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畫幼兒園教案。
宜未雨綢而繆,毋臨竭而掘井。作為幼兒園老師的我們的課堂上能更好的發(fā)揮教學效果,為了更好的學習,一般教師都會在授課前準備教案,教案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寫好一份優(yōu)質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畫一畫”,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活動目標:
1、觀察教師直觀演示兒歌,理解兒歌內容,并正確講述各種色彩的名稱。
2、根據幼兒兒歌的兩段體的結構特征,嘗試用畫一畫、說一說的方式仿編兒歌。
3、喜歡念兒歌,能輪流接說兒歌。
活動準備:
圖片、油畫棒,紙活動過程:
一、通過演示兒歌的方式,幫助幼兒了解兒歌內容。
1、教師出示一盒油畫棒:這是什么?你知道筆有什么用嗎?
2、教師拿出一支粉紅色的油畫棒:這是什么顏色?"粉紅色,畫一畫",請你們看一看我畫的是什么?
3、教師相應貼出長滿桃花的桃樹的圖片。
4、出示桔紅色筆,采用同樣的方法,邊演示太陽,邊念兒歌,同上方法,表現(xiàn)兒歌的第三、四、五段。
(在出示一支支油畫棒的時候,引導幼兒認一認,說一說油畫棒的名稱。)二、學習朗誦兒歌1、教師完整地朗誦兒歌,啟發(fā)幼兒跟隨老師一起看圖朗誦兒歌。
2、帶領幼兒重點幫助正確講述油畫棒色彩的名稱。
3、引導幼兒與教師輪流接說兒歌,教師念第一句,幼兒念第二句;然后交換念兒歌。
三、引導幼兒仿編兒歌1、教師: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彩色筆,你想用什么顏色的彩色筆畫什么?
2、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
活動延伸:YJS21.cOM
幼兒操作活動啟發(fā)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在紙上畫畫,并與同伴交流。
活動反思:
但是詩歌本身存在一定的問題,即句式不夠工整,不方便記憶。因此幼兒掌握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今后可以考慮將詩句的句式稍作改動,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目標:
1.教幼兒學習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判斷7以內數(shù)的多少。
2.要求幼兒聽清老師的問題,并在集體面前大聲地回答。
準備:教具 貼絨藍色大圓片5個,紅色圓片從大到小6個,桔黃色小圓片7個(圖一),貼絨數(shù)字5、6、7,實物卡(圖二~八)。
學具 第一、二組:3排點圖卡(圖九)若干張,數(shù)字印章,印泥,幼兒用書畫面25;第三組:看標記貼圖形紙卡,糨糊,各種圖形紙片;第四組:填空格圖卡,點子印章;第五組:添、去點作業(yè)紙,鉛筆;第六組:印比6、6少的點子紙,印章。
過程:
1.集體活動。
(1)逐一出示圖二~八,"請小朋友仔細看,說說卡片上有幾個什么?"(2)正確判斷7以內數(shù)量。
出示圖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多?哪種顏色,請保留此標記。)的圓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為什么我看時覺得紅圓片最多,橘黃圓片最少?誰能想個辦法,換一種排法讓我們一看就清楚,誰的數(shù)目最多,誰的數(shù)目最少。"啟發(fā)幼兒將每種顏色片片排成一行,"現(xiàn)在看看誰最多、誰最少?""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引導幼兒將三排圓片一一對應比較)請小朋友說說每一排有幾個圓片,誰來給每排圓片送數(shù)字朋友。
(3)小結。
"要想知道誰多誰少,不能看物體大、小,也不能看排隊長、短。而是要數(shù)一數(shù)每排有幾個,才能比出誰多誰少。"2.小組活動。
一、二組,給最多的點子印數(shù)字。三組,看標記貼圖形。
四組,按序填空格。五組,添、去點子。
六組,印比6、7少的點子。
教師重點指導第一、二組的活動小組。
3. 活動評價。
表揚能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并提醒幼兒將游戲材料整理好。
活動目標:
1、通過畫一畫、比一比,使幼兒進一步理解7的實際意義,能熟練地將數(shù)物進行匹配,并能較順利地感知自然數(shù)列中前后兩數(shù)的量的關系。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業(yè)習慣,提高幼兒作業(yè)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數(shù)卡1——7,數(shù)群卡1——7。
學具:幼兒用書、筆等。
活動過程:
一、復習認識7以內的數(shù)。
1、給數(shù)字畫像。
2、拍手游戲復習7以內數(shù)的形成。!!
3、游戲——會變的數(shù)卡,進一步感知數(shù)列中前后兩數(shù)多1少1的關系。
二、幼兒作業(yè)。
1、(出示范例)教師引導幼兒審題,并示范做題目。
2、幼兒翻開書,和老師一起讀題目。
3、幼兒做建構書P6的作業(yè)——數(shù)物體,寫相應的數(shù)字。
4、P12看數(shù)字畫禮品。
5、P24用添1或去1的方法讓數(shù)字和圓點一樣多。
三、展示、評價幼兒作業(yè)。
四、收拾用具后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閱讀圖夾文兒歌,初步感知理解兒歌的主要內容,正確發(fā)準象聲詞:咚(dong )、叮(ding)、梆(bang)、鈴(ling)。
2、了解文字與畫面的對應關系,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地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關系密切的一對物品,并進行簡單仿編。
3、體驗朋友相見相互接觸的親情與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一臺。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通過語言,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親過別人嗎?你被別人親過嗎?你被誰親過呀?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兒歌《親一親》。
二、學習兒歌1、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親一親》,了解兒歌的內容。
教師出示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出來的兒歌畫面,引導幼兒看圖說說:圖上有什么?它們在干什么?你知道誰親誰嗎?它們是怎樣親的?它們親一親的時候,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
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并講述畫面內容。
2、幼兒傾聽教師念兒歌,感知兒歌內容。
鼓勵幼兒說說:兒歌里說了些什么?誰親誰?會發(fā)出什么聲音?
教師帶領幼兒練習發(fā)準象聲詞:咚、叮、當、梆、鈴的讀音。
3、教師引導幼兒看圖文邊年兒歌,邊做相應的模仿動作。
三、表演創(chuàng)作1、師生輪流接說兒歌《親一親》。
采用輪流念兒歌的方式接說兒歌。
例如:教師先引導幼兒看圖念×親×,教師念發(fā)出的聲音“×—×—×××”,然后,交換接說。
2、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創(chuàng)編新的相關事物,擴展兒歌內容。
四、音樂游戲:碰一碰。
教師:剛才許多朋友都親過了,小朋友你想和朋友親一親嗎?怎樣親?帶領幼兒隨音樂表演仿編邀請舞《親一親》,使幼兒感知體驗找到好朋友親一親的快樂。
活動目標:1.學念兒歌,感受皮球翻跟斗的有趣。2.在玩玩、說說中嘗試初步仿編?;顒訙蕚洌?.活動前玩過皮球。2.人手一個皮球,小動物貼紙。3.幼兒用書第3頁?;顒舆^程:一、嘗試玩球,激發(fā)對球的興趣1.教師:媽媽買了一個球,你會怎么玩?二、學習兒歌,感受兒歌的有趣1.完整欣賞兒歌,初步理解兒歌的內容。--教師:媽媽買個皮球,上面有個誰?(小猴)--教師:我來拍拍皮球,小猴在干什么?(翻翻跟斗)2.拍一拍,嘗試讓小猴翻跟斗--教師:看一看,你的小猴是怎么翻跟斗的?(激發(fā)孩子拍球的興趣。)3.念一念,進一步感受兒歌的趣味。(引導幼兒感受兒歌的韻律,并大膽學念。)三、初步仿編,體驗玩球的樂趣1.教師:我來拍拍球,皮球翻跟斗。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想跟著皮球來玩翻跟斗呢?(幼兒自由表達)2.引導幼兒嘗試替換小動物,進行兒歌仿編。(用小動物替換小猴。)3.引導幼兒將自己喜歡的動物貼紙粘在皮球上,邊拍球邊嘗試仿編。
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幼兒園教案頻道為您編輯的《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畫一畫》內容,希望能幫到您!同時我們的小班畫幼兒園教案專題還有需要您想要的內容,歡迎您訪問!
相關推薦
小班語言教案《畫一畫》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根據兒歌的兩段體的結構特征,嘗試用畫一畫、說一說的方式仿編兒歌,觀察教師直觀演示兒歌,理解兒歌內容,并正確講述各種色彩的名稱,大膽地...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提供美術教案,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蟀嗝佬g活動猜一猜,畫一畫,希望能為你提供參考大班美術活動猜一猜,畫一畫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教學延伸,教學反思等內容,通...
目標: 1.教幼兒學習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判斷7以內數(shù)的多少。 2.要求幼兒聽清老師的問題,并在集體面前大聲地回答。 準備:教具貼絨藍色大圓片5個,紅色圓片從大到小6個,桔黃色小圓片7個(圖一...
活動目標: 1、通過畫一畫、比一比,使幼兒進一步理解7的實際意義,能熟練地將數(shù)物進行匹配,并能較順利地感知自然數(shù)列中前后兩數(shù)的量的關系。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業(yè)習慣,提高幼兒作業(yè)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
活動目標: 1、閱讀圖夾文兒歌,初步感知理解兒歌的主要內容,正確發(fā)準象聲詞:咚(dong)、叮(ding)、梆(bang)、鈴(ling)。 2、了解文字與畫面的對應關系,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地...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