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寶寶好好吃飯。
幼兒的教育途徑無非就是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家長配合學校才能實現(xiàn)教育的質(zhì)量最大化!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經(jīng)常進行溝通與交流,以積極正確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放飛夢想!那么,教師可以在哪些方面與家長配合教育孩子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引導寶寶勇敢面對“變化””,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寶寶的心理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載體。周圍的環(huán)境事物稍有變化,就會引起他們的注意,如果這一變化是令寶寶欣喜的事物,寶寶會馬上被吸引過去;同樣,一旦這些變化是令寶寶覺得難以接受的事物,寶寶就會以各種情緒變化來表達自己的看法。這些情緒表達,其實也反應(yīng)了寶寶此時的心理狀態(tài):焦慮、厭惡、恐懼……
如何正確調(diào)整寶寶這時的心理變化,對于其日后的生活成長有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因為生活中始終充滿了各種變化。因此,當寶寶周圍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時,可千萬別只是一味地簡單讓孩子去適應(yīng),還應(yīng)適當幫助他們,慢慢適應(yīng)這一變化。
環(huán)境變化1:父母出差
寶寶的癥狀:哭鬧不止、任性不聽話。寶寶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顯得非常焦慮,以至于突然哭鬧不止,任性不聽話。在父母中的一人出差前,他們會變得不愿離開他們、不肯獨睡、不愿上學,怕爸爸或媽媽一去不復返。
在爸爸或媽媽離開時則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悲傷、退縮等情況,有時伴有頭痛、惡心、嘔吐等軀體癥狀。這些都是由于兒童與親人離別而引起的嚴重焦慮反應(yīng),一般在學齡前比較明顯。
建議:首先應(yīng)在出差前與孩子進行一次長談取得他的理解。父母向?qū)殞氄f明,爸爸或媽媽出差只是由于工作需要,并不是代表不喜歡寶寶了,而且出差也并不表示去了就不回來了。
其次,父母出差后應(yīng)保證每天給孩子打一通電話,表示自己非常想念他,期待早日回來。同時也可詢問孩子今天發(fā)生的事情,拉近二人之間的距離。
對于寶寶在爸爸或媽媽出差期間的哭鬧行為,另一位家長則要注意不要采取單一的冷處理,而是要了解孩子為什么一直哭鬧,是否自己忽略了什么。
例如媽媽原本一直在寶寶睡覺前講故事給他聽,但現(xiàn)在媽媽出差了,就沒人給他講故事了,對此,爸爸要承擔起講故事的責任。此外,當家長出差回來后,要記得給孩子帶禮物,表示爸爸或媽媽一直都在關(guān)心著寶寶。出差后帶回的禮物,可以令孩子覺得爸爸或媽媽出差也是有驚喜的。
環(huán)境變化2:搬家、轉(zhuǎn)學遠離好友
寶寶的癥狀:情緒低落、話少不愿與人交流。寶寶對新環(huán)境或陌生人產(chǎn)生的恐懼、焦慮情緒和回避行為,有時還會達到異常程度。他們會對新的環(huán)境和陌生人產(chǎn)生持續(xù)的或反復的害怕、緊張不安、回避和退縮行為。由于搬家、轉(zhuǎn)學等原因,寶寶離開了他原本熟悉的環(huán)境和要好的伙伴,來到了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
那里的小朋友早已互相熟悉并一起玩耍,而寶寶自己則像個局外人一樣,這在他心理上肯定會造成影響,直接反應(yīng)便是不愿意上學、情緒低落,喜歡將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不想出去玩。
建議:父母應(yīng)及時發(fā)現(xiàn)寶寶的心理變化。在孩子抵觸情緒最強烈的時候,不要勉強寶寶,讓他先盡情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情緒。同時,以各種外界的能引起寶寶興趣的事物來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慢慢引導他參加各種戶外或集體活動。若寶寶出現(xiàn)膽怯心理,家長可陪同孩子一起參與玩耍,并將寶寶主動介紹給其他的孩子。
環(huán)境變化3:親人生病
寶寶的癥狀:焦慮不安、恐懼、無故發(fā)脾氣。當親人生病時,寶寶通常會產(chǎn)生焦慮和恐懼心理。他們一方面因為擔心親人的病情而變得憂慮;另一方面,他們害怕自己也會生病而變得恐懼。
在幼兒的心理中,生病一直都是災(zāi)難的一種代名詞,生病時要打針、吃藥,不能出去玩,身體變得難受,這些都導致孩子對于生病有種潛意識里的抗拒。因此,有些家長帶孩子去探望生病中的親人時,孩子會突然哭鬧不止,想要趕快離開這里。
建議:家長首先應(yīng)向孩子保證,去探望病人并不代表自己也會得病,這可以先解除孩子的心理負擔。其次,家長可以向孩子表示,如果你去看望病人,會使病人心情愉快,進而更快康復。孩子的想象力很豐富,甚至對一些事情會發(fā)生的結(jié)果進行無限的擴大,從而變得非??謶帜懶 _@時,家長應(yīng)對他授予正確的知識,消除其害怕心理。
環(huán)境變化4:親人去世
寶寶表現(xiàn):自閉、選擇性緘默癥,或攻擊他人。當親人去世時,有些寶寶在情緒方面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例如緊張、膽小、愛哭、粘人、焦慮、怕黑、不能獨處、不合群、急躁、愛發(fā)脾氣等。無疑,親人的突然去世很容易對幼兒心理產(chǎn)生影響。
建議:首先要多給孩子一些保護,比如多接近他們,多撫摸他們,最好不要讓孩子一個人呆著,讓孩子有安全感。其次是盡量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讓孩子生活豐富多彩,使他們沒時間去琢磨那些悲傷的事。最后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反復提起那些事,這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如果孩子總是處于精神緊張狀態(tài),家長就要在適當?shù)臅r間,用通俗的話語給孩子一個適當?shù)膭窠狻?/p>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兒子**的頭碰到爸爸的后背上,結(jié)果嘴角出血了。兒子哇哇大哭:“爸爸,你不好,我不能原諒你!”小爸還心疼兒子:“那你打爸爸一下,原諒爸爸吧?”兒子不依不饒:“我不能原諒你!”其實兒子是自已碰到爸爸的后背上,責任在自已。因為家長不忍心孩子哭而把責任攬過來,結(jié)果孩子心安理得的平靜下來不哭了,但實際上這樣做的結(jié)果對孩子特別不好,讓孩子感受不到他應(yīng)該承受的責任。我趕緊糾正了爸爸的錯誤,對兒子說:“怎么能怪爸爸呢?是你自已不小心撞到的,是自已的責任,不能埋怨爸爸!”小爸也馬上認識到自已錯了,趕緊附喝:“對呀,是你自已撞到的,不能怪爸爸!”但是又給兒子一個臺階下,馬上說:“你打爸爸一下,就原諒爸爸吧!”結(jié)果兒子只是用小手拍了爸爸的胳膊一下說:“我原諒你了!”自已馬上笑了接受了這個現(xiàn)實。
這是生活中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情,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相信很多人都會像小爸一樣去做,但是這樣做的后果久而久之就讓孩子分不清自已應(yīng)該承擔的責任,遇到問題還會推卸自已應(yīng)付的責任,長大后也會是個沒有責任心的人。所以有時說生活無小事,從任何一件小事情中都可以學到東西,培養(yǎng)孩子的優(yōu)秀品德也是從生活中的小事抓起。
情景二:
兒子**這幾天搭積木時非常鐘愛那幾個藍色的小塊,非常湊巧的是那些藍色小塊是個單數(shù),所以擺到最后就有一個剩下。兒子非常傷心,大喊著:“為什么總是少一塊呢?”昨天晚上為了這個還哭了。嘴里嚷著:“超市里的叔叔阿姨不好,我要打死他們呀!”我不解,問他:“為什么呀?”“因為超市里的阿姨賣給我少了一塊?”這是典型的推卸責任找理由。我抱起他在客廳里轉(zhuǎn)悠,聽他不停地報怨:“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我要打死他們!”最后都涉及到警察了,剛開始我除了問他‘為什么’外就不說其它話,等他稍平靜下來,我?guī)е@喜開心地說:“為什么是少一塊呢?是多給你一塊呀?”“是嗎?是多一塊呀?”兒子明顯不相信問道?!爱斎粐D!每次搭時不都剩下一塊嗎?那就是多的呀!不是少一塊,是多一塊,對不對?”“噢,是這樣!原來多一塊呀!”他終于有些相信了,很快心情就開朗起來,趴在我肩上親熱地摟住我笑。后來又玩積木時就沒嚷著“少一塊!”的話。
小孩子就是這樣,想法很單純,在他心里認準的就是少一塊,但其實這也是我們成人所說的心態(tài)問題,甚至可以說是樂觀和悲觀的區(qū)分。換個角度換個思維換個方式,同一個問題就會是不會的結(jié)果。孩子的這種情緒如果不及時糾正,長大就有可能發(fā)展成為典型的悲觀主義者。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要鼓勵孩子換個角度去看問題,讓他走出這個怪圈,引導他走向樂觀向上的思維上來。
后來在睡覺時我又給兒子講道:“遇到問題首先要考慮怎么去解決,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想不明白而去傷害他人,鉆牛角尖悲觀得難以自拔,換個角度想想可能會收到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就像不是‘少一個’而是‘多一個’一樣!”兒子聽了我的話,竟然一聲不吭地聽完后說:“知道了,媽媽,晚安吧!”
這兩則是我們?nèi)粘I钪薪?jīng)常會遇到的孩子的不良情緒,任由其發(fā)展安撫他,可能會讓他平靜下來,但是長期發(fā)展的結(jié)果會對他的性格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甚至會影響他的健康成長。所以不要怕孩子一時的不快,該說明的得說明,讓他認識到問題出在哪里,相信幾次下來后孩子會認識到自已的責任和看問題的態(tài)度。長期來看,孩子才會有健康的人格發(fā)展。
因小失大,生活中無小事,說的都是這個道理呢。
寶寶已經(jīng)快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中你會發(fā)現(xiàn),寶寶掌握了很多本領(lǐng)呢。
新媽媽上崗看寶寶變化
感覺與認知
·神情專注持續(xù)的時間很短
·視力仍很模糊,但9英寸內(nèi)的東西看得還比較清晰
·他的反應(yīng)主要針對臉部形象、對比強烈的圖樣和運動的物體
·他可以辨別出他最主要的照顧者的氣味
發(fā)音與語言
·哭方面他是個好手,而且經(jīng)常哭聲嘹亮。
·對說話聲很敏感,尤其對那些高音很敏感。
·能發(fā)出一些簡單的音,如“嗯-嗯”。
情感交際
·面部表情反映的是他身體的狀況而非情緒狀況。
·還不會有意吸引別人的注意。
運動機能
·有很強的吮吸、拱頭和抓握的本能反應(yīng)。
·會踢腳,而且常常勁道很足。
·當把他面部朝下放置時,他有一定的控制頭部動作的能力。
窩里橫的寶寶,多半生活在爸媽過分保護、溺愛的家庭中,特別是隔代帶養(yǎng)的寶寶,更容易產(chǎn)生這樣的問題。這些爸媽總怕自己的寶寶受別人欺侮或出什么事故,不許寶寶出門與同齡伙伴交往,或者嚇唬寶寶說外面有壞人,會把小寶寶賣掉,寶寶自然就膽小害怕起來;在家里,為了讓寶寶安心玩耍,爸媽千方百計順著他,以寶寶為中心,這樣就培養(yǎng)了寶寶稱王稱霸的習慣。
這樣的寶寶一旦走出家門,在與同齡伙伴的交往中,往往會搬出在家里的作風來指使別人,但小伙伴可不吃這一套,寶寶這時不但指揮不動別人,反而會遭到小伙伴們的拒絕。經(jīng)過幾次這樣的挫折,再加上自我能力不足,寶寶只好采取逃避,躲在一旁生悶氣,拒絕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時間一長,當寶寶的不滿情緒和怨恨累積到一定程度,需要發(fā)泄時,突破口自然轉(zhuǎn)向家庭中的“弱者”,以自己在家里更加地橫行霸道來補償,達到心理上暫時的“平衡”。
家庭教育中的“馬太效應(yīng)”
家庭教育中的“馬太效應(yīng)”告訴我們,當給寶寶越多的時候,寶寶的索取也就越多。一方面,爸媽溺愛寶寶,寶寶要什么就給什么;另一方面,寶寶對爸媽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一點點小事就想要讓爸媽幫自己做。一味遷就下去的話,寶寶會認為爸媽為自己做事情是理所當然的,爸媽就該為自己服務(wù),甚至會下命令來指使媽媽。隨著寶寶的成長,需求越來越大,索取越來越多,直到爸媽無力支付的那一天。當要求不被滿足時,寶寶甚至會對爸媽施加暴力,許多悲劇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由爸媽自己釀成的。
寶寶的心理分析
寶寶在外面感覺害怕,從心理學上說是典型的自我力量不足,窩里橫的寶寶,缺乏與外界的碰撞,離開了窩以后,就不知所措了。當他處于陌生環(huán)境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應(yīng)當怎么處理,只會躲在爸媽身后,沒有任何行為來保護自己。寶寶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和外在的力量抗衡,只能粘在爸媽身邊,期望成人能夠保護自己。這種寶寶在幼兒園里無法和別的小朋友一塊兒玩耍,總愛纏著老師不放。而老師又不可能只對付一個寶寶,于是寶寶便越發(fā)感到不安,漸漸地不想上幼兒園了。如此下去,寶寶的交友能力便成長不起來。
改變寶寶有妙招
家庭應(yīng)改變溺愛的教育方式
爸媽過分溺愛寶寶,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以寶寶為中心的家庭關(guān)系,導致寶寶變得自大、自私和任性。因此,爸媽應(yīng)改變教育模式,對寶寶要嚴愛相濟,讓寶寶在家庭中的地位成為受教育者和家庭普通成員,重新制定家庭規(guī)則,而且每個人都要遵守。
教會寶寶懂禮貌,守規(guī)則
這兩點在人際交往中是重要的兩點,只有充分尊重別人的權(quán)利,你的權(quán)利才會被尊重。只有遵守共同的規(guī)則,生活才會井然有序。
停止對寶寶的過度保護
對于寶寶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求寶寶自己嘗試去做,由于寶寶在這之前一直是被大人幫著做事情,所以,一開始時他還會說幫我做,這時不要再滿足他的要求,而是應(yīng)該對他說:自己試著做做看。在這種情況下,寶寶會漸漸地開始鼓起勇氣自己試著做起來。寶寶有一點成功,有一點努力,都應(yīng)當及時地夸獎寶寶,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責備寶寶,責備會讓她更不知所措。寶寶需要爸媽的引導。爸媽在這個階段不要給寶寶設(shè)置過高的目標。一旦寶寶產(chǎn)生挫折感,就會產(chǎn)生失落感,產(chǎn)生自卑。
不比較
不要拿寶寶和別人家的寶寶進行比較。有些媽媽總是對寶寶抱怨:你真笨,這有什么可害怕的呀?你看看人家豆豆。等等,寶寶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要記?。好總€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點,努力補充自己的不足才是最重要的。
創(chuàng)造交往機會
寶寶的勇氣與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爸媽可以代替給予的,必須是寶寶自身在與社會的交互作用中獲得的,這是誰也給予不了的。爸媽要給寶寶創(chuàng)造交往的機會,主動地帶寶寶到戶外玩,讓寶寶多接觸同齡小朋友,讓寶寶在與小朋友交往中學會謙和合作。寶寶在交往中發(fā)生的爭吵,只要沒有危險,爸媽最好不要干涉。遇事讓寶寶自己動手去試試,以培養(yǎng)寶寶的責任心和自信心,減少依賴性。
爸媽要有耐心
要寶寶由膽怯變得勇敢大方需要一個過程,但這個過程絕對不僅僅是只想辦法讓他變得不膽怯,而是要從本質(zhì)上提升寶寶的自我力量。在這一點一點成功經(jīng)驗的過程中,寶寶會逐漸產(chǎn)生這樣的自信:我能行!
只有爸媽放開保護的大手,寶寶才能敢!
【相關(guān)閱讀】培養(yǎng)寶寶學規(guī)矩的最佳時期
挫折反映在人身上是一種體驗,叫挫折感,它是指當一個人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往往會產(chǎn)生沮喪、失意或緊張的情緒反應(yīng)。面對挫折,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態(tài)度,有的人會退縮,有的人則勇往直前。這種差異與一個人的精神面貌、知識經(jīng)驗和心理準備有很大關(guān)系。
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提高他們應(yīng)付挫折的能力,是做父母的有遠見、愛孩子的表現(xiàn)。
家長在對待幼兒挫折教育的問題上,首先要意識到幼兒期是個體個性形成的關(guān)鍵期,有意識地讓孩子品嘗一些生活的磨難,讓孩子懂得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學會在挫折中接受教育,這對培養(yǎng)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獨立意識、應(yīng)付困難的勇氣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要了解挫折教育是貫穿在每一天中的,那些成人看起來是不起眼的小事中進行的。如孩子摔倒了,有些家長會趕緊跑上前扶起孩子,還對孩子說:“這個地面真不好,讓寶寶絆一跤,我們打地面?!?/p>
這樣的結(jié)果是使孩子把跌跤歸因于外因,不敢正確地面對挫折。正確的方法是幫助他了解產(chǎn)生挫折的原因和應(yīng)付的對策,比如告訴孩子“走路看地面才不會絆到石頭?!?/p>
作為家長,應(yīng)大膽地放下“保護傘”,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要讓他自己去做,哪怕是衣服穿得一塌糊涂,哪怕是飯粒灑得到處都是。讓孩子在做中體驗挫折,學會克服困難。
第三,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孩子得到各方面的鍛煉,即讓幼兒參與到各種活動中,在體驗中學會克服困難、戰(zhàn)勝挫折。蘇格拉底對待打破玻璃的孩子的做法是:讓犯錯誤的孩子獨自呆在房子中,讓其體驗寒冷、體驗孤獨,使其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繼而改正。
第四,父母既要有把孩子至于艱苦和困難中的勇氣,又要有引導孩子走出挫折和困惑的耐心。
據(jù)統(tǒng)計,我國目前中小學生存在的心理疾患中,30%左右是源于年幼時經(jīng)歷的挫折和打擊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孩子在經(jīng)歷挫折時常會產(chǎn)生比較消極的情緒和抵觸心理,
一方面家長要注意幫助孩子獲得戰(zhàn)勝困難的成功體驗,從而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增強自信。
另一方面,要讓孩子明白,有些挫折的產(chǎn)生無法通過個人的主觀努力來阻擋、回避。對待它們,我們要教孩子合理運用一些心理防衛(wèi)機制來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比如孩子長得黑且受人嘲笑,家長就可以安慰孩子:“皮膚黑更健康呀,我覺得你也很可愛。”
第五,家長對孩子應(yīng)有適度的期望和正確的評價。
過高的期望會使孩子對自己的能力預計不足或?qū)щy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受挫感,對自己失去信心。要注意從孩子自身的特點出發(fā)制定適度的目標,使孩子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困難,努力取得成功。
無論孩子做事是取得成功還是失敗,都要給予正確的評價,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錯在哪里,怎樣改進,使孩子逐漸明白是非標準,提高心理承受力,從容應(yīng)對生活中的各種挫折。
最后,要使孩子對挫折有更強的承受力,家長要自己冷靜、客觀、積極對待生活中的各種事情,即使遇到了很大的麻煩和困難,也不要輕易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消極頹喪的情緒。
如有的家長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特別受不了挫折,生怕孩子有三長兩短。孩子一咳嗽,就急著送醫(yī)院掛吊瓶;孩子碰到一些困難,家長比孩子還焦慮不安。這種情緒會不知不覺地影響孩子,使他們變得敏感,不能吃一點苦頭。這是家長暗示的結(jié)果。
在這類問題上,家長要以勇敢的姿態(tài)和積極飽滿的情緒面對挫折,展示給幼兒,為他們樹立學習的榜樣。
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備勇敢的品質(zhì),但有些孩子膽子卻很小。比如有些孩子每當父母不在身邊時就往往會感到害怕,有的孩子怕黑,有的孩子怕“鬼怪”等等。長期下來,這會影響到孩子的個性發(fā)展,缺乏獨立性,甚至會導致某些心理障礙及性格病態(tài)的發(fā)生。
有些父母往往會在這種情況下訓斥孩子,說孩子是“膽小鬼”,甚至給以處罰,這些都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極大傷害。這不僅改變不了孩子的膽小狀況,反而可能使孩子的懼怕心理加重。一位兒童心理學家說過:“兒童產(chǎn)生懼怕心理的原因與成年人一樣,關(guān)鍵的問題是成年人懂得如何去應(yīng)付恐懼,而孩子們卻還不知道?!币虼?,父母應(yīng)細心觀察,找出孩子產(chǎn)生恐懼的原因,并幫助他們消除恐懼,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敢的品質(zhì)。這應(yīng)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不要強迫孩子否認令他們感到害怕的事物及掩蓋他們的恐懼感。
心理學家認為只有當孩子感到你承認他們害怕的東西是客觀存在的時候,他才會相信你對解除他的害怕所做的解釋。做父母的要正確對待孩子所害怕的事物。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是教給孩子關(guān)于某些事物的知識。如有的孩子害怕貓、狗等小動物,父母就可以給孩子講一些有關(guān)這些動物的小故事,并告訴他們這些動物一般不會傷害人,但要學會與它相處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幫孩子增強安全感。
要注重父母的榜樣力量。
孩子特別愛模仿自己父母的言行,因而,父母的榜樣作用對孩子影響極大,父母應(yīng)該以自己無所畏懼的形象來影響孩子。另外,父母還應(yīng)該坦率地承認自己也曾害怕過某些東西,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害怕它們了。這樣,孩子就會明白,他并不是世界唯一害怕這些事物的人。從你的身上他可以知道,這些事物并不那么可怕,是可以被征服的,恐懼的心理便會得到克服。
要按照孩子的方式消除他們的懼怕心理。
孩子們從小就從小人書和童話故事里知道了鬼怪的故事,因而懼怕鬼怪,這時給他們講唯物論是無用的。有效的辦法是對孩子說他是勇敢的孩子,當他在屋里時鬼怪是不敢跑進來的,或者說鬼怪怕好孩子等。這樣,孩子便很容易接受你的話,并消除懼怕心理。
要了解孩子真正害怕的事。
孩子們往往言行不一地掩蓋他們真正所害怕的事情。如一些孩子每當父母要外出時總是哭鬧不止,不讓父母出去,而實際上他是怕一個人呆在屋子里。因此,要細心觀察孩子的日常言行,了解他真正害怕的事情,然后對癥下藥加以解決。
要注意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要鼓勵孩子自己去面對困難,克服其依賴性,使他們感到自己的能力、有辦法應(yīng)付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不要對孩子過分呵護,要相信他們自己能夠做到很多我們認為他們難以做到的事情。
總之,要培養(yǎng)出勇敢的孩子,父母們就要從自身做起,并經(jīng)常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有意識地鍛煉他們的獨立性。堅持下去,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正漸漸成為一個勇于面對困難的勇敢的孩子!
幼兒的恐懼心理是在早期發(fā)展中的一個正常方面。心理學研究的結(jié)果進一步證實,足有百分之九十的幼兒在學前期存在著某種程度的恐懼心理。這些恐懼心理也許具有其真實性,例如害怕閃電;也許完全是幻想和虛構(gòu),例如懼怕鬼魂。更多的小朋友怕黑,常?;孟牒诎抵袝泄治飺湎蜃约?。
寶寶難免心生恐懼
幼兒的恐懼心理通常在二歲左右就產(chǎn)生了,雖然他們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大,但仍有許多不能理解的未知事物,有時難免心存惶恐。另外,家長在寶寶面前隨便地談這談那,也會引起他的恐懼。當然,孩子有必要知道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見的事情,諸如電爐會著火、走路不慎會跌下樓梯、盜賊會鉆進屋子、幼小的孩子會淹死在水深只有幾英寸的浴缸里面等等。但如果大人喋喋不休地談?wù)撝赡軙l(fā)生的不測,將會使孩子遇事驚恐萬狀,而不是謹慎細心地對待一切。而最常見的是家長為了使寶寶就范,就對他加以恐嚇,比如再不聽話就把你送人等等。這樣做只能增加孩子的焦慮和不安,讓他變得膽怯和意志薄弱。
家長不要嚴加指責
家長應(yīng)該自始至終認真地對待幼兒的恐懼心理,絕對不要惡聲惡語地對孩子的恐懼心理加以指責,諸如“你年齡大了,做出點樣子來”,或者“你的一舉一動倒像個抱在手里的娃娃呢”,這樣的說法只能加劇孩子思想上的波動、焦慮和擔憂——
■首先,查明和確定孩子產(chǎn)生恐懼心理的真正原因,然后加以分析和判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予以關(guān)注和愛撫。
■其次,您應(yīng)該向孩子表明,他自己完全可以正確地處理好這種恐懼心理,他也完全有能力對付這種恐懼心理。
■第三,當孩子在克服恐懼心理方面邁出了一大步以后,您必須給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勵。家長應(yīng)該持續(xù)不斷地表揚孩子,并使孩子深信自己會取得更加卓著的進步。這一做法頗得成效。它有助于促進孩子樹立起堅強的自信心。
必須指出的是,孩子對于存在著潛在危險的事物和情景所滋生的畏懼感,是一種完全正常的反應(yīng)。孩子為了不致傷害自己,會回避一些危險的事物,諸如道路上的洞坑、沸騰的開水和疾馳的汽車等等。對于孩子出現(xiàn)的這種正常反應(yīng),我們必須予以充分的肯定。
【相關(guān)鏈接】病態(tài)性的恐懼心理及其判斷
幼兒的病態(tài)性的恐懼同一般性的恐懼有著相似之處,但病態(tài)性的恐懼更有其彌漫性和滲透性。五歲幼兒詹尼弗怕貓,遠遠看到貓,就會匆匆逃走。六歲幼兒羅斯也怕貓。當她在電視中或者在書本里的插畫上看到貓,甚至聽到別的孩子偶爾提到貓的時候,就會害怕得號啕大哭。綜上所述,詹尼弗對貓存在著一般性的恐懼心理,而羅斯對貓則存在著病態(tài)性的恐懼心理了。
為了測定孩子屬于一般性的還是病態(tài)性的恐懼心理,您可以對下述問題作出回答:
■孩子面臨著恐怖的事情時,他的焦慮不安是否只是顯露出對事物本身的恐懼?
■孩子一旦離開了受驚物以后,他的恐懼反應(yīng)是否隨之消失?
■孩子在非直接情況下(例如在看圖畫、電視或在一般性的交談中)看到或聽到他所畏懼的事物時,是否呈現(xiàn)出高興的神情?
■孩子經(jīng)歷了恐懼以后,他的日常生活是否未受影響(這里不包括突然面臨恐懼時的具體情景)?
如果您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幼兒只是存在著一般性的恐懼心理。它會隨著孩子的日漸成長和自信心的不斷增強而逐漸趨于消失。
如果您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幼兒的恐懼感可能存在著極大的心理障礙,有必要進行周密的考慮。
使人感到寬慰的是,真正的病態(tài)性恐懼心理在幼兒中并非常見。隨著孩子本身的自信心和獨立性的不斷增強,他所產(chǎn)生的恐懼心理是容易得以控制的。家長應(yīng)該通過撫愛、消除其疑慮和給予鼓勵等等方法,幫助孩子增強自控能力。
佑仔現(xiàn)在上中班,幼兒園的確沒有教認多少字,基本是以玩為主,還有讓孩子養(yǎng)成一些好的習慣,我前兩天有意識的試著讓佑仔認字,但是效果不太好,下一步試著變著花樣跟他做游戲的方法讓寶寶認字,這樣效果是否會更佳呢.現(xiàn)在最擔心的是,如果識字少上小學后會不會真的很吃力.
對于5歲寶寶認字不敏感如何引導呢,我想首先應(yīng)該激發(fā)孩子對學習寫字的興趣,比如昨天晚上寫了一個漂亮妹妹的名字,或者讓孩子看多一些有關(guān)學習識字、寫字的動畫片,我要做到對孩子要有充分的耐心,如果一味地讓孩子識字認字,會導致孩子對學習的厭煩及恐懼,往往適得其反。努力做到激起孩子的興趣,學習認字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現(xiàn)在的男孩似乎都不夠“勇敢”,做事情畏首畏尾的,習慣躲在大人身后,或由爸媽包辦一切。其實,“勇敢”寶寶是需要經(jīng)過訓練的。
膽量訓練的“狠心”法則
法則一:言語激將
我家樓下不遠處有幾家小吃店,站在陽臺上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一天,我對剛滿4歲的兒子說:“去買包子給媽媽吃吧!”兒子搖搖頭不肯去,說:“我害怕?!蔽覍λf:“寶寶已經(jīng)長大了,都中班了,不是特勇敢嗎?”
法則二:苦肉計
兒子平時是“窩里狠”,言語激將對他作用不大,我接著“逼”他:“媽媽好想吃兒子買的包子,如果吃不上,媽媽就會肚子疼的?!眱鹤觿有牧耍瑔栁屹I幾個包子,還問我愛吃什么餡的。我告訴他“愛吃韭菜的”,兒子馬上說,“我愛吃茴香餡,那就買一個茴香的、一個韭菜的。”
法則三:狠心到底
苦肉計成功了,這會兒可不能心軟,我給了兒子一塊錢,囑咐他走路一定要小心。兒子拿著錢出門了,這是他第一次獨立外出買東西,我心里真有些緊張、激動。我在樓上看著兒子跑到樓下,沿著路邊去了包子鋪,拿找零、接包子,提著包子往回跑。成功了!兒子氣喘吁吁地跑回家,高興地說:“媽媽快點吃吧,等明天我還給你去買?!毙〖一锟捎谐删透辛?。
超市“小鬧鬧”
常常見到孩子在超市和爸媽鬧,起因大多是見到中意的玩具,媽媽說“不買”,他便使出殺手锏:一哭、二鬧,軟磨硬泡,非逼著買不可;如果殺手锏還不見成效,個別孩子會躺在地上撒潑,甚至對著媽媽拳腳相加;最終,大人不得不屈服。
兒子也曾是個著名的超市“小鬧鬧”,他一當眾哭起來,真是非常考驗媽媽的神經(jīng)呀!怎么辦呢?
“狠心”媽媽的購物原則
原則一:反復和孩子講道理兒子3歲不到時,只要跟著去超市,就哭著鬧著要吃糖,我認為吃糖多對牙齒不好,所以不給他買,每當這時,兒子就會哭鬧不止。我沒有買糖給他“止哭”,而是一遍遍講吃糖的壞處,當然,孩子通常會照哭不誤。
原則二:絕不妥協(xié)見孩子哭得厲害,邊上總有“好心”的大媽出來說話:“你就給孩子買一個,不就是一塊錢嗎?”我只好說:“不是為了錢,是怕吃壞牙。”又有人說:“多吃一塊壞不了?!蔽抑缓媒又忉?。孩子雖小,但聽得懂這是有人替他說話,越哭越厲害。我馬上抱起他就往外走,出門后,等他不哭了,我再給他解釋吃糖的壞處。此后,兒子再也沒怎么鬧了。
原則三:每次只能選一樣兒子大些了,每次買東西都是東挑西揀一大堆,我跟他商量,每次去超市只允許他選一樣東西,并且要經(jīng)過媽媽認可。如果還想要第二件,只能把第一件放下。開始時,兒子會不自覺地多選。為了管住兒子,即使這件東西需要買,我也會狠狠心把它放回貨架,等到下次我自己再去買。久而久之,孩子也就習慣了。
現(xiàn)在,兒子快5歲了,做事大方,有主見,有自制力,較為獨立,也不怕見生人。別的媽媽羨慕地問:“我家孩子特別‘儲窩子’(不敢說話、不大方的意思),你這孩子怎么管的呀?”我笑了,這都是“狠心”的結(jié)果啊。
相信《引導寶寶勇敢面對“變化”》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引導寶寶好好吃飯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案例背景 做事有始有終是一個人有責任心的表現(xiàn),它涉及到能力、態(tài)度和情感三方面的內(nèi)容,要使這種行為形成好習慣,就要從小抓起,從幼兒期抓起,故我園提出了《培養(yǎng)幼兒做事有始有終習慣的實踐與研究》的全國“少年...
隨著社會知識和科學技術(shù)的迅猛發(fā)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閱讀過不少語錄吧,語錄不管是古人還是今人的,都有借鑒的意義,閱讀泰戈爾語錄是一種享受,一種財富,讓人終身受益。那您知道的經(jīng)典泰戈爾語錄有哪些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已經(jīng)為大家整理好了“勇敢面對困難語錄泰戈爾”,有需要的小伙伴一定不能錯過!覺得有用請收...
我們班上的昊昊小朋友,幾乎每天都是爺爺奶奶一起接送的,孩子在老人的過渡保護下,就像是一個“洋娃娃”一樣,處處小心謹慎,連打招呼也是家長搶先代替,我們老師和他說話,他奶奶常常幫忙回答,并不知道給孩子機會...
很早以前,就聽說過這么一個故事:“某名牌高校一個優(yōu)秀的大學生,竟然在大學的食堂里面對一個雞蛋無從下手,不知道怎么吃這個蛋?!币苍S,這個故事有些荒誕,但它卻真的能引起我們家長的深思。孩子的成長需要全面發(fā)...
面對孩子的不良情緒,應(yīng)該如何引導?情景一: 兒子**的頭碰到爸爸的后背上,結(jié)果嘴角出血了。兒子哇哇大哭:“爸爸,你不好,我不能原諒你!”小爸還心疼兒子:“那你打爸爸一下,原諒爸爸吧?”兒子不依不饒:“...
最新更新