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聽了一場關于“小學歌曲教案”的演講讓我們思考了很多。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所以老師寫教案可不能隨便對待。教案是評估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依據(jù)。經(jīng)過閱讀本頁你的認識會更加全面!
小學歌曲教案:歡樂頌
主題:音樂的力量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音樂的基本概念,如旋律、節(jié)奏等。
2. 通過歡樂頌這首歌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感受力。
3.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4. 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他們對美的追求和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點
1. 學習歌曲歡樂頌的歌詞和旋律。
2. 學習歡樂頌的合唱和表演。
三、教學準備
1. 錄音機或音樂播放器
2. 顯示器或投影儀
3. 歌曲歡樂頌的歌詞和譜子
4. 小組合作表演的道具和服裝
四、教學過程
1. 創(chuàng)設情境
通過播放錄音機播放一段悠揚的音樂,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妙和力量,引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 學習歌曲歌詞和旋律
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學唱歌曲歡樂頌的歌詞,并指導學生正確發(fā)聲。隨著學生的學唱,逐漸加入歡樂頌的旋律。可以通過多次反復唱,加深學生對歌詞和旋律的記憶。
3. 分組合作表演
將學生分為小組,每個小組分配一段歌曲的內容。教師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道具和服裝,進行小組合作表演。在表演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給予指導和點評,幫助學生提高表演水平。
4. 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
通過該歌曲的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例如,讓學生聽錄音并填空歌詞,讓學生合作進行齊唱或分唱,讓學生朗讀歌詞并加上動作表演等。通過綜合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
五、教學評價
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合作表演、聽、說、讀、寫等綜合訓練,對學生的音樂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同時,鼓勵學生相互欣賞和評價,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
六、教學延伸
在歡樂頌的基礎上,可以擴展其他與主題相符的歌曲的學習和表演,如《歌聲與微笑》、《音樂大師》等,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感受力。
這是一個小學歌曲教案的范文,主題為音樂的力量,通過學習歡樂頌這首歌曲,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感受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提高他們對美的追求和表達能力。
小學歌曲教案
一、教學目標
1. 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了解和學唱一些具有教育性的小學歌曲。
2. 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提高其對音樂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合作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了解和學唱一些具有教育性的小學歌曲。
2.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提高其對音樂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三、教學準備
1. 教學課件:包括歌曲的歌詞和音頻文件。
2. 錄音設備:用于播放歌曲音頻文件。
四、教學過程
1. 引入(5分鐘)
教師先向學生介紹本節(jié)課的主題——小學歌曲,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共同營造音樂氛圍。然后,學生們全體起立,跟著教師拍手,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2. 學唱歌曲(15分鐘)
教師播放第一首歌曲,同時向學生展示歌詞。學生們先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擺動身體,用身體感受歌曲的旋律。然后,教師分句教唱,學生們跟著教師一起唱。每唱一句,教師都會重復幾次,直到學生們可以熟練掌握為止。接著,教師播放第二首歌曲,重復上述的教學過程。
3. 分小組合唱(20分鐘)
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由3-4名學生組成。教師播放第三首歌曲,讓學生們在小組內嘗試合唱。教師會在旁邊進行指導和幫助。然后,教師讓各小組輪流演唱,每組演唱一段時間,其他小組可以觀察和欣賞。每個小組演唱結束后,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同時提出一些改進建議。
4. 創(chuàng)編動作(15分鐘)
教師向學生們提出一個挑戰(zhàn):請各小組根據(jù)歌曲的內容和節(jié)奏,創(chuàng)編相關的動作和舞蹈??梢允褂檬謩荨⒅w動作等,使整個表演更加生動有趣。教師給予適當?shù)囊龑Ш徒ㄗh,幫助學生們創(chuàng)作。每個小組創(chuàng)編完畢后,教師讓其表演給其他小組觀看和評價。
5. 總結反思(5分鐘)
教師向學生們講述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并詢問學生們對本課程的感受和收獲。學生們可以談論他們的喜好和困惑,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五、板書設計
主題:小學歌曲教學
重點:學唱歌曲、培養(yǎng)音樂欣賞能力
難點:提高對音樂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學生們能夠了解和學唱一些具有教育性的小學歌曲,并能夠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和快樂。在小組合唱和創(chuàng)編動作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們鍛煉了團隊合作和創(chuàng)造力。整體上,本節(jié)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音樂欣賞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通過學唱歌曲,學生們也能夠學以致用,將這些歌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享受音樂的魅力。
小學歌曲教案
主題:傳統(tǒng)文化歌曲
一、教學目標:
1. 使學生了解傳統(tǒng)文化歌曲的重要性和意義;
2. 掌握傳統(tǒng)文化歌曲的歌詞和曲調;
3. 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歌曲的喜愛和學唱興趣;
4. 通過歌曲學唱,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音樂欣賞能力。
二、教學內容:
傳統(tǒng)文化歌曲《茉莉花》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導入:
通過與學生互動,引起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歌曲的興趣。
2. 學唱:
播放《茉莉花》的音樂,在學生熟悉的音樂伴奏下,帶領全班學唱。
3. 分組學唱:
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分配不同的歌詞,初步學唱整首歌曲。
第二課時:
1. 復習:
對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進行復習,鞏固學唱技巧。
2. 歌曲解析:
分析歌曲的歌詞含義和情感傳達,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
3. 分組合唱:
讓各小組合并,整合歌詞和曲調,練習合唱。
第三課時:
1. 整體合唱:
將各小組整合成一支鞏固版歌曲合唱團,進行整體合唱練習。
2. 創(chuàng)編舞蹈:
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創(chuàng)編合適的舞蹈動作,增添表演的趣味性。
3. 表演展示:
學生進行歌曲和舞蹈的聯(lián)合表演,展示給其他同學、老師和家長。
四、教學評價:
1. 觀察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歌曲的態(tài)度和學唱水平;
2. 評價學生對歌曲歌詞理解的深度和能否準確表達;
3. 評價學生在表演中的舞蹈協(xié)調性和團隊合作能力;
4. 提供針對性的評價和建議,鼓勵學生在音樂方面的進一步發(fā)展。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教學案例,為小學生呈現(xiàn)了一門很好的傳統(tǒng)文化歌曲課程活動。通過讓學生學唱《茉莉花》,教師希望能夠引起學生們對傳統(tǒng)文化歌曲的興趣,并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
小學歌曲教案
主題: 傳承經(jīng)典,唱響未來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經(jīng)典的小學歌曲,并能正確地演唱;
學生能夠通過歌曲體會和理解一些簡單的情感和思想;
學生培養(yǎng)音樂欣賞能力。
2.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學生通過學習經(jīng)典歌曲,培養(yǎng)對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和熱愛;
學生通過歌唱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學生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
二、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正確的演唱經(jīng)典的小學歌曲
三、教學難點:
學生能夠通過歌曲體會和理解一些簡單的情感和思想
四、教學內容與方法:
1. 教學內容:
(1)《中國的花兒開》
(2)《一閃一閃亮晶晶》
(3)《祖國萬歲》
2. 教學方法:
(1)引導式教學法
(2)合作學習法
(3)情感思考法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一段歌曲錄音,讓學生聽音并觀察歌詞,引出主題"傳承經(jīng)典,唱響未來"。
引導學生討論經(jīng)典,詢問學生對經(jīng)典的理解。
2. 學習歌曲《中國的花兒開》
(1)教師播放歌曲錄音,引導學生跟讀歌詞;
(2)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唱;
(3)學生分成小組,利用分段練唱的方法,跟著錄音逐句練唱;
(4)小組間進行合作練唱,展示演唱成果。
3. 學習歌曲《一閃一閃亮晶晶》
(1)教師播放歌曲錄音,引導學生跟讀歌詞;
(2)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唱;
(3)學生分組進行練唱,利用手拍、鼓掌等方式,配合歌曲的節(jié)奏;
(4)小組展示演唱成果。
4. 學習歌曲《祖國萬歲》
(1)教師播放歌曲錄音,引導學生跟讀歌詞;
(2)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唱;
(3)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合唱練習;
(4)小組間進行合作練唱,展示演唱成果。
5. 總結與延伸:
(1)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的歌曲,總結唱歌的要點;
(2)教師布置作業(yè),要求學生挑選一首自己喜歡的小學歌曲進行練唱,下節(jié)課進行展示。
六、教學反思:
在本節(jié)課中,通過教學經(jīng)典小學歌曲,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和尊重。通過唱歌,學生不僅提高了音樂欣賞能力,還能通過歌曲體會和理解一些簡單的情感和思想。此外,通過小組合作演唱,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整個教學過程生動有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他們未來更深入的音樂學習打下了基礎。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正確書寫4個字。學習并掌握筆畫:豎彎鉤和豎鉤。
2.學習“我的詞語庫”中的詞語,自主積累詞語。
3.通過學習課文,感悟一家人的親情和忙碌。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認識13個生字,會正確書寫4個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感悟一家人的親情和忙碌。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錄音機、磁帶。小黑板。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
1.課件出示謎語。
兩只小船,無槳無篷,
十個小孩,坐在船中。
白天來來去去,
晚上人去船空。
2.指名說出正確答案,教師板書課題:鞋。
3.帶讀課題,指名讀題,齊讀課題。
(二)看圖說話
1.投影(掛圖)出示三雙樣式、大小不同的鞋子,學生觀察圖畫。
2.同桌互相說一說,這些是誰的鞋子?它們有什么不同?它們像什么?
3.指名說。
4.過渡:是呀,一雙雙鞋,就像大船和小船。你看,爸爸的鞋是大輪船,媽媽的鞋是小輪船,小朋友的鞋像是小帆船,顏色看。我們來聽一聽課文是怎么說的。
(三)初讀課文
1.借助自己已學過的字試讀課文,并把不認識的字畫出來。
2.教師配樂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聽不認識的字的讀音。
3.教師領讀,學生跟讀。
4.學生再自由讀課文,同桌互幫互學不會讀的詞句。
5.再次齊讀課文,指名讀,分組讀。
(四)認識生字
1.生字寶寶回家了,藏起來了,誰來找一找它們藏在哪?
看課文,找出生字并帶讀:鞋 雙 和 你 看 爸 的 是 我 好 兒 出 來
2.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認一認、讀一讀。
3.指名上臺認讀生字,教師糾正發(fā)音。
4.請小老師帶讀生字,并指名讀。
5.齊讀生字。
(五)學習詞語
1.字寶寶像小朋友一樣團結友愛,你看它們又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出來玩了。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爸爸好看回來
2.教師帶讀,學生跟讀。指名用詞說話。
3.開火車讀。
4.學生讀課文。
(六)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利用卡片復習生字詞語。
2.自由朗讀課文。
(二)指導寫字
1.卡片出示:兒、大、小、回,學生認讀。
2.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兒:獨體字。筆順是:撇、豎彎鉤。認識新筆畫豎彎鉤。
大:獨體字。筆順是:橫、撇、捺??勺寣W生比較“大”與“天”。
?。邯汅w字。筆順是:豎鉤、點、點。書寫時從中間到兩邊。認識新筆畫豎鉤。
回:全包圍結構的字。筆順是:豎、橫折、豎、橫折、橫、橫。書寫時注意先里頭后封口。
3.學生練習。學生先觀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再描兩個,最后認真寫一個。教師注意隨時提醒,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三)朗讀課文,感悟真情
1.教師配樂有感情地范讀課文。
2.你喜歡課文的哪幾句?為什么?請你讀給大家聽。學生評議。
3.想一想:天亮了,船兒出航了,船兒到哪兒去了?去干什么?天亮了,爸爸、媽媽都忙著去上班了,小朋友也高高興興去上學了。天黑了,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又回到了溫暖的家。
4.出示課文中插圖,指導觀察。你們一家三口人就像他們一樣,多么幸福呀!
5.教師領讀課文,邊讀邊指導。
6.請愿意讀的同學讀給大家聽。
7.學生配樂朗讀課文。進行背誦比賽。
(四)拓展訓練
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可讓學生觀察一家人一天的生活。爸爸媽媽下班回來,對他們說:“爸爸(媽媽),您辛苦了!”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幼兒園教案頻道為您編輯的《小學歌曲教案熱門》內容,希望能幫到您!同時我們的小學歌曲教案專題還有需要您想要的內容,歡迎您訪問!
相關推薦
我們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教師通常會準備好下節(jié)課的教案,因此,老師會在授課前準備好教案,有了教案,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么一篇好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熱門課件:兒童歌曲教案實用版四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
活動目標: 1.感受演唱兩段歌詞時力度的差異,學習用聲音的強弱、動作的幅度大小 來表現(xiàn)歌曲的力度差異。 2.借助對動物形象的理解以及教師琴聲強弱和自己的動作幅度的暗示,學 習用適當?shù)囊袅垦莩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