出了延州秋季和內地風光之差異,也隱含著作者對邊地風物的異樣感受。
次句“衡陽雁去無留意”,雁是一種候鳥,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飛向南方避寒。傳說,雁南飛時到了衡陽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故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寫到:“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弊髡哂谩昂怅栄闳ァ币酝形锛呐d的手法,反襯出邊地的寒風蕭瑟,滿目荒涼。
接著,“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三句,繼續(xù)寫景。“邊聲”,是指隨著軍中的號角聲,而形成的一種濃厚有著邊地特色的聲響和悲涼氣氛,而著重渲染戰(zhàn)時的肅殺之氣的戰(zhàn)地風光畫面,為下片的抒情蓄勢?!扒п掷铩?,是寫延州的周圍環(huán)境,它是處在一個層層疊疊山嶺的環(huán)抱之中。“長煙落日”,作者用王維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韻,續(xù)以“孤城閉”三字,氣氛頓然一變,隱隱地暗示敵強我弱,不利的軍事形勢。
此片,范公把所見所聞諸多現(xiàn)象連綴起來,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充滿肅殺之氣和滿目滄夷的邊塞之情景。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倍?,更加表明作者徹夜未眠,徘徊思緒萬千,從而構成了將軍與士兵復雜而又矛盾的情緒和傷感。流露出強烈的師老無功、鄉(xiāng)關萬里的悵恨心里,其情調與唐人建功異域、追奔逐北的邊塞詩情迥然不同。
但是,范公到延州后,選將練卒,招撫流亡,增設城堡,聯(lián)絡諸羌,深為西夏畏懼,稱“小范老子腹中有數(shù)萬甲兵”。此詞慷慨而悲涼,激昂而又豪放,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抵御外患、憂患擔當、報國立功的壯烈之志。最后用“將軍白發(fā)征夫淚”總收全詞。作者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婉曲地傳達了,將士守邊的愛國的激情,濃厚的思鄉(xiāng)的情懷,構成了將軍與士兵的復雜而又矛盾的情緒,繪畫出了一幅情調蒼涼而又悲壯的邊塞之畫卷。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品味詞中描寫的邊塞風光;
2、體會詞的韻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知這首詞慷慨壯烈的基調,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清晰地了解整首詞分上、下兩闋寫景和抒情,以及詞作者通過景物描寫,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教學重點】
解讀全詞,了解邊塞風光和戍邊生活,體會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負。
【教學方法】
朗讀法、問答法、教讀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對照課文注釋,通讀全詞;
2、了解作者的生平概況以及寫作背景。
二、導入
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唐詩、宋詞更是這座瑰麗花園中的兩朵奇葩。前兩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領略了盛唐詩歌的風味,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就進入宋詞的學習。
在每一個朝代,都有愛國將士戍守邊關的動人事跡,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那么,現(xiàn)在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曾經(jīng)學過的有關描寫邊塞風光和將士心情的詩句。(學生回答,老師補充。)
1、王之渙:《出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2、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p>
3、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4、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p>
5、李賀:《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p>
剛剛我們列舉的這些詩歌,它們所描寫的都是同一個主題——邊塞,因此,人們把這一類的詩歌稱之為“邊塞詩”。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漁家傲》也是反映邊塞主題的。但是,在范仲淹以前,很少有人用詞這一形式來真實地反映邊塞生活。由于作者有豐富的邊地生活經(jīng)驗,所以詞中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
三、初步感知,學生朗讀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在預習的基礎上一起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詞,體會詞中的韻味,以及詞人的思想感情。(老師領讀,學生齊讀)
2、同學們朗讀得很好,已經(jīng)把詞中慷慨壯烈的韻味讀出來了。那么,這樣一首充滿著理想和抱負的詞,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呢?
四、文本賞析
(一)導入作者介紹以及寫作背景介紹:
1、背景簡介: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國家逐漸形成積貧積弱之勢,表面上一片升平,實際上危機四伏。寶元元年,西夏元昊稱帝,宋廷調兵遣將,揚聲聲討,但事出倉促,每戰(zhàn)輒敗。
1038年,西夏大舉進攻宋朝,攻取今陜北數(shù)縣,延州成為孤城。
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陜西經(jīng)略安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擊西夏。范仲淹到任后,改革軍制,團結上下,生產戍邊,積極抵御。這首詩就作于此時。
2、作者介紹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范仲淹不僅具有很高的文學造詣,而且還有卓越的軍事能力,這就與他被稱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相符合。
現(xiàn)在請同學們看看注釋①中的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今江蘇吳縣)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
(二)分析全詞
此時的范仲淹肩負著國家的重擔,我們知道,詩詞的創(chuàng)作往往講究情景交融,那么,當詞人身兼重任之時,他的筆下又會描繪出一幅什么樣的圖景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詞人眼中的西北邊塞大漠風光。
1、分析詞的上片
這首詞創(chuàng)作于邊塞是顯而易見的,那么,同學們知道它是創(chuàng)作于哪個具體的季節(jié)的嗎?
秋天。
很好,你們又是從哪里得知這一信息的呢?
“塞下秋來風景異“
(1)首句,“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點明環(huán)境,“秋來”點明時節(jié)。此時此刻,詞人身處西北邊地,我們剛剛介紹過詞人的家鄉(xiāng)在蘇州吳縣,這樣一南一北的差異究竟會有何不同的風景呢?我們接著往下看看其中的異別之處。
(2)“衡陽雁去無留意”
A、這句詞運用了一個典故。古代傳說,雁南飛,到了衡陽即止,同時,衡山的回雁峰也因此得名。
B、在古文中,“去”是離開的意思。那么,這里“衡陽雁去”的語序是否符合我們現(xiàn)代的閱讀習慣呢?如果不符合,那么正確的語序又是什么樣的呢?
“雁去衡陽”這里運用了倒裝的手法。
C、秋天到了,大雁往南飛,這是正?,F(xiàn)象,可是,在這里,詞人卻用了“無留意”,為什么呢?同學們想一想,大雁南飛是自然界的常態(tài),而這里作者卻賦予大雁以人的情感,這是運用的擬人的寫作手法。同時,這從側面反映出邊塞環(huán)境惡劣,以致連大雁都不愿久留,可想而知,戍邊戰(zhàn)士的生活是多么的艱辛。
(3)“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p>
A、首先,我們來找出這里所出現(xiàn)的意象:邊聲、千嶂、長煙、落日、孤城。
B、請同學們結合課本注釋,一起看看這些詞的意思:
邊聲:指邊塞馬鳴、風號等聲音。
同學們想一想,這種戰(zhàn)爭的混雜聲音在安靜、祥和的南方是否能夠經(jīng)常聽到?不能。它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才會出現(xiàn)的,由此可見當時戰(zhàn)爭的緊張程度。
C、千嶂:層層疊疊險峻的山峰。
孤城:孤寂的邊城。
同學們想象一下,在層層疊疊的山巒中,長煙與日落同時升起,這種情景與我們學過的哪一句詩相類似呢?
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p>
二者無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D、既然有如此美妙的風景,詞人又為何用了“孤城閉”這三個格調與之相反的詞呢?我們想一想,戰(zhàn)爭的雙方,如果我軍的兵力足夠強大,那是不是就無需緊閉城門,大可主動出擊,由此可見,此時的形勢是緊張而又不利的,處于“敵強我弱”的狀態(tài)。
(4)詞的上片,詞人充分運用了聽覺、視覺、感覺,將所聽、所見、所感等現(xiàn)象連接起來,描繪出一幅蕭瑟、荒涼、緊張的邊地風光。
2、分析詞的下片
在這樣荒涼、蕭條的環(huán)境下,詞人的心情又會是什么樣的呢?我們接著來學習詞的下片。
(1)“濁酒一杯家萬里”
A、這里,詞人借酒消愁,請同學們注意一下,這杯酒是“濁”的,“濁”與“清”相反,混亂渾濁的意思??梢姶藭r詞人心情紊亂,連所喝的酒都是渾濁的。
B、其次,“一杯”與“萬里”,兩個數(shù)量詞形成鮮明的對比,也就是說,用懸殊的差別來突顯詞人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思戀,僅僅一杯濁酒是消解不了萬里的鄉(xiāng)愁。既然思家,為何不回家呢?因為“燕然未勒”。
(2)“燕然未勒歸無計”
這里運用了一個典故。燕然,山名。公元89年,東漢大將軍竇憲追擊北匈奴,曾登北山,“刻石勒功而還”。但是,詞人這時還是“未勒”,說明還未功成名就,戰(zhàn)爭還沒有結束,因此,歸家之期是無法計量的,可以說是“歸期無期”。
3)“羌管悠悠霜滿地”
在這種有家無法歸的情況之下,詞人的所見所聞又會是什么樣的呢?
A、羌管,即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種樂器,聲音哀婉、凄切。
B、對于“霜”這個意象,我們可以通過兩句著名的詩句來解讀,“月落烏啼霜滿天”(張繼《楓橋夜泊》)、“霜重鼓寒聲不起”(李賀《雁門太守行》)。從這兩句詩中可以推出,霜出現(xiàn)在深夜,而且是寒霜,屬于冷色調的一個意象。所以,同學們以后可以運用“以文解文”的方法來解讀文本,這樣既溫故又知新。
C、在深秋的深夜,詞人聽到悠悠的羌管,看到滿地寒霜,心中難免頓生悲涼。
(4)“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A、這樣凄涼的夜晚,詞人睡不著,心愁滿緒,連白發(fā)都發(fā)白了,眼淚都流下來了。
B、同學們注意一下,這里僅僅是將軍頭發(fā)發(fā)白了,征夫流淚了嗎?不是。正確的解釋應該是將軍和征夫都白了頭、流了淚。這是運用了互文的寫作手法,表現(xiàn)出戍邊將士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戀以及渴望建功立業(yè)、報國壯志的情懷。
3、歸納總結
整首詞,上片以“異”字統(tǒng)領全局,借助“雁、邊聲、千嶂、長煙、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繪出一幅荒涼、蕭瑟的邊塞秋景圖,同時,揭示了邊地環(huán)境惡劣、戰(zhàn)事的緊張氛圍,由景入情,下片抒發(fā)了詞人思家憂國、壯志難酬的情感。
五、拓展學習
在解析完整首詞后,我們再回頭來看看這三個字“漁家傲”,從詞的結構來說,“漁家傲”是什么呢?
詞牌名。
對,很好,詞牌名。詞牌名是詞的格式名稱,很顯然,僅僅從“漁家傲”,我們是很難聯(lián)想到這首詞的內容,其實,這首詞有一個題目“秋思”。同學們,我們之前學過一篇與之相似的課文《天凈沙秋思》,你們還有印象嗎?
有。
好,那我們就一起把它背誦出來吧。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很好,看來大家對學過的知識都掌握的不錯。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兩部作品的區(qū)別之處。
(1)首先,從文體上看,《漁家傲》屬于宋詞,而《天凈沙秋思》是元曲小令。二者的產生時間不同,詞產生于晚唐,盛于宋;元曲產生于金元時期,盛于元。從風格上來看,詞比較嫵媚清麗,而小令則比較通俗易懂。
(2)從內容上來看,這兩部作品都選用了一些意象來描寫秋景,但是,《漁家傲》的意象(邊聲、號角、長煙、落日、孤城)大部分都是西北邊塞特有的,而《天凈沙秋思》中的意象(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則是江南水鄉(xiāng)常見之景。
(3)那么,通過這些景物描寫,作者各自又想要表達一種怎樣的情感呢?
《漁家傲》抒發(fā)的是戍邊將士的壯志難酬、思家憂國之情;
《天凈沙秋思》則是抒發(fā)天涯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
無論是哪一種情感,作者都把他們切身的感受融入到作品中,所以,我們才會被感染。我覺得,在我們的日常寫作中,只有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更好的打動讀者。
同時,在比較閱讀兩篇相類似的文本時,同學們應該從“文體、內容、情感”,這三方面來分析其中的異同點。
六、課后作業(yè)
那么,對于這兩部作品的比較閱讀就先到此為止,現(xiàn)在,全班同學再一起來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最后,我來布置一下今天的作業(yè):
(1)背誦《漁家傲》;
(2)從中選擇一首擴寫成現(xiàn)代,展開想象,不用拘泥于逐字逐句的翻譯,字數(shù)300字左右。
漁家傲 秋思
北宋
范仲淹
主題
作者將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結合,通過對塞外風景的描寫,抒發(fā)了邊關將士壯志難酬和思鄉(xiāng)憂國的情懷,同時也表現(xiàn)了邊塞戰(zhàn)士的艱苦生活。
(一)漁家傲(范仲淹。宋)(19分)
1.詞的上片寫景,以“異”字統(tǒng)領以下背景: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既渲染了西北邊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將士們的思鄉(xiāng)之情。2.“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泵枥L了邊塞怎樣的景致?(5分)
描繪了邊塞群山連綿,長煙靄靄,夕陽西下,一座孤城(因戰(zhàn)事吃緊)城門緊閉的肅殺、荒涼景致。
3、“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懷?(5分) 表達了作者思鄉(xiāng)與報國的矛盾。
4.此詞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5分)主旨句: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表達了將士們思鄉(xiāng)與壯志難酬的悲憤。
漁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1、賞析范仲淹的《漁家傲》并答題。
①詞的上片寫景,以“異”字統(tǒng)領以下背景:__雁云 ___、__邊聲 __、__長煙____、__落日__、___孤城__,既渲染了西北邊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將士們的思鄉(xiāng)之情。②詞的下片抒情,“將軍白發(fā)征發(fā)淚”一句詩就強烈抒發(fā)出將士們壯志難酬的感慨和思鄉(xiāng)憂國的情懷。(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表現(xiàn)將士雖思家但更愿報國之心)
2、用“|”劃分下面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
長 煙/ 落 日/ 孤 城 閉
3、談談你對“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的理解。
抒發(fā)了將士們壯志難酬的感慨和思鄉(xiāng)憂國的情懷,雄渾沉郁,蒼涼悲壯。
二 《漁家傲·秋思》 詞中點明地域、時令及作者對邊地風物的異樣感覺的詞句是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詞中以南歸大雁去而不留反襯邊地荒涼的詞句是
衡陽雁去無留意。詞中通過渲染戰(zhàn)時的肅殺氣氛暗示敵強我弱的不利形勢的詞句是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詞中道出將士徹夜無眠的感傷之情的詞句是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王維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突出了邊塞的壯美,范仲淹在《漁家傲》中用相關的景物卻描寫了邊塞的悲涼,這句是
長煙落日孤城閉
詞中能表現(xiàn)詞人邊關思親與渴望邊陲立功矛盾心理的詞句是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有許多描寫邊塞軍旅生活或邊塞風光的詩詞名句,請寫出連續(xù)的兩句,并注明作者和出處。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
《使至塞上》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王翰
《涼州詞》
1、寫邊塞蕭瑟荒涼景象的句子是: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2、從聽覺角度渲染凄涼悲壯氣氛的句子是: 四面邊聲連角起。
3、從視覺角度透露緊張局勢的句子是: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4、表達邊防將士既懷念家鄉(xiāng),又有崇高的責任感的句子是: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5、表現(xiàn)邊塞將士堅持抗敵的英雄氣慨和濃烈的思鄉(xiāng)之情的句子是: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6、范仲淹的《漁家傲》抒發(fā)詞人久戍難歸的無奈和對家鄉(xiāng)的眷念之情(表達主旨)的句子是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3、《漁家傲 秋思》中表現(xiàn)邊事緊張的三句是: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4、《漁家傲 秋思》中表現(xiàn)將士們思家與報國矛盾心情的詩句是: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1.上片寫景,突出了塞下秋景的什么特點,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突出了與中原景物的“異”。作者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塞下秋景與中原的不同,抒發(fā)了思鄉(xiāng)之情。(“異”在哪里?北雁南飛——塞下天氣極寒冷,氣候不同于中原地區(qū);邊聲四起——風聲、馬嘶、同不斷起伏的號角混雜在一起,構成邊塞特有的聲音,也不同于中原。孤城落日——夕陽西下時坐落在群山之中的孤城便早早的關閉了城門,這也不同于中原城市華燈初上的熱鬧情景。)(“異”字,表現(xiàn)了邊陲之地的孤寂荒涼。)2.“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借用“東漢竇憲大敗匈奴,‘勒石燕然’記功而返”的典故,寫將士們既思念家鄉(xiāng),又不想無功而返的矛盾心理,表現(xiàn)邊塞將士愛國、衛(wèi)國的精神。3.下片中有哪些細節(jié)描寫?有什么作用?
答:通過寫酌酒、不寐及落淚等細節(jié)深化感情,使得整首詞在質樸的風格中表現(xiàn)出了悲涼、壯闊的意境。4.“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闭埬阏務剬@一句的理解。
答:戍邊將士有家難回、功業(yè)難成而傷心落淚,夜不能寐。深秋時節(jié)寒霜滿地、羌管幽怨更加深了詩人內心的憂憤之情。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和思念故鄉(xiāng)的感情。
詞的慣例是上片寫景或敘事,下片抒情言志。這三首詞上片分別寫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點?下片分別抒發(fā)了什么感情?有何異同? 這三首詞總體上有什么異同? 《漁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涼、戒備森嚴。
《江城子》:打獵:雄壯、開闊。
《破陣子》:回憶軍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氣概。
《漁家傲》:思鄉(xiāng),愛國,渴望建功立業(yè)。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為國效力,愛國。
《破陣子》:渴望建功立業(yè),壯志未酬的抑郁、憤慨。
相同:愛國,渴望建功立業(yè),為國效力。
不同:《漁家傲》與思鄉(xiāng)緊緊聯(lián)系。
《江城子》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破陣子》更多的是表達自己壯志未酬的 抑郁、憤慨。
總體分析:
相同:感情上來講,都與愛國緊密聯(lián)系。風格上
豪放、開闊、雄壯。
不同:感情的側重點略有不同。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在每一個朝代,都有愛國將士戍守邊關的動人事跡,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并且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邊塞詩詞,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學過的有哪些?
李賀:《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岑參:《白雪歌送?》“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陸游:《十一月四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這節(jié)課我們所要學習的這首詞也是描寫邊塞生活的。(板課題)
二、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學生介紹,老師補充)
三、自讀欣賞,整體感知
1、老師范讀
2、齊讀
3、自由讀(提出質疑)
四、品析詞作內容
師:同學們在讀的過程中知道詞的上闋和下闋分別寫的是什么嗎?
(一)、品析上闋的景物描寫
1、寫了哪里的景色?你覺得這里的景色與作者家鄉(xiāng)的景色一樣嗎?
2、景色的不同體現(xiàn)在哪一個字上?(“異”字,以異統(tǒng)領)
3、“異”在何處?(再次自由閱讀,合作討論,找出“異”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明確:雁去無留意、邊聲四起、孤城緊閉
4、以上的景色描寫渲染出怎樣的氣氛?(荒涼、蕭條、寒冷)
過渡:此景會讓人產生怎樣的感覺?讓我們一起踏著文字,去體味作者心中的那份情。
(二)、體味詞人的思想感情
1、作者和將士們長期生活在如此荒涼的邊塞之地,他們的內心感想會是怎樣的呢?(寂寞、孤獨、思鄉(xiāng))
2、從哪些詞句的描寫中,體現(xiàn)出他們的這種情感?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思鄉(xiāng)憂國,但功業(yè)未成無歸期
悠悠羌曲,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無奈、凄涼、苦悶、悲憤
(深入理解燕然未勒后的心情)
師:可見,上面的寫景,都是為了后面的抒情。在寥寥的幾十字間,作者既寫了景,又融入了情。最后讓我們帶著此情此意,再一次來朗讀一下這首詞。
五、背誦并默寫。
板書設計:
雁去無留意
風景異[邊聲四起、]荒涼、蕭條、凄清
孤城緊閉
漁家傲、[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抒、情、憂國思鄉(xiāng)、壯志未酬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漁家傲課件主題范文: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
中國作為一個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著許多豐富多彩的文化。其中,民俗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民俗文化是指民間生活的各種文化現(xiàn)象,例如節(jié)日、習俗、禮儀、民間藝術和傳統(tǒng)技藝等。這些文化現(xiàn)象代表了過去人們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也是我們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文化的重要展現(xiàn)。
漁家傲是一種旋律優(yōu)美、富有濃郁民間特色、源遠流長的民間藝術形式。起源于江蘇南通市崇川區(qū)錢江壯漁文化村,是錢江壯漁文化村特有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漁家傲以漁家姑娘為主要形象,吟唱著生活在江南水鄉(xiāng)的情感故事,將口傳心授的傳統(tǒng)文化代代傳承下去。漁家傲的旋律優(yōu)美、歌詞含蓄,成為了表達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藝術形式。
然而,如今社會發(fā)展迅速,新文化、新的文化價值迫切需要被接受和傳播。傳統(tǒng)文化應該如何面對和適應這個時代的需要?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在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發(fā)展的時候,我們需要保留其最原始的特色和精髓,并且在傳承的同時,實現(xiàn)個性化和現(xiàn)代化的轉型。
在傳承漁家傲這一傳統(tǒng)文化時,我們可以通過不同形式進行改良和創(chuàng)新,以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人的審美需求,例如在舞臺布置、演唱形式和服裝設計上進行創(chuàng)新。同時,還可以通過推廣漁家傲,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歡這種文化,以此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參加和傳承這一文化。
漁家傲的存在,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展現(xiàn),代表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它不僅能夠讓我們感受到民間文化的魅力,也能夠讓我們認識到中國文化多元化的特點。在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中,傳統(tǒng)文化將在適應新時代的同時進行傳承和發(fā)揚,賦予其中新的意義和價值。
總之,傳統(tǒng)文化是一種既有魅力又充滿智慧的寶藏。我們應該在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文化的同時,更好地將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去,讓世人感受到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底蘊。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及作品的寫作背景。
2.理解詞的大意,感受詞中富有想象力的語言;品味詞的語言意境,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
3.體會作者豁達的心境,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樹立正確且積極的人生觀;體會詞中的愛國熱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詞的大意,背誦并默寫整首詞;品味詞的語言意境,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
教學難點
感受詞中富有想象力的語言。體會詞中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傳達的是不為任何紛擾所動的曠達胸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則抒發(fā)的是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這兩句千古名句皆出自范仲淹所作的《岳陽樓記》,由此我們看到了一個擁有崇高理想和博大胸懷之人。今天我們要學習他的一首詞《漁家傲》,讓我們再一次走近這位偉大的詞人。
二、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謚號文正,北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作者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任陜西經(jīng)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發(fā)動的叛亂性戰(zhàn)爭。他在西北邊塞生活達四年之久,對邊地生活與士兵的疾苦有較深的理解,治軍也頗有成效。當?shù)孛裰{說道:“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边@首詞就作于此時。
三、復習有關詞的基本常識。
詞是唐代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到了宋代,經(jīng)過長期不斷的發(fā)展,進入了全盛時期。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余,是配合燕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詩和詞都屬于韻文的范圍,但詩只供吟詠,詞則入樂歌唱。
每首詞都有一個調名,稱詞調或詞牌,每個詞調都有限定的句數(shù)、字數(shù)、句式、聲律;詞的篇幅長短不一,可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三種;詞的段落也有數(shù)種,一段的稱為單調,兩段的稱為雙調,三段或四段的稱為三疊或四疊,其中以雙調者為多,通常把雙調詞的第一段稱為上片、前闋或上闋,第二段稱為下片、后闋或下闋;詞的句式或整齊,如《浣溪沙》,或參差,如《漁家傲》,但絕大多數(shù)詞調的句式長短不齊,短者僅一字,長者達十一字,因此,詞又名長短句。
四、落實字詞。
五、朗讀詞。
1.教師范讀,糾正字音。
2.學生自讀,感悟文義。
3.學生齊讀,加強理解。
六、理解詞。
1.范仲淹所作的《漁家傲》描寫的是哪里的景致?從哪句詞體現(xiàn)出來的?
描寫的是邊塞之景,“塞下秋來風景異”中的“塞下”交代了寫作的地點,“秋來”寫了時間?!帮L景異”概括了這里景致的特點。
2.詞分為上闋和下闋,本詞的上闋以“異”字統(tǒng)領全文,詞中從哪些方面體現(xiàn)出來的?
“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边@里著重表現(xiàn)塞下這一地域性的特點,與中原大不相同。
(1)雁無留意。以南歸大雁的徑去不留,反襯出邊塞之地的荒涼。
(2)號角凄厲?!八拿孢吢曔B角起”,“邊聲”指一切帶有邊地特色的聲響。這種聲音隨著軍中的號角聲而起,夾雜著風吼、馬嘶的聲音,形成了濃厚的悲涼氣氛。
(3)重山疊嶂。交代了他們所在的地理位置,坐落于群山之中,處于偏遠之地。
(4)孤城緊閉?!肮隆辈粌H僅交代所在城池的環(huán)境,也是自身心境的寫照?!伴]”寫出“孤城”的冷落、警戒氣氛,呈現(xiàn)出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戰(zhàn)地風光。
3.下闋則圍繞一個“情”字展開,結合語句體會詞人當時的情感。
(1)思鄉(xiāng)之情急切。“濁酒一杯家萬里”,“濁酒一杯”,舉杯消愁,消思鄉(xiāng)之愁苦;“家萬里”,可是家卻在萬里之外,形成強烈的對比,更突顯急切的歸家之情。
(2)建功之心強烈?!把嗳晃蠢諝w無計”,燕然,山名,即杭愛山,今蒙古國境內。漢和帝永元元年(89),竇憲大破北匈奴,窮追北單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還”(《后漢書和帝紀》)。詞意是說,戰(zhàn)爭沒有取得勝利,還鄉(xiāng)之計是無從談起的,然而要取得勝利,更為不易。由此可以體會出作者的愛國之情。
在這雙重情感的積聚下,使人夜不能寐?!扒脊苡朴扑獫M地”,于是聽到羌笛悠揚的聲音,看到寒霜滿地的景致?!皩④姲装l(fā)征夫淚”也體現(xiàn)出將士們長期駐守邊塞的勞苦和感傷之情。
4.小結。
本首詞著力渲染邊塞的悲壯氣氛,抒寫了思念家鄉(xiāng)的情緒和抗擊侵擾、鞏固邊防的意志。此詞首開邊塞詞之作,其格調蒼涼悲壯,感情沉摯抑郁,一掃花間詞派柔靡無骨、嘲風弄月的詞風,它標志著北宋詞風轉變的開端,成為后來蘇軾、辛棄疾豪放派的先聲。
七、布置作業(yè)。
背誦《漁家傲》。
板書設計
漁家傲
范仲淹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以明月為主題吟詩作賦,大量的詠月詩詞不斷涌現(xiàn),請回顧我們曾接觸過的有關月亮的詩詞。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保ㄍ蹙S《山居秋暝》)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保ɡ铎稀断嘁姎g》)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保◤埲籼摗洞航ㄔ乱埂罚?/p>
在中秋佳節(jié),遙望明月,詞人蘇軾感慨良多,遂寫下千古名篇《水調歌頭》。清朝詞評家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里曾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p>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詞,體會作者是如何借月抒懷的。
二、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開創(chuàng)了豪放派詞的先河,并精通棋琴書畫,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字子由)被世人稱為“三蘇”,同列“唐宋八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
《水調歌頭》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節(jié),當時蘇軾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遭受貶謫,經(jīng)歷十分坎坷,與此同時與他弟弟已六七年不見,心情抑郁不歡。
三、朗讀詞。
1.教師范讀,糾正字音。
2.教師領讀,落實讀音。
3.學生自讀,感悟文義。
4.學生齊讀,加強理解。
5.指名朗讀,強化記憶。
四、理解詞。
1.請在本首詞中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進行賞析。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句為眾人知曉,并流傳甚廣。根據(jù)寫作背景我們知道,當時蘇軾與弟弟已六七年未見,他們飽受離別之苦,這句應飽含作者一種美好的祝愿,希望兄弟二人的情誼天長地久,借此抒發(fā)自己對弟弟的思念之情。
2.此句除傳達一種美好的祝愿之外,你還讀出哪些內涵?讓我們結合前文詞句詳加賞析。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痹娙藛栐聠柼欤磉_了對天上宮闕的向往。之所以向往是由于作者在現(xiàn)實生活中政治失意,故寄希望于天宮,并充滿了無限的期待。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詩人要乘風歸去是想離開現(xiàn)實直奔天宮而去,幻想借此忘掉一切。但“又恐”,說明他又有所顧慮,未能忘情于現(xiàn)實。月下起舞令詞人陶醉,這里沒有天上的高寒,卻有人間生活的美好。此時,天上和人間,理想和現(xiàn)實,使他產生一種矛盾的心理,欲登瓊樓玉宇,卻又留戀美好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此句寫景表現(xiàn)出作者因為思念而心緒不寧、輾轉難眠的情景。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表現(xiàn)作者對月亮的埋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對與弟弟天各一方的遺憾和無奈。所以作者用人的悲歡離合、月的陰晴圓缺這一自然的普遍規(guī)律來自我安慰,自我釋懷。在安慰的同時也傳達了自己的真摯感情:既然人世間有許多離別、不圓滿的事情,就希望天下所有與他境遇相同的人都能平安,雖遠隔千里,亦能感受到彼此的真情,享有美好的月色。
3.小結。
此時作者的情感并未拘泥于兄弟之情,而是延展開來,以此祝愿天下人,更加突顯其博大、豁達的胸襟。
五、拓展延伸。
積累以下蘇軾的兩首詩詞,可選取感興趣的一首加以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六、布置作業(yè)。
背誦《水調歌頭》。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障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天冷;聲雜;城孤。
景物: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孤城,夕陽西下時便緊緊關閉城門的情景,寫出了塞外的奇異風光。
上片側重描寫;下片側重抒情??畤@功業(yè)未立,思念家鄉(xiāng)。
在時間上是長煙落日的延續(xù),表現(xiàn)了守邊將士寒夜戍守的艱辛。
抒發(fā)了他們因功業(yè)未立,歸期無計又思念家鄉(xiāng)的復雜感情。
(1)詞的上片間接點明季節(jié)的詞語是'雁去(限2個字)。
(2)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
a.詞的上片重在寫景,主要描寫了塞下秋景之'異';詞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發(fā)了征人思鄉(xiāng)愛國之情。
b.詞的上片中'長煙落日孤城閉',與'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境相似。
c.詞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滿地',以如霜的月光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這首詞的意境悲涼、壯闊,形象鮮明、生動,語言質樸、凝練,是宋詞中的精品。
(1)全詞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復雜感情?
答:a、慨嘆功業(yè)未立;b、思念家鄉(xiāng)。
(2)請揣摩'霜滿地'在表達上的作用。(1分)。
借邊地夜景表達凄清悲涼之感;在時間上是'長煙落日'的延續(xù);表現(xiàn)了守邊將士寒夜戍守的艱辛。
(3)請賞析'長煙落日孤城閉'的妙處。(2分)。
答:寫出了塞外的奇異(壯闊)風光;反映宋朝守軍力量薄弱,軍情緊急;為下闋抒情作鋪墊。
(4)“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描寫了什么景物?在詞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答:此句形象描繪了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孤城,夕陽西下時,便緊緊地關閉城門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與中原的不同。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品味詞中描寫的邊塞風光;
2、體會詞的韻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知這首詞慷慨壯烈的基調,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清晰地了解整首詞分上、下兩闋寫景和抒情,以及詞作者通過景物描寫,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教學重點:
解讀全詞,了解邊塞風光和戍邊生活,體會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負。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唐詩、宋詞更是這座瑰麗花園中的兩朵奇葩。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就進入宋詞的學習。
二、初步感知,學生朗讀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在預習的基礎上一起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詞,體會詞中的韻味,以及詞人的思想感情。(老師領讀,學生齊讀)
2、同學們朗讀得很好,已經(jīng)把詞中慷慨壯烈的韻味讀出來了。那么,這樣一首充滿著理想和抱負的詞,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呢?
三、文本賞析
(一)導入作者介紹以及寫作背景介紹
1、背景簡介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國家逐漸形成積貧積弱之勢,表面上一片升平,實際上危機四伏。寶元元年,西夏元昊稱帝,宋廷調兵遣將,揚聲聲討,但事出倉促,每戰(zhàn)輒敗。1038年,西夏大舉進攻宋朝,攻取今陜北數(shù)縣,延州成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陜西經(jīng)略安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擊西夏。范仲淹到任后,改革軍制,團結上下,生產戍邊,積極抵御。這首詩就作于此時。
2、作者介紹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范仲淹不僅具有很高的文學造詣,而且還有卓越的軍事能力,這就與他被稱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相符合。
現(xiàn)在請同學們看看注釋①中的作者簡介。
(二)分析全詞
此時的范仲淹肩負著國家的重擔,我們知道,詩詞的創(chuàng)作往往講究情景交融,那么,當1詞人身兼重任之時,他的筆下又會描繪出一幅什么樣的圖景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詞人眼中的西北邊塞大漠風光。
1、分析詞的上片
這首詞創(chuàng)作于邊塞是顯而易見的,那么,同學們知道它是創(chuàng)作于哪個具體的季節(jié)的嗎?秋天。
很好,你們又是從哪里得知這一信息的呢?“塞下秋來風景異”
(1)首句,“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點明環(huán)境,“秋來”點明時節(jié)。此時此刻,詞人身處西北邊地,我們剛剛介紹過詞人的家鄉(xiāng)在蘇州吳縣,這樣一南一北的差異究竟會有何不同的風景呢?我們接著往下看看其中的異別之處。
(2)“衡陽雁去無留意”
A、這句詞運用了一個典故。古代傳說,雁南飛,到了衡陽即止,同時,衡山的回雁峰也因此得名。
B、在古文中,“去”是離開的意思。那么,這里“衡陽雁去”的語序是否符合我們現(xiàn)代的閱讀習慣呢?如果不符合,那么正確的語序又是什么樣的呢?
“雁去衡陽”這里運用了倒裝的手法。
C、秋天到了,大雁往南飛,這是正?,F(xiàn)象,可是,在這里,詞人卻用了“無留意”,為什么呢?同學們想一想,大雁南飛是自然界的常態(tài),而這里作者卻賦予大雁以人的情感,這是運用的擬人的寫作手法。同時,這從側面反映出邊塞環(huán)境惡劣,以致連大雁都不愿久留,可想而知,戍邊戰(zhàn)士的生活是多么的艱辛。
(3)“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A、首先,我們來找出這里所出現(xiàn)的意象:邊聲、千嶂、長煙、落日、孤城。B、請同學們結合課本注釋,一起看看這些詞的意思。
C、同學們想象一下,在層層疊疊的山巒中,長煙與日落同時升起,這種情景與我們學過的哪一句詩相類似呢?
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倍邿o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D、既然有如此美妙的風景,詞人又為何用了“孤城閉”這三個格調與之相反的詞呢?我們想一想,戰(zhàn)爭的雙方,如果我軍的兵力足夠強大,那是不是就無需緊閉城門,大可主動出擊,由此可見,此時的形勢是緊張而又不利的,處于“敵強我弱”的狀態(tài)。
(4)詞的上片,詞人充分運用了聽覺、視覺、感覺,將所聽、所見、所感等現(xiàn)象連接起來,描繪出一幅蕭瑟、荒涼、緊張的邊地風光。
2、分析詞的下片
在這樣荒涼、蕭條的環(huán)境下,詞人的心情又會是什么樣的呢?我們接著來學習詞的下片。(1)“濁酒一杯家萬里”
A、這里,詞人借酒消愁,請同學們注意一下,這杯酒是“濁”的,“濁”與“清”相反,混亂渾濁的意思??梢姶藭r詞人心情紊亂,連所喝的酒都是渾濁的。
B、其次,“一杯”與“萬里”,兩個數(shù)量詞形成鮮明的對比,也就是說,用懸殊的差別來突顯詞人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思戀,僅僅一杯濁酒是消解不了萬里的鄉(xiāng)愁。既然思家,為何不回家呢?因為“燕然未勒”。
(2)“燕然未勒歸無計”
這里運用了一個典故。燕然,山名。公元89年,東漢大將軍竇憲追擊北匈奴,曾登北山,“刻石勒功而還”。但是,詞人這時還是“未勒”,說明還未功成名就,戰(zhàn)爭還沒有結束,因此,歸家之期是無法計量的,可以說是“歸期無期”。
(3)“羌管悠悠霜滿地”
在這種有家無法歸的情況之下,詞人的所見所聞又會是什么樣的呢?A、羌管,即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種樂器,聲音哀婉、凄切。
B、對于“霜”這個意象,我們可以通過兩句著名的詩句來解讀,“月落烏啼霜滿天”(張繼《楓橋夜泊》)、“霜重鼓寒聲不起”(李賀《雁門太守行》)。從這兩句詩中可以推出,霜出現(xiàn)在深夜,而且是寒霜,屬于冷色調的一個意象。所以,同學們以后可以運用“以文解文”的方法來解讀文本,這樣既溫故又知新。
C、在深秋的深夜,詞人聽到悠悠的羌管,看到滿地寒霜,心中難免頓生悲涼。(4)“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A、這樣凄涼的夜晚,詞人睡不著,心愁滿緒,連白發(fā)都發(fā)白了,眼淚都流下來了。B、同學們注意一下,這里僅僅是將軍頭發(fā)發(fā)白了,征夫流淚了嗎?不是。正確的解釋應該是將軍和征夫都白了頭、流了淚。這是運用了互文的寫作手法,表現(xiàn)出戍邊將士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戀以及渴望建功立業(yè)、報國壯志的情懷。
3、歸納總結
整首詞,上片以“異”字統(tǒng)領全局,借助“雁、邊聲、千嶂、長煙、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繪出一幅荒涼、蕭瑟的邊塞秋景圖,同時,揭示了邊地環(huán)境惡劣、戰(zhàn)事的緊張氛圍,由景入情,下片抒發(fā)了詞人思家憂國、壯志難酬的情感。
五、拓展學習
在解析完整首詞后,我們再回頭來看看這三個字“漁家傲”,從詞的結構來說,“漁家傲”是什么呢?
詞牌名。
對,很好,詞牌名。詞牌名是詞的格式名稱,很顯然,僅僅從“漁家傲”,我們是很難聯(lián)想到這首詞的內容,其實,這首詞有一個題目“秋思”。同學們,我們之前學過一篇與之相似的課文《天凈沙·秋思》,你們還有印象嗎?
有。
好,那我們就一起把它背誦出來吧。
六、課堂小結
七、課后作業(yè)
1、背誦《漁家傲》。
2、從中選擇一首擴寫成現(xiàn)代白話文,展開想象,不用拘泥于逐字逐句的翻譯,字數(shù)300字左右。
3、預習下一課《天凈沙秋思》。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幼兒園教案頻道為您編輯的《漁家傲課件》內容,希望能幫到您!同時我們的漁家傲課件專題還有需要您想要的內容,歡迎您訪問!
相關推薦
經(jīng)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平常的學習工作中,幼兒園教師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可以指生產、生活中必需的東西。如: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參考資料會讓未來的學習或者工作做得更好!你是不是在尋找一些可以用到的幼師資料呢?小編陸續(xù)為大家整理了漁家傲課件,請閱讀后分享你的朋友!教學流程:讀——品——悟...
當老師開始授課新內容時,通常會事先準備好教案和課件。此時,學生的反應和準確性能夠有助于教師消除教學中的顧慮和疑慮。根據(jù)您的需求,我們的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已經(jīng)搜集了一些有用的內容,包括標題為《漁家傲秋思課件教案》的文章,相信這篇文章可以對您有所幫助!...
經(jīng)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作為幼兒園老師的我們的課堂上能更好的發(fā)揮教學效果,為了防止學生抓不住重點,教案就顯得非常重要,教案有利于老師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如何去寫好一份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案呢?為了讓你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漁家傲秋思課件范例10篇”,我們后續(xù)還將不...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每個老師都需要細心籌備教案課件。要知道一份完整的教案課件,可以避免忘記教學過程的知識點,老師怎樣做好優(yōu)秀教案課件呢?欄目小編花費了很長時間來整理“漁家傲課件”的所有重要資料,在閱讀本文以后,相信您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