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美好的生活的讀書筆記。
家庭有家庭的好處,學(xué)校有學(xué)校的妙處,兩者結(jié)合,可以讓教育更有意義!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xué)中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及時注意孩子學(xué)習情況,幫助孩子在學(xué)習的樂趣中不斷成長!那么,家園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課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培養(yǎng)好的生活習慣和規(guī)律的思考”,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培養(yǎng)好的生活習慣和規(guī)律的思考昨晚有幸參加了一組媽媽們關(guān)于培養(yǎng)好的生活習慣和規(guī)律的討論,收獲很多。非常感謝媽媽們的陪伴和支持。之后再就本周主題進行了整理,針對家里的狀況和孩子的表現(xiàn)進行了分析。由于,xx是一年級,處于非常重要的階段,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他的身上。通過昨天的學(xué)習,媽媽們的建議結(jié)合孩子以及我的表現(xiàn),讓我對本課有了新的認識,同時也感到了壓力山大,育兒之路,任重而道遠。也讓我更深的感到系統(tǒng)學(xué)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先從家庭環(huán)境看,這是我的硬傷。由于家里孩子多,且處于幼小銜接階段,孩子的自理及自制力比較差,家里的生活節(jié)奏比較緊張比較亂。后經(jīng)分析和調(diào)整,相對來說有所好轉(zhuǎn)。家里的活動以小孩為中心,所以我劃分成兩條線。xx是主要的一條,他的活動內(nèi)容比較多,時間也比較緊張。親親和悅悅是一條線,主要以玩為主,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而我的活動除了一日三餐,其余我都押后,先保證孩子的活動有序完成。
早上的時間,由于xx比較早,兩個妹妹沒起床,他沒有干擾,所以他的活動是比較有秩序的。每日的活動內(nèi)容都已形成模式,按部就班就行了,我不操心。但是細節(jié)仍然很重要,特別是起床的那一刻,直接決定孩子是不是有個好心情。之前都是“拔蘿卜”模式,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鍛煉,慢慢的情況有所好轉(zhuǎn)。偶爾會賴床,但是基本能自己起床,疊被,出房間。我也盡量不催促,讓他自己安排他的事情。在這里,鬧鐘的作用要比較小,我需要加強這方面,吸取其他媽媽的經(jīng)驗讓他能和鬧鐘同步。
晚上是我最頭疼的時間段,家里人都在,在加上小伙伴每日必到,家里的氛圍怎是個亂字了得。所以我也劃了個時間段。在xx沒到家之前,陪親親把作業(yè)寫完,然后親親就沒什么事情,可以自由活動了。xx的事情相對多一些:到家后洗手——休息——吃飯——簽作業(yè)——收拾文具——玩——洗漱——整理房間——課外閱讀——睡覺。所以他的時間比較緊張。這里就涉及到合理利用時間的問題了。家里有時間表,但是孩子還是做不到自己管理,需要我的監(jiān)督。由于人多,家里吵鬧,孩子做事也比較拖拉和磨蹭。這是個大問題,需要我有很強的執(zhí)行力和耐心。這是我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要做的工作。同時,這需要爸爸的配合,讓他照顧兩個妹妹,減少她們對xx的干擾和影響。
二、講完家庭環(huán)境,接下來就要講我們大人了。我的生活還是比較有規(guī)律的,就是爸爸沒有。有時候吃飯吃老半天,或者看電視看到很晚。受他影響,我有時候也會犯懶,特別是周末,家里就開鍋了。在這里要檢討自己,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解決方法是和爸爸商量,同步我們的節(jié)奏,先顧好孩子,然后再做各自的事情。
三、要言傳身教,教孩子有計劃有步驟的做事情。這是我認為最重要也最困難的事。在這里涵蓋了很多方面,也需要我們耐心,細心的去教。同時還要用寬容,鼓勵,引導(dǎo),贊賞等各種親子溝通方法奠定基礎(chǔ),去手把手的帶孩子學(xué)會做事。先拋開學(xué)習,從家務(wù)說起。孩子有了自己的房間,我就盡量不幫整理,手把手的教他整理自己的房間。每周的大掃除,教他按步驟按區(qū)域的整理。書桌——衣柜——書架——床——地板,這樣的順序進行。然后再每個區(qū)域提出要求,書桌上擺放哪些東西,衣柜里衣服褲子要分開,抽屜里放什么,書架要怎么收拾。這些步驟重復(fù)多次以后,孩子才會下意識的做到,東西歸位,保持整潔。當然這需要我經(jīng)常的提醒,孩子長期的堅持才行。在做事還要引導(dǎo)孩子運用統(tǒng)籌方法,高效科學(xué)的完成每件事。同時延伸到學(xué)習也一樣,先想好該怎么做復(fù)習,怎么做預(yù)習,怎么做作業(yè),怎么檢查。這都要細分開來,真是個龐大的工程。我在這方面也有很大的欠缺,需要再改進。腦子里有清晰的脈絡(luò),做事就有條不紊,就有效率。這是我的終極目標。要繼續(xù)加油。
說起來道理都知道,但是該怎么做呢。老師有個學(xué)習三部曲,我認為套用老師的公式,在習慣方面也有三部曲。先是教。通常我會先做示范。在xx這個年齡,愛玩,沒耐心是很正常的。所以我通常先以簡單的家務(wù)開始,如拖地,整理書架。在教步驟的時候要有足夠的耐心,把一件事的步驟清晰的理出來,盡量簡潔以降低難度。讓孩子有興趣有信心的完成,做完以后要分析點評,并予以肯定和鼓勵。就算完成的不好也要以寬容的心態(tài)對孩子,期待下次做得更好。再是陪,孩子做的時候可以遠距離的陪他,不要給他壓力,如果孩子提出幫助可以口頭提醒該注意哪些細節(jié),但是不要插手,放手讓他做,并給予肯定。最后是放手。經(jīng)過幾次后就可以放手讓他做了,只要驗收結(jié)果就好了。這時候孩子要是因為偷懶或磨蹭而沒有完成好,可以讓他補充或糾正。孩子是很聰明的,有時他自己會總結(jié),還有什么捷徑完成的又快又好。當然這是需要很多次實驗和操作才能實現(xiàn)的。
四、事前計劃。生活中總是會出現(xiàn)丟三拉四的情況。如果在事前有計劃,有準備,這種機率就會小很多。那個最簡單的來說,每次去超市我都會列個清單,按類別分出來,這樣到了超市就可以又快又準得買到需要的東西。在有了好的習慣并形成規(guī)律后,孩子自然而然的就少了丟三落四的情況,不管在學(xué)習和生活中都能得益。在體驗到這種樂趣和好處時,孩子也會自己去尋找規(guī)律,自己主動做計劃,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了。
最后回到作息時間表。我們家的表格已經(jīng)換了兩份了。第一份,是陪同表。我和孩子各一份。我每日的活動內(nèi)容和孩子的內(nèi)容分開,相互監(jiān)督。一天結(jié)束,他統(tǒng)計我做了哪些事,落下哪些事,然后我要給出合理的解釋并道歉。我統(tǒng)計孩子的,完成的事我給予肯定,耽誤的是要分析是因為什么原因才耽誤的。第二份,是孩子自己的活動內(nèi)容,套用老師分享的表格而作。每日一計,加入了執(zhí)行效果并用積分做標準。由于剛開始,我并沒有用時間去卡?,F(xiàn)在和兒子商量,以時間段為單位,列出每日事項并執(zhí)行。一個星期一來,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在我,執(zhí)行力不夠,這是我的老毛病。我爭取在良好親子關(guān)系的前提下,讓孩子進入狀態(tài)。
既然重振旗鼓繼續(xù)上路,我希望我和孩子能走的更遠跟穩(wěn)。加油!?。?!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每一位媽媽在談到自己的孩子時,都會有源源不斷的話要說,孩子的吃飯睡覺,興趣愛好,教育學(xué)習等等,都能讓媽媽們講上半天,當然我也不例外。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我的育兒心得。
其實育兒從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當寶寶們在媽媽肚子里成長到5個月的時候,他們的小耳朵就可以聽到肚子外面的聲音了,所以這個時候就可以給他們聽一些音樂或者童話故事,還可以拍拍你的肚子跟他們說話聊天,他們都會給你一定的回應(yīng)。我在懷孕5個月開始,每天晚上都會聽一會兒鋼琴曲或者輕音樂,所以兒子現(xiàn)在對音樂的感覺以及節(jié)奏感都還不錯。
寶寶大概出生42天,能夠看見1米以內(nèi)的東西,所以那個時候我經(jīng)常會拿一些彩色玩具給他看,雖然他還沒有分辨顏色的能力。在我兒子大概5,6個月的時候,每天我都會拿卡片上一疊有水果動物或交通工具的彩色卡片告訴他,卡片上的什么東西,慢慢的,我提問題,他能用眼神告訴我,蘋果的卡片在哪里,小狗的卡片在哪里。當他會用手指指東西的時候,幾十張卡片同時放在他面前,根據(jù)我的提問,他可以很準確的告訴我答案。偶爾下樓散步時,我也會有意識的告訴他,小草大樹,汽車樓房,小河垃圾桶分別在哪里,是什么樣的,慢慢的他也能用手指指給我看,還能嗯啊的指給別人看,雖然他還并不會用語言表達。其實,只要大人耐心的跟孩子們解釋,孩子們都能聽懂,也能理解。
我記得大概在兒子十個多月的時候,抱著他在小區(qū)里玩,看到一個小女孩拿了一個吹泡泡的玩具,兒子恩啊恩啊的指著也想要,然后我看著他,反復(fù)告訴他這個玩具不是你的,是屬于姐姐的東西,所以你不能想要就要,即使想玩,也必須經(jīng)過這位姐姐的同意,解釋的好幾遍,兒子就不吵了。自此以后,兒子長那么大,從來不會隨便去拿別人的東西,也不會看到其他小孩手里好玩的玩具,想要就要,想拿就拿,更不會隨便主動問別人要東西吃。所以好的習慣都應(yīng)該是從小養(yǎng)成的。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每一個時期都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出生頭幾個月的小孩都喜歡吃手,到了大概6,7個月會特別喜歡撕紙,或者故意扔?xùn)|西,讓大人去撿,一歲多開始會喜歡打人,兩周歲左右的一段時間會特別喜歡黏著媽媽,而且不允許媽媽抱別的小孩;也會有一段時間變的特別小氣,誰都不能碰他的玩具,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在成長的一個正常發(fā)育過程,無論在哪一個階段,我想大人只要能夠耐心的正確的去引導(dǎo),孩子一般都不會落下什么壞習慣。
記得兒子有一次在家里跟小朋友一起玩著,不知道什么情況,兒子突然拿著一個玩具棒朝一個小女孩頭上敲了一下,敲的小女孩哇的就哭起來了,我見狀,什么都沒問,拿起棒就朝兒子頭上回敲了一下,兒子摸著頭哭著看我,我問他:“疼嗎?”他點點頭,“那能不能用這個敲頭?。磕懿荒茈S便打人?。俊眱鹤涌拗f:“不能?!蔽依^續(xù)說:“不管發(fā)生什么事,首先動手打人肯定是不對的,下次還這樣嗎?”兒子搖著頭說:“不了?!庇谑俏以僮屗∨⒌狼福退蜒蹨I擦干。那次以后,兒子再也沒有隨便主動打人了。我覺得在小孩第一次做的不對的時候,大人必須立刻制止,加以正確引導(dǎo),小孩基本上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了。
兒子大概兩歲半左右,有一段時間特別小氣,他的玩具誰都不讓玩,哪個小孩要碰他的東西,他就生氣的叫,這是我的東西。后來我就把他帶到其他小孩家里去玩,當他看到那個小孩家里的玩具時,也想要玩,可是我告訴他,“這課可不是屬于你的玩具哦,”兒子巴登巴登看著我,我接著說:“我想如果你可以把你的小自行車給這個小朋友玩,那么他的這個玩具你應(yīng)該也可以玩,如果你可以把家里的所有玩具都和小朋友們分享
小議寶寶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
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種積累,是孩子成長的展示。由于這個過程是很長久的,所以決定了我們采用的方法也一定是根據(jù)不同時期而變化的。
我們對童童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也沒有很特別的方法,效果也談不上好與壞。但是根據(jù)她的幾個時期我可以分別介紹一下。
1、小嬰兒:應(yīng)該說小嬰兒就談生活習慣好像很早。確實我那時也沒有這個意識,她哭了我就抱,餓了就喝奶,很多時候看著她餓得嗷嗷哭,早把醫(yī)院里學(xué)到的那套知識忘記了:定時定量。所以導(dǎo)致我家童童老大了還半夜要喝奶,影響孩子自己的睡眠,也讓我們大人累心。所以如果有重來,這點生活習慣一定要把握好。
2、1歲~2歲:這段時間她長大很多,更可愛了。由于我上班無人照顧,于是孩子交給老一輩撫養(yǎng)。隔代寵,真的不假。我爸媽對童童的關(guān)愛讓我也感到了一些不妥。寶寶不用說話,爺爺奶奶就知道了意圖,一個眼神、一個哭泣就能表達。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無微不至的照顧,童童的小心思里也知道開口好像不是那么必要,她一直到2周歲才開口說話。至于生活習慣,我的感覺是全自動配套,獨立自主太少,我也有點于心不忍,不夠堅持。
3、2歲~3歲:這個階段她開始有了書上說的叛逆期,很多時候都要自己動手了。她不要大人為她準備的,自己找到的才是好的。于是我開始引導(dǎo)她,舉個例子:“童童,你長大了,愿意自己挑玩具玩了,挑的時候當心別把玩具灑一地,一個一個挑好嗎?”一開始她不聽我的,把玩具箱子網(wǎng)地上一倒,自己坐下玩一個換一個。后來我和她說了多次,幾次還提高音量、加重語氣,會察言觀色的她開始發(fā)現(xiàn)了媽媽對她到玩具的事情不滿意。于是事情開始轉(zhuǎn)變,我和她的幾次拉鋸戰(zhàn),最后我勝利了。耐心看來是培養(yǎng)叛逆期寶寶的重點。
4、3歲~4歲:她上幼兒園托班了,說實在的很慶幸。能上到托班就是幸運,把她送進托班也是正確的。進了集體環(huán)境,對她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有了很大的幫助。她開始很自覺的整理東西、吃下的垃圾扔垃圾桶、看電視坐坐好等等……雖然有時候不老實,但是經(jīng)過我的小小提醒,她也能馬上改正。這個時期我對她最多的教育就是:約定??措娨?,可以,約好看多久;吃糖,可以,吃晚飯就行;講故事,可以,你能幫我把其他書整理好嗎?……就是這樣,到現(xiàn)在我們母女2人還喜歡用這個方法來解決一些事情:)
5、4歲~:如今,她進入小班了,真的開始長大了。不僅能把幼兒園學(xué)到的兒歌唱出來,還能按照兒歌的做出來,如洗手兒歌會在她洗手時輕輕哼。晚上睡覺前,她總是自己脫衣服褲子,特別是解紐扣,如果誰幫了她她跟誰急;吃飯要求自己坐小桌子小椅子,飯碗里面總是吃得像鏡子,一粒米也沒有;我坐在一邊看書時,她居然會到一小杯水給我,說給媽媽喝水;周末早上的整理,她也開始加入拖拖地,要知道我沒有對她提什么要求;隔壁妹妹來家玩,她會說“姐姐帶你玩,你看好了?!?;看到馬路上有人吐痰,她會轉(zhuǎn)過頭看我“這個叔叔怎么把口水吐這里,真惡心”;等等……我覺得現(xiàn)在我該做的就是,自己做好每一件事,讓這個小眼睛自己看自己學(xué),就像她在幼兒園學(xué)到了反應(yīng)在生活中一樣。
孩子的成長,對家長來說真的是一門大大學(xué)問。這幾天我也和辦公室同事交流著童童的改變,感嘆她的長大,欣喜給我的溫馨。就像我在小一班論壇留言的那樣,我一直覺得“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小的世界,我們大人要彎下腰,輕輕柔柔的走進去”別過多的干預(yù),在她選擇答案的時候有意識得點一下、推一把,寶貝就會找到正確的選擇。
千萬別小看每個孩子,他們都是值得尊重、保護的!
案例一:打噴嚏
奶奶過生日,媽媽做了豐盛的晚餐,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寶寶全家人熱熱鬧鬧在一起高興用餐,吃著吃著,寶寶突然對著餐桌打了一個大噴嚏,雖然不是外人,但是爸爸媽媽還是為寶寶感到很尷尬,這樣的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幾次了,媽媽雖然批評了寶寶,但是寶寶還是記不住。
幼兒行為解析:
幼兒自控能力較差,需要成人的指導(dǎo)和培養(yǎng),當孩子出現(xiàn)以上不當行為的時候,不能大家一起哄笑或者說“沒關(guān)系”之類安慰的話,以免對孩子這種行為產(chǎn)生強化。如果教育方法得當,孩子會很快接受并改正。
方法運用:
首先明確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沒有禮貌、沒有教養(yǎng)的,也是不受大家歡迎的,咳嗽和打噴嚏的時候會有很多細菌噴到飯菜上,很不衛(wèi)生,所以要學(xué)會控制。有一首“打噴嚏”的兒歌很有趣,可以用來提醒和教育孩子:
黃狗打噴嚏,對準小黃狗,阿嚏——嚇跑了小鴨和小雞;
河馬打噴嚏,張開大嘴巴,阿嚏——嚇跑了烏龜和小魚;
大象打噴嚏,伸長了脖子,阿嚏——嚇跑了山羊和毛驢;
寶寶打噴嚏,捂住小嘴巴,頭側(cè)一邊去,阿嚏——聲音輕輕的。
最重要的是兒歌的最后一句,告訴了寶寶打噴嚏的要領(lǐng)和規(guī)范。需要的時候成人可以作及時的提醒:“寶寶打噴嚏是怎樣的?”家長可以邊說兒歌邊做動作進行示范。
知心話語:
最不留痕跡的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孩子最樂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溫馨提醒:
1.“巧用童謠”法使用時,最好能讓孩子把相關(guān)童謠和兒歌背熟,每當遇到該情景時就說一說,讓孩子能逐漸內(nèi)化成為指導(dǎo)行為的準則。
2.使用童謠時,能用動作示范的最好做出動作進行示范。
案例二:穿鞋
小強兩歲半了,媽媽為了鍛煉寶寶自己動手的能力,經(jīng)常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脫衣服,自己穿鞋子等,小強因為動作不得要領(lǐng)經(jīng)常把鞋子穿反了,或者把衣服的紐扣系錯了,媽媽糾正了多次小強還是做不好。
幼兒行為解析:
孩子年齡小,動作協(xié)調(diào)性不夠,成人認為很簡單的事情,小孩子卻要反復(fù)練習才能掌握好,兩歲多的孩子沒有經(jīng)過訓(xùn)練,對左和右的概念還是很模糊的,所以孩子才會經(jīng)常把鞋子穿反;另外,可能由于媽媽在讓孩子“自己做”的時候沒有把規(guī)則和要領(lǐng)告訴孩子,指導(dǎo)用語說得不夠明確,也沒有給孩子做正確的示范,孩子做不好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方法運用:
小強的媽媽可以嘗試以下做法:媽媽拿出一雙剛買的新鞋子對寶寶說:“媽媽給你買了雙漂亮的新鞋子,快過來試一試。”媽媽一邊給寶寶穿鞋一邊說:
兩個好朋友,從來不分手,
要來一起來,要走一起走,
要是穿對了,它們頭碰頭,
要是穿錯了,它們把頭扭。
說完了問小強:“你知道這兩個好朋友是誰嗎?對,它就是我們每天都要穿的鞋子,左邊的鞋子要穿在左腳上,右邊的鞋子要穿在右腳上,如果穿對了,它們就頭碰頭親親熱熱在一起,如果穿錯了,兩個好朋友就會生氣地把頭扭向一邊?!?/p>
在穿鞋前,先讓寶寶認一認摸一摸左腳和右腳,把左右兩只鞋子“頭碰頭”擺放好,然后再穿,就不會穿反鞋子了。當看到孩子又把鞋子穿反了的時候,只要提醒一下:“看看你的鞋子是不是生氣了?”孩子會馬上檢查,意識到錯了,會馬上調(diào)整過來。
學(xué)會穿鞋子后,媽媽又教給小強一首學(xué)系紐扣的兒歌:
一個眼,一個扣,
我?guī)退鼈兪掷郑?/p>
結(jié)成一對好朋友。
并告訴小強系紐扣有個小竅門,從下面最后一個紐扣開始系,就不會“進錯門”了。
知心話語:
對于孩子來說,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吃飯、穿衣、洗手、如廁……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學(xué)習。
育兒觀念:巧用適當競爭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xué)習生活習慣
寶貝5歲了,即將就讀幼兒園小班。大概是獨生子女的關(guān)系,家里人都比較寵,有時脾氣也比較倔強,很多時候歪理一大推,讓人哭笑不得。最近,我發(fā)現(xiàn)女兒的競爭意識比較強,不服輸。例如,有時,第一個吃完飯,她會驕傲的說,“我吃的快,媽媽吃的慢”;有時候,和鄰居小朋友玩騎車游戲,也會不服輸?shù)尿T快些。當然,騎自行車,我不愿她因為競爭而非要騎得比他人快,安全第一。但是,孩子的這一競爭意識,通過大人的正確引導(dǎo),確實給她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寶貝突然對拼圖產(chǎn)生了興趣,非要我給她買拼圖。于是,我給她買了總共12塊的平面拼圖,內(nèi)容是她熟悉的喜羊羊和美羊羊。在拼圖中,我發(fā)現(xiàn)她的邏輯思維能力、記憶力以及觀察能力非常好。在她琢磨了兩三遍后,她可以準確的將全部打亂的拼圖拼出來。我覺得既然她對拼圖感興趣,并又幫她買了一些20塊裝、60塊裝、80塊裝的拼圖,讓她自己嘗試拼圖。20塊裝的拼圖她拼的毫不費力,因此,她沒有耐心的小缺點就暴露出來了。拼圖玩了兩三天不玩了,于是,我就想到了,利用寶貝自身的競爭意識,讓她對拼圖只游戲持之以恒的感興趣。我就提出來和她進行拼圖比賽,看誰拼得快,果然,這一提議激起了她的競爭意識,馬上就開始對拼圖重新感興趣了,而且越拼越好,許多80塊裝的拼圖她也可以很快將它們拼完整,并且保證不出錯。如今的她在拼圖的時候,可以非常的有耐心,一點兒也不會不耐或者三心二意,注意力可以達到高度集中。
利用寶貝的競爭意識培養(yǎng)她良好的學(xué)習習慣在拼圖的練習上得到了驗證,使得我將這一成功經(jīng)驗轉(zhuǎn)移到了她的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上面。例如,有時,她不好好吃飯,我就會和她比賽,看誰吃的又快又干凈,現(xiàn)在寶貝她基本上可以又快又安靜的將飯菜全部吃完,并且保持飯桌干凈整潔。有時候,穿衣服也是,拖拖拉拉,但是,每次和她比賽她都會做的很好。
在這樣的競爭中,孩子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當然,過分爭搶好勝的心態(tài)是不對的。不求萬事第一,但求盡自己所能做到最好。合理的能讓孩子有所成長的必要的競爭意識在孩子的成長中是不可缺乏的。
小大人,小大人,大便小便坐便盆!
1歲多的時候,亮亮故意亂拉小便,不愛坐在便盆上,弄得我非常頭疼。后來我給他講了一期《嬰兒畫報》里《小大人》的故事,故事里小象、烏鴉、麻雀到處亂拉便便,有的落到樂樂的頭上,有的被小貓踩到,又臟又臭又難聞,樂樂是個小大人,大便小便坐便盆。聽了故事后,亮亮對自己亂拉小便也開始不好意思起來。
2歲不到,他已經(jīng)會規(guī)規(guī)矩矩坐在便盆上大小便了。每次坐在便盆上,我們都夸亮亮是個小大人,他自己也很有成就感。故事、兒歌講多了,現(xiàn)在亮亮越來越像個小大人了。外出不要大人抱,自己脫鞋脫襪子、自己洗手等等。
還有,很多媽媽抱怨孩子玩了玩具亂扔,不了解孩子的媽媽容易生氣,指責孩子:“你怎么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我剛整理的,又被你弄亂了!”有時不妨換個角度,溫柔地告訴孩子,玩具寶寶們找不到家了,寶寶幫他們送回家吧。如果孩子一下子不太愿意,你不妨退一步,“那我們跟寶寶一起幫他們送回家好嗎?”
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我倒是沒費多少心?!秼雰寒媹蟆酚袀€“玩具要回家”的故事,剛開始我并沒有刻意引導(dǎo)。后來,他一個故事反復(fù)聽著,聽完自己講,有天他很自覺地冒出來一句:“玩具要回家啦!”然后搬出玩具箱把玩具一件件收拾進去,算是個意外收獲吧,哈哈。
過招心經(jīng):
我經(jīng)常用講故事的方法來引導(dǎo)孩子,需要樹立榜樣時,我就會搬出正面人物的故事讓亮亮學(xué)習。孩子不聽話時,我也經(jīng)常用故事的反面人物來暗示他。這比正面批評效果好多了,也更能讓孩子接受。
為什么要培養(yǎng)孩子的傾聽習慣呢?9月,我園承辦了縣優(yōu)質(zhì)課評比,有不少老師搶著借我們班的小朋友,這讓作為班主任的我感到無比自豪。她們?yōu)槭裁磽屩覀儼嗟暮⒆?,主要是因為我們班的孩子有好的傾聽習慣,上課積極發(fā)言,聰明。孩子有好的傾聽習慣能更好更快地學(xué)會知識技能,雖說我們要追求素質(zhì)教育,可是高考制度在,中國教育還是以應(yīng)試教育為主,不如我們素質(zhì)教育與應(yīng)試教育兩手抓吧!所以趁現(xiàn)在把孩子的傾聽習慣一定要培養(yǎng)好。還有為什么要倡導(dǎo)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呢?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雖說我們不追求這些,但書中的知識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有很多知識不是都能通過實踐而得到的,但是讀書卻能讓孩子更快更全面地掌握,所以,請家長們別怕麻煩,每天陪孩子讀一本書吧!別忘了,一本書可以重復(fù)讀哦!最后,讓我們?yōu)榱撕⒆樱餐?!中二班老師?h2 style="color:#333333">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自己和阿妮爸也是愛書的人,讀書時代一點零花錢都花在買書上了,現(xiàn)在家里的一個書柜早早就擱置不下了。
阿妮秉承了我們愛書好書的特點,說起阿妮有意識愛書的時間可以追溯到2008年4月5日。那天去姨婆家玩,阿妮不帶玩具,卻一定要帶自己那本最喜歡的《天線寶寶——成長階梯》的書去,盡管翻書經(jīng)常拿反,可還美名其曰:“我要看書嗎?”
現(xiàn)在給阿妮訂了巧虎的《樂智小天地》,阿妮更是喜歡得不得了,每天不厭其煩地看了又看。喜歡拿著她盧薈姐姐那里淘汰來的那本《兒童兒歌大全》,自己命名是“歡樂兒歌”,一本厚厚的書,也是經(jīng)常拿反了,但她都在那里一本正經(jīng)給我們念兒歌。坐著拉大便,經(jīng)常也要拿著一本書,還振振有詞地說:“我還要看書嗎?”讓你取舍不了。
現(xiàn)在阿妮除了每月的《樂智小天地》外,我還不斷給她買書,稍微夸張一點,可以用“堆積如山”來形容,現(xiàn)在是“阿妮時代”了,所以只好特地為阿妮做了一個書柜,還不說阿妮接下來要買的書呢。
哈佛大學(xué)的一項研究證實:如果孩子隨處都能接觸到書籍,那么他的閱讀興趣就容易被激發(fā)。所以,在孩子身邊放置不同種類的印刷品——報紙、雜志、書等,是讓孩子愛上學(xué)習的好方法。所以對于書的放置,我覺得很重要。我不是將家里的書籍束之高閣,而是到處放置,比如餐桌、床頭、床頭柜、沙發(fā)、茶幾,在阿妮觸手可及的地方。
現(xiàn)在阿妮還小,她的書主要放置在她自己能夠得著的地方,比如,現(xiàn)階段她最喜歡巧虎的書,我就給她放在最下面一格,方便阿妮拿放和閱讀,阿妮就是經(jīng)常在書房、在自己書柜旁讀書的。覺得暫時還用不著的書放在上面一點。睡覺前的床上是我們一個固定閱讀的時間,所以床頭更是放書的重要基地了,阿妮的床頭柜放阿妮喜歡的讀本,我的床頭柜放我和阿妮一起誦讀的經(jīng)書,看起來有點雜亂無章的家,實際上是“雜亂有章”。觸手可及的書籍,讓阿妮感受到閱讀的快樂,使閱讀成為我們一種生活習慣。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培養(yǎng)好的生活習慣和規(guī)律的思考》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和美好的生活的讀書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每一位媽媽在談到自己的孩子時,都會有源源不斷的話要說,孩子的吃飯睡覺,興趣愛好,教育學(xué)習等等,都能讓媽媽們講上半天,當然我也不例外。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我的育兒心得。 其實育兒從寶寶在媽媽肚子...
小議寶寶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 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種積累,是孩子成長的展示。由于這個過程是很長久的,所以決定了我們采用的方法也一定是根據(jù)不同時期而變化的。 我們對童童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也沒有很特別的方法,效果也談...
進入大班以后,不少孩子起床后都能嘗試整理自己的床鋪.考慮到睡上鋪的孩子自己整理床鋪有危險,我們沒有要求孩子自己整理床鋪.這天中午,我又像往常一樣邊叫孩子們起床,邊幫他們整理床鋪,欣喜地發(fā)現(xiàn)晏磊的被子已...
《吃青菜》 乖寶寶,寶寶乖 寶寶喜歡吃青菜 脆黃瓜,綠波菜 胡蘿卜,嫩白菜 多吃青菜身體好 多吃青菜長的快 《吃飯前》 吃飯前,要牢記,伸出手來洗一洗。 《吃飯時》 吃飯時,不講話,安安靜靜把飯進。 ...
案例一:打噴嚏 奶奶過生日,媽媽做了豐盛的晚餐,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寶寶全家人熱熱鬧鬧在一起高興用餐,吃著吃著,寶寶突然對著餐桌打了一個大噴嚏,雖然不是外人,但是爸爸媽媽還是為寶寶感到很尷尬,這樣的事情...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