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課件。
通常在教授學生之前,教師會提前準備好教案和課件,如果教師還沒來得及準備也不晚。在上課時,教案和課件是教師的主要依據(jù),但是否有值得借鑒的優(yōu)秀教案和課件素材呢?如果你需要,推薦閱讀“寫詩歌課件”,它有望對你的學習和工作有所幫助!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①品味:品味詩歌語言,體會詩歌意境,把握詩歌的感情。
②誦讀:通過誦讀,體會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初步鑒賞古代詩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讓學生在欣賞詩歌的過程中把握不同詩歌所表現(xiàn)的不同情感,正確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在鑒賞評價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學內(nèi)容即重點、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借助意象挖掘感情。
2、教學難點
抓住形象、概括的語言,體會意象的特點。
三、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學過程設計思路分析
(一)導課
由20xx年《考試說明》及詩歌鑒賞題型的變化導入“古代詩歌鑒賞題的解題法”的課題。
(二)明確學習目標
【投影演示】“學習目標”
題例1
閱讀下列古詩,回答問題。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注釋】北固山:在今江蘇鎮(zhèn)江市以北,三面臨江。
懸:端端正正地高掛。
(1)這首詩主要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5、(1)抓住試題的有效信息——詩歌的題目、點題所在、作者、注釋、表達感情的最重要的語句、題干,找到切入點。
“次”:駐扎,停泊。第一句點題,聯(lián)系注釋,可推知洛陽是故鄉(xiāng)。“客”
(2)挖掘景物組合所體現(xiàn)的特征,分析寓于景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客路”(自己要走的旅途)“行舟”“鄉(xiāng)書”“歸雁”這些意象表達了身在江南旅途,而神思洛陽故里,思念親人的感情。
題例2
閱讀下列古詩,回答問題。
小松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釋:刺頭:指松樹苗長滿松針,又直有硬。
請說說你對本詩主題的理解。
(1)學生上黑板答題。
(2)【教師評講】
該詩是典型的詠物言志詩,先要欣賞作者對所詠之物特點的抒情和刻畫,找到與“志”的契合點,從而掌握主題。
(3)【教師設疑】抓哪些詞語、煉字,分析小松特點?
(4)【學生討論】要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個煉字“刺”,不僅準確勾勒出外形特點,而且把其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戰(zhàn)斗的精神勾畫了出來。
(5)【教師總結】挖掘事物內(nèi)在的神韻、品格、精神——“契合點”。
(6)針對主題歸納不全面的問題,教師引導:該詩分兩層,分別用記敘、描寫和議論的表達方式,從小松和時人兩個角度言志。
(7)【教師總結】主題歸納注意多角度。
(8)教師引導:杜荀鶴雖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無相識”,以至屢試不中,后因設法得到朱溫
賞識才居要職,不久就因重病而死。
師生明確:該詩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諷喻時俗。小松初時不為人注意,而最終長成凌云之木,聯(lián)系作者,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輕微也能成就大業(yè)”的觀點;另一方面諷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淺、趨炎附勢的本質(zhì)。(從兩個方面歸納)
(9)知人論世,關注背景。
題例3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注釋】幽州臺:即薊北樓、燕臺,為戰(zhàn)國時燕昭王所建,原名黃金臺,是燕昭王招納賢才之地。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
(1)【教師設疑】詠史懷古詩的鑒賞如何入手?
(2)【學生回顧】
A、詠懷的對象
B、詠懷的媒介:主觀、客觀
C、抓詩人、創(chuàng)作背景、注釋、題目來明確詠懷對象即媒介。
(3)結合詩歌的題目、注釋和背景,引導學生明確“古人”、“來者”的具體含義。
(4)【教師引導】要分析感情只能從人物的形象特點中來。
(5)【教師設疑】分析人物形象抓哪些語言?
(6)【學生明確】“念”、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7)【教師提示】抓抒情主人公的心態(tài)、心理。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態(tài)、
(8)師生明確:
本詩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中,通過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憂國憂民、胸懷大志、孤獨的懷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可見,詩歌表達的是對封建統(tǒng)治者不能重用賢才的不滿和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悲哀。
題例4
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后面問題。
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三四句表達了什么感情?
(1)學生回答,仍需從語言入手?!翱帧?、“開封”
(2)【教師提示】抓細節(jié)描寫,體會心理活動。
(3)學生明確:表達了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
9、師生小結:情從形象中來,景物形象抓景物的特點(情景交融),事物形象抓其內(nèi)在的神韻(托物言志),人物形象抓抒情主人公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
10、以語言為橋梁,通過形象特點的分析,挖掘思想感情。
11、教師小結全堂課的重點——分析思想感情的方法。
這堂課以思想內(nèi)容的鑒賞評價為主,選取了不同題材、不同表現(xiàn)手法、問法不同的詩歌作為題例,在解題的過程中涉及到了對形象、語言的初步鑒賞,意在引導同學掌握方法,拾階而上,撥云顯月,真正讀懂詩歌。
1、學會審題——怎么問,答什么、多角度。
2、利用試題所給信息,尋找有效切入
點:題目、點題、作者、背景、注釋、重要句子。
3、抓住語言,借助意象的分析,挖掘思想感情。
4、了解詩歌題材分類,便于把握主旨。
課堂練習:閱讀下列古詩,回答問題。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古人評論“風正一帆懸”這句
詩的妙處時,說它“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從全詩看,這句詩傳出了哪些“大景”?
(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是膾炙人口的名句,不僅寫景真切,而且表現(xiàn)出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這真理是什么?
直接顯示《考試說明》與課題,讓學生明確考什么、怎么考。
將學習目標明確提出,可讓學生明確本課堂的任務,用斜體字強調(diào)以思想內(nèi)容的鑒賞評價為重點,用對聯(lián)的形式強調(diào)本課的目的和重要性。
該詩是典型的即事感懷詩,主要運用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是典型的以景物為形象的詩歌。是抓住景物特征,挖掘思想感情的典型題例。
根據(jù)題干要求,該詩考查對思想內(nèi)容的評價。在此用課件強調(diào)做詩歌鑒賞題時要充分利用試題所給的有效信息。
該詩是典型的詠物詩。主要運用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是典型的以事物為形象的詩歌。
學生答題后,針對性的評講,可清晰答題思路,步步導引,從而掌握方法。
對詠物詩的鑒賞,學生知道先欣賞作者對所詠之物特點的抒情和刻畫,但往往停留在其外形特點上,所以在此強調(diào)挖掘事物內(nèi)在的神韻、品格、精神,找到與“志”的契合點。
學生對主題的歸納往往不全面,在此提示學生從詩歌的結構、思路入手多角度歸納主題。
作者的經(jīng)歷、思想、創(chuàng)作背景是分析主題的有效信息。
這首詩是典型的詠史懷古詩,主要運用直抒胸臆的表現(xiàn)手法,詩中的形象是人物形象。這一點,學生在前面教學的基礎上能掌握,教師意在引導學生以題材、表現(xiàn)手法為突破口解題。
鞏固舊知識,以舊知識解決新問題。
繼續(xù)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挖掘形象特點。
這首即事感懷詩,塑造的形象依然是人物,但運用寓情于事的表現(xiàn)手法,很有代表性。
該題問法與前面的題有所不同,要提醒學生審題,明確設題的范圍。
回放前面的典型題例,以便歸納、整理。
歸納出分析思想內(nèi)容的重要方法。
運用課件將重點系統(tǒng)化、條理化。
該題需抓意象的特點,可鞏固所講知識,同時引出借助聯(lián)想、想象解題以及借審題解題這兩種方法,這是下節(jié)課的重點。
該題涉及意象的主次之分,是鞏固基礎上的一個強化練習。
六、板書設計:
景物——景物形象抓景物的特點?!榫敖蝗?/p>
情意象——事物——事物形象抓其內(nèi)在的神韻。——托物言志
人物——人物形象抓神態(tài)動作心理?!笔阈匾?/p>
七、教學過程流程圖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形象的類型及主要人物形象特點
2、了解有關人物形象的命題方式和解題策略
3、關于人物形象的解題和命題訓練
二、教學過程
一)知識歸納
1、人物形象的類型
人物形象分兩類,第一類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個輕富貴、傲王侯、強烈追求個性自由的人物形象;屈原的《離騷》表現(xiàn)的一個執(zhí)著追求、熱愛祖國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處,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中的詞人是一個拄著竹杖、穿著草鞋頂風冒雨、不畏艱難、鎮(zhèn)定從容、曠達樂觀地吟嘯徐行的仕人形象。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全詩以追悔始,以慶幸終,追悔自己“誤落塵網(wǎng)”、“久在樊籠”的壓抑與痛苦,慶幸自己終“歸園田”、復“返自然”的愜意與歡欣,真切表達了詩人對污濁官場的厭惡,對山林隱居生活的無限向往與怡然陶醉。
第二類是作品刻畫的人物形象,也即客體人物形象。詩人借助筆下塑造的人物或隱喻的人物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對社會的看法,對人生的感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如蘇軾的《念奴嬌8226;赤壁懷古》中就出現(xiàn)了詩人刻畫的周瑜形象。當然還有“多情應笑我”的詩人自己的形象。這兩類人物形象不是同一形象,是兩個形象。
這兩類人物形象有時也可能是同一的,詩中刻畫表現(xiàn)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詩人自己,是詩人情感的寄托者,例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保谠督罚┻@首詩中在寒江中獨自垂釣的蓑笠翁的形象即是詩人的自我形象,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敗后不屈而又孤獨的精神面貌。
2、常見人物形象的類型
1)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xiàn)了他淡于富貴、傲視權貴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
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并不僅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現(xiàn)了他憂國憂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如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xiàn)的是悠游自在的隱居生活,表現(xiàn)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的喜愛;如王維,《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jié)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山水風光的喜愛。
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寫前不見圣賢之君,后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的流下眼淚。塑造了一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
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陸游和辛棄疾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鮮明。如《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破陣子》。
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xiāng)的形象。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7)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表現(xiàn)了他們忠心報國,獻身邊塞之情。
8)體察人民痛苦,反對戰(zhàn)爭的形象。如杜甫的《兵車行》、曹操的《蒿里行》等作品通過戰(zhàn)爭給人發(fā)帶來的不幸表達了他們對戰(zhàn)爭的批判。
9)愛恨情長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鈴》寫與所愛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后相思的綿綿情意,塑造了一個愛恨情長的藝術形象。
10)孤寂、落寞(惆悵),愁苦幽怨的形象。如王昌齡的《閨怨》。
11)積極樂觀,笑傲人生的形象。如蘇軾的《定風波》。
12)愛民惜才的形象。如龔自珍的《己亥雜詩》
3、怎樣把握人物形象的特點
在理解詩歌大意的基礎上,抓住描寫人物的肖像、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關鍵字詞,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情節(jié),有時須聯(lián)系詩人的相關背景,進行合理的想象。
如胡令能的《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這首詩刻畫了一個可愛的學釣魚的山野孩子的形象。詩的一、二兩句重在寫形,寫一個頭發(fā)蓬亂的山野孩子隨意坐在那兒學釣魚;三四兩句重在寫神,寫孩子怕嚇跑了魚而不敢與問路的行人答話,顯得真實可信。表達了作者對孩子的喜愛之情。
再如《高冠谷口招鄭鄂》
谷口來相訪,空齋不見君。
澗花然暮雨,潭樹暖春云。
門徑稀人跡,檐峰下鹿群。
衣裳與枕席,山靄碧氛氳。
結合意象,說說鄭鄂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
參考答案:從“谷口”、“澗花”、“暮雨”、“潭樹”、“鹿群”、“山靄”等意象,可以看出鄭愕居住地雖然偏僻幽深,卻環(huán)境優(yōu)美、高雅、溫馨而富有生機,又從人跡稀少和霧氣氤氳中可以看出,鄭愕是隱居山中,過著恬淡閑適生活的隱者。
二)、真題展示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訪隱者
[宋]郭祥正
一徑沿崖踏蒼壁,半塢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門,殘花滿地無人跡。
[注]①塢:山坳。②山翁:此處指隱者。
(2)結合第三、四句,賞析“隱者”的形象。
答案:通過描寫隱者獨飲自己釀造的酒,足不出戶,門外落花滿地,無人造訪、無人酒掃的隱居生活,表現(xiàn)了隱者避世脫俗,隨性自然的情懷。(意思對即可)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野步
宋8226;周密
麥隴風來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羨他無事雙蝴蝶,爛醉東風野草花。
野步
清8226;趙翼
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1)從人物形象的角度,談談兩首詩分別呈現(xiàn)了怎樣的一個野步者的形象。
答:第一首詩給我們呈現(xiàn)的是一個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隱逸者形象;第二首詩給我們呈現(xiàn)的是一個在陣陣秋寒中帶著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這兩首詩的三、四句都重點運用了同一種表現(xiàn)手法來表達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請作簡要賞析。
答:兩首詩三、四句都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周詩賦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風讓紛飛的蝴蝶陶醉了,“爛醉”二字形象地表現(xiàn)出蝴蝶沉醉花叢,留戀不去的如醉情態(tài),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時的陶然之情和盤托出;趙詩將“秋風”擬人化,認為它是個“管閑事”的家伙,染紅了楓葉,染白了人頭,一年年秋風吹走了一年年時光,它撩起人的種種愁緒,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將自己老之將至之感形象地表達出來。
3、(20xx年全國卷Ⅰ)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次石湖書扇韻①姜夔②
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
[注]①石湖:南宋詩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職歸隱石湖(在今江蘇蘇州),自號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浪跡江湖,終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見范成大,這首詩約作于此時。
(2)有人說,詩的后兩句歌頌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趨炎附勢的人。你對此有什么看法?請簡要說明。
答案:(2)觀點一:這種說法有道理。此詩贊譽石湖美景,也包含對石湖主人的歌頌?!叭恕笔侵竸堇∪耍@些人在范氏去職歸隱后不再與他來往,范氏卻不以為意。反而享受田園之樂,這與作者終生不仕的人生態(tài)度相契合。
觀點二:這種說法不確切。此詩描寫了石湖清幽恬靜的美景,表現(xiàn)的是作者對石湖主人歸隱田園生活的贊賞之情?!叭恕敝皇欠褐福瑹o人相煩正是幽靜的要素,不是寫范氏失勢后的世態(tài)炎涼。
三)命題探究及解題對策
1、命題方式
1)分析詩歌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2)形象的特點是怎樣的?
2、答題策略
分析步驟:1)什么形象(一個名詞);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幾個修飾詞);3)結合詩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義。
答題步驟:1)描繪詩歌中人物的形象;2)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并給予一個準確的定位。3)歸納的形象寄托的作者(或抒發(fā)自己情懷,或借物自況)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如:
1、閱讀李白詩《獨坐敬亭山》,試分析詩中所塑造的詩人形象。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評分標準:
要在文段的開頭或結尾點出詩人的形象特點,即用一句話“蓋帽”。然后再結合全詩中的文句進行分析,注意要圍繞“詩人形象”這個中心來寫。缺第一方面,扣分;沒有分析,而寫出形象和詩中的一部分內(nèi)容,扣分;不能圍繞中心寫,扣分。
參考答案:
全詩塑造了一個與世無爭的,自由、閑適又有點孤傲的詩人的形象。眾鳥飛盡,孤云獨閑,山靜而空,表現(xiàn)出詩人的與世無爭自由而閑適;相看兩不厭,孤獨但樂得清閑,表現(xiàn)出詩人從自然中尋求快樂,忘懷得失的思想感情。
2、簡析下面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
訴衷情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戊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注:滄洲,水邊,古時隱者所居之地。陸游晚年居于紹興鏡湖邊的三山。
這首詞前兩句回憶當年在抗金前線的戰(zhàn)斗生活:“關河夢斷何處”是說一覺醒來,關河要塞不知在何處,意謂脫離了前線;“塵暗舊貂?”是說塵土積滿從軍時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達敵人尚未消滅,自己衰鬢先斑的慨嘆,“天山”代指抗金前線。“心在天山,身老滄洲”表達了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幽憤。
答案:詩歌描寫了一個被閑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詩中人物曾經(jīng)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現(xiàn)在雖被棄置不用,但仍胸懷報國之志,心系抗金前線。詩歌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自己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感慨。
四)實戰(zhàn)演練
1.20xx山東卷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詠山泉
儲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
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
轉(zhuǎn)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
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1)結合全詩,簡要分析“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钡拿钐帯?/p>
(2)這首詩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懷?
【參考答案】
(1)這兩句從聲與色的角度描寫了山泉的情態(tài)。山泉平緩流淌時,清澈見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時,水石相激,作風雨之聲。山泉雖然無名,卻有映地照天、興風作雨的奇觀。
三四兩句與一二兩句形成了先抑后揚(欲揚先抑)的效果。一二寫山泉的平凡無名,為抑;三四兩句凸現(xiàn)泉流山中的奇觀,為揚。如此描寫也為最后兩句稱贊山泉做了鋪墊。
(2)這首詩是一首有所寄托的詠物詩——作品采用擬人手法,寓情于景,寫山泉的“不知名”,說山泉的“無人問”;寫山泉的“恬淡”,說山泉的“長自清”這一切,都在暗示人們:山泉即詩人自己,山泉的特點即詩人要追求的個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飄逸出俗的高潔境界了了可觀,耐人回味。總之,詠山泉與明心志高度和諧統(tǒng)一,詩人借詠山泉表現(xiàn)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懷。
2.20xx四川卷
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懷天經(jīng)、智老,因訪之
陳與義
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
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
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
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
(選自《陳與義集校箋》)
【注】天經(jīng),姓葉,名;智老,即大圓洪智和尚。詩中“禪伯”指大圓洪智,“儒先”指葉天經(jīng)。
(1)請簡要概括詩中詩人的形象特點。
(2)請對這首詩第二聯(lián)進行賞析。(5分)
【補充注釋】
⑴天經(jīng):姓葉,名懋。智老:即大圓洪智,一位和尚。
⑵苕溪:河名,源出浙江省天目山,流經(jīng)余杭、杭州、湖州等地,進入太湖。
⑶西庵:智老所居。位于湖州東南九十里的烏鎮(zhèn)。禪伯:形容智老精于禪學。
⑷北柵:天經(jīng)所居。亦位于湖州東南九十里的烏鎮(zhèn)。儒生:形容天經(jīng)精于儒學。固窮:安于窮困,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p>
⑸綸巾鶴氅:是六朝以來名士喜愛的穿戴,這里比喻詩人是雅人。綸巾,用絲帶做成的頭巾。鶴氅,用鳥羽做成的外衣。
【參考答案】
(1)詩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視友情、風流飄逸。(3分)
(2)答案示例:
詩人客居外地,以詩自娛,觀賞杏花,此種生活,是苦是樂,是悲是喜,詩中并沒有直接道出,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翱妥印睂Α靶踊ā保霸娋怼睂Α坝曷暋?,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筆調(diào)表現(xiàn)了詩人的平淡閑適之情。(5分)
五)課堂小結
六)課后練習:
1、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
點絳唇
李清照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問題:這首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答案:塑造了一個活潑嬌媚、天真純潔、感情豐富又略帶幾分矜持的少女形象。(分析:第一句是動作描寫,寫出了少女的活潑快樂;第二句寫少女的神態(tài),展現(xiàn)了人物嬌媚的風姿;第三句寫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狀;第四句在“走”與“回首”的矛盾和“卻把青梅嗅”的掩飾中展現(xiàn)了想見又怕見的微妙復雜的心理(含羞、好奇、愛戀等)。)
2、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
玉階怨
謝眺
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
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
問:本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答案:本詩刻畫了一個思婦形象。螢蟲飛回休息,夜已經(jīng)很深了,主人公借著縫制衣服來打發(fā)時光,表現(xiàn)對愛人的思念。詩人借思婦這樣一個形象抒發(fā)了自己內(nèi)心的苦悶。
3、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注釋]幽州臺:即薊北樓、燕臺,為戰(zhàn)國時燕昭王所建,原名黃金臺,是燕昭王招納賢才之地。
答案:本詩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中,抓人物語言:“念”、“悠悠”,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態(tài):“獨”、“愴然而涕下”,通過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憂國憂民、胸懷大志、孤獨的懷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表達的是對封建統(tǒng)治者不能重用賢才的不滿和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悲哀。
三、教學反思
略
活動目標
1、 感知詩歌內(nèi)容理解詩歌中事物的對應關系。
2、 遷移詩歌及個人的經(jīng)驗,嘗試按詩歌的句式進行詩歌仿編活動。
3、 大膽地想象,積極地參與創(chuàng)編活動。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一臺。
活動過程
一、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出主題,初步了解詩歌內(nèi)容。
1、 你知道藍藍的天空是哪一種交通工具走的路嗎?
2、 你知道滾滾的江河是哪一種交通工具走的路嗎?
3、 你知道亮亮的鐵軌是哪一種交通工具走的路嗎?
4、 你知道寬寬的馬路是哪一種交通工具走的路嗎?
5、 你知道清潔的行道是誰走的路嗎?我們一起讀一讀這首詩歌《路》
二、教師用實物展示儀放大《幼兒用書》教師指著畫面上的圖文啟發(fā)幼兒跟老師一起看圖文念詩歌。
三、采用提問發(fā)方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中的語言。
1、 飛機走的路在哪里?它是什么樣的?
2、 輪船走的路在哪里?它是什么樣的?
3、 火車走的路在哪里?它是什么樣的?
4、 汽車走的.路在哪里?它是什么樣的?
5、 行人走的路在哪里?它是什么樣的?
四、師生共同隨著配樂磁帶邊看圖文邊朗誦詩歌。
五、幼兒人手一冊書,師生共同閱讀幼兒用書,朗誦詩歌。
六、引導幼兒進行簡單的詩歌仿編活動。
1、 藍藍的天空除了是飛機走的路,還是誰走的路?
2、 滾滾的江河除了是輪創(chuàng)走的路,還是誰走的路?
鼓勵幼兒遷移生活中的經(jīng)驗進行仿編活動。
七、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上的畫面:仔細看看,畫面上還有哪些路?它們是誰的路呢?
八、啟發(fā)幼兒想一想:還知道哪些不同的路?它們是誰的路?
1、 引導幼兒用“xx地方的xx走的路”的句式仿編。
2、 教師及時帶領幼兒創(chuàng)編詩句。
一、金題回放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戊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注:滄洲,水邊,古時隱者所居之地。陸游晚年居于紹興鏡湖邊的三山。
【技巧點撥】分析詩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風格,寫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深入理解詩歌,挖掘內(nèi)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義。
(1)詞后“滄州”的注釋,暗示此詞是詩人晚年閑居滄州時所寫。詩人是否獨享這一份清閑?胡賊未滅,功業(yè)未成,滿懷報國熱情的陸游卻是請纓無路,有志難伸,怎不感慨萬千,怎不唏噓長嘆?領會了注釋的深意,我們對詞意就不難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難把握了。(2)抓人物心理:“萬里匹馬”、“關河夢斷”、“身老滄州”,抓人物神態(tài):“淚空流”等詞句理解全詞。這首詞前兩句回憶當年在抗金前線的戰(zhàn)斗生活,匹馬征萬里,其颯爽英姿、卓犖不凡之氣可見;“關河夢斷何處”是說一覺醒來,關河要塞不知在何處,意謂脫離了前線;“塵暗舊貂?”是說塵土積滿從軍時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達敵人尚未消滅,自己衰鬢先斑的慨嘆,“天山”代指抗金前線?!靶脑谔焐?,身老滄洲”表達了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幽憤。
【參考答案】詩歌描寫了一個被閑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詩中人物曾經(jīng)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現(xiàn)在雖被棄置不用,但仍胸懷報國之志,心系抗金前線。詩歌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自己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感慨。
例2。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詠柳
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這首詩題為“詠柳”,實際上托物寓意。請細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覺得哪
一種更好些?請簡述理由。
(1)諷刺、揭露得勢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們必定無好下場。
(2)用“天地”好?!疤斓亍敝塾诳臻g:有立體感,突出了正氣的浩然之態(tài)。“秋后”與“清霜”重復
二、考試說明:
考試大綱對古代詩歌鑒賞的要求是:(1)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2)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形象”:人物形象、自然形象、詩人自我形象。
三、命題特點:
1、詩歌絕大多數(shù)選自唐宋詩詞,具有經(jīng)典、規(guī)范的特點;考查的形式主要有客觀題和主觀題,且由客觀題向主觀題轉(zhuǎn)化。
2、歷年高考詩歌均是近體詩,且大多數(shù)是短小精悍的絕句,沒有一年選古體詩或其他形式的詩歌,其內(nèi)容多半是不帶典故的借景抒情詩,或相思、或懷古、或閑適。
3、選材力避兩點:家喻戶曉的作品不選,以免猜題押題艱澀冷僻者也不予考慮。
4、鑒賞的詩歌均選自課外。故閱讀相當數(shù)量的古典詩歌是做好鑒賞題目的前提。
四、方法指津
詩歌形象是指詩人借以表達思想情感的具體可感的物象或畫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蟲、魚等物。高考主要考查對形象的識別,對其象征意義的感悟,對其特征的把握,對其社會價值的認識等。
自然形象
自然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包括山川草木、花鳥蟲魚等,往往是一種意象
詩歌是以抒情言志為目的的,而意象是詩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單位,是詩歌的情感賴以寄托的地方。所以從意象入手,展開想像和聯(lián)想,是理解詩歌的必由之路。
(一)抓“象”的特征,探知詩人的感情
1、詩歌形象的主要表現(xiàn)為意象或意境,它或者是物,或者是人,或者是完整的場景,更多的時候是把物和人、景和情融合在一起。例如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前兩句十四個字,運用六種意象,我們可以從“月落”后夜色的濃重、烏鴉凄厲的啼鳴、“霜滿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楓”的黯淡和“漁火”的寥落深切感受到水鄉(xiāng)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圍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
2、分析詩歌形象即指分析這些“象”的個性特征,特別是分析它的象征意義。
如《寒菊》
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
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風中。
所表現(xiàn)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堅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品格,象征了抒情主人公高潔的情懷。所以鑒賞古詩的形象就是抓取“象”的基本特征,既而指出它的人文意義。
3、記憶我國古典詩歌傳統(tǒng)意象
古典詩歌有許多傳統(tǒng)意象,這些傳統(tǒng)意象是解讀詩歌的鑰匙,所以應該了解并記憶。
月——①對月思親思鄉(xiāng),引發(fā)離愁別緒。如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雹谕滤脊蕠?,表現(xiàn)亡國之痛。如“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p>
菊花——堅強堅貞高潔的品質(zhì)。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北磉_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
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擊挫折,純凈潔白。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痹娙俗プ∶坊ㄗ钕乳_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zhì),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xiàn)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苯杳坊▉肀扔髯约簜涫艽輾埖牟恍以庥龊筒辉竿骱衔鄣母呱星椴?。
(二)抓住物與志的“契合點”:挖掘物象內(nèi)在的品格、精神。
例如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釋:刺頭:指松樹苗長滿松針,又直有硬。
該詩是典型的詠物言志詩,先要欣賞作者對所詠之物特點的抒情和刻畫,找到與“志”的契合點,從而掌握主題。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個煉字“刺”,不僅準確勾勒出外形特點,而且把其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戰(zhàn)斗的精神勾畫了出來。w。w。w。k。s。5。u。c。o。m
杜荀鶴雖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無相識”,以至屢試不中,后因設法得到朱溫賞識才居要職。該詩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諷喻時俗。小松初時不為人注意,而最終長成凌云之木,聯(lián)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輕微也能成就大業(yè)”的觀點;另一方面諷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淺、趨炎附勢的本質(zhì)。
(三)聯(lián)系全篇,宏觀把握,分析意境,探知詩人的感情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觀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創(chuàng)設的生活圖景,主要是由景物構成?!耙饩场本褪菍⒆髡叩乃枷敫星楹蜕顖鼍叭诤显谝黄鹚茉斓哪腿藢の兜乃囆g境界。
在意境的創(chuàng)設上,畫面或雄渾壯麗,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或幽清明凈,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曠天底樹,江清月近人”;或和諧靜謐,如“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或開闊蒼涼,如“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或高遠遼闊,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意境常見的表達程式有兩兩相對的四組概念:
宏闊——蒼涼、雄渾、莽蒼、遼闊、高遠、壯闊、深遠
細膩——空寂、纏綿、幽靜、幽美、寧謐、婉轉(zhuǎn)、朦朧
繁復——繁麗、熱烈、高亢、繁華、淳樸、喧鬧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蕭條、荒涼、冷寂
在古代詩歌中,詩人常把要抒發(fā)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寫的景物之中,即人們常說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例:臺城(唐?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南京古城陰雨連綿,青草茂盛。昔日的六朝已成為一場舊夢,如今只聽到凄涼的鳥鳴。古城的柳樹不管它誰興誰亡,依然枝繁葉茂,如綠煙籠罩長堤。開頭描寫陰雨、江草、鳥鳴,渲染了一種凄涼的氣氛,后兩句寓情于景,于常見的景物中寄寓了無限的惆悵,抒發(fā)了盛衰興亡的感慨。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①作品中描寫的人物。包括英雄、名流、親屬、友人等。②詩人自我形象。一般抒情主人公就是詩人自己,且往往與寫景結合在一起。
在敘事詩中,詩人是通過筆下的人物形象,委婉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性格、志氣、情感或思想觀念;而在抒情詩中,則是通過直接抒寫自己的主觀情緒,來完成對自我形象的塑造。
(一)作品中描寫的人物。包括英雄、名流、親屬、友人等。
觀獵(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這首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通過寫一次狩獵活動,勾畫出了一位將軍英姿颯爽、意氣風發(fā)的形象,表現(xiàn)了奮勇殺敵、報效國家的堅定信念。首聯(lián)起得突兀,大有先聲奪人的氣勢。頷聯(lián)寫發(fā)現(xiàn)獵物奮力追擊的情形,生動而又逼真。頸聯(lián)寫獵罷歸營,不著痕跡地表現(xiàn)了將軍策馬疾馳的風姿。尾聯(lián)以“回看”一詞寫將軍躊躇滿志的神情。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注:本詩寫于柳宗元被貶柳州之后。
詩歌刻畫了一個怎樣的藝術形象?作者的寓意是什么?
這首詩刻畫了一個在冰天雪地里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它正是詩人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大雪之中,一葉扁舟,一個老漁翁,獨釣寒江之上。描寫了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凍,大雪飄飛,忘掉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孤獨,性格卻顯得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
(二)詩人自我形象。一般抒情主人公就是詩人自己,且往往與寫景結合在一起。
1、知人論世,關注背景。
寄托是古人賦詩的普遍現(xiàn)象:或借詩歌以抒寫懷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發(fā)其報國無門、不為當?shù)浪刂畱?;或逞其離愁別緒、物是人非之感;或敘其命運無常、孤苦無助之難。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尺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蟬
(唐?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虞詩“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借蟬“垂緌”狀和“流響”聲;“清露”之潔、“疏桐”之高挺來喻其不與流俗相同的高潔品格。這樣,“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的寄托之筆,便水到渠成了。
駱賓王的《詠蟬》則由蟬及人,由人到蟬,從而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奥吨仫w難進,風多響易沉”既是指蟬,更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別有興寄。我們自是不難從“露重”、“風多”中窺見作者那因環(huán)境窘迫而自傷遲暮、無人理解的凄惻苦楚的心境。至此,“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也就順理成章了。
而李商隱的《蟬》則情調(diào)與前兩首相異,李詩借“本已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的蟬的處境來抒寫自己的本性清高而孤苦無告的凄苦之情。“高難飽”和“很費聲”哀中有恨,“疏欲斷”之聲和“碧無情”之樹兩兩相對,無理反襯,這哪是詠蟬呢,簡直是述說自己的身世遭際嘛!至此,“我亦舉家清”的長嘆才會令人扼腕。
在解讀詩歌時,只有立足于作品中意象的聲響、色彩、情調(diào)方能體味出作品所寄托的身世之感。
2、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
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注釋]幽州臺:即薊北樓、燕臺,為戰(zhàn)國時燕昭王所建,原名黃金臺,是燕昭王招納賢才之地。
分析感情只能從人物的形象特點中來。抓人物語言:“念”、“悠悠”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態(tài):“獨”“愴然而涕下”。本詩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中,通過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憂國憂民、胸懷大志、孤獨的懷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梢?,詩歌表達的是對封建統(tǒng)治者不能重用賢才的不滿和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悲哀。
強化訓練
1、試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
觀獵
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2。詩中的陸鴻漸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
江雪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注:帶郭,意即靠近外城。
3、讀下面這首詞,按要求回答問題:
昭君怨(鄭域)
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正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1)這首詞上闋吟誦的具體是什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2)這首詞下闋表現(xiàn)了什么思想?
4、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問題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1)上片開頭兩句寫夜深人靜。其中的“缺”“疏”“斷”幾個字極寫了作者_______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_________。
(2)下片“揀盡寒枝不肯棲”采用的是____的修辭方法和_____的表現(xiàn)手法,表面上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但實際上卻寫出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問題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里春。
⑴在這首詩中,詩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⑵作者主要運用了哪
些寫作手法?詩人借此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6、分析下面詩歌的人物形象。
貧女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diào),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嗪弈昴陦航鹁€,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韜玉:應進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來被薦為工部侍郎。②儉:通
“險”,怪異。時世:當代。白居易《新樂府?時世妝》:“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
四方……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③壓金線:用金線刺繡。壓:手指按住,
刺繡的一種方法。
7、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問題
西樓
曾鞏
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shù)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
問:此詩描寫了什么景色?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8、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問題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9、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問題
早梅
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fā)望春臺。
分析詩人筆下的“早梅”具有怎樣的特點?
10、讀下面詩歌,回答后面問題
孤桐
王安石
天質(zhì)自森森,孤高幾百尋。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明時思解慍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慍,疾苦、怨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據(jù)《孔子家語》記載:帝舜曾一面彈著五弦琴,一面唱“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參考答案】
1、【解析】首聯(lián)起得突兀,大有先聲奪人的氣勢。頷聯(lián)寫發(fā)現(xiàn)獵物奮力追擊的情形,生動而又逼真。頸聯(lián)寫獵罷歸營,不著痕跡地表現(xiàn)了將軍策馬疾馳的風姿。尾聯(lián)以“回看”一詞寫將軍躊躇滿志的神情。
這首詩通過寫一次狩獵活動,勾畫出了一位將軍英姿颯爽、意氣風發(fā)的形象。
【解析】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過對陸鴻漸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表現(xiàn)了他的高潔不俗。最后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托了陸鴻漸的瀟灑疏放。
作者通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xiàn)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1)、梅。兩個“道是”句寫花開的季節(jié)在冬春之際,花色如雪,香氣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種在農(nóng)家院內(nèi)。
(2)、明寫梅花不擇環(huán)境“一般開”,暗贊貧賤不移、富貴不yin的高潔品格。
4、(1)幽獨凄清的心境;作者自己。
(2)擬人;虛實結合(或類比);孤鴻不愿選擇高枝棲息,寧愿忍受寂寞和寒冷;用孤鴻自比,表現(xiàn)了自己遭到貶官后內(nèi)心的孤苦和清高。
⑴詩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
芳塵)、報春(散作乾坤萬里春)的特征。
②主要運用了襯托(用冰雪襯托梅之堅毅)、對比(用桃李對比以顯示梅之高潔守志)的
手法;詩人借此表達了堅持理想操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6、描寫了一位哀傷、惆悵的貧女形象。她風采優(yōu)雅、品德高尚、勤勞能干,針線刺繡精巧,但生于蓬門陋戶,傷嘆無媒人可托,只能為他人作嫁衣裳。詩人借她表達了懷才不遇、寄人籬下的憤懣不平的思想感情。
7、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詩的第一、二句分別從視覺與聽覺兩個方面寫浪卷、云涌、風吹、雷鳴,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暴風雨將臨,詩人卻掛起簾子,敞開窗戶,為的是能飽覽“千山急雨來”的壯觀,進而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nèi)心豪情。
8、詩人描繪了一幅中秋月夜圖。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鋪了一層霜雪。蕭森的
樹蔭里,鴉鵲的聒噪聲逐漸消停下來,它們終于適應了皎月的刺眼驚擾,先后進入了睡鄉(xiāng)。
在萬籟俱寂的夜深,秋露輕盈無跡,打濕庭中桂花。全詩營造寂靜、空靈、清美的意境,將
思鄉(xiāng)的情意表達得委婉動人,抒發(fā)了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
9、(1)不畏嚴寒,傲然獨立,幽香四溢,素艷芳潔。(2)第一聯(lián)用對比手法,以萬木來反襯早梅不畏嚴寒的品格。第三聯(lián)從嗅覺和視覺感受的角度寫出早梅內(nèi)蘊幽香、外顯素艷的姿色和風韻。抒發(fā)了詩人雖懷才不遇,但對自己才能的自信。
10、(1)、前六句表現(xiàn)了桐樹怎樣的特點?
(2)、對本詩表達的思想感情作簡要評價。
雖孤獨卻樹干筆直高聳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強。抒發(fā)作者的正直向上,虛心扎實,堅強不屈,甘愿為解救百姓疾苦而獻身的情懷。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對搜集到的詩歌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了解詩歌的豐富性。
2.激發(fā)學生搜集詩歌的興趣,引導學生感受詩歌故事的有趣。
3.學會讀懂古詩和欣賞詩歌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對詩歌的熱愛。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整理詩歌,給詩歌分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詩海拾貝”中的6首詩歌。
1、自由朗讀這6首詩歌。
2、小組交流討論這6首詩歌的特點。
(明白這幾首詩的共同點──內(nèi)容都是描寫自然景物的)
3、學生分小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詩歌。
4、組內(nèi)誦讀這些詩歌,討論:詩歌除了可以按內(nèi)容分類,還可以按哪些方面來分類?
5、師生交流歸納:
(可以按內(nèi)容分: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山水田園詩、關于秋天的詩、關于春天的詩……
可以按題材分:山水詩、邊塞詩、思鄉(xiāng)詩、詠物詩……
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詩、自由詩……
按體裁分;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
按國家和作者分:外國詩、中國詩
按創(chuàng)作方法分:詩歌、民歌或童謠
按時間分:古代詩、近代詩、現(xiàn)代詩、當代詩)
二、學習整理詩歌,將詩歌分類
1、小組學生在組內(nèi)將自己搜集的詩歌進行分類整理
2、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分類。
詩歌分類表整理人:
類別
詩歌的題目
作者
3、將自己分類整理好的詩歌交流交流。
4、師生交流:每一小組選一代表匯報小組的整理情況,并展示。
5、小組補充資料,補充搜集一些詩歌。
三、利用墻報張貼大家搜集整理的詩歌,供大家閱覽。
【組織學生在交流詩歌之后在補充搜集,這有利于學生之間的資料的相互補充,既擴大了搜集面,又能夠體現(xiàn)學生之間、小組之間的合作?!?/p>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欣賞詩歌,推薦自己喜愛的詩歌
教學過程:
一、學習欣賞詩歌
1.學生自讀《給詩加“腰”》,思考:蘇小妹給詩加的“腰”好在哪里?
2.讀了這篇課文,你了解了有關詩歌的哪些知識?
3.你在課余生活中還知道哪些有關詩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嗎?
4.組內(nèi)學習《詩中的“秋”》,交流:怎樣欣賞、理解詩歌?
(重點是學會明詩意和悟詩情)
5.討論:你還了解哪些有關詩歌的知識?
6.師生交流。
二、推薦“我最喜愛的詩歌”(詩歌推薦活動)
1.出示“我最喜愛的詩歌”推薦表(每人一張)
詩歌
作者
推薦理由
推薦人:
2.學生填表,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相互補充。
3.交換朗讀自己喜愛的詩歌。
4.說說自己喜愛的理由。
5.欣賞詩歌(教師推薦)
6.教師推薦書目:《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毛澤東詩詞鑒賞》等
相信《最新寫詩歌課件匯編》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幼師資料,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詩歌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前輩告訴我們,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在學習工作中,幼兒園教師有提前準備可能會使用到資料的習慣。資料通常是指書籍、報刊、圖表、圖片等。參考資料有助于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幼師資料內(nèi)容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童年的課件匯編8篇”,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本網(wǎng)站。1、...
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有關“黃河頌課件”的一些內(nèi)容,感謝您的閱讀。通常老師在上課之前會帶上教案課件,每天老師要有責任寫好每份教案課件。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輪廓性思維和深度思考的培養(yǎng)。...
每位老師都要寫教案和課件,這是不可或缺的任務。教案和課件可以反映一個老師的教學態(tài)度和能力,因此每位老師都應該認真對待它們。我們特別選擇了一份名為“數(shù)字歌課件”的教案,相信這份教案一定會讓您受益良多,希望您會從中獲得有用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