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沒有在尋找一些讀后感范文?很多讀者在閱讀作品時,常常會沉浸在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中。通過寫讀后感可以展現(xiàn)出讀者對書籍的全新角度和理解。我們整理了關于“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后感”的最新資訊,供您參考。以下的建議僅供您參考!
讀《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有感
劉教授的這本書,恰如春天的細雨,久逢干旱的清流,讓我眼前為之一亮,很嚴肅的文字卻被現(xiàn)在一些簡單的文字、案例、故事所替代,讓人有一種一口氣讀下去的欲望。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此書共分三輯,從心理學的規(guī)律和效應中整理了64條,而且主要圍繞了教學、教育、管理三個部分來寫。在每一篇文章里都有一個經(jīng)典的故事、或者實驗、或者情境,讓我們把它所提到的知識和我們已有的知識相結合,產(chǎn)生一種共鳴,也讓我們有一種想要讀下去,好好研究的欲望,而且絲毫沒有累得感覺。
讀了書中的“給學生留點‘空白’——超限效應”這一篇,讓我有很深的感觸,很大的收獲。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曾在教堂聽過一位傳教士講道。起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很感動,準備捐款。
十分鐘后,牧師還沒說完。他不耐煩,決定只捐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說完,所以他決定不捐一分鐘。當牧師終于結束了長篇大論,開始籌款時,馬克吐溫很生氣,從盤子里偷走了2元錢,而不是捐款。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xiàn)象,稱為“超限效應”。 在教育教學中要避用“超限效應”,比如“超限效應”中的“認知超載”。
在書中,我們終于可以用通俗易懂的理性話語來解釋原始現(xiàn)象。例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遇到學生背課文,總有一些同學只記得課文的頭尾,而中間部分卻怎么也記不得的現(xiàn)象,而且現(xiàn)在就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答案了,他就是u形記憶——系列位置效應,通過學習,我在以后的教學中也會注意安排我的教學,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開頭和結尾部分,因為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據(jù)最重要的時間,這樣可以使我的教學能更有效。在后面的背誦中,我可以在前面的背誦結束后,適當安排學生從中間背誦,以克服一系列位置效應造成的中間部分記憶率低的問題。
例如,如果單詞鞏固的練習只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復聽寫,只會浪費時間,收效甚微。我們安排的每一次聽寫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有些平時掌握字詞比較扎實的學生,在全班性的聽寫中能夠獲得通過的,下一次就不需要再聽寫了,他們可以把時間花到自己相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中去。
有些基礎不扎實或者記憶力不太好的孩子,他們需要聽寫,但是要針對個人,對的字詞說明已經(jīng)掌握了,他們的難點在于寫錯的字需要反復強化。而這種強化不是一味的靠抄寫,靠聽寫,如果方法是如此單一,學生的心理會有抵觸的情緒,可能會認為自己就是掌握不好,怎么聽寫還是錯的想法。實踐中要處理好量與質(zhì)的辯證關系。
只注重訓練,但缺乏一定數(shù)量,無法達到鞏固知識、掌握技能的目的。相反,只求量而不注重實踐的重復實踐,不利于能力的培養(yǎng)。這是徒勞的,也會挫敗學生的性學習。
古人云:“過猶不及,事緩則圓“,外界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則會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xiàn)象,這便是“超限效應”,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很多,如教學中的心理超載現(xiàn)象(上課喜歡拖堂,作業(yè)布置過多或課堂認知超載等)以及批評教育和賞識教育中的“超限效應”。借此,我想著重聊聊如何規(guī)避批評教育中的“超限效應“。
批評的“超限效應”時有發(fā)生。批評學生時,我們老師和家長總是很心急,想要急切地糾正孩子身上的問題,因此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復批評,最后使孩子極為不耐煩,從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關注和表揚,當孩子挨批時,可能內(nèi)心已接受長輩們的正確觀點,并下決心進行改正,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說教,其厭煩心理就會呈幾何級數(shù)增加,說不定因而演變成反抗心理。曾經(jīng)教過的一個孩子跟我聊到自己離家出走的緣由是父母總是在他面前翻舊賬,父母總是看不到他的改變,最后他索性就不改變甚至變本加厲。在批評教育中,作為班主任要把握好教育的“度”,切忌大肆渲染,上綱上線。我們要講究“布白”的藝術,正如中國繪畫講究“疏可走馬(即布白),密不透風”,有了“布白”才能產(chǎn)生美感。適當?shù)亓酎c“布白”,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我認為班主任在批評教育中應遵循三條原則:適度原則、及時原則、公正原則。給予學生以適度的教育:一是批評“量刑”適度,做到既不能“量刑”太重(否則學生不服、逆反抵觸),也不能“量刑”太輕,起不到教育作用。二是選擇合適的場合。老師要選擇合適的批評場合,盡可能避人耳目,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前不久新聞報道一位家長和班主任在走廊上當著同學的面批評一位男生,這位男生自尊心受挫轉(zhuǎn)身翻過走廊欄桿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樣的慘劇則是因為批評時沒有選擇合適的場合,及時原則是指教育要做到及時、迅速。老師在學生犯錯后的第一時間內(nèi)給予處理,這不僅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也能使“事態(tài)”得到及時控制。公正原則是指同樣的情況應同等地對待。班主任對犯了錯誤的學生進行處罰教育時,只有一視同仁,秉公處事,不偏不袒,不能因為偏愛某位學生則對其放寬規(guī)則,否則則會使得教師的權威受挫,得不到學生的信服。只有公平公正學生才能從內(nèi)心接受批評、教育。它最能體現(xiàn)班主任的威信,更易被當事學生接受。所以說批評要把握好“度”。如果批評“過度”就會產(chǎn)生“超限效應”,如果“不及”又達不到既定目的。
這是讀的第一本書,我把它定義為手冊類書籍,當對理家有不懂的盡管去書里尋找答案,這本書對我影響很大,它改變了我對收拾家務的認識。
全書共計二十一個章節(jié),十個章節(jié)在講理家,分別為囤積,市中心,廚房,廚房的整頓,客廳,客廳和檔案的整理,臥室,客房,整理紀念物品,浴廁及儲藏室。詳細講述了對于每個房間,每個區(qū)位應該怎樣整理,從哪里開始,怎么終結。所有的理家都從處理囤積開始,然后將留下的物品分類逐級整理,最后達到家中每個房間都整潔有序,每個房間都充分發(fā)揮它的作用。
整理家務,處理囤積的過程也是心靈的一次洗滌,將心靈的“房間”也歸類,使自己內(nèi)心有更多的空間,內(nèi)心更純潔更樂觀,從而使生活也充滿生機和活力,整理家務的過程就是整理內(nèi)心的過程,要享受收拾家務的過程,抱著樂觀的態(tài)度理家,只有這樣才真正做到理家理心。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按照順序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整理家務調(diào)整心態(tài),處理內(nèi)心的.囤積,讓溫暖的陽光照進我們的心房。
邊讀書邊運用,我把房間分為七個區(qū),客廳餐廳區(qū),廚房區(qū),臥室區(qū),衛(wèi)生間區(qū),儲藏間區(qū),兒童房區(qū),客房區(qū)。每個區(qū)找出控制中心,按照計劃,收拾每個區(qū)的控制中心,相信每個小的控制中心收拾好了,整個房間也會干凈很多。
房間是這樣,工作也可以這樣運用,定期收拾辦公桌、電腦文件。心靈也如此,每天給自己十分鐘,安靜的走進內(nèi)心看看,把該清除的忘記,還記住的歸位,內(nèi)心也變得豁達了很多。
這本書猶如黑暗里的一束光,流進了我的生活,讓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看清了今后的道路,照顧好家庭,用心的工作,樂觀的生活,相信我的家我的心都將井然有序光芒萬丈。
1.生命若不容更換,我們除了被動接納,就是要主動整理。
2.整理生命,無論內(nèi)外,優(yōu)先次序都是,整齊、清潔、布置。
3.從來沒有人因抓著過去不放而賺得光陰,只有把握現(xiàn)在的人才能活得充足。
4.割舍,是生命最難的功課之一。
5.勤奮成習慣,不自覺得到一種生活氣力,讓日子顯得更有朝氣。勤奮成習慣,比較不會落在消極、抱怨、悔恨的死角里,轉(zhuǎn)不出來。
6.人的欲望無限,自控力卻軟弱無比。
7.同樣是一個進入家庭的女人,你會發(fā)現(xiàn)有些女人雖然在妻子和母親的角色里盡心盡力,卻在歲月中越來越僵化,暗淡。另外有些女人卻是越來越活成一個聚寶盆,好像隨便從她那里掏出一樣東西都是寶貝。
以前經(jīng)常抱怨教育學心理學太抽象,而且太枯燥無味,又沒什么用處!好多概念性的東西也不知道在教學實踐中怎么應用,但是看了這本書以后有點改變我觀點。他用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介紹、演繹那些嚴肅的、科學的心理學規(guī)律、效應和法則,書中精心挑選了64條心理學的規(guī)律和效應,分為教學、教育和管理三個部分。閱讀此書,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識經(jīng)驗,激發(fā)了我探究的興趣,一個一個故事看下來,一個一個效應讀下來,感覺自己在學習心理學知識的同時,頓時豁然開朗了許多,受到了智慧的啟迪,心靈的震撼。
第一個看到的心理效應是系列位置效應,主要講的是老師讓學生出來背書,學生只記得開頭結尾,中間老是忘。其實這個故事背后隱藏的東西還與心理學中,大家都知道的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有關。結合我們平時的教學,《系列位置效應》告訴我們:
1、老師在課堂開始和結尾要講重要的內(nèi)容,處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據(jù)最重要的時間。
2、學生要重視一節(jié)課的開頭和結尾。不要讓上課的前10分鐘在找練習本的過程中度過,也不要讓快下課的后10分鐘在想象課后如何玩耍中度過。
3、背誦文章、單詞時要經(jīng)常變換開始位置。
4、每次學習時間不能太長,合理安排學習材料的順序。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應”。它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xiàn)象。在我們的日常教育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類似的現(xiàn)象。如:老師上課拖堂、用同樣的方式反復傳授同一內(nèi)容、放學時學生都準備收拾書包了老師還在不停地布置作業(yè)、對學生犯下的錯誤一次兩次地批評教育……這樣做其結果卻是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減少了,學習效率降低了,而學生對于老師的重復批評教育不但沒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現(xiàn)了逆反心理。
作為教師,在教育和教學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應”。教學中應該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學生時也要盡量避免超限效應在批評中出現(xiàn)。當學生犯了一次錯,只能批評一次。千萬不要對同一學生的同一件錯事,重復同樣的批評。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評,也千萬不要重復同樣的方面、同樣的角度、同樣的批評語句,應該換個角度進行批評,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一再被“窮追不舍”,厭煩心理、反抗心理就會隨之減低。中國繪畫講究“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笆杩勺唏R”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應該講究“布白”的藝術,注意“度”,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們成語“過猶不及”、“適可而止”、“物極必反”,其實正是“超限效應”的最好詮釋。
這本書就是從理性的層面上保證我們的教育行為充滿智慧。我將常?!皽毓识隆?,利用心理學的.知識使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更進一步!
由學生轉(zhuǎn)變?yōu)橐幻處煛俏胰松幸粋€重大轉(zhuǎn)折點!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帶著一顆赤誠的心踏走了工作崗位,來到學校,在這個全新的環(huán)境里,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師們身上那獨有的特點!站在講臺上,面對著一張張陌生的,但是充滿著天笑臉的孩子們的臉,讓我有一股莫名的、向上沖的沖勁!但是,老師教育工作的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為達到教育發(fā)展的需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必須了解學生心理,這時,我閱讀了劉儒德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它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教會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如何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劉儒德老師在《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中每講到一個教育心理的原理或規(guī)劃時著先講一則寓言或小故事,以此來引導對這一原理,規(guī)則的講解,每讀畢一節(jié),有一種令人振奮、心悅神怡之感,這將在我今后教學中有很大幫助,我主要以教師地位的轉(zhuǎn)換角度來淺談我的感受。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新時期教育要求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與教師相比,學生是不成熟的,處于發(fā)展中的人。因此,學生的成長有待于教師的幫助、指導,教師應是學生自我發(fā)展的促進者,理想追求的指路人、心理困擾的排憂者。學生的人生發(fā)展、精神狀態(tài)、成長以及智慧審美價值的生存方面,更需要教師用自己全部的熱情、聰明才智和人格魁力去感染、激勵和喚醒。而在傳授知識方面,教師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領著學生走向知識,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參與創(chuàng)造。
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協(xié)助者。師生交往的學習是一種民主性學習,教師不再是控制者,知識的權威,學生不再是服從者,被動的接受者。雙方都處于平等地位,擁有完整生命的人。在交往中,教師與學生相互新生彼此的個性,自由交換意見?!白鹬貙W生在學習中的獨特體驗”、“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加以鼓勵”、“教師將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他將越來越成為學生的學習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與者,一位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矛盾的,而不是拿出現(xiàn)實真理的人……”支持學生在實踐中增長才干,成為學生的合作者、支持者。
教師還應善于傾聽學生的聲音。由于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迅速,每個人的生存壓力也逐漸增大,特別是青少年,他們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更是迷茫,無所適從。這就是需要教師擁有一顆善于傾聽的心,有一雙善于傾聽的耳朵。所以說“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傾聽和應答的過程,傾聽愛教育者的述說是教師的責任”。
傾聽學生的想法,洞察這些想法的由來,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質(zhì)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后再引導學生彼此豐富和調(diào)整自己的理解,這是傾聽的藝術。這種傾聽不只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更可以關注學生健康的人格成長。通過傾聽,了解學生內(nèi)心的真實世界,適時調(diào)整教育手段,可以做到事事功倍的效果,“作為一個真正傾聽著的教師必定是這樣的;他懷著深深的謙虛和忍耐,以一顆充滿柔情的心,張開他的耳朵,滿懷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這樣的傾聽,植根于生命的活力,潛藏著創(chuàng)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無非在于:為了在空中綻放花朵,凝結果實”。
教學相長,教師也是一名學習者。師生交往中的學習是終身性的學習。教師與學生都是終身學習者。對于教師來說,一方面隨著網(wǎng)絡和信息時代的到來,大眾傳媒的擴大、流行、社會文化層次的大幅度提高,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擴大,學習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而知識卻是教師行使權力的基礎、依據(jù)。因而,教師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必須不斷地學習、充電、更新知識,實現(xiàn)知識的傳遞。另一方面,教師面對的是極富變化,不斷發(fā)展的學生,教師只有把自己視為一名持續(xù)學習者,才能不斷反思自己的觀念、態(tài)度、策略、行為等方面,并加以改進,完善自我,才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托爾斯泰曾說:“如果教師只有對事業(yè)的愛,那么,他是一名好教師,如果把對教育帶來的愛和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的話。他將是一名完美的教師”。研究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促進教學,教育的成功源自于對學生最大的熱情。
普雷馬克原理又叫祖母原則,由于祖母常常對孫子說“乖,吃了這些蔬菜就讓你吃肉”“做完作業(yè)后,讓你看一個小時的電視”,祖母對付孫子常用這種方法,先讓孩子做一些喜歡做的事情,然后“柳暗花明”,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了。學習了普雷馬克原理,我馬上將這一原理用到我的課堂上做實驗,結果確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班上總有幾個同學英語基礎差,對英語毫無興趣,課堂上我想盡辦法也激不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學習了祖母原則,我靈感一閃,打探了一下他們在乎的東西,他們視小組競賽的得分如命,以期望得到減免作業(yè)的獎勵,所以我就投其所好,根據(jù)他們的能力給他們單獨布置任務,誰能如期完成任務,就能得到獎勵分數(shù),結果效果極佳,他們學習的熱情大漲。選用學生的最愛作為獎勵,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閱讀《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不但提高了我的自身修養(yǎng),也改進了我的教育方法,書中的心理效應如同實驗中的催化劑,使我的教學工作事半功倍,柳暗花明又一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欲上下而求索。我將繼續(xù)學習運用心理學知識,使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更進一步!
普雷馬克認為,利用頻率較高的活動來強化頻率較低的活動,可以促進低頻活動的發(fā)生。孩子們都喜歡輕松愉快的活動,而不喜歡費時費力的活動,比如孩子們喜歡看電視甚于寫作業(yè),喜歡玩游戲甚于做家務,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給孩子提出要求了——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也就是說在孩子對我們提出“過分”的要求時,我們可以通過先讓他完成一項我們希望他完成的任務來滿足他的“過分”要求,這樣就可以達到我們預先的目的了。反過來,孩子如果可以完成我們規(guī)定的任務,我們就必須給予其適當?shù)莫剟睿@樣當我們再向孩子提出我們想要孩子完成的任務時,他才有動力去耐心做,這就牽涉到拿什么當獎勵的問題,這個獎勵對孩子吸引力越大,孩子在完成你規(guī)定的任務時就會越有動力,所以我們必須對孩子的喜好心知肚明,知道孩子最喜歡什么,最討厭什么,選用孩子最喜歡的東西當獎勵,選擇孩子最討厭的東西當懲罰,這樣才能起到最大的激勵作用。
這使我想到以前班里的一個孩子,這個孩子不愛學習,經(jīng)常不交作業(yè),交上來也總是殘缺不全,可是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特別喜歡畫畫,美術課時他總能很認真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為了激勵他學習的積極性,我就給他提出要求,只要他能按時上交家庭作業(yè),就獎勵他畫一幅美麗的畫在班級里展示,一聽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藝,他高興極了,于是家庭作業(yè)認真了很多,美術老師還在班里公開表揚他展示他畫的畫,那一刻,我能體會到他驕傲的小臉上洋溢著的是自信、自豪的笑容。
沉錨效應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教育心理名詞。初看書時,接觸到這個名詞,覺得它怎么會和教學扯上關系呢?仔細閱讀了劉教授的書,認真聽了他的講座后,才發(fā)現(xiàn)這個名詞看似陌生,其實和我們的教學息息相關。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會經(jīng)常用到它。
沉錨效應它會有正負兩種作用產(chǎn)生。我們要想辦法避開它帶來的負面效應。記得三上《習作2》時,讓寫一篇文章介紹一下自己的長處或本領,選擇自己最得意的一方面寫下來。在寫之前的前一天,我布置了一項作業(yè),讓學生寫出自己的優(yōu)點、長處,并讓家長也寫出了對孩子的評價,主要也是優(yōu)點。第二天上作文課時,我先檢查了一下他們完成的情況,然后問他們,如果一個人說他跑得快或力量大,你信不信?學生說,不信,也可能半信半疑。這個時候就需要舉兩個具體的事例來證明他跑得快或力量大。我又挑了三位同學站起說說自己的長處是什么,通過哪件事來證明。為了讓他們更有思路,我又讀了兩篇范文,然后讓學生開始寫。一節(jié)課四十分鐘,有三十四個同學完成了習作,四個同學課下完成了。后來我批改草稿時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孩子寫得較為成功,但有七、八個同學寫得幾乎和范文一樣,顯然思維受到了束縛,也許是他們認為范文比自己構思的好,就記得格外清楚,范文中的成語、比喻句也用上了。如果在考場上,這樣的作文也未必不好,但這顯然不是我這節(jié)作文課想要的結果。我想看到的是他們自己的創(chuàng)作,原生態(tài)的作文。但讀范文又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可以讓他們的思路更寬闊,也可以學學別人的新穎的構思、開頭和結尾。
后來,我在第一節(jié)課除了評講前一次作文和本次作文要求外,擠時間讀了三、四篇范文,在擴寬他們思路的同時,也強調(diào)要會把自己的觀點用通順生動、形式新穎的句子寫出來,或者把別人的東西化作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梢越梃b范文的形式,不要照搬范文的內(nèi)容。這樣強調(diào)引導之后,像后來的習作:用上合適的象聲詞寫一篇文章,xx的自述,寫得都很成功,雷同作文已很少出現(xiàn),有的同學寫作時還能模仿范文寫個題記,三部曲等。在作文課堂教學中,錨要拋好,同時還得提前預設好可能會出現(xiàn)哪些不良反應,及早避開,提高課堂效率比辛苦的補課要強得多!
在日常教學中,除了運用自己吸取和積累的優(yōu)秀經(jīng)驗外,還得不停的學習、創(chuàng)新,不能因循守舊。要不斷成長,永遠做一棵慢慢成長的樹,做一棵永遠成長的蘋果樹!于是我們就可以以一棵正在成長的大樹的身份來言傳身教也正在成長的小樹!
有這樣一個腦筋急轉(zhuǎn)彎我們之前也做過“小明的爸爸有三個兒子,老大叫大樂,老二叫二樂,那么老三叫什么?我們的答案是什么呢?三樂,小樂還是小明?”這就是生活中的思維定勢情況,思維定勢同樣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我不禁思考自己的英語教學,很多同學在學習了when和where引導的定語從句之后,形成了思維定勢,那就是先行詞是時間時,則引導定語從句需用when,先行詞是地點時則引導定語從句的關系副詞應用where,所以在做題時,常常會出錯:很多同學往往會一揮而就,看到先行詞是地點,就選where,而忽略考慮先行詞在從句中起的作用,如果在句子中做地點狀語,此時應用where,但先行詞在從句中做賓語,應用which或that或省略。像can,may,must,could等情態(tài)動詞,學生往往形成一種思維定勢看到他們就說接動詞原形,但是情況真是這樣嗎?所以在日后的教學中我要注意及早發(fā)現(xiàn)英語語法中的“思維定勢”問題,打破思維定勢對英語學習的干擾。
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小濤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每到自習課,他總愛離開座位在教室里走來走去。老師發(fā)現(xiàn)小濤在離開座位之前,一般能在座位上待5分鐘。老師和小濤面談了一次,告訴他如果他能連續(xù)5分鐘都待在座位上就可以得到一個小獎品,而且時間要從上課開始,每隔5分鐘他都有機會獲得獎勵,一周以后,老師告訴小濤他做得很好,現(xiàn)在要求小濤必須連續(xù)坐在座位上10分鐘才能得到獎勵,但是,這次的獎勵要比以前更多。又過一周后,老師告訴小濤連續(xù)坐在座位上15分鐘才能得到獎勵,而且他會更喜歡這次的獎勵。
在這階段中,小濤表現(xiàn)很好,在自習的30分鐘內(nèi),小濤沒有擅自離開座位一次。這不禁讓我想到了我班一個比較調(diào)皮的同學顏銘辰,他的紀律特別差管不住自己,年級周通報下來每條幾乎都有他的名字,早晨紀律差,課前準備差,桌洞物品擺放雜亂,作業(yè)抽查也有他不認真,中午自習和同桌說話等等,看到這樣的通報全班同學笑了,他也很無奈的笑了,我也嘗試將故事中老師對小濤的做法運用到顏銘辰同學身上,我說如果下周你上通報的次數(shù)能減半我不但不懲罰你還給你們小組加2分,結果你猜怎樣,漸漸的,他的行為習慣有所改觀,效果真的很好。連鎖塑造這一心理效應,鼓勵學生一點一點進步,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運用到我們的教學中,真是讓我們受益匪淺。
相關推薦
無論什么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卻不大容易。而小孩子尤其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惡言,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用嚴厲的語言。嚴肅的面孔,讓教育如同冰刀霜劍,容易刺傷孩子的心...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班主任應掌握的八種心理效應》班主任應掌握的八種心理效應一、名字效應。名字,是一個人與他人在社會交往時的“全權代表”。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人的名字對于擁有...
無論神馬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卻不大容易,而小孩子尤其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惡言。因此,爸媽在教導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用嚴厲的語言、嚴肅的面孔,讓教導如同冰刀霜劍,容易刺傷孩子的心...
無論什么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卻不大容易,而小孩子尤其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惡言。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用嚴厲的語言、嚴肅的面孔,讓教育如同冰刀霜劍,容易刺傷孩子的心...
你也在努力學習如何寫好讀后感嗎?這篇作品的作者寫作技巧非常細膩,故事情節(jié)緊湊有趣。寫讀后感是對原文深入思考的展示,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特別為你整理了“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讀后感”,希望你能從中獲取所需的知識。感謝你的閱讀!...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