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品名觀后感要注意什么呢?多寫觀后感可以鍛煉我們的寫作能力和共情能力,寫觀后感讓我們可以從閱讀中獲取精神上的滿足和成就感,本文聚焦于與“八佰觀后感”有關(guān)的主題,感謝您來讀本文希望您可以從中收獲許多實用的知識!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的生命如稻草般脆弱,可一旦做了平常人做不到的事,那就不再平凡,不再平庸,變得堅不可摧。我們存在于這個時代,就必須肩負起這個時代的命運,無論是鼎盛還是衰敗,每個人都有責任去做這個國家的支柱,一個人或許是渺小的,但所有人都是同一條心,那一定是不可摧折的!
回顧歷史,顯得的當下存在太美好,與那時的人們比起來,為什么我們可以這么幸運?
革命烈士用滿腔熱血譜寫著這個民族的魂魄,可一旦這個民族病了,只憑屈指可數(shù)勇敢的、無畏的人民是不夠的,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是不能留給外人的!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在遭受危難時是不容易被打敗的,從古至今,頑強的精神一直流淌在革命的路上。
1937年10月,上海淪陷,遍地狼藉。從影片中看到,一江之隔一面的大地上富麗堂皇,燈紅酒綠,河水上映著對岸臺子上的戲子,滿臉洋溢著笑容,臺下人在喧鬧中有說有笑,孩子們在寬闊的街道上輕盈的跑著,時不時回回頭看看自己的父母有沒有跟上來,路邊賣糖葫蘆的專心收著錢。這邊沒有硝煙,這里是租界。
一面的大地上,千瘡百孔,骯臟的水潭里沉寂著泥土和血跡。倉庫的樓被摧殘的奄奄一息,樓內(nèi)壯士滿身傷痕,一個又一個生命在支撐著這片土地。第二日,日本人向四行倉庫攻擊我們沒有足夠先進的武器,即使日本人即將炸破樓梯,我們也沒有辦法……只能用一個又一個生命背著炸彈去破壞日本人的進攻,壯士們連續(xù)的把自己投入敵群,就是這樣才阻止了日本人進一步攻擊??缮虾K娜f萬同胞呢?去哪里了?還是在租界里面貪生怕死,每天一推開窗子,聽見的就是槍聲、炮聲,就看見四行倉庫的人拼命與敵人抗爭。每個人都是血肉之軀,誰又不怕死呢?還是眼睜睜的看著這片土地被各國列強瓜分,還是看著同胞們白白地失去生命,上海之所以淪陷,并非中國人少,而是我們不夠團結(jié),如果同一條心,我們或許不會讓壯士們用身體當炸藥,活生生的被炸死。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敝袊褡逭怯羞@些精忠報國的人,這個民族才沒有亡!追溯歷史,這個民族有過興盛,有過衰敗,卻從未懼怕過!
拯救中國并非是靠四行倉庫內(nèi)的800人,壯士們的犧牲,只是為了點醒這個民族,點醒我們的魂魄,抗日的精神在于頑強,在于活著,生命給予這個民族最純真的感情,因為這里是我們的家。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記
上映的第三天,我去看了《八佰》。在看電影之前我就已經(jīng)看過了書,四行倉庫的故事早在那時就沁入了我的心里。從我的角度來看,《八佰》這部電影,雖然也有不足之處,但總體來講,算是成功的。
先說優(yōu)點。
首先是表演。演員的演技自是沒話說的,歐豪、張譯一如既往地好,李晨看起來也不算尷尬,其他演員的演技也相對自然。其次是拍攝與制作,夸張點,《八佰》的拍攝和制作可以算是近幾年戰(zhàn)爭片的頂峰了,從運鏡手法到色調(diào)搭配,逼真地展現(xiàn)出悲壯與絕望,讓觀眾身臨其境,仿佛置身戰(zhàn)場。如何評價一個戰(zhàn)爭片的鏡頭質(zhì)量?是真實。在我看來,《八佰》做得相當不錯。
還有情節(jié),鏡頭下的故事也應(yīng)當有真實的維度。雖說戲劇化現(xiàn)象必不可少,但本質(zhì)是不可以改變的。無論是與“天堂”相隔一河的人間地獄,還是說頂樓飄揚的青天白日旗,是有夸張,但也恰如其分地還原了當時的景象。至于人物犧牲方面,在我看來這是整部影片做得最好的地方?;仡櫼酝?,似乎百分之八十的戰(zhàn)爭片,在主人公死之前為了達到某種催淚的“效果”,都會讓主人公交代一段感人肺腑的遺言,然后井然有地的死去。但真正的戰(zhàn)場,又怎么會是這樣的呢?在《八佰》里,人物死去時沒有過多的煽情部分,戰(zhàn)場不再是井然有序。前一秒還在插科打諢的戰(zhàn)友后一秒就死在了你的面前,血汩汩地流在地上,硝煙四起的是混亂的戰(zhàn)場。
最后是特殊鏡頭。一個是影片的開頭戰(zhàn)爭過后的慘烈場面,不是百分百還原,但也足以令人動容,充分地把當時中華民族的悲壯與絕望淋漓盡致地從屏幕里滲透出來。另一個是歐豪飾演的角色“端午”身穿趙子龍戲服眺望遠方的鏡頭,與無奈的現(xiàn)實形成對比?!拔⑿ 钡亩宋缗c戰(zhàn)無不勝的趙子龍合成一體,映射出了對中國的無限希望。最令我動容的是存在于炮火中那只跑出去的白馬,當夜幕降臨,世界有了片刻安寧的時候,它奔跑在了燈紅酒綠的“天堂”,當戰(zhàn)爭結(jié)束的號角吹響時分,它從彌漫的硝煙中躍來。白馬似乎象征了拼命奔向太陽的民族,它肩上承載著戰(zhàn)士們的無數(shù)企盼。
如果說情節(jié)的還原是帶給觀眾戰(zhàn)場的殘酷,那這些鏡頭便是從絕望中尋求希望。
優(yōu)點說完了,再說缺點。煽情太過。這是我認為此片最大的缺點。
先說說我認為還可以接受的兩個地方,一個是那個開賭場的小伙子按血指印拼死送電線的地方。從情感方面來講,這是本片我最喜歡的地方,甚至勝過一直令我熱淚盈眶的升旗。但是理智來講,程度有點過了。另一個就是升旗,如果說送電線是我電影中最喜愛的地方,那升旗就是我書中最感動的地方。黎明時分,國旗徐徐上升,飄揚于風中,租界中的中國人行著注目禮,在那一刻中華兒女心中燃起了斗志。這是原本的內(nèi)容,很感人。電影中加入了戰(zhàn)士們冒死守護國旗用肉體接戰(zhàn)斗機子彈的畫面,更感人了,可也不真實了。我不認為謝團長會使用那么多兵力守護國旗。精神是重要,可他們原本就只有四百多人,都去守護國旗壯烈犧牲了,這仗,怎么打?
如果說前兩個場景我還可以接受,那么接下來就是在我心中足以拉低對這部影片評價的缺陷了。
影片的最后,存活的人在槍林彈雨下沖橋了,一顆顆子彈在烈士們的胸膛綻放出一個個血骨朵,他們轟然倒下。非常感人,但是沒有必要?,F(xiàn)實中談判后日軍沒有再次大力開火,僅僅是擺擺樣子,也沒有赴死過橋,也只是受傷了幾個士兵。盡管最終被困于租界,但他們安全過去了。此段煽情嚴重不符合史實,有種強行告訴你“這段非常感人,快哭吧”的感覺。這并不是我所欣賞的電影結(jié)尾,略顯牽強。
其實與其安排赴死過橋的場面,還不如像馮小剛的《集結(jié)號》那樣處理:謝團長在橋上,驀然回首,留下無限深意。
總體來說,《八佰》作為一部2020年上映的中國戰(zhàn)爭電影,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我曾在張瑋的書中看到這樣一句話:“我們總幻想著英雄們有一個圓滿的終場,或者以為至少是一個悲壯的結(jié)局,但真實的歷史,就是會讓你無言以對。”作為又一部商業(yè)愛國片,起碼《八佰》做到了打破“抗日神劇”帶來的負面影響,努力還原史實,把那些在我們被譏笑為“東亞病夫”的年代中抱著必死決心,唱著“同胞們,起來”的英雄們,帶到了大眾的面前。
歷史就是歷史,歷史永遠不會被忘記。銘記歷史,才能坦面未來。愿勿忘國恥,愿永世太平。
從影片公布的信息來看,電影《八佰》耗資逾5億,于20__年底在蘇州拍攝,歷時230天。其中,劇組為1:1還原真實場景,挖了一條長達200米的“蘇州河”。論布景花費,《八佰》在近代華語電影史上可算是名列前茅了。雖然影片中有多位知名影星參與,但鑒于出品方華誼兄弟、影片題材以及戲份的關(guān)系,我們認為明星片酬并不是《八佰》預算的大頭。另從影片預告來看,戰(zhàn)爭場面相當震撼,預算確實是花到了實處。
但是考慮到電影《八佰》臨時(因技術(shù)原因)撤檔,對于影片本身重新剪輯(為了過審)帶來的劇情缺失、立意表達不明確等風險,我們認為電影《八佰》的票房下限大約在10億左右,并降低了影片的票房上限預期,調(diào)整至20億元。
顯然,《八佰》是華誼兄弟的一步險棋。若是電影原版順利上映,從題材、制作、卡司班底來看,20多億票房基本沒得跑了。但是考慮到為了上映而進行的妥協(xié),確實是給片方帶去了一定風險。
因此,我們預計電影《八佰》的票房大概率在15億元左右。若影片經(jīng)過撤檔風波后依然沒有丟掉本來的立意和精髓,那么有望沖擊20億朝上的票房成績。只是即使達到這個成績,對于華誼兄弟來講,也只有30%左右的利潤空間。畢竟5億成本太高,而且話題又過于沉重,還放在這個賀歲檔上映,想要票房超預期真是太難了。
另從電影《八佰》的拍攝歷程來分析,我們判斷該片的原預算應(yīng)該在3億左右,由于布景等因素大幅延長了影片的攝制周期,導致影片成本有所上升。
若是3億就能拍出《八佰》,按照15-20億的票房預期計算,華誼兄弟則有望收獲67%-122%的收益空間,而不是現(xiàn)如今最多怕是只能賺30%的窘迫境地了。
天堂和地獄相隔多遠?好像很近,卻又好像很遠。為何近?因為它們中間只隔了一條河,一邊是溫暖與光明,一邊是黑暗與寒冷。為何遠?因為兩個世界中人們的生活截然不同,一方是陽光下的歡聲笑語,一方是黑夜中陷入沼澤的苦苦掙扎。可不論天堂與地獄相隔的遠或近,地獄中的魔鬼,都傷不到那天堂中的任何一個人,因為,在那地獄中,有那樣的八百戰(zhàn)士用生命去護他們周全,守衛(wèi)這一方土地。這便是電影《八佰》所講述的故事。
那天堂是洋租界,這地獄是四行倉庫。現(xiàn)如今,在抗疫的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醫(yī)護人員是“最美逆行者”,那么在那場充滿了硝煙的戰(zhàn)爭中,那八百戰(zhàn)士便是其中的最美逆行者。當遇到危險時,他們總是沖在前面,哪怕丟掉性命也在所不辭。有人就問,為什么不要命、不怕死的往前沖,是因為他們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牽掛的人或者沒有未完成的夢想了嗎?有,當然有。怎么會沒有呢?他們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兄弟姐妹、父母或是妻子和孩子,他們也有自己的夢想。影片中那名叫端午的戰(zhàn)士就有著屬于自己的夢想,他的夢想是和弟弟來看看上海,拍張照,再坐著輪船去英國,但最后他犧牲了。不僅僅是他,還有很多和他一樣的戰(zhàn)士也都犧牲了。
是什么讓他們甘愿付出性命?是他們對這個國家的熱愛,他們明白,在危急關(guān)頭,民族的重擔已經(jīng)落到了他們身上。在影片中,他們升起了旗子,為了護住那面旗,他們前仆后繼,一個倒下了,另一個上,這一幕,使我感動至極?;蛟S那面旗子于他們而言,不僅是一面國旗,更象征著祖國。
在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當戰(zhàn)士們在身上捆上炸藥要與敵人同歸于盡時,何香凝先生說的那句話:“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是啊,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我泱泱中華曾經(jīng)也千瘡百孔過,瀏覽歷史的長河,我們中華民族涌現(xiàn)出了多少像影片中這八百戰(zhàn)士一樣,熱愛祖國,肩負起民族重任的優(yōu)秀中華兒女,正是有了他們的存在,才讓我們的祖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成為了如今這樣的世界強國。向他們致敬!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一定要銘記我們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是這些革命前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斷垣殘壁,鮮血狂涌。沒有什么風花雪月,生死就在一瞬間。真正的生離死別,沒有纏綿的告別,沒有長亭古道,太陽依舊升起,只是有人留在了昨天。
前段時間觀看了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電影《八佰》,深深撼動了我的心。八佰,四萬萬,十四億人的……中國!八佰而非八百,他是鮮活靈動的生命!千瘡百孔的城墻上是刻有那年代的熱血浪漫!國恥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
一條河為界限,橋的那邊是紙醉金迷歌舞升平的天堂,橋的這邊卻是血沫橫飛的地獄。他們鐵骨錚守四行倉庫,保衛(wèi)自己的同胞,保衛(wèi)租界的人民。為贏得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中國軍民傷亡三千五百萬人以上。
在中國共產(chǎn)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旗幟下,中國人民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zhàn),贏得了遠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御外侮的偉大篇章。何為中國?糜爛與繁華被揉碎,撥開年代上的腐朽古老的蛛網(wǎng),從容不迫的戲腔和優(yōu)雅綿長的外語歌喉化為震耳欲聾的戰(zhàn)士嘶吼出的“沖啊!”,凝聚空氣中的血霧最后匯成了東方大地頂天立地的一根錚錚鐵骨。這,就是中國!
吾輩自當強??偸窃谡f現(xiàn)在的孩子是溫室里嬌貴的花朵,我們該長大該獨當一面,要用拼搏不斷書寫傳奇,擔起時代賦予少年的使命。九年沉淪書海,英雄志在揚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我們有我們的擔當勇于砥礪前行,應(yīng)讓青春在家國中綻放,我們自強不息勤奮勇敢,面對新時代的浪潮要舉起傾斜卻從不會倒下的國旗,我們是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少年!刺向咽喉的刀是烙在骨子里永遠的傷,這盛世終不負英雄血淚,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敬那些為祖國犧牲的英雄。愿你們來生生世世活在陽光下,看中國繁榮昌盛,看人民安居樂業(yè),看孩子們在學校學習知識,聽朗朗書聲。沒有戰(zhàn)爭,沒有死亡,沒有絕望。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電視劇——《八百壯士》。請注意,這不是即將在8月21日上映的《八佰》,雖然這兩部電視劇拍的是同一件事?!栋税賶咽俊肥菍Π兜摹爸杏啊痹?975年上映的電視劇。
也許是因為被對岸“捷足先登”,先用了“八百壯士”這個片名,導演管虎為了不拾人牙慧,只好取名“八佰”吧。(這純屬本人瞎猜的哈)
讀中學時,我在歷史課本上知道了淞滬會戰(zhàn),也知道其中有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壯舉,但是更多的細節(jié)就不清楚了。因為那時能獲取到的相關(guān)書籍和影視資源極其有限。在我們這邊,除了《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狼牙山五壯士》等,能夠反映國軍正面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影片好像就只有《臺兒莊戰(zhàn)役》了。
在八一三淞滬會戰(zhàn)中,國軍88師524團團長謝晉元,為牽制日軍,掩護大部隊后撤,率領(lǐng)480名軍人,號稱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達三個月之久。本片敘述的就是他們英勇戰(zhàn)斗的故事。
影片再現(xiàn)了當年戰(zhàn)斗的慘烈和悲壯。下次再去上海,一定要去四行倉庫抗戰(zhàn)紀念館看看,緬懷英烈。
影片中的女童子軍楊慧敏確有其人,林青霞在開機前還與真人合影??磥磉@位女童子軍后來也去對岸了。
上級要求謝晉元他們留下抵抗時,說了兩個目的:一方面掩護部隊撤退,一方面制造情況,提高日內(nèi)瓦國際聯(lián)盟的注意。
看到這里,我是感到既悲壯,又悲哀。悲壯是因為以命相拼,以死相博;悲哀是因為弱國無外交啊。花那么大的代價,就為了爭取國聯(lián)在上海進行所謂的“調(diào)查”。難道當時的國民政府還沒吸取前車之鑒嗎?
之前的“九一八”事變和“偽滿洲國”,當時的國聯(lián)又調(diào)查出來個啥來呢?此后的納粹德國吞并蘇臺德地區(qū)、瓜分波蘭的行徑,又再次印證國聯(lián)的綏靖和無能。當時積弱積貧的中國,哪還有尋求外交斡旋的實力和“本錢”呢?
只有拋棄一切幻想,全國軍民一心,奮力抵抗才是正道。二戰(zhàn)結(jié)束后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五?!钡匚?,不就是靠自己硬打出來的么?
本來去年就在等管虎的《八佰》,誰知電視劇沒過審,據(jù)說是因為片中“國旗”場面太多。當時想在網(wǎng)上碰下運氣,找一找流出版,沒想到竟搜到了這部《八百壯士》,就趕緊下載收藏了。最近看到《八佰》即將上映的消息,這才想起翻出來先看看《八百壯士》。影片細節(jié)就不多說了,以免劇透。強烈推薦各位這兩部電視劇都看看,再對比一下,看看哪邊拍得更好。
不過,無論對岸的這部有沒有管虎拍的好,其意義都不同尋常。彼時的對岸,還以正統(tǒng)自居。可現(xiàn)如今,對岸連正統(tǒng)都懶得跟你爭了,人家是“不統(tǒng)”的在執(zhí)政,一直在不遺余力地“去中國化”。估計對岸現(xiàn)在壓根不想拍這種題材的電視劇了。寫到這里,百感交集,必須配這張電視劇截圖。
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淞滬會戰(zhàn)尾聲,奉命負責掩護主力部隊撤退的中國守軍第88師下屬524團中校團副謝晉元,率領(lǐng)第1營士兵在上海的四行倉庫奮勇抗敵。
當時只有四百多名士兵在此誓死防守,但謝晉元為壯大聲勢,對外號稱有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創(chuàng)下了戰(zhàn)爭史上的奇跡。
條蘇州河,隔著兩個世界:一邊浴血奮戰(zhàn),一邊歌舞升平,四行倉庫保衛(wèi)戰(zhàn),成為世界戰(zhàn)爭史上的一次奇觀。
影片采用的四個”第一次“。
第一次,劇組為一部抗日戰(zhàn)爭題材電影,一磚一瓦搭建占地200畝的實景。不僅人工開鑿出了一條“蘇州河”,還對當時兩岸建筑進行了1:1的實景搭建。為了苛求真實,導演和劇組成員甚至化身“監(jiān)工”,在太陽下汗流浹背,只為原景再現(xiàn)。
第一次,每個演員,不分大小,在鏡頭前都要變成“兵”。無論是不是主角,所有在片中扮演士兵的出鏡演員,在拍戲前都進行了全軍事化訓練。
第一次,導演在發(fā)布會上不是講電影,而是講歷史,親自分析四行倉庫戰(zhàn)局圖。此外,導演還拿到了當年參加四行倉庫保衛(wèi)戰(zhàn)“八百壯士”一手的絕版影像資料。
第一次,在華語電影中使用全球頂級攝影器材:最頂尖的ALEXA IMAX 65毫米數(shù)字攝影機。這個頂級器材,全世界只有四臺,只租不賣,對戰(zhàn)爭中煙霧的穿透能力極強。
管虎喜歡讀魯迅,他希望用這部電影喚起更多人對抗日英雄群體更深入的了解,更清晰地被國人銘記于心,以及,他想為更多的無名英雄“留名”。
《八佰》,是要為這些抗日戰(zhàn)爭中的無名英雄,樹碑立傳。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p>
如果那邊是天堂,那么這邊就是地獄——題記
八月三十日,查看了一下最近播放的影,看到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很高,很是震驚,這可是一部戰(zhàn)爭片呀!于是我對這部電影給予了很大的期望。
接著我們就在網(wǎng)上訂票,一場的位置基本暴滿,我懷著非常激動的心情走進了影院,這可是自從疫情以來第一次踏進影院的大門,又是對影片抱有很大的期待。
開始了,故事是1937年的淞滬戰(zhàn)役,講述了中國與日本大戰(zhàn)了近三個月后大部分的撤退后,剩下88師262旅524團長謝晉元帶領(lǐng)400多人,最后堅守在與上海租界僅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與敵人大戰(zhàn)了四天,最后撤進英租界的故事。
連續(xù)的戰(zhàn)敗已經(jīng)把國軍打慫了,打的沒有了士氣,但卻有這么一群士兵,一個個沖鋒在前,不畏犧牲,他們拋妻棄子,丟下老母。甚至有鄉(xiāng)下的農(nóng)民是第一次來到上海竟然被卷進了此次的作戰(zhàn)中,當然也有想逃跑的,也有貪生怕死的,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算盤,都說男兒膝下有黃金,可他為了離開這里,不惜下跪求饒,最終還是離開了這個地方。還有一個人物就是端午,他是一個農(nóng)民的兒子,他從沒摸過槍,膽小,甚至中間也試圖逃跑,結(jié)果在逃跑過程中遇到日本兵,他不顧一切大喊一聲,使得得消息,打退了敵人。這時他已經(jīng)游到了河的那邊,那邊的人們說他是英雄時他當時的心情應(yīng)該是很自豪的。于是他又游回到了這邊,繼續(xù)和兄弟們生活在一起,他在很快的成長,最后也能英勇作戰(zhàn),成為一個真正的戰(zhàn)士。
讓我最感動的是謝晉元團長決定將我國的國旗高高升起時,戰(zhàn)士們?yōu)榱瞬蛔寚斓瓜?,一個個擁向旗桿時,我偉大的祖國都是這些英勇的戰(zhàn)士們用鮮血換來的。另一處就是最后為了有尊嚴的撤離,謝晉元團長沖在最前面,當他在橋上看著一個個戰(zhàn)士倒下時流下了眼淚時。他始終相信,只要我們能堅守住,上海就不會淪陷。
當燈光一亮,我的心情才突然從中回到現(xiàn)在,我想我們現(xiàn)在偉大的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生活在這和平的年代多好,我們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曾經(jīng)為國犧牲的戰(zhàn)士們拋頭盧灑熱血而換來的,所以我們一定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好好學習,長大也要為國奉獻自己的微博之力。
為學史明理、學史力行,黨史學習教育近期掀起熱潮,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我對黨史專題教育倍增關(guān)注,并在學習中砥礪初心使命、汲取奮進力量。飯后之余,我觀看了去年在電影院看過的一部電影--八佰,雖是重溫,但在當下緊緊圍繞黨史的學習氛圍下,觀后心情卻更加沉重。
影片講述的是為壯大聲勢,實則420人卻對外宣稱800人的國民革命軍團的一個加強營,孤軍奮戰(zhàn)四個晝夜阻擊日軍,一起堅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的故事,此次戰(zhàn)役是一場罕見的被圍觀戰(zhàn)爭。故事中的每個人物都是有血有肉,不畏犧牲的英雄,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直至流盡最后一滴血。從懼怕戰(zhàn)爭只想回家到為了守衛(wèi)旗幟不倒英勇犧牲的端午,到明明“貪生怕死”卻為了掩護戰(zhàn)友撤離而唱著《定軍山》迎接死亡的老鐵,再到冒險游過河岸為戰(zhàn)士們送來國旗的楊慧敏…
明明只有一河之隔,卻是一面天堂一面地獄,一邊炮火連天,血肉模糊,一邊燈火通明,歌舞升平,河岸這頭,戰(zhàn)士們寧死不屈與日軍奮力一戰(zhàn),誓死守衛(wèi)四行倉庫,河岸那頭,不再是一群隔岸觀戰(zhàn)的民眾,而是一個個被“喚醒”的靈魂,頂著炮火為戰(zhàn)士們捐贈食物的勇士。大家都被對岸將士的戰(zhàn)斗精神所觸動開始明白,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站出來捍衛(wèi)我們的祖國,面對中國民族共同的敵人,大家都拼了。
影片中有一位戰(zhàn)士的名字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上—陳樹生,“舍生取義,兒所愿也”這八個字,是他最后拜托戰(zhàn)友留給母親的遺書。在日軍挖四行倉庫墻洞企圖爆破大樓之際,他身上綁滿炸藥,留下遺書義無反顧地從大樓縱身一躍,與日軍同歸于盡,成功阻擋敵人的爆破,他用生命保衛(wèi)四行倉庫的偉大壯舉感動了戰(zhàn)場上的每一位將士,也深深感染著屏幕前的我。作文全片讓我最感動的一個片段就是升旗,“升起這面旗比再多堅持兩天更能像國際社會表明我們的態(tài)度和國人的意志”,謝晉元團長毅然決然地說道。明知升旗勢必會遭到敵軍更加猛烈的攻擊甚至戰(zhàn)死,眾將士們還是義無反顧升起國旗,到現(xiàn)在,我還清晰地記得那只布滿鮮血緊緊地握住即將倒下的旗幟,重新?lián)P在四行倉庫的樓頂,旗幟高揚在上空代表著軍人的意志和國民的希望,他們不懼生死,用鮮血堅守民族的信仰,用行動捍衛(wèi)了國家的尊嚴,用生命喚醒了河對岸從恐懼和軟弱再到勇敢沖破柵欄伸手迎接戰(zhàn)士們的民眾們。
電影結(jié)束了,生活還在繼續(xù),在我們生活的新時代,以課堂學習、宣講報告、公眾號宣傳等豐富多彩的新時代載體方式宣傳出來的歷史情懷,就是為了讓我們牢記歷史,對初心使命的理解更深了,不斷汲取養(yǎng)分,明白今天各名族平等、互助、團結(jié)、和諧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將紅色基因融入我們這代、下代、下下代的血脈中。
相關(guān)推薦
在當今內(nèi)容為王的社會,我們經(jīng)常寫作,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文筆,提高表達能力。多閱讀優(yōu)秀作文可以快速掌握寫作技巧和方法,此刻是否正在尋找一些好作文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八佰》觀后感作文,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師都有布置學生寫作文的習慣,寫作可以鍛煉文筆形成文風,提高寫作能力。優(yōu)秀作文的表達方式值得我們學習,寫好作文要先從什么地方著手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佰觀后感”,歡迎收藏本網(wǎng)站,繼續(xù)關(guān)注我們的更新!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有不少精忠報國的英雄,如左權(quán)、趙登禹、張自忠、血戰(zhàn)到底的八路軍戰(zhàn)士……今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