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教師通常會準備好下節(jié)課的教案,為了更好的學習,一般教師都會在授課前準備教案,有了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我們要如何寫好一份值得稱贊的幼兒園教案呢?請閱讀由小編為你編輯的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教案,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1、導入新課(放一段音樂歌曲“童年的小搖車”):
同學們,我們聽到的歌曲《童年的小搖車》中唱到“那一天,媽媽問我,童年最難忘的是什么?在朦朧的記憶中,難忘那小小的搖車”。歌曲向我們展現(xiàn)了難忘的童年生活,是的,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有幸福的回憶,有美好的體驗,也會有小小的煩惱。無論怎樣,只要我們打開童年之窗,我們會發(fā)現(xiàn)燦爛的春光中有無限的童趣,無味的寒冬中有亮麗的風景,自由嬉戲中有爛漫的幻想,嚴肅的學習中也不缺乏快樂,讓我們走進魯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長的足跡吧!
2、簡介作者: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用屏幕打出魯迅的畫像與介紹)。
3、學習字詞:
在預習的基礎上聽寫字詞,強調(diào)自學的能力。
(用屏幕投影)
a、給加粗的字注音;
b、按拼音填空;
c、結(jié)合語境解釋詞語(略);
4、放錄音聽讀課文,提出聽讀要求:
可將自己喜歡的詞、句圈點勾畫出來品味揣摩。也可以用心輕聲跟讀課文,初步體味文中的情趣。
(指導聽讀:注意力集中,揣摩朗讀語氣,體味其中感情。)
聽讀后出示思考題:
a、從本文的題目來看,你認為文章主要寫了幾方面的內(nèi)容?
b、聽讀后找出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個部分起止句間的過渡段。
c、概述一下,這篇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教師明確:
a、“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個題目來看,主要寫了兩部分的內(nèi)容。
b、起止句:百草園部分從開始到“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三味書屋部分從“出門向東……”到結(jié)尾;中間“我不知道……”一段是過渡段。
c、“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一題,只要有所理解就可以,不強求統(tǒng)一。
剛才我們一起分享了童年魯迅的歡樂。同學們也是十一二歲,也是剛剛走出童年的大門。童年就像珍藏在你們記憶深處的桃花源,有青山、有綠水、有白云、也有藍天;有晚歸的牛羊,有牧童的短笛;更有母親那一聲聲悠長的呼喚。童年,濃縮了一段歷史,一段淚珠也在唱歌的歷史;童年,沉淀了一個童話,一個冬天里也有花香的童話。童年的故事說不完,就像大海里的珍珠,每一顆都晶瑩剔透,每一顆都熠熠閃光。同學們能不能把童年的趣事說出來給大家聽,讓我們也一塊來分享你們的快樂呢?大家想不想用我們這節(jié)課學到的方法試著也寫一篇《難忘的童年》,和魯迅先生比一比誰寫得好呢?
第四課時:練習課(見達標練習冊)
教后記:本文是作者在1926年寫的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對寫作初衷,魯迅說:“是為了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借回憶舊時的好事物,來排除目前的苦悶,寄一絲安慰?!蔽恼聽钗铩⑹?、寫人都栩栩如生,是魯迅散文中的精品?!熬笆莾和睦淼木?,情是兒童心理的情?!苯虒W重點應放在描寫“百草園”部分,而對“三味書屋”部分,因其距學生的生活略顯遙遠,可略學。所謂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束縛兒童的身心發(fā)展之說,較牽強,有概念化之嫌,可不涉及。采用“以情境體驗”為中心的教學設計,通過引導想像(如百草園的美景)、動手實踐(如雪地捕鳥)、模擬表演(如私塾先生讀書)、口頭作文、書面寫作等形式,努力創(chuàng)設學生積極動腦、動口、動手的活動空間和氛圍,真正把“講堂”變成“學堂”。
【教學目標】
1、領會舊式教育對兒童身心發(fā)展的束縛,感悟作者關注兒童健康生長的情懷。
2、理解本文運用對比突出中心的寫法。
準確傳神的特點,豐富同學的詞匯。
【教學思路】
初步感知──理性認識──深入探究──品味積累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童年像一支動聽的歌,又似一幅美麗的畫,每個人都有屬于自身的童年樂園。魯迅先生也曾在他四十五歲時,回憶起他的童年往事,今天就讓我們隨先生一起“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了解一下魯迅先生的童年。
二、簡介魯迅《朝花夕拾》,推薦課下閱讀
三、同學自主學習課文
要求:
詞,通讀課文。
jiasuijiabo
莢 髓 頰 箔
纏絡:條狀物回旋地束縛在別的物體上。
無味:文中指沒有趣味。
同窗:文中指同在一個學校學習的人。
2、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完成考慮題:
⑴ 作者寫了百草園的哪些事、物來突出“樂”的?
⑵ 作者寫三味書屋時,又選取了哪些片斷再現(xiàn)當時的學習生活?
⑶ 你認為作者通過這兩處生活的記敘,要表達怎樣的感情?
⑷ 文中第九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四、教師依據(jù)同學學習情況和發(fā)言,適當予以點撥
五、作業(yè)
1、讀熟課文,誦讀第2和第7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同學互看互評畫的《百草園》,比比誰畫的逼真、畫的富有想像力,這樣便于理解、背誦,對同學更好地理解運用精彩段有協(xié)助
二、復述美女蛇的故事
(以小組競賽形式進行)
三、這篇課文同學們念念不忘、津津樂道的是百草園,下面就請大家依照文中句式說說你感受到的百草園之樂
句式:不必說……不必說……單是……
如:不必說泥墻根一帶的自由玩樂,也不必說夏夜納涼聽到的美女蛇的故事,單是冬天里雪地捕鳥,就有無限樂趣。
不必說色彩斑闌、明艷美麗的植物,也不必說體態(tài)可愛、生龍活虎的動物,單是神秘、奇異的美女蛇傳說,就有無限樂趣。
四、研讀課文,問題探究
1、“我很想詳細地知道怪哉”寫出了“我”怎樣的心理?先生真的不知道嗎?
2、課文寫了小朋友們?nèi)寺暥Ψ械淖x書情形,你覺得小朋友們是讀懂了念嗎?為什么?
3、老師讀書入神的時候,小朋友們干什么?為什么會這樣?
4、課文為何要把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放在一起寫?
5、壽先生是怎樣一位教師?
(以上問題不必拘于教參,同學只要言之有理即予以肯定,教師應重點說說第四個考慮題,讓同學明白對比的寫法)
五、品讀積累
同學細讀課文,尋找佳詞好句,歸納整理。(同學落實到積累本上)
例:一組精彩的動詞:打 露 支 撒 系 牽 看 拉 罩
一組精彩的句式:也許是因為拔何鳥毀了泥墻吧,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吧……
……
六、作業(yè)
1、課外閱讀語文課本《過年》《思,在百草園》
2、日記本上完成:給少年魯迅的一封信。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第一單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學過后會勾起對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現(xiàn)在生活的反思,還會有新的感觸和更深的認識。
啟發(fā):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點?
(二)板書課題,作者
回顧有關魯迅的知識,口答明確:魯迅原名及籍貫、地位、主要作品及學過的作品、本文的出處。
(三)釋題
從題目中獲得了哪些信息?——明確本文有兩部分內(nèi)容:百草園生活、.三味書屋生活
(四)聽范讀錄音(或默讀)。要求:聽后分別概括兩種生活的特點。
(五)整體感知
1.概括兩種生活的特點
1-8段:敘述百草園是我兒時的樂園——自由快樂、豐富多彩、有無限趣味;
9-24段:敘述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單調(diào)枯燥、乏味、受束縛。
2.你最喜歡哪部分,簡述理由。
(六)細讀百草園部分,劃出中心句。
1.小組討論:魯迅為什么說百草園是他的樂園?
從優(yōu)美的景物(樂景)、美女蛇故事(樂聞)和雪地里捕鳥(樂事)三方面表現(xiàn)百草園是“我”的樂園。
2.延伸
(1)利用多媒體展示百草園的圖片
(2)齊讀第二段,為下列描述對象加上能突出其特點的詞語,思考:這一段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色彩——( )的菜畦 ( )的石井欄 ( )的皂莢樹 ( )的桑葚
形態(tài)——( )的黃蜂 ( )的叫天子
聲音——蚰蛉在這里( ) 蟋蟀在這里( ) 鳴蟬在樹葉里( )
(3)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仿寫一段話。
3.思考: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增加了百草園的神秘色彩,使得它更有情趣。
4.閱讀第七自然段,找出描寫捕鳥動作的詞,并探討這一連串的動詞在表達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掃開...,支...,撒...,系...,牽...,看...,拉...,罩”,準確而生動地記敘了捕鳥的全過程。寫出百草園給愛玩的兒童帶來的無窮樂趣,以此表現(xiàn)百草園確實是“我”的樂園。
(七)作業(yè)
預習文章描寫三味書屋的部分,對比百草園帶給作者的“快樂”,思考三味書屋的生活帶給作者怎樣的感受?
全國各地QQ交流群(點擊進入加群)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屏顯播放歌曲《童年》開頭片段)
聽到這首歌我們都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時的生活是多么自由自在。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的童年,即使是大作家魯迅也不例外。今天,我們一起循著先生的足跡,走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走進先生多姿多彩的童年世界。
引導學生從作者姓名、籍貫、身份、代表作、作品風格等五個方面介紹作者。
二、走進文本,整體感知
1、學生速讀課文。
2、掃除文字障礙。學生提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討論解決,重點識記。
三、交流感受,質(zhì)疑問難
1、讀過文章之后,你們有什么感受?也可以說說你對文章哪個地方有疑惑。
2、學生談初讀感受或提出疑惑。
小結(jié):這么短的時間,就有這么深刻的見解,很為你們高興。大家都很善于思考,你們提出的問題都很有價值,相信這節(jié)課我們會解決這些疑惑。
四、合作探究,品味賞析
1、(由學生的感受引入主問題)剛才有同學說百草園很好玩,有同學說三味書屋后面的園也很好玩。如果你就是魯迅,你喜歡哪個地方的生活?為什么?跳讀課文,用批注的方式寫出喜歡的理由。
2、學生依例自主閱讀、批注,教師巡回指導。
3、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意見。
4、全班學生共同交流。
小組發(fā)言人代表本組發(fā)表意見。
答案預設:
喜歡百草園的生活。原因有:
(1)百草園的景色很美。
①教師引導學生重點品析第二段,反復誦讀,感受美景、品味雅詞。
如:A、“碧綠”“紫紅”寫出了繽紛的色彩;
B、“光滑”“肥胖”“輕捷”寫出了有趣的情狀;
C、“長吟”“低唱”“彈琴”給人聽覺上的愉悅;
D、“又酸又甜”寫出了充溢于口的味覺感受;……
②教師引導:魯迅小時候最喜歡吃的是覆盆子、桑葚,你們小時候最喜歡吃什么?從吃的零食方面,學生把自己的童年與魯迅的童年進行比較,總結(jié)出自己生活的富裕。
③百草園有美麗的景色:絢麗多彩的顏色,悅耳動聽的聲音,活靈活現(xiàn)的情狀,新鮮美好的味道。下面我們大聲齊讀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百草園這有聲有色、
有趣有味的美景。(學生齊讀)
(2)百草園的事很有趣。
引導學生對聽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鳥兩件事簡略品味。美女蛇的故事可讓學生復述。
喜歡三味書屋的生活。
(1)教師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并指導朗讀。學生可能回答的原因有:
①“我”對“三味書屋”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從“我”問老師何為“怪哉”的奇思妙想,從“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子書”“人聲鼎沸”的熱鬧讀書場面,從先生“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的略帶迂腐的神態(tài)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三味書屋的風趣和快樂。品味語言:“人都到那里去了!”(通過句末用嘆號而不用問號,來揭示先生外嚴厲內(nèi)溫和的性格,并讓學生模擬朗讀體味。)
②三味書屋的學習雖然枯燥,它后面的園卻可以玩。如:爬上花壇折臘梅、攀上桂樹尋蟬蛻、捉了蒼蠅喂螞蟻。都讓人感受到“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仍然是充滿了童趣和歡樂的,這與“百草園”的快樂自由是相連貫的。
③上課時老師自己讀書入神,學生可以玩紙盔甲、畫畫。
引導:在這樣寬松的環(huán)境中,魯迅都是在玩嗎?雖然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魯迅還是很勤奮的,你從文中那些句子看出來的?
(2)如果沒有學生喜歡三味書屋的生活,可引導“你為什么不喜歡三味書屋的生活”?引導學生把少年魯迅的讀書情況與自己的的讀書情況進行比較。
答案預設:少年魯迅在私塾的學習生活枯燥無味,上課就是死記硬背;還只能學語文這一門學科;畫畫還要偷偷摸摸的;問個問題老師不但不答,還要挨罵。現(xiàn)在上學比較有趣:可以問問題,不用死記硬背。老師對我們很和藹,還有許多有趣的科目,像音樂、美術、體育。還可以選自己感興趣的學校課程來上。
5、比較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生活的異同。
(小組討論后各抒己見,說“異”說“同”都行,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預設:
①“同”——都是兒童之樂,都表現(xiàn)出兒童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對草木蟲鳥的獨特感受、對有本事的人的某種崇拜、對自由歡樂的追求、對成人世界的無知,等等。
②“異”——百草園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樂土,三味書屋是嚴肅凝重的學堂;百草園之樂源于自然的厚賜,三味書屋之樂源于對知識與快樂的追求;百草園生活可謂“快樂無極限”,三味書屋里只能暫借片刻逍遙;百草園里有樸素自然的情趣,三味書屋里有于平淡中開掘的美好情調(diào),等等。
五、聯(lián)系生活,體驗反思
不論是百草園還是三味書屋的生活,都是魯迅先生難忘的童年記憶。請同學們以《難忘童年那段記憶》為題,說一說自己童年的故事。
一、分析“百草園”部分
“百草園”其實是一個很普通的荒涼的園子,似乎連花也沒有一株。但是,我們讀了以后并不覺得荒涼,而是覺得十分有趣,這是為什么?下面我們來看看魯迅是怎么寫的,為什么要這么寫。
1、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寫“百草園”?
(1~8)
2、從哪些方面寫的“百草園”?有什么變化?
(按四季變化來寫,先寫春、夏、秋季,后寫冬季)
3、第一自然段寫了些什么?
開門見山點題。
為什么用“相傳”二字?
(不肯定,可能是小孩子自己取的名字)
為什么會賣?
(因為他家后來破落了,一家人離開了故鄉(xiāng))
“那時”、“現(xiàn)在”兩個詞,在這里的作用是什么?
(交代了時代的變化)
那時──,我的樂園;現(xiàn)在──野草。
“似乎”與“確鑿”連用,不矛盾嗎?
(真不相信,“我的樂園”怎么只有些野草呀?!所以作者用了“似乎確鑿”。越是不相信它有這么大的變化,越是說明“我”對百草園的熱愛和懷念。)
百草園里“只有一些野草”,為何“卻是我的樂園”?下面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寫“樂園”的。
4、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春、夏、秋季的百草園的?(2~8)寫了些什么?
⑴先朗讀第二自然段,分析第二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中心句是什么?
(單是……無限樂趣。這也是本文的“文眼”所在。)
寫了些什么?有什么變化?
“不必說……也不必說……”
(略寫,但很生動)
記敘的次序和方位怎么樣?記敘的對象又有什么區(qū)別?
“不必說”:方位──地面上。次序──由低處到高處。對象──植物。
“也不必說”:方位──空中。次序──由高處到低處。對象──動物。
“碧綠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紅的”是什么語法成分?
(定語)[句怡美 Jym1.Com]
“鳴”是什么用法?
(動詞作形容詞用,作狀語)
動詞跟名詞的搭配有何特點?
(非常恰切:鳴蟬──長吟;黃蜂──伏;云雀──竄)
本段著重寫的是什么?
(泥墻跟──無限趣味。緊扣題目)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以點帶面,局部代表全局,整個百草園更是──趣味無窮)
寫了些什么?有什么趣味?
(動物,植物,我的活動)
“低唱”、“彈琴”是什么修辭手法?
(擬人)
在泥墻跟一帶的描寫與前面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
(插寫了“我”的動作)
寫這些有什么好處?
(少年的“我”對大自然里的東西的熱愛)
有什么特點?
(細膩的動作描寫:翻,按,拔,摘)
你讀了這一段是不是覺得有趣?再讀一遍。
⑵第三自然段是過渡,承上啟下。
⑶第四、五自然段寫了什么?
(聽長媽媽講故事和得到的教訓)
⑷第六自然段寫了什么?
(寫“我”的心理活動)
“覺得做人之險”是他小時候的想法嗎?
(不是,是指1926年的黑暗時代,魯迅所處環(huán)境的險惡)
寫“美女蛇的故事”有何深意?
(實際上是用“舊事”來諷刺“時事”,向敵人猛投一槍)
5、冬季的百草園怎么樣?
(比較的無味)
真的“無味”嗎?
(不下雪就無味,下雪就有味:拍雪人,塑雪羅漢,捕鳥。著重寫捕鳥的過程。寫得生動有趣。)
第七自然段寫的什么?有什么特點?
(捕鳥的經(jīng)過)(動作描寫)
哪些詞描寫捕鳥的動作?
(掃開,支起,撒,系,牽著,走到,拉)
這些動作能否顛倒?
(不能。因為它是捕鳥的連續(xù)性動作)
捕鳥是否有趣?
(再讀一遍)
那么寫百草園突出了什么特點?
(有趣──樂園)
第八自然段寫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潤土的父親)(對兒時生活的懷念,對勞動者的智慧的崇敬)
二、學習“三味書屋”部分
1、朗讀這一部分,并思考:這一部分主要是寫什么?
(讀書生活)
2、第九自然段寫了些什么?
(要去讀書了)
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過渡)
哪些詞句表達了“我”對百草園依依不舍的懷念之情?
“不知道”表明什么?
(小孩不懂事)
“最嚴厲”表明什么?
(封建時代書塾令人生畏,對兒童沒有吸引力)
三個“也許”和兩個“我的”表現(xiàn)了什么?
(對百草園依依不舍的懷念之情,正反映了“我”對自由自在的無拘無束的生活的熱愛。)
3、第十自然段寫了什么?
(學校,環(huán)境──竹門,匾,畫)
這些陳設使我們有什么感覺?
(陳設古舊、氣氛沉悶、冷清)
突出寫這些有何用意呢?
(這樣一個環(huán)境,正好和百草園的情景形成鮮明對比。越是寫三味書屋的陳設古舊,氣氛沉悶,就越是突出了百草園生活的樂趣。)
你覺得那里的學習生活會怎么樣?
(很枯燥,很單調(diào))
4、第十一自然段寫了什么?
(老師和我的態(tài)度)
5、第十二──十六自然段寫了什么?
(學習情況)
學習方法怎樣?
(極其死板)
學生向老師提問題,老師是什么態(tài)度?
(很不高興,有怒色)
教師的態(tài)度說明什么?
(這是對封建學校學習方法的真實寫照。那時的學習方法是極其死板的。)
學習內(nèi)容是什么?“只”表現(xiàn)了什么?
(非常單調(diào))
學習內(nèi)容說明什么?
(無用、乏味、難懂、庸俗)
6、第十七──二十三自然段寫什么?
(我在學校的表現(xiàn))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我”做些什么?
(一是到后園里玩,一是畫畫兒)
作者寫這些是什么意思?
(對這種學習生活的不滿和反抗)
描寫后園用了哪些動詞?
(爬,折,尋,捉,喂)
7、為什么要把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放在一起寫?
(互相映襯,鮮明對比)
三、討論
為什么作者把一個荒涼的園子寫得這么生動有趣?
(魯迅在這篇有名的散文里,以生花的妙筆,充分地描繪了自然的樂趣,把一個荒涼的普通的百草園寫得花團錦簇,有聲有色,刻畫了天真無邪的兒童心理,所以特別能夠吸引人,特別感人。)
這么寫的用意是什么?
(任何人寫文章都是有感而發(fā)。這篇文章里,魯迅表達了酷愛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封建教育的憎恨和批判。)
一、導入課文:
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沒有煩惱,隨著歲月,他的煩惱增加了……”這便是成長,有喜也有憂,有憧憬也有一絲絲擔心。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將邀請一些大作家為我們講述成長的故事,今天走進我們課堂的是文學大師魯迅,他帶來的故事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介紹文學常識)
二、感知、理解
快速默讀課文,限時7分鐘(大約3500字)
提問: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內(nèi)容?
2、從課文題目我們得到哪些信息?
3、默讀文章,把自己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感受用“的百草園”“的三味書屋”說出來,并說說理由。
可能的說法:美麗的百草園、神秘的百草園、誘人的百草園、有趣的百草園……
單調(diào)的三味書屋、自由的三味書屋、痛快的三味書屋、好玩的三味書屋……
2、自主閱讀,分別感受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里的景、事、人、情,也將自己的感受用“的景”“的事”“的人”“的情”分別說出來。
學生可能眾說紛紜,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說法,下面說法僅供參考:
百草園三味書屋
美麗的景古樸的景
有趣的事難忘的事
善良的人嚴而可親的人
留戀神往的感情親切溫馨的感情
3、綜合討論:你喜歡百草園還是三味書屋?
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有不同也有聯(lián)系,綜合大家的說法,它們二者都應是作者生活的樂園,只是因生活時間的不同,百草園是作者童年生活的樂園,三味書屋則是作者學習生活的樂園。
4.主旨獲得
三、感受、品味
(1)感受美景、品味雅詞
1、百草園有美麗的景,這景啊,有聲有色、有趣有味,下面我們大聲(先自讀)齊誦第二自然段,然后像剛才一樣,將自己對景物的感受用
“的顏色”“的聲音”“的情狀”“的味道”分別說出來。
①“碧綠的”“紫紅的”寫出了繽紛的色彩;
②“光滑的”“肥胖的”“輕捷的”寫出了有趣的情狀;
③“長吟”“低唱”“彈琴”給人聽覺上的愉悅;
④“又酸又甜”寫出了充溢于口的味覺感受。;
……
可以參考的說法:絢麗多彩的顏色、悅耳動聽的聲音、活靈活現(xiàn)的情狀、新鮮美好的味道。
2、為什么作者要把他們寫得如此詳細,又為什么能寫得如此詳細?
(結(jié)合靜物描寫方法,以學生自己的答案為主)
1、句式巧妙突出重點;
2、觀察要有順序;
3、觀察要仔細,要多角度;
4、準確使用詞語;
5、抓住景物的特點;
6、有自己的感情……
3、請用最短的時間背誦這節(jié)文字,并把背誦方法介紹給同學們
(2)感受趣事,品味美句
1、綜觀全文作者參與的事,簡潔地可以概括為聽故事、捕鳥、唱讀、溜玩、偷畫,請同學們細讀寫事的段落,也要將自己對事情的感受用“的故事”“的捕鳥”“的唱讀”“的溜玩”“的偷畫”概括出來。
可以參考的說法:生動神秘的故事、趣味無窮的捕鳥、痛快淋漓的唱讀、無拘無束的溜玩、興味盎然的偷畫……
2、文中哪些句子很好地寫出了這些事情的特點?
重點品味如下幾段:
①“到半夜,果然來了,沙沙沙!門外像是風雨聲,他正抖作一團時,卻聽見豁的一聲,一道金光從枕邊飛出,外面便什么聲音也沒有了,那金光也就飛回來了,斂在盒子里?!庇脴O富懸念的語言寫出了美女蛇故事的誘惑力。
②“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繩,人遠遠的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用極精練且富有表現(xiàn)力的一系列連貫的動詞描繪出捕鳥的全過程,透露出兒童捕鳥的興奮驚喜之情。
③“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拗過去,拗過去。”用神態(tài)及動作描寫將先生酣暢入神的朗讀描寫得淋漓盡致。
……
(3)仿照上面的方法繼續(xù)完成對人、情的感受和品味。
三、感悟、探究
引導探究如下一些小而有趣的問題,有可能的話上圖書館和網(wǎng)上查閱資料,然后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寫成小文章。
①“三味書屋”中“三味”作何解?
②“怪哉”究竟是怎么回事?
③“壽鏡吾”先生簡介
④為什么三味書屋的匾上畫著“梅花鹿伏在古樹下”?
⑤“做人之險”有什么深意?
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民間藝術之美
⑦《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人物描寫技巧
⑧美女蛇的故事之來由
四、作業(yè)
1.生詞抄寫
2.隨筆:《我眼中的魯迅》或《我和魯迅比童年》
1、小組討論:
樂園中使魯迅感到有無限趣味,包括哪幾方面?
(提示:從不同角度概括。參考:從看的聽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動物角度或季節(jié)等)
2、延伸:
利用多媒體展示:
⑴有關百草園圖片;
⑵為下列描述對象加上能突出其特點的詞語:
色彩:______的菜畦
______的桑葚
聲音:鳴蟬在樹葉里________
油蛉在這里__________
蟋蟀在這里__________
形態(tài):________的黃蜂
________的叫天子
形狀:________的石井欄
________的皂莢樹
3、齊讀第二節(jié),思考:重點寫的是百草園的哪個位置,用什么句式來體現(xiàn)?
運用: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仿寫一段話。
4、拓展:
⑴劃出表現(xiàn)哺鳥動作的動詞,推薦兩小組分別上臺表演。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教案》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兒園教案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三味書屋百草園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教案課件是教師上課時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現(xiàn)在是準備教案課件的時候。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與學生的反應密切相關,因此我們需要從哪些角度來撰寫教案課件呢?在眾多文章中,我看到了一篇引人深思的作品,“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們的支持和鼓勵,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大家每周總是離不開要寫作文吧,寫作文也是對大家一種寫作能力的鍛煉。優(yōu)秀的文章需要知識的沉淀,你知道寫作文最重要的是什么嗎?你可以讀一下小編整理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后感,希望能幫助到你,請收藏?!坝万仍谶@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就告訴我們讀書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在平常要多讀一些具有知識含量的經(jīng)典書籍。閱讀相關作品后,心中會有莫名的感觸,有很多的想法,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為自己所看的書籍寫一份讀書筆記,你知道讀書筆記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寫呢?以下為編輯為你收集整理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相信你能...
宜未雨綢而繆,毋臨竭而掘井。在學習工作中,幼兒園教師有提前準備可能會使用到資料的習慣。資料一般指可供參考作為根據(jù)的材料。參考資料我們接下來的學習工作才會更加好!你是不是在尋找一些可以用到的幼師資料呢?以下內(nèi)容是小編特地整理的“從百草園到味書屋心得”,建議你收藏并分享給其他需要的朋友!“三味書屋后面也...
我們用了很長時間和心思為您制作了這份“《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后感”,推薦大家來閱讀此作品,因為它會給你帶來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提升你的精神世界。讀后感展示了對書中內(nèi)容的理解以及對思想問題的思考,你是否正在為如何寫作品的讀后感而煩惱呢?希望這些實例能夠激發(fā)出你的創(chuàng)造力!...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