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教案。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內(nèi)容專輯推薦:“兔子教案”,敬請瀏覽。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想象人物對話時的心理活動。認識解決問題要動腦筋,不能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的道理。
2、讀懂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筋疲力盡,惱羞成怒”。
3、練習用“認——想——寫——用”的步驟方法獨立識字。
教學重難點:
理解兔子的“笑”是什么意思。想象人物對話時的心理活動。
教學過程:
一、動畫激趣,引入新課
1、師:同學們好!今天,森林王國中的動物來到了我們的課堂,大家高興嗎?瞧,誰來了?(播放課件)。
2、看完課件,師:問:誰來了?板書(獅子)貼獅子圖。
師:這是一只怎樣的獅子?
生:獅子是林中,
生:它很兇猛。
生:大獅子很威武,
生:……
3、師:這只獅子和聰明可愛的兔子發(fā)生了非常有趣的故事。
板書好課題(和兔子)齊讀課題,兩遍。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
1、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感受這個有趣的故事吧!請輕輕翻開書68頁,自由小聲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課件)
2、師檢測字詞:
(1)師:剛才老師在聽同學們讀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幾個詞語同學讀著還有困難?,F(xiàn)在,我們共同來認識吧?。ò鍟罢J”);
①蹲在:師指名認,板書音節(jié);
②縱身:請生讀,并標調(diào)。
③筋疲力盡:請生讀
④提醒:請看著這個字,在醒的下面加點。(想一想,(板書“想”)該怎樣記住它嗎?說的忘得快,寫的記得牢。寫的時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師教學生書空,在本上寫。你會用這個詞說一句話嗎?(板書用)
今天,我們學的(認——想——寫——用)是指導(dǎo)我們獨立識字的方法,以后可要經(jīng)常用呀!
課文中還有一些詞語寶寶也想考考大家。抽讀,跟著讀。(課件出示)
討厭 咬它 憑著 脾氣 笑嘻嘻 又疼又癢
三、再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師:詞語回到家了,你有信心把課文讀得正確、通順?(課件)(生舉手)
師: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分別請8位同學輪讀課文。讀的同學注意把課文讀正確、
通順。其余小朋友邊聽邊想獅子和兔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讀的過程出現(xiàn)了問題及時糾正。師:對不起,打斷以下——
學生讀。
師:獅子和兔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生————
四、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剛才,我們看到這只獅子(請看書第一段)敘述的語氣:力氣很大,脾氣也很大,他自認為是百獸,根本不把別的動物放在眼里??墒?,有一天,它躺在草叢中曬太陽,卻遇到了大麻煩。請看書第2自然段(引讀第二自然段。)
2、師小結(jié):一群小紅螞蟻,讓它又疼又癢,難受極了,它是怎么對付的?請同學們默讀第3自然段,用△標出獅子動作的詞語。學生匯報找了哪些詞語。
跳起來,吼著,蹦著、翻滾著
咱們一起來扮演獅子,感受它的辦法靈不靈。
老師讀:獅子跳起來,吼著、蹦著、翻滾著,
師:螞蟻現(xiàn)在是又疼又癢,怎么還笑嘻嘻的,不夠難受呀!
再來,老師讀:獅子跳起來,吼著、蹦著、翻滾著,
表演完后,老師采訪表演得較好的同學。
師:你這樣吼著,(老師作夸張的動作)想干什么?你使勁地跳起來,吼著、蹦著、翻滾著想干什么?
學生——————翻滾著他想可以把螞蟻壓死。
師:如果繼續(xù)讓你做這樣的動作,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生:使用了全身的力氣后,一點力氣也沒有了。
師:這就是“筋疲力盡”(語速慢)。
可是結(jié)果卻————
誰可以把第3自然段讀給大家感受一下?
生讀————————
師:你的力氣還很大嘛,再折騰半天也沒問題。
生讀————
好!老師豎大拇指。這就是“筋疲力盡”。
師:我們一起來感受獅子對付紅螞蟻的情景吧!齊讀第3自然段。
同學們開始讀的時候,那么大的勁兒,可是讀到后邊都感覺——
師:本來,這只獅子可不得了了,開始的畫面讓我們感覺威風凜凜,兇猛,力氣大,…… 可是現(xiàn)在卻奈何不了區(qū)區(qū)的小紅螞蟻,
師:后來,獅子是怎樣做的(默讀4——8自然段)用“﹏﹏﹏”勾出描寫?yīng){子的句子。
學生匯報。課件出示
師:真會讀書。
獅子惱羞成怒:“笑什么?這討厭的東西沒叮你是不是?”(第五自然段。)
什么是“惱羞成怒”?
生:獅子氣得不得了。(語氣慢點)教師板書:惱羞成怒。
獅子在惱怒什么?請你氣惱地讀這句話————
它為什么羞愧?生:他很沒面子。請你帶著你的理解來讀。————
師:堂堂的百獸呀,居然趕不走區(qū)區(qū)的紅螞蟻,獅子惱羞成怒了,男生讀—
師:獅子力氣很大,脾氣很大,卻奈何不了小紅螞蟻,女生讀——————
從不把別的動物放在眼里的獅子,這次,卻被紅螞蟻咬得又癢又疼,兔子還在旁邊哧哧地笑,獅子生氣極了,全班同學一起讀——————
兔子蹲在一邊哧哧地笑,其實它是在笑什么?
小組交流。
生:獅子,你的力氣這么大還被螞蟻欺負。
生:你還是百獸,連區(qū)區(qū)的螞蟻也弄不下來。
生:笑獅子不會動腦筋?!?/p>
你敢這樣想,那你有辦法幫獅子解決問題嗎?
是呀,兔子早就想好了對付紅螞蟻的辦法,所以,盡管獅子惱羞成怒了,兔子還是笑嘻嘻地說——引讀6自然段。(兔子笑嘻嘻地說:“如果紅螞蟻叮在我身上,我就跳到水里去?!保?/p>
接著讀7自然段。課件(一句話提醒了獅子,板書(提醒)
它想 ,它還會想 。
生:肯定是螞蟻怕水,兔子才會說這句話的。
生;河水要流,河水又很淺肯定會把螞蟻沖走。
師:當一句話提醒了獅子后,
齊讀:他縱身跳進河里,河水立即把紅螞蟻沖走了。
師:這個辦法實在太棒了,縱身跳進河里,河水立即把紅螞蟻沖走了。他自言自語地對自己說:
生:我今天可要好好向兔子學習。
生:我真笨,怎么不想辦法呢!
生:我這百獸,以后,可不能小瞧小動物了。
是呀,兔子哧哧地笑,就是想讓獅子明白(齊讀):兔子在岸上說:“這回你明白了吧,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p>
孩子們,你們明白了嗎?
明白了什么?生: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板書(動腦筋)
可愛的兔子們,你還想對獅子說(課件拓展)
生:要解決問題,先要冷靜,
生:先思考,在解決。
師:謝謝你,聰明的兔子。
……
師:小兔子,你對獅子說————(握手)
……(智慧的兔子)
就象兔子說的,要想解決問題,就必須搖動腦筋。希望同學們積極開動腦筋,去解決身邊的問題,好嗎?下課!
一、說教材
《獅子和兔子》是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十單元《動腦筋》中的第二篇主體課文。通過兔子提醒獅子開動腦筋擺脫螞蟻叮咬的故事,說明做事、解決問題不應(yīng)該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而應(yīng)動腦筋想辦法。課前我反復(fù)閱讀課文,站在一般讀者、教師、學生三種角度去鉆研教材。通過研讀,我認為這個童話故事生動有趣,語言簡潔、淺顯,孩子們理解起來比較容易。獅子和兔子的對話、神態(tài)、語氣都非常生動,想象空間比較大。因此,這篇課文正好為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二、說教學目標
1、練習用“認—想—寫—用”的步驟和方法獨立識字。認識生字13個,會寫生字9個。
2、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又疼又癢”“筋疲力盡”“惱羞成怒”的含義,理解獅子、兔子對話的意思,認識解決問題要動腦筋想辦法,不能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的道理。
3、想象人物對話時的心理活動。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jù)兒童模仿性強的特點,和新課標中對低段閱讀的要求,我把“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到解決問題要動腦筋這個道理”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抓住兔子的兩次“笑”展開探究,理清事情前因
后果,特別是獅子解決問題時的表現(xiàn)作為重點分析與朗讀部分,突出“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边@一文章主題。難點是理解兔子的笑。這篇課文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看似淺顯易懂,但含義深刻,如果不適當?shù)貙W生加以引導(dǎo),學生很難理解這是一種善意的笑,而會粗略地理解為兔子在嘲笑獅子。
四、說課時安排
這篇課文我安排了兩個課時教學。
第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練習用“認—想—寫—用”的步驟和方法獨立識字13個。學寫9個生字,集中指導(dǎo)“群”字和詞語“討厭”。
第二課時教學內(nèi)容:
1、深入探究課文內(nèi)容,在語言環(huán)境中體會“又疼又癢、筋疲力盡、惱羞成怒”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理解獅子和兔子對話的意思及其心理活動。
3、認識到“解決問題要動腦筋,不能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并拓展深化這一中心思想。
五、說教學程序
我今天說課的內(nèi)容是第二課時:
以下是我的設(shè)計思路
課前談話:貼上獅子和兔子圖片,讓學生用上形容它倆外形和個性的詞語和它們打招呼。目的一是創(chuàng)設(shè)一個寬松愉悅的氛圍,二是考察詞語的積累,三是為和文章中獅子、兔子的形象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做個鋪墊。
第一環(huán)節(jié):激趣感知,初步漫談
初次讀題,讀出獅子的兇猛與強悍,兔子的善良和弱小。
學完課文還有一次讀題,會與這次不同,設(shè)計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與后面二次讀題形成對比,突出兔子的智慧形象。
第二環(huán)節(jié):研讀析解,針對訓練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到解決問題要動腦筋這個道理”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怎么解決這個重點呢?我沒有按部就班地講解,我從兔子的兩次“笑”入手,展開對故事的學習。首先,我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切入:圖畫中兔子什么表情?(笑)你能用什么詞來形容圖畫中兔子的笑?一是考察詞語的積累,最主要的是引出課文中的詞語并進行一個比較。書中對兔子的笑用了“哧哧地笑”和“笑嘻嘻”。我馬上拋出總的問題:“兔子是因為看到什么而哧哧地笑?又因為什么笑嘻嘻?請從文中找出相關(guān)的詞語和句子讀一讀、說一說?!?/p>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語言感覺能力?!蔽野血{子解決問題時的表現(xiàn)作為重點分析與朗讀部分。在學生匯報時,我相機出示三個重點句子。1、“一天,獅子躺在草叢中曬太陽,沒想到一群紅螞蟻爬到他身上,咬得他又疼又癢?!?、“獅子跳起來,吼著、蹦著、翻滾著 ,想把紅螞蟻趕走,可是累得筋疲力盡,還是趕不走身上的螞蟻?!?、 “獅子惱羞成怒:“笑什么?這討厭的東西沒叮你是不是?””
在分析第一個句子時,我抓住“又疼又癢”體會獅子的難受和心理想法。又疼又癢是一種什么感覺呢?我現(xiàn)場采訪“誰被蚊子叮過?被叮過之后你們怎么對付那個疙瘩?管用不?呵,那種滋味兒啊——如果你是那只獅子,想想那是什么感覺,請你用“我被叮得不僅——而且——,那滋味兒實在——,我真想——”說說心里的想法。然后讀出又疼又癢的感覺。學生有了充分的生活體驗后,對獅子當時的想法肯定感同身受,讀句子時更有感情。分析第二個句子時,我抓住幾個動詞體會獅子的心理越來越煩躁,脾氣越來越大,在讀的時候引導(dǎo)學生把動詞讀得越來越重。體會“筋疲力盡”的含義時,我讓學生回憶什么時候有過筋疲力盡的感覺? “筋疲力盡”時是什么樣?引導(dǎo)學生理解一個“盡”字,可以看出此時的獅子已經(jīng)用完了所有的力氣,身體感到極度的疲勞。此時再讓學生想想獅子會想什么就水到渠成了。前兩個句子是兔子“哧哧地笑”的原因。第三個句子是兔子“笑嘻嘻”的原因。我引導(dǎo)學生理解“惱羞成怒”:這個詞語中包含了獅子此時的三種心情,是惱火、羞愧、發(fā)怒。為什么惱火?為什么羞愧?為什么發(fā)怒?學生分析完就很能理解獅子此時的心情,也能讀出惱羞成怒的語氣了。
以上朗讀分析的三個句子都說明獅子是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在解決問題。與后面小兔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學生自然明白:要解決問題還要動腦子想辦法。
本課教學難點是理解兔子的笑。教參說兔子的笑是善意的笑,我對描寫兔子兩次笑的詞語有不同的理解。站在普通讀者的角度,“哧哧地笑”“笑嘻嘻”多少都給人留下兔子在笑話獅子的感覺,更何況是孩子們呢?怎樣引導(dǎo)學生體會兔子是在善意地提醒呢?我先不否定關(guān)于“嘲笑”的看法,但我抓住兔子的話來分析:“如果……就……”為什么兔子不直接說出方法呢?(想讓獅子自己動腦子)讓獅子動腦子就可以看出兔子其實在善意地提醒獅子啊。如果換個詞是不是更能讓學生體會兔子的善意呢?我試著讓學生把“笑嘻嘻”換成“笑盈盈”“笑呵呵”“笑瞇瞇”等,兔子的智者形象和誠意就更加突出了。
第三環(huán)節(jié):歸納整理,深化訓練
第一步是表演課本劇,一是在表演中加入獅子、兔子的語言和心理,把剛才的朗讀分析進行鞏固。但我并不只是演課本,我還進行了情節(jié)的豐富和深化。當獅子上岸后后怎樣?也許是道謝,也許是恩將仇報,要吃掉兔子,這時,讓孩子們想辦法幫助小兔子脫險,正好深化了本文主題“要解決問題,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不行的,應(yīng)該動腦子想辦法?!?/p>
第二步:再讀課文標題。學完課文,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獅子?什么樣的兔子?怎樣讀出對兔子的敬佩呢?然后在兔子圖片外畫個大兔形,突出兔子的智者形象。這次讀題與第一次讀題側(cè)重詞不同,感情也不同,形成鮮明的對比。
六、說板書設(shè)計
板書以課文重點詞語為主,獅子下面是“又癢又疼”“筋疲力盡”“惱羞成怒”,兔子下面是一個“笑”字,二者中間突出“動腦子”。這樣一是突出了主要人物的特點,二是再現(xiàn)了課文的重點內(nèi)容,三是利于學生學完課文后積累詞語。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畫面內(nèi)容,嘗試猜測故事中的有趣情節(jié)。
2.樂意和同伴一起傾聽故事。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本繪本,兔子手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偶,引起幼兒興趣。
T:看,誰來了?我們跟小兔子來打打招呼吧。
今天,小兔子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名字叫《兔子兔子爬山嘍》,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集體閱讀。
1、出示ppT2
我們一起看看兔子在干什么?爬的是什么樣的山?(逐頁閱讀)
引導(dǎo)幼兒觀察封面中出現(xiàn)的綠色部分,讓幼兒大膽猜測:小兔子是在小朋友的身上爬山呢!
我們也和小兔子一起來爬山吧。(引導(dǎo)幼兒用動作來表現(xiàn))
2、出示ppT4
兔子大口大口吃草嘍!咦,草為什么是黑色的呀?
引導(dǎo)幼兒觀察寶寶頭發(fā)的顏色,讓幼兒大膽猜測說出:小兔子吃的不是草,是小朋友的頭發(fā)。(同樣引導(dǎo)幼兒用動作來表現(xiàn))
3、出示ppT6—7
兔子兔子下山嘍,跳跳跳,真軟!小兔子為什么覺得這座山很軟呀?(幼兒摸摸自己的肚皮,體驗軟軟的感覺。)
4、出示ppT8—9
兔子兔子回家嘍,怎么有塊大石頭?大石頭會是什么呢?(哈哈,原來是寶寶的小腳丫呀!鼓勵幼兒互動)
5、出示ppT10
寶寶再見,再見,小兔子別走,別走!原來小兔子在和寶寶一起在做游戲呢?寶寶和小兔子玩得開心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三、完整欣賞。
小朋友,看!來了許多小兔子(出示指環(huán)兔),讓我們帶著指環(huán)兔,一邊玩玩,一邊完整講述故事。
四、游戲活動。
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玩“兔子兔子爬山嘍”的游戲吧。
一、教材分析:
《獅子和兔子》是第十單元《動腦筋》中的第二篇主體課文。通過兔子提醒獅子開動腦筋擺脫螞蟻叮咬的故事,說明做事、解決問題不能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而應(yīng)動腦筋想辦法。課前我反復(fù)閱讀課文,站在一般讀者、教師、學生三種角度去鉆研教材。通過研讀,我認為這個童話故事生動有趣,語言簡潔、淺顯,孩子們理解起來比較容易。獅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畫得非常傳神,特別是二者的對話、神態(tài)、語氣都非常生動,想象空間比較大。因此,這篇課文正好為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二、教學目標:
我班的學生經(jīng)過了近兩年的語文學習,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的能力,加上大量的課外閱讀,學生已能自主地閱讀淺顯的文章。因此,根據(jù)年段目標、教學要求以及我班學生的情況,我制定了本課總的教學目標:
1、練習用“認—想—寫—用”的步驟和方法獨立識字。認識生字13個,“癢、盡、蹲、羞、叮、嘻、憑、脾”。會寫生字9個,“群、咬、疲、怒、討、厭、醒、解、決”。
2、朗讀課文,理解獅子、兔子對話的意思,認識解決問題要冷靜、動腦筋想辦法,不能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的道理。
3、想象人物對話時的心理活動。
三、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jù)兒童模仿性強的特點,和新課標中對低段閱讀的要求,我把“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到解決問題要動腦筋這個道理”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本文第8自然段兔子對獅子說的話:“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笔俏恼碌狞c睛之筆,總結(jié)了獅子遇到問題不能解決的原因,是理解的重點和難點。這篇課文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篇幅較短,看似淺顯易懂,但含義深刻,特別是對兔子這個智者形象的掌握還不完全,比如理解“兔子對獅子笑什么?”這點,如果不適當?shù)貙W生加以引導(dǎo),學生很難理解這是一種善意的笑,而會粗略地理解為兔子在嘲笑獅子。
四、說課時安排:
這篇課文我安排了兩個課時教學。
第一課時的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練習用“認—想—寫—用”的步驟和方法獨立識字13個。學寫9個生字,集中指導(dǎo)“群”字和詞語“討厭”。
第二課時的課時目標:
1、復(fù)習鞏固生字,繼續(xù)學寫生字,在語言環(huán)境中體會“筋疲力盡、惱羞成怒”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理解獅子和兔子對話的意思及其心理活動。
3、認識到解決問題要動腦筋,不能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
五、教學流程:
我今天說課的內(nèi)容是第二課時:
以下是我的設(shè)計思路:
第一環(huán)節(jié):默讀課文,練習復(fù)述課文。
新課標指出:“學生要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在學習品讀課文之前,以默讀的方式讓學生復(fù)習回憶課文內(nèi)容,再讓學生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來增加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自然地進入到本課的學習中。
第二環(huán)節(jié):細讀課文,突破重難點,品味情趣。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語言感覺能力?!备鶕?jù)本課內(nèi)容我注意培養(yǎng)學生在細讀課文中總結(jié)出獅子不能解決問題的原因,感悟動腦筋的重要性。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對于如何突破這個重難點我是這樣思考的:全文共有8個自然段,第3自然段講了獅子被螞蟻咬得筋疲力盡卻沒有辦法趕走紅螞蟻。與后面4到8自然段兔子教獅子動腦筋后解決了問題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后思考:“你能從哪些地方看出獅子是在憑力氣和發(fā)脾氣在解決問題呢?”這個問題來指導(dǎo)孩子朗讀。學生找到了答案以后,我就讓他讀一讀,再讓其他學生對他的朗讀進行評價,我再引導(dǎo)這時的獅子是什么感受?再讓一個學生來讀,特別注重指導(dǎo)學生讀“獅子跳起來、吼著、蹦著、翻滾著”這句話來體會獅子的憤怒。最后讓男孩子當當這只被紅螞蟻折磨的獅子來讀。設(shè)計這個問題一方面是讓孩子理解獅子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沒有趕走紅螞蟻,沒有解決問題的。一方面也是讓孩子感受獅子的憤怒。理解詞語“筋疲力盡”、“惱羞成怒”。接著我讓學生理解兔子的笑是“善意的笑”,問他們:獅子在那痛苦不堪,兔子卻在那笑,兔子是嘲笑呢還是善意的笑?請學生從文中找一找答案讀一讀。如果孩子還不知道從何答起,就提示他們:答案就在課文中,讓我們聯(lián)系上下文來看看。很快小朋友就找得到答案。并且理解兔子是在幫助獅子出主意,并且讓獅子明白道理,所以是善意的笑。這樣設(shè)計是為了照顧學生閱讀的個體差異,以讀帶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及獨立閱讀能力。想像兔子和獅子的心理活動。最后我問:此時,兔子還想再幫幫獅子,那他還讓獅子明白了什么呢?孩子們回答:“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接著問:“那要想解決問題,必須怎么樣呢?”學生會很快想到要動腦筋。這時我出示語文天地中的練習題:兔子在岸上說:“這回你明白了吧,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想——,必須——。”這樣來引導(dǎo)學生知道遇事還應(yīng)冷靜下來,再動腦筋想辦法。
第三環(huán)節(jié):動腦拓展。
要讓學生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中動腦的好習慣,就要把課文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我從獅子通過這件事,它會說什么呢?這個問題過渡到:通過學習課文,小朋友明白了什么呢?舉例說一說。讓學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動腦筋的重要性,要養(yǎng)成常動腦的好習慣。
第四環(huán)節(jié):指導(dǎo)學生書寫部分生字。
《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起著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chǔ),寫字和寫字能力的培養(yǎng)是第一學段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由于時間限制,所以本課時我只安排了三個字的書寫:課文最好三個生字“醒、解、決”。
1、 請孩子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一說他們的筆畫順序。再找一找他們的重點筆畫和每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最后用鉛筆描一描。
2、 我協(xié)助學習“醒、解、決&rdquo,提醒學生“醒”字左邊不是“西”,要多一橫。
3、 學生各自在田字格中練習寫字,再與同桌交換,互相說一說同桌寫字的優(yōu)點、缺點。
六、板書設(shè)計
獅子和兔
教學目標
1、 朗讀課文,理解獅子、兔子對話的意思,認識解決問題要動腦筋,不能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的道理。
2、 想象人物對話式的心理活動。
3、 認字13個,寫字9個。
4、 練習用“認---想----寫-----用”的步驟和方法獨立識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韮蓚€新朋友,你們看,他們是誰?(出示圖片:獅子和兔子)大家想和他們交朋友嗎?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大家一起走進課文,讀一讀這個有趣的故事吧!(師板書:獅子和兔子)
二、初讀課文,讀中識字。
1.閱讀要求。
(1)選擇輕聲讀或者默讀的方式,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詞、長句子和自己感興趣的詞句多讀幾遍。
(2)標記出自己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借助拼音、聽記識字、問同學問老師、查字典、猜一猜……
(3)小組內(nèi)分段輪流讀課文,做到讀準確、讀通順,小組內(nèi)互相正音。
2.檢查識字情況。
三、品讀課文,交流感悟。
(一)朗讀課文 ,整體感知(朗讀課文,先小聲讀,再大聲讀,分角色讀。插入師生對話,用問題提示學生把握課文的大致內(nèi)容)
1、獅子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么對付這個困難的?
2、兔子為他出了什么主意?
3、兔子想讓獅子明白什么?(他為什么不直接說?)
(二)想象
(1)“兔子蹲在一邊‘哧哧’地笑。”兔子笑什么?
(2)“一句話提醒了獅子”獅子這時想什么?
(3)“河水立即把紅螞蟻沖走了”,獅子又怎么想?他是怎樣的神情?
(4)兔子說:“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蓖米拥囊馑际?怎樣想才能解決問題?
四、拓展活動。
1、鼓勵學生把想象的內(nèi)容反復(fù)說一說,說成完整的句子,再寫下來。
2、好詞積累:把課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句子或者你在課上造得好詞好句寫到你的好詞好句記錄本上。
五、談話總結(jié)全文。
學了這篇童話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你向兔子學些什么?(這篇課文說明了做事、解決問題不能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而應(yīng)動腦筋想辦法。)(兔子很聰明,能幫朋友解決問題。)
(第二課時)
各位領(lǐng)導(dǎo),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是二年級下冊《獅子和兔子》第二課時的教學設(shè)計思路。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方面來向大家簡要介紹。
一、教材分析:
《獅子和兔子》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十單元《動腦筋》中的第二篇主體課文。通過兔子提醒獅子開動腦筋擺脫螞蟻叮咬的故事,說明做事、解決問題不能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而應(yīng)動腦筋想辦法。課前我反復(fù)閱讀課文,站在一般讀者、教師、學生三種角度去鉆研教材。通過研讀,我認為這個童話故事生動有趣,語言簡潔、淺顯,孩子們理解起來比較容易。獅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畫得非常傳神,特別是二者的對話、神態(tài)、語氣都非常生動,想象空間比較大。因此,這篇課文正好為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二、學情分析
我們班的學生經(jīng)過了近兩年的語文學習,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的能力,加上大量的課外閱讀,學生已能自主地閱讀淺顯的文章。
三、教學目標:
根據(jù)年段目標、教學要求以及我班學生的情況,我制定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1、復(fù)習鞏固生字,繼續(xù)學寫生字,在語言環(huán)境中體會“筋疲力盡、惱羞成怒”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理解獅子和兔子對話的意思及其心理活動。
3、認識到解決問題要動腦筋,不能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
四、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到解決問題要動腦筋,不能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理解獅子和兔子對話的意思及其心理活動。
根據(jù)兒童模仿性強的特點,和新課標中對低段閱讀的要求,我把“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到解決問題要動腦筋這個道理”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本文第8自然段兔子對獅子說的話:“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笔俏恼碌狞c睛之筆,總結(jié)了獅子遇到問題不能解決的原因,是理解的重點和難點。這篇課文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篇幅較短,看似淺顯易懂,但含義深刻,特別是對兔子這個智者形象的掌握還不完全,比如理解“兔子對獅子笑什么?”這點,如果不適當?shù)貙W生加以引導(dǎo),學生很難理解這是一種善意的笑,而會粗略地理解為兔子在嘲笑獅子。
五、教學過程:
以下是我的設(shè)計思路:
第一環(huán)節(jié):默讀課文,練習簡要復(fù)述課文。
新課標指出:“學生要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痹趯W習品讀課文之前,先以默讀的方式讓學生復(fù)習回憶課文內(nèi)容,再讓學生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來增加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自然地進入到本課的學習中。這個環(huán)節(jié)我用復(fù)習導(dǎo)入的方法引入新課。
第二環(huán)節(jié):細讀課文,突破重難點,品味情趣。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語言感覺能力?!备鶕?jù)本課內(nèi)容我注意培養(yǎng)學生在細讀課文中總結(jié)出獅子不能解決問題的原因,感悟動腦筋的重要性。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用讀想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指導(dǎo)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具體我是這樣思考的:全文共有8個自然段,第3自然段講了獅子被螞蟻咬得筋疲力盡卻沒有辦法趕走紅螞蟻。與后面4到8自然段兔子教獅子動腦筋后解決了問題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后思考:“你能從哪些地方看出獅子是在憑力氣和發(fā)脾氣在解決問題呢?”這個問題來指導(dǎo)孩子朗讀。學生找到了答案以后,我就讓他讀一讀,再讓其他學生對他的朗讀進行評價,我再引導(dǎo)這時的獅子是什么感受?再讓一個學生來讀,特別注重指導(dǎo)學生讀“獅子跳起來、吼著、蹦著、翻滾著”這句話來體會獅子的憤怒。最后讓男孩子當當這只被紅螞蟻折磨的獅子來讀。設(shè)計這個問題一方面是讓孩子理解獅子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沒有趕走紅螞蟻,沒有解決問題的。一方面也是讓孩子感受獅子的憤怒。進而更好地理解詞語“筋疲力盡”、“惱羞成怒”。接著我讓學生理解兔子的笑是“善意的笑”,問他們:獅子在那痛苦不堪,兔子卻在那笑,兔子是嘲笑呢還是善意的笑?請學生從文中找一找答案讀一讀。如果孩子還不知道從何答起,就提示他們:答案就在課文中,讓我們聯(lián)系上下文來看看。很快小朋友就找得到答案。并且理解兔子是在幫助獅子出主意,并且讓獅子明白道理,所以是善意的笑。這樣設(shè)計是為了照顧學生閱讀的個體差異,以讀帶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及獨立閱讀能力。想像兔子和獅子的心理活動。最后我問:此時,兔子還想再幫幫獅子,那他還讓獅子明白了什么呢?孩子們回答:“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接著問:“那要想解決問題,必須怎么樣呢?”學生會很快想到要動腦筋。這時我出示語文天地中的練習題:兔子在岸上說:“這回你明白了吧,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想——,必須——。”這樣來引導(dǎo)學生知道遇事還應(yīng)冷靜下來,再動腦筋想辦法。
第三環(huán)節(jié):動腦拓展。
要讓學生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中動腦的好習慣,就要把課文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我從獅子通過這件事,它會說什么呢?這個問題過渡到:通過學習課文,小朋友明白了什么呢?舉例說一說。讓學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動腦筋的重要性,要養(yǎng)成常動腦的好習慣。
第四環(huán)節(jié):指導(dǎo)學生書寫部分生字。
《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起著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chǔ),寫字和寫字能力的培養(yǎng)是第一學段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由于時間限制,所以本課時我只安排了三個字的書寫: “醒、解、決”這三個字。
1、 請孩子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一說他們的筆畫順序。再找一找他們的重點筆畫和每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最后用鉛筆描一描。
2、 我協(xié)助學習“醒、解、決”,提醒學生“醒”字左邊不是“西”,要多一橫。
3、 學生各自在田字格中練習寫字,再與同桌交換,互相說一說同桌寫字的優(yōu)點、缺點。
六、板書設(shè)計
獅子和兔子
獅子:吼 蹦 翻滾——趕不走(憑力氣、發(fā)脾氣沒用)
兔子提醒:跳到水里去——立即沖走(動腦筋解決問題)
七、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了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鞏固了生字和詞語,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充分利用課文內(nèi)容提出問題,帶著問題進入新課學習,教學中我充分引導(dǎo)學生自主學習,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了主人翁精神。通過學習學生也明白懂得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能光憑蠻力和發(fā)脾氣,應(yīng)該冷靜的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存在問題:在培養(yǎng)學生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上顯得過于急躁,學生掌握起來還比較困難;在課文插圖和內(nèi)容的結(jié)合上還有待于提高,比如“兔子在岸上教獅子該跳到河里去讓水沖走紅螞蟻”時,學生可以利用插圖來進行想象,獅子和兔子的心理活動。
我相信,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只要我勇于前進,繼續(xù)努力,教學當中所存在的問題是會改善的,教學技能是會不斷提高的。
教學要求
1、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生字新詞,練習正確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過程與方法
(1)練習用“認—想—寫—用”的步驟與方法獨立識字,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通過讀讀、議議,了解獅子與兔子的表現(xiàn)。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兔子最后說的話,懂得遇到問題,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不行的,應(yīng)該積極動腦筋,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教學重、難點
1、正確識記生字,并加以書寫。
2、理解重點詞語:“筋疲力盡”“哧哧”“惱羞成怒”“笑嘻嘻”,并從中體會獅子和兔子的表現(xiàn)。
3、讀懂課文,受到思想教育,養(yǎng)成動腦筋解決問題的習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引導(dǎo)學生用“認—想—寫—用”的步驟與方法獨立識字。重點啟發(fā)學生說說“咬”“醒”“解”寫時要注意些什么,練習,再檢測。
二、指導(dǎo)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致意思。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舊課,學習概括
1、出示生字、詞,開火車讀,練習擴詞。
癢、羞、疲、蹲、嘻、憑.......
又疼又癢筋疲力盡蹲在惱羞成怒叮咬
笑嘻嘻憑著脾氣討厭提醒解決
2、引導(dǎo)學生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課文主要講了:一只獅子(),他光憑()和(),沒有解決問題,后來在()的幫助下,就很輕松地把紅螞蟻趕走了。
二、讀懂課文,深究表現(xiàn)
教師導(dǎo)言:和同位分角色讀讀課文,說說文中這只獅子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兔子呢?
1、談獅子的,師主要引導(dǎo)學生探究以下重點:(課件出示相關(guān)句子)
(1)指導(dǎo)學生讀好第一自然段。(讀出獅子驕傲的語氣,感受獅子的力氣大、脾氣大)
(2)抓住重點詞語:吼著、翻滾著、筋疲力盡來理解獅子的表現(xiàn)。
獅子會“吼”些什么?(詛咒紅螞蟻)
“蹦著”“翻滾著”是想干什么?(想把紅螞蟻給弄下來)
獅子為什么會“筋疲力盡”?(理解獅子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來解決問題,結(jié)果用盡力氣也解決不了)
(3)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4)理解“惱羞成怒”的意思。讀好獅子惱羞成怒時說話的語氣。
“惱”:獅子為什么惱火?
“羞”:獅子為什么羞愧?
“怒”:獅子惱羞成怒時是怎么說的?
2、教師小結(jié):力氣大、脾氣也大、自認為是百獸之王的一只大獅子,卻奈何不了屈屈一群小紅螞蟻,在兔子面前獅子真是丟盡了面子。面對惱羞成怒的獅子,兔子又是怎么表現(xiàn)的呢?
(1)組織討論:兔子先是“哧哧”的笑,什么是“哧哧”地笑?兔子在笑什么?
(2)指名讀第6自然段,引導(dǎo)理解“笑嘻嘻”,體會兔子并不計較獅子的蠻橫無理,還在幫獅子。
(3)練習表演讀第6自然段,體會兔子是在教給獅子趕走紅螞蟻的辦法,幫助獅子解決問題。
一、教材分析:
《獅子和兔子》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十單元《動腦筋》中的第二篇主體課文。通過兔子提醒獅子開動腦筋擺脫螞蟻叮咬的故事,說明做事、解決問題不能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而應(yīng)動腦筋想辦法。課前我反復(fù)閱讀課文,站在一般讀者、教師、學生三種角度去鉆研教材。通過研讀,我認為這個童話故事生動有趣,語言簡潔、淺顯,孩子們理解起來比較容易。獅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畫得非常傳神,特別是二者的對話、神態(tài)、語氣都非常生動,想象空間比較大。因此,這篇課文正好為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二、學情分析
我們班的學生經(jīng)過了近兩年的語文學習,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的能力,加上大量的課外閱讀,學生已能自主地閱讀淺顯的文章。
三、教學目標:
1、復(fù)習鞏固生字,繼續(xù)學寫生字,在語言環(huán)境中體會“筋疲力盡、惱羞成怒”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理解獅子和兔子對話的意思及其心理活動。
3、認識到解決問題要動腦筋,不能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
四、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到解決問題要動腦筋,不能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理解獅子和兔子對話的意思及其心理活動。
根據(jù)兒童模仿性強的特點,和新課標中對低段閱讀的要求,我把“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到解決問題要動腦筋這個道理”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本文第8自然段兔子對獅子說的話:“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笔俏恼碌狞c睛之筆,總結(jié)了獅子遇到問題不能解決的原因,是理解的重點和難點。這篇課文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篇幅較短,看似淺顯易懂,但含義深刻,特別是對兔子這個智者形象的掌握還不完全,比如理解“兔子對獅子笑什么?”這點,如果不適當?shù)貙W生加以引導(dǎo),學生很難理解這是一種善意的笑,而會粗略地理解為兔子在嘲笑獅子。
五、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默讀課文,練習簡要復(fù)述課文。
新課標指出:“學生要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痹趯W習品讀課文之前,先以默讀的方式讓學生復(fù)習回憶課文內(nèi)容,再讓學生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來增加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自然地進入到本課的學習中。這個環(huán)節(jié)我用復(fù)習導(dǎo)入的方法引入新課。
第二環(huán)節(jié):細讀課文,突破重難點,品味情趣。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語言感覺能力?!备鶕?jù)本課內(nèi)容我注意培養(yǎng)學生在細讀課文中總結(jié)出獅子不能解決問題的原因,感悟動腦筋的重要性。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用讀想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指導(dǎo)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具體我是這樣思考的:全文共有8個自然段,第3自然段講了獅子被螞蟻咬得筋疲力盡卻沒有辦法趕走紅螞蟻。與后面4到8自然段兔子教獅子動腦筋后解決了問題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后思考:“你能從哪些地方看出獅子是在憑力氣和發(fā)脾氣在解決問題呢?”這個問題來指導(dǎo)孩子朗讀。學生找到了答案以后,我就讓他讀一讀,再讓其他學生對他的朗讀進行評價,我再引導(dǎo)這時的獅子是什么感受?再讓一個學生來讀,特別注重指導(dǎo)學生讀“獅子跳起來、吼著、蹦著、翻滾著”這句話來體會獅子的憤怒。最后讓男孩子當當這只被紅螞蟻折磨的獅子來讀。設(shè)計這個問題一方面是讓孩子理解獅子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沒有趕走紅螞蟻,沒有解決問題的。一方面也是讓孩子感受獅子的憤怒。進而更好地理解詞語“筋疲力盡”、“惱羞成怒”。接著我讓學生理解兔子的笑是“善意的笑”,問他們:獅子在那痛苦不堪,兔子卻在那笑,兔子是嘲笑呢還是善意的笑?請學生從文中找一找答案讀一讀。如果孩子還不知道從何答起,就提示他們:答案就在課文中,讓我們聯(lián)系上下文來看看。很快小朋友就找得到答案。并且理解兔子是在幫助獅子出主意,并且讓獅子明白道理,所以是善意的笑。這樣設(shè)計是為了照顧學生閱讀的個體差異,以讀帶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及獨立閱讀能力。想像兔子和獅子的心理活動。最后我問:此時,兔子還想再幫幫獅子,那他還讓獅子明白了什么呢?孩子們回答:“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接著問:“那要想解決問題,必須怎么樣呢?”學生會很快想到要動腦筋。這時我出示語文天地中的練習題:兔子在岸上說:“這回你明白了吧,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想xxx,必須xxxx?!边@樣來引導(dǎo)學生知道遇事還應(yīng)冷靜下來,再動腦筋想辦法。
第三環(huán)節(jié):動腦拓展。
要讓學生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中動腦的好習慣,就要把課文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我從獅子通過這件事,它會說什么呢?這個問題過渡到:通過學習課文,小朋友明白了什么呢?舉例說一說。讓學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動腦筋的重要性,要養(yǎng)成常動腦的好習慣。
第四環(huán)節(jié):指導(dǎo)學生書寫部分生字。
《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起著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chǔ),寫字和寫字能力的培養(yǎng)是第一學段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由于時間限制,所以本課時我只安排了三個字的書寫:“醒、解、決”這三個字。
1、請孩子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一說他們的筆畫順序。再找一找他們的重點筆畫和每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最后用鉛筆描一描。
2、我協(xié)助學習“醒、解、決”,提醒學生“醒”字左邊不是“西”,要多一橫。
3、學生各自在田字格中練習寫字,再與同桌交換,互相說一說同桌寫字的優(yōu)點、缺點。
六、板書設(shè)計
獅子和兔子
獅子:吼蹦翻滾——趕不走(憑力氣、發(fā)脾氣沒用)
兔子提醒:跳到水里去——立即沖走(動腦筋解決問題)
七、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了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鞏固了生字和詞語,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充分利用課文內(nèi)容提出問題,帶著問題進入新課學習,教學中我充分引導(dǎo)學生自主學習,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了主人翁精神。通過學習學生也明白懂得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能光憑蠻力和發(fā)脾氣,應(yīng)該冷靜的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存在問題:在培養(yǎng)學生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上顯得過于急躁,學生掌握起來還比較困難;在課文插圖和內(nèi)容的結(jié)合上還有待于提高,比如“兔子在岸上教獅子該跳到河里去讓水沖走紅螞蟻”時,學生可以利用插圖來進行想象,獅子和兔子的心理活動。
我相信,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只要我勇于前進,繼續(xù)努力,教學當中所存在的問題是會改善的,教學技能是會不斷提高的。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生字新詞,練習正確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練習用“認—想—寫—用”的步驟與方法獨立識字,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通過讀讀、議議,了解獅子與兔子的表現(xiàn)。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兔子最后說的話,懂得遇到問題,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不行的,應(yīng)該積極動腦筋,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教學重、難點
1、正確識記生字,并加以書寫。
2、理解重點詞語:“筋疲力盡”“哧哧”“惱羞成怒”“笑嘻嘻”,并從中體會獅子和兔子的表現(xiàn)。
3、讀懂課文,受到思想教育,養(yǎng)成動腦筋解決問題的習慣。
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舊課,學習概括。
1、出示生字、詞,開火車讀,練習擴詞。
癢、羞、疲、蹲、嘻、憑…….
又疼又癢 筋疲力盡 蹲在 惱羞成怒 叮咬
笑嘻嘻 憑著 脾氣 討厭 提醒 解決
2、引導(dǎo)學生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課文主要講了:一只獅子( ),他光憑( )和(
),沒有解決問題,后來在( )的幫助下,就很輕松地把紅螞蟻趕走了。
二、品讀課文,交流感悟。
1、課文中的獅子是一只怎樣的獅子?誰來讀第一段?
⑴抽一生,你是今天第一個讀書的孩子,你很勇敢!抽二生,這只獅子不夠兇猛,誰再來讀?
⑵師導(dǎo):正是因為這只獅子力氣很大,脾氣也很大,所以它自認為是……(百獸之王)
孩子們快看,百獸之王來到我們的教室啦!(播放錄像)
⑶你看到了什么?(抽二生)是啊!它多威武啊!它是森林中的大王。
⑷出示:“從前,有一只獅子,他力氣很大,脾氣也很大。他自認為是百獸之王,根本不把別的動物放在眼里”。
⑸誰來當當這只百獸之王,讀一段。
抽一生,你就是那只自認為是百獸之王的獅子。抽二生,你就是那只驕傲自大的獅子。
⑹讓我們一起再來當當這只獅子,齊讀。
2、可是有一天,這只百獸之王也遇到了麻煩。它躺在草叢中曬太陽,沒想到一群紅螞蟻爬到它身上,咬得它……(又疼又癢)。
⑴出示詞卡“又疼又癢”,誰來讀這個詞?你平時有這樣的經(jīng)歷嗎?
⑵抽一生,不舒服,難受,所以“疼”和“癢”都有病字旁,再讀這個詞,抽二生,是啊,被一只蚊子叮咬都這么難受,可獅子是被一群紅螞蟻咬,它該多難受啊!再讀這個詞。
⑶我們一起來讀詞。
⑷讓我們來當當這只難受的獅子,齊讀二自然段。
3、多難受啊,獅子受不了了,它是怎么對付的?自讀三自然段,用“﹏”劃出表示獅子動作的詞語。
⑴生匯報:“跳起來、吼著、蹦著、翻滾著”
出示:“獅子跳起來,吼著,蹦著,翻滾著,”
訂正,勾一樣的舉手。
⑵我們來讀一讀這句話。
⑶它是怎么跳的?誰來做這個動作?
⑷抽一生,你這樣能把螞蟻趕走嗎?誰還想跳?抽二生,可是,這不是個好辦法。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吼著)什么叫“吼”?難受的獅子它會吼些什么?(抽兩生)你的態(tài)度好客氣,還是趕不走身上的螞蟻。接著它只好蹦了起來,可是不管蹦得多高,還是……(趕不走身上的螞蟻)。請看屏幕,(播放獅子跳、吼、蹦的動畫)這時候,獅子使出了最后一招……(翻滾著),我們一起來當這只獅子,對付這群討厭的紅螞蟻。(讀三遍)可是累得筋疲力盡,仍然沒有趕走紅螞蟻。
⑸出示詞卡“筋疲力盡”,誰來讀讀這個詞?(抽一生)老師感覺你的力氣還很大,誰再讀?(抽二生)師導(dǎo):從一個“盡”字,我們可以知道此時的獅子已經(jīng)用完了所有的力氣,身體感到極度的疲勞。讓我們再來讀一讀三自然段。
出示:“獅子跳起來,吼著,蹦著,翻滾著,累得筋疲力盡,可還是趕不走身上的螞蟻?!?/p>
4、⑴這時恰好被一只不起眼的兔子看見了,兔子蹲在一旁“哧哧”地笑,它笑什么?
⑵ 看見兔子這樣,獅子此時已經(jīng)“惱羞成怒”。(抽兩生讀詞)老師聽得出來你們都很生氣。是啊,這只獅子它既氣惱又羞愧,所以忍不住發(fā)怒了,再讀這個詞。
⑶此時的獅子又氣又羞,它說什么?出示:“獅子惱羞成怒:‘笑什么?這討厭的東西沒叮你是不是?’”(抽一生讀五自然段)它已經(jīng)發(fā)怒了,還會這么客氣嗎?誰再讀?(抽二生讀五自然段)讓我們一起來當這只惱羞成怒的獅子。(齊讀五自然段)
5、兔子并沒有見死不救,而是笑嘻嘻地說……
出示:“如果紅螞蟻叮在我身上,我就跳到水里去?!饼R讀。
6、一句話提醒了獅子,默讀七自然段,找一找獅子是怎么跳進河里的?
出示:“縱身:用力地往前跳?!蔽覀円黄鹱x一讀。
7、對啊!兔子不僅教會獅子怎樣趕走螞蟻,還教育它應(yīng)該怎樣解決問題。我們一起讀讀最后一段。出示:“兔子在岸上說:‘這回你明白了吧,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p>
出示:“要想解決問題,就必須 ”再讀八段。
8、小結(jié):對呀!強大不僅僅在于外形,解決問題還應(yīng)動腦筋。經(jīng)過這件事情,獅子終于明白了光憑力氣和發(fā)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想解決問題,只有動腦筋才行。
三、復(fù)述課文。
1、師導(dǎo):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認識了許多生字寶寶,還從這么有趣的故事中,學到了動腦筋解決問題的道理。如果我們能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那就更棒了?,F(xiàn)在請孩子們練習把這個故事復(fù)述給同桌小朋友聽??辞鍙?fù)述要求,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出示:“復(fù)述時,要先想想課文的內(nèi)容,盡量用自己的話說,不要背課文。”
3、師強調(diào):在復(fù)述時,第一步要先想想課文的內(nèi)容,黑板上這些詞語可以幫助你回憶課文;第二步,盡量用自己的話說,不要背課文。
4、把這個故事復(fù)述給同桌小朋友聽。
5、抽兩生復(fù)述。你復(fù)述得很通順,很清楚,如果能用上好詞就更棒了!
四、布置作業(yè),練習語言。
1、回家把這個故事將給家人聽,盡量用上“筋疲力盡”、“惱羞成怒”、“笑嘻嘻”“提醒”“解決”這些詞語。
2、搜集其他動腦筋的故事讀一讀,下節(jié)課講給同學聽。
附:板書設(shè)計
獅子和兔子
獅子:吼 蹦 翻滾——趕不走(憑力氣、發(fā)脾氣沒用)
兔子提醒:跳到水里去——立即沖走(動腦筋解決問題)
作品分析:
繪本《兔子兔子爬山嘍》,看這本書的封面,我們大家都以為故事講的應(yīng)該是描述兔子去爬山過程中發(fā)生的一些有趣的事,但是大家往后看,才發(fā)現(xiàn)他是一本描述媽媽和寶寶之間的溫馨的情感的書。活動的開展希望孩子們能夠領(lǐng)悟到與媽媽共同游戲帶來的快樂和溫馨。在活動中孩子們都很大膽的猜測:故事里的山是高高聳立的,看書后才知道原來是寶寶的后背;草是綠綠的,看后才知道原來是寶寶的頭發(fā)等等。一張一張形象逼真的圖像引起孩子們的興趣,開拓了幼兒的思路,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引發(fā)了幼兒語言表達的動機,提高孩子們的看圖講述畫面的能力,培養(yǎng)具有大膽表述與創(chuàng)意想象能力。最后游戲部分邀請媽媽跟孩子們互動,讓孩子知道故事中的游戲的具體玩法,媽媽們的參與這種感情就很間接,孩子們也不僅在意識上理解媽媽和寶寶的感情,更豐富了肢體的具體感覺。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畫面內(nèi)容,大膽猜測故事情節(jié)。
2.體驗繪本故事帶來的樂趣,愿意共同講述畫面內(nèi)容。
3.感受和媽媽一起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本繪本
2.兔子手偶每人一個
3.《兔子兔子爬上嘍》ppt
4.邀請媽媽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活動(播放歡快的音樂)
1.教師和幼兒一起戴上手偶兔子,跟隨音樂跳舞,感受快樂。
師:今天天氣可真好,戴上你的兔寶寶一起出去做游戲吧!
(指導(dǎo)策略:音樂是最能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的,手偶教具的出現(xiàn)不僅更孩子一個更直觀形象的刺激,更活躍了氣氛,為下面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跟著音樂跳舞,使孩子很快就融入了這愉快的氣氛中。)
二、集體閱讀:
1.今天小兔子和我們跳舞感到非常開心,他要給小朋友分享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2.出示繪本書,采用提問的形式,引起幼兒觀看興趣。
今天我?guī)砹艘槐緯?,看一看書的封面上有什么?(字、兔子)?綠綠的是什么呢?封面上的小兔子在干什么呢?(幼兒猜猜)(指導(dǎo)策略: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大大提高了幼兒的注意力,帶著懸念進入活動。)
小結(jié):原來這只兔子正沿著綠絨絨的小山坡往上爬呢,嘿喲嘿喲,這是什么山呢?還和小兔子差不多高呢,這本書的名字叫《兔子兔子爬上嘍》
2.播放PPT,理解繪本內(nèi)容。
(1)出示PPT2,提問:兔子爬的究竟是什么樣的山。(逐頁閱讀)幼兒:長滿小草的山,綠色的山等(指導(dǎo)策略:引導(dǎo)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的綠色部分,讓幼兒大膽猜測,開放性的提問,留給孩子的是一個寬闊的思維空間,充分調(diào)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和探索欲望)師:你來學一學兔子爬山的樣子,他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
(指導(dǎo)策略:動靜結(jié)合,模仿兔子爬山的動作,讓幼兒自己感受一下嘿喲嘿喲的感覺,充分滿足幼兒的表演欲望。)
(2)出示PPT3,提問:原來小兔子在哪里爬山呀,綠綠的是什么呢?小兔子見到寶寶他會說什么呢?
(指導(dǎo)策略:引導(dǎo)幼兒學會如何打招呼,做一個有禮貌的人,你好小兔子!你好寶寶!短短的幾句話對孩子的語言表達和情感教育都具有很大的作用.)小結(jié):原來小兔子是小朋友的身上爬山呢
(3)出示PPT4,兔子大口大口吃草嘍,,咦,草為什么是黑色的呀?
(指導(dǎo)策略:引導(dǎo)幼兒觀察寶寶頭發(fā)的顏色,讓幼兒大膽說出:兔子吃的不是草,是寶寶的頭發(fā)。引導(dǎo)幼兒模仿兔子吃草的動作和聲音,很有趣,讓孩子在角色表演中感受繪本故事帶來的快樂。)
(4)出示PPT5,師:小草吃起來是什么味道的?為什么?
幼兒:好香呀,一定是寶寶很講衛(wèi)生,經(jīng)常洗頭。
(指導(dǎo)策略:這是寶寶的答案,好香呀,順其自然地過渡到衛(wèi)生教育,教育寶寶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5)出示PPT6,兔子兔子下山嘍,他是怎樣下山的?
幼兒:像滑滑梯一樣,(指導(dǎo)策略:引導(dǎo)幼兒用小手在肚子上感受一下哧溜哧溜的感覺鼓勵幼兒學會關(guān)心別人下山要小心哦,慢點。)
(6)出示PPT7,跳跳跳,真軟,小兔子為什么覺得這座山很軟呀?(指導(dǎo)策略:引導(dǎo)幼兒摸摸自己的肚皮或同伴之間相互摸摸,感受軟軟的感覺,體驗和同伴共同游戲帶來的快樂。)
(7)出示PPT8,兔子兔子回家嘍,怎么有塊大石頭,大石頭會是什么呢?
(8)出示PPT9,哈哈,原來是寶寶的小腳丫啊,(鼓勵幼兒互動)
(9)出示PPT10,寶寶再見,再見,小兔子別走,別走,原來小兔子和寶寶一起做游戲呢,寶寶和小兔子玩得開心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10)出示PPT11,畫面中出現(xiàn)了誰?寶寶在哪里?小兔子呢?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小兔子是套在媽媽手山的玩偶,引導(dǎo)幼兒仔細觀察寶寶、媽媽、兔子的表情,感受他們之間的相親相愛,溫馨和快樂。
(指導(dǎo)策略:第二環(huán)節(jié)通過多媒體教學,把繪本里的內(nèi)容一張張的展現(xiàn)在多媒體的大屏幕上,使圖象更加清晰、清楚,內(nèi)容顯示形象逼真,引起了孩子們猜測的欲望,開拓了幼兒的思路,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引發(fā)了幼兒語言表達的動機。)
三、完整欣賞
1.引導(dǎo)幼兒自主閱讀。(每人一本繪本)(指導(dǎo)策略:引導(dǎo)幼兒一頁一頁翻閱,手指著畫面邊看邊講,愛護圖書。)
2.邀請媽媽上臺和寶寶一起表演請媽媽戴上手偶小兔子,寶寶坐在媽媽身上一起邊表演邊講述故事。
(指導(dǎo)策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身體動作撓一撓,好癢??!身體相互之間直接的觸摸,將活動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快樂、溫馨的氛圍,大大地觸動了孩子內(nèi)心深處愛的情感,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情感,故事變得更富有趣味性。)
活動目的:
1、喜歡參加講述活動,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情緒。
2、學習有序觀察圖片的方法,嘗試簡單地描述人物間的對話。
3、能自由、大膽地編敘故事的情節(jié),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連貫地講述故事。
4、理解詞語:兇狠、猛撲過去、撒腿就跑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大象救兔子;頭飾:小兔、大象各1張
2、表現(xiàn)兔子驚慌、高興的圖片2張,空白圖1張。
3、表現(xiàn)與圖片情緒一致的音樂磁帶《兔和虎》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活動:出示表現(xiàn)兔子
高興、驚慌的圖及空白圖1張,排列一排,激發(fā)幼兒參與講述的興趣。
提問:(指圖1圖4)這兩只兔子怎么啦?為什么先是慌慌張張的,后來又高高興興的呢?這中間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二、出示圖圖(一),遮去老虎和大象
1、引導(dǎo)幼兒根據(jù)背景判斷:這是什么時間?什么地點?
2、三只小兔玩得怎樣?
3、幼兒講述,師小結(jié)
三、出示圖(一)的虎
1、先播放老虎叫的聲音,后出示圖(一)的虎。
師:誰出現(xiàn)了?這是一只什么樣的老虎?老虎準備吃小兔了,它是怎么做的?(學習詞:猛撲過去,邊說邊做動作。)
師:看到這么兇狠的老虎來了,小兔子怎么辦?(學習詞:撒腿就跑、又蹦又跳)
2、幼兒講述,師小結(jié)。
四、幼兒分組自由猜想小兔得救過程。
過渡語:這么兇狠的老虎來了,你們幫忙小兔子想想看,它們在路上會碰到誰?它是怎么救小兔的?
五、出示圖(一)中的大象
>過渡語:你們猜得到底對不對?我們來看一看圖里是誰來幫助小兔的。
1、提問:(1)三只小兔快速地跑到河邊,看見了誰?小兔們會對它怎么說? (2)你們來猜猜大象是怎么幫助小兔的?它會怎么說?(幼兒自由講述)
2、出示圖二,幼兒完整講述圖一、圖二。
六、出示圖(三)
過渡語:大象會用什么辦法對付老虎?最后老虎怎么樣了?
引導(dǎo)幼兒觀察、講述圖三。引導(dǎo): 老虎逃跑了,小兔和大象心情怎么樣?
七、幼兒自由或結(jié)伴完整講述三幅圖,集體請個別幼兒完整地講述圖片內(nèi)容,師引導(dǎo)其他幼兒分析不同之處。師小結(jié):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
八、請幼兒給故事命名。
活動延伸:
討論: 如果你發(fā)現(xiàn)別人遇到危險、遇到困難會怎么做?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關(guān)于兔子教案精選11篇》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兒園教案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兔子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教育應(yīng)堅持啟發(fā)式,避免注入式。身為人民教師,是常常需要根據(jù)教學進度來編寫修改教案的,寫教案可以提升新教師的個人能力,您了解教案的格式都有哪些要求嗎?編輯特別從網(wǎng)絡(luò)上整理了關(guān)于小學體育游戲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為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推薦專題“幼師辭職信”相關(guān)內(nèi)容。人生充滿許多的變數(shù),我們會因為自身或者外在的一些原因考慮到申請辭職,大家有過辭職的經(jīng)歷也不足為奇,辭職申請書實際上就是寫一寫自己要離職的原因,你了解什么是辭職申請書嗎?下面的內(nèi)容是欄目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幼師辭職信,歡迎閱讀,希望你能閱讀并收藏。...
在學習語文的時候我們會接觸到作文,為了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寫故鄉(xiāng)主題作文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寫作文的時候要注意語言流暢,情感真摯。那么你知道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故鄉(xiāng)主題作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收集并整理了“關(guān)于故鄉(xiāng)的優(yōu)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作文是我們語文考試中不可缺少的試題,寫作文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綜合能力,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會吸引許多人前來閱讀,最近是否在尋找一些優(yōu)秀的作文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精心整理了《關(guān)于過年回家鄉(xiāng)作文》,歡迎你閱讀與收藏。我的家鄉(xiāng)在樂山農(nóng)村,每到春節(jié),那兒可熱鬧了。清晨,人民沿著小路背著菜到鎮(zhèn)上賣。有的人趕場買對...
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教師。寫教案寫得不錯的老師,教學水平也不會太差,教案可以是教師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那么教案的內(nèi)容怎樣寫最合適呢?你不妨看看關(guān)于幼兒園小班優(yōu)質(zhì)課教案,為防遺忘,建議你收藏本頁!...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