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有感。
各類工作都會涉及到文檔的處理,我們需要先找可以參考的范文模板。一篇好的范文為我們提供了不同的寫作思路和角度,那么你會怎么寫范文呢?在此,你不妨閱讀一下看《資本論》有感,歡迎你收藏本站,并關注網站更新!
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原創(chuàng)含義
勞動價值論就是指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的理論。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批判地吸收了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價值論的合理資料,建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原創(chuàng)含義,可高度概括如下:一就是價值就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就是不同商品進行交換的比例的基礎,它反映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二就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唯一要素就是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其他任何生產要素都不就是價值的源泉,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就是抽象勞動,即無差別的人類腦力體力的耗費,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使用價值,但它不就是價值的源泉;三就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就是活勞動,即正在進行的生產過程中耗費的抽象勞動,物化勞動作為過去勞動的凝結物,在新的商品生產過程中只能轉移自身的價值,而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商品價值中不包含任何一個自然物質的原子。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就是徹底的一元價值論。
二、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必要性
(一)馬克思創(chuàng)立勞動價值論的客觀歷史條件與現時代存在巨大的差別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任何科學原理都就是對特定條件下的特定問題的分析。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產生于130多年前工業(yè)化初期的蒸汽機時代,而當時的生產方式、勞動形態(tài)、商品形式和財富構成等都與當今有著巨大的差別。因此,分析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不能脫離對那個特定時代特點的分析,概括地講,馬克思創(chuàng)立勞動價值論的客觀歷史條件主要如下。
第一,勞動形態(tài)主要表現為體力勞動。工業(yè)化初期,社會生產主要集中在物質生產領域,非物質生產部門的比例相對較小,勞動形態(tài)主要表現為工場手工業(yè)和機器大工業(yè)生產中的體力勞動。因此,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以物質生產領域的體力勞動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雖然馬克思也涉及到對非物質生產領域(服務貿易行業(yè))的分析,但由于當時這些部門在整個社會生產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響力微乎其微,所以當馬克思在談到服務貿易時說:“資本主義生產在這個領域中的所有這些表現,同整個生產比起來就是微不足道的。因此,能夠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勞動過程的知識含量不高。工業(yè)化初期知識、科學、技術不夠發(fā)達,勞動過程的腦力支出、知識含量不高,簡單的、以體力支出為主的、按時間計算的勞動就是主要的勞動形式。因此,馬克思還不可能對科技創(chuàng)新勞動在創(chuàng)造價值中的獨特作用加以系統(tǒng)論述。
第三,指揮、管理勞動還不能作為獨立的勞動形態(tài)。工業(yè)化初期,隨著產業(yè)革命和生產力發(fā)展,一邊就是資產者財富的積累,另一邊就是無產者貧困的加深,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創(chuàng)立之初,應對的就就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尖銳斗爭,勞動價值論創(chuàng)立的使命就就是揭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社會制度代替的必然性。在當時,指揮、管理主要還就是資本家的職能,而資本家行使指揮、管理的職能與剝削目的就是結合在一齊的,而絕大部分勞動者就是被指揮、被管理、被剝削的。因此,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揮、管理勞動作為創(chuàng)造價值的獨立勞動形態(tài)來研究。
(二)當代勞動特征的變化向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提出了挑戰(zhàn)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的不斷推進,超多新狀況、新問題涌現出來,社會勞動出現了許多新特點,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有了新的實踐土壤。但就是,按照勞動價值論的原創(chuàng)含義,服務性勞動、科學研究勞動、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經營管理勞動,由于都不直接創(chuàng)造物質產品,都不創(chuàng)造價值。這一原創(chuàng)含義,與現實經濟活動存在著巨大的矛盾,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遇到了一系列挑戰(zhàn)。
第一,服務性勞動。第三產業(yè)又被稱為服務業(yè),在第三產業(yè)從事的勞動可稱為服務性勞動。第三產業(yè)問題,就是馬克思創(chuàng)立勞動價值論時為了研究的方便而抽象掉的經濟現象。第三產業(yè)在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中的迅速發(fā)展,則就是馬克思未曾預料到的經濟現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程度已成為一國經濟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據統(tǒng)計,在西方發(fā)達國家和亞洲的一些新興國家,第三產業(yè)產值所占的比重已達60%~70%。在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第三產業(yè)也得到了迅速發(fā)展,目前已占到GDP的1/3以上,第三產業(yè)對GDP的貢獻率大大提高,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比重日益增大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產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向理論界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決的理論問題:服務性勞動就是否就是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就是否都創(chuàng)造價值
第二,科學研究勞動。當代世界科學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個性就是在進人知識經濟、新經濟時代更就是如此。科研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科技創(chuàng)新潛力的大小、科技對生產的裝備應用程度和在經濟生活的普及程度,早已成為決定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大小的重要因素??茖W研究工作作為勞動的重要形式,在生產經營中透過提高已有產品的生產效率或發(fā)明出新的產品,能夠創(chuàng)造出巨大的社會財富,使全社會的商品價值總量大大增加。如果堅持認為所有科學研究方面的勞動都不創(chuàng)造價值,就會嚴重壓抑和打擊這些人員的用心性。
第三,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與當時資本主義發(fā)展階段相適應,馬克思重在研究和論述物質生產勞動。馬克思也提過“精神生產力”這一概念,但沒有進一步研究和論述?,F代經濟條件下,人們物質生活的消費得到了較大的滿足,消費結構從溫飽型向發(fā)展型和享受型轉變,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滿足和享受,精神產品的生產部門得到很大發(fā)展,也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生產任務,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精神勞動就是一種艱辛的、探索性的復雜勞動,它創(chuàng)造了精神產品,而這種精神產品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對精神文化的僻求。對于作為發(fā)展中的社會主義中國來說,應當把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作為重要的課題來研究和探討。
第四,經管管理勞動。隨著社會分工的發(fā)展,生產范圍擴大,產品日益精細、豐富,就越來越需要科學的組織與管理,經營管理勞動對國民經濟的發(fā)展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個性就是在現代高科技時代,對管理的要求更高。,現代經濟社會的管理者,務必具備專門化的知識儲備。同普通工人的簡單勞動相比,管理活動就是管理人員從事的復雜勞動,管理勞動不就是一般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而就是高級的腦力勞動。因此管理勞動不僅僅創(chuàng)造價值,而且隨著社會進步,其創(chuàng)造的價值會遠遠高于普通勞動者的勞動。
三、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現實可行性
馬克思同歷史上的經濟學家,個性就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在方法論上的重要分水嶺在于:馬克思認為,經濟范疇就是經濟現實關系的科學抽象,而隨著經濟的現實關系的變化,經濟范疇也應當相應發(fā)生變化。馬克思指出,從方法論的角度看,經濟生活、社會經濟結構、生產方式都不就是“結晶體”,而就是一個“變化的機體”。因而,人們認識社會生產方式和經濟變化規(guī)律的范疇,也不就是永恒的,而就是處在不斷變化發(fā)展和否定的過程中。有些經濟范疇的內涵,會隨著經濟現實的變化不斷更新其資料和性質,有些經濟范疇只說明必須歷史階段的經濟現象,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實質上它已不再適用,這時它只會作為人們認識經濟現象的歷史痕跡保留下來,而一些新的經濟范疇會代替舊的經濟范疇。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闡述了三個理論: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論、資本積累理論。在本文中以這三種理論為線索展開論述。
一、勞動價值論
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科學地說明了作為資本主義財富形式的商品的社會實體是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以勞動產品的社會形式——商品作為出發(fā)點,首先提出了商品的二重性,即價值和使用價值。商品首先是一個外界的對象,一個靠自己的屬性來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物。一方面,商品按其自然形式是使用物,或使用價值,物的有用性使物成為使用價值。它決定于商品體的屬性,離開了商品體就不存在。如果說使用價值使得物具有被交換的前提,那么價值就是物得以被交換的本質。價值由生產該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剝離了商品的物理屬性、使用價值,單單是各種商品中統(tǒng)一存在的一種質的衡量。商品的這種價值隱含在商品中,通過交換價值的形式體現出來,交換價值只是包含在商品中的價值的表現形式,商品則是交換價值的承擔者。
在這一部分中,馬克思對商品兩重性的論述用的是一種辨證統(tǒng)一的方法。他指出一個物可以是使用價值而不是價值。在這個物不是以勞動為中介而對人有用的情況下就是這樣。例如,空氣、處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一個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類勞動產品,但不是商品。誰用自己的產品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他生產的雖然是使用價值,但不是商品。要生產商品,他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為別人生產使用價值,即生產社會的使用價值。最后,沒有一個物可以是價值而不是使用價值。如果物沒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勞動也就沒有用,不能算作勞動,因此不形成價值。
緊接著,馬克思提出商品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是勞動的兩重性決定的。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這二重屬性。具體勞動是指生產目的、勞動對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產結果都各不相同的勞動。具體勞動生產了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是指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抽象勞動生產商品的價值。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同一勞動過程形成的相互聯(lián)系又對立的兩個方面。馬克思創(chuàng)立了勞動二重性學說,它使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家提出的勞動價值論成為完全科學的價值理論。從商品的二重性到勞動的二重性,是論述的進一步深化,馬克思用過對勞動二重性的解釋說明,揭示出了商品二重性的本質。他進一步的指出,凝結在商品中的抽象勞動是社會必要勞動,而不是一般的抽象勞動。因此,決定商品價值量的不是普通的勞動時間,而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種界定不但說明了商品交換所依據的量的關系的決定、商品交換的性質,而且說明了價值的實現途徑及其所體現的社會關系。它極大地擴展了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內涵,把對勞動價值論的理解和運用推到一個相當高的理論和實踐層次。
馬克思還建立了貨幣理論,指出價值形式是指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價值形式的發(fā)展依次經歷了簡單的、個別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和貨幣形式,貨幣是價值形式長期發(fā)展的結果。貨幣的本質是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換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是商品經濟內在矛盾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它體現的是一定社會生產關系。馬克思創(chuàng)立的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和貨幣理論,為在以后揭示資本主義剩余價值規(guī)律以及其他規(guī)律奠定了牢固的理論基矗.
二、剩余價值論
在本卷第二篇到第六篇中,馬克思研究了剩余價值的生產,闡述了剩余價值生產理論,揭示了資本家和雇傭工人之間的剝削和被剝削關系。馬克思說,剩余價值是雇傭工人創(chuàng)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這里的剩余價值,即資本主義的剩余價值,本質上也是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超過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價值,因勞動力價值是由維持勞動力的生產和再生產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費用決定的,其中包括勞動者本人的培養(yǎng)、教育費用和維持其家庭成員生活的費用,而這恰恰就是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價值中超過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價值。從價值的創(chuàng)造者而言,“剩余價值”是與“自用價值”相對的概念,指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超過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價值;如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價值不夠或僅夠滿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沒有一點剩余,那他便沒有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
從全社會的角度看,剩余價值不可能是在純粹的流通領域內產生的,而只能是在資本的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由于在價值理論中我們已經把價值歸結為一定的勞動時間,所以從資本的生產過程的角度看,剩余價值也就是雇傭工人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勞動而添加在勞動對象上的那部分新價值,減去勞動力自身的價值以后的那部分余額。這樣,工人的工作日就分為兩部分:在必要勞動時間內再生產出勞動力自身的價值;在剩余勞動時間內生產出剩余價值。因此,剩余價值就可以歸結為剩余勞動時間的凝結。而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家所購買來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都是歸資本家所有的,因此這兩種生產要素相結合而發(fā)生作用(即生產過程)所產生的結果,即全部產品及其價值也都是歸資本家所有的。剩余價值作為產品價值的一部分,也不例外。所以正如政治經濟學家科書中所通俗地表述的那樣:剩余價值就是由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創(chuàng)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那一部分價值。工人這種超過補償工資所必要的時間以外的剩余勞動,便是剩余價值的、利潤的泉源,是資本繼續(xù)不斷增大的泉源。
那時,父親是解放軍政治學院政經教研室的副主任,掛著將銜的教授。專門給那些到這所高等院校來進修的團級以上政治主官,也就是政委們,講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小時候我很好讀書,曾經翻遍了父親,還有母親的書櫥。為此曾經遭到父母親的嚴斥,而且把書櫥上了鎖。因為他們的書櫥里,不僅有諸如《資本論》,《馬克思全集》、《恩格斯全集》等等的馬克思主義經典,還有像《紅樓夢》、《西游記》與《戰(zhàn)爭與和平》一類的世界文學名著。他們不希望我過早去接觸這些錯綜復雜的東西??刹还芩麄儗㈣€匙藏在哪里?我總有自己的辦法找到。于是,他們的書櫥,還是被我徹底翻閱過不止一遍。后來,我才知道,我們兄弟姐妹六人,只有我才會如此的大膽與離經叛道。其他,包括三個大我很多的姐姐,在書櫥被鎖后,再也不敢去偷看里面任何一本書籍。我是翻閱這些書櫥最全面的人。
當然,一個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不可能對《資本論》這類書籍感興趣。吸引我的是里面像《紅樓夢》《西游記》《戰(zhàn)爭與和平》等大批的文學作品。
現在流行的觀點是馬克思過時了,依據是現代金融的發(fā)達程度是馬克思時代無法想象的。但真實的情況是馬克思永遠不過時,因為他用哲學高度奠基了現代經濟學的厚度。他讓我們不停去思考,我們?yōu)槭裁葱枰洕?我們應該怎樣運轉我們的經濟?我們的財富是如何來的?這些財富怎樣分配才是正義的?而現代金融是怎樣的呢?就是尋找整個體系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集中力量進行重點突破。因而我對盧麟元先生提到的經濟領域的游牧民族很是認同。歷史又有了一次大輪回,只不過從軍事上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抗爭,轉變到經濟領域。我也發(fā)現,很多經濟學家都對軍事領域很感興趣,甚至研究頗深。甚而美國的西點軍校就能出產美國最頂尖的經濟學家。這就能說明現代金融的性質。他們研究很多的,就是毛澤東的軍事思想。這是容易理解的,毛澤東才是古今中外最偉大的游擊大師。但中國人忘了,所以,在金融領域,我們敗的這么慘。
經濟學實際上最講求辯證法,后毛澤東時代,我們失去的最寶貴的財富也是辯證法。因而我們開始唯GDP論。我們現在也在驚嘆民國黃金十年的輝煌。但實際情況是怎樣呢?中國的GDP是洋人創(chuàng)造的,外國人用中國的資源,壓榨了無數的中國人。中國的繁華和中國人無關,也并不能增強我們的力量?,F代的軍隊和現代的大工業(yè)有很大的關聯(lián)性,考驗著一個國家的組織能力。這也成為一些人說的綜合國力,因而有著雄厚工業(yè)基礎的蘇聯(lián),有著抗衡納粹的德國的雄厚實力。
改革、開放這類詞在現今中國成為神圣,但開放的合法性是什么呢?當初的依據是我們需要外國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只有靠開放我們才能取得。實際上現在檢討改革開放,我們就需要切切實實的檢驗一下,我們究竟獲得了哪些我們夢寐以求的技術?我們?yōu)槭裁葱枰鈬Y本,也要遵循同樣的道理,我們用這些外匯能夠買來我們需要的東西,否則這就是一堆廢紙。我們也可以檢驗一下,我們用所謂的外資都取得了什么成果?我想大底不過一堆奢侈品,一些洋垃圾吧。到了現在,我們的外匯,基本上買不來外國的優(yōu)質資產,那這樣的開放又有什么意義呢?只不過讓幾個富人可以到國外旅游罷了。
談了這些,我們可以回到當初毛澤東為什么不開放上面去了。外國人為什么需要中國開放,是因為他們要掠奪中國的資源,中國的勞動力。但毛澤東不允許他們剝削后,他們就不來了,他們就要封鎖中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創(chuàng)造財富的根本法則,我們同時堅持按需分配,這就減少了財富的耗損量,加快了財富的周轉速度,能夠效的實現資本增值。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也充分說明了計劃經濟在效率上無與倫比的能力?,F在一些人指責計劃經濟的部分,實際上談論的是腐敗導致的問題,這不是計劃經濟本身內在的東西。如果這樣講,那市場經濟同樣可以說成_經濟。
但馬克思也把經濟領域看成是人的領域,是各種社會關系的集合物。社會主義經濟大的原則講清楚了,出現了問題,最首先是人出了問題?,F在統(tǒng)計數據已經表明,1989年蘇聯(lián)的糧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豐收,產量直到現在還無法超越。但也正是從那時候起,蘇聯(lián)出現了糧食短缺,這就是人為制造的危機?!秮碜陨蠈拥母锩禾K聯(lián)體制的終結》觀察到的很重要的現象是,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層,他們享有的物質財富比不上發(fā)達國家的普通商人。物質上的極大落差加上不停的反社會主義的政治宣傳,讓整個上層背叛了社會主義。研究這段歷史,也成為中國一些學者要先崇高,再物質的根據,但這是本末倒置的。
通過四個月的讀書,結結實實讓我經歷了不一樣的人生,《資本論》看透了社會的真相。這一本好書,好書是值得讀很多次的,以后拿出來再看一看應該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吧。以下是算是《資本論》的一點體會:
1、提高對時間的感知
因為從畢業(yè)后開始記錄自己的每日生活,每件事情花多長時間有很清晰的時間,久而久之,對時間的敏感度要比以往強了。而讀完《資本論》更是強化了我對時間感知,讓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時間了。
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絕對時間的,沒有一定的投入量是不可能的?!顿Y本論》中對時間在勞動生產上對給出了自己的解釋——絕對勞動時間和相對勞動時間,通過對時間的壓榨,資本家獲得了額外的價值,即剩余價值。
對我們個人來說,一天就24小時,不能再多了,如何去分配是個問題。除了日常的工作學習外,是否有意識的對額外的時間做做規(guī)劃呢,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考慮下這個問題。市面上有很多時間管理的課,但是我基本沒怎么聽過,這種技巧類的不如自己記錄分析然后做調整來的實在。
一般我們會過分高估自己的能力,對時間的把控也不充分,往往是先慢后快。可以這么來,想做事情,拿出自己的時間表,評估下時間消耗,有個大約的值,做完后記錄下,就知道自己花了多長時間,以后再做可以有一個參考,多次重復后就知道時間該如何分配了。但是不要急先開始,想好了再去執(zhí)行,只要你不停下來,就會做完,《資本論》1700頁不就是這么讀下來的嘛。
2、獲得內心的寧靜
讀書使人寧靜,到了夏天還涼快呢。
20__年是我認真讀書的開始,以往讀書都求快求多,去年買了幾百本書,算下來也沒看多少,而且永遠在一個讀不完的死循環(huán)狀態(tài)中。通過讀《資本論》,深刻的感觸到,讀書就要看經典,經典書經過時間的淬煉,能流傳于后世必有其道理,通過讀這種書來獲得對世界的認識比從媒體和那種暢銷書來的實在。就像查理芒格說的一樣,我們要與逝去的偉人做朋友。多讀經典書,讀點費腦力的書,我認為這樣對于個人專注力的提升是有一定的幫助。讀書不那么焦躁,也不那么急切,就是安安靜靜地看,一邊看一邊想,能看多少是多少,不會為了看到最后一頁瘋狂翻書(以前的壞習慣),腦袋中留不下一點讀過的內容。這是個過程,持續(xù)做下去必定會有提升的。
3、增加學習的欲望
俗話說,興趣是的老師。通過讀書,讓我感觸到了學習的快樂,對學習有深度知識的欲望更加強烈了。這本書翻譯的有些繞口,很多內容其實讀了也未必明白,這不要緊,重要的是越看越想去理解,越想去做點不一樣的事情。學習能力的提升就應該是涉及而上,一讀就懂的文章知識密度應該是比較低的,不然不會那么容易讀,而這對于個人學習能力的提高有限。我希望通過讀這種大部頭書籍,來提高自己學習的動力,事實上是做到了。
4、渴望腦力的增長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書籍難度有點大,所以需要提高自己的理解力,4個月下來,對這種級別的內容越是迫切想看,如果是那種很容易明白的,一般我真的不想看了,在我的認知,娛樂性的都是浪費我的時間和精力,本來時間有限,鑰匙還在這上面消費,那我的認知資本不久越來越少了么,怎么去提高自己的腦力呢。(勵志的句子 djz525.com)
5、對深度交流的喜愛
讀書,交友,交流,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正好國家博物館還有關于馬克思的主題展覽,有想去可以去看一下。
記得以前看到某個西方政治著作家的話,說集權和極權的區(qū)別在于,集權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專 制,而極權則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專 制,因為它深入人心,讓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從心里認同這種專制獨裁。而現代社會,正是一個資本所統(tǒng)治的極權社會。
馬克思把資本主義看作一種歷史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點是,資本家用一定量的預付資本,購買雇傭工人的勞動;雇傭工人為資本家勞動,從而以工資的形式取得自己勞動的報酬。這一過程表面看起來是非常公平的:資本家和工人,分別作為勞動力的買方和賣方,平等的出現在勞動力市場上、平等的交易;資本家可以選擇雇傭這個工人,也可以選擇雇傭那個工人,工人可以選擇受這個資本家雇傭,也可以選擇受那個資本家雇傭。表面上看來,資本家和工人的關系完全符合商品交換的價值規(guī)律。
但是,在這表面之下,掩蓋了事實的真 相,那就是: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和它的價值,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資本家所付給工人的工資,只是他的勞動力的價值,而不是他的勞動力的使用價值。
剩余價值,這個資本主義生產的秘密,就隱藏在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差別之間。勞動力的使用價值,是使用勞動力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比如,在一個10小時工作日內,工人以10000元的原料,生產了20000元的產品,那么,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就是10000元(20000元減去10000元)。勞動力的價值,是指勞動力的維持費用,即:一個人要保持正常的體力和腦力,在一天之中所要消耗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比如工人為資本家勞動了一天,獲得5000元的工資,那么,這5000元就是他的勞動力的價值。
工人為資本家勞動10小時,創(chuàng)造了10000元的價值(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平均每小時勞動創(chuàng)造1000元價值。而他實際上獲得的工資卻只有5000元,也就是說,他只有5小時在為自己勞動,而剩余的5小時,全部是無償的為資本家勞動。這剩余的5小時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就是剩余價值,就是資本家的利潤的來源。——如果沒有剩余價值,則資本不可能增殖,資本家不可能獲得利潤。
在雇傭勞動中,勞動者(工人)的所有勞動都表現為為自己的勞動;他為資本家提供的無償勞動(剩余勞動)掩蓋在他的工資的面具之下。在奴隸勞動中,奴隸的所有勞動都表現為為奴隸主的勞動;即使是奴隸維持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也表現為奴隸主的財產。在徭役勞動中,農民在一年中的一段時間內在自己的土地上為自己勞動,在另一段時間內在地主的土地上為地主勞動,即服徭役。
在雇傭勞動和奴隸勞動中,勞動者為自己和為他人的勞動,在時間和空間上是結合在一起的。不同點僅在于,雇傭勞動的成果表現為勞動者自己的財富,而奴隸勞動的成果表現為奴隸主的財富;前者是隱蔽的剝削,后者是赤祼祼的不加掩飾的剝削。在徭役勞動中,勞動者為自己和為他人的勞動,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分開的。
典型的奴隸勞動,如古希臘羅馬的奴隸制和內戰(zhàn)以前美國南方種植園的奴隸制。在奴隸勞動占統(tǒng)治地位的社會,信奉“奴隸是會說話的工具”。奴隸和其他的勞動資料一樣,都是奴隸主的財產的一部分。在雇傭勞動占統(tǒng)治地位的社會,信奉自由、平等。我在稍后會論及,為什么這種自由平等的理念,落實到現實中,會成為它的反面,甚至形成現代社會中資本的極權統(tǒng)治。
通過對雇傭勞動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區(qū)別,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平等的商品交換規(guī)律,會演變?yōu)椴黄降鹊馁Y本主義占有規(guī)律。
買方和賣方在對等的基礎上,進行平等的交換,起初并沒有產生任何問題。但是,當交換的商品變成勞動(勞動力)這一特殊商品時,異變便開始了。勞動力的使用形成勞動,而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因此,勞動力便可以與資本進行交換。(勞動力本身不是價值,它不可以與代表價值的資本進行交換。)這里的欺騙性在于,工人天真的以為資本所購買是他的勞動,他得到資本所付的工資,他與資本間的交易就算完成了、兩者就扯平了。而實際上,工資所購買的,并不是他的勞動,而是他的勞動力,換句話說,只是他的勞動的一部分,即他的勞動力的維持費用。而他在自己的勞動力的維持費用之外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則無償的為資本家所占有了。
因此,在勞動(勞動力)的買賣這一特殊的商品交換過程中,擁有資本的一方,日益富裕,享受著社會進步的果實,而擁有勞動力的一方,日益貧窮,資本主義財富生產的一切歷史必然性的悲劇皆落到了他們的頭上。正如在奴隸勞動之中,物質生產過程的所有血淚都是奴隸的血淚一樣。
命運是否真的存在?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可以說是有命運的。奴隸不能擺脫他作為主人工具的地位,(注意,不要把個別奴隸的解放,甚至躍升為奴隸主,等同于奴隸地位的改變;橫掃羅馬本土二十年的漢尼拔,也曾是奴隸哩。)這是奴隸的命運。而奴隸的現代后裔,雇傭工人,則再也不會重復祖先們那種直接隸屬于人、作為工具而存在的命運了。他們變成了隸屬于資本的奴隸,但在面對他人時,他們可以有權宣示自己的獨立了。
宗教把命運神化為永恒,正如資本把它的剝削權力神化為永恒一樣。在基 督教,現代的資本家打上了上帝選民的印記,而雇傭工人,則等待著末日審判那未知的命運。說白了,資本就是現代社會的上帝。
現代社會,就其性質而言,是排斥多神教的。一元化的基 督教,是最適合資本的宗教。
順便提一下,關于財產繼承權的問題。羅素在他的《西方哲學史》中,曾經飽含人類同情的善意關懷,說過這樣的話:政治權力的繼承已經成為過去,經濟權力的繼承是否也有一天會消失呢?父親把政治權力傳給兒子,是不合法的,那么,父親把經濟權力傳給兒子,又為什么是合法的呢?羅素說,我看不到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兩者之間的區(qū)別。他認為,或者說他希望,經濟權力的繼承,也終有一天會消失。
除了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二者之間的對比,他找不出本質的區(qū)別外,羅素沒有給出任何關于這個論點的論證。一直以來,我都不明白,為什么經濟權力的繼承會走政治權力的繼承那條老路,走到最后全社會都認為它是非法的?!梭@嘆羅素這種天才的類比和想象力外,就是一串問號了。
但在馬克思這里,我找到一點線索。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資本家和工人,一個擁有資本(勞動資料的所有者),一個擁有勞動力。勞動不再像文明初期那樣,是勞動力對勞動資料的主動、自覺的占有,而異化為了后者對前者的強制的、有計劃的壓榨。資本家把財富傳給子孫,實際上是把剝削他人的權力傳給了子孫。只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改變,“財富的繼承直接意味著剝削權力的繼承”這一規(guī)律便不會改變。資本從父親的手中傳給兒子,換一個角度來看,更易于理解事情的真 相:資本把自己的代表從父親換成了兒子;人的生老病死絲毫不會影響資本的增殖。于是,我們可以看到繼承權背后所隱藏的真 相,那就是:這僅僅只是一個資本所有者變化的過程,就像A把手頭持有的股份轉讓給B一樣,問題的實質沒有任何改變。
因此,即使現代社會的法律規(guī)定廢除繼承權,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也不會有絲毫影響。
但是,歷史的來看,只有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消滅之時,繼承權才會消滅;一旦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消滅,繼承權就會自然隨之消滅。在現代社會,要強制的消滅繼承權,只有帶來反面的效果,正如羅剎國曾經搞的集體農莊、老 毛曾經搞的人民公社一樣。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也就能明白,為什么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這樣的政治權力傳承模式,可以在古時候獲得如此持久的生命力。即使實行選舉制、規(guī)定領導人任期的古羅馬,在其滅亡之后的一千年歲月里,其民 主制會被西歐人棄之如敝屣。
即使有傳說中堯舜禪讓制的光輝,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們也沒對皇帝的家族繼承問題提出過疑問。不要據此斷定中國古人愚昧、中國古代思想家沒水平,連民 主都沒人提。今人笑古人政治權力的繼承,而后人也將笑今人經濟權力的繼承。今人笑古人不知政治領域的民 主,而后人也將笑今人不知經濟權力上的民 主。某些借此貶低中國文化的所謂教授學者,只不過是落在世界歷史的資本主義角落里坐井觀天的可憐蟲罷了。
當然,從馬克思(1818-1883)的時代到今天,雖然僅僅一百余年,但現代社會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馬克思曾說,社會日益分 裂為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即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F在看來,事實并非這樣簡單。馬克思的估計有點兒樂觀了,他低估了技術進步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促進。
20世紀的技術進步,是人類歷任何一個時期都不能比擬的。這種技術進步,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才有可能,(有人說二戰(zhàn)促進了技術的進步。二戰(zhàn)可以說是技術進步的催化劑,但絕不是反應物本身。)而技術進步反進來,又進一步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使它煥發(fā)青春活力。普通人的生活之所以能夠變得更加富有,主要是得益于技術進步造成的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這種增長一方面減少了工人的必要生活資料在其總的勞動價值中所占的比重,從而大大的加強了相對剩余價值的剝削,另一方面使得工人的必要生活資料在量上有巨大的增長。即是說,工人必要生活資料相對的增長了,但絕對的減少了。
要更清楚的說明這個問題,需要論述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以及機器對人類勞動的保存(只有在大工業(yè)中,在機器生產中,人類才得以保存過去勞動創(chuàng)造的價值。),這里暫不打算涉及。
需要注意的是,資本論中很大篇幅便是對大工業(yè)生產的研究。絕不能說馬克思沒有觀察到技術進步的作用,只是他當年看到的技術進步,相比起20世紀的來,無疑是小巫見大巫了。那些以20世紀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來否定19世紀馬克思的研究的人,只能說明他們沒有認真的閱讀下載過馬克思。觀察一個人對另一個論著的批評是否恰當、水平有多高,很多時候其實并不需要翻看另一個人的論著,只看看這個人的批評本身就夠了。大部分人的批評是自說自話,連對手的觀點都沒搞清楚就開始瞎掰。比如,把現代經濟學與馬克思的理論直接對立起來的人,一定就是在玩盲人摸象的把戲。
在本質上,現代社會并沒有變。雖然它自19世紀以來在生產力上有了巨大的進步,但它仍是資本主義的。
關于對現代社會的批判,法蘭克福學派是水平的。比如馬爾庫塞寫過《單向度的人》,提示現代人的所謂自由的虛偽性,一方面是自由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則是限制越來越多。但遺憾的是我沒有完整的閱讀下載過法蘭克福學派的著作,雖然大學里曾十分鐘情于他們的批判。
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屬于社會文化批判,與馬克思的著重于經濟領域的批判不同。但是,正是有了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批判,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文化批判才有可能。要深入理解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研究,馬克思是不可不讀的。理解了《資本論》,對法蘭克福學派的觀點就更易理解了。我正是經歷的這樣一個理解過程。
第一次看見這本書,是在父親的書櫥里,很厚的精裝本。
那時,父親是解放軍政治學院政經教研室的副主任,掛著將銜的教授。專門給那些到這所高等院校來進修的團級以上政治主官,也就是政委們,講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小時候我很好讀書,曾經翻遍了父親,還有母親的書櫥。為此曾經遭到父母親的嚴斥,而且把書櫥上了鎖。因為他們的書櫥里,不僅有諸如《資本論》,《馬克思全集》、《恩格斯全集》等等的馬克思主義經典,還有像《紅樓夢》、《西游記》與《戰(zhàn)爭與和平》一類的世界文學名著。他們不希望我過早去接觸這些錯綜復雜的東西??刹还芩麄儗㈣€匙藏在哪里?我總有自己的辦法找到。于是,他們的書櫥,還是被我徹底翻閱過不止一遍。后來,我才知道,我們兄弟姐妹六人,只有我才會如此的大膽與離經叛道。其他,包括三個大我很多的姐姐,在書櫥被鎖后,再也不敢去偷看里面任何一本書籍。我是翻閱這些書櫥最全面的人。
當然,一個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不可能對《資本論》這類書籍感興趣。吸引我的是里面像《紅樓夢》《西游記》《戰(zhàn)爭與和平》等大批的文學作品。
第一次知道《資本論》是寫的什么?大約在初中二年級。我走進書房時,看見父親在讀這本很厚的書,便隨口詢問了一句。父親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我,那時一本關于政治經濟學的教科書,也是一本馬列主義教科書。作者就是卡爾。馬克思,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我曾經不經意的朝著那本放在父親案頭的厚書撇過一眼,僅此而已。
第一次接觸到這部書的實質內容,是__開始以后,我已經去了寧夏的建設兵團。在連隊發(fā)生關于真理的大辯論時,常常在那些高中生的嘴里,還有他們那些大字報上,聽到和看到關于資本論中,可能是被斷章取義,或者完全肢解后的只言片語。
第一次自己翻開這部經典著作,是我走進大學校園以后。我是讀中文系,像這類教科書并不是我的必修科目。只是因為讀中文,也要讀些諸如哲學、政治經濟學的副科,曾經做過最簡單的翻閱,幾乎連一頁字的讀書筆記也沒有做過。
歸根到底,我從來沒有真正讀過《資本論》。
這些天突然打算從頭到尾認真閱讀和學習《資本論》,其實并非無的放矢的一時間心血來潮。很長一段時間,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已經不再被人提起。尤其是在一般人中間,恐怕更是少有人會去讀這樣的專著。馬克思主義思想正在,甚至已經在廣大群眾中嚴重缺失。更加令人擔憂的還是,在當今思想領域,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學說,正在遭受到嚴重挑戰(zhàn),正在受到來自不同角度的詆毀、篡改與攻擊。
我不是一名共產黨員,但一直堅持認為自己是一個信仰馬列主義的人。于是,我決定認真地從頭來學習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基本理論,我想通過學習來弄明白,中國未來的路,究竟在哪里?當然,我就算真弄明白了,也不過自己明白了而已。可我想對得起自己一生的信仰,總還是一件好事。
既然如此,要讀的第一本書,理所當然應該是《資本論》。
現在流行的觀點是馬克思過時了,依據是現代金融的發(fā)達程度是馬克思時代無法想象的。但真實的情況是馬克思永遠不過時,因為他用哲學高度奠基了現代經濟學的厚度。他讓我們不停去思考,我們?yōu)槭裁葱枰洕?我們應該怎樣運轉我們的經濟?我們的財富是如何來的?這些財富怎樣分配才是正義的?而現代金融是怎樣的呢?就是尋找整個體系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集中力量進行重點突破。因而我對盧麟元先生提到的經濟領域的游牧民族很是認同。歷史又有了一次大輪回,只不過從軍事上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抗爭,轉變到經濟領域。我也發(fā)現,很多經濟學家都對軍事領域很感興趣,甚至研究頗深。甚而美國的西點軍校就能出產美國最頂尖的經濟學家。這就能說明現代金融的性質。他們研究很多的,這是容易理解的但中國人忘了,所以,在金融領域,我們敗的這么慘。
經濟學實際上最講求辯證法,我們失去的最寶貴的財富也是辯證法。因而我們開始唯GDP論。我們現在也在驚嘆民國黃金十年的輝煌。但實際情況是怎樣呢?中國的GDP是洋人創(chuàng)造的,外國人用中國的資源,壓榨了無數的中國人。中國的繁華和中國人無關,也并不能增強我們的力量?,F代的軍隊和現代的大工業(yè)有很大的關聯(lián)性,考驗著一個國家的組織能力。這也成為一些人說的綜合國力,因而有著雄厚工業(yè)基礎的蘇聯(lián),有著抗衡納粹的德國的雄厚實力。
改革、開放這類詞在現今中國成為神圣,但開放的合法性是什么呢?當初的依據是我們需要外國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只有靠開放我們才能取得。實際上現在檢討改革開放,我們就需要切切實實的檢驗一下,我們究竟獲得了哪些我們夢寐以求的技術?我們?yōu)槭裁葱枰鈬Y本,也要遵循同樣的道理,我們用這些外匯能夠買來我們需要的東西,否則這就是一堆廢紙。我們也可以檢驗一下,我們用所謂的外資都取得了什么成果?我想大底不過一堆奢侈品,一些洋垃圾吧。到了現在,我們的外匯,基本上買不來外國的優(yōu)質資產,那這樣的開放又有什么意義呢?只不過讓幾個富人可以到國外旅游罷了。
談了這些,我們可以回到當為什么不開放上面去了。外國人為什么需要中國開放,是因為他們要掠奪中國的資源,中國的勞動力。但不允許他們剝削后,他們就不來了,他們就要封鎖中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創(chuàng)造財富的根本法則,我們同時堅持按需分配,這就減少了財富的耗損量,加快了財富的周轉速度,能夠效的實現資本增值。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也充分說明了計劃經濟在效率上無與倫比的能力。現在一些人指責計劃經濟的部分,實際上談論的是腐敗導致的問題,這不是計劃經濟本身內在的東西。如果這樣講,那市場經濟同樣可以說成_經濟。
但馬克思也把經濟領域看成是人的領域,是各種社會關系的集合物。社會主義經濟大的原則講清楚了,出現了問題,最首先是人出了問題?,F在統(tǒng)計數據已經表明,1989年蘇聯(lián)的糧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豐收,產量直到現在還無法超越。但也正是從那時候起,蘇聯(lián)出現了糧食短缺,這就是人為制造的危機?!秮碜陨蠈拥母锩禾K聯(lián)體制的終結》觀察到的很重要的現象是,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層,他們享有的物質財富比不上發(fā)達國家的普通商人。物質上的極大落差加上不停的反社會主義的政治宣傳,讓整個上層背叛了社會主義。研究這段歷史,也成為中國一些學者要先崇高,再物質的根據,但這是本末倒置的。
經濟學可以說是一門科學,但正如馬克思揭示的,要講求力量對比。如果按照經濟科學,以中國當時的經濟效率,中國的匯率會很高,也就是錢會很值錢,中國普通人能夠通過世界市場取得他們需要的東西,這是日本能夠做到的。但整個世界不接受這種法則,中國的勞動被屏蔽了,中國并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要想被接受,只能接受西方的游戲規(guī)則。我們也看到了,蘇聯(lián)是怎樣在西方規(guī)劃的改革中,失掉了他們90%以上的財富。社會主義的失敗也是整個集團的失敗,因為它們在經濟上并沒有壓倒資本主義,它們還是受壓迫者。這也是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國家從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進化而來的原因。這樣的進化,保證了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經濟上強大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衛(wèi)它們的勝利果實。
這個世界是個經濟為王的世界。美國控制了世界貨幣,也控制了整個世界。貨幣的背后是什么?其實是代理人,代理人僭越是資本時代的問題。所以,從最本質的層面來說,控制了貨幣,也就是控制了各國權貴。各國權貴會在世界貨幣指揮棒下翩翩起舞,把一國的戰(zhàn)略制高點泄露給對方,讓對方的游牧大軍洗劫一國財富。所有的一切都回歸到人的層面,經過數輪的洗劫,無數的人將變成無產階級。他們不停地受教育、不停的抗爭,最終會成長為偉大的階級。為著全人類的幸福,去犧牲、去奉獻,在打碎了所有人身上的鎖鏈后,實現全世界的解放。
馬克思《資本論》是一本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著作。既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重要著作,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著作。其內容博大精深,其對資本主義經濟學的精妙闡述對后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淺讀了馬克思的《資本論》,就其觀點談談我的看法。
馬克思《資本論》的第一篇商品與貨幣中關于商品的交換過程中談到:“商品對其所有者而言是是非使用價值的,對其非使用者是使用價值。因此,商品必須全面轉手,這種轉手就形成商品的交換,從而使商品彼此作為價值發(fā)生的關系并價值來實現??梢娚唐吩谀軌蜃鳛槭褂脙r值之前,必須先作為聚氨酯來實現?!贝擞^點很精確地闡述了交換對與商品的重要性。
首先,從商品的定義出發(fā)。我們都知道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由此可見作為商品與其他東西的區(qū)別一是交換,而是是勞動產品。其兩者共同構成了商品的屬性。因為可以用來交換,所以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因為是勞動產品,其中凝聚了人類的無差別勞動,所以商品具有價值。從其屬性來講,商品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tǒng)一。要生產產品,他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為別人生產使用價值,即生產社會的使用價值。要成為商品,產品必須通過交換,轉到被的使用者手里,最后,沒有物品可以是價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品無用,則其中包含的勞動也沒用,也就不形成價值。因此,交換這一過程在這里發(fā)揮了很關鍵性的作用,巧妙的在滿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同時實現了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實現了商品本身的意義。
相信《看《資本論》有感9篇》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幼師資料,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資本論有感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在新媒體時代,文檔書寫能力的重要性越發(fā)凸顯了,最可靠的方法,是吸收并利用好手上的范文模版,模仿范文寫作可以提升我們的寫作技巧,你是否也在思考范文應該怎么寫?也許下面的“看狼牙山五壯士有感”正合你意!可能你會喜歡,歡迎分享。...
文案寫作是我們每個必備的基本功,范文在各領域的使用范圍極其廣泛。值得我們借鑒的是范文的寫作框架,好的范文怎么創(chuàng)作出來呢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看鐵道游擊隊有感”,供你參考,希望能幫到你。...
聚精會神地觀賞影片或電視劇是令人高興的事情,思維與故事情節(jié)不斷地“互動”,產生很多的感觸,寫觀后感時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寫觀后感時,我們可以談一談自己的具體感受。寫阿甘正傳觀后感要注意一些什么?以下是欄目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看阿甘正傳完整版有感 ”,希望能幫助到你的學習和工作!...
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環(huán)境下,文檔撰寫需求與日俱增,參照著優(yōu)秀的范文才是正確的第一步,多總結范文的框架,我們就能領會到作者的用意,大家都做好了寫自己范文的準備了嗎?或許"看《背影》有感"是你正在尋找的內容,供你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