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常言道,優(yōu)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計劃。作為一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需要讓小朋友們學到知識,為了更好的學習,一般教師都會在授課前準備教案,提前準備好教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么如何寫好我們的幼兒園教案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大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日歷》”,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日歷,學會看日歷。
2、了解日歷在生活中的運用及作用。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多種不同的日歷
活動過程:
一、出示日歷,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多東西,我們來看看是什么?(日歷)
1、和幼兒一起說說日歷的樣子
2、引導幼兒觀察日歷
師:日歷里面有什么?(數字、文字等)
二、深入認知
老師這里有一本日歷,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認識年份。
師:這是哪一年的日歷?(2012年)
2、認識月份。
(1)一年的第一個月是幾月?最后一個月是幾月?12月過完后就表示一年結束了,新的一年開始了。
(2)那一個月有多少天呢?這些小數字會告訴你。
一年有12個月,有的一個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學習查找日期
1、今天是幾月幾日?誰能從日歷中找出來?(幼兒示范)
2、老師的生日是11月7日,誰能找出來。
3、國慶節(jié)是幾月幾日?!.!誰能找出來?
4、老師說節(jié)日,幼兒在日歷上找出來,并進行評價。
三、活動延伸
小朋友之間互相提問、指認日期。
教學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數學活動的內容應從幼兒身邊取材,以幼兒身邊的日歷說起讓幼兒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和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初步認識日歷,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數。對日歷感興趣,初步感知時間概念,懂得珍惜時間。發(fā)展推理能力。
這對于我們班孩子來說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為了能讓幼兒的還子們學的開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問題引出主題。果然還子們的積極性一下了高起來了 。接著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問題讓孩子們的幫助解決。你帶的日歷是那一年的? 2011年、2012年、兔年、龍年的孩子們爭先恐后回答著。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歷最上面有數字2012的就是2012年。我的日歷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個月這一點大多數小朋友知道,可是對于每個月有不同的天數、認識幾月幾日他們還從來沒有學習過。
于是我在黑板上掛了一個大年歷,請他們觀察一個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個月的天數都是一樣的。孩子們的發(fā)現果然不出意外,他們問:老師,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還有這個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們發(fā)現這個問題后,我用"拳頭"形象地來區(qū)分大月小月,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孩子們在學中樂,玩中學,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在尋找日歷秘密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發(fā)現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有的孩子說:"老師,我發(fā)現了日歷上的數字顏色。""為什么不一樣呢?",我把這個球又拋給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說:"紅色是休息天,我們可以不上課。"有的孩子說:"不對,有的紅色不是休息天,是節(jié)日,你看!"還用自己發(fā)現的事實給你證明
在接下來的"找節(jié)日"環(huán)節(jié)中,當我說出節(jié)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應是幾月幾日,接著在年歷中找出來。在找的過程中,孩子們找得都對的,而且迅速還很快!可是我發(fā)現這樣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鍛煉了,于是我說:請幾個孩子到老師的日歷上來找。這下,孩子們更積極了。
整個活動下來,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學得開心,首先老師必須帶動學習氣氛,讓每個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只有大家都參與了,老師教得開心,小朋友學得也開心。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日歷,學會看日歷。
2、了解日歷在生活中的運用及作用。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種不同的日歷
活動過程:
一、出示日歷,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多東西,我們來看看是什么?(日歷)
1、和幼兒一起說說日歷的樣子
2、引導幼兒觀察日歷
師:日歷里面有什么?(數字、文字等)
二、深入認知
老師這里有一本日歷,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認識年份。
師:這是哪一年的日歷?(2012年)
2、認識月份。
(1)一年的第一個月是幾月?最后一個月是幾月?12月過完后就表示一年結束了,新的一年開始了。
(2)那一個月有多少天呢?這些小數字會告訴你。
一年有12個月,有的一個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學習查找日期
1、今天是幾月幾日?誰能從日歷中找出來?(幼兒示范)
2、老師的生日是11月7日,誰能找出來。
3、國慶節(jié)是幾月幾日?誰能找出來?
4、老師說節(jié)日,幼兒在日歷上找出來,并進行評價。
三、活動延伸
小朋友之間互相提問、指認日期。
教學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數學活動的內容應從幼兒身邊取材,以幼兒身邊的日歷說起讓幼兒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和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初步認識日歷,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數。對日歷感興趣,初步感知時間概念,懂得珍惜時間。發(fā)展推理能力。
這對于我們班孩子來說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為了能讓幼兒的還子們學的開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問題引出主題。果然還子們的積極性一下了高起來了。接著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問題讓孩子們的幫助解決。你帶的日歷是那一年的?2011年、2012年、兔年、龍年的孩子們爭先恐后回答著。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歷最上面有數字2012的就是2012年。我的日歷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個月這一點大多數小朋友知道,可是對于每個月有不同的天數、認識幾月幾日他們還從來沒有學習過。
于是我在黑板上掛了一個大年歷,請他們觀察一個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個月的天數都是一樣的。孩子們的發(fā)現果然不出意外,他們問:老師,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還有這個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們發(fā)現這個問題后, 我用"拳頭"形象地來區(qū)分大月小月,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孩子們在學中樂,玩中學,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在尋找日歷秘密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發(fā)現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有的孩子說:"老師,我發(fā)現了日歷上的數字顏色。""為什么不一樣呢?",我把這個球又拋給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說:"紅色是休息天,我們可以不上課。"有的孩子說:"不對,有的紅色不是休息天,是節(jié)日,你看!"還用自己發(fā)現的事實給你證明
在接下來的"找節(jié)日"環(huán)節(jié)中,當我說出節(jié)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應是幾月幾日,接著在年歷中找出來。在找的過程中,孩子們找得都對的,而且迅速還很快!可是我發(fā)現這樣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鍛煉了,于是我說:請幾個孩子到老師的日歷上來找。這下,孩子們更積極了。
整個活動下來,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學得開心,首先老師必須帶動學習氣氛,讓每個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只有大家都參與了,老師教得開心,小朋友學得也開心。
幼兒百科:日歷是一種日常使用的出版物,用于記載日期等相關信息。每頁顯示一日信息的叫日歷,每頁顯示一個月信息的叫月歷,每頁顯示全年信息的叫年歷。有多種形式,如掛歷、座臺歷、年歷卡等,如今又有電子日歷。
設計意圖
數學是抽象性、思維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幼兒識字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因此,我在活動設計中先讓幼兒認識日歷,再學習看日歷方法,從而知道時間的珍貴性。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2、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3、知道年歷是記錄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學習查看它們的方法。
4、知道時間寶貴,要珍惜時間。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張;自制外形狀房子裝的2010年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的數房子大小有區(qū)分);小字卡(年、月、日)和數字(12、30、31、28、365)人手一份。
2、視頻展示儀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活動難點:學習查看日歷。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有趣的數字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我們先一起來認一認、讀一讀。看到這些數字,你想到了什么?(教師出示1——12的大字卡)
2、教師出示大的年歷,請小朋友觀察這里面數字的不同。
師:這12個數字還有一個神奇的作用,看一看,它可以做什么呢?
師:這些年歷上的數字有什么不同?(大小、顏色、阿拉伯數字和漢字、多少等)
師:年歷上有的數字表示月,有的數字表示日,有的數字表示星期幾等,每個月的數字一樣多嗎?(幼兒再次觀察日歷,知道有的月30天,有的時候31天,而二月有時28天,有時29天)
3、教師利用大字卡講述故事。
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卡回答問題。
師: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個日娃娃呀?它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
師:大月房有哪幾個月?小月房有哪幾個月?
師:大月有幾日?小月有幾日?
師:頂小的月是幾月?有多少日?
二、幼兒操作活動:學習查看日歷的方法,練習找日期。
(1)找節(jié)日:教師說出節(jié)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應是幾月幾日,接著在年歷中找出來。
(2)找生日:幼兒自己找自己的生日。
三、講評作業(yè):
展示幼兒勾畫的生日日期,全體幼兒唱生日歌。
活動反思:
活動目的是讓幼兒認識年歷,知道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有什么不一樣的。這對于我們班孩子來說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一年有12個月這一點大多數小朋友知道,可是認識幾月幾日他們還從來沒有學習過。
在這個活動中,我沒有填鴨式地灌輸給孩子這些生硬的道理,而是請他們動手,自已發(fā)現其中的奧秘,在接下來的“找節(jié)日”環(huán)節(jié)中,當我說出節(jié)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應是幾月幾日,接著在年歷中找出來。在找的過程中,我發(fā)現剛開始有指錯的現象,如有的小朋友找日子的時候沒有找小的數字,而是又找到大月份去了。但是練到第5、6個節(jié)日的時候,孩子們找得都對的,而且還很迅速呢?;顒又欣蠋熃痰瞄_心,小朋友學得也開心。在學習之后,每個小朋友都能找到老師指定的日子,臉上露出了微笑,獲得了成功感,對翻看日歷的興趣更濃。
活動設計背景
小朋友到了大班應該有一定的時間概念,在平時問小朋友今天是星期幾的時候,很多小朋友都不能正確說出,通過思考我便設計了這堂課,讓幼兒能夠學會看日歷。
活動目標
1.學習看日歷,知道一個星期中每天的名稱和順序。
2.知道日歷的意義,并能按指定條件找到日歷上的位置。
3.讓幼兒在探索中學會思考,并讓幼兒學會和同伴協(xié)作。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一個星期中每天的名稱和順序
難點:按指定條件找到日歷上的位置
活動準備
大的日歷一份,教師自制5月和9月的日歷各一份
幼兒人手一份日歷,鉛筆,幼兒會認識1~30的數字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揭示課題
1.猜謎語,引出內容(日歷)
2.認識日歷的種類(年歷、臺歷、掛歷等)
二、帶領幼兒聽故事了解日歷,并結合1~30的數字
三、出示一張大日歷讓幼兒觀察,并讓幼兒說出上面看到了些什么?
(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仔細講解日歷上面的數字的含義,講解每個格子的含義,講解日歷上面的數字有不同顏色的含義)
四、 認識星期
(告訴幼兒一個星期有7天,而這7天用了不同的顏色來表示)
五、教師出示5月和9月的2張掛圖,帶領幼兒認識日期
教師讓幼兒先找年份,再找月份,最后找?guī)滋枺⒅笇в變赫页?月1日和9月10日
六、教師給幼兒發(fā)一張日歷表,讓幼兒按照老師指定的條件在日歷上找出相應的位置,并讓幼兒說出你找到的是幾月幾日。
七、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八、總結,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活動開始時我先讓幼兒認識日歷,掛歷,臺歷,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你在日歷上看到了什么?!!孩子們很好奇,大家都在不停的開動腦筋,有的發(fā)現圖案不同,數字不同等,我利用著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結合以往學過的知識,充分地發(fā)揮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
活動前我有意識地收集了很多日歷,以便孩子們在接下來找節(jié)日的環(huán)節(jié)中操作探索,孩子們對日歷很感興趣,在找的過程中,我發(fā)現有的孩子不能正確找出日子,但經過多次的練習,孩子們基本上能按老師指定的條件找到相應的日期,孩子們也相當地有成就感。
整個活動下來老師感覺孩子們學得很輕松,而且效果有好好,孩子們學得很開心,但美中不足的就是老師講得太多,影響了孩子們自己發(fā)揮和想象的空間。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日歷,學會看日歷。
2、了解日歷在生活中的運用及作用。
活動準備:多種不同的日歷
活動過程:
一、出示日歷,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多東西,我們來看看是什么?(日歷)
1、和幼兒一起說說日歷的樣子
2、引導幼兒觀察日歷師:日歷里面有什么?(數字、文字等)
二、深入認知老師這里有一本日歷,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認識年份。
師:這是哪一年的日歷?(2012年)
2、認識月份。
(1)一年的第一個月是幾月?最后一個月是幾月?12月過完后就表示一年結束了,新的一年開始了。
(2)那一個月有多少天呢?這些小數字會告訴你。
一年有12個月,有的一個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學習查找日期1、今天是幾月幾日?誰能從日歷中找出來?(幼兒示范)
2、老師的生日是11月7日,誰能找出來。
3、國慶節(jié)是幾月幾日?誰能找出來?
4、老師說節(jié)日,幼兒在日歷上找出來,并進行評價。
三、活動延伸:小朋友之間互相提問、指認日期。
教學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數學活動的內容應從幼兒身邊取材,以幼兒身邊的日歷說起讓幼兒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和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初步認識日歷,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數。對日歷感興趣,初步感知時間概念,懂得珍惜時間。發(fā)展推理能力。
這對于我們班孩子來說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為了能讓幼兒的還子們學的開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問題引出主題。果然還子們的積極性一下了高起來了。接著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問題讓孩子們的幫助解決。你帶的日歷是那一年的?2011年、2012年、兔年、龍年的孩子們爭先恐后回答著。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歷最上面有數字2012的就是2012年。我的日歷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個月這一點大多數小朋友知道,可是對于每個月有不同的天數、認識幾月幾日他們還從來沒有學習過。
于是我在黑板上掛了一個大年歷,請他們觀察一個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個月的天數都是一樣的。孩子們的發(fā)現果然不出意外,他們問:老師,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還有這個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們發(fā)現這個問題后, 我用"拳頭"形象地來區(qū)分大月小月,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孩子們在學中樂,玩中學,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在尋找日歷秘密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發(fā)現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有的孩子說:"老師,我發(fā)現了日歷上的數字顏色。""為什么不一樣呢?",我把這個球又拋給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說:"紅色是休息天,我們可以不上課。"有的孩子說:"不對,有的紅色不是休息天,是節(jié)日,你看!"還用自己發(fā)現的事實給你證明在接下來的"找節(jié)日"環(huán)節(jié)中,當我說出節(jié)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應是幾月幾日,接著在年歷中找出來。在找的過程中,孩子們找得都對的,而且迅速還很快!可是我發(fā)現這樣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鍛煉了,于是我說:請幾個孩子到老師的日歷上來找。這下,孩子們更積極了。
整個活動下來,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學得開心,首先老師必須帶動學習氣氛,讓每個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只有大家都參與了,老師教得開心,小朋友學得也開心。
喜歡《大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日歷》》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希望帶您更加了解幼兒園教案,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日歷,學會看日歷。 2、了解日歷在生活中的運用及作用。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設計意圖 數學是抽象性、思維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幼兒識字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因此,我在活動設計中先讓幼兒認識日歷,再學習看日歷方法,從而知...
活動設計背景 小朋友到了大班應該有一定的時間概念,在平時問小朋友今天是星期幾的時候,很多小朋友都不能正確說出,通過思考我便設計了這堂課,讓幼兒能夠學會看日歷。 活動目標 1.學習看日歷,知道一個星期中...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日歷,學會看日歷。 2、了解日歷在生活中的運用及作用。 活動準備:多種不同的日歷 活動過程: 一、出示日歷,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多東西,我們來看看是什么...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嘗試看圖口述并懂得運算。 2、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體驗數學的魅力。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