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園教育非常重要!教師在一定情況下要進行家訪,了解情況,實現(xiàn)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那么,家長可以配合教師做哪些工作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上精心整理了《孩子財商教育的第一步》,希望能為你提供更多的參考。
恭喜發(fā)財,紅包拿來。每年春節(jié),孩子們都能收到很多壓歲紅包。隨著現(xiàn)代人財富意識逐漸覺醒和增強,壓歲紅包不妨成為孩子財商教育的第一步。
孩子財商教育的第一步
首先,家長不妨利用壓歲錢,給孩子開設一個兒童理財賬戶,定期讓小孩看到自己儲蓄賬戶的金額。同時,給他制定一些小計劃,讓他體會到成就感和儲蓄的收益。而且,還可以不斷地設置一些“小恩小惠”獎勵,讓孩子養(yǎng)成節(jié)儉并有計劃的消費習慣,學會儲蓄。儲蓄賬戶,可以算是激發(fā)孩子們理財興趣的第一步。
其次,家長也可以選擇一些具有長期成長性的優(yōu)質藍籌股作為“紅包”送給孩子,開啟孩子的財智教育。與此同時,股票作為一種新型紅包,還能夠早早地讓孩子明白父母掙錢的艱辛,也讓他們懂得除了工資以外,還可以投資股票讓財富增值。這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理財意識,并為孩子將來成年后的生活所需積累一筆財富,都有極大的好處。
最后,一些家長選擇將孩子的壓歲錢存在一個特定的銀行卡中,并與定投賬戶綁定,每月扣除,為孩子“定投”基金?!皦簹q定投”可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理財習慣,一旦孩子需要花錢,也可以從銀行卡中取出,操作也簡便。而且,家長還可以利用壓歲錢制訂不同的理財方案,讓孩子學習財商、提高財商,基金定投也是培養(yǎng)孩子理財習慣的良好平臺。
理財專家指出,現(xiàn)在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多數(shù)是重視智商、情商的培養(yǎng),而忽視財商培養(yǎng)。在這樣的培養(yǎng)模式下,孩子很有可能變成“高智商的窮人”。作為父母,可以在為孩子打理年終獎的過程,給孩子講解相關的財富知識,逐步的積累有助于幫助孩子漸漸熟悉“投資”的概念,成為培養(yǎng)孩子財商的第一步。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孩子不乖難管,往往是家庭教育出了毛病。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應承擔孩子思想教育及智力開發(fā)的主要作用,應主動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還要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與孩子一起抵御來自社會的負面影響。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健康活潑。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功的必要條件。教育孩子是一個培養(yǎng)人的過程。孩子出生后,從小到大,在這個演變過程中,家庭成員間的關系也必須不斷地進行調整。第一要弄清角色。以往,家長制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jù)了主要的地位。一切都是家長說了算,家長具有最大的發(fā)言權。而隨著社會民主、開放的要求(),現(xiàn)代社會要求家長做一個通情達理、善于溝通、善于自我批評和調適的人,既是家長,又是孩子的朋友。作為家長,過分的嚴厲和過分的寬容都是不可取的。
作為家長,要想在家庭教育中少走彎路,應注意一下幾方面:
首先,發(fā)現(xiàn)孩子錯誤,應及時引導,忌大加譴責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誤時,總愛大加譴責、恐嚇。其目的是阻止孩子再犯同樣的錯誤,但這樣做常常會產生相反的作用。孩子們或因害怕受責備而不敢冒險,失去探索的熱情和膽量;或產生逆反心理,反其道而行之。有些父母的眼睛總是盯住孩子的缺點,并翻來覆去地講這些缺點的危害,這樣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其實,當發(fā)現(xiàn)孩子的錯誤時,心平氣和地引導其認識并改正,也許效果會更好。其次,發(fā)現(xiàn)孩子優(yōu)點,應積極肯定,忌視而不見父母要有敏銳的目光,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深入挖掘孩子的優(yōu)點,充分肯定、鼓勵孩子。這樣更加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積極性,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而有的家長卻信奉“優(yōu)點不說跑不了,缺點不說不得了”的觀點,往往對孩子的優(yōu)點視而不見,這是完全錯誤的。
再者,培養(yǎng)良好習慣,應前后一致,忌隨心所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們往往會制訂一些“規(guī)則”,以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這很好。需要注意的是,執(zhí)行這些規(guī)則時,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朝令夕改、言而無信。否則,也會影響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傊?教育需要嚴格,但更需要寬容。
再次,作為家長,應明確規(guī)則、善于引領。有的家庭,父母事無巨細、過分照顧,過多地干涉了孩子生長的空間和自身人格的建立;有的家庭又過度放任,任由孩子興之所致,兩種極端態(tài)度都不足取。家長不應見到孩子遇到問題或預計到會出問題就頻出“援手”,這樣會挫傷孩子自主能力和自信心的建立。有的家長還經常說“你應該這樣”,而不喜歡問孩子“你怎么看?”“你準備怎樣做?”我們應該在孩子遇到問題解決不了時再進行指導,這樣更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教育要以方法引導為主(),要讓孩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具體的學習方法是方法,而意志品質、道德情操等的訓練和養(yǎng)成更是一種方法的教育。有學者研究指出一個人的成功,智商誠然重要,情商更是關鍵。所以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要培養(yǎng)他的意志,良好的意志品質對成材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正面教育外還要適當給孩子提供一些艱苦環(huán)境的體驗,采取適度的責與罰,使他們具備一定的抗挫折和克服困難的能力;當孩子遇到利益沖突時,幫他們學會明辨是非,所有這些都是更重要的方法培養(yǎng)。最后,家長應做好榜樣作用。以良好的言傳身教,教育和感染孩子家庭中,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我們常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指的就是言傳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最主要的方法與途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血緣關系和親緣關系的天然性、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樂對孩子有強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對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能心領神會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社會化發(fā)展離不開模仿。模仿從呱呱墜地的新生兒就開始了。通過模仿,孩子不僅能夠復制行為,而且也能對模仿的行為進行加工,有所創(chuàng)新。人們經常把模仿描述成“學習的捷徑”。模仿涉及到拷貝某個具體的行為或是某種類型的動作,可以使孩子非??焖佟⒂行У貙W會一系列的身體技能。所以,模仿是孩子進行學習的第一步。
模仿--孩子學習第一步
經典實驗回放:
1999年,科學家梅爾特佐夫讓一個18個月大的嬰兒觀察一位成人從事一種不成功的行為,并讓嬰兒也來嘗試這種行為。如果嬰兒只是模仿示范者實際操作的內容,那么最后模仿行為就會失敗。第一步,嬰兒在一旁觀察一位實驗人員將小啞鈴拉開并成功的過程;第二步,實驗人員給嬰兒一個過大的塑料小啞鈴,讓他嘗試拉開。嬰兒使用示范者的方式,用兩只手去抓小啞鈴,并做出向外用力的動作。但是,小啞鈴對嬰兒來說太大了,嬰兒模仿不了示范者拉開啞鈴的動作。后來嬰兒嘗試了新的解決方法,他把啞鈴放在桌子上,使用兩只手來拉另一端。結果他成功地拉開了小啞鈴。這個實驗說明,孩子能夠通過模仿學習并進行自我創(chuàng)造,因此模仿是孩子進行學習活動最有用且有效的工具。
模仿從嬰兒開始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心理學家對嬰兒的模仿行為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出生后最初的4個小時中,嬰兒就已經具有模仿能力了。那時的嬰兒模仿的是張開嘴、撅起嘴,或者是在嘴里動舌頭。
大一點兒的嬰兒能夠通過模仿學習三種類型的行為。其一,嬰兒能夠跟隨成人一起到處走走,到新的環(huán)境中進行探索。這個時候,嬰兒也有能力跟隨著一個移動的玩具,并自己摸索著返回。其二,嬰兒模仿已經熟悉的社會行為,如分享玩具,通過模仿能提高這類行為的發(fā)生。比如和嬰兒一起玩“平等交換”的游戲,他隨后就會想到要把玩具送給其他人。其三,嬰兒通過觀察其他人,能夠模仿學會一些新的行為并且有自我創(chuàng)新。比如上面實驗中拉啞鈴的例子,嬰兒自己發(fā)明了把啞鈴放在桌上,用兩只手拉同一端的動作。這類模仿行為對孩子的語言學習來說,是很需要的。孩子通過模仿成人的語言,并進行遷移和創(chuàng)新,學習新的詞匯。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這是一件讓全家人都高興的事情,可到了幼兒園,家長會擔心“孩子不會吃飯怎么辦”、“不愛去怎么辦”、“小朋友會不會欺負我的孩子”等等,怎樣才能幫助孩子邁好人生第一步呢?
熟悉環(huán)境
確定好幼兒園后,家長可以帶孩子到幼兒園玩一玩,看一看,讓寶寶自己去發(fā)現(xiàn)有那么多小朋友在游戲,跑呀、跳呀、笑呀,心里有加入這個集體的愿望,讓孩子覺得幼兒園是一個快樂的地方,有漂亮的環(huán)境,新穎的玩具,還有比家里多得多的小伙伴。
培養(yǎng)生活能力
其實像睡覺、吃飯、穿鞋、入廁等細小環(huán)節(jié)都要讓孩子自己試一試,鼓勵孩子獨自完成。例如睡覺,媽媽可以跟寶寶講,媽媽爸爸有床,寶寶也有床,寶寶睡在自己的床上會有許多小禮物等著你,寶寶就會趕緊躺在床上乖乖地睡覺,寶寶睡著了,媽媽偷偷往枕頭下放一塊餅干、一個玩具、一本好看的書……每次的禮物要不一樣,寶寶受到鼓勵,時間長了就會養(yǎng)成獨自睡覺的好習慣。
堅持送孩子
3歲左右的孩子離開母親,離開熟悉的家庭,面對一個新的集體和陌生的老師,必然會產生哭鬧、緊張等現(xiàn)象,一定要堅持送孩子,能讓孩子很快適應這個集體,如果送兩天歇三天,或者中途到園巡視孩子,就會適得其反。
勤溝通
兩三歲的孩子還不能用完整的句子表達事物,“在幼兒園一天吃了多少、與小伙伴玩游戲了嗎、大便了沒有、喝水好嗎”等都是家長最關心的,可是又不能從孩子口中得到答案,這就需要家長多和老師交流, 及時得到孩子的信息。
1、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角色的變化,喚起他們的自我意識。
進入小學校門的那一天起,孩子的角色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在幼兒園時期,孩子都是以“玩”為主,而小學階段,就要系統(tǒng)地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接受良好行為規(guī)范的訓練和約束,還要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孩子能否從幼兒園時期的生活順利過渡到小學生活就需要家長有意識地喚起孩子的自我意識。在入學前,應該告訴孩子:你已經長大了,要上小學了;在學校里將會學到許多的知識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讓孩子意識到,小學跟幼兒園是不一樣的,逐漸意識到自己角色的變化。
2、幫助孩子克服困難,讓孩子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
孩子剛從幼兒園來到小學,學校里的一切對于他們來說都是陌生的。有的孩子會在心理上產生一種不知所措的茫然與惶恐,特別是在學校里遇到困難時更不知如何是好。作為家長在孩子剛入學的這一時期,就要多關注孩子的情緒,常關心詢問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及時解決孩子在學校遇到的困難。有些事情在大人眼里看來是不值一提的,可是對于孩子來說卻是他一生的一道坎,不能草率了事。特別是對那些性格內向較為膽小的學生,他們適應新的環(huán)境的能力本來就不強,如果沒有家長的耐心引導幫助,他們是很難去面對新環(huán)境的。這將會給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帶來很大的障礙,也將會給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埋下諸多不良因素。
3、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
求知欲,來源于兒童內心的積極要求。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望就是使孩子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的心理要求。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家長可以從多方面去啟發(fā)誘導。比如給孩子講名人偉人刻苦學習、奮發(fā)向上的故事,通過講故事,使孩子思想感情上受到陶冶?;蛘邘椭⒆訕淞⒄_的學習目的,讓孩子明白為什么要上學讀書。家長對孩子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可以多角度來著眼。比如說語文科的學習,幫助孩子明確學習語文是為了掌握語言文字的交流工具,培養(yǎng)識字、看書、作文的能力,為學好各門功課打下基礎。只有讓孩子真正知道學好語文有多么重要,他們才能努力學好它。其它功課也是同樣的道理。
4、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
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一個人受益終身,可是一種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孩子能自己去養(yǎng)成的。孩子的天性是“玩”,“對于他們來說是比學習更具吸引力的”。因此,孩子會常常出現(xiàn)為了玩而不做作業(yè),或邊玩邊做作業(yè)的現(xiàn)象。這些都是不良的學習習慣。家長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應該和孩子好好談談心,善意地指出孩子這些不良的行為,讓孩子明白這樣有多么不好。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訂出幾條要求。這樣還不行,家長還必須花較長的時間做一個盡職的督促員,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yǎng)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
孩子適應了新的環(huán)境,明確了學習目的,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他的小學生活就會有一個良好的開始。
大家經常議論,孩子應該多大開始給他們零用錢,給多少零用錢合適,該如何引導孩子使用零用錢等問題。
我們認為,從孩子7歲,也就是進入小學,就可以開始給孩子零用錢了。從這個時候開始,理財教育也逐步過渡到教孩子一些實際金錢的積累和使用問題上。
存錢罐的理財?shù)谝徊?/p>
麗麗今年7歲,就要讀小學了。有一天,媽媽帶麗麗到商店挑選學習用品時,特意帶麗麗去購買存錢罐的區(qū)域,打算讓她親自挑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存錢罐送給她。媽媽告訴麗麗,“她已經長大了,從現(xiàn)在開始,媽媽會給你一些零用錢,你可以開始支配自己的錢了,將來還可以用這些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在花錢買東西的時候,就需要先存錢,只有存夠了買東西的錢,才可以擁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丙慃惙浅8吲d,于是,挑了一個非??蓯鄣目Х蓉埓驽X罐。并告訴媽媽,她要存好多好多的錢,還要用自己的錢,給媽媽買禮物。
在這個年齡段,給孩子零用錢主要是引導孩子開始學習金錢的實際運用,所以,無需給太多零用錢,每個月10元左右就可以了。而在給孩子零用錢的時候,盡量使用存錢罐這個工具。存錢罐的目的是要讓孩子學會存錢和體會堅持的必要性,并逐步培養(yǎng)孩子自我克制的能力,這是理財?shù)牡谝徊健?/p>
至于準備哪一種存錢罐,應該由孩子自己來挑選,并尊重他們的選擇,這一點很重要,對于孩子來說,只有他們自己挑選和喜歡的東西,孩子才會認真的對待。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除了教孩子如何使用存錢罐,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如何積少成多。甚至為了鼓勵孩子存錢,可以和孩子一起存,孩子存一元,父母也存一元,看著罐子里面的錢慢慢變多,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
引導孩子簡單的購買交易
思思今年8歲,每次媽媽帶她逛超市的時候就顯得很開心。在超市里面,思思可以模仿媽媽,像個大人那樣參與家里的事務。特別是需要購買思思用的東西,比如文具圖書等,媽媽就會引導思思獨立完成選擇和購買程序。思思并不太理解商品的好壞和實際使用的方式,但通過簡單的直接交易,讓思思更好的體會金錢在生活中的意思。思思現(xiàn)在已經明白了,如果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是需要付錢的。而錢是爸爸媽媽辛苦賺回來的,不可以隨便亂買東西。
7-10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一些基本的判斷和交際能力。引導孩子完成一些簡單的購物交易,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對家庭的關注和參與感,也可以通過對比不同的商品,以及最后貨幣的交換,讓孩子充分理解金錢的價值和意義。另外,在現(xiàn)金找零兌換的時候,不僅可以鍛煉孩子們的計算和思維能力,也可以提升孩子的獨立能力。
其實,無論是麗麗還是思思,他們的父母都在有意識的鍛煉著孩子的財商。
理財?shù)牡谝徊骄褪莾π?,讓孩子理解和喜歡儲蓄,并運用適當?shù)膬π罟ぞ咄瓿勺畛踅疱X的積攢。但理財并不是單單存錢,也不是存越多越好。理財是對財務更有效的運用和管理。引導孩子逐漸獨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簡單交易,培養(yǎng)孩子理解金錢的意義和交易過程,為將來教育孩子如何合理使用金錢做出鋪墊。
在這個年齡段,購買孩子的用品,或許還不需要真的動用孩子的零用錢,也就是說,暫時還不需要涉及到金錢的預算和如何獲取,但是從10歲開始就可以逐步鍛煉孩子這方面的能力了。
女兒可可今年5歲,她最愛的一套書是“貝貝熊系列叢書”。前兩天,可可讓我講《錢的學問》,我照本宣科,她聽得全神貫注。當講到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幫助家里干活能拿到零花錢的時候,可可突然兩眼放光:“媽媽,是不是我?guī)湍銈兏苫钜部梢話赍X呀?!”
我隨口回答:“當然嘍,不過要看你干的是什么活,比如說本來就是你自己的事情,做了是沒有錢的,只有幫大人做事才有錢拿!”
可可急忙問:“什么是幫大人做事呀?”
我說:“幫忙掃地、洗碗、擦桌子呀!”
可可若有所悟。故事講完,書攤了一床,我發(fā)布命令:“可可,快來收書?!?/p>
可可以飛快的速度收拾完了圖書,然后既興奮又有所期待地盯著我,用甜蜜溫柔的聲音叫我:“媽媽!”
“嗯?!?/p>
“媽媽……”她還是那么含情脈脈、若有所思地盯著我,我不解,眼光瞥到可可剛收好的貝貝熊圖書,我恍然大悟,試探著問她:“可可,是不是想著收完了書就可以收錢了?”
可可馬上顯出秘密被揭穿后害羞的表情,既期待又不好意思地點點頭。我告訴她:“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是你分內的工作,媽媽不可能付錢給你!”
馬上,可可的臉從甜蜜轉為失望,然后一聲不響地躺到小床上。
第二天上午,外婆給我打電話,在電話里激動地告訴我:“可可今天在我們家搶著干活,又是掃地,又是擦桌子,忙得一頭一身的汗,活干完后對我說,‘阿婆,我今天幫你們干活了!媽媽說的,幫大人干活可以掙錢,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就是這樣的!’”外婆趕緊掏出一塊錢給她,可可興奮壞了,這可是她平生第一次掙錢??!
可可開心地蹦到床上,又扭屁股又扭腰,學著廣告的腔調大唱:“掙錢了,掙錢了!”
都說現(xiàn)在的孩子早熟,一個5歲的小孩子就已懂得可以通過勞動獲得報酬的道理。為了不讓女兒變成“小財迷”,我和可可爸決定:從現(xiàn)在起,培養(yǎng)孩子的“財商”。畢竟,會掙錢也得會理財!
家園共育《孩子財商教育的第一步》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孩子不乖難管,往往是家庭教育出了毛病。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應承擔孩子思想教育及智力開發(fā)的主要作用,應主動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還要了解孩子的思...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社會化發(fā)展離不開模仿。模仿從呱呱墜地的新生兒就開始了。通過模仿,孩子不僅能夠復制行為,而且也能對模仿的行為進行加工,有所創(chuàng)新。人們經常把模仿描述成“學習的捷徑”。模仿涉及到拷貝某個...
兩個星期前我剛到?。?)班,丫丫第一個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我發(fā)現(xiàn)她老師一個人坐在小椅子上,看上去比較小、性格有點內向。剛開始我跟她說話他都不理我,為了讓她融入班集體,我嘗試過好多辦法,如:和她談話,與...
班里的孩子有一些是從沒有上過幼兒園,乍一來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孩子的表現(xiàn)五花八門,有哭的,有鬧的,還有的抱住媽媽的脖子不撒手的。開學的第一天,我哄了這個哄那個,抱了這個抱那個,忙的不可開交。記得牽著哭...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這是一件讓全家人都高興的事情,可到了幼兒園,家長會擔心“孩子不會吃飯怎么辦”、“不愛去怎么辦”、“小朋友會不會欺負我的孩子”等等,怎樣才能幫助孩子邁好人生第一步呢? 熟悉環(huán)境 確...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