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
毫無疑問,當我們身為一名優(yōu)秀老師時,我們需要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交流與討論,而教育筆記可以鍛煉老師的教學能力,提高教育水平。有什么值得推薦的優(yōu)秀的教育筆記呢?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教育隨筆:讓孩子學會愛,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隨筆:讓孩子學會愛
有好多的家長反映,本身的孩子"自私、任性、不會體貼人",我想這是大都獨生子女的通病。是孩子生來就不會關愛別人嗎?我想不是的。是我們的家長在"無私奉獻"中,放縱、滋長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絕大大都父母除開要求孩子學習好,就再也沒有另外要求了。日常平凡,即使孩子要主動做一些家務,父母也總是急忙避免,怕孩子做欠好,怕孩子磕著碰著。有些父母時常說:我只要孩子過得好,并不求他給我回報。這樣的"關愛",這樣的"無私",早就讓我們的孩子習氣了。其實,愛是一種互動,也是一種交流。讓本身的孩子也來愛本身吧,從一點一滴做起:為父母獻上一句祝福,端上一杯熱茶……讓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他的體貼。讓藐小的體貼成為習氣,讓愛的交流成為時常,也讓本身去享受孩子的體貼。讓本身的孩子來體貼本身,敬服本身吧,讓這份愛也成為理所當然、義不容辭。因為,一個人會愛本身的父母,未來才會更好地愛別人,愛生活,愛這個世界!m.cnsjbj.cn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教育隨筆:讓孩子學會分享
和中班孩子們一起生活在這個溫馨的小家里,我覺得我很幸福,但是我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幼兒經常會流露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傾向,他們“霸道”地認為:“我喜歡的東西就是我的!”這顯然不會受集體的歡迎,更不利于他們健康的成長。
我發(fā)現小杰小朋友在區(qū)角活動里玩耍時,經常和大家鬧得不愉快,不是哭就是大鬧一場,老師怎么調節(jié)他都不高興,問了和他在一起玩區(qū)角活動的小朋友,他們告訴我說:“小杰搶玩具,他不給我們玩,東西都拿在自己手里,我們大家都玩不到了?!边€有一個最小的小家伙告訴我說:“老師,我都喊他哥哥,他都不給我玩還打我呢?!甭犃撕⒆舆@么一說,我明白了,原來是他把玩具都攬到自己手里,不愿意和大家交流和溝通。這樣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
我看了看了坐在旁邊小椅子上的小宇,還在那里張著嘴巴大哭,我輕輕地走到他跟前,蹲下來問:“小杰你看一看,別的小朋友玩得快樂嗎?”那你快樂嗎?小杰看一看,你的幾個小伙伴們在那里干什么呢?他告訴我說:“在那里說話呀!”他們有東西玩嗎?沒有,看著自己口袋里的玩具很不高興,我想請你把你口袋里玩具和大家一起玩好嗎?他說得時候,自己還是低頭。這時我對著其它的小伙伴說:“瞧,小杰現在要和大家一起玩了,你們高興嗎?高興!其它幾個孩子一起回答我,這時的他愿意把自己拿的玩具,分給其它小伙伴們玩了。
事后,我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利用小杰的這件事,把他請到我的故事中,這樣讓他在聽故事時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對,最后,小朋友知道小杰愿意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和同伴們一起分享玩具,我問其它幼兒,你們愿意和他一起做游戲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愿意!”小杰的小臉蛋上也有了微笑。我利用故事把這件事說給大家聽,讓孩子知道會分享的孩子,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如果不愿意和伙伴分享玩具,會得到大家的排斥。
課間活動,孩子們正在進行游戲活動,這是,突然有孩子急匆匆地跑過來告訴我說“佳佳的手受傷了,破了!”聽到這樣的消息,我立刻就把佳佳叫來,并且詢問她到底是手的哪個地方受傷了。只見她捏緊了右手,流著眼淚哭著,一聲也不啃。我抓起她的手,就看到了手上有很深的傷疤?!霸趺椿厥拢蛇@樣!”我立刻將佳佳帶到了水池邊,將里面的血擠出來一點,然后上了一些藥水。處理完孩子的傷口了,我就開始詢問其了關于受傷的事情。
“告訴我是怎么回事?”我看著佳佳問。
“是鉛筆弄的。”佳佳低著頭,不敢看我?!靶≈鞠葋砼业??!?/p>
于是,我把小志叫了過來,問,“是你把他的手弄上了的?”
“我沒有,我真的沒有!”小志一副很委屈的樣子說道。
“那么這個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是他現弄我的。”佳佳哭著說道。
“哪有,明明是你先來弄我的?!毙≈炯绷似饋恚R上替自己辯解,兩人就這樣你一句我一句地吵開了。
看到這樣的情況,我問全班的孩子有誰看到所發(fā)生的事情。“是小志弄的,把佳佳的手弄開了?!边@時候有幾個小朋友很肯定分說道?!澳敲茨銈兪怯H眼看到事情的發(fā)生嗎?”當我這么問的時候,孩子們都猶豫不說話了。就在這時婷婷說她看到他們兩個人吵,然后佳佳自己把自己的手給弄開的。“你是親眼看到的嗎?”“嗯!”婷婷很肯定地回答我。小志說:“我真的沒有把她的手弄開。”
其實像這樣班級里面孩子爭吵的時常會發(fā)生,但是,往往很多時候,孩子們會因為自己所聽到而未必看到的作為事情的事實。教師要教育孩子,以后如果發(fā)生任何的事情,最好是自己親眼所見到為真,不能光聽信別人所說,或是所講的就信以為真。當然,在受傷的這件事情上,我將兩個孩子叫到一起,告訴他們兩個人都有一定的責任都不對,教師不能因為誰受了傷就偏了誰。爭吵本來就是不對,再加上受了傷之后要自己敢于承認,而不能因為這樣就把受傷的責任推卸到對方的身上。讓孩子學會認清事實,也用于承擔錯誤。“我下次不這樣了。”佳佳最后地下了頭,“我也不對,不該和她吵。”小志也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有時候教師在處理爭吵矛盾的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教師要考慮到事情的原委,愛孩子但是不能慣孩子,有時候必須要讓孩子了解到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學會端正自己的品德。讓孩子學會人情事實,靠自己眼睛所看到的為事實。
有一次,教室里很吵,我叫幼兒安靜下來,可他們絲毫不聽我的,只顧自己講話。我不聲不響地打開了故事CD,播放起好聽的童話故事來。這時,我看見豆豆、果果、樂樂等幾個小朋友停止了講話,靜下來聽故事了。
可其他小朋友還在吵,他們聽不清楚,豆豆就大聲喊:“別說話了,我都聽不清楚故事了!”慢慢地,講話的小朋友陸續(xù)都靜下來聽故事了。
聽完故事,我請那幾個大聲抗議的小朋友來談談他們剛才的體會。他們都說剛才心里非常惱火,大家都在說話,害得自己故事也不能聽了。我又問剛才說話的那些小朋友,如果換作是你們,你們會不會也有這樣的感受呢?他們都害羞地低下了頭。
最后,我適時總結:“只有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才能仔細地傾聽,你們說對嗎?小朋友們聽了都頻頻點頭。在聽別人回答的過程中,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對別人所說的話,要有濃厚的興趣。如果你同意,就點點頭,身體要傾向于說話的人,表示出渴求的姿態(tài),如果自己不能理解,應在別人發(fā)言后提出問題,適時的請教問題。這樣做,給講話的人感覺是你在仔細地聽。
為了幫助幼兒了解安靜傾聽的重要,我又給幼兒講了一個故事《多嘴的八哥鳥》。聽完故事后,我引導他們圍繞“為什么大家都不喜歡八哥鳥?“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幼兒對這個故事都非常感興趣,紛紛表示不愿意向故事中的八哥鳥一樣讓人討厭,該講的時候講,該聽的時候聽。特別是在別人講的時候,要認真地傾聽,這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但要讓幼兒真正做到認真地傾聽,把理念運用到實際中還需要在不斷地培養(yǎng)。
教育隨筆:讓孩子學會嘗試自己做
今天早晨來園時,聽到揚揚小朋友又開始哭泣起來,不愿意上幼兒園,我問奶奶是什么原因,奶奶說:“揚揚回家說他每天吃飯都是最后一名。”奶奶說話時看著孫子非常心疼的樣子。我聽了,感受非常羞愧,是我們工作沒有做好,對揚揚不夠深入了解,導致孩子有這種心理啊!
我決定好好的觀察下?lián)P揚,我發(fā)現他還不太會拿勺子吃飯,吃飯時不愿意自己吃,一口飯在嘴巴里包很久也沒咽下去,到最后大部分孩子都吃完時,揚揚就哭了。他的眼睛總會不停的看著老師,希望老師喂他吃飯。老師喂飯時他吃得比較快,但一勺不能吃的太多,不然他會有點犯嘔。我總結:揚揚是個希望得到老師關注的孩子,依賴性比較強,希望表現好,但自己又做不好,不愿意做最后一名。做不好時就會哭,以哭泣來表達他的想法。
第二天午飯前,我把揚揚帶到操場上的臺階上說:“揚揚,我們一起邊曬太陽邊聊會天好嗎?”揚揚答應了。我問揚揚:“你是因為每天吃飯都是最后一名,所以不愿意來上幼兒園的嗎?”揚揚說:“是的,我吃不完那么多?!蔽艺f:“真的是吃不了那么多嗎?哦,那我今天給你盛少點飯,可以吃完嗎?”揚揚不說話了。我又說:“我們今天一起來試一試,老師相信揚揚一定是可以的。我們進教室吃飯吧?!笔垥r,我特意對揚揚說:“你看,你的飯比別人盛得少哦,揚揚加油哦!”孩子們吃飯時,我不停的鼓勵他們:“孩子們,你們真棒,都能把自己的小肚子喂飽。我們需要豐富的營養(yǎng)長高個子,還要變得越來越聰明,只有喂飽小肚子,豐富的營養(yǎng)才會‘跑’到你身上去?!蔽液喍痰墓膭睿⒆觽兂缘母饎帕?。我走到揚揚身邊輕聲的說:“你肯定也是最棒的孩子,快用你的巧手把你的小肚子喂飽吧!”揚揚很順利的一勺一勺的吃起來了,(雖然身上、桌面弄的比較臟)我向他投去了贊許的目光。今天揚揚吃完飯,還喝了一大碗湯,是全班第二名。下午離園前,我開了個表揚大會,重點表揚了幾位進步的小朋友,揚揚就是其中一個,還給他獎勵了一顆小星星,揚揚高興極了。第三天揚揚吃飯得了第一名,高興地拿著空碗來給我看,我表揚他又進步了。慢慢的我給揚揚盛得飯也逐漸加多了,陽陽吃飯也越來越棒啦!
愛孩子就要學會鍛煉孩子,作為家長或老師,首先應該了解孩子的心理,學會放手,孩子自己干。在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理和參與簡單勞動的過程中,需要按照從少到多、從輕到重、從簡到繁的原則,讓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時給孩子多一些鼓勵,少一點挑剔;多一些指導,少一點包辦。讓孩子通過自己做,來一步步認識世界,適應社會,變得聰明、能干、堅強和自信,哪怕時常會摔跤,我們也只需要遠遠看著,在心里為他喝彩加油。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也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說一不二,脾氣也比較任性,與自己的父母講話就很不講道理,更別提在爺爺奶奶的寵愛下會“囂張跋扈”成何種樣子,很多孩子也會把這種不良的習慣帶到幼兒園來,經常就會聽到有的小朋友在班級里突然大吼大叫,老師和其他小朋友都會以為是不是發(fā)生了什么很大的事情,待老師仔細詢問后,卻發(fā)現可能只是某個小朋友碰到了他或者踩到了推到了他。
這一天周二上午,班級里安安靜靜吃水果的時候,“啊”的一聲很尖的聲音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這是一個小女生帶著哭腔在那里喊,我下意識的以為是不是水灑到身上了,還是水果掉到了地上,于是我立刻走上前去詢問原因,原來只是因為對面的小朋友踩了她一下,我耐心的跟她說:“首先小朋友不是故意踩到你的,其次他也已經向你道歉了,再者如果有任何問題的發(fā)生哭和叫都是沒有用的,你需要的是用小嘴巴去說,可以先跟小朋友溝通自己嘗試著去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不行的話,你還可以來找老師?!甭牭搅宋业脑捤那榫w開始慢慢穩(wěn)定下來,哭腔也漸漸消失。針對這種情況,我分析了一下原因,首先在這個年齡階段幼兒以自我為中心,不會替別的幼兒著想,幼兒的行為動機都是“為我”而不是“為她。并且4-5歲的幼兒是自我保護意識產生的階段,自我意識產生以后,幼兒更多的注意“我的觀察”“我的能量”我的作用,這一時期“自我中心”占了上風,所以4---5歲的孩子都是從自我出發(fā)來進行選擇和活動的,他們往往不去考慮別人。幼兒的行為很少受理智控制,主要受情景和情緒的影響,因此情緒的好壞也能影響孩子說話的口氣。因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著手幫助幼兒進行一些改變。
首先,在班級里營造一種民主、禮貌、和諧的氣氛,注意從自身做起,避免用一些命令的口氣對幼兒說話,并且給予幼兒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其次要耐心的給幼兒講道理,讓他們懂得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有任何問題可以通過溝通的方式去解決,不僅是跟同伴之間的溝通,也可以是跟老師之間的溝通,另外在活動中我們還會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的方式去引導孩子想到他人、認識他人、理解他人。然后,在一日活動中作為教師要時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做幼兒的觀察者、支持者和引導者。
對于小班3歲的孩子來說,做任何事情一般只會想到自己,不會想到別人。由于他們思維能力所限,難以理解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往往以我為中心去認識事物,這是幼兒的思維特征。
今天區(qū)域玩積木的時候,浩看到家新已經搭好,他就故意把家新積木給推倒在桌子上,并順手拿走幾個。家新是個安靜內向的小男孩,眼淚汪汪的看著我。而浩滿不在乎的繼續(xù)在玩他的積木。
浩是個很自我的男孩,通常玩完積木送回筐里的時候,他也是高高的舉起故意摔進筐里,看著積木四處濺落,開心的咯咯笑。老師每次都會耐心的和他講解玩玩具游戲規(guī)則,可他總是不在乎的用眼睛瞪著別處,無動于衷。
對于比較以自我為中心,自己想怎樣就怎樣,不懂得和小朋友好好相處的孩子,教育方式經常的讓我頭痛,比如浩,老師善意的提醒和故事引導對他根本無濟于事。
我這次什么也沒有說,靜靜過去把他的積木收走,他馬上站起來去搶身邊小朋友的。我制止住后浩委屈的開始哭,趁我不注意把家新的全扔在地上,我讓家新到另一張桌子上玩,剩下浩大聲的哭泣,哭聲心碎的讓我想妥協(xié)。當他的哭聲轉為抽噎,我抱住了他,幫他擦干眼淚:“寶貝,老師為什么收走你玩具?搶小朋友玩具對嗎……?”這次的浩變的溫順而乖巧。
對待不會分享、輪流玩的孩子,老師除了偶爾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還要通過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懂得共享為樂、獨享為私的道理,幫助孩子建立群體思想,鼓勵孩子把自己心愛的玩具讓小朋友玩,把自己愛吃的東西分給小朋友吃,使孩子自私的行為逐漸減少,樹立一個為大家著想的整體觀念。
其實自私是每個小孩子的天性,每個小孩子成長中都有一個自私的過程,作為老師,有責任抓住每一個機會教育孩子,針對于不同性格的孩子也需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除了給孩子講道理說明原因,讓他慢慢的自己想想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體驗其他幼兒分享帶來的快樂,才能真正懂得與他人分享的重要性。找準“病癥”,因愛施教,相信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
老師也可通過網站、開家長會、離園時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表現,家園合作一起解決難題,包括讓家長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生活中要相互尊重,相互謙讓、和睦相處,尊老愛幼,多關心別人,幫助別人,讓孩子處處感受愛、和諧的重要,為幼兒樹立榜樣,同時讓父母在家中實施。為幼兒做出榜樣,幼兒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也就學會了與人分享的快樂。
。
。
如今孩子的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但多半是知識學習、腦潛能開發(fā),而孩子的感恩教育卻被忽視了。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fā)現,父母強勢些的,孩子往往會弱勢些。
操心太多的媽媽帶的孩子往往自理能力更弱。
我以為恰恰是父母對孩子過分的不求回報的愛,使得父母放松了對孩子的教育和正當要求,同時也滋長了孩子對父母的依賴,阻礙了孩子的個人能力的發(fā)展。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扮演一個弱勢的媽媽向寶寶“索取”愛。
我們期待起跑線上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從而使我們的社會真正成為一個互愛、互助、文明、友善的和諧社會。
涵涵小朋友性格很內向,她從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坐著看旁邊小朋友玩耍。做事都是慢慢吞吞,但又很認真。有一天小朋友都涂好色已經玩了很多時間了她還一個人在涂色我對她說:“涵涵,我們不涂色了,趕快收起來吧”。只見涵涵一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語的說:“我還沒有畫好呢,就叫我收起來怎么可以這樣呢”?聽到涵涵小朋友輕聲的責語我很慚愧。馬上向涵涵小朋友解釋道:“涵涵,我們要到外面去鍛煉身體了,一直坐著對我們身體是有害的?!焙∨笥咽嵌嵌c著頭,我就幫她一起整理蠟筆。
涵涵小朋友其時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小女孩,也許家庭環(huán)境的種種因素造成涵涵小朋友動作緩慢、反應不靈活、不擅于交際。但她做事又是那么的認真,我布置的任務雖然很慢很慢才能去做好但她都能去完成。像這樣的孩子缺少的是鍛煉,我們要利用機會去鍛煉她。
如:這幾天我班孩子特別喜歡到廁所里去聊天、去玩耍、去放水。針對這事我就請她去監(jiān)督廁所里的小朋友。"幫我去說一下,請廁所里的小朋友不要在那里大聲講話"。傳達完畢之后,我發(fā)現涵涵精神抖擻走到座位上去坐好。還有一次我們在給蘋果穿上漂亮的衣服。我見涵涵才涂了一點點就對她說:“涵涵,你今天可是小老師啊,你可要幫張老師把桌上的蠟筆收起來。(那是故意請她這樣做的,我想提高涵涵做事的靈敏性和作畫的快速性)效果還有一點出來了,她有點加快速度了。晨間活動她在跑拉拖拉玩具,平時慢吞吞的她被我提醒了幾下盡然能加快腳步了,這是可喜的進步!在教學活動時,我又第一個請她來變魔術她高興的合不攏嘴,小朋友都夸她"孫書涵真棒"在這次活動中我發(fā)現她走上來的速度不在是慢悠悠的,而是跑著過來,涵涵小朋友真的有點轉變了。
通過這件事我想:“性格內向不是孩子的錯,我們做老師的要善于創(chuàng)設機會讓孩子去鍛煉,不要去想孩子是否能承擔任務。在鍛煉中自然而然會成長自己。
教育筆記《教育隨筆:讓孩子學會愛》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筆記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隨筆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教育隨筆:讓孩子學會分享 和中班孩子們一起生活在這個溫馨的小家里,我覺得我很幸福,但是我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幼兒經常會流露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傾向,他們“霸道”地認為:“我喜歡的東西就是我的!”這顯...
課間活動,孩子們正在進行游戲活動,這是,突然有孩子急匆匆地跑過來告訴我說“佳佳的手受傷了,破了!”聽到這樣的消息,我立刻就把佳佳叫來,并且詢問她到底是手的哪個地方受傷了。只見她捏緊了右手,流著眼淚哭著...
有一次,教室里很吵,我叫幼兒安靜下來,可他們絲毫不聽我的,只顧自己講話。我不聲不響地打開了故事CD,播放起好聽的童話故事來。這時,我看見豆豆、果果、樂樂等幾個小朋友停止了講話,靜下來聽故事了。 可其他...
教育隨筆:讓孩子學會嘗試自己做 今天早晨來園時,聽到揚揚小朋友又開始哭泣起來,不愿意上幼兒園,我問奶奶是什么原因,奶奶說:“揚揚回家說他每天吃飯都是最后一名?!蹦棠陶f話時看著孫子非常心疼的樣子。我聽了...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也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說一不二,脾氣也比較任性,與自己的父母講話就很不講道理,更別提在爺爺奶奶的寵愛下會“囂張跋扈”成何種樣子,很多孩子也...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