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敬亭山教案。
幼兒教師教育網推薦更多專題:“獨坐敬亭山教案”。
教師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物理情境,使師生共同置身于情境之中,教案的水平高低也反應了老師是否在用心教育學生。手寫教案可以讓教師更好地梳理教學知識,所以你在寫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你提供獨坐敬亭山教案,我們后續(xù)還將不斷提供這方面的內容。
(一)導入課題,揭題。
1、今天,老師想向同學們請教一個問題:有誰知道李白是怎樣的一個人嗎?誰來告訴大家?你又是怎樣了解的?
2、揭題:是啊,李白一生寫了很多詩,今天我們再學習他的一首詩:獨坐敬亭山。
3、解題:“獨坐”是什么意思?題目是什么意思?
齊讀課題
(二)初讀,識字,引入意境。
1、學習生字。播放
課件
:(字理識字)“亭字”的讀音注意什么?亭是什么樣的(頂尖,角飛翹下面有柱子。)怎樣記“亭”字?(簡筆畫畫亭的樣子)“亭”字的一點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飛起的角象禿寶蓋,所以寫寬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請同學們在生字表下照著寫一遍。
1、聽音朗讀,初識古詩。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古詩。
(1)把詩讀通讀順。
(2)個人讀,小組讀,齊讀,同桌讀。
(三)再讀,感悟詩意。
1、同學們再讀詩,看有哪些詞不理解的,可以通過看注釋或者查字典解決,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討論,理解。
2、集體交流詞的意思。(“眾鳥”許多鳥;“高飛盡”都高高的飛走了;“孤云”孤單的云;“獨”獨自;“閑”悠閑;“相看”互相看;“不厭”不滿足;)
3、小組討論交流詩句的理解。
4、全班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5、這首詩描寫了那些景物?(鳥飛盡,云飄走了,孤山。)給人什么樣的感覺?(凄涼)詩人的心情怎樣?(孤單寂寞)
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云,卻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氨M”“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因此,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 “動”襯“靜”。這種“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
鳥飛云去之后,靜悄悄地只剩下詩人和敬亭山了。詩人凝視著秀麗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動不動地看著詩人。這使詩人很動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還愿和我作伴吧?“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復,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lián)在一起,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感情。結句中“只有” 兩字也是經過錘煉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叭松靡恢鹤阋印?,鳥飛云去又何足掛齒!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xiàn)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凄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教學目標
1、借助注釋,正確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2、咀嚼重點詞語,感受詩人的感情變化。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和默寫這兩首詩。
教學重點難點
1、弄懂每個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朗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件1)
1、 同學們,唐代時我國詩歌創(chuàng)作最繁榮、最輝煌的時代,涌現(xiàn)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杰出詩人,你知道唐代有哪些著名詩人?(生交流)
2、 唐代詩人燦若星空,其中有一位詩人才華橫溢,縱情山水,把酒吟詩,詩酒名聞天下,被人們稱為“詩仙”,你知道他是誰嗎?(生答李白)
3 、你對李白還有什么了解,還記得學過的李白的詩歌嗎?(背李白詩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詩仙李白(出示課件2—走近李白)
二、板書課題,揭題(課件課題3)
1 、今天我們學習李白的一首千古名作(板書:獨坐敬亭山)
2、 生讀題
3、 理解題意:“獨”是什么意思?有哪位同學到過敬亭山游玩,知道敬亭山在哪嗎?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去敬亭山看看。(教師出示敬亭山課件)(課件4)
4、 敬亭山自古就是文人雅士聚聚之地,李白為什么會獨坐敬亭山呢?((課件5 寫作背景)
三、讀詩,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與韻律(出示詩歌)(課件詩歌6)
1、 默讀古詩,有沒有不認識的`字? 生自由讀詩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生自由讀詩)
2、 聽說我們班的同學古詩讀得特別好,指名讀,(評價 很有詩人風范)齊讀
3、 詩歌朗讀形式多樣,想不想嘗試合作讀。(要求 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
4、分組合作讀,每小組一句
男女生疊讀(疊讀前三 后二)
師生疊讀
5、讀詩的最高境界是讀出詩的韻味,配樂齊讀。(課件6 1)
古代的讀書人讀詩搖頭晃腦,抑揚頓挫
四、范讀詩歌,想象畫面
1、 閉上眼睛,用心傾聽朗誦想象畫面( (課件6 2朗誦)
2、 同學們,告訴老師,你仿佛看見了什么?(鳥飛 云飄 佇立的大山 孤獨的詩人)你的腦海中是不是浮現(xiàn)這樣的畫面?(課件畫面7 1)
3、 置身于這樣的境界,你有何感受?(景美 寂靜 孤獨)
五、 學習詩歌一二句,感受詩人的孤獨。
1、 讀一二句。
2、 理解“盡”,說“眾鳥高飛盡”詩意(出示 鳥飛圖)(課件7 2)
3、 理解“孤”“閑”,說“孤云獨去閑”詩意(出示 云去圖)(課件7 3)
4、 讀詩,感受詩人的孤獨。(板書 鳥飛 云去 孤獨)
5、 教師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 鳥飛云去本是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在詩人的眼中,為何會如此的孤獨寂寞呢?(生交流,師小結: 被貶離京城,十年漂泊,遠離故土與親人,世態(tài)炎涼,好友遺忘,看見鳥飛,云去,有感而發(fā),觸物傷懷,難怪這樣的孤單寂寞?。?/p>
六、學習詩歌三四句,感受詩人的不獨。
1、 讀三四句。(課件8)
2、體會人山相看:相看是什么意思?(相互看;你看我我看你)誰和誰相看?(李白與敬亭山)會怎樣看?(含情脈脈 四目相對 默默對視)(板書:相看)
3、理解“厭”,說一二句詩意。
4、 有“不厭”(看不夠 看不足)引出;同學們,詩人是第一次登上敬亭山嗎?{不是}你們知道詩人這是第幾次登上敬亭山嗎?第七次??!詩人這么多次登上敬亭山,難道僅僅是為了欣賞敬亭山的美麗風景嗎?(不是)在詩人眼中,在詩人心里,敬亭山難道僅僅是一座山嗎?你說?。ú皇牵﹥H僅是一座山嗎?你說?。ú皇牵┰谠娙搜壑校谠娙诵睦?,敬亭山哪里是一座山啊,他分明就是詩人的一位朋友,一位永遠不會離開他,永遠不會拋棄他,永遠與他相依相伴的朋友??!一位孤單時可以做伴,寂寞時可以傾訴的朋友??!
5、 人山對話,寫中悟情。
孤獨的詩人會向敬亭山訴說什么?敬亭山又會怎樣撫慰孤獨的詩人?拿出紙和筆,寫出人山對話。
6、 分角色說人山對話,體會人山相知。
同學們,聽完人與山的對話,詩人與敬亭山就是一對相知的朋友?。。ò鍟合嘀┯辛诉@樣的朋友,詩人還好孤獨嗎?(不會)還會寂寞嗎?(不會)難怪詩人會寫下這樣的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p>
7、 感受人山相悅。
李白一生不畏權貴,命運坎坷,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心中自有說不出的孤獨 寂寞與憂傷,只有流連山水、登高望遠之時,才是他最快樂的時候。同學們,當李白登上敬亭山時,他的心情怎樣?(喜悅 高興 激動)是啊,李白是與敬亭山心有靈犀、兩兩相悅啊?。ò鍟合鄲偅?/p>
8、 教師小結:
(結合板書)漂泊他鄉(xiāng),無人相伴是,李白與敬亭山相看、相知、相悅,從大山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從大山中汲取人生的力量,排解內心的憂傷,寫下了千古傳頌的《獨坐敬亭山》(生有感情的讀詩)
七、拓展閱讀《月下獨酌》
1、 有山相伴的日子,李白不會孤獨,不會寂寞,同學們,當夜深人靜,一輪明月當空照的時候,孤獨的詩人有是這樣排解內心的憂傷,找誰傾訴呢?
2、 出示《月下獨酌》(課件9)
3、 讀詩, 交流討論。
4、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舉杯消愁,與明月對飲,同歌同舞,這就是詩仙李白,好一個孤獨而又不孤獨的偉大詩人!
八、創(chuàng)設情景,吟唱古詩。
1、穿越了千年時光,如果你來到了安徽宣州,你一定會去爬一座山——(敬亭山)你一定會想起一個人——(李白)你一定會輕輕地,輕輕地吟誦起一首小詩(生讀詩歌)
2、 詩歌詩歌,一首詩就是一首歌,欣賞歌曲《獨坐敬亭山》生唱。(課件10)
3、 結束語:李白的一生偉后人留下了近千首優(yōu)秀詩篇,如果你走近李白的詩歌世界,你一定會與李白相看——兩不厭,你一定會懂得李白的人生追求,與李白長——相知,你一定會從李白身上汲取到催人奮進的力量,與李白長——相悅
板書設計
獨坐敬亭山
李白
鳥飛
孤獨
云去
相看
李白 相知 敬亭山
相悅
一、說教材及背景
《獨坐敬亭山》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材第六冊中的一首古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大詩人李白于天寶十二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時所作。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tài)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詩中描繪了鳥盡云去,只有敬亭山與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詩表現(xiàn)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擊后,心情郁悶,到敬亭山尋求慰藉的孤單寂寞的心情。全詩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見幾只鳥兒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飄越遠,四周一片寂靜。我靜靜地凝視著山,覺得山也在看著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總是看不夠。此時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二、說教學目的、重、難點
我憑據(jù)課本特點和學生現(xiàn)實,確定了解生字,有情感地朗讀課文,感覺江南山川的天然美,受到美的熏陶為教學目的。朗讀、感悟、想象詩歌所刻畫的景象為教學重點,領會墨客的思想情感為教學難點。
三、說教學幫助本領及教學準備:
1、可播放畫面,配上古箏音樂,來建立意境。
2、拓展筆墨資料,先容墨客的寫作配景,以及李白的其他的詩。
3、學生網絡李白的古詩和與課文相干資料。
四、說教法設計、學法引導
自讀自悟法:讓學生自己通過表明來實驗明白詩句的意思。
熟讀成誦法:讓學生在重復的朗讀中,感悟語言,造就語感,積聚語言。
五、說教學歷程
(一)簡介墨客,引出詩題。
1、課件出示墨客李白的畫像,學生憑據(jù)網絡到的有關李白的資料舉行先容。
2、借機引出寫詩配景——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打擊后,心情憂郁,到敬亭山尋求慰藉,于是寫下了這首詩,師板書課題《獨坐敬亭山》,并邊播放動畫邊吟誦此詩,讓學生開端感知古詩的節(jié)拍。
(二)捉住詩題,學習生字亭(tng),了解敬亭山。勉勵自學,要求讀準字音,偏重引導學生交換識字要領:用減一減,換一換等熟字影象法記著字形。認清字形并在田字格里引導謄寫。過渡:你知道敬亭山在什么地方嗎?(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野,因有敬亭而得名。)詩題是什么意思,想想你能發(fā)明什么?
(三)自讀感悟,互助交換。讓學生依附課文中的解釋,接洽上下文明白詩句的意思。如允許以使學生有一個獨立思索的歷程,造就學生的自學本領。
1、初讀,掃清障礙。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多讀幾遍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
(2)同桌互讀,糾正字音。聽別人讀,達到對這首古詩有一個初步的感受。
2、再讀,感悟詩的內容。
(1)小組按自學要求合作學習,理解詩意,初步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交流匯報:重點讀通詩句,理解詩意(扣重點詞訓練),大致說出詩人看到的景象,整體感知古詩的內容。
(四)細讀品味,體會感情。
1、朗讀一、二行詩句,品味“眾鳥”、“飛盡”、“孤云”“獨去閑”。想象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的景象,說說詩句的意思,并聯(lián)系作者的遭遇和看到的景象體會作者的心情。(孤獨、寂寞)
2、朗讀后兩行詩句,聯(lián)合現(xiàn)實咀嚼“相看”、“兩不厭”。(后兩行是說只有敬亭山沒有嫌棄他,揚棄他,而是和他相互做伴,相互相看,卻總以為看不敷。)意會作者從敬亭山上尋到一絲絲慰藉的感情,并感悟作者付與山靈性的體現(xiàn)要領。隨機舉行人山對話訓練。課件出示寫話訓練:
李白蜜意地看著敬亭山,輕輕地對他說道:(_____)敬亭山蜜意地看著李白,輕輕地對他說道:(_____)
(五)誦讀詩句,領會心境。
讓學生根據(jù)明白讀出感覺,在配樂朗讀中想象畫面,根據(jù)課件出示的畫面,給畫配詩。播放畫面、配景音樂想象那是怎樣的一番景象。使用畫面和古箏配景建立景象,會把學生帶到其時的景象中去,使學生更好地感覺詩歌的意境,領會墨客的情緒。
(六)感悟創(chuàng)新,拓展延伸。
1、用自己喜歡的要領展示對本首詩的學習情況(朗讀、背誦、默寫、畫一畫、演一演、編故事……)。
2、網絡有關李白的詩歌,準備開一個詩歌朗誦會。
設計這樣的教學思路,首先是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在語文教學中珍視作育學生的語感和團體掌握的本事?!蔽沂冀K把“朗讀”和“背誦”這一明確古詩內容、領會墨客思想情緒的有效途徑貫穿于教學的全進程,讓學生多讀,使學生掌握五言詩的朗讀要領,掌握朗讀的節(jié)奏。
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明確,在讀中品析,在讀中領會,在讀中想象,徐徐到達作育語感和團體掌握的目的。其次,創(chuàng)建新型的師生干系。
教學中,隨處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相助互換、討論的進程中感覺語言,積累語言,體驗感情,真正把學生融入語言翰墨訓練的進程中。老師不作過多的教學,只是在適時處引導、引導,讓學生充分變動種種感官主動地、生動地學,體現(xiàn)了知識是自己學會的這一理念。
再次,根據(jù)講義特點和學生現(xiàn)實,捉住古詩所描畫的景象和墨客所要表達的思想情緒,通過讀、悟、品、誦、拓展的要領,使學生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真正受到美的熏陶。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你喜歡哪首古詩?誰來背給大家聽?今天,我們再學三首,這三首詩想像奇特,你們一定會喜歡。
板書課題:古詩三首
這節(jié)課,我們先學第一首《獨坐敬亭山》,(板書詩題目)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
2、解題: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獨坐:單獨地坐。連起來題目意思是什么?
二、自學古詩
1、出示自學提示,布置自學:
⑴讀詩、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⑵結合詩句,利用字典理解詞意及詩句的意思。
⑶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別人交流。
2、檢查自學:
⑴指讀全詩。(正音)
⑵流自己對詞和句的理解:
(師生評議)
盡:沒有了。
孤云:孤單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閑:休閑,休息。
厭:滿足。
詩句意思:后兩句意思怎樣說才通順?
(“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說語意才順。這是理解古詩詩句意思的一種方法)
(句意:一群群鳥全飛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獨自飄來飄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著,誰也不厭煩誰)
3、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詩描繪了孤山凄涼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1、體會作者感情,自己練讀這首詩。
2、指讀全詩,教師范讀指導,學生練讀。
3、背誦全詩。
四、擴展
1、你還喜歡我們以前沒學過的李白的哪首詩?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2、交流。
(學生說)
3、把喜歡的李白的詩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業(yè)
熟背《獨坐敬亭山》。
【教學目標】
1、會寫“亭”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獨坐敬亭山》。
3、學習通過看注解,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4、.感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山水的情感。
4、豐滿對詩人李白的認識,體會作者寄情山水、熱愛山水的情操,激發(fā)學生讀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讀出詩的韻味,體會詩人從孤獨到不孤獨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寄情山水、熱愛山水的情操。
【設計理念】
“詩仙”李白是我國唐代最偉大的詩人,他的詩想象豐富,用胸中之豪氣賦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本設計以學詩知詩人的形式,想象理解詩的意境,同時鏈接相關資料,豐滿對詩人李白的認識,達到對《獨坐敬亭山》的理解更加飽滿的目的。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詩人搜集有關詩人李白的資料。
2、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1、詩歌旅行:
讀詩《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
2、了解詩人:
知道剛才讀的兩首詩都是哪位詩人寫的嗎?(師畫簡筆畫李白頭像)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 揭示詩題,理解題意
1、揭示詩題,板書詩題及作者,提示“亭”字寫法,生書空。
2、讀詩題,給“獨”組詞,明題意。
3、了解“敬亭山”位置,(師畫簡筆畫山)復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的方法。
4、介紹背景資料,理解“獨坐”。
知道詩人為什么獨坐敬亭山嗎?
據(jù)史料記載,其實李白在宣城的時候,他的一個好友當時也來到宣城??墒?,重陽節(jié)那天,這位朋友和當?shù)毓賳T一起去游敬亭山,卻沒有通知好友李白。幾天后詩人獨自一人登上這敬亭山,所以他——獨坐敬亭山。
二、反復讀詩,熟讀成誦
1、生自由讀詩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指名讀,生評價。全班齊讀。
2、師生、生生合作讀,讀出節(jié)奏。
(1)師生合作疊讀:
第一次生讀全句,師疊后三字。
第二次詩疊前二字,生讀全句。
(2)男女生前二后三合作讀。
3、生配樂齊讀,讀出韻味兒。
三、想象畫面,整體感知
1、師配樂范讀,生想象詩中畫面。
2、交流: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景物?(鳥、云、敬亭山)置身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中你有什么感受? (景美、寂靜)
四、學一、二句,感受“孤獨”。
1、說“眾鳥高飛盡”句意,理解“盡”。(課件:鳥飛)
2、說“孤云獨去閑”句意,理解“孤”“閑”。(課件:云去)
3、體會詩人情感:
此時的詩人,看到鳥飛、云去,他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寂寞、孤獨)
鳥飛、云去本是大自然的自然景象,為什么現(xiàn)在使得詩人倍感孤獨呢?(課件:“孤”“獨”二字變紅)
4.介紹詩人創(chuàng)作背景:
同學們,這首詩是詩人53歲那年秋天,孤身一人游敬亭山時寫下的。那時詩人被貶離開長安整整十年了,長期的漂泊,詩人飽嘗了人世間的辛酸,昔日的好友都把他給遺忘了啊。鳥兒飛走了,只留下我一個人;云兒飄走了,只留下我一個人;連朋友都不理不睬,還是只留下我——一個人哪,難怪詩人會感覺——孤獨啊(指“孤獨”二字)
五、學三、四句,感受“不獨”
1、說三、四句意,理解“厭”
2、體會“人山相看”
(1)誰和誰相看?(詩人和敬亭山)怎樣看是“相看”呢?(你看著我,我看著你)
(2)“看”有很多種,誰來說說,還有哪些表示看的詞?
(3)詩人和敬亭山是怎樣地看啊?( 四目相對、目不轉睛、含情脈脈地看)(板書:相看)
(4)鏈接資料,體會“相看”
同學們,知道這是詩人第幾次看敬亭山嗎?據(jù)史料記載,李白曾七次登上敬亭山,整整七次啊!詩人為什么這么多次登上敬亭山???全班交流。
3、創(chuàng)設情境寫話:人山對話
在大詩人李白的眼中,這哪里是一座山啊,這就是他的一位朋友,一位永遠不會離開他,永遠不會拋棄他,會一直與他相伴的好朋友??!一位孤單時想找他作伴、憂愁時想向他傾訴的好朋友??!
大詩人李白孤獨時他會向敬亭山訴說什么?敬亭山聽到詩人的心里話又會對他說什么呢?同學們,咱們來動筆寫一寫 。這一組寫李白對敬亭山說的話,這一組寫敬亭山對李白說的話。(生分組寫)
3、指名“人山對話”,體會“人山相知”。
兩組學生對話后師小結:
有這相知多年的好朋友,(板書:相知)哪里還會有孤獨,哪里還會有寂寞呢,難怪詩人會寫下這樣的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六、鏈接拓展,升華“不獨”
1、鏈接李白寫山的詩句,體會“人山相悅”。
李白對山情有獨鐘,他一生游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他游了北邊的天山,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課件出示: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蛾P山月》)
他登上南邊的蓮花山,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課件出示: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豆棚L》其十九)
即便是夢中,李白都游玩了東邊的天姥山,詩人這樣贊嘆道——
(課件出示: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秹粲翁炖岩髁魟e》)
來到西邊的峨眉山,李白寫下了《峨眉山月歌》——
(課件出示: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抖朊忌皆赂琛罚?/strong>
李白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流連山水之時也是他最快樂的時候!所以,當李白登上敬亭山時,他的心情怎樣?。浚ㄏ矏偅?/p>
是啊,李白與敬亭山兩兩相悅啊。(板書:相悅)
2、師小結:這就是李白最與眾不同的地方,盡管他的身旁沒有一個人陪伴,可他和敬亭山——(師指板書,學生說)相看、相知、相悅,從大自然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從大自然中汲取力量,排遣個人的愁緒,他才會寫下這千古傳頌的——(師指詩題)《獨坐敬亭山》啊,讀——
3、拓展閱讀《月下獨酌》,再識詩人。
是啊,月下獨酌,本是寂寞的,但詩人卻與月亮舉杯對飲,同歌共舞,好一個孤獨而又不孤獨的李白??!這就是我們眼中的“詩仙”李白!
七、創(chuàng)設情境,誦唱古詩
1、時隔千載的今天,如果你有機會去安徽宣州,你一定會想去登一座山——你一定會想起一個人——
一定會輕輕吟誦起一首詩——(生背詩)
2、詩歌詩歌,一首詩也是一首歌,咱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播放歌曲《獨坐敬亭山》)
3、李白為后人留下了近千首優(yōu)秀詩篇,同學們,結束了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希望你們走進李白的詩歌世界,和李白相看——兩不厭,你一定會更懂得李白的人生追求,與李白長——相知,你也一定會從李白身上汲取到催人奮進的力量,和李白長——相悅!
【板書設計】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相看
相知
相悅
【教材分析】
《獨坐敬亭山》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八冊第?單元第一課中的一首古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絕句,詩歌描繪了鳥盡云去,只有敬亭山與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擊后,心情郁悶,到敬亭山尋求慰藉的孤單寂寞心情?!蔼殹笔侨姷脑娧?。
【學情分析】
該學段學生已初步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積累。但受知識能力、生活經驗等因素影響,思維易浮于表面需要老師引導、點撥。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并背誦古詩。
2.學習通過看注釋、讀想結合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感悟古詩意境,體會詩人孤獨寂寞之情,了解“景中融情”的寫作方法。
3.通過對詩句誦讀,積累古詩名句,增強對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增加傳統(tǒng)文化的積累。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人孤獨寂寞之情。這也是教學的難點。
【教法學法】
教法:以學定教、引導悟得
學法:讀悟結合、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本詩教學我共設計了以下六個環(huán)節(jié):
一、解詩題。題目是文章的文眼,從題目我們就可以大體了解文章內容,詩歌也是如此。我首先引入本課課題,并板書課題:《獨坐敬亭山》。引領學生思考“獨坐”是什么意思?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興趣,自然導入新課。
二、讀詩文。書讀百遍其意自現(xiàn)。古詩文的學習起點一定是讀準確,讀通順。因此我用指名讀、齊讀、男女生對讀等多種方式引領,鼓勵學生誦讀詩文,讓課堂上書聲朗朗,熟讀成誦,并嘗試讀出節(jié)奏、韻味。
三、吟詩韻。在學生熟練誦讀基礎上,指導學生學習吟誦,“平長仄短,依字行腔,平低仄高,依義行調”,(教師示范)讓吟誦這一傳統(tǒng)的讀書方法得以傳承,從而更深入地感受古詩文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定教的教學原則。
四、悟詩意?!拔颉蓖怀龅氖菍W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借助注釋、邊讀邊想、小組成員互相交流等方法嘗試理解詩詞大意,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學生深入理解,體會成功。
五、會詩情。深入體會詩人孤單寂寞心情對于學生來講既是本首詩歌學習的重大,同時也有一定的難度。我引導學生找“盡、孤、只有”等關鍵詞語并仔細品味涵詠:適時插入李白的人生經歷作為背景,同時配樂播放敬亭山畫面,教師以具有感染力的語言描述李白面對敬亭山的內心孤寂的獨白。
面對如此寂寥空曠的敬亭山,李白看到的是…指名讀詩歌;
面對人生的種種不幸,李白身處靜寂的敬亭山…學生再讀;
在敬亭山里,他見山不是山,而是當作他的老朋友,在傾聽他的述說…學生齊讀。
采用回環(huán)讀、補白讀等方式,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思緒共振。
同時,領悟語言文字的表情達意作用,了解古詩中“景中融情”的表達手法。
六、得詩法。古詩創(chuàng)作中,山水詩往往都是“景中融情”,為加深學生的對這一類詩歌的認識了解,我向學生推介獨坐敬亭山》的姊妹篇《望木瓜山》,讓學生自主合作運用前面學習古詩的方法,進行拓展遷移,課外延伸,增加積累。隨后在課外作業(yè)安排上我布置了:
(1)自學《望洞庭》《憶江南》。
(2)晨誦背誦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詞,為班級詩詞大會做準備。
這樣以點帶面、課內外結合,在學生在記憶的黃金期,積累更多的優(yōu)秀詩文,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學生成長鑄魂、固基、打上人生厚重的文化底色。
【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簡潔明了,既顯示內容,又展現(xiàn)方法。不僅突出了詩文學習的重點,還彰顯了教和學的清晰流程,方便學生今后進行古詩文學習時遷移應用。
學習目標:
1、感情朗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
2、反復誦讀古詩,于品詞析句、想象意境中熟讀成誦。
3、感受本詩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體會詩人孤獨卻不悲觀的情懷。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情朗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難點:入境悟情。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
1、板書“李白”,請學生背誦其詩歌,并說說詩人在作品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估計有:《贈汪淪》、《望廬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廣陵》、《靜夜思》、《夜宿山寺》、《秋浦歌》……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李白的一首名詩:板題,生齊讀詩題。
3、請熟悉本詩的同學談談對敬亭山和詩歌的理解。
4、師相機介紹詩人創(chuàng)作背景:《獨坐敬亭山》作于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當時距李白被罷官離開京城長安已整整十年。由于抱負得不到施展,長期過著飄泊不定的生活,李白飽嘗了世態(tài)炎涼的滋味,深感孤獨與寂寞。
二、初讀詩句,理解大意
1、師質疑:詩題中哪個字最讓你有感觸?(生可能談“獨”和“坐”)
2、請學生以自己的體會誦讀詩題。
3、各種形式朗讀古詩,正音、評價。
4、引導學生回憶理解詩句內容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釋、看插圖、讀資料等)。
5、自主選用以上方法在小組內說說詩句的基本意思。
6、全班交流詩的大意:天上幾只鳥兒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閑地飄向遠方。此時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著,怎么看也不覺得滿足。
三、品讀詩句,入境悟情
1、賞析寫景的一、二句: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1)要求學生標出描寫景物的詞匯:眾鳥、孤云。
(2)指名根據(jù)想象畫出景物。
(3)質疑:你們從“眾鳥飛”、“孤云去”的自然景象中體會到什么?
(4)李白為什么會由此生出孤獨之感?角色體驗朗讀(自己就是李白)。
(5)播放朗誦課件,聆聽,欣賞。
(6)配樂誦讀,想象畫面;讀出詩韻,讀出情感。
2、品析后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1)敬亭山和李白為何“相看兩不厭”?
(2)點撥:李白寄情于山水,山水在他眼中便有了情。他把敬亭山當知己。
(3)找到了這樣一位知心朋友,李白才會發(fā)自內心地感慨——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4)假如“知己”敬亭山會說話,李白可能會和它說些什么?(引導學生由李白抱負不得施展,有志難酬的無奈境況展開想象。)
(5)當世界上的一切都遠離李白的時候,他不是頹廢痛苦地生活,而是樂觀、堅定地和敬亭山悠閑地“相看”。
(6)指導朗讀。
四、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1、配樂各種形式誦讀全詩。
2、自由組合練習誦讀。
3、指名背誦。
五、布置作業(yè)
1、選讀李白的古詩。
2、默寫《獨坐敬亭山》,嘗試配上畫面。
幼兒園教案《精選獨坐敬亭山教案精選》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兒園教案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獨坐敬亭山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活動目標: 1、在學會插蘑菇亭的基礎上,學習在蘑菇亭的周圍插上圍欄等。 2、積極主動的參與結構游戲活動中,學會有目的有計劃的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建構活動。 3、愛護游戲材料,活動完能自覺的收拾好材料。 活...
活動背景 《大熊山》是主題“熊的故事”中提供的一個故事,講述的內容是:一只老鼠在遠處發(fā)現(xiàn)一座山,就想過去看看,當它越走越近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看見的“山”原來是只大熊?!洞笮苌健返墓适潞芏?,內容比較簡單,但是...
案例背景每天的一日生活中,教師要面對許多的幼兒,也許會忽視每一個幼兒一瞬間的表情或不滿的情緒,每一個幼兒都有屬于自己的性格個性,通常教師往往會比較容易注意到那些主動的,活潑的孩子,她們就像一種鮮艷的顏...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山行》”。讓幼兒欣賞、跟讀古詩,感受古詩的韻律,欣賞畫面,理解畫面的年代、特點,感知古詩的內容,認讀生字:“行、停、車”。 活動目標: 1、欣賞畫面,理解畫面的年代...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數(shù)熊山》,嘗試1~5點數(shù)。 2、愿意參與游戲“數(shù)熊山”,體驗爬小山的愉悅心情。 重難點嘗試1~5點數(shù),愿意參與游戲“數(shù)熊山”。 活動準備已經聽過《大熊山》故事,兒歌《數(shù)熊山》,...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