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入園。
我們要做孩子的朋友,幫助孩子在學習中成長!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經常進行溝通與交流,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我們的陪伴,有時候陪伴才是最有意義的教育!那么,教師可以在哪些方面與家長配合教育孩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寶寶學鋼琴真的越小越好?”,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1.孩子學習鋼琴越早越好嗎?
其實一個藝術家是否可以成功,不單單是早早的就開始學習,還要看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影響。各方面的研究表明,孩子在5-15歲之間學習鋼琴的成果會更加好。
因為兒童的動作發(fā)育是由大到小的,大的動作先發(fā)育,小的動作后發(fā)育,而彈鋼琴正需要小動作。如果在孩子還沒有發(fā)育好大動作時,就給孩子學習鋼琴,那么就像是拔苗助長了,所以過早的讓孩子學習鋼琴等樂器也是不適合的。
2.孩子幾歲學鋼琴比較好?
從各方面條件看來,孩子在5歲以后,大動作發(fā)育完全,各方面的能力都非常的健全了,這樣就具備了良好的學習能力,可以學習鋼琴等樂器。到了5歲這個年紀,孩子也算是為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3.男孩和女孩學鋼琴的區(qū)別?
其實男孩和女孩在發(fā)育成長上也有不同,女孩在4-5周歲,男孩在5-6周歲就可以開始學琴了,因為女孩相對男孩發(fā)育的會提前一些。
但是孩子們的發(fā)育終究是根據(jù)很多因素而決定的,有些孩子因為遺傳,飲食或者個體條件好,天生具備一定的天賦,家長可以根據(jù)自己孩子的狀況來詢問專業(yè)的鋼琴老師。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現(xiàn)在父母可能會覺得,在孩子上學以前就讓他們接觸計算機,將會使他他們在正式上學之后在智力和能力上勝過他們的同學一籌,可是經專家研究認為,具體到培養(yǎng)關鍵性的智力這一問題上來,鋼琴的鍵盤要比計算機的鍵盤更加有用。
開發(fā)孩子的智力,是讓孩子學鋼琴好還是學電腦好呢?這是許多父母困惑的問題。也許父母會選擇后者,但是美國研究人員最近發(fā)現(xiàn),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學鋼琴要比讓他們過早地接觸電腦更有益處。他們的研究顯示,音樂訓練能夠培養(yǎng)兒童的抽象推理,可能使起在今后的學習中數(shù)學成績更加優(yōu)秀。
現(xiàn)在父母可能會覺得,在孩子上學以前就讓他們接觸計算機,將會使他他們在正式上學之后在智力和能力上勝過他們的同學一籌,可是經專家研究認為,具體到培養(yǎng)關鍵性的智力這一問題上來,鋼琴的鍵盤要比計算機的鍵盤更加有用。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說:在對5歲以下兒童進行的研究中,威斯康星大學的勞什爾博士發(fā)現(xiàn),那些接受過鋼琴訓練的小孩,在對數(shù)學、國際象棋、科學、工程學的智能測驗中,得分要比其他兒童高出34%。勞什爾博士綜合評估了兒童對比例概念的理解能力,認為這一點對于他們將來在數(shù)學和科學方面的表現(xiàn)是至關重要的。
對勞什爾博士這一研究成果的一個解釋,是來自近期其他科研人員所進行的一些對人類大腦的研究。那些研究顯示,在生命早期當中的一些經歷幫助大腦中一個部位的神經細胞同另一個部位的神經細胞形成聯(lián)系,而這種聯(lián)系掌管著一整套人類的技巧,從語言能力到擅長房屋內部設計等等。勞什爾博士確信,幼年時的音樂訓練促進這些神經細胞同大腦中負責抽象推理特別是理解數(shù)學概念所需要的那一部分神經細胞相聯(lián)系。
嬰幼兒記憶力好,模仿力強,而且大膽,敢說,不怕說錯,所以這一時期是學習外語的最好時機。
究竟孩子幾歲學外語比較好,學術界還沒有定論。目前,在歐洲發(fā)達國家,一般是讓孩子從10歲開始學外語,我國有些城市是讓孩子從小學3年級開始學外語。如果某些孩子確實有語言天賦,又有內動力,當然早學也未嘗不可,但一定要注意語言的規(guī)范性。
外語,孩子可以學也應該學,但不能一哄而上,趕時髦,也并非越早越好。孩子學外語還有一個內動力問題,如果孩子性格較內向,不愿多說話,對學外語毫無興趣,那就千萬不能勉強他。有的家長送孩子去讀外語,自己花時間陪孩子,可孩子卻在教室里開小差,做小動作,根本沒有學進去。
對于孩子來講,首先要學好的是母語,如母語學不好,孩子就無法很好地與別人交流。母語隨時隨地都可以學,而學外語是需要有語言環(huán)境的。
學習母語是在一個自然環(huán)境里,而學習外語則是在一個人為的環(huán)境里。離開這個環(huán)境孩子就不再有機會接觸外語了。而語言是在使用中學會的,光學不用,事倍功半,時間長了等于白學,這是很可惜的。
鄰居家有個三歲的小女孩,媽媽是個老師,相對比較重視孩子的教育,不但教孩子從小認字還教孩子說英語。不時聽見她們"臉face魚fish"那樣演練,感覺很熟悉。就好象又回到了我們從小學英語的那套模式里——一個一個的單詞,從漢語到英語。
雖然孩子從很小就接觸,相對而言會及早成績斐然,可是到底是多繞了很迂回的一條道路不是?記得看過一些關于學外語的篇章,都并不贊成這樣的翻譯式教學。尤其是小孩子,說漢語就是漢語,英語就是英語,因為漢語是中式思維,英語是英式思維。
所以建議想讓孩子從小學英語的爸爸媽媽不妨給孩子提供一些英文兒歌和動畫的視聽環(huán)境,讓他除了有一個天然的漢語環(huán)境,還可以有一個人為的英語環(huán)境。
《哈佛女孩劉亦婷》一書里提到劉亦婷的學英語令我印象很深刻,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并沒有今天豐富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媽媽也沒有刻意為之,只是劉亦婷從1歲八個月住在姥姥家開始收看央視每天18:30的學英語節(jié)目。小亦婷很喜歡看那個節(jié)目,堅持了下來,從一歲八個月到三歲。三歲以后跟著媽媽,沒有電視,就中斷了。
這個當時不可見的成果或說效應在劉亦婷入學后的學英語中終于顯現(xiàn)出來,因為在別的一些孩子面對英語頭疼不已的時候,劉亦婷卻對英語表示出了非常的興趣,并興致勃勃地對她媽媽說:媽媽,我一點不覺得學英語很難,我很喜歡學英語,我覺得它就像我的另一個母語一般。
這個從小看過一年多英語節(jié)目的孩子把英語當成了她的第二母語。
再說另外一個例子,央視十套的希望英語欄目有一期探討怎樣學英語效率高。嘉賓除了貨真價實的海歸洪晃還有兩個英語說得和母語一樣溜兒的女孩。我只記得其中一個女孩 ( 她是一個高中二年級生,不是大學生哦 ) 因為用英語與洪晃可以有很好的交流而成了忘年交。大家包括洪晃最初都以為她要么是ABC,要么是在國外待過,可是女孩說她從沒去過國外。
她的英語就是看純粹的英文電影、VCD學來的。有時一天可以連看八部外語片子。
這充分證明了給孩子提供一個英語的視聽環(huán)境對孩子學好英語有多么重要
一、學齡前是孩子學習樂器的敏感期年幼的孩子一般都喜歡音樂,愛唱歌,愛聽樂曲,也愛玩弄樂器。這個時期的孩子無憂無慮,學習上也沒什么負擔,對音樂的接受力強,有條件的家庭,不妨讓孩子學習一種樂器。我的大孫子和小孫子就是在5歲和不足4歲時開始學習鋼琴的。
二、家庭成員對孩子學習樂器要有一致的態(tài)度我們之所以讓孩子學習鋼琴,目的是讓孩子從小就能手、腦并用,促進孩子的發(fā)展,陶冶孩子的性情,而不是要培養(yǎng)什么家。鋼琴買回來時,全家人都很高興,也都支持孩子學琴。但是學琴以后,家長必須要求孩子堅持天天練琴,而起步階段的曲子一般都比較簡單,談不上好聽不好聽,主要是為了讓孩子練習指法,熟悉鍵盤,認識五線譜,這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比較枯燥,天天讓他堅持練習,確實是一件艱苦的事情。大孫子的姥姥覺得太難為孩子了,就跟孩子說些拉后腿的話,繼而是孩子的媽媽想打退堂鼓,但我始終堅持不動搖,并及時給她們和孩子做思想工作,才使孩子堅持了下來。
三、要物色一個好鋼琴教師大孫子5歲時開始和一位在大學教鋼琴的青年教師學琴,她的專業(yè)水平不錯,但是缺乏教小孩子學琴的經驗,不太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教琴時操之過急,不夠耐心,因此在琴課上經常與大孫子發(fā)生沖突,為了不使孩子對學琴產生反感,我不得不另覓一位教師。這位教師雖然不是鋼琴專業(yè)科班出身,但是她從小學習鋼琴,功底扎實,有比較豐富的教兒童學琴的經驗。我的大孫子第一次上課就喜歡上了這位老師,學琴的積極性也高了,直到現(xiàn)在,他一直跟著這位老師學習,我的小孫子自然也拜她為師。我的一些親戚朋友的孩子學習鋼琴,凡是半途而廢的,原因之一都與擇師不當有關。
1、音樂感的培養(yǎng)
有人說:“音樂感是爹媽給的”,意思是說,有人生來就是音樂感好,天生就是學音樂的料,也有的人生來就不是學音樂的,是不具備培養(yǎng)可能的。我本人不太同意這種說法,我認為,每個人的先天素質確有很大差異,這要看到,要承認,但是后天的意識的培養(yǎng),有目的地引導,有很積極的作用。一個好的教師,應該能把一些在音樂方面天賦一般的學生引進音樂之門,使他們逐步提高音樂理解和音樂表現(xiàn)的能力,而逐步做到有音樂感的演奏。
從我們在教學中所接觸的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較好的天賦,應該說這些學生都具備被培養(yǎng)、造就的條件。當然,我們不否認他們中有天賦特別突出的,也有特別不愿意和不適宜學習音樂的,但這兩種情況都只是個別的,是極少數(shù)。我認識一個男孩子,腦子很清楚,很聰明,手的條件也非常好。耳朵的聽力更是突出,別人在鋼琴上任意按下一堆音,他能把一個個音名說出來(當然是在眼睛不看、全憑聽覺的情況下)。這樣的學生,無疑是有音樂天才的,但他花的努力一點也不比別人少。在初學階段,他一星期要彈好、背出十至十五首曲子,而且曲曲完整,也有音樂表現(xiàn)。他不僅平時的練琴時間比同齡的孩子多。他還能隨時有選擇地欣賞一些自己喜歡的曲目,每天晚上他都在音樂伴隨下上床入睡。他的家長也努力給他創(chuàng)造一個音樂的氛圍,每天早上都用音樂叫醒他,放他喜歡的樂曲伴隨他進人新的一天。有了這樣的努力,又有這樣的環(huán)境,他的音樂理解能力和表現(xiàn)力不能不突出??梢姡词共拍?、條件都超乎一般的孩子,他的努力和追求也必須超過一般人,才可能走上成功之路,“天才出自勤奮”,這話說得太對了。
實踐證明,那些學習鋼琴半途而廢的學生,往往都是平時不肯好好練琴的。每次上課錯音連篇,經常譜子也不認識。鍵盤也找不到,往往上了許多次課.連一個曲子也連貫不下來,錯音、毛病總也不改。仔細分析起來,這些學生學不下去并不是因天賦不行,他們的問題在于不肯下功夫。其實只要下點功夫,他們馬上會好一些的。往往這類學生在學校的功課也是粗心大意,馬馬虎虎。有些很聰明的孩子,被不良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耽誤了,真讓人惋惜。
也有一些很沒有條件和“才能”的學生,經過努力,有了良好的表現(xiàn)。有一個女孩子,父母都是工人,且完全沒有接觸過音樂,所以在家中孩子可說沒有任何音樂環(huán)境。這樣的孩子學習起來的確很苦,往往在彈奏方法上、節(jié)拍上都對了,而音樂的感覺就是出不來。后來經過老師正確啟發(fā)和指導和她自己的艱苦努力她終于有了一定的音樂感覺,并在考級中被評為優(yōu)秀。這個成績,老師和家長都深知是來之不易的。
我們面對的大多數(shù)學生,都不能說是天才,但他們大都有正常的智力,且有學習鋼琴的愿望。教師的責任是把這些學生帶入音樂之門,引上音樂之路。
在這里,先談談從感性人手的培養(yǎng)。我想,多聽、多看、多給人表演都是必須的。
學鋼琴首先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音樂的環(huán)境。鋼琴是一種外來樂器,大多數(shù)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教材、樂曲來自歐洲,因此它的音樂語言也是外來的。這就跟學外語一樣,要有語感,光靠音標、字母拼出來的外語,總讓人覺得生硬,必須多聽,多感受,潛移默化。
現(xiàn)在電臺里經常有好的音樂節(jié)目,家長可以多留意、到時候錄下來,并不限于鋼琴,可廣泛一些,其它樂器的、交響曲的、聲樂的,都可以,經常積累一些資料。學生眼下功課都很多,不一定有專門的時間來欣賞音樂,家長不妨在進餐時、起床后、就寢前放上音樂,學生有意無意地便接受了音樂的熏陶。逐步對音樂語言、形象、氣氛、音色等,有了感性的認識。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不一定立竿見影,但是逐步地能從量變到質變,大凡音樂感好的學生,都得益過這種熏陶。
上述的做法,我想對任何家庭都不難,因為收音、錄音的件是每個家庭都具備的。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去買一些錄音帶和激光唱片,選擇一些重要的經典曲目。在學生學到一定程度時,音樂欣賞可更有目的地進行,讓其比較專題化。如學生彈奏莫扎特的奏鳴曲或變奏曲,平時就可以集中聽莫扎特的各種類型作品,讓其對莫扎特的風格、特點有專門的感受。亦可把音樂分為大的時期來欣賞,如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浪漫時期等等。譬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都屬于古典時期,就可以有意識地放在一起聽聽,感受他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對初學的學生來講,除了廣泛的聽和感覺外,更應著重對自己所學教材的熟悉和模仿。這方面,教師的要求是起主導作用的。教師應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讓學生明確音樂形象、情緒,并明確通過哪些彈奏方法來達到動聽鮮明的彈奏。全國學習鋼琴非常普及,而好的教師又不是到處都有,這時候則應借助于音像制品來促進教學?,F(xiàn)在一些基本的主要鋼琴教材都有示范的錄音帶甚至帶講解的錄像帶,這些音像帶對教學能起到廣泛的指導作用。
學生通過熟悉、模仿,逐步到有自己的獨立音樂見解,具有主動的音樂感、表現(xiàn)欲,這就需要不斷的聽和熏陶。居住在大中城市的學生,有條件的要爭取多聽各種音樂會,因為鋼琴是表演藝術,必須多看,多聽現(xiàn)場的演奏。要是沒有聽現(xiàn)場音樂會的條件,也可注意收看電視中的音樂會轉播?,F(xiàn)在,這種機會還是經常有的。只要有心,是不會錯過的。
再進一步,就是多給學生提供給別人表演的機會。練了那么長時間,給人表演能否把自己的音樂感發(fā)揮、表現(xiàn)出來,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這是人人遲早都要面對的。在學生中也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情況,有的人性格放得開,不在乎,甚至越有人看越得意,越來勁。這樣的學生一般都喜歡上臺表演,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因過分興奮、激動而失控,彈得過快,在演奏時既要保持投入、興奮的優(yōu)點,但又要從容不迫,頭腦清楚。對于一些性格較內向、膽子比較小而又容易緊張的學生,一定要讓他們在演奏前多彈給人聽,家里有客來,就讓學生為客人表演,也可以帶學生去別人家給人表演,也可組織幾個學生一起開小演奏會,互相觀摩比較,這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鋼琴作為表演藝術,難在表演時就這一遍。平時練百遍、千遍,也許自己在家里彈得很不錯,但是要別人承認你彈得不錯,就必須在演奏這一遍時發(fā)揮好。有時我們很羨慕搞美術的,畫一幅畫,可以在家里一點點地去琢磨,去修改。一旦畫好了,這幅畫就永遠不會再變化,除非作者想對其再加工。而我們的演奏,每次都要重新開始,在家彈好了,不一定上臺演奏就能一樣好。有的學生彈錯了,會說“我在家彈得挺好的”,這樣解釋沒有用,因為你在家彈好的那一遍,并無法彌補你這一遍的錯誤。也有學生說“我第二遍就能彈好”,那也不行,因為無論是表演,還是考級、考試所承認的永遠是那個第一遍,為了彈好這一遍,我們要做很多努力,除了練習充分外,很主要地不放過任何一次鍛煉的機會。除了給別人彈,也可借助錄音、攝像,錄下來自己聽,看看優(yōu)、缺點,因為在有錄音或攝像的情況下,比較接近演奏的感覺,與一個人無拘無束地彈心理上大不一樣。經過這一些鍛煉,學生在演奏或考級中,就能有充分的思想
準備,以保證臨場時把自己的音樂感覺比較自如地不打折扣的表現(xiàn)出來。
現(xiàn)在一般小學在3年級開始上英語課,很多家長都覺得“分數(shù)至上”的教育體制讓孩子青少兒階段的成長很辛苦,所以更愿意對學齡前孩子采用“放養(yǎng)”的方式,讓他們過一個快樂的童年。那么,“徹底玩樂”的童年是最合理的安排嗎?
據(jù)調查,孩子在3-6歲時是英語學習的黃金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聲音敏感度較高,右腦控制發(fā)音器官的能力較強,聲帶、舌唇等運動神經的調節(jié)具有很大可塑性。
這就是為什么孩子在學英語時常常能很快模仿到純正的語音語調,而成人則由于母語聽音辨音習慣的影響,很難達到同樣的效果。
兒童學英語的原則:
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語言環(huán)境
寓教于樂
孩子在幼兒時期學習英語的好處:
1、受母語的干擾程度小
美國語言教育學家克拉申認為, 認知的發(fā)展對第二語言的學習有滯后的影響。兒童和成人的第二語言的學習涉及不同的過程。
成年人開始學習外語,他們容易無意識地以自己的母語為標準來衡量,接受所學語言。這種受母語干擾的心理情緒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第二語言的學習。與成年人相比,兒童的母語語言習慣還沒養(yǎng)成,母語發(fā)音尚未定形,口腔肌肉彈性好。
人的發(fā)音器官,與身體其他器官的發(fā)展一樣,在青春期前皆處于發(fā)展狀態(tài),具有相當大的彈性。所以在學習外語過程中受到的母語干擾就要比成年人小得多。
2、早期英語學習有利于幼兒各方面智能的發(fā)展
孩子從出生后,就能夠從各種情境中不斷吸收、記憶所有聽到的聲音,看到的影像,以及觸摸到的東西,漸漸地組成有意義的概念,到了一二歲時,孩子就能模仿大人的發(fā)音、姿態(tài)、手勢、自然的動作語言。
孩子在這個階段,往往記憶力、模仿力強,學習起來更輕松。學習雙語的兒童,往往在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和新穎性方面優(yōu)于學習單語的兒童。同時,還豐富了知識,擴大了視野。
3、詞匯累積量越大
語言的學習,需要靠時間來累積詞匯量,而語法的掌握,也必須在時間和經驗中修正改進,這樣一來,詞匯量越豐富,孩子就越能將意思表達清楚,而掌握語法的能力越好,孩子越能流暢地說英語。
詞匯維系著語音和語法,是構筑語言的基本單位,它是提高學習者語言水平的基石,如果離開了豐富的詞匯量的掌握和高效率的詞匯學習,是不可能學好英語的,一切必將成為無水之源,無本之木??梢?,英語學習和英語水平的提高,詞匯是根本。
(一)保持幼兒對語言的好奇
語言智力高的人有一個突出特征:對語言的好奇心,他們喜歡語言,表現(xiàn)出極好的語感和對語言的鑒賞力。而事實上,出生幾個月的嬰兒就對話音刺激十分敏感,當親人對他說話時,會以微笑、手腳活動等作出積極的反應。語言智力高的幼兒表現(xiàn)出對話音、節(jié)奏、語調反應靈敏;愛涂鴉;喜歡聽、讀、說故事;說話清晰有條理。家長若對這些語言智力品質給予關注和引導,便能使幼兒保持對語言的好奇和敏感。
(二)語言智力開發(fā)越早越好
一個出生時只會啼哭的新生兒,為什么在短短的兩三年內學會了母語,掌握了結構如此復雜而嚴密的語言?可見語言作為一種智力與潛能。越早開發(fā)越好。胎教工作者甚至主張在懷孕5個月聽覺出現(xiàn)時就與胎兒說話,呼喚他的名字。而早期教育工作者則建議從嬰兒出生第一天起,就將語言交流融合于生活照料中,這有極重要的潛在作用,3-5個月嬰兒“交談”時讓他作出口部及出聲反應。8-9個月開始伊呀學語時,要作出積極的反應,用語言說出他的需要。1歲時,要不斷鼓勵他說出單詞、電報式語詞,并逐漸要求說出單詞句、雙詞句直到完整語句。嬰兒期是口語發(fā)展的關鍵期,從單詞句(15-20月)到雙詞句(18-24個月)到簡單句及語法掌握(2-3歲)的語言發(fā)展過程,一刻也離不開成人的引導,因為在沒有語聲的環(huán)境里絕不可能發(fā)展語言智力。
(三)創(chuàng)設發(fā)展語言智力的環(huán)境
嬰幼兒的語言環(huán)境是成人與嬰幼兒共同構成的相互交流的情境,成人對嬰兒語言智力發(fā)展的關注和嬰幼兒自身言語活動的自發(fā)傾向創(chuàng)造了一個動態(tài)的、嬰幼兒自己也參與其中的環(huán)境。理想的發(fā)展語言的家庭環(huán)境包括:一,擺放幼兒感興趣的玩具、物品和材料,讓他們邊探索邊學習說出它們的名稱和功能;二,帶幼兒走出家門去商店、動物園、公園,從多種場合觀察、體驗、豐富和充實其經驗,增加學習和表達的愿望;三,鼓勵幼兒與人交往,因為語言智力發(fā)展是一種不可抑制的人類特性。當幼兒想表達時,消極詞匯變成積極詞匯,由聽到說才成為可能;四,讓幼兒聽兒童廣播、看兒童電視,形成親子共讀的圖書環(huán)境,可使他們在學習、欣賞文學語言的同時,激發(fā)表達自己的愿望,發(fā)展其語言智力。語言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是人腦的高級功能。除了正常的語言環(huán)境,還須有正常發(fā)育的腦來發(fā)揮其語言智力的功能。因此,使大腦細胞得到科學的營養(yǎng),對語言智力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
研究表明,3歲前是人的大腦發(fā)展最快的時期,父母應把握關鍵期開發(fā)孩子潛能。
(李秀平攝)
美國PAT國際認證育嬰導師羅樹東
研究表明,3歲前是人一生中發(fā)展最快、最重要的時期,把握孩子某些方面發(fā)展的敏感期并悉心培養(yǎng),對于促進寶寶身心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
3歲前腦部發(fā)育有幾個敏感時期
生命的最初三年,人的大腦迅速生長,出生6個月的寶寶,其腦體積相當于成人的50%,3歲時腦體積就相當于成人的80%,一個人學習能力的50%都在生命的頭四年發(fā)展起來的。
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在腦部發(fā)育過程中有幾個敏感時期,在這幾個時期,腦部特別容易接受并學習一些信息。換句話說,在孩子的發(fā)育過程中存在一些“機會之窗”,而且腦部的每個系統(tǒng)(視覺系統(tǒng)、聽覺系統(tǒng)、語言、情感和運動系統(tǒng))都有各自的“機會之窗”。如果在“窗戶”打開時,其可塑性極強,若能在此時進行一些可刺激其更好發(fā)展的活動,對寶寶腦部的發(fā)育將產生良好的、長遠的影響。但也意味著,在這些發(fā)育階段,不好的經歷或缺乏適當?shù)拇碳ひ部赡軐ζ洚a生不良的影響。
你寶寶腦部的潛能主要取決于先天的遺傳。但是才智和能力的發(fā)展卻是取決于你給他的刺激和教養(yǎng)的方式。諸如說話和走路等能力,就需要大人的正確教育和訓練。
良好的早期教育可以促進寶寶的運動能力、交往能力、藝術能力、邏輯創(chuàng)造能力、語言能力等幾個方面的良好發(fā)展。
在我們周圍,總會看見一些孩子用左手拿調羹或筷子吃飯,用左手寫字、畫畫、用左手打羽毛球……這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左撇子。作為人數(shù)達到6億的群體,左撇子也受到大眾越來越多的關注。
孩子若是左撇子,家長應該怎么辦呢?心理學家指出,首先,讓孩子正確認識左撇子的差異性,而非錯誤性或優(yōu)越性,以免他們產生不恰當?shù)淖晕以u價。第二,對孩子使用左手不責備不糾正,任其正常發(fā)展,同時耐心地引導他們多用右手,并及時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最終能左右開弓。
為何你的寶寶會成為左撇子?
人的大腦分左右兩半球,這兩半球的分工各有偏重,左半球的邏輯思維能力強,右半球的形象思維能力強。兒童時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邏輯思維能力較差,因此孩子的右腦功能偏強。而右腦負責左側肢體的活動,因此兒童時期孩子左撇子較多。
寶寶的腦發(fā)育和動作發(fā)展的聯(lián)系
一歲前的寶寶,左右腦的功能尚未分化,而左右手也尚未分工,所以這個階段的寶寶經常是用雙手來拿奶瓶,用雙手、雙腳來爬行。
到了二歲時,左右腦逐漸分化,可以隱約看出寶寶習慣用哪一只手拿東西,用哪一只腳做動作。
三歲時,寶寶的動作更協(xié)調,身體的各種動作反應變成反射性行為,不再需要大腦皮質來控制,因此,大腦皮質轉而負責較高層次的學習認知工作了。
四歲的寶寶慣用哪一手的習慣就會很明顯了,而且寶寶用手做事情的機會也變多了,這時候寶寶都會主動以慣用手來操作,而對應到的也就是大腦功能比較優(yōu)勢的一邊。
用手習慣是遺傳而來
我們可以從寶寶使用左右手的習慣,觀察寶寶是左腦優(yōu)勢還是右腦優(yōu)勢外,其實絕大多數(shù)寶寶慣用手的習慣是家族遺傳,以及先天腦部基因決定。1歲以前的幼兒,還不太會有明顯的方向分化,等孩子過了1歲,行為自主能力逐漸生成的同時,左右手的慣用特征就會明顯出現(xiàn)。爸爸媽媽其中有人是左撇子,寶寶會習慣使用左手的機會也就相對提高。從研究數(shù)據(jù)來看,大部分慣用左手的寶寶,都可以從親屬中找出相同屬性的長輩。
左撇子寶寶更聰明?并非如此
據(jù)近日有趣報導指出,歷屆的美國總統(tǒng),從里根、福特、老布什到柯林頓,通通都是“左撇子”??雌饋恚白笈扇耸俊彼坪踺^常人優(yōu)秀,但到目前為止,左撇子寶寶是不是真的比較聰明?目前尚無可靠的實驗證明。慣用左手或右手,純粹是天性使然,與智能表現(xiàn)無直接關聯(lián),大家不必過度解讀。從人的大腦功能來看,當我們的左手、左腳碰觸到東西后,會將感覺傳回右腦,而右手、右腳碰到東西的感覺會傳回左腦。左右腦會把所有的訊息統(tǒng)整后,再發(fā)出命令,執(zhí)行動作,因此,左手和腳的動作命令是來自右腦,而右手和腳的動作命令則是來自左腦,所以不論是左手或右手,都會刺激大腦發(fā)育,同時幫助左右腦的發(fā)展。
大腦構造復雜精密
從受精卵著床起,大腦細胞建構就已開始。當寶寶出生時,腦神經細胞數(shù)量就已大致固定,也就是說,嬰兒出生時,早已具備成人般的智慧潛能。一般人一生的腦力運用,只占小部份,大腦中多數(shù)部份,都是尚待開發(fā)。
腦部組成部分
人類的腦部,是由大腦、小腦及腦干所組成,小腦負責維系人體平衡功能;腦干掌控人類呼吸、心跳及意識,有“生命中樞”之稱;而所占面積最大的大腦,主要負責情感調節(jié)與感覺表達等較高層次的心智運作。
錯誤觀念
先前許多關于左右腦功能的假設,有些已被證明是錯的。如右腦利于學美術和音樂,后來發(fā)現(xiàn),有很多音樂家是用左腦來處理音樂;以往說左腦善邏輯思考,有利學習語言和數(shù)學,其實當數(shù)學家在解數(shù)學題時右腦較活躍。
左撇子寶寶需要被改造嗎?
到底“左撇子”該不該糾正?孩子學會自己用手吃飯時,父母才能明確孩子的習慣用手。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是個左撇子,父母和長輩往往在驚奇的同時,又會帶有一絲憂慮,主要是怕左撇子會給孩子帶來不方便,比如吃飯、寫字的時候常會和別人“打架”,或者由于“與眾不同”而被小朋友們嘲笑,甚至害怕習慣使用左右不利于孩子的腦發(fā)育。為此,家中的長輩總希望改變孩子的用手習慣。
對左撇子的改造,從根本上說違反了天性。而且這種改造,也不可能改變腦的優(yōu)勢部位。就像我們提到過的那樣:這種改造不僅不會實現(xiàn)優(yōu)勢腦半球的轉移,相反,它會導致非優(yōu)勢腦半球的負荷過重,并由此導致腦組織出現(xiàn)問題。對左撇子孩子進行改造,會迫使他們的行為和天賦錯位,是對他們天性的一種扭曲。尤其是當這種扭曲涉及到書寫之類的復雜活動的時候,有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后果,腦子的完美組織會被帶入完全混亂的狀態(tài)。
孩子若是左撇子,家長不要強迫孩子改用右手,因為雖然孩子在家長的強迫下改用右手,但孩子大腦中的優(yōu)勢半球卻無法改變,反而起到了揚短避長的副作用。此外,還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一些障礙。對左撇子,家長應順其自然,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左腦的邏輯思維能力會日趨增強,有一部分左撇子會改用右手,但也要看到有些左撇子已養(yǎng)成習慣,很難改變過來,家長就不要再人為地強迫孩子改用右手。反之,孩子是左撇子,長期使用左手,還可以充分利用右腦的功能,平衡、協(xié)調大腦的整體功能。
專家提醒在以右撇子為主軸的世界中,左撇子寶寶在生活上難免會碰到一些困擾,父母要把這樣的不便告訴寶寶,讓他有心理準備,不需過度矯正。孩子運用自己頭腦解決事情的能力,遠超出我們想象,無須擔心。不管孩子慣用哪只手,經?;顒铀闹兄谧笥夷X的協(xié)調及運作。
培養(yǎng)左撇子寶寶的4條實用建議
適當訓練
父母和寶寶用手不同,這是許多家庭常見的情況,這時父母在教育寶寶時尤其要講究方法,要尊重寶寶,以寶寶為主。比如讓寶寶系鞋帶、扣紐扣等事情,可采取“鏡象法”。爸媽與寶寶面對面,讓寶寶以爸媽為鏡象,模仿爸媽的動作。
但是在訓練寶寶的時候,可要給左撇子寶寶特別的防護才行。比如學騎車時應戴上安全頭盔,參加游戲時腳穿防滑鞋,但這并不是說你可以不允許寶寶參加正?;顒?。
關注特殊需要
左撇子寶寶在學習上有一些特殊需要,爸爸媽媽要予以注意。比如寶寶用左手寫字,爸爸媽媽要注意寶寶的坐姿及光線。讓寶寶坐得靠桌子右邊一點,使左手有更大的活動空間。
在給寶寶布置房間的時候,爸爸媽媽要把它布置成寶寶自己的個人空間,“左氣”十足,書架啊,玩具盒啊,電話啊,都放在桌子的左側,便于左手動作,舒適、方便。
生活中注意細節(jié)
左撇子的慣用手與非左撇子不一樣,在群體生活中有時難免和別人磕磕碰碰,而這些事情稍加留意是不難化解的。吃飯是孩子天天要碰到的問題。如果家里的餐桌是方桌,就要讓孩子選擇在桌子的一個左側角的位置坐下,舉筷碰杯,與誰也不沖突。如果是圓桌,就要選擇一個左側無人的位置坐下,避免和其他人的手“打架”。幼兒園的桌子常兩個并在一起,左撇子寶寶盡可和同桌商量,自己坐左邊,中間一大塊空間,大家都方便。
購買左手用品
爸爸媽媽應盡可能為左撇子寶寶盡早準備必要的左手用品。西方不少國家中,家里會為左撇子成員準備好適當?shù)淖笫钟镁?,包括餐具、文具和工具。這顯示一個家庭內的互相尊重,也利于子女獨立人格的發(fā)展。
有的學校里也常備有適于左手的學習用具和體育用品,使左撇子學生和一般學生一樣方便使用。特別在幼兒園和小學教育中,手工課為左撇子孩子配備左手用剪刀已成通例,左手用剪刀也是五金商店的常規(guī)商品。
喜歡《寶寶學鋼琴真的越小越好?》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寶寶入園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現(xiàn)在父母可能會覺得,在孩子上學以前就讓他們接觸計算機,將會使他他們在正式上學之后在智力和能力上勝過他們的同學一籌,可是經專家研究認為,具體到培養(yǎng)關鍵性的智力這一問題上來,鋼琴的鍵盤要比計算機的鍵盤更加...
嬰幼兒記憶力好,模仿力強,而且大膽,敢說,不怕說錯,所以這一時期是學習外語的最好時機。 究竟孩子幾歲學外語比較好,學術界還沒有定論。目前,在歐洲發(fā)達國家,一般是讓孩子從10歲開始學外語,我國有些城市是...
鄰居家有個三歲的小女孩,媽媽是個老師,相對比較重視孩子的教育,不但教孩子從小認字還教孩子說英語。不時聽見她們"臉face魚fish"那樣演練,感覺很熟悉。就好象又回到了我們從小學英語的那套模式里——一...
一、學齡前是孩子學習樂器的敏感期年幼的孩子一般都喜歡音樂,愛唱歌,愛聽樂曲,也愛玩弄樂器。這個時期的孩子無憂無慮,學習上也沒什么負擔,對音樂的接受力強,有條件的家庭,不妨讓孩子學習一種樂器。我的大孫子...
1、音樂感的培養(yǎng)有人說:“音樂感是爹媽給的”,意思是說,有人生來就是音樂感好,天生就是學音樂的料,也有的人生來就不是學音樂的,是不具備培養(yǎng)可能的。我本人不太同意這種說法,我認為,每個人的先天素質確有很...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