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的教育途徑無非就是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家長配合學校才能實現(xiàn)教育的質(zhì)量最大化!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需要互相包容,及時注意孩子情況,幫助孩子積極健康地成長!那么,家園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課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長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1、 切忌用攻擊的語言侮辱孩子。
孩子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有時有些淘氣、撒嬌、哭鬧也是不可避免的,可能會讓父母無技可施,更甚者會讓父母動怒。
父母在被氣極了情況下,可能會口不擇言,說出一些過激的話語來,比如說:“再不聽話就給我有多遠滾多遠!”、“看把東西都給弄壞了,真是個敗家孩子,隨你爹!”。
我有一位朋友在看到孩子頑皮淘氣時,總會特別生氣,總是愛說:“給我滾出去,永遠不要再回來!”其實這句話也是無心之失;但卻嚴重傷了孩子的自尊;等到了十六歲時,她的孩子真的“滾”出去了,離家出走三年未歸,父母千方百計的打聽到孩子的下落,孩子也表示不想回家,也不肯說為什么不想回家,甚至把家里的鑰匙都丟掉了;著實讓我的朋友苦惱了多年。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他們最信賴、最值得依靠的人;如果經(jīng)常說一些有損孩子自尊的話,時間久了,孩子會真的覺得父母想讓自己滾,覺得自己真的很敗家;到那時,在孩子心里:家就不再是溫暖的了。
父母教育孩子的幾種好方法
2、 切忌重男輕女、偏心
曾經(jīng)有一位父母生了一對雙胞胎,一兒一女很是可愛;可是這位母親重男輕女的觀念有些偏重,有好吃的都給兒子留著,女兒只能看著;和兒子一張床睡覺,并在床上和自己的兒子嘻哈打鬧,讓女兒自己獨睡;也許是媽媽和弟弟嬉笑的聲音刺痛了女兒的心;久而久之,女兒識趣的遠離了媽媽,也疏遠了弟弟。
后來爸爸不經(jīng)意間看到了女兒的日記:上面寫的全是“我感覺我不是媽媽親生的,她從來沒有抱過我,她只愛弟弟;”“長大后我要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親口叫他們一聲爸媽;”等諸如此類的話語,真真讓爸爸嚇了一大跳。
孩子的心靈是無暇的、脆弱的,當自己沒有犯錯,而最信任的父母卻在有意疏遠自己時,自尊心會大受傷害的。所以父母要時刻關(guān)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改正自己的行為,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快樂、自信的童年。
父母教育孩子的幾種好方法
3、 切忌打罵孩子
孩子是自己的心頭肉、心肝寶貝,還忍心動輒打罵的父母恐怕也是很少了。但部分性格急切、少有耐心的父母反而會覺得打罵是制服孩子最簡單的方法。
我曾見過一位粗心的母親因為女兒偷錢氣得不行,沒有問及原因就動手打了她,女兒嚇得跑出了家門一夜未歸。后來才知道:女兒在學校看見同學們都買一些好吃的,自己也饞,就回家向母親伸手要錢,被無情拒絕后,便想到了偷。
多多深入孩子的內(nèi)心,知道他在想什么?了解他需要什么?等父母讀懂了孩子的心,也就會覺得孩子的一些無知的舉動也是情理之中、無可厚非的;孩子不會刻意惹父母生氣、讓父母傷心,他們的一切舉動其實都是天性。
教育孩子真的是需要一定的耐心的,孩子的淘氣和頑皮并不是有心想讓父母生氣,而是孩子本身的天性,這種天性雖然可能會讓父母很煩、很生氣,但是盡量不要用太過惡劣的語言攻擊,更不要任意打罵;如果有一天孩子真的如你所愿老老實實、規(guī)規(guī)矩矩了,恐怕到那時父母就真的要擔心了。
父母教育孩子的幾種好方法
4、 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
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看到孩子不肯吃飯,媽媽端著碗、追在孩子屁股后面說:“吃一口,一口就好?!苯Y(jié)果孩子還是淘氣的把碗打翻了……。
其實從六個月時就可以鍛煉孩子自己吃飯了,為他準備一個屬于自己的小餐桌,不要一口一口的喂,把好吃的放到碗里之后,你會神奇的發(fā)現(xiàn)他自己就能用小手拿著東西送到嘴里去了,久而久之,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吃飯根本就不需要,你只要觀察他是否吃飽就可以了;等到一歲左右的時候,他就可以自己拿著香蕉、小勺、嬰兒水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父母教育孩子的幾種好方法
5、 怎樣教孩子早說話
你知道嗎?其實從孩子出生第二個月開始就可以教他說話了。那個時候他還不能翻身、也不會練習爬爬,躺在那里不睡覺的時候就是教他說話的最好時機。
盡管聽不懂他說的是什么,但是當見到別人張嘴時,他就已經(jīng)能跟著你“說話”了,媽媽可以利用這個時期和孩子進行對話,說什么都可以。有很多父母表示孩子四、五個月時就能叫“媽”了,就是這個道理在其中。但如果錯過了這個培訓期,可能要再到八個月以后孩子才會開口說話,有些靦腆的孩子甚至要等到一歲以后。
父母教育孩子的幾種好方法
6、 不要阻止孩子的好動天性
等到孩子一歲以后,就會變得特別好動,要么就非要大人帶著出去玩,要么就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幫倒忙”。有些父母就生氣的打罵孩子不聽話,也不肯帶孩子出去玩,就關(guān)在家里讓孩子吃、喝、睡。
其實這樣的話,會影響孩子的智力開發(fā),更嚴重者會導致孩子自閉。還是那句話,孩子的活潑好動不是想惹你生氣,這是他的天性;在“玩耍”與“幫倒忙”中孩子能學到很多新鮮事物和開朗外向的性格,進而從中發(fā)現(xiàn)孩子的許多特長。所以建議準媽媽們不但不要阻止,應該更加支持才對。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在過去,父母扮演的常常是嚴肅、不可侵犯的角色,有時候教育孩子語氣難免會重了許多,而且,這還是大多數(shù)。當然這也能理解。沒有那個家長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且,在很多家長看來,還是“玉不琢,不成器”。誤以為棍棒教育和打罵教育是正常的。
其實,家庭教育最忌諱的就是打和罵。有時候更加溫和的語氣往往能收獲更加好的效果。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咱們一定要了解孩子,甚至可以卻學習一下教育心理學。咱們要從孩子的語言及行為中了解他們的想法、喜好和內(nèi)在需要。
不要小看與孩子溝通這個環(huán)節(jié),這也是教育孩子很關(guān)鍵的一步。因此,溝通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父母所用的語氣。
尊重孩子的語氣
雖然咱們是孩子的父母,但是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個體!咱們對孩子,只有生育權(quán)和養(yǎng)育權(quán),但并不是孩子所有的一切都是咱們的。
當孩子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時,不要認為是他不聽你的話,跟你對著干,而粗暴地反對他。如你要求孩子學英語,可他還想再跟小伙伴們玩一下,你不能發(fā)脾氣:“越大越不聽話了,不好好學習,看你長大了能干什么?!边@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應該用尊重的語氣:“那你再玩一會兒,不過,玩完了,可一定要學英語?!焙⒆泳蜆酚诮邮芰?。
信任孩子的語氣
我們讓孩子來到了這個世界上,作為他們最親的人,我們一定要給夠他足夠的信任!
尤其是,孩子希望得到大人特別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xiàn)出充分的信任。
比如,孩子想學打羽毛球,你用信賴的語氣說:“只要努力學,認真學,一定能學會打球的?!边@無形中就給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讓他明白,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成功。
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語氣:“就你這樣三分鐘熱情還想打球???”就會給孩子的自尊心帶來傷害,令他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不自信。
與孩子商量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語氣,讓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亂丟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這么說:“玩具亂丟,多不好的習慣啊,你跟媽媽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嗎?”
千萬不要用命令的語氣:“你怎么搞的,玩具亂丟,快點去收拾好!”否則,孩子聽你責備,心里就會產(chǎn)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開心的。
贊賞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有優(yōu)點,都有表現(xiàn)欲,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加以贊賞,會讓他更加樂于表現(xiàn)。孩子畫了一幅畫,也許畫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畫的熱情和認真勁兒就是最大的優(yōu)點。
當孩子把畫捧給你看時,不能輕描淡寫地應付幾句:“畫得一般,好好練?!边@樣會讓孩子對畫畫失去熱情和信心。應該用贊賞的語氣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寶寶畫得這么好,繼續(xù)努力,一定會畫得更好。”孩子的表現(xiàn)欲得到了滿足,有了快樂的情緒體驗,對畫畫就會更有興趣。
贊賞的語氣
這四種語氣,如果咱們的家長學會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多加運用,相信咱們的孩子,一定不會讓咱們失望的!
只要給到了孩子:尊重,信任,鼓勵,當做朋友一樣平等對待,孩子一定會還咱們一個奇跡!
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最優(yōu)秀的!
孩子闖禍后的正確教育方法
孩子闖了禍,家長難免會氣急敗壞地冒出一連串質(zhì)問。
但孩子大腦發(fā)育還不完善,信息量太大,反而會讓他們無所適從,再加上看到父母憤怒的臉色心里害怕,更說不出話來。孩子闖禍后,不妨先問他8個問題。
1.“發(fā)生什么事情了”
遇到問題,家長不要立刻下判斷,應先問孩子事情的前因后果,并換位思考。這樣即使是孩子錯了,他也會因為有機會辯解而甘心認錯。
2.“你的感覺如何”
孩子犯錯后,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關(guān)注他的內(nèi)心感受。
孩子有時不是故意的,往往內(nèi)心已經(jīng)受到?jīng)_擊,他或許早已心懷內(nèi)疚,只是不好意思表達出來。
而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情緒激動時,很難接收外界信息,別人說什么他都聽不進去。
此時,家長不妨問問孩子的感受,并引導他說出來,孩子的情緒會平復許多,才有可能冷靜思考,并吸取教訓。
3.“你想要怎樣”
孩子的內(nèi)心沒有那么復雜,如果他認識到錯誤,最多會不好意思認錯。而拒不認錯或大哭大鬧,往往代表他有某種目的沒有實現(xiàn)。家長直截了當?shù)貑柍鰜?,效果更好?/p>
4.“你覺得我該怎么做”
當孩子說出自己的目的或真實想法時,不論是什么,家長都不要立刻評判。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冷靜地問他:“你覺得我該怎么做?”。
5.“這樣做有用嗎”
不管孩子提出什么意見,都要讓他自己審視這樣做是否有意義。
其實,大多數(shù)孩子都知道事情的意義。
假如孩子的認知有誤區(qū),家長也可借機與他談談,增進溝通,但要避免說教,只陳述事實即可。
6.“你決定這樣做嗎”
跟孩子確認是否真的要這樣做。
孩子多半會選擇自己認為最合理的方式。
但即使孩子的選擇不是大人所期望的,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
言而有信的家長才能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7.“結(jié)果有沒有如你所愿”
孩子達到目的后,往往就能冷靜思考。這也是一個教育的好時機。
8.“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么做”
孩子此時一般能做到自省,比如孩子會保證,以后會勇于承認錯誤,而不是找人一起分擔,努力做個男子漢,教育的目的也就實現(xiàn)了。
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避開誤區(qū)
我認為,孩子存在問題,百分之百是家長的教育存在問題。這個道理是非常淺顯易懂的,但是,有相當多的家長沒有真正明白這句話的內(nèi)在含義。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錯誤地把自己的價值觀、經(jīng)驗以及方法強加給了孩子,最終導致孩子出現(xiàn)了厭學、逆反、迷戀網(wǎng)吧、早戀、自閉、抑郁等心理與行為方面的偏差。
■家長應該重點培養(yǎng)孩子的八大“精神軟件”:動手能力、理財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時間自我管理能力、行為自我管理能力、選擇的能力、行動力、學習能力。
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家長首先要走出家庭教育觀念上的誤區(qū),要把孩子當成“真正的人來培養(yǎng)”。什么叫做“真正的人”呢?所謂“真正的人”,就是擁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擁有全面發(fā)展的能力,擁有健康的心理和身體的人。而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真正的人”,家長就必須做到“在人格上尊重孩子,在能力上幫助孩子”。
我們成年人必須知道,人是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你給孩子提供什么樣的生存和發(fā)展環(huán)境,孩子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這里就可以看出來,家長的責任是很大的。
首先,家長應該重點培養(yǎng)孩子成為有自信、自尊、上進、有責任感、熱愛學習、有良好的習慣的人。其次,家長要在八大綜合能力方面重點培養(yǎng)孩子。這八大綜合能力包括:動手能力、理財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時間自我管理能力、行為自我管理能力、選擇的能力、行動力、學習能力。這八大“精神軟件”是孩子學會做人的根本;這八大能力是孩子學會做事,將來適應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chǔ)。
怎么培養(yǎng)這八大綜合能力呢?家長要讓孩子多參與家務勞動,多主動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東西?,F(xiàn)在不少家長怕孩子干家務活耽誤學習,家長承擔了全部的家務勞動,不讓孩子做任何一項。其實,這樣的家長可能不知道,你這么做是在害孩子。因為勞動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像學習是他的成長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一樣,他如果連勞動都不會,這樣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是不可思議的。
在這八大能力中,我結(jié)合自己教育女兒的方法講一講對孩子“選擇能力”的培養(yǎng)。記得有一次,我的女兒想要買一雙鞋,我和她在出發(fā)前,就為她圈定了一個價格范圍:不超過60塊錢。只要在這個價格范圍內(nèi)的鞋,女兒都可以自己選擇。我和她到了商場之后,我看中了一雙鞋,她也看中了一雙鞋。女兒就問我的意見,我說,我看中了那雙藍色的了,但我會尊重你的意見,讓你來選擇。最后,女兒買了她挑中的那雙。說句實在話,我女兒自己選擇的那雙鞋真的不怎么好看,但你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能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她。付了款之后,我對女兒說,你選的這雙鞋不錯。
以我多年的家庭教育經(jīng)驗,那些急功近利,只把關(guān)注的目光放在孩子的學習上,百般溺愛和嬌生慣養(yǎng)孩子的家長,是不可能培養(yǎng)出“真正的人”來的,這樣的家長一定會誤導孩子的。
打個比方,孩子就像一棵樹,樹冠是知識體系,樹干是身體部分,樹根是心靈,如果沒有正確的心靈教育,這棵樹是不可能成為參天大樹的。小樹在長成參天大樹的過程中,是要經(jīng)歷風雨寒冷等考驗的,而且它也渴望這些考驗。如果把這棵小樹苗種在溫室中,它只會成為供別人欣賞的苗,永遠成不了大樹。
■90%以上的孩子認為“父母無休無止地嘮叨”和“空洞地講道理”,是最讓他們頭疼和煩惱的事情。
家長要教育好孩子,必須走出教育方法上的誤區(qū)。
第一個誤區(qū)是要通過講道理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家長朋友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孩子最不愛聽家長們講道理,孩子們不是不明白道理,而是經(jīng)歷和體驗太少,沒有按照道理去做的強烈愿望。家長不停地講道理,只是一種枯燥、機械的說教,不但達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反而疏遠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傷害了親情,使孩子變得麻木不仁,甚至逆反。
我經(jīng)常在講課的時候問孩子一個問題,“在你們成長的過程中,最讓你們頭疼和煩惱的事情是什么?”大家可能不知道,90%以上的孩子回答是“父母無休無止地嘮叨”和“空洞地講道理”。這給孩子們造成的精神上的痛苦遠遠超越了生活中物質(zhì)上的不滿足,以及學習成績不理想帶來的痛苦。
試問一下家長朋友們,如果我們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但不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減輕壓力,學會積極快樂的面對人生,反而使孩子很痛苦,壓力大增,甚至逆反加重,親情疏遠,您還把那些空洞的道理掛在嘴上嗎?有些家長朋友告訴我說,“自己忍不住想說”。那么,請問您作為成人都無法改掉自己的不足,難道孩子就能做到嗎?
家長朋友請記住,無論孩子的現(xiàn)狀怎樣,我們都應該停止說教,思索兩個問題。一個是為什么孩子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想法和行為,自己的教育哪里出現(xiàn)了問題;一個是如何幫助孩子戰(zhàn)勝困難,走出困境。家長朋友們想清楚這兩個問題再行動也不遲。教育孩子是一輩子的事情,千萬別沖動、意氣用事。
■專注能力差、自制力差、學習動力也不足、不會做學習計劃、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等這些問題出現(xiàn)在孩子身上,根卻在家長身上。
第二個誤區(qū)是強迫孩子學習。
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父母非常著急,這是人之常情。但是,父母們一定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一顆上進的心,不是他們不想成績好,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應該怎樣去解決這些問題。
許多孩子專注能力差、自制力差、學習動力也不足、不會做學習計劃、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等等。其實,這些問題出現(xiàn)在孩子身上,根卻在家長身上,是因為我們家長不懂得如何去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習慣,如何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如何克服學習障礙等。這里我要說明一點,學習障礙包括多種,比如書寫障礙、表述障礙、思維障礙等。
許多家長因為孩子成績不理想就給孩子報了許多補課班,看著孩子學習,幾乎把孩子所有的時間都擠滿了。但是這種方法只治標根本不治本,不可能真正的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最終反而會使孩子的學習效率下降,出現(xiàn)厭學的傾向。
造成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八個方面:1.自我觀念有局限;2.基礎(chǔ)知識不牢固;3.學習動力不足;4.缺乏學習興趣;5.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6.情緒問題困擾孩子;7.存在學習障礙;8.學習不努力。
每個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孩子可能原因略有不同,家長只要認真去研究,發(fā)現(xiàn)造成孩子成績不好的真正原因,才能針對問題去尋找解決的方法。
這里我想告訴家長,補課不是學習的好辦法。補課是因為孩子在學校的聽課以及自主學習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上出現(xiàn)了問題。我想問問家長朋友們,難道孩子在學校聽不懂,補課就能聽懂了?孩子在學校不想學,補課的時候就想學了?在學校不會學,補課的時候就會學了?適量的補課,把孩子落下的知識學一學,或者適當超前學一點,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要想真正解決問題,教會孩子改進學習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習效率,學會自主學習,克服學習障礙等等,這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在教育自己女兒的時候,始終強調(diào)兩點:一是書寫工整。這是學習態(tài)度問題,是解決馬虎、提高糾錯能力八大要領(lǐng)中的第一條。二是按時完成。這是學習效率問題。至于對錯,暫時可以放在一邊,不重要。因為錯了可以改,不會可以學,但不認真則是給將來的學習留下了嚴重的問題。
我記得女兒剛上學前班的時候,有一次她寫完作業(yè)后,高興地說:“爸爸,我的作業(yè)寫完了,你檢查一下吧”。我拿過作業(yè)一看,整個作業(yè)有十幾個小墨點,就是寫錯了拿橡皮擦掉的地方。我把作業(yè)本輕輕地遞給女兒,告訴她:“這樣的作業(yè)爸爸不檢查,對錯不重要,但這么多墨點真的很難看,我女兒的作業(yè)不應該是這樣的?!迸畠厚R上臉紅了,眼淚也掉下來了,說“爸爸,我錯了?!蔽艺f:“姑娘,你沒有錯,你還是孩子,正是學習如何做事的年齡,爸爸小時候作業(yè)比你差遠了,爸爸只是認為你有能力做得更好”。很快,女兒又主動重新抄了一遍,卷面干干凈凈,我連對錯也沒有檢查,就在作業(yè)本上大大地寫了一個“100分”。知錯馬上改配得上這個“100分”,從此,我女兒的作業(yè)卷面幾乎再也找不到小墨點了。
家長朋友們,教育孩子是件系統(tǒng)工程,需要智慧和方法,合理的給孩子安排學習時間,讓學習時間和玩的時間合理分配。因為對孩子們來說,學習和玩同樣重要,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心服口服地學習,才有可能真正的提高學習效率,成為一個愛學習、會學習的孩子。
■父母使用正確的確認、鼓勵、表揚等方式,讓孩子自尊心得到滿足的同時,做人的自信心也得到提升。
第三個誤區(qū)是用批評的方式幫助孩子改正缺點。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做了錯事就應該批評,否則會養(yǎng)成壞習慣。家長的目的是好的,但方法出現(xiàn)了偏差。用批評的方式幫助孩子改正缺點,是不可能真正達到目的的。
教育孩子,批評是一種方式,但一定要把握分寸,破壞性的批評只會毀掉孩子的自尊心,把孩子的自我價值否定了,把孩子的潛能埋沒了。許多家長看到孩子出現(xiàn)問題,心里非常著急,常??诓粨裱裕氲侥恼f到哪,全然不顧效果及后果,結(jié)果,孩子一開始還能默默接受,后來就會發(fā)展到頂嘴,甚至爭吵。這樣的批評方式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使矛盾轉(zhuǎn)移并激化。
真正幫助孩子改掉缺點的方式是“亮點原則”。也就是學會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給他們做積極的肯定和認同,使孩子做人的價值得到升華,積極的因素得到提升,進而產(chǎn)生一種想改變自己的強烈愿望。
因為每個人都想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好的一面,都想得到別人的認同,而父母使用正確的確認、鼓勵、表揚等方式,就是讓孩子自尊心得到滿足的同時,做人的自信心也得到提升。這樣他看到自己的缺點都不順眼,孩子會努力“偽裝”自己,最后,形成良好的習慣,改掉自己的不足。
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女孩子和她的母親到我在長春的工作室里來,一進門,母女倆就坐到相距很遠的兩把椅子上,從臉上我就能看出來,母女倆是在生氣。母親毫不顧及女兒就在她身邊的事實,大聲地數(shù)落孩子的各種缺點,說到激動的地方,眼淚也流了出來。而這名女孩子則一副滿不在乎的神態(tài),偶爾用非常憤怒的眼神盯母親一下。我打斷了母親的話,對那名女孩子說:“孩子,你過來一下?!蔽易屇概畟z面對面坐在我的左右兩側(cè),然后給她們每人一張紙和一支筆,并且給她們布置了一個任務——讓她們每個人寫出對方的十個優(yōu)點或者十件讓自己感動的事。
起初,母女倆靜靜地坐著,誰也不動筆,能看出來,她們都在極力地想著對方的優(yōu)點。因為每天都想著對方的不足,久而久之,對方的好、對方的優(yōu)點已經(jīng)遠離了自己。最終,在我啟發(fā)和引導下,母親開始寫了,接著,女兒也開始寫。等兩人寫完之后,把答案交給我時,我發(fā)現(xiàn)她們彼此之間已經(jīng)平靜了許多。當我開始讀母親寫的對女兒優(yōu)點的評價時,女兒瞪大了眼睛,她沒有想到自己在媽媽的眼里還有這么多優(yōu)點。當我讀到女兒給媽媽的優(yōu)點評價時,母女倆已經(jīng)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了。女兒主動繞過桌子,和自己的母親緊緊擁抱在一起。
愛是偉大的武器,如果你真的愛你的孩子,那么,你就多一些耐心,不要輕易地傷害孩子。
■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方法的家長。
第四個誤區(qū)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
幾乎絕大多數(shù)的家長都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家長的本意是想告訴孩子,“你還需要加油、努力”,想讓孩子產(chǎn)生一些危機感。但是,孩子接受到的信息卻是家長愛別的孩子,不愛他了;家長信任別的孩子,不信任他了;別的孩子行,自己卻不行等等相反的信息。
舉個例子。有個父親問孩子:“你看人家小明,學習多好,每次考試都90多分,你每次都七八十分;小明是班干部,你卻不是。你怎么什么都不如小明呢?”孩子起初會很難過,默不作聲,后來孩子眼睛一亮,反問父親,“爸爸,你看小明的爸爸是局長,你卻是個科長,你怎么什么都比不上小明的爸爸呢?”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道理很簡單,但為什么我們成人在對孩子教育時總犯這樣低級的錯誤呢?這是因為我們沒有認真考慮比較之后的后果,只是想通過比較,發(fā)泄自己對孩子現(xiàn)狀的不滿。
家長朋友們,這樣的比較對孩子成長不利,還有可能讓孩子產(chǎn)生挫敗感,失去學習的動力。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請記住這樣的話——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的教育方法的家長。如果您真的下定決心,一定要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優(yōu)秀的孩子,那么,請您用心來做好“優(yōu)秀家長的十個標準”:1.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2.和孩子建立朋友式的溝通渠道;3.把選擇權(quán)交給孩子;4.家長熱愛學習;5.學會陪伴孩子一起成長;6.轉(zhuǎn)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一切以孩子為主;7.幫助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8.制定做事的規(guī)劃,并堅持原則;9.學會鼓勵、表揚孩子;10.以身作則。
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都想要把最好的拿來給孩子。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把孩子教育成品學兼優(yōu)、聽話乖巧的好孩子,然而“好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教育出來的,這其中需要父母首先做好自己才可以。
“好父母”必須具備4個條件——好父母必須是孩子的好老師;好父母必須是孩子的好榜樣;好父母必須是孩子的好朋友;好父母必須是民主管教。
那么,家長如何教育好孩子是有方法和技巧的,下面,不如一起跟隨本文來進行詳細了解學習,來看看家長如何教育好孩子的方法,及做好父母的幾個必備條件。
好父母的必備條件:
1、好父母必須是孩子的好老師。
父母不僅是孩子的啟蒙老師,還是孩子的終身老師,父母不僅要教孩子課本上的知識,還要教孩子課本外的知識?生活知識,父母不僅要教孩子學習,更要教孩子做“人”,做一個品德高尚、有健康人格的適應社會的人。
2、好父母必須是孩子的好榜樣。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父母自己首先必須做到。要使孩子愛學習,父母首先必須自己愛學習,要使孩子有良好的行為,父母必須檢點自己的行為。
3、好父母必須是孩子的好朋友。
父母應該珍愛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經(jīng)常與孩子平等對話,民主協(xié)商,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與孩子心靈溝通。父母要虛心接受孩子的正確意見,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
4、好父母必須對孩子進行民主管教。
管教的方式不同,結(jié)果也不同。溺愛型管教易使孩子任性,幼稚……;專制型管教易使孩子反抗或依賴……;只有民主型管教,才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外向開拓型的性格:獨立、爽直、親切、協(xié)作,善于社交,社會適應性強。
家長如何教育好孩子的方法?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狡辯”-----反饋效應。
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為為“狡辯”,其實,這并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
教育是雙向的,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長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管自己“教”,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反饋回來的信息,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方法二: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饋。
當孩子對我們的教育作出反饋時,我們首先要對孩子的這種反饋作出分析,當然,這種分析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語言進行分析,還要連同孩子的動作及神情進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饋是不是“狡辯”,都務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饋。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當孩子說出“我們班小朋友搜這樣說”的理由時,那位媽媽沒有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分析,就對孩子大吼,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饋的一種表現(xiàn)。所以,這位媽媽也并知道孩子反饋的真正還以----并不認為“你真蠢”是臟話。
可以想象,家長誤解孩子的反饋,并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壓制,長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會對媽媽的教育進行積極反饋了。沒有孩子的配合,家長勢必將更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方法三:針對孩子反饋出的問題,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他不知道將禮貌的重要性,家長就再也不會,就可以通過實例,道理來講述講禮貌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
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是他不想知道承擔最近錯誤言行所造成的責任,家長就要孤立孩子做一個知錯就改,敢作敢為的人……總之,不管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饋,尊重和認真分析孩子的反饋,都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方法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手表定理。
給一個人一塊手表,當別人問這個人時間時,這個人能夠快速而且自信地說出時間;然而,當給這個人兩塊不同的手表時,這個看表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說出時間了。
因為兩只手表并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心理學家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手表現(xiàn)象”,并由此而引伸出了一個結(jié)論:在做事情時,只能有一個指導原則或價值取向。后來,人們把這個結(jié)論稱為“手表定理”。
“好父母”才能教育出“好孩子”,所以,當自家孩子不聽話、不乖巧時,做為父母首先要找找自身的原因,看看孩子是不是真的無理取鬧,是不是真的是個“壞孩子”。孩子的家庭教育至關(guān)重要,這需要爸爸媽媽們從點滴教育開始,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個性,都需要父母從小培養(yǎng)養(yǎng)成。如果爸爸媽媽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狀況時,不防跟孩子平心氣和的好好談談吧。
家園共育《家長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1、切忌用攻擊的語言侮辱孩子。 孩子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有時有些淘氣、撒嬌、哭鬧也是不可避免的,可能會讓父母無技可施,更甚者會讓父母動怒。 父母在被氣極了情況下,可能會口不擇言,說出一些過激的話語來...
在過去,父母扮演的常常是嚴肅、不可侵犯的角色,有時候教育孩子語氣難免會重了許多,而且,這還是大多數(shù)。當然這也能理解。沒有那個家長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且,在很多家長看來,還是“玉不琢,不成器”。誤以...
孩子闖禍后的正確教育方法 孩子闖了禍,家長難免會氣急敗壞地冒出一連串質(zhì)問。 但孩子大腦發(fā)育還不完善,信息量太大,反而會讓他們無所適從,再加上看到父母憤怒的臉色心里害怕,更說不出話來。孩子闖禍后,不妨先...
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都想要把最好的拿來給孩子。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把孩子教育成品學兼優(yōu)、聽話乖巧的好孩子,然而“好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教育出來的,這其中需要父母首先做好自己才可以。 “...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