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yōu)槟Y選的“荷塘月色教案”一定符合您的期待,請您耐心閱讀本文。教案課件既關系到教學步驟,也關系到教學的課程標準,每位老師都要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教師需要全面考慮教學內(nèi)容來制定教案。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荷塘月色》。下面我就按我的備課思路和設計,一一展開解說。
一、 說教材
《荷塘月色》是高中語文教科書第二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文章,《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本部分學習的重點是鑒賞散文的意境美,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在教學中通過“讀”來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領悟作者所蘊含的情感,在“讀”中品味語言之妙,從而主動探究本文的魅力所在。
二、說教學目標與重點、難點
(一)、教學目標
1、學生情況分析
這篇文章的教學對象是高一的學生,初中的學習已經(jīng)使學生有了一定的散文知識的積累,也有了一定的鑒賞和品味散文的能力,但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審美的技巧和能力上,還有待加強。
2、教學目標制定的理論依據(jù)
本單元是現(xiàn)當代散文單元,學習重點是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作者心靈的搏動,體會作者所描繪的美景,賞析散文的表現(xiàn)手法。
3、制定教學目標
依據(jù)以上分析,我確定的教學目標為:
①、知識與能力: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培養(yǎng)學生鑒賞散文的能力
②、過程與方法:在反復誦讀中揣摩重要詞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掌握一定的賞析散文的方法
③、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
(二)、確定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jù)以上三個目標的要求我設計了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 通過品讀語言,尤其是精彩語段4—5段的賞析,品味文章語言美,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讓學生走進作品的情感世界,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復雜的感情
三、 說教法
散文的本質是審美的,因此散文教學很適合鑒賞活動的展開。尤其是,優(yōu)美的寫景抒情散文往往是作者心靈的絮語,很適合于朗讀。根據(jù)本文的特點和《大綱》要求,在教學時要加強誦讀指導,通過誦讀讓學生感受作者心靈的律動,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 說學法
1、朗讀法 形式多樣的讀、大量的讀
2、討論法 通過提問思考討論,引導自己思考。
3、質疑法 引導學生從無疑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五、教學設想
由于《荷塘月色》是篇膾炙人口的美文,讀是解讀文本的最佳途徑。授課中我始終貫穿了“朗讀”。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聽讀和學生自己的朗讀來走近文本。初讀感受畫面美;;二讀領略語言美;三讀體會情感美;四讀投入學生生命體驗。遵循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依靠“文本”本身來說話,讓學生自己來與文本對話,得出自己的結論。
作者本來就是因為心緒不寧,才出來排解內(nèi)心苦悶的,作者到底為什么心緒不寧,我們無法知曉,但他把他筆下的景描寫的那么美,那么細??梢娮髡咴诳酥谱约?,努力讓自己專注于眼前的景色,無論是看荷葉還是荷花都是那么精工細描。作者本來是在看景,但美麗的荷塘景色吸引了作者,作者忘我的開始賞景了,隨風飄來的荷香,使作者好像聽到了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此時的作者已經(jīng)和景物合二為一了,達到了一種無我之境。
由看景到賞景,引導學生達到無我之境,和學生一起陶醉在這美景之中,永遠留在美麗的荷塘,不再回到紛繁雜亂的現(xiàn)實。這就足夠了。
六、教學課時:
一課時。
七、教學步驟
(一)、導入
我是這樣設計導語的`:
播放《荷塘月色》Flash影片片頭:夏季的一個夜晚,月亮高懸,靜靜的荷塘中,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伴著輕柔的音樂,從一片荷葉中探出頭來,慢慢綻放。從盛開的荷花花蕊中現(xiàn)出《荷塘月色》的文題及作者。
提問:看到我設計的篇頭了嗎?看到花兒盛開,心情怎么樣?
有一個成語是形容人很高興的,與花開有關,是什么?心花怒放。
花兒開放是寫什么?寫景。
你們看到花兒開放,很開心是寫什么?寫情。
寫景是為了什么?抒情。
(導出本課主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 皆 情語”。(板書)
(三)、誦讀四五段,感知畫面美。
引導學生誦讀第四五段。
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讀是讓學生體驗這篇文章最好的辦法。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讀”就是“自主”學習方式的最直接體現(xiàn)。放手讓學生讀吧,只有讀,才會讀。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在讀中思考,在讀中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這一部分大約分這樣幾步:
(1)學生自由讀,之所以不要學生齊讀,是因為我覺朗讀是一種對文本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而且這種再創(chuàng)造帶有鮮明的個體色彩,每個學生的對文章的理解不一樣,他朗讀時的輕重緩急是不一樣的。
(2)第二步,抽學生起來朗讀。教師予以適當?shù)脑u點、指導
(3)教師適時的范讀一部分?!懊雷x吟誦”是“回歸語文教育的誦讀之本”,誦讀的關鍵“在于走入作者文字之心”。而且,老師的誦讀,很容易感染學生的情緒,使“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容易和文本達成共鳴”,使冷冰冰的文字活了起來,使聽課的學生在情緒上達到一個高潮。
韓軍老師認為誦讀有三不在:不在普通話,不在音色美,不在聲音大,關鍵在于走入作者文字之心。程翔老師認為“讀書要有一種生命的投入”
(4)再次動情朗讀。 聽完范讀后, 競讀交流:分組競賽,各組推舉優(yōu)秀者在班上朗讀表演。通過多形式朗讀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四)、仔細品讀,體驗感情美
經(jīng)過幾次誦讀之后,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感知。再次請學生起來朗讀四五段,這次是請學生挑出自己最有體會的語句段,帶著感情來讀。
(五)、誦讀品味,領悟動靜結合的寫景方法。
多媒體出示問題:第四五段都寫了哪些景,是動態(tài)的還是靜態(tài)的?這與作者的情感有何關系?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格是怎樣的?
在學生充分發(fā)言的基礎上,教師作必要的啟發(fā)指點,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處,以下僅舉幾例:
1、第四段有哪些演員上場?第五段是給演員制造氣氛的,是哪些景物?(引導學生找出四五段描寫了哪些景物)
2、第四段寫荷塘是動態(tài)的還是靜態(tài)的?(理解作者動靜結合的寫法)
3、荷香與歌聲有什么可比的共同點?(領會通感手法的運用)
4、作者為什么要突出荷塘的動態(tài)呢?是為了表現(xiàn)什么?(分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明確:毛主席在他的《沁園春·長沙》中有一句詞“萬類霜天競自由”,他由自然景物的自由自在想到了什么?那么朱自清看到荷葉荷花的自由自在,生機勃勃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愿望呢?追求自由。
5、第五段寫月光突出了動態(tài)還是靜態(tài)?(引導學生抓住景物的特點來分析)
6、心里不寧靜朱自清在荷塘月色的美景中暫時獲得了寧靜。作者對眼前美景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呢?(把握感情,體會借景抒情)7、荷塘的一動一靜與作者的情感有何關系?
(師板書) 荷塘——動態(tài)美——追求自由
月色——靜態(tài)美——暫獲平靜,陶醉其中
↓ ↓
一切景語 皆 情語
(六)、走近作者,體會作者淡淡的喜悅夾雜淡淡的憂愁
假如你是六個孩子的父親,妻子兒女一大家全指望你養(yǎng)活,你工資又不高,你有什么感受?假如你生在七八十年前,經(jīng)歷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看到瘋狂屠殺共產(chǎn)黨和進步革命青年,你會參加共產(chǎn)黨?可是那時共產(chǎn)黨的力量很小,隨時都可能被殺。那你還要參加共產(chǎn)黨。朱自清那時候作何選擇呢?他選擇了逃避,不參加任何一方。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嗎?
同樣是白色恐怖下,不同性格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魯迅會說:“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彼恼Z言象投槍,象匕首,時時體現(xiàn)他的疾惡如仇的性格。而朱自清的性格相對來說較平淡,平和。他從荷塘月色中獲得喜悅,他的喜悅是——淡淡的。淡淡的喜悅中還摻雜著哀愁,哀愁也是——:淡淡的。
(七)、學以致用,活用鑒賞方法
品讀賞析第四五自然段的基礎之后,引導學生用剛才所學的賞析方法分析兩個寫景片段。
(多媒體展示材料)
寒颯颯雨林風,響潺潺澗下水。香馥馥野花開,密叢叢亂石磊。鬧嚷嚷鹿與猿,一隊隊獐和麂(jǐ)。喧雜雜鳥聲多,靜悄悄人事靡。那長老,戰(zhàn)兢兢心不寧;這馬兒,力怯怯蹄難舉。選自《西游記》,大家猜猜長老是誰?思考一下這段景物描寫體現(xiàn)了人物什么樣的心情?這段景物描寫中大家能聽到些什么聲響?什么發(fā)出的?可以斷定那是一個什么樣的環(huán)境?紛雜聲體現(xiàn)了人物什么樣的心情?
再看下一個材料(多媒體展示)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哪句是林黛玉的詩,哪句是史湘云的?為什么?
兩人身世相似,都是自小沒了雙親,為什么她們筆下會有如此不同的景物?兩人性格不同。
無論什么性格的人,都可以寫出感人至深的景。
景中必須有情,才會感人。
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希望語文教學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能體會到這篇文章的佳處,而且掌握一些賞析散文的手法,學會自己賞析文章。小結本課必不可少因此,在引導學生充分探討的基礎上,教師做一個小結,總結本文語言的特點,體會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點明在柔美和諧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悅之情,。并告訴學生作者描寫的細,來自作家對客觀物象觀察的細,體味的細。 八、作業(yè):任選校園中一景,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題目自擬。我是這么看待《荷塘月色》的,作者本來就是因為心緒不寧,才出來排解內(nèi)心苦悶的,作者到底為什么心緒不寧,我們無法知曉,但他把他筆下的景描寫的那么美,那么細??梢娮髡咴诳酥谱约?,努力讓自己專注于眼前的景色,無論是看荷葉還是荷花都是那么精工細描。作者本來是在看景,但美麗的荷塘景色吸引了作者,作者忘我的開始賞景了,隨風飄來的荷香,使作者好像聽到了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此時的作者已經(jīng)和景物合二為一了,達到了一種無我之境。
由看景到賞景,引導學生達到無我之境,和學生一起陶醉在這美景之中,永遠留在美麗的荷塘,不再回到紛繁雜亂的現(xiàn)實。
一、導入(2分鐘)同學們,荷與月是中國傳統(tǒng)文學中常見的兩種意象,朱自清把這兩種意象結合起來,為我們描繪了一片獨特的風景,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就一起來賞析朱自清筆下的荷塘與月色之景。(板書:荷塘月色 朱自清 景)二、美讀(4分鐘)問題:文章的題目是《荷塘月色》,那么全文集中描寫荷塘與月色的是哪兩段?明確:第四第五段請兩位同學來配樂朗誦第四段第五段。三、賞景(8分鐘)1、問題:荷塘和月色的描寫,整體上有什么特點?明確:寧靜的、優(yōu)美的、朦朧的、柔美的2、問題:這兩段依次寫了哪些景物?明確:荷葉、荷花、荷香、荷波、流水、月色。3、問題:請同學們找出自己喜歡的寫景的句子,把你的賞析跟大家分享一下。明確:在點評學生的賞析中,指出景物的特點,用了哪些手法等。賞析不到位的,及時點撥。舉例如下:(1)荷葉 寫荷葉用了比喻,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一種輕盈的、旋轉的動態(tài)的美感。(2)荷花 在寫荷花是用了擬人和博喻。用裊娜、羞澀來形容荷花,讓我們聯(lián)想到它像是美麗的女子那樣輕盈和嬌羞的神態(tài)。就像我們學過的一句詩: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恰似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在寫荷花時用了比喻,把荷葉比作明珠突出其明亮、比作是星星,突出其多,比作出浴的美人,表現(xiàn)其純凈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3)荷香 在寫荷香時用了通感,抓住了歌聲特點,若有若無、斷斷續(xù)續(xù)的特點。這也正是了香味的特點,只有在特別寧靜的時候才能聞得到。(4)流水 在寫流水時用的是擬人手法?!懊}脈”一詞,好像飽含深情,實際上是寫池水對荷塘的滋養(yǎng)與養(yǎng)護之情。(5)月光 月光本無形,但是把它比作流水,就有了流動的特點,瀉下來,把月光從高處照滿荷塘的景色寫得很傳神。(6)月光 借助葉子和花來寫月光。葉子和花在月光下像是夢,突出了月光的朦朧和柔和。四、得法(10分鐘)(一)以“荷葉”賞析為例,通過三個賞析的示例分析和升格后的優(yōu)秀示例的分析,總結賞析景物的要領。荷葉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示例一:句子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葉子比喻成舞女的裙。示例二:把荷葉比作舞女的裙, “亭亭”的一詞表現(xiàn)出了荷葉的風姿秀麗,恰到好處地寫出了荷葉臨風搖曳的姿態(tài)。示例三: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與葉子的自然舒展的形態(tài)相似,這個比喻是“多邊”的,既它不僅表達了“荷”的高貴,還傳達出它的標致、典雅、圣潔、飄逸、靈動、俏峻等魅力,使葉子產(chǎn)生動搖,使人身臨其境的感覺,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鮮明具體?!巴ねぁ迸c“高”相呼應,因為葉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見葉子舒展的樣子,作者聯(lián)想到舞女的裙。優(yōu)秀示例: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荷葉的自然舒展比喻成舞女的旋轉的裙,突出了荷葉的飄逸、靈動的特點,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巴ねぁ迸c“高”相呼應。因為葉子出水很高,所以作者才會看到葉子舒展的樣子,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舞女的裙。作者欣賞這樣的美景,表現(xiàn)了內(nèi)心的喜悅之情。明確:示例一:有手法,沒有指出景物的具體特點。示例二:有手法,抓住凝練的詞語“亭亭”寫,缺乏荷葉與裙的相似特點的分析。示例三:有手法,抓住了景物的特點,分析了凝練的語言,運用了聯(lián)想和想象。缺乏條理,有的地方用詞不準確。(二)賞景要領明確:1、抓特點2、找手法3、煉語言4、加想象5、融感情......我們在賞景的時候,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點,看作者用什么手法,怎樣運用準確而凝練的語言來突出這種特點。還要調(diào)動我們的生活積累和閱讀積累,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溝通各種感覺,使客觀景物變得親切可感。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品味作者蘊含在景物中微妙的情感。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更豐富的審美體驗。細心的同學會發(fā)現(xiàn)這是賞景的要領,其實也是寫景的要領。用這樣的要領來指導我們寫景,會使你描寫的景物更加生動和傳神,更加有表現(xiàn)力。五、析情(10分鐘)以上是我們對景物的賞析和總結。本文是寫景抒情的散文,那么景物中體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情呢?(板書:情)有人認為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中體現(xiàn)作者的喜悅之情,你認同嗎?結合文本和寫作背景,說說你的理由。明確:淡淡的喜悅 無盡的憂愁(板書:喜悅 憂愁)學生可能找到的文本的依據(jù),言之成理即可。(1)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2)月光是淡淡的(3)月光不能朗照(4)又像籠著輕紗的夢(5)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6)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7)惦著江南(8)寫江南采蓮的用意(9)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xiàn)在早已無福消受了。......可見,超脫是暫時的,不寧靜是長久的,喜悅是淡淡的,憂愁是深遠的。這正是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正直的進步的知識分子苦悶彷徨內(nèi)心想暫得解脫,但最終沒法解脫的寫照。我們學過《雨巷》,這也是大革命失敗后進步的正直的知識分子的苦悶彷徨的表現(xiàn)。同學們可想象一下,撐著油紙傘,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的是戴望舒,背著手在池塘邊踱著步子,頗不寧靜的是朱自清。六、結語:(3分鐘)朱自清把他的喜悅和憂愁寄托在荷塘美景中。他的《荷塘月色》像一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清幽、情致清雅。它又像一幅畫,濃淡相宜,虛實相生,韻味無窮。你看,荷花和明月,是這樣的景物,其實,大到河流江海,山川日月,小到芥豆之微、青萍之末,我們都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異乎尋常的美,所以,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我們需要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還要有感受美的心靈,更重要的是要鍛煉我們傳達美的能力。
教學設想:
這是一堂采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的課,應充分運用媒體手段,將畫面、文字、以及音樂有機地結合?!逗商猎律啡幕\上了朦朧、淡雅的韻味。因而,采用琵琶樂《春江花月夜》將使畫面更顯得詩情畫意,仿佛伴著音樂漫步在荷塘邊。在激活課堂氣氛上,可采取組間競爭法。
教學步驟:
一、 導入新課。
(出示幻燈片(1))
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大片的荷塘,使我們想起楊萬里的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毕肫鹚纬膶W家周敦頤筆下的“愛蓮”,想起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格,樸實無華的風姿,還有那順乎自然的美姿。白天的荷塘如此優(yōu)美,夜晚的荷塘,在柔柔的月光下是否更美呢?
(出示幻燈片(2))
說來奇怪,不同的事物投射到不同人的心里,會反映出不同的形象。馬致遠曾嘆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币匀绱耸捤鳌⑵嘟^的筆觸來描寫秋。而劉禹錫卻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睙o獨有偶,陸游曾很狠地道“惡竹當須斬萬竿”,而鄭板橋卻用一生一世的熱情以詩以畫來歌頌竹。這正是因為藝術家筆下的一事一物都打上了作者的主觀情感的烙印。今天我們就跟隨朱自清的腳步,去欣賞荷塘美景,去追問作者的情懷。
二、 點明教學目標。(出示幻燈片(3))
上課之前,咱們有必要先明確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三、 介紹作者朱自清生平及寫作背景。
說起朱自清,大家并不陌生。我們學過他的《春》、《背影》。請位同學來介紹一下朱自清。
(學生講述作者生平)(出示幻燈片(4))
我們知道,要真正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有必要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
(學生講述時代背景)
四、 探究作者的情感路線。
寫作背景往往支配著作者的情感,在大革命失敗后,作為民主主義知識分子的朱自清一直徘徊在投身革命與為了家人而暫且超然的矛盾之中。因而,文章的開篇就點明了“心里頗不寧靜”,為全文打下了情感的基調(diào)。(出示幻燈片(5))
讓學生來分析作者的情感路線。
點撥:試想,當你遭遇不佳的成績,當你受到朋友的誤會,當你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你的內(nèi)心是不平靜的。于是,你自然要出去散心,你暫且地陶醉于荷塘月色,但最終你又不得不回到現(xiàn)實之中。于是,喜悅淡淡,哀愁淡淡。
在明確作者的情感的基礎上,讓我們細細地去欣賞去品味那荷塘那月色。
(學生找出描寫“月色中的荷塘”及“荷塘中的月色”相應的段落。)
五、 重點分析第(4)(5)節(jié)。
1、(出示幻燈片(6)(7))
請同學來配樂朗誦。
請其他同學閉上眼睛去想象,讓咱們的思維跟著音樂跟著朗誦聲去欣賞美景。
2、思考:作者寫了什么,是怎樣寫的?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3、請學生來描述通過想象看到的畫面。
4、根據(jù)課文,回答思考題。(采取組間競爭法)
板書設計:(出示幻燈片(8))、(插入幻燈片(9))
(運用黑板給每小組打分)
5、語言的品味。
(1)疊詞的運用及作用。
(讓學生去掉疊詞朗讀)比較語感效果。
如:荷塘上面,彌望的是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
(學生討論)
教師明確:疊詞有兩大作用。
A、 有實觀效應,使所要表現(xiàn)的事物更形象。
B、 富有音律美,讀來朗朗上口。
(2)關鍵詞的品味。(組間競爭,教師總結)
點綴:與“零星”相照應,寫出花與葉子的和諧美??芍^是“萬綠叢中一點白”。
裊娜:形容女子體態(tài)柔美的樣子,實指荷花的盛開狀。賦予人的美感。
羞澀:指含苞欲放的荷花,使我們想起徐志摩的詩“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瀉:與喻體“流水”相呼應,增強了月光的流動感,進而還有一種對濃濃的奶白色的月光的質感。
?。悍从沉怂畾馀c月色的交織,霧的輕柔,自下而上逐漸擴散的特征。
洗:月光下的荷花、荷葉蒙上了一層薄薄的晴朗的乳白色,增添了美感。(可用蛋清,荔枝的綃來比較引導想象聯(lián)想)
6、鑒賞。
(出示幻燈片(10))
讓學生來講述畫面的特征。
歸納:
(1) 音律美(疊詞)
(2) 措辭美
(3) 修辭美(比喻、擬人、對比、通感)
(4) 畫面美(淡雅、朦朧、幽美)
(出示幻燈片(11))
六、 憶江南。
面對如此美景,作者陶醉其間。但陶醉是暫時的,他又不得不回到現(xiàn)實之中。于是,作者追憶起江南的采蓮來了。(出示幻燈片(12))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1、 學生朗讀該詩。
2、 探討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確:表現(xiàn)了作者對擺脫黑暗現(xiàn)實和置身寧靜祥和的生活的向往。其實,文章的結構就像一個圓圓的荷塘。從家里出去,又回到家里。與其說這是一篇美文,還毋寧說是朱先生的一次美麗的夢游。夢里的荷塘再美也必然要回到現(xiàn)實之中。
月色是淡淡的。荷塘的美景是淡淡的。哀愁是淡淡的。喜悅也是淡淡的。淡雅、朦朧、幽美的荷塘,正是作者的情感的投影,這樣,景與情就形成了和諧的完美的統(tǒng)一。
咱們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結束。
七、 小結。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一篇美文往往在遣詞造句上非常講究準確、形象、生動。我們在理解上,必須做到與語境相結合,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充分運用以前學過的置換法、比較法、刪除法、添加法。
在古代,人們更注重用字,稱之為煉字。盧延讓在《苦吟》中寫道“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現(xiàn)在,咱們也來試著去吟安幾個字吧!
(出示幻燈片(13))
小試鋒芒:
溪漲清風面,月繁星滿天。
數(shù)只船浦口,聲笛起山前。
提示:該詩描寫的是閑適恬靜、清幽自然的夏季夜景。
提醒學生運用情景設想,運用詩詞對仗。
(采取小組競爭法)
1.賞析寫景抒情散文。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荷塘月色》講義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寫景抒情名篇,主要寫夏日月夜信步游賞北大清華荷塘園時的見聞感受,堪稱精品中的精品。“語言大師”的桂冠當之無愧。敘事散文《背影》中寫父子車站送別:“父親的背影混進來來往往的人群里,我的眼淚又來了”一個“混”字傳遞的父愛,多少人流了多少淚!荷塘月色則寄情山水,流露出鐘愛大自然的儒雅情懷。
游蹤(行文外線):那些日子“心里頗不寧靜”,那個無眠的夜晚,乘妻子哄睡閏兒之際,披上大衣,帶上門,背著手踱著小步,只身向日日夜夜經(jīng)過的荷塘信步走去。到了荷塘之后,心游神馳,沉浸陶醉在如詩如畫如歌的一方小小人間天堂。醒過神來,已是月淡星稀,夜深人靜,余興未盡,又沿著來路回去。輕輕推開虛掩的家門,妻兒深睡。作者按照“去荷塘----到荷塘----離荷塘”的行蹤組織材料,形象的說,行蹤是個“圓”。人短促簡單的一生何嘗不是一個圓?萬事萬物的軌跡何嘗不是一個圓?
意脈(行文內(nèi)線):仔細把握,會發(fā)現(xiàn)作者輕輕跳躍的脈搏。這不,開篇明示:這幾天心里頗步寧靜。為啥子呢?并未暗示,不得而知。作者想不想靜呢?想啊!于是獨步朝并不陌生的荷塘而來,一路幽靜,尋求難得的寧靜。到啦!到了這個“世外桃源”物我兩忘,性靈的愉悅任憑如水月光擦洗,縷縷花香浸漬,淡淡微風撫摸。此情此境,作者用心靈之眼,洞察大自然的純美。用心靈之耳,聆聽大自然的清音。光明清澈,很靜,也很凈!一“蛙”一“蟬”激起千層浪,半夜蛙鳴蟬叫,推波助瀾,更是浮想翩翩。這里以動襯靜,靜景更靜。和王藉詩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之手法,如出一轍。頓時,思緒穿越時空,飛越萬水千山,直至江南的魚戲蓮葉間,惦記“低頭弄蓮”的采蓮人!得了,多么清純的民俗民風,歷經(jīng)不寧靜的生活,闊別重逢,感慨萬般。人之一生,也都不是在追求類似的終極目標嗎?
景點(美景無限):抒寫荷塘蓮花,分別從葉,花,香,水四處落筆。荷葉如“亭亭的舞女的裙”在清風的吹佛下,手搖臂擺,絕倫精美。荷花含苞待放的花蕾“羞澀地打著朵兒”化靜為動,鋪展聯(lián)想的空間,文意跌宕。和(沁園春.《雪》)中“山舞銀蛇,原馳蠟象”之句,靜景動寫手法絕無二致?!靶邼钡囊馑际恰半y為情,不好意思”古人形容女子美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花心因何而動?因何而羞?是月光之柔?是清風之爽?是朱自清先生之美?姑且不究。寫花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打通且相互移植感覺器官。給人無限遐思。還有下文狀寫月光月影“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小提琴上奏著的`名曲。”眾所周知,魯彥(《聽潮》)一文所寫的大海,“海在我們腳下沉吟著,詩人一般。那聲音仿佛是朦朧的夜光和玫瑰的晨霧那樣溫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語那樣芳醇;低低地,輕輕地,像微風拂過琴弦,像落花漂在水上”之句,也是如此筆法。荷葉碩大,把水“遮住了”,但細膩的他沒有放過流水,流水因受荷葉荷花荷香之美的感染,含情“脈脈”,風情萬種。以上工筆精雕細刻,濃墨重彩。
抒寫月光,月光下的“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化實為虛,好一個“籠”字!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煙月籠著的是眼前實景,而朱自清先生的“月光”籠著天,籠著地,籠著空靈飄逸的夢!有茅屋聽雨的典雅之美!隨后順勢一筆帶出“一兩點路燈光” ,“一帶遠山”等,可謂白描手筆,隨心隨意,輕描淡寫,意境深遠。.與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之境異曲同工。
“荷塘月色”是情結,是心永遠的皈依,深深結在心靈的丫枝,素凈,淡雅, 綻放所有的美。自然聯(lián)想到徐志摩難舍難分,魂牽夢繞的“康橋”;臥軌詩人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的‘房子’”;戴望舒悠長寂寥的“雨巷”……
1、學習《荷塘月色》細膩、傳神的語言,體會比喻和通感的表達效果。
2、掌握《荷塘月色》刻畫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其嚴謹結構。
3、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的心情以及這種心情的普遍意義。
1、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詞句的含義。
2、體味作品寫景語言精練、優(yōu)美的特點及其表達效果。
3、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的心情以及這種心情的普遍意義。
1、課文情景交融,“景語”“情語”渾然一體。
2、借助關鍵語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請看畫面,我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大片碧綠的荷塘。面對此等美景,楊萬里贊嘆道:“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寫出了荷花的艷麗的色彩。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缎〕亍窏钊f里。寫出了荷花的動態(tài)。
周敦頤卻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品格!
可以說,荷花已經(jīng)成為中國文學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其意蘊可謂深遠,其意境可謂獨特而優(yōu)美。
1.我們請一個同學來朗讀第一自然段,作者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離家去荷塘散步?
【解析】因為“這幾天心情頗不寧靜”,通過寧靜的環(huán)境襯托并點明了作者頗不寧靜的心境,顯示了作者的煩躁、不安,交代了作者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2.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作者如此“不寧靜”呢?
【解析】關于朱自清心情“不寧靜”的原因,有人認為是源于對蔣介石4.12反革命政變的憤懣,聯(lián)系到朱自清當時的思想背景和這篇文章的寫作時間,這不能說沒有道理;也有人認為是源于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因為結尾作者說“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還有人認為是源于作者作為一名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面對人生十字路口而產(chǎn)生的苦悶、彷徨;甚至還有人根據(jù)一些史料,認為朱自清的“不寧靜”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諧;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必要規(guī)定一個權威性的唯一答案,應該允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1、請一個同學來讀一下第二段。(評點學生的朗讀)請一位同學找出小路的特點,并說說作者在這一段中運用了什么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解析]:曲折、幽僻、樹多是小路的特點。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沒有月光(陰森森)——淡淡月光(很好),這一對比就給以往那種陰冷的氛圍蒙上一層朦朦朧朧的詩意,形成了靜悄、幽寂、朦朧的氛圍,這也是籠罩全文的氛圍。
[提問]:這一段是講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請說說這種感受的具體內(nèi)容。怎么理解這種感受?
[解析]:重點理解這個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xiàn)在都可不理。作者懷著排除煩悶的心情來到荷塘邊上,月色淡淡,獨步塘岸,似乎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p>
作者成了一個“自由的人”。寫得很超脫現(xiàn)實,應該說這是作者內(nèi)心所渴望而在現(xiàn)實達不到的。越是超脫越是自由,便越顯出作者在現(xiàn)實中的苦悶。
(四)講讀第4小節(jié):
請同學們齊聲朗讀第4節(jié),并劃出本節(jié)的比喻句。
[講解]:這里用了許多比喻有什么好處呢?我們先來看這一句:
1、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風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給人一種美好、輕盈、動感的聯(lián)想。這一比喻生動地寫出了荷葉出水很高的嬌美姿態(tài),洋溢著情趣。由此可見,貼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繪的景物生動、具體地展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使人產(chǎn)生身臨境的感覺,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鮮明具體,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2、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提問]:請問,作者究竟聽到歌聲沒有?在這一句中作者將什么比作什么?它們之間有什么共同點?這樣寫又有什么好處?
[解析]:清香是嗅覺上的感覺,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是聽覺上的感覺,把香味比作歌聲,把嗅覺中感到的香味換成從聽覺中去感受、品味,使人產(chǎn)生了對香味的另一具體形象,變換欣賞角度,有煥然一新,奇趣無窮之感。歌聲是細柔飄忽,婉轉渺茫的,荷香是時有時無,持續(xù)不斷的。這兩種感覺有相似之處,把它們溝通起來,藝術的魅力也就出來了。
[提問]:這一句與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蘊含了幾種感官感覺?
[解析]:這是一種特殊的比喻,錢鐘書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們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時,在一般情況下,彼此不能交錯;但在特殊情況下,五官功能卻能出現(xiàn)互相轉化、彼此溝通的現(xiàn)象叫“通感”,也叫“移覺”。這兩種不同感覺的相互溝通叫通感。在運用這種比喻時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間在感官的感覺上的相似之處,或在特定環(huán)境下有這種溝通一氣的感覺,做到妙不可言卻不是故弄玄虛。
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詩人艾青曾寫詩這樣描繪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你的耳朵在偵察,你的眼睛在傾聽……’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聲里有故鄉(xiāng)綠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龍眼花的香味,有太陽的光明。”(郭風《葉笛》)
這個句子笛聲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還有明亮的陽光,三種感覺相融會,那笛聲該多么撩人情思。
“吳鉤和柳葉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葉眉不知怎么心煩意亂地說:‘大哥,你給我吹個小曲兒,要酸酸的,甜甜的,涼涼的……’”
其實,通感并不僅僅在文學作品中才被使用,實際上日常用語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說某位同學的聲音很粗,難道他的聲音是有直徑的嗎?”
看,現(xiàn)在每一個同學臉上都呈現(xiàn)出甜美的笑容??墒?,你們決不認為我是在說你們的笑臉是抹了糖的吧!
3.我們來比較一下這段改動后的文字和原文,看看表達效果有什么不一樣。
改動文字:荷塘上面,滿是葉子。葉子出水很高,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開著的,有打著朵兒的。微風過處,送來清香。這時候葉子和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
1、作者寫月色時用了哪些動詞?作者是從幾個方面寫了月色?
2、假如把“瀉”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為什么?
[解析]:當看到“照”字你不會想到流水,而“瀉”字喚起了人們對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寫出月光流動輕柔的情態(tài),化靜為動,“照”字就顯不出這種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案 蓖瑯訉懗鲆环N輕柔的動態(tài),“升”則失之輕柔。
[講解]:
在這里作者用了靜態(tài)動寫的描寫,把畫面寫活了?!霸鹿馊缌魉薄办o靜地瀉”下來,這具有一種恬靜的力度美,而青霧則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朧朧地四處泛散開來,呈現(xiàn)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結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輕紗。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輕紗,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輕紗,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如流水一般流動
這一節(jié)重點在寫樹,從方位、距離、高低幾個角度來寫,視線由荷塘內(nèi)部擴展到荷塘四周。樹多而密,重重圍住荷塘,與前面的“幽僻”相照應,這是總寫四周,接著寫近處的樹色、樹姿、遠處的樹梢上的遠山、又回過頭寫樹縫里的燈光、樹上的蟬鳴和水里的蛙聲,層次分明,富有立體感,
2、寫出了環(huán)境何特點,表現(xiàn)作者怎樣的內(nèi)心?
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朧、寧靜深遠的環(huán)境特點。最后一句“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筆鋒一轉,流露出作者內(nèi)心的空虛與哀愁。并含蓄地表明作者雖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寧靜的境界中?!陌С?/p>
3、文章中有一句話“這時侯最熱鬧的,要數(shù)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似乎真的很熱鬧,而在剛才的分析中卻說,這是個“寧靜”的環(huán)境,這兩者是不是互相矛盾?
這是用了反襯的手法,與王維的“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
[提問]:請同學們在這一段中繼續(xù)找出運用反襯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兩個“漏”字,借月光、燈光襯托四周的灰暗,以蟬蛙的熱鬧襯托內(nèi)心的煩惱。
【總結】第二段著重寫荷塘月色的優(yōu)美景象。有勾勒,有細描,有渲染,有襯托,靈活多樣,井井有條。特別是語言運用得準確生動,有神韻,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與苦悶。
這一段寫夜游荷塘引起的聯(lián)想。
1.從課文內(nèi)容看,作者是邊走邊看的,看了又有所想,他想到了什么?
江南舊俗。
他為什么會想到江南舊俗呢?
①心里寧靜,但寧靜里又有淡淡的哀愁。(“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xiàn)在早已無福消受了。”“這令我到底掂著江南了?!?
②深化主題(回到過去,說明對現(xiàn)實不滿,尤其是最后不覺到了家更說明擺脫不了現(xiàn)實,寧靜也只是片刻的。)
1、聯(lián)想: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體現(xiàn)作者怎樣的情感。
“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種思鄉(xiāng)的哀愁,這種鄉(xiāng)愁正是當時作者苦悶矛盾心情在作者當時苦悶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的不平和對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即景生情 。
2、“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體現(xiàn)作者怎樣的心緒。
“我”回到了現(xiàn)實,一切照舊。到這里,我們可以從整體上來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悶與彷徨讓作者“心里頗不寧靜”,于是漫步荷塘進入醒著的“夢”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脫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中,“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xiàn)在都可不理?!背两诤商猎律?,流露出淡淡的喜悅卻又無法擺脫淡淡的哀愁?!傲硪皇澜缋锏摹摇同F(xiàn)實世界頗不寧靜的‘我’拉開了距離。這樣的超脫現(xiàn)實的描寫越是寫得自由自在,則文末寫回到現(xiàn)實世界的我也就越顯得空虛、煩惱;“路燈是沒精打采”的,蟬聲和蛙聲是熱鬧的,“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展示出一幅現(xiàn)實世界陰森可怕的圖畫,巧妙地回應了文首的“頗不寧靜”。最后,獨步月下荷塘排除煩悶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寧靜與和諧反襯出“我”那無法排除的煩悶。
本文寫夜游的動機、夜游的聯(lián)想。從出門到回家,敘述線索清晰而有變化,結構自然嚴謹。寫景層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朧的景色與淡淡的喜悅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優(yōu)美、凝練而傳神。運用比喻、聯(lián)想、襯托等手法把景象表達得極其真切而富韻味。
1、知識目標:
熟讀課文、積累詞語,背誦課文4、5、6段。
2、能力目標:
⑴ 結合語境,揣摩詞語、句子的含義及表達效果。
⑵ 學習文章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形象的描寫景物、表情達意的方法。
3、德育目標:
體會作者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的思想情感,了解舊時代知識分子不滿的現(xiàn)實,迷茫、對自由生活的渴望。
1、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語句的含義。
2、體味作品寫景語言精煉、優(yōu)美的特點。
1、朗讀教學法。
2、美點尋蹤法。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賞析課文的美,背誦課文4、5、6段。
初中學過朱自清的散文?《春》《背影》朱自清四個閃光點:
2、27歲任清華大學教授。
3、不領美國救濟糧,體現(xiàn)民族英雄氣概。
4、散文秀麗樸素。
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優(yōu)美散文《荷塘月色》看看作者怎樣用他的生花妙筆描畫荷塘月色美景的。
1、多媒體顯示荷塘月色優(yōu)美畫面。
2、教師播放配樂朗讀錄音。
3、教師指導朗讀方法:一要正確、清楚,讀準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二要態(tài)度自然,語氣順暢,停頓合理,節(jié)奏恰當,三要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讀的技巧:停頓、重讀、語調(diào)、速度。
1、教師請同學談談初讀課文的感受。
2、美點尋蹤:
美表現(xiàn)在課文哪些地方?同學們大膽發(fā)言。
⑴ 文題可以知道,本文主要是寫荷塘繪月色,課文哪些段落是描寫這兩種景物的?
3、4、5段。
⑵ 教師范讀第三段,學生齊讀4、5段。
⑶ 全班分成6組,每兩組負擔一個段落。圍繞文章寫了哪些具體景物?體現(xiàn)景物什么特征?運用那些寫景?三個問題要求人人參與。
學生討論交流:
第一組:第四段主要寫荷塘美景,寫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
寫景技巧:
① 動靜結合先寫荷葉后寫荷花,這是靜的畫面,接著寫微風過處葉動花顫的情景,這是動的畫面。
② 不寫一個月處處有月。
第二組:第五段主要寫荷塘上的月色。作者借荷葉、荷花、樹,寫出了月色朦朧的特點。
第三組:第六段寫荷塘四周的景色,以樹為著眼點。寫出了樹色、煙霧、遠山、燈光、蛙聲。
課文中有很多優(yōu)美的語句,有的用比喻,有的用疊詞,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句,簡單分析的喜歡的原因。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比喻的運用,加強語言的生動性,疊詞的運用讀來節(jié)奏鮮明,令人耳目一新。
一、課文內(nèi)容分析:
《荷塘月色》是現(xiàn)代散文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之一,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詞語的解釋和理解比較容易;但本文的寫景抒情都比較細膩和朦朧,對一些字詞的理解必須到位,所以必須先讓學生結合注釋熟讀作品,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欣賞和分析作品的景物和情感特色,體味作品的語言風格,激發(fā)學生的意象和情感聯(lián)想,從而帶領學生進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二、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基本感知寫景抒情散文情景融合的特點,領略情景交融散文的妙處,掌握此類散文的欣賞及分析方法。
2、學習《荷塘月色》中細膩、傳神的語言,體會新鮮貼切的比喻表達效果及通感修辭手法的運用。
3、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的心情以及這種心情的社會內(nèi)容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整體感受本文的意境,初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過聽錄音欣賞《荷塘月色》的韻味。
3、通過反復誦讀,感知、品味作品語言來突破學習的難點。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引導學生用審美的眼光讀課文感受荷塘月色美景,并獲得美的享受。
三、教學重點:
(1)欣賞和分析作者通過運用修辭手法、疊詞等達成的對荷塘月色的成功描寫。
(2)討論理清作者喜與愁相交織的感情線索。
四、教學難點:
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相交織”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策略
1、誦讀與賞析相結合;
2、采用小組討論法進行教學。
六、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1、初步感知課文;2、品讀課文第二部分(寫“荷塘”“月色”的4、5、6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荷花以其高潔的形象深為中國人所喜愛,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傳的名篇佳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可以說,荷花已成為中國文學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其意蘊可謂深遠,其意境可謂獨特而優(yōu)美。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寫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書)
二、解題
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當時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清華園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繪的特定處所。月色,則點明了時間,是一個有月亮的夜晚。
2、寫作背景: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革命處于低潮。朱自清是一位有正義感的作家。他不滿于反動派的血腥屠殺,但因受階級的局限,沒勇氣正視血淋淋的現(xiàn)實,只能用消極態(tài)度表示不滿和反抗。本文正是通過“我”在荷塘月夜的獨步、深刻地表現(xiàn)了作者在時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悶、彷徨無路的情緒和出污不染、潔身自好的情操。
三、聽課文錄音,初讀感知課文并劃分層次
明確:全文分三部分:
一(1):月夜漫步荷塘的緣由。(點明題旨)
二(2—6):荷塘月色的恬靜迷人。(主體)
三(7—10):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動鄉(xiāng)思。(偏重抒情)
四、品讀課文第二部分(4、5、6段)
提問:聽過錄音,請大家說說,文章集中筆力寫荷塘月色的是哪幾個自然段?(4、5、6自然段)
(一)品讀第4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樣從多角度來描摹荷塘美景?
1、請一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
2、讓學生為這一段文字取個小標題(結合文題歸納出最合適的——月下荷塘圖)
3、師:這段文字描繪了哪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點?(板書)
引導明確:
細致描繪荷塘的容貌,順序寫出荷葉、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
(重點引導學生明確比喻和擬人的用法)
先找出用了比喻的句子;這里用了許多比喻有什么好處呢?例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風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給人一種美好、輕盈、舒展、動感的聯(lián)想。這一比喻生動地寫出了荷葉出水很高、圓形舒展的嬌美姿態(tài),洋溢著情趣。
找出運用擬人的句子;例析:“裊娜”,本指草木細長柔軟的樣子,常用來形容女子體態(tài)輕柔優(yōu)美。羞澀,意思是難為情,態(tài)度不自然,是專寫人的情態(tài)的詞。這兩個詞用來形容荷花妍媚多姿。
4、賞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問:這一句與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蘊含了幾種感官感覺?
清香是嗅覺上的感覺,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是聽覺上的感覺。這兩種不同感覺的相互溝通叫通感(我們把五官功能相互轉換彼此溝通的現(xiàn)象叫通感,又稱移覺)。把嗅覺中感到的香味換成從聽覺中去感受、品味,使人產(chǎn)生了對香味的另一具體形象,變換欣賞角度,有煥然一新,奇趣無窮之感。歌聲是細柔飄忽,婉轉渺茫的,荷香是時有時無,持續(xù)不斷的。這兩種感覺有相似之處,把它們溝通起來,藝術的魅力也就出來了。但在運用這種比喻時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間在感官的感覺上的相似之處,或在特定環(huán)境下有這種溝通一氣的感覺,做到妙不可言卻不是故弄玄虛。
小結:細致描繪荷塘的容貌,順序寫出荷葉、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層次井然,委婉精細,栩栩如生,柔美動人。整段沒有談月,但處處有月。寫荷葉、寫荷花、寫荷香、寫荷波,都確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二)品讀第5自然段
1、齊讀課文第5自然段
2、讓學生再給這段文字取個小標題(荷塘月色)
3、(略)比喻句賞析:
師:在這一小節(jié)中作者也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等等。(“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的”不是比喻句)
4、(重點)體會句子中詞語使用的妙處
這一小節(jié)中不僅僅句子用得好,一些字也用得非常巧妙。
①辨析:A、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照)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B、薄薄的青霧?。ㄉ┢鹪诤商晾?。
生:獨立思考并回答
明確:A、“瀉”表現(xiàn)出月光似流水自上而下的動態(tài)“照”僅寫出光線的照射。B、“浮”表現(xiàn)出霧氣朦朧,“升”則失去朦朧之態(tài)
②析:“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爱嫛保瑢懗隽送对诤扇~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師:(總結)可見,雖是一字之差,但表達效果卻明顯不同,意境也相去甚遠。我們要以嚴謹?shù)淖藨B(tài)面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漢字,在用字方面要仔細推敲。
5、析句: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這一句轉折復句是前幾句描寫月色的總結。作者又一次運用“通感”或“移覺”的修辭說法,把上文描寫的月光、樹影揉合在一起,在讀者面前,既樹立視覺形象又樹立聽覺形象,給讀者以清新雅潔的藝術享受。
小結:第五自然段,著力描寫月色,先是正面寫,后是反襯。多用比喻等修辭手法,工巧熨貼。有光有影,有明有暗,從月光的映照下又進一步寫出了荷塘勝景。
(三)品讀第6自然段
1、請全班學生朗讀第6自然段
2、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思考:
有人認為,這一自然段并沒有寫月光,請說說認為這一段沒有寫月光的理由;有人認為這一段其實寫了月色,請說說認為這一段寫了月色的理由。
3、小結:這一節(jié)重點在寫樹,從方位、距離、高低幾個角度來寫,視線由荷塘內(nèi)部擴展到荷塘四周。樹多而密,重重圍住荷塘,與前面的“幽僻”相照應,這是總寫四周,接著寫近處的樹色、樹姿、遠處的樹梢上的遠山、又回過頭寫樹縫里的燈光、樹上的蟬鳴和水里的蛙聲,層次分明,富有立體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朧、寧靜深遠的環(huán)境特點。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籠罩之下的,似乎無一處寫月,其實處處體現(xiàn)了月色。
最后一句“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筆鋒一轉,流露出作者內(nèi)心的空虛與哀愁。
4、學生比較這三段前后景的不同和情感的不同之處(稍點撥):淡淡的-喜悅-哀愁
五、課堂小結
六、作業(yè)設計
背誦課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荷塘月色》是職業(yè)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屬于散文閱讀與欣賞課,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是典型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核心意義分析是教學活動的邏輯起點和歸宿,核心意義須通過審美形式表現(xiàn)出來.“教材是個例子”(葉圣陶語),《荷塘月色》這個例子既承擔落實本單元教學重點的任務,又承擔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財經(jīng)一年級學生,多數(shù)對散文有一定了解,從朱自清的《匆匆》到《威尼斯》,對語言美意境美有所領會,但由于我們的學生認識問題膚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閱讀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培養(yǎng)形成之中。見于此種情況、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yǎng)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依據(jù)學生學習特點、教材特色以及大綱要求,制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如下:(出示課件)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誦讀品味,體會本文景物的柔和美、結構的回環(huán)美.語言的音樂美。
2、品味語言,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賞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荷塘月色》的重點是通過4—5段賞析,品味文章語言美,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是作者為什么會有“頗不寧靜”的心情,二是寫江南采蓮舊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蓮賦》片斷,語言較難理解,但注解詳細,學生可以據(jù)注釋自行解決。
目標定位賴于教材分析,學情了解清,而教學目標的完成則有賴于教學方法、手段和教學過程的實施,
如何完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見于本文特點,我的導語設置從創(chuàng)設情境入手,采用音樂配置畫面,渲染氣氛,引導學生接納美的熏陶。
抒情的格調(diào)為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奠定良好的基調(diào),作者那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經(jīng)歷會深深感染學生,增加學生求知欲望
“題好文一半”對>這一課題從荷塘入手,揭開荷塘是原清華大學荷花池的真面紗,再援引“老清華”眼中昔日的荷花池,引導學生去領會朱自清妙筆回春之神奇,從而由解題自然過渡到課文分析。
課文分析至關重要,教學目標要在這里實現(xiàn);難點要在這解決;教學重點要在這強調(diào);提問式、講解式、討論式、朗讀式、比較等教學方式要在這充分使用。為了讓學生更好欣賞這篇美文,我分二個課時來講析,這里著重闡述第一課時,
遵循散文教學規(guī)律,在整體感知課文基礎上,從4—5段切入,品味語言,賞析課文,體會景物的美。首先把握讀。播放范讀錄音,示范中學生聽讀,在交流聽讀的感受基礎上確定閱讀的感情基調(diào),在老師指導朗讀方法后,再來齊讀重點段落。這樣學生有了遵循,誦讀就有了美感,也為后面賞析語言打下基礎。其次賞析4—5段,品味語言妙處,體會景物特點。對月下荷塘部分采用賞析式教學。1、借助圖片形象直觀的品味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表達效果,體會語言的美。(出示課件)作者描寫荷葉,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寫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寫荷香,把荷香若有若無、遠遠才能聞到的這種感覺與渺茫歌聲相通,作者就這樣抓住荷塘景物特點運用比喻等修辭形象逼真的寫出景物形態(tài)美、靜態(tài)美、動態(tài)美。2、采用比較閱讀體會本段景物柔和美。出示孫犁《荷花淀》片段,并比較閱讀本段與之景物的不同點,品味陽剛之美和柔和之美的差別。3采用刪除、替換法體會語言和諧美。將“曲曲折折”“田田”“縷縷”“脈脈”等刪去,將比喻、擬人換成一般描寫比較閱讀,以突顯本文語言的和諧之美。
荷塘月光的賞析,在第四段分析基礎上由學生自由討論品味幾個動詞的妙用,感受“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表達效果。教師可出示課件幫助學生體會。經(jīng)過探討,荷塘月光朦朧和諧美便也呈現(xiàn)于眼前。
小結本課必不可少,教師總結本文語言的特點,點明再柔美和諧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悅之情。最后再對這兩個畫面閱讀賞析,伴著音樂使學生整體融入作者所給出的至高藝術境界。至此第一課時便結束。
第二課時重在理解作者情感。在閱讀欣賞4—5段基礎上以討論形式完成教學內(nèi)容。(課件展示)
討論一:回想4—6段景物描寫的特點,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景物特點?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討論二:結合時代背景思考作者“頗不寧靜”的心情緣于何?
討論三:作者引用《采蓮賦》《西洲曲》中寫采蓮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明確問題后,將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請學生配樂朗誦
教學效果如何主要通過課堂練習來檢測,根據(jù)本課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則,我把練習定位于記憶;
限時背誦第4段,效果可由學生自行評判
如果說練習是教學檢測,那么板書則是教學內(nèi)容的高度濃縮。本課板書設計遵循簡明精練,突出重點,形象美觀原則。(課件展示)第一課時主要突出“荷塘月色”的特點。
相信《荷塘月色教案》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幼兒園教案,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荷塘月色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